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很早以前,在一个叫做香港的地方,有个叫陈奕迅的歌手跑去拍了一部电影,这是一部超级扯的鬼片,由文艺导演许鞍华执导,三级艳星舒淇搭档,之后的结局自然是不伦不类,有口皆墓碑。但就是这么一部烂片,在报纸上出新闻的时候也让我记住了主演陈奕迅的一句话:我是做小丑,不是扮小丑。
他这么说,大概是在片子里,化了个小丑的妆什么的有感而发。但是当年的我可是相当鄙夷——哦,做人哪能这么没志气噢!偶棉生出来不是要做科学家的嘛!建设四化的嘛!最不济也是当小公主被王子娶回家的嘛!一辈子的追求就是做小丑,搞不搞笑啊。
那个时候生活对我来说,还是远远的伫立在浓雾里高耸入云的不明真相,而且看上去似幻似真,颇有一点吸引人的意思。童年时代那么苍白,自然祈求赶紧长大,赶快跑到生活的面前去一览繁华。就像张爱玲说的,我要快快长,八岁就梳爱司头,十岁要穿高跟鞋,十六岁要吃粽子汤圆,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
可是等到真的跑到面前了,突然发现生活怎么是这样的一坨:既不雄伟、也不华丽、也不梦幻、也不甜蜜的东西呢?
再说直白一点,这货简直就是看上去是屎,尝了尝,他妈的果然就是屎啊!
而且就是这样的一坨教人倒胃口的屎,还老是摆出一副我自巍然不动,任你花多少力气都不会改变的恶心样子。有钱的人可以拿钞票盖住它,有爱的人可以拿蜜运装点它,我等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双手和一个老是会咕咕叫的肚皮的憨人,又能拿它怎么办呢?
我对它哭,他是一坨屎,我对它闹,它是一坨屎,我对它抓栏杆撕床单,他是一坨屎,我对他撒泼耍赖满地打滚,它还是一坨屎。
就算把它捏成个变形金刚,外带环绕立体声超长待机内置八星八箭劳斯丹顿报时系统,它仍、然、是、一、坨、屎、啊。
既然这样,那我为什么不笑呢。遇上可笑的事情就笑,遇上可悲的事情就擦干眼泪再笑,遇上可恨可气无可奈何的事情,就做个小丑,自己捏个小狗抛个彩球,画上红鼻子逗自己笑啦。
要是每天笑笑的,就算注定一辈子面对着一坨屎,感觉也会渐渐的没有那么糟糕吧。
所以就算你们把我当一个笑料,当一个消遣,当一个谐星,当一个空余拿来打发时间但永远不会真心当回事的家伙,当一个觉得hold不住所以不想去爱的怪咖,我也要继续当一个小丑,继续笑笑的。
这就是热爱小猪的麦家碧,和热爱屎gag的谢立文,花了五部麦兜电影,十二年,教会死蠢又不帅,贪吃又头脑平平的我的事。
带图版:
http://qing.cinepedia.cn/?p=4791好笑、好看。这部电影让我和小桐激动得在花城汇暴走,并打算近期再看一遍。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俩都属香港漫画家杨学德的忠实粉丝,而这部电影,在视觉上至少有杨学德的一半功劳。观众往往更熟悉麦兜电影的原作者谢立文与麦家碧,对杨学德知之甚少,所以这篇文章主要谈谈阿德。
杨学德的风格,跟“麦兜”系列原来的风格,不说大相径庭,至少也是井水不犯河水。这次两种风格的对撞,产生了不小的化学作用。当然我觉得,杨学德的风格感染力之强大,已经深深影响了整部电影的气质。让“麦兜”系列拍到第五部的时候,焕发了全新的生命,甚至给我的惊艳感要超过第一集。因为我从没想过会在大银幕上看到活动的杨学德影像,在开场字幕,汽车穿越整个香港的时候,我都快泪目了。
“麦兜”拍了第四集,过于重复的视觉与编剧元素,让赖以成名的自嘲自励也开始显得有些乏味,系列越来越偏向“糖水化”。而这次杨学德的加盟,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整体调性上,都为糖水加入了浓厚的苦味,变成了一杯令人回味的咖啡。
如何在《麦兜当当伴我心》里识别出杨学德的风格?很简单,所有你觉得跟以往“麦兜”不同的东西,所有那些“古里八怪”、“奇形怪状”的人物与色彩,基本出自他的手笔。习惯看麦家碧笔下的可爱猪与卖萌小动物的麦兜老观众,一下子进入到杨学德的世界,肯定会产生“急便便”的效果。为什么他画得一点都不“美”?
是的,这就是杨学德的世界。一个用最大胆的色彩来表现市井百态、用情绪来写意的世界。
他的视觉风格明显,色彩浓郁,对比强烈,有些地方甚至接近于版画效果(当然他的风格也非常多变)。他的人物更是受到不少观众的抨击:“为什么画得这么丑?”第一,估计他不会画帅哥(影片中最帅的刘德华也被他画成一个吊丝样);第二,他也不觉得这些样丑的人真正有多丑。这些身边最常见的小人物,往往具备有趣的一面。这些小人物的美,是一种Loser的美,骑呢的美。他们努力生存、奋力拼搏后仍然失败,但会抽根烟、骂骂脏话,明天起床又来过。正是这形形色色的人,造成了香港的美。所以他的人物也许很丑,但他对笔下的城市,其实是充满感性与情怀,并不乏诗意。
所以杜琪峰与杨学德,是我觉得在视觉方面能够展现香港之美的两位大拿。
这样的风格,与《麦兜当当在我心》的故事,应该说是比较合拍的。编剧、导演谢立文加入了大量的群众角色与市井色彩(这也正是杨学德的强项),从某种意义上造成了一部群戏电影,主角甚至都不太算是麦兜,麦太也成了大龙套,主线更是变成了“音乐校长的故事”。全片刻划了一种群像、表达着香港市民生活的现实与无奈,杨学德在视觉上的“古怪与异味”,让这种底色更苦了。
但片子有着另一个重要元素,就是音乐。本片音乐的大量存在是对视觉的反衬,用一种纯真得似乎天使的童声合唱,加上(麦兜系列一贯的)经典名曲改编,令影片具备理想主义的纯净色彩。美妙的音乐是理想(市井调侃的歌词,让理想带着世俗的可爱)、杨学德的视觉是现实(乐中有苦、苦中有乐),麦兜站在中间,变化着、成长着。看到了这三者互相抵触又互相交融的位置,也就理解了这部电影。有人说这片子像个MV拼贴,某种程度上说也对,这就是一部市民百态的音乐片。所以才难得,因为华语电影里很少见这种类型。
杨学德早期的代表作是《锦绣蓝田》,而这部电影有些场景,甚至是直接从那里引用过来。这种过于浓烈的色彩,与麦家碧的风格,应该说会产生一些不够圆润的地方。麦兜的视觉世界是童真、浪漫的,虽然也有市井生活,不会像杨学德的“蓝调世界”那般成熟与苦涩。但这种创新与突破,也让这部据称是“最后一部麦兜大电影”留下了圆满的句号。
至于杨学德,与麦兜的合作其实只展现了部分才华。他除了视觉上独具一格外,还具备着非常好的(漫画)分镜头叙事能力。以后如能自己执导动画电影的话,我预感那将会是现象级的作品。
这一定不是最搞笑的一部麦兜,因为全篇我只有一个笑点,还不是出自麦兜身上,而是关于那个香蕉和香肠的广告。但这也许是最温情的麦兜,温情却也不是出自麦兜,而是出自执着而坚强的校长。
第一个泪点出现在一对新人结婚的现场。春田花花合唱团的小朋友们化作伴郎伴娘,虽然一对新人长的很对不起观众,可是伴随着小朋友的歌声,竟也觉得他们幸福无比。当时就想起了那么多要结婚的同学,别管外人是多么的不看好,坚持下去互相珍惜,终会有结果。
第二个泪点是在著名男中音的葬礼。他的人生开始于一个落魄的幼稚园,因为那里有执着的热爱音乐的校长。这样一个在外人眼中无能的校长,却开启了他的音乐之路。虽然此片是献给音乐老师的,但这可以是所有老师的意义,其实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所以这真的是个神圣的职业。同学中也有刚刚步入教师行业的,希望你们成为对学生有积极影响的好老师。
最后一个泪点是小朋友成年之后。也许我们终将没成为父母所期盼的那种人,也许我们只是服务员,只是搬运工,只是推销员,但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我们只能回想起昨日歌曲,“让硬邦邦的世界不至硬进心里,让软弱的心不至倒塌不起。”
麦兜总是能教会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也许在这只迟钝的小猪眼里,世界不过是恒生指数上升一万点,下降两万点,又上升一万点。在上海的这一个月里,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做什么事情都是赶来赶去,却又貌似碌碌无为。也许我应该用麦兜的思维来思考,世界还是要回到一个原点。“大有大路,小有小路,西米有西米露,贝夫人有贝夫人止咳露。实在不行,就回老家喽。”
“人在风里飘,风要去哪里?一路在祈祷,一路继续前进。眼前的道路, 你通向哪里。失散的我们,会不会再相聚。”
我们庆幸心里肠里,总有首歌在窜来窜去。那不是急便便,那是感动。
有一回坐香港的东铁线从九龙塘回太和,看着沿途的片片绿荫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上个世纪的香港;好像只要盯着窗外的景色够久,准能发现把头发吹得蓬蓬穿着像是旧时钟楚红的少女。香港走得很快,但这几年依旧赶不上大陆的节奏;曾经被港人颐指甚至微微鄙视的大陆人,如今纷纷在香港购置豪宅站上山头霸山为王,这想必让许多老港心里不是滋味。因为心里明白那些在港购置豪宅的人多为投机腐败分子,于是看到港人的醋意竟产生一种独特的共鸣。或许这便是屌丝的人生,只能活得像一个糖炒栗子,任由掌铲者左右翻炒,不得不让自己变得更坚硬。
谢立文念旧,也不善交谈,只好在笔下构建一座童年城堡,企图对抗时间,留住旧日美好。“麦兜麦唛”系列的书籍和电影,是一座永远不会消失的乐园,也是一段永远不会老去的童话。它属于新生的小孩,也属于旧时经历美好故事的成年人。幸得谢立文的天真秉性,才能将笔下的各个角色都绘制得惟妙惟肖:小猪麦兜麦唛、河马阿may、还有乌龟阿辉、鸭子菇时和小猫得巴。它们常常很百变,在有些故事里是小动物,有一些故事里又是一堆一直长不大的幼儿园小朋友。阿辉在电影《麦兜和菠萝油王子》里饰演一个披萨,最后因为麦兜饿了,他便把自己切下一块,给麦兜充饥。看到令人好笑又心碎。
文化的交汇、冲突和融合一直是麦兜系列电影的主题核心,也是香港文化“人情味”的体现。先说冲突部分:比起上一部《麦兜响当当》里凸显出来对于大陆市场的刻意谄媚讨好,这一部电影里,作者可谓是来了一次大翻盘;在电影中塑造的大陆人被放大无知、贪婪、急躁甚至丑陋的形象。这样的人设或许不太客观,但恰好又体现了谢立文的傲娇心态——若不是大陆人“为非作歹”,香港也不会从旧时的“人情味”变成现时的“人钱味”。这种映射在电影中多处体现,比如春田花花合唱团扩招后的阵容,多了两个看起来很丑且不是动物外形的小孩,显得与麦兜的一班老友格格不入,甚是刺眼。
但所有的融合都是从冲突开始的,广东这一个省份,拥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而香港文化,正是由广东岭南文化里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交汇起源,再融合世界各民族文化形成今日局面。若要说到电影中交汇和融合的部分,幼儿园校长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如果说麦兜系列电影的前面四部,是讲述麦兜的故事;那么这一集《麦兜当当伴我心》,主角当之无愧是那个祖籍顺德的幼儿园校长(国语版中他是山东籍)。从第一集中兼职“木有鱼丸 木有粗面”的小饭馆老板、第二集客串医生到这一集中的音乐启蒙家,他的每一次登场都让人眼前一亮。他是老一辈的化身,纵使古旧过时又好笑,却给予人极大的安全感和归属认知;仿佛是儿时幻想中的避风港,纵使外面风大雨大,有了他我们便足以心安。
当然,香港文化中的无厘头和笑点低是众所皆知;这部戏几乎依旧是没有剧情可言,甚至可以说剧情是无厘头的。在原著《尿水遥遥》里,阿may与人分享橙和心事,一粒橙一个心事,最后心事都还未讲完橙却分完了;在《宁静声音》里,麦唛的校服在冬天的课间操后总是会和同学的校服弄错,所以有时候她出门的时候明明穿的是加大码,回家后却变成了迷你码。当然,除了奇怪的笑点,平凡却真实仍旧是它的最大卖点:麦唛与家人去茶楼饮早茶;麦兜用童子手帮妈妈抽六合彩;麦兜和妈妈一起去买墓地以及电影中Miss chen的超短期恋爱......这一切生活中的真切,像《天水围的日与夜》一样悄悄透露着一丝真实生活中不易察觉的感动。
麦兜也在与时俱进,旧时的茶楼消失了,除了7仔,周街都是房产租售信息;搭乘东铁线便可直达罗湖,所以合唱团的第一次亮相都还得益于大陆房产商——看,这便是香港普通市民的纠结心理,一方面他们憎恶大陆人炒高了香港的地价,一方面又不得不依存大陆人创造房地产经济来刺激持久低迷的国际市场;这是一个走不出去的死结,让香港这个城市在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谢立文怀念旧时香港点滴,正如我怀念旧时香港的头发蓬蓬:那个时候的张艾嘉在《最佳拍档》中演一个女强人,趾高气扬且不肯服输,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她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然而再傲气也敌不过时间,她终究还是老了,沉静下来,在观音山里化作无痕白云。正如当时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哪想到有一天要靠大陆投资人来合拍维持?
时间,终究是人世间的最大杀手。但愿身为糖炒栗子的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只被咬掉了坚硬的外壳,而那颗善良、酥软又饱满的心永远不会被吃掉。
貌似是最后一部的了,麦兜跟童鞋都长大了,好伤感啊。里面好多小盆友合唱的,我是你的扣肉,扣住你的梅菜扣住你的手,还有车车车车车车
说它画得没以前可爱也好麦兜母子的故事并不像以前那么突出也好,到点还是要落泪,因为我好庆幸自己仍有颗软塌塌的心,它从未被这个硬邦邦的世界改变。
麦兜的故事总是告诉我们,即使再困难也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看到最后居然有想哭的冲动,是否应该庆幸在这硬邦邦的世界上,还有软塌塌的内心。对童声合唱完全没有抵抗力。校长!校长!
7分。这次的主角是校长,香港市井文化的坚忍与悲沧。MTV分段式的节奏让观看稍显断裂,歌词虽幼齿化,但却也需成人式的理解思维。不过97后的恐慌不济与逃离,大陆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政治的“合拍大背景”,该片如果在回归15周年的1号献礼上映就更牛逼了!PS:谦谦一秒钟变搬砖屌丝。
香港草根文化的一曲挽歌。
这一集长相奇怪的配角好多啊。依然是屌丝卖萌的故事,可爱、有趣与感动。车车车车那个歌很好笑。据说粤语版的歌更好听,可惜没得看。
黄。sir。您。真。的。是。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念。的。台。词。哇。听。得。我。好。捉。急。啊。喂。
兜乐飘飘,港滋港味,麦兜系列起死回生的一部。“人在风里,风要去哪里?失散的我们,会不会再相聚。”生活再刁难,也不要放弃。“正因为这样,到我们长大,当我们开心、伤心,当我们希望、失望,我们庆幸心里肠里,总有首歌在窜来窜去,让硬邦邦的世界不至硬进心肠,让软弱的心不至倒塌不起。”
春风亲吻我像蛋蛋蛋蛋挞;夏日鸡鸡咕咕叫,快点给我空调受不了;我愿似一块扣肉,我愿似一块扣肉,扣住梅菜扣住你手;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有一辆车车 有一辆车车 有一辆车车 有一辆车车 冲向你爸爸 爸爸 爸爸……不管不管,感动就是急便便。(另外逃跑代理人是沈玉琳吗?)
但凡让我从头到尾都哭成傻逼的片子,我都给五星!想想那些年帮过我的人,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呢?仔细想来,什么也做不了!捐钱解决不了任何事情,能帮别人的事,只能用自己的手去做!
车车车还蛮好听的 哈哈 不过这部比较没什么亮点啊
我是你的扣肉~扣住你的梅菜~扣住你的手~~
理想是梅菜,现实是扣肉。
眼泪挡不住。杨学德的骑呢香港与美妙音乐。年度十佳。国语版自动扣一星。
能看得眼睛湿润,能看得爆笑不止,就是画的不好看
怎么画得那么丑了!
全程泪点,被击溃了。
治愈系。野百合也有自己的春天。硬邦邦的心里要有一个柔软的地方。
"我愿变成一块扣肉,我愿变成一块扣肉,我愿变成一块扣肉,扣住梅菜扣住你~~~"彻头彻尾的音乐片,OST大赞!但又有很多或经济或政治或人生的观点感悟蕴涵其中,怎么理解都不过分。国语配音并不减分,但是还要再看一遍粤语!感谢麦兜再次回归。
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