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虽然取名叫《母语》,但是并没有过多表现母性,也没有深入探讨人性,所以有些评论说很好的题材,但只是浮于表面,没有挖掘人性什么的。但在我看来,不是非得探讨人性哲学这些深奥东西才算好电影。另有一部香港电影《一个复杂故事》也是讲代孕的,它试图表达母性的强大,让本来无助地选择代孕的女学生最后违约生下孩子,这样的故事让人感觉就是编剧的一厢情愿,玩砸了。
《母语》给人的感觉则要真实合理得多(后面我才看到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但也要赞编剧尊重现实,没有刻意拔高或贬低故事中的人物)。片中很早交代了李妍的背景,一个漂亮,毕业不久的女生,当过群众演员,做过公司小职员,做过服务员,因为需要钱(后面可以知道钱是给她父亲,可能是生病吧),所以来做代孕。后面一些细节上可以看出李跟张家的家境相差很大。一下子住进从没见过的豪宅,接触到科学家和记者这两种难以接触到的职业,得到别人热切的关怀,让李妍觉得温暖,她也把这当作自己的家,付出了很多。既是做代孕母亲,又还兼当保姆和奶妈,而方韵的态度不能说不好,但始终还是把李妍看作是自己的雇员而已。
方韵属于富裕阶层,作为记者见多识广,但在与人相处方面还是不够通达。她对李妍冷淡,回家知道李妍没有做好饭,还说没有那么娇气,表示婆婆生孩子时也是劳碌来着。虽然出于自己职业特点,但是她很多时候说话做事就没考虑李妍的感受。李妍孕吐的时候她没说句关心的话,只是烦躁,因为孩子没吸收到营养。后来又是怕孩子将来认李妍做妈不认她什么的,要自己给肚里的孩子讲故事什么的。
孩子出生后,果然只要李妍抱就不哭,方韵怎么哄孩子都哭个不停。也许毕竟孩子在李妍肚子里呆了十个月,所以它认李妍不认方韵。但我觉得更可能是方韵并不是真的就很爱这个孩子,她更看重的是事业(前面说她都流产三次了,显然是为了不耽误工作),要孩子只是出于外界的压力。而且她的性格也不太适合做照顾孩子这样一件极其需要细心、耐心和爱心的事情。当她意识到自己跟张磬不合的时候,她也很决绝,说走就走,毫不拖泥带水,自己的骨肉就那样扔给了张磬,我猜她在想老娘又不想生,是你要生的,你自己带去吧!而且我也没有把它生出来,就不算是它的亲生母亲。
方韵收养汶川灾区孤儿张羌,并对生命有了一番新的思考。这个转折来得有点突然,不过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亲历那件事总是震撼人心的。但这里面多少也有些补偿心理吧。芳儿跟我不亲,但这孩子跟我虽没血缘关系,却胜似亲生。还有张磬,没了你,我还有这孩子。这就是为什么她收养孩子也没跟丈夫说一声,先斩后奏就带回家,大概从那时也想好了两人走到头了,也就没必要征求他的意见了。
虽然觉得最后张磬有点可怜,但这应该是最好的结局,我很害怕看到他跟李妍在一起了,把好好的故事点成狗血剧情。好在这里母性没有被滥用,李妍虽然爱孩子,但她要遵守合约,要照顾父母,要过自己的生活(可能也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可能出于孩子的母亲并不是自己。现实并不是很现实,人性也没有太人性。在这个故事里,很难指责谁,如果能回头,也就明白:大家都没有真的爱这个小生命,就不该强求,做不由衷的事。
这部片子人物表情其实挺细腻的,演的不错
一个高知女性和丈夫非常恩爱,她自己是记者,丈夫是科学家,家里条件富裕。妻子不想自己生孩子,丈夫也表示理解,所以决定找代孕。
找到的这个代孕也非常的靠谱,剧中人物都非常的正直、善良,没有恶意。虽然在妻子经常出差,丈夫和代孕女孩一直同住一个屋檐下照顾未出生的孩子的情况下,每一个人物都很有道德底线。孩子出生后,女主渐渐感受到自己未经历过生的过程,是有些遗憾和不完整的,她感受到了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亲,她哄不好孩子,但代孕妈妈就可以。自己感觉到无比的难受,丈夫也很快发现了妻子的痛苦。
说到这说说自己的看法,一个独立女性,选择不想自己亲自生孩子,却还会那么在乎,孩子是否愿意自己抱,这点我觉得女主挺矛盾的。代孕母亲迟早要走的,何必急于一时呢,孩子是自己的基因,之后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却因为当下孩子粘代孕妈妈一点,没那么喜欢她,而直接放弃了,在地震的孤儿中找了一个喜欢自己的孩子。
由于代孕妈妈即将离开,表露出了对这个孩子,对这个家的不舍,男主为了安慰她,互相抱在了一起,虽然我觉得他俩之前多少有一些好感,但他们都是很有原则的人,事情也完全没到那一步,但恰巧被女主看到了。
第二天女主带走了地震中带回的孤儿,代孕妈妈遵守诺言独自离开,只剩男主和刚出生的婴儿。之后男主和女儿一起生活,女主和孤儿一直生活,代孕妈妈一直未出现。
女主的高知,有点自我,只顾及自己一时的感受,却不负责任,一个原本应该得到父母的爱的孩子,却这样失去了母亲,即使是因为后悔自己没有亲自生她,没有了感觉,那地震领养的孩子同样也不是自己生的,却说出了:血缘和亲情似乎没有关系。真是一个矛盾体,最无语的就她了😂
几千平的房子,从头到尾没有3个以上的佣人,导演智商清零了吗?室内恒温游泳池的维护费都超过佣人工资了。代孕过的人对这影片完全没代入感。客户及家人很孕母的关系完全不是这样的。最重要一点,孕母只需要会生能生就是最合格的,不知道为啥要找貌美身材好,还要高学历。完全没搞懂孕母和卵子捐献者的区别。
有些事,能做不能说。
因为,这些事,说了之后,麻烦一辈子。
比如,代孕。
比如,领养。
如果你不得不做,这两件事。
我推荐一部叫《母语》的电影,英文片名《Be a Mother》。
能辟邪。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结局,我必须先告诉你:代孕的一对夫妻,离婚了。
这是一部97分钟的电影,60分钟聊代孕,30分钟谈收养,7分钟讲真相。
对夫妻来说,代孕最大的风险,是婴儿的心理,对孩子来说,有奶便是娘。
没法跟她解释:
1.遗传学上,谁是她的父母,看精子卵子。
2.生物学上,谁是她的娘,看子宫。
3.不怀孕的女人没有奶,这是基因和激素决定的,这是科学结论。不是妈妈不想喂你奶,真的做不到。
电影里,妻子洗了澡,换了代孕妈妈的衣服,抱起自己的孩子,轰走了丈夫、公公、婆婆,一个人跟孩子亲密战斗了一晚上,然后,认输了。
代孕有风险,收养成不成?
收养最大的风险,是夫妻同步问题,对孩子来说,有爱才是娘,她同时需要父爱和母爱。
面对一个陌生人,很难做到,夫妻同时一见倾心。
不同步,就是不同心。
不同心,这日子真心就没法过了。
电影里的真相是,离婚成了最完美的补助措施。
丈夫通过代孕,得到了自己亲生的孩子,Be a Mother.
妻子通过收养,有了一个自己爱的孩子,Be a Mother.
因为,代孕在中国是非法的。
所以,这部电影没法大规模宣传。
这部中国电影,2012年07年17的首映日,票房,3万,总票房23万。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备注A:
《母语》Be a mother (2012)
//www.iqiyi.com/v_19rrhocpug.html
备注B:
电影同名原创小说《母语》作者,电影编剧,王海平,工作履历。
2003.08-2011.07 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委书记。
2011.07-2016.12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备注C:
山西芮城人,哲学教授、诗人、作家,王海平,主要作品。
散文、小说选集:《那里》,由三部小说《母语》、《那里》、《莎草垣》和两部电影剧本《母语》、《飞天传奇》组成。
电影:《母语》、《飞天传奇》、《法医日记》、《咆哮无声》等作品编剧
电影《母语》Be a mother (2012)的三种解释:
1.有奶便是娘,代孕。
2.有爱就是娘,收养。
3.谁养谁是娘,生活。
《母语》没有像国内外其它类似题材一样搬出人伦、道德、宗教信仰等元素来让情节更加激烈,反而平白简朴的探讨当代中国人的婚恋观、价值观及人生观。电影用最真挚的情感给予大家最明确的解答,情节和独特的视角诠释了爱情与生命的延续,微妙的情感变化也赚足了人们的眼泪,真可谓子宫好买情难禁,推荐大家暑期看看这个比较靠谱的国产中小制作。
我跟老公坐在电视机前的沙发上,握着遥控器在频道之间不停变换,在高清影院频道看到这部电影,稍微停下来看看。主要是被大豪宅的奢华所吸引了,看人家那阔气的面积,看人家那土豪的装修,居然是二层别墅!居然还有游泳池!居然家里都有假山!
被房子吸引后,开始看这部电影,电影已经过半,孩子都生出来了,都已经开始认人了。因为没有看到前面,不太接得上剧情,我俩猜李妍是月嫂吗?可是月嫂怎么会有奶水呢?我老公还说月嫂怎么这么年轻,我说月“嫂”月“嫂”嘛,又不是月“大妈”,月嫂不都是生了孩子有点经验但又岁数不大的人吗?老公说,那到最后不都发展成男主人跟月嫂好上了。。
他信口一说,谁知道一语成畿。而且我老公在猜了结尾后,就不再认真看了,边玩手机边听我剧透,便也能知道得八九不离十。
接着往后看,原来李妍不是月嫂,是代孕妈妈。估计是因为夫妻俩年龄大了不好要孩子,所以通过代孕这种方式孕育下一代。其实也没什么嘛,代孕只不过是借别人的肚子。但是他们家做的有点过了,我觉得最不舒服的就是吃饭时李妍坐的位置。他们家那个豪华大桌子,五个人围着坐都夹不到中间的菜的,但这才是有钱人的样子。男主人和老头儿分坐在长方桌的两侧,女主人坐在长方桌的侧边,男主人的左手边,李妍坐在长方桌的另一侧,男主人的右手边。而老太太,一看就是婆婆绝对不是亲妈,坐在李妍的旁边,一个劲儿给李妍夹菜,还说多喝鲫鱼汤,下奶。也许是我敏感,可我看到这种排座就觉得不对劲儿,李妍,作为代孕妈妈,应该坐在女主人的旁边,老太太的对面,起码要离男主人远一点。
另外还有,女主人在地震采访时,对孤儿张羌产生了难以克制的同情心,带回了家,领养。这时候照了一张全家福,居然是男主人在中间,左侧是女主人抱着张羌,右侧是李妍抱着小宝宝。这不成了左拥右抱、一主二仆了吗!应该是电影故意这么安排的。
最后,代孕妈妈与宝宝的感情难以割舍,她又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当成家庭的一份子,越过自己的本分去关心男主人,看到他游泳时的飒爽身姿便给他泡了枸杞水,还在离开前给男主人买了贴身衣物。这些原本都是女主人的分内事,可是女主人的工作事业风生水起,她沉浸在事业的成就感中看不到她作为女主人的作用缺失。所以,男主人在低血糖晕厥之前,喊出的名字是,李妍。因为女主人奔波忙碌不在家,而男主人也觉得李妍是非常值得信赖与托付的。
最后的最后,被我老公一语成畿的事实,男主人和代孕妈妈虽然没有实质上的肉体出轨,但他拥她在怀中,紧紧抱着她,呼吸她的气息,感受她的存在;她靠在他坚实的臂膀里,柔弱的,让人怜惜的,轻轻哭泣。最狗血的是,女主人偏偏看见了这一幕。无巧不成书。
故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最后,男主女主离婚,男主带着孩子远赴美国,女主带着领养的张羌一起生活,代孕妈妈黯然退场,回到老家。应该说,代孕妈妈的结局是最惨淡的。她没有男主的资产实力,没有女主的工作能力,只有一张可以生孩子的肚皮。
如果说错,我觉得整个事情都错了,代孕妈妈的生活跟这个家庭的生活,就不应该重合在一起。给她找个放松心情、安心养胎的地方,顺利生产后领钱回家就行。至于孩子喝奶,就冲泡高级奶粉就好了。为什么要住在一起?为什么还要亲自喂养孩子?真是愚蠢。
男主人的宽裕生活,女主人的埋头工作,代孕妈妈的倾情投入,使这个原本温馨的家庭变了味。
我边看电视,边摸着肚子里6个多月的宝宝,跟老公说,还好咱们家请的是50多岁的月“大妈”。
十月怀胎...
不错的片子,主题明确,矛盾突出,演员表演朴实
何必呢这是。
淡淡的一个故事 不算太坏~~~~
他老公就算是很能把持住自己的人了。一个女人,事业心强也就罢了,还多愁善感略文艺,性格又倔强不服输,何苦来的呢,自己的事情还是自己来做吧!
故事太平。
资产阶级在这方面要没点问题,岂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题材比电影本身更吸引我。。。自从看了姐姐的守护者以后怎么就深深的喜欢上伦理道德这种题材了呢。。。。
这个结局也太无奈了。
想住他们家大房子。。。
租这么个大宅子虽然贵,但是不用在别处取景花钱,剧组这个帐算得好。看完整个电影觉得郦姐演得最好,那小妞子白白净净一点也不像灾区领回来的。片头有拉人眼球的嫌疑,鉴定完毕
你有见过床戏有男的一掌拍向一个安全套还有杜蕾斯的特写吗?你有听过夫妻在被窝里OOXX还会穿着完好的保暖睡衣吗?搞得我后半场每次看到两夫妻一躺床上我就吓尿了
代孕?收养孤儿?毫无亮点。
结局不落俗套,秦岚可能是小荧屏演技在线的最后一代了
我看得是91分钟的,前面的情节铺排的不够,让人无法马上进入剧情,而后面缓慢的节凑又让人觉得拖拉,题材比较适合拍成电视剧,电影显然还不够深刻!电影没有表现如何生产,有点遗憾,我觉得那样多少更能体现一个母亲的伟大,也是延续爱与亲情的始源!
小制作 可是人物处理的很出彩 我喜欢. 入戏的担忧那个张羌的命运 总觉得那个方谁有一天也会抛弃她 毕竟她对她更像是个替代品.
节奏慢,没有张力,戏剧冲突!男人女人要搞不搞,最后来个就是舍不得孩子,哎!
都走了,挡不住。
Sooo sad....
这就是为什么代孕不应该被合法,伦理上真的太让人过意不去了,对于妻子来说,如果夫妻不离婚,这也将是一辈子的疙瘩,不过妻子的做法倒也符合坚决,果断的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