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刘新执导,林永健与李曼联袂主演的战争剧《怒放》正在央视热播,作为向反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的重磅作品,该片不从打鬼子的八年抗战中找题材,而是以北伐战争为故事背景,讲述一位土匪出身的军阀团长被建国川军收编后,在女友的影响下,一步一步从战场上的猛张飞转变为意志坚定的革命者,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男女主人公在严峻战争中,从斗气冤家到生死相依的传奇故事,唯美、浪漫与虐心交织,铁血与柔情交汇,碰撞出枪林弹雨中的诗意磅礴。
作为战争题材剧,或是红色献礼剧,《怒放》的品质都无需置疑,无论迅捷有力的叙事节奏,几方势力的明里暗里的争斗,形势的此起彼伏,还是精益求精的视听冲击,如身临其境般的枪林弹雨,血战沙场,还是人物的生动塑造,一个又一个有人性说人话的角色,都堪称同类剧中的标杆,绝对精品中的精品。
魅力还不仅于制作的精良,该剧的体裁独特,思路也新颖,和近些年那些正襟危坐的战争剧不一样,不是以根正苗红的红军、新四军、游击队或武工队为主角,而是把聚焦一位土匪和军阀出身的英雄。林永健饰演的赵关克,一出场就匪气十足,火气十足,在战场上发起疯来不计后果,不讲道理,只知道带领一团兄弟拼地盘,遇到了李曼饰演的建国川军女战士罗麦,又满口调戏之言,粗俗、放纵之间,标准的军阀杂牌军路数。这样一个人物,散发别样的豪情,让观众为之耳目一新。
而随着剧情的展开,罗麦、钱大凤和胖嫂,三个性格出身截然不同的女性,围绕赵关克的革命路,上演别开生面的三女争夫好戏,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怒放》让赵克功周旋在三位同样可爱且真实的女友之间,着实引发了不少笑点和虐点,让观众在紧张惊险的战争氛围下,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体验。把以往的藏着掖着的儿女情长演绎成敢爱敢恨的战地情缘,虽然生离死别的描写难免产生强烈的虐心效果,却因为人物性格的率真和豪迈而毫无狗血之嫌,而是充斥着真情实感,形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
作为群像表演的核心人物,演技明星林永健的表演非常见功力,如果说以往观众都是通过小品和类似《金婚》这样的情感剧中,认识到他塑造小人物家长里短的喜剧功力,这次则是见证了他热血豪情的正剧魅力,不同于罗麦、吴东禹、周真强这些一开始就正气凛然的人物,他从一个土匪式的军阀,一步一步成为英雄,在放浪不羁的外表下,不时闪现出对生活的本真之爱,生存智慧,他的人生就像梁山好汉,先有自我,再有大义。
一个混蛋能成为正面形象,皆因其外表放浪形骸,其实内心信奉着传统的道德与价值观, 本质不是唯利是图,食色性也的真实表达也不失其可爱的一面。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赵关克的人生转折,其实正代表了在战火肆虐,江山涂炭的时代,在华儿女在危亡之际的一种抉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英雄不问出身,赵关克很特别,却不是一个孤例,当年正是无数农民、工人、土匪、流浪汉,也有一些曾误入歧途的勇士改邪归正,共同用生命捍卫了家国的土地。
反之,像周真强这样有着良好的出身,优秀的革命履历,却在利欲和私心的考验下,一步一步走向不归路。赵关克与周真强,光明与黑暗的相互转变,演绎了人性的双面性,在产生强烈的戏剧张力同时,也引发出对现实的思考。即使在繁华安定如当下,在诱惑或危险降临,升华还是堕落,很可能只是一念之间,只有不断的坚守人格,才能做到无愧于心。
北伐,是一段特殊的历史,北伐战争实现了形式的统一,也加速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的决裂,开启了十年内战。其中有光荣,也有悲情,那燃烧的土地,喧嚣的炮火,如今已随着时光的老去而渐渐平息,但英雄的史诗不会褪色,《怒放》的成功,不在于它怎样记录了历史,而是在于它找到了历史的根,呈现了人物的魂,那一幕幕浪漫,激昂,或悲壮,才能让我们为之欢乐与悲伤,久久不能平息的震撼。
看完这个很久了,这部剧前期还成,后期就如同脱肛的野马控制不住。如噎在喉,不吐不快。
前期不管怎么样,女主喜欢上男主了,而男二和男主有仇,并且喜欢女主,于是把女主啪了,就是这么果断,就是这么潇洒。害怕的我在电视机前瑟瑟发抖。
hello?这是什么发展?这和我想的不一样啊。我想着啪就啪吧,也许剧情还可以拯救一下。
嗯,然后女主就怀孕了。我类个大槽,男二一炮命中?不带这样的...这样又那样,男主说不介意女主的孩子,左右是你生的我都认他是我孩子。可是你知道孩子长大后和男二一模一样吗...这很可怕的。
然后男主和男二互相用枪指着对方,这么熟悉的画面...这么传统的药方...没错,男主抢里没子弹。最后女主迟迟赶到。
我...我...我能怎么办,电视屏幕外的我也很绝望啊。其他的还好,只要不谈感情我们还能做朋友。
正如工业文明的产生在中国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一样,整个20世纪以来的国人命运几乎被历代的政治变革所推动,就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如果没有辛亥革命那么阿Q也不会去革命。对于一般民众而言,在多灾多难的二十世纪选择走哪一条路很多时候并不是某种主观意图,而是被诸多偶然的因素所左右。当然,即使和平年代每个人的发展仍然是一种偶然,但此偶然非彼偶然,那是一种懵懵懂懂中被历史推向一个惊讶结局的偶然,与我们当下的个体偶然决然有别。
北伐是一次深度意义上的国民觉醒,它使国人第一次明白要起来为国家的前途而战斗。尽管北伐几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但身处其中的革命者自身的觉醒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用说那些被历史挟裹进来的普通民众。《怒放》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在北伐过程中国民的觉醒过程,然而说实话即使是主人公赵关克(林永健)也是从充满匪性的北洋旧军一步步转为国民革命军战士,启蒙的艰辛可想而知。
作为在赵关克老娘操作下,两亩半地将自己半卖半嫁给赵关克的麻三妮(何翯)就是属于被历史偶然推到革命道路上的普通农村妇女。如果说赵关克还有扬名立万的抱负的话,麻三妮则实实在在没有任何革命的觉悟,她之所以来到部队找赵关克,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奉赵母之命延续传宗接代的传统使命。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也是她能想到的将自己与丈夫维系在一起的方式,代替赵克关与她拜堂的那只大公鸡虽然搞笑,但却含蓄地点明了一个嫁鸡随鸡的现实。
或许真正让人可悲的并不是多灾多难的命运,而是处在这种状态却不自觉,就如我们对阿Q的感觉。麻三妮当然较阿Q有更多优秀的品质,善良、质朴、热情……等等,然而在对自己处境的不自知这一点上却是一样的。不得不说,何翯对这一形象的把握相当到位,她将一个90年前的普通农村妇女形象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为了拢住丈夫,她可以发挥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泼妇风范,而为了帮助丈夫她也敢冒着子弹上前线送饭,因为在她看来既然已经拜堂那就与丈夫一体,跟着丈夫前进。
很难说麻三妮最后走向革命道路是一种精神觉悟还是一种对丈夫依赖的本能,当然这其中更可能是赵关克、罗麦、二狗、虎子等一个个真诚的个体在激烈着她,使其潜意识里想加入到这个集体。或许直到最后牺牲麻三妮也未必理解革命的意义,但现实中这些革命者的行为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让她体验到生存的另一种境界。
革命没有使人一跃就成为不怕牺牲的英雄,也没有使人马上就理解自己行为的全部意义。透过麻三妮,我们却可以看到革命的真正发生氛围与民众的渴望,或许他们并不完全明白这一行为的意义,但却首先明白了要改变那种逆来顺受的生存方式。何翯展现了一个原生态的农村妇女形象,即使在进入革命的历程中仍然保持了她朴素的一面,没有任何造作的迹象,也没有过分的夸饰,仅仅凭借本色的表演就展现出人物形象的全部灵魂,这对一位年轻演员来说已经非常难得。透过麻三妮这一形象,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何翯扎实的表演功底与值得期许的发展潜力,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更加精彩的作品奉献给观众。
喜欢北伐这段历史源于对青春热情的偏爱,民国的建立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一次新生,在一个维系了数千年帝制的国家引入了共和的理念。然而,说实话这种新的体制是相当脆弱的,不久之后就回到了军阀混战的老路,然而不管怎么说,在经历了新的文化理念熏陶之后,国人已经开始初步觉醒,从一个新生儿逐渐成长为一个热血青年,而随后的北伐可以说是这种青春热血的第一次迸发。
吴佩孚的北洋主力并非像看起来那样草包,否则他也不可能登上《时代》杂志封面,并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物。然而相对于蓬勃而起的国民革命军,这种没有信念的旧式军队注定会被扫入历史的垃圾箱。或许现在写入教科书的是叶挺独立团的英勇,然而我更愿意将其看作是年轻人那种灼热的国家理念、信念成就了他们北伐铁军的威名,是这个国家的新生代第一次展示出其强大的战斗力。
由中央电视台等联合出品,刘新执导,林永健、李曼等主演的战争剧《怒放》即是对北伐到南昌起义这段青春岁月的热情回顾,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民族的激情与热血。北伐的势如破竹展现了一种新的理念,对于这些国民革命军的士兵们来说,他们明白自己是为什么而战,国家的理念而不是军阀的利益成为他们奋斗的目标。作为在两边都战斗过的主人公赵关克(林永健)体会最深,在北洋时期他同样战斗勇猛,最后却换来的是无援无粮,最后还要成为战败的替罪羊。而当他转而成为革命军中一员之后,感受到的是这个群体的热情与活力,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照。
北伐的胜利并非是唾手可得,而是这样一群热心青年通力合作的结果,这其中不可或缺的是国共两党的团结一致。北伐时期的周真强(宋允皓)是真诚的,尽管与赵关克是情敌,却在对方被判处死刑时极力求情。其实无论对国民党人还是共产党人来说,这段时期都是热血青年,远没有后来你死我活的争夺。大家之间的竞争是意气之争,也是精神上的相互激励。
可惜,青春总是一闪而过,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来说,青春期虽然充满了天才的创造力,但却总是短暂无比。北伐的意外顺利在客观上加大了双方的裂痕,面对空前的胜利到底谁来掌控埋下了竞争的导火索。对于北伐后的迅速分裂我们只能扼腕长叹,对于整个民族来说这是一场悲剧,却也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面对历史,我们不必过多地评价当年的是非对错,因为他们留下的经验教训比单纯的对错更重要。然而,无论如何,北伐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的希望。
眼下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几乎扎堆到抗日这一时期,毕竟打鬼子的故事很容易取得民众的认同感,然而无论哪种题材资源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过度开采必然会引来资源枯竭等一系列后果,在网上被群嘲的抗日神剧就是这一尴尬现实的产物。其实,有关国家近代革命史的问题并非仅抗日这一段时期,从鸦片战争开始后的漫长觉醒历程都可以给国民提供良好的民族认同意识,有关北伐时期的历史其实更是充满了奔放热血的青春激情。《怒放》是对一个民族青春记忆的呈现,让我们看到了潜藏在民族深处的生命活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激昂岁月。
林永健这个演技是真挺可以。
国产战争片真心看不下去
爸爸一直说演得好看进去了然后我在心里默默翻白眼= =
民国战争直男堕胎偶像剧。
眯眯眼男主,直到他膝盖中了一枪
麻三妮是何翯演的。除了她别的我什么都不想看...
发现在我的前半生里演段晓天的那个还挺帅的。
国产电视剧总能刷新我的下限!!!人物三观除了吴东禹就没一个正的!
最近看着我爹在看,只想说,这其实是部琼瑶剧吧。
唉
高考后一段时间每天晚上看的 然而还是逃不出所谓的主旋律 最后男主还是加入了“伟大 光明 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这剧tmd把观众的智商当成零了???
又是被迫看的神剧
难得的描写北伐军的,挺好看的
麻痹黄金剧场想干啥呢刚结束隔壁姥爷摧残就换这么个剧 净听那娘们装腔作势吵唧唧的衬托你们满嘴脏话直男癌主角高大上?恶意不是针对演员然而这种剧本能上央一也是real drunk 当然随意且肆意且刻意爆粗和使用尸体观众也只能看着 对吧
林永健撑着整个戏啊
几乎是林永健一个人撑起了一部剧,前面剧情还是不错的,就是我妈说部分角色的造型一出场就看出来是反派
求求林永健老师选一点对得起他人品的角色吧
打仗和主旋律什么的我不管,我看重的是人与人。赵关克对罗麦的深情,胖嫂对赵的情谊,特别是兄弟们的生死义气,被感动得稀里哗啦。剧情有狗血的地方,不过演员全是实力派啊,角色都很出彩,吴师长、胖嫂、赵二狗、甚至反派周真强。还有林永健,把一个带着土匪气的豪气军人演得之活泛,演技赞!
第一次见林永健演军人。赵关克有点像李云龙,粗人,打仗鬼点子多。都喜欢护士。护士长得像我舅妈。男人的心不在你这,你怎么闹都没有用。不是你的就放手吧,是你的就好好珍惜。干嘛这么纠结?罗麦穿嫁衣比穿军装好看。短发挺适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