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被洗过的脑为何那么容易再被洗一遍
脑洞片,故事内核很简单,应该可以拍得很好看,但是这个片子的节奏很不舒服,前面就展开慢不说,后面大段的慢镜头,恨不得把1份时间拆成十份,也许是想展现细致一点的人物情感变化,但是看得观众很蛋疼。
先不说安重根暗杀伊藤博文事件对历史的影响不知道会有这么大。我原本以为重头戏会放在穿越之后,没想到主线还是在2009年。男主作为一个30多岁的成年人,已经接受了多年朝鲜省日本人教育的警察,在2009年的这种氛围里面,还有和自己情同手足的日本朋友,怎么会因为几个“不令鲜人”的牺牲就找回原来的民族认同?哪怕是日常受到歧视,受到其他日本警察的诬陷,知道同族乃至父亲复国的想法,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民族认同还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抹去的。就电影里面让他转变的几个点,比如梦中常常出现女主,孩子的死,产生移情、同情、怜爱可能会很容易,但更深的情感呢?那个叔叔的死,父亲的真相,日本财团的丑陋可能会让他产生自己是个朝鲜人多于日本人。但是让他回到1909毅然选择帮助安重根完成暗杀,这个还需要更强力的心理动机吧?除非他一开始对于自己日本人的认同就不那么坚定吧。但事实上在电影一开始他毫不犹豫地向“不令鲜人”开枪,言语上也彻底把他们当做是恐怖分裂分子。可见他对自己是个日本人的信念是很坚定的。要是剧情设定他是回到1909之后才慢慢改变,应该会更可信。毕竟那是一个到处都是国仇家恨的环境,是一个还没有洗脑成功的世界。
另外男主男二的感情有必要渲染得那么深么?想展现社会身份和民族身份的对立?即使想多加点悲壮、暧昧,也没必要花这么多篇幅去展现吧,反而有游离剧情的感觉。
最后想说,比起张东健,仲村亨真是帅到我了。
2 ) 现实中的2009
我看到这部片子时,是2002年的早春,那时还没有自己的电脑,这是第一次在网吧通宵时看的。片子一开头的气氛渲染就很能打动人,尤其是那些引起我共鸣的细节。
比如密集的锣鼓声中出现的日本武士雕像,以及它背后的朝鲜总督府建筑,都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力量。虽然明知道是架空的,但是随着影片构思去想象,仍然让人有一种“文化恐怖感”。故事一开始就以汉城街头的左行车流和假名霓虹灯提醒观众,这里是一座日本城市,再繁华再喧闹也跟朝鲜民族的文化无关。接下来从主人公上班的单位着手,让人看见一单位的韩裔和日裔职员已经在文化上融合为同一个大和民族,彼此上班时说着差不多的日语,顶多是韩裔带点口音罢了。韩语只有在下班以后跟长辈喝酒叙旧时才能使用,一般人的生活中已经充斥着日语和日本文化,保安在监控室里开开小差也是看相扑节目解闷。
这一切当时不由得让我联想。联想当时远离我两千多公里的一座城市。那里的人们也正在像剧中民众一样放弃自己祖祖辈辈的语言,在日常生活的几乎一切场合接受另一种语言和另一种文化,并且心甘情愿地转换自己的文化认同。
2009年的今天,我坐在这座城市里,观看芸芸众生向我展示他们在母语问题上的“迷失”状态,我还是想起了这部电影。想起了影片里那些虚构的朝鲜人后裔,他们在汉城的工作单位里用熟练的日语插科打诨。原来架空故事也可以是这样真实的,在某些方面。
3 ) 2009年
大概95-96年,在我家旁边的小火车站(据说哈市里面和老哈站最像的车站)拍过一些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镜头,我只是为了验证一下是不是为了这部电影而取的景,看来不是。
历史没有如果,但一个微小的改变将导致完全不同的后果。从屋里的角度来讲称为非线性确定系统的初值敏感性,即大家常说的“蝴蝶效应”。
想想影片中在日本统治下的朝鲜人和东北的国人,再想想现实中清朝统治下的汉人,红朝统治下的疆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流血永不会休止,道理不必多少说,心领神会即可。
最后说一句,让高丽人尽情YY吧,哈尔滨一带自古就是女真的领地,金国的上京会宁府就在现在市郊,这片土地压根儿就没高句丽什么事。
4 ) 这部片子讲的是张东健手淫的故事
朝鲜的家伙们真够呛,拍这种片子来刺激我。
是不是拍完了我要再去哈尔滨玩成出国游了呀。
这是朝鲜这个民族在手淫,电影的表现是张东健在手淫。谢谢,你手淫的很好,看完让我有点反思,就是千万别对你们掉以轻心。
朝鲜。。。朝日鲜明之国,是朱元璋赐的名字。。。老朱啊,错了吧,早知道当初踹蒙古的时候顺手踩平了狗日的们今天省了多少事呀。。。
老朱的历史污点。。。
5 ) 行刺伊藤博文的影响
安重根1879年出生于朝鲜海州,1909年10月26日,在哈尔滨火车站刺杀了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和吞并朝鲜半岛计划的主要策划者、曾四度出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1910年3月26日,年仅31岁的安重根在中国大连的旅顺监狱被日本关东都督府高等法院判处绞刑,英勇就义。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一贯认为是朝鲜爱国人士的一次自发性的报复活动。另外一次就是1932年4月29日尹奉吉等在上海暗杀侵华日军总司令白川大将,那一次幕后有王亚樵,甚至国民政府支持,安重根行刺究竟有没有幕后人物?
与暗杀白川这种军人不同,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可以说影响了亚洲甚至世界历史。从日本的角度,出身贫寒、五尺之躯心雄万夫的伊藤博文是民族英雄,明治维新的功臣之首。正是在他的推动下,日本迅速成为列强之一。甲午战争他居功甚伟。但是和其他人不同,伊藤博文属于日本的稳健派,尽管他是首任韩国总监,可是反对日韩合邦,认为合并是长期的问题。
从甲午战争到二战的五十年间,日本的兴衰可以说和扩张有关。日俄战争中正式吞并朝鲜,然后不断蚕食东三省。九一八拿下东三省,最后是卢沟桥全面入侵中国。偷袭珍珠港后横扫南洋和东南亚,然后开始走向失败。日美对抗中日本不敌的原因是日本的工业体系不如美国,而根本原因是日本扩张太快,占领的地区只是作为原料地,而没有经过长期的发展成为一体化的工业体系。当美国的战争机器全速运转起来,日本基本上是依靠本土的力量,不仅存在规模问题,而且劳力缺乏,无法进行大规模工业发展,占领区能够提供大量的原料,可是由于本土的生产能力限制,不能转化为军需品,导致丢掉了战争。
如果按伊藤博文的策略,日本进行稳健的扩张,先经营几十年台湾朝鲜,然后再缓缓蚕食东三省,然后图其他。这样这些新占领的地区工业和经济发展起来,日本整体的实力就会大幅度的增长,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源也可以被充分利用,是有可能成为和美国一较短长的强大帝国的。而伊藤博文死后,日本的侵略步伐越来越大越来越狂妄,超出了自身的极限,其败在所难免。伊藤博文可以说是日本的智慧和大脑,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对中国对朝鲜都是千秋功业。
6 ) 没有《安重根》,历史是否改变
先说另外一部电影《安重根》,讲的是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的历史事件。
1909年10月26日,原日本首相、当时朝鲜(已经沦为日本的“保护国”)的实际统治者伊藤博文,抵达中国哈尔滨车站时(此行原是去进行对俄谈判的),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击毙。安重根随后也被处死。
在日本近代史上,伊藤博文是极其重要的人物。其人1841出生于农家,年轻时加入倒幕运动,明治新政府成立后,44岁那年出任首届内阁总理大臣兼宫内大臣,次年起主持起草审议《明治宪法》。他还是日本对中国、朝鲜侵略政策的制定者,甲午战争的发动者。割取台湾、迫使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也都是他的“功劳”。1906年,他在朝鲜汉城设立“统监府”并自任首任统监,在任期间,对朝鲜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朝鲜人民恨之入骨,故有安重根舍生取义对他行刺之举。
《安重根》片尾,安重根在狱中写了好多诗词,其中“大韩国人”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很霸气,就是中文字,最近安重根的绝命诗也在沈阳曝光,据称这是安重根在旅顺监狱临终所著,诗卷5米长,共著诗7首。是从1910年2月4日写到2月9日,每天写一首。
其实,安重根击毙日本首相同朝鲜统监伊藤博文也不仅仅是韩国人的事,只是中国人对外国英雄不太感兴趣,对耻辱也不太铭记,1895年和李鸿章代表的清朝政府与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的人就是伊藤博文。
所以要看《2009迷失记忆》,可以先把《安重根》拾来看看,影片开头和结尾都是安重根大义凌然的形象。
《2009迷失记忆》一开头,是公元2009年的汉城——那时日本早已经吞并了朝鲜,汉城是日本帝国的第三大城市。故事在朝鲜秘密抵抗组织和日本警方之间展开。
抵抗组织中有一个高级机密:某博物馆中有一件珍贵文物,是上古留下的一把月芽形石刀,如果拿到那把石刀,就可以进入时空隧道,回到从前的某个时刻;如果在这个时刻干预历史,就有机会改变历史。而这个有待改变的历史就是:1909年10月26日,在哈尔滨车站,安重根未能击毙伊藤博文,所以朝鲜后来终于被日本吞并。抵抗组织的计划,是要获取这把石刀,然后进入时空隧道,派人帮助安重根,让安重根在1909年10月26日那天能够击毙伊藤博文。
如果做到这一点,历史就会改变,朝鲜就不会被日本吞并。
《2009迷失记忆》是和日本合拍的,我当时的第一印象是这个玩笑开得有意思!总得来说影片拍得大气磅礴,相当不错,值得一看。
看得我居然想谈恋爱……
虽然是部纯商业片,但韩国人想得很深,虽然也存在时空悖论和朝鲜人惯有的大高句丽民族悲情等问题,但韩国人十几年前就把好莱坞的一套用得滚熟了。作为中国人看其实可以联想到很多中国的问题,清军入关、东北朝鲜族人、疆独藏独,其实可以怀疑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产生的基于民族的国家体系的合理性
如果没有张东健和仲村两大帅哥出演,这种大韩民族的YY片就不要看了。披着科幻动作片的外衣,实质完全是部爱国主义教育片。看到最后忍不住要咆哮啊:没事不要群体乱穿越好伐!4人交叉对峙的一幕很笑场好伐!暗杀行动原是很严肃的好伐!你们丫居然都没笑!!
你想啊,你看着张东健,看着中村亨,看着两大型男穿制服,玩科幻,玩动作,结果一下子变成超级YY历史剧,沉重爱过教育片,两个型男没有性起来,你多郁闷啊!
日韩合拍搞笑无厘头动作片
很明显,当年看这个电影只是因为张东健。其实还不错
主角出现后各种机位的镜头,各种音乐响起,胡乱煽情,如果不是枪战,还以为在看情深深雨蒙蒙😂看到一半已经猜出结局的,为了陪某人看民族主义煽情片晚睡了,记着
4星半,算是蛮喜欢的韩国电影。。。很吸引人的片头,还算严谨的剧情,很不错的配乐。。。时空,真的是蝴蝶效应啊。。。
韩国YY日本的作品,不过值得一看。
自虐式爱国主义教育片
子弹机枪扫射,浪费枪械无数;科幻穿越政治,胡搞瞎搞乱搞;想救小孩一命,还是没能成功;东健日语不错,平时应该练过;特效有点扯淡,对峙有点腐烂;影片配乐还行,慢镜充满美感;为国朋友反目,历史总是反复。
2009-10-15 第一次看这片子的时候还是很多年前,再次看的时候依然没到片子里的那个时间。只是感叹下时间过得真快,那个遥望2009的年代就这样过去了。很喜欢的一部电影,张东健,科幻,回到过去。棒子跟小日本打,我很哈皮的看。就这样。
撇开敏感的民族立场 至少这部电影让我感动了
OMG。。。我竟然看过这片子。。。天呐。。。
永远忘不了仲村亨蹲下来给小女儿系鞋带的镜头。
东健哦吧~~~~~~~~~~5555老子明明点的看过
这部我还满喜欢的
YY中的极品。那是什么?嗯,还是YY。当年日韩合拍的大制作,张东健童鞋的苦大仇深的演绎了一个韩奸起义的故事。
这片当年在大学共用ftp上还看过的= =
多年前看过,还算不错的穿越题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