首先,《飞天》这部片的质量相当不错:金色婀娜的胡杨林、一望无际的大漠、蜿蜒流淌的小溪,这画面无可挑剔!然后无论是时间轴还是故事主线暗线,都十分清晰,人物特点还算鲜明,当然不能和一般的故事片比,毕竟是主旋律!!
.
.
其次,这不是政治洗脑工具片!!!你们到底看没看过!!!
完全和《大爷》、《伟爷》不一样,它完全和Party没有关系!!!!!他讲的是一群科技工作者!!!一群郭嘉!!!几十年苦B地卖血,就是为了在还没有到来(或者已经到来)的航空航天斗争中保持领先!!!就是为了在这几十年的各种发射中0伤亡事故!!!!你伤不起啊!!!!无数累死、放射死的人换来了高突破、高进步、0伤亡啊!!!!!!!!!!!!!!!!!!!!!!!!!一大群早逝、住深山、住大漠、驻边境(领导倒是拖家带口条件好,可是有那么多领导吗!!因为人少所以才叫领导,因为人多所以才被领导!!!!!)
.
.
然后,主人公的经历以及世界观一点都不假!!!!!
他的一生就是被打倒一次,就再站起来一次!然后再一次失败!!!到了片子结束前10分钟还有致命的失败,不过,这是主旋律,所以你们懂的...
再说他的世界观,被问到为什么坚持,他没有说为了祖国为了党,而是因为他个人挑战自我的兴趣、以及对于众多郭嘉们的敬佩!!!!!!!
这叫低级烂片!!!!!!!
你们到底看没看过!!!!
还特意说没看过,然后还瞧不起!!!!
不了解就没有资格评价啊!!!!!
行不行啊!!!!!
.
.
最后,经研究推理,片中那位神童美女,也就是男朋友要出国的那位,说是不去北大去飞行学院,其实,估计是清华的飞行学院吧.....不去北大去清华...哼哼....
.
.
最后的最后,学航空航天的你伤不起啊......
可以毫无疑问的说,《飞天》是我看过的最棒的一部主旋律电影。影片通过主人公的圆梦历程展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情节紧凑,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区别于传统主旋律主角的所向披靡、无所不能,男主角张天聪不仅没有什么主角光环,反而还是一直霉运相随,几乎每一次命运的天平都倒向他的反面。张天聪是中国最早选出的一批宇航员,在近二十年的航天生涯中,因为各种原因,四次载人飞行的选拔全都落选,每一次都看似充满希望,但他每一次都在至亲好友的殷殷期望下与梦想擦肩而过,真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最佳诠释。等到所有的人都绝望了,剧情突然来个惊天大反转,“问天一号”出现故障,作为备胎的他临危受命,意外地实现了自己的飞天之梦。前期屡战屡败积攒起的巨大张力和势能,让这飞天一刻的高潮喷薄而出,使观众由衷感动,为之鼓掌欢呼。由于前期的伏笔做的很好,剧情反转并不唐突,真是做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在平铺直叙,刻板简单的主旋律电影中是颇为难得的。
可以说《飞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英雄,看完这部电影,我找到了心中那种久违的感动。传统的主旋律那脸谱化的主角让人感觉很假,他们似乎都是超人和圣人,已经变得没有人性,和我们不是一个物种。其实,过分拔高和刻意完美的人物塑造手法经常会弄巧成拙,甚至适得其反,让英雄成为我们心中的反面教材,我们不禁心中暗惊,原来我们的先进典型都需要毫不介怀的牺牲掉自己的生活乐趣、健康、家庭、甚至生命,他们那种绝大的付出和其决绝的奉献思想是我们普通人不敢望其项背的,那只好安于自己的麻木和平庸。这些英雄只适合放进神龛,供我们顶礼膜拜,而不能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格榜样,让人学习模仿。
本片英雄人物的塑造却真实可信,打动人心。英雄的最大特质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做出与众不同、高于常人的抉择。在前十年的三次落选后,已过不惑之年的张天聪将要面临一个重要抉择,一是留下再拼一次,那他将继续经受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苦训练,付出数倍于常人的努力与艰辛,但另一个十年后,五十岁的他还能赢得了正处于黄金年龄的新一代航天员吗,胜算微乎其微,他肯定要再次经受梦想破碎的痛苦;另一条路似乎安稳也宽阔的多,就是放弃航天梦,前面会有更好的路等着他,他可以去民航发展,拿着高额年薪,还可以调入空军,以他的资历和能力,绝对能有更大的发展,从家庭方面说,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陪父母、妻子女儿。这似乎不是一个很难的选择题,利弊得失一目了然,绝大多数人都会认命,选择后者。事实上他的两个战友都这么做了,而且发展都很好,但张天聪坚持留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到底是何原因?
影片没有给出那种千篇一律、苍白空洞的口号式回答,而是从人性的角度给出答案。张天聪不怕失败的思想很简单,在面对妻子的诘问时,他这样讲:“每一次战斗都会有人倒下,没有人能够确定自己会不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但战士的责任就是冲锋”,就是这么一个朴素的想法让他能够看透得失成败,卸掉思想包袱。
此外,张天聪不退出是因为他享受着航天训练的每一刻,他似乎就是为此而生的。一进入训练场,他就像换了个人,全身焕发出强烈光彩。在承重训练中,面对新同志的诘难,他毫不谦虚的露了一手,把难度加到了令人瞠目的9个G,然后报复性的把队友的训练难度加大一个等级,我相信这时他心中的那份满足感是非常爽的。在俄罗斯的大飞机训练中,他熟练的示范各种失重条件下的生活技能,怎样吃饭,喝水,行走,他正享受着一个个新鲜奇妙的体验。因此,在电影讲述的训练生活中,我没有看到惨和苦,只看到了他力拔头筹的炫耀、斩关夺隘的快意,“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这时的张天聪更像是一个染上网瘾的中学生,外人看来他在自苦自虐,其实他正甘之如饴、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谁都别想把他从这个好玩的游戏中拉出来。
影片最后,女儿问他为什么能成为最有韧劲的航天员,张天聪没有说话,但他内心里给出了一个简洁有力、发自肺腑的回答:“我真的不是一个英雄,只不过从事着一个特殊的职业,我喜欢这种充满激情、充满理想并富于挑战的职业,并从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快乐。”这才是他修成正果的心法,推开英雄大门的钥匙。是啊,承认人性的私心并不会妨碍我们做出崇高伟大的英雄行为,反而会让这英雄之路更具美感。在他内心独白的这一刻,我觉的自己和他的心是想通的,这个航天英雄是那么的真实,他就在我心里,燃起我成为英雄的壮志雄心。
现实版,多少航天人背后的努力!!
转自《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备战23年至今无缘“飞天”,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qq.com)
---------------------------------------------------
1998年
14名飞行员通过层层筛选
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
如今23年过去了
在这14名航天员中
有一人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
又仍在现役
他就是邓清明
20多年来
他坚持做一件事追一个梦
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邓清明成为14名首批航天员之一。那一天,他庄严宣誓,“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奋斗终生。”
这句誓言,是身为航天人坚定不移的信念。邓清明一直在坚守,目前已23年。
微小的差距
他多次与梦想擦肩而过
2010年,邓清明被选入了强化训练队,成为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
作为一名航天员,备份和主份训练的科目、时间、内容、强度以及考核标准,都是一样的。要想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航天员需要通过8大类、上百个课目训练的严格考核。邓清明说道:“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非常优异的成绩,最佳的状态,最后才能够进入去执行任务的梯队。”
遗憾的是,邓清明落选了。“神九”发射升空后,邓清明在地面按照手册,跟天上的航天员一起把所有程序都走了一遍,做到哪一步就打一个勾。他说:“作为备份的任务,不是从基地回来了,任务就结束了。我的战友安全回来了,这才是做备份的结束。”
“神九”落选,邓清明相信他下次还有机会。他把“神九”的这次经历当作是一次积累,觉得自己离飞天梦想又近了一步。
然而神舟十号任务,邓清明最后因为微乎其微的分差再次与梦想擦肩而过。“就这样一个很小的差距,让你失之交臂,让你止步发射塔前。”
那一年,邓清明47岁,他并不知道“神十一”会是什么时候。
不管飞天之路有多难
他从未想过放弃
2013年体检的时候,邓清明身体里查出一个非常细小的结石。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小结石通常是不用管的,但航天员不行。为了能够继续追寻航天梦,邓清明毅然选择接受手术。
没想到的是,第一次手术时结石没能完全取出,后来医生只能在他肾脏里埋了一根管子。一个多月的时间,邓清明一直带着管子,也尿血了一个多月。直到第二次手术邓清明的结石才被成功取出,“我的梦想重新又点燃了”。
2014年,航天员大队有五名航天员因为年龄原因停航了。停航停训仪式后,同是“神九”“神十”飞行任务备份的陈全对邓清明说:“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老邓,你要努力,不要放弃。”
邓清明说,这辈子,他都忘不了这句话。不管飞天之路多么艰难,他从未想过放弃。每一次任务过后,他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归零”,抛开过去,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宁可备而无用
决不用而无备
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邓清明再次作为备份航天员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次,是他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一次。
从受领任务开始,在备战的三年里,邓清明完成了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在“神十一”最具挑战的33天模拟验证试验中,他和另一名航天员陈冬住进了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与外界完全隔绝。灯一直开着,机器的震动与噪声环绕不歇。不能出去,不能洗澡,无聊时只他能与陈冬两两相对。
发射前一天,总指挥部召开会议,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邓清明说当时听到结果的时候,的确懵了一下,他感受到整个大厅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当时什么都说不出来,停了一会儿,我转过身面对海鹏,紧紧地抱住了他,说了一句:海鹏,祝贺你!海鹏也深情地回了一句,谢谢你,兄弟!”
接近两分钟的时间里,整个问天阁大厅非常安静。这一幕,令在场的许多人流下了泪水。
如今,55岁的邓清明依旧坚持训练,时刻准备着。“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值得一提的是,受父亲的影响,邓清明的女儿邓满琪也成为了一名航天人。他们父女正在一起努力,在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着。邓满琪曾给邓清明写过一封信,在信中她说:“爸爸是我见过最敬业的人、最无私的人。你永远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 邓满琪与父亲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合影。/资料图
在叩问苍穹的飞天梦里
有无数个“邓清明”虽未披甲征战,已是鞠躬尽瘁他们从韶光年华到鬓发染霜数十年始终默默坚守和拼搏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中国离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越来越近向中国航天致敬!向中国航天人致敬!
人民日报该推送的编辑信息:
来源:央视新闻综合央视频、朗读者
本期编辑:李娜、赵雅娇
“翩翩舞翩翩,年年复年年。千古飞天梦,何日上九天。”观看本片的时候我总是不由想起《横空出世》里主人公的这几句诗,那部反映新中国核武器诞生史的影片创作于美帝炸完我们大使馆跟没事人似的上世纪末,人人心中都憋着口气,文艺工作者也与一穷二白岁月里新社会的建设者、奠基人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如今可没有那种劲头了。
本片何以打动我?因为它让我猛然察觉到,中国的航天事业里其实并非只有杨利伟、费俊龙、翟志刚……常石磊演唱的同名主题曲很有意思,片尾伴随着天上繁星、地上胡杨响起的悠扬旋律让我恍若回到了过去的时光。之前看到评论区有人刻薄地攻击本片是给小学生看的,实事求是地讲,这话倒也不全错。“在星河灿烂里流连,期待着梦幻的童年”。我不知道现在的青少年学生怎么样了,我们这代人一生铭刻的童年正是90、00年代,只有那段年少时光才是纯粹的,才存着积极而崇高的心愿,才对未来怀有无尽憧憬,对生活具有无限热爱,置身无论艳阳高照还是大雨滂沱总是人声鼎沸、书声不绝、歌声回荡的校园,永远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教室,敢于坦然说出想考北大清华、想当科学家、想得炸药奖、想投身航天事业这类日后回想起来颇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豪言壮语。听说阿姆斯特朗也是从小立下鸿鹄之志的,然而世上终究只有一个阿姆斯特朗。岁月轻轻流淌,我们或是早已忘却或是羞于承认,考虑得越来越多的便只有工作清闲、收入丰厚、美人常伴、子孙满堂这类写作“事业与爱情”读作“金钱与美女”的不算理想的理想。知者勿谓我无有童心!
新中国诞生六十多年了,21世纪也过去了十来个年头,虽然看上去社会矛盾好像越发尖锐,实则较之十年前道路和前途都明朗、平坦了不少,有多少人还记得世纪之交令中国人痛心疾首的“新中国四大耻辱”?这当中又克服了无数困难,越过了不尽障碍,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偶尔回顾过去时代的文艺作品,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明显都强得多,我们就是那样一步步闯过来的。先辈们的许多理想业已实现,当年的艰辛许多人已经再也体会不到了。
《飞天》诞生的年代,奥运会、世博会都已开过,国防科技、航空航天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经济总量正式取代日本跻身TOP2,尽管与我的政治理想相去甚远,作为左派分子对仰望星空同志更是十二万分的不待见,却也不得不承认,这同样是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时代。片子本身只能算四平八稳,气韵也不够浑然,套路也略多,比如最让我不满的就是结尾部分强行制造事故让主角最终飞了天,这种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简直庸俗不堪,自欺欺人。然而它毕竟记录了一个时代,一个几代人孜孜以求的扬眉吐气的时代。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有的人是旁观者,有的人是亲历者,但此刻我们都是见证者。时至今日,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我早已无心关注,但大时代里的奉献者每个人都是可敬的。
主人公在地上看神七飞天和加加林雕像前敬礼的场景最令我感慨,“一眼一世界,一梦几千年”,从加加林到阿姆斯特朗,从杨利伟到费俊龙再到翟志刚,一个个名字耳熟能详,并且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可是更多默默奉献的人却不为人知,除了三次备选三次落选的主人公一行,地面指挥中心欢呼的幕后人员又何尝不是如此?东风革命陵园里长眠的航天烈士又何尝不是如此?万众瞩目的、功成名就的、载入史册的永远只是少数,数千年的飞天梦留下的也不过寥寥几个显赫名字,辉煌的时代、伟大的事业是千千万万无名的英雄铸就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当中的一份子,或许有感伤,有遗憾,或许会消沉,会失落,但终将奋起,继而前行。
最后,那些成群结队闭眼刷一星的,不管是中二脑残、小右愤愤或者是别的什么奇怪的东西,根本没人会在意你们。“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新中国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谨以此评纪念新中国六十多年来无数的劳动者与建设者。
吃饭时的CHC。
太感人了!看得我心脏嘣嘣嘣跳,眼泪哗哗哗流。说句实话,这部影片真是很好看,为什么有人有怨气,没看片子就要打1星呢?还是公道一点好。
2011金鸡最佳故事片奖
我按评论百分比算了一下,这部电影只有4.7分,7.0分是怎么来的?豆瓣就这么弄虚作假?
“爸爸,我以为你再也上不了天了”这台词谁写的。。。
有没有0分啊
没逮到 建什么伟业 终于逮到你了
纯鼓励一下
天啊,主旋律“烂片”竟然还可以有这种“烂法”,真是开了我的眼界。
就不看了,直接打形
这个星星跟评分原来不是挂钩的啊
新型的病毒性感冒。。。这一出就有点没意思了。。。本片是献给那些伟大的有奉献精神的人。。。不是那些打一星的畜生能看懂的。。。这种三观教育片应该经常拍。。。看了才知道原来航天员这么苦逼的。。。
网友给的71.7%的一星评价 却显示7.0的高分。 伟大的作品 又一次震撼豆瓣网友脆弱的心灵啊
我看了这部电影,镜头运用,特技效果都很精致,演员表演也还好啊,尤其是对于浩渺星空和航天计划的刻画是别的国产电影没有表现过的,值得一看。另外我看现在这么多的一星评价有点非理性,我觉得电影就是电影,不要扯太多与电影无关的事,看了电影才好发言评分啊。
一星给海报~
还行吧,没有评论的那么差,就冲这主旨也不止1星啊,又是一群老演员,况且中国的航天事业着实不易啊。
一直苦逼的苦逼男,最后终于牛逼了,结尾却装逼地探讨宇宙和地球的关系…。@耀莱,豆瓣抢票
建党大爷评论关了,在这里评论下,并见证下奇迹,31人评论得7分三星半,48.4%人给的一星,19的人给5星,这个分和星对吗?
英雄啊,你还是那么高大全
电影分三种,好片,烂片,献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