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巴建交69年,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后,巴基斯坦第一时间向中国提供全部战略储备帐篷,2010年巴基斯坦遭遇特大洪灾时,中国是第一个向巴方伸出援手的国家,中国和巴基斯坦,可谓是患难见真情。
电影《翱翔雄心》11月13日公映,放映初期,就创造了巴基斯坦最高票房纪录,展现出了空战题材电影的震撼视效,更首次在片中全方位展现了中、巴联合研发的先进战斗机“枭龙”的雄姿。
在文化领域,上一次引进巴基斯坦的电影,是1975年的《永恒的爱情》,时隔45年,《翱翔雄心》再次引入中国院线,这也算是年轻一代观众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家拍摄的电影。
蓝天之上,几架战机正在巡航,很快他们发现了侵略者,两相交锋,展开战斗。电影开头巴基斯坦枭龙大战印度幻影-2000的空战剧情,让观众血脉贲张,但这个开头除了体现飞行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男主人公哈姆扎的高超飞行技术之外,与之后的剧情关系并不密切。
这部电影的优缺点很明显,它的故事结构简单易猜,再加上巴基斯坦的歌舞元素,导演略显随意的镜头切换,使得看惯了好莱坞战争片的观众,有些不适应。这些归根到底是巴基斯坦电影工业的青涩和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但它仍然是一部难得一见的佳作,是值得一看的空战片。作为一部巴基斯坦主旋律电影,爱国是这部电影的唯一主旨。电影的slogan也是“有国才有家”,走进影院之前,并未对这句话有太多的解读。
只有看到整部影片的时代背景,了解到巴基斯坦是一个饱受恐怖主义摧残和宗教、宗族礼法压抑的国家时,才会明白这句话背后卑微又可贵的赤心和热血。
男主人公哈姆扎在与女主萨尼娅相识、相知、相恋的过程中,并没有过多地向他爱的这个女人讲述过自己对国家的热爱。甚至于当萨尼娅问出一句“我和巴基斯坦空军只能选一个,你选谁?”这种问题时,他也只是用沉默来抗议。
飞行员是一个高危职业,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则是每天都与死亡擦肩而过。在经历过身为飞行员的丈夫因空难而死的阴影后,萨尼娅的母亲强烈反对自己的女儿与哈姆扎在一起。
而另一方面,战乱、贫穷、男尊女卑、专横的家长制……包办婚姻,哈姆扎父亲的固执念头,要么选爱情,要么选父亲。哈姆扎在外界重重压力下,即便国家“山河破碎风飘絮”,哪怕自己“身世浮沉雨打萍”,也始终愿意为了国家付出一切,包括自己宝贵的生命。
女飞行员萨尼娅,因为受父亲空难而死的影响,从小就害怕飞机。同时她出生在美国,拥有美国国籍,接受过大学教育。这样一个人,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并不强。但当她接到了哈姆扎牺牲前用尽最后对力气打出的电话时,电话那头的男人没有恐惧、没有遗憾,只有对完成任务的喜悦和对亲人、千千万万同胞的热爱。
萨尼娅被哈姆扎拳拳爱国之心所动容,毅然决然回国加入飞行学院的训练,可谓是女子的殷殷报国志。影片后半段,一群满怀爱国激情和年轻活力的飞行学员,经历重重磨难和挑战后,最终成为巴基斯坦最优秀的战斗飞行员。
“如果我凯旋,我将再也不离开你;如果我牺牲,我将永远属于你。”影片借哈姆扎之口,致敬了那些忠贞于国家的英雄们。
这部电影最出彩的,不是配乐的澎湃激昂,不是色彩艳丽绝伦,它的战斗场景确实让人大呼过瘾,但更重要的是贯穿影片始终的质朴的价值观。我们的人民为何而奋斗,我们的战士为何而战斗。
这两个问题才是支撑爱国主旋律片的脊梁,也唯有如此质朴的价值观所折射出来的故事,才是一部好影片。毕竟电影工业可以用时间追赶,赤子之心却永远难能可贵。
2018巴基斯坦爱情片《翱翔雄心》,豆瓣评分5.5,时光网评分7.2,于2020年11月13日引进国内上映。
本片可能是我第一次看巴基斯坦电影,小时候可能看过巴基斯坦电影,但记不清了,至少青少年后没看过巴基斯坦电影。
一直以为印度与巴基斯坦接壤,历史上同源同族,“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看过本片后才发现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竟然容貌差别明显,巴基斯坦人说话时不摇头晃脑,肤色不像印度人那么黑,一眼就能看出来不是印度电影。
印度电影的歌舞在巴基斯坦电影有所体现,远不像印度电影比重那么大,中间有一段婚礼跳舞,风格很像印度电影的歌舞。本片才100分钟,很显然不像电影电影动辄两三个小时。所以,虽然印巴两国同族同源,但电影风格差别巨大。
看之前以为是空战片,至少得是动作片,但看后才发现是爱情片,外加巴基斯坦空军宣传片。全片的空战戏少得可怜,五毛钱特效,动作戏非常水,导演好像不知道该怎么拍动作戏似的,动作戏剪辑得乱七八糟,不知所云,头一回看到拍摄得这么弱鸡的动作戏。
影片算是半个巴基斯坦版的《壮志凌云》,主线是爱情,但导演的讲故事水平很差劲,和动作戏一样差劲,虽然能看明白故事内容,但剪辑得很凌乱,甚至很随意,前言不搭后语。不过影片的故事倒还不算差劲,是个爱国主义主旋律的题材,后部分剧情多次反转,还算提了提神,否则真是一部令人昏昏入睡的烂片。
影片对巴基斯坦空军教官的描绘过于脸谱化,参照美国电影对军营教官的那种模式,将教官描绘得严厉、生硬、呆板、不近人情,好像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映衬出“严师出高徒”。
本片犹如巴基斯坦空军的宣传片,三架枭龙战机反复出现(估计巴基斯坦可能就这三架吧),但空间场面是CG特效做的,并非真机拍摄,演员只是坐在机舱里装装样子罢了。
本片的海报很坑爹,误导观众,以为会是空战片和战争片,而看后一定会非常失望,因为空战片凤毛麟角,而且拍得很水,没啥观赏性和娱乐性。
本片显然是中巴友好的政治产物,否则不会有片商引进这等既不会叫好、也不会叫座的影片的。
去看了《翱翔雄心》的全国首映,随便吐槽两句吧。
讲真,这片子看完真是让人无语啊!电影前后表现所谓“战争场面”的时候,违和感爆棚!尤其是发音古怪的英文和乌尔都语混杂出现,让人一会儿听得懂,一会儿听不懂,而这“听不懂”,可能是因为那是乌尔都语,也可能是因为那虽然是英语,但发音你绝对没听过……
电影直到中段开始出现“婚礼”和歌舞场景的时候,才让人恍然大悟——这才是巴基斯坦电影啊!
婚礼上那段伴郎伴娘的群舞,真是很精彩,歌曲也好听,嗯,片子里的几首插曲都很好听。电影拍得最好,人物最生动的,也就是从婚礼到恋爱这部分,还挺是那么回事。这些巴基斯坦演员们一旦开始唱歌跳舞,演技瞬间就不尬了!他们唱唱跳跳的时候,当真超有魅力~~~
但就一句话:别碰飞机!谢谢
电影的前后各半个小时左右【后面大概是20分钟吧】,简直让人如坐针毡!尤其是到了最后,准确轰炸了目标的男主,飞机被击中后紧急弹射,作为战斗英雄头部受了重伤的他,好不容易被本方军用直升机及时找到并救回。结果,在基地医院手术里,不但不进行抢救,反而是让一个女军官拿着电话贴在耳边,给女主打电话,中气十足、抑扬顿挫地交代遗言足有5分钟……逗呢么!!!
如果这样完全荒诞不合理的剧情也能被容忍,那我还真是要为去年的《攀登者》鸣不平了!当时大家狂骂的“珠峰表白”,好歹是在没有急救条件的珠峰7000米高度以上,女主那会儿肺水肿,基本是没可能救下来了,说说遗言多少还算情有可原,但《翱翔雄心》这可是在医院里啊!!!周边围了一圈医生,却只管挽挽袖子而不进行抢救,一堆人就在边上看着男主剖白心迹,然后顺利牺牲在急救台上……这也太可笑了吧!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这片子原版竟然130分钟,而国内上映的版本是108分钟!也就是说,删了20多分钟……天,这片子居然真的只有108分钟吗?我怎么觉得看了180分钟那么长……当时一边看一边还在想,这片子不能删掉半个小时么?节奏也太慢了。原来,这是已经删过的了,那看来删得还不够狠,应该删到88分钟,大概会比较好吧。
电影唯一值得肯定的,也就男主在剧情开始前就已经死了这个设定了,最后点出“全程回忆”这一点,还是多少有些巧思的。但问题是,一个从10岁起就害怕坐飞机的女主,已经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纪,然后就因为男主的爱,因为他的伟大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的感召,就分分钟下定决心,然后就报考飞行员了,然后说了一句早已放弃美国国籍就入选了,再然后就通过不算多艰难的过程就合格了,最疯狂的是,一个绝对菜鸟,居然就是战斗机飞行员!巴基斯坦招飞都没有年龄限制的?好吧……大概人家就是这么一视同仁,没有年龄歧视吧,咱无话可说。
反正,就是标题那句话:歌舞很美、唱跳俱佳,但别碰飞机,谢谢。
Fin
很少看见巴基斯坦战争片,这部不错,主要讲述巴基斯坦空军打击越境印度空军和国内恐怖分子。同时穿插男主飞行员和女主忠贞甜蜜的爱情故事,整部影片风光宜人、景色优美、俊男靓女、载歌载舞、勇敢忠诚的保卫自己的国家领空,爱国爱家,国外的正能量也就是这样了吧。虽然拍摄手法很传统,但是很好看,非常养眼。我国的枭龙战机在这个国家被赋予崇高地位也让人心里很舒坦。
男主哈姆扎按照我国的说法应该是一个金头盔飞行员, 影片开始就是巴国国土遭到入侵,战机与僚机紧急升空,枭龙怼幻影,见面一个回合就使用导弹秒掉一架印国幻影飞机,追击中发现自己战机机枪出了毛病,在这必须吐槽一下,我国枭龙那这么容易出毛病,夸自己的时候也不要黑朋友啊。然后凭借男主违抗长官命令、凭借个人技术果敢机智干掉对手,凯旋后不但没追责还受到表扬,这在我是不可想象的。我国军队纪律是铁板,是决不允许触碰的。
女主萨尼亚放弃美国国籍,回国考入空军飞行学院,为了保卫国家领空,受训中克服体能、心理、技术等一切艰难困苦,最终加入空军部队,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呐?
原来萨尼亚在亲戚的婚礼上遇到了男主哈姆扎,彼此一见钟情并相爱。两人互相理解,相互爱慕,并打破了萨尼亚妈妈的反对,最终决定要嫁给男主。但哈姆扎的父母却极力反对,擅作主张为他与另一位女性定下婚约要求他与萨尼亚断绝关系,一向孝顺的哈姆扎选择坚守自己对爱情的承诺。
哈姆扎接到军事任务,即将奔赴战场打击国内恐怖分子基地。在战场上,心怀祖国的哈姆扎则展现了一位巴国军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真实地再现军人用生命守护祖国和人民的勇敢担当 ,为国捐躯。
萨尼亚把这份爱永藏心底,取得了哈姆扎父母的谅解,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历练,最终逆袭成长为枭龙战斗机女飞行员 。正能量满满,不错。
《翱翔雄心》,时隔45年又见“巴铁”电影,但我国上一次引进巴基斯坦电影,还要追溯到1975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并发行的《永恒的爱情》,相信很多朋友与小编一样,之前都没有看过,所以《翱翔雄心》基本上是我们在大银幕上首次欣赏巴基斯坦电影,这部IMDB评分8.1分的空战大片,在中巴建交70周年之际,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而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也迎来了大银幕首秀,见证着中巴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
虽然在《翱翔雄心》中以哈姆扎为首的空军战士潇洒无比,虽然作为空战题材,空战场面燃爆、虽然战友之间的刻画彰显情义伟大,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戏份甜蜜无比,但这一切在电影中的渲染,其实都是在衬托有国有家、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结。
当代空战电影是很难拍的,毕竟在高超速的狭小座舱中,角色对决的魅力很容易被转化到冷冰冰的战机之间的对决,再加上“天上一脚,地下一脚”,空中的对决戏份与传统角色和故事之间很容易产生割裂,所以这就是空战题材作品不多的原因。而且空战题材的精品作品,已经不能用“屈指可数”来形容了,因为太少了,称得上优秀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
这部《翱翔雄心》在同类作品中,可以算是“另类”的存在。如此现代化的电影拍摄水准,相对于电影工业刚刚起步的巴基斯坦来说,可以说是弥足珍贵了。
首先,电影的故事模式,与传统军旅题材别无二致。这个故事讲得中规中矩,这就是进步。角色刻画还行,但也因为角色施展空间不大,最起码对于主角吴迪的角色刻画相当到位,其余配角以脸谱化的模式能显示出相对性的角色特点,在一部动作片中也就足够。电影建立在这个简单的剧情基础上,情节编排和故事节奏算不上行云流水,但也称得上不拖泥带水,故事比较紧凑,没有影响观感。
其次,空中战斗实力是体现一个国家军事发展水平最重要因素之一。各军事大国都在不遗余力地研制新型的军用飞机。而空战也是一场战争中最惊心动魄的部分。在世界和平发展的今天,通过这部电影《翱翔雄心》,通过中巴合作的枭龙战机为首的先进战机为由头,来了解空战在一场战争中占据的的意义,也是在变相地在向全世界秀了一把“肌肉”。
当然电影最大的亮点在于空战场面,很富有技巧性。从开始训练时刻战机翱翔的风驰电掣,到随后实战中战机超低空飞行投弹时命悬一线的紧张激烈,电影的动作场面就在军事战略技巧/火爆动作场面之间来回切换。尤其是最后这一战,火箭弹与自动武器的轮番开火。结尾军事谋略严谨的前提下,一场陆空合璧的营救大战,让该片的场面非常爽快。更是彰显制空权的重要性。
最后,《翱翔雄心》最大的亮点,就是对军人形象的刻画,通过男女主角的视角,呈现给观众。
英俊潇洒的男主角不拘一格,他与美丽动人的女主角之前的情感刻画是该片的主线之一,但当他们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却遭遇到男主角父母的强烈反对。在一番争吵之后,男主角临时接任务,一场令人难忘的空战之后,电影用了一个反常规的倒叙手法,从大局已定的结果,去回溯男主角的心路历程,进而用“反高潮”的方式,呈现出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行动,正是该片“舍小家为大家”的主题思想升华。
所以,对于电影中战士形象的刻画,在表现他们出任务的同时,他们心中是否暗藏恐惧呢?当男主角为了完成任务,驾驶着战机超低空飞行将自己暴露在敌人的防空导弹之下,或许昔日美好的光景再度浮现,又是怎样的心情呢?而通过《翱翔雄心》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战士们虽性格迥然,但身上都流露着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真实地再现军人用生命守护祖国和人民的勇敢担当。
当战斗胜利之时,危机被消除重返和平,女主角也克服阴影重返蓝天,我们才发现,战机翱翔的天空是如此美丽。
几乎没看过巴基斯坦拍的电影,印象中我看过的距离巴基斯坦最近的影片应该就是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了,是讲述发生在巴印边界附近,印度大叔帮助巴基斯坦哑巴女孩回家的故事。从这样一部治愈的影片里我也才了解到一点有关巴印政治上的事情,除了历史和地理原因,我觉得巴印在宗教信仰和文化上有很多的相同和差异,也使得民族冲突在某种程度上上升到了两个国家的矛盾冲突。 电影《翱翔雄心》里不免俗的加进了很多歌舞的部分,虽然这样说不太好,但对于看多了、看惯了印度电影的观众来说,这部影片印度风真的太强烈了。也许巴基斯坦人也喜欢用歌舞表达心情、渲染气氛,但是对一部不管是在宣传方面还是主题都是战争的影片来说,歌舞反而让本该严肃的氛围变得轻松欢快,影片里过多的感情戏份也让电影的主题变得模糊不清。 从影片里可以看得出来,女性在巴基斯坦的社会地位还是很低的,虽然很多职位女性可以就职,但是从人们的认知上,女性是做不了飞行员的,妻子要完全服从丈夫,就连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谨小慎微的,甚至不敢直视丈夫的眼睛。她们的中心是家庭是丈夫是孩子,国家荣辱的概念是需要别人(男主)传达或者以身作则才有的。这点在我看来是相当落后的。 通过今年的疫情,我也了解到了中巴的关系,巴基斯坦电影能在中国上映,能让中国观众了解更多的有关巴基斯坦的文化、宗教、政治等等,对维护和促进中巴关系很重要。
惨不忍睹的战斗场面,差强人意的歌舞和剧情,巴铁的电影水平还是差邻国印度一大截,不过撒狗血喊口号为主的民族主义是一样的。个人觉得比较有趣的地方是该国的军队文化中英国遗风似乎也不比印度少。
战争拍的很棒,军人很伟大
人美歌甜机机靓
一点都不燃...
2018年电影的制作水平相当于1990年代的“电视电影”,都比不上南朝鲜电影《R2B》。
中巴人民友谊万岁,向勇敢浪漫的巴铁人民致敬,但电影真的不算好看。几乎就是低配版的印度电影,谈情说爱唱歌跳舞,空战场面是陪衬,歌舞场面跟广场舞有的一拼,结尾30分钟大反转差点没缓过神儿,这叙述方式也是醉了。没办法,人家电影工业水平就这样,但不能成为借口。看点是全员颜值在线,中巴合作的枭龙战机亮相,但就首尾出场,中段重头戏换成了F-16
今天从万达CBD的首映礼看到了这辈子最多的巴基斯坦人,为了中巴友谊,给三星。
这片子看完真是让人无语啊…前后表现所谓“战争场面”的时候,违和感爆棚!直到中段出现“婚礼”和歌舞场景的时候,才让人恍然大悟——这才是巴基斯坦电影啊!婚礼上那段群舞,真是很精彩,歌曲也好听。电影拍得最好,人物最生动的,也就是从婚礼到恋爱这部分,还挺是那么回事。前后各半个小时左右,简直让人如坐针毡!尤其最后,男主作为战斗英雄好不容易被军用直升机救回,结果,在医院手术里不进行抢救,反而给女主打电话,中气十足地交代遗言5分钟……逗呢么!如果这样完全不合理的剧情也能被容忍,那真是要为《攀登者》鸣不平了!大家狂骂的“珠峰表白”,好歹是在没有急救条件的珠峰7000米以上,这电影可是在医院里啊!围了一圈医生却不抢救,就在边上看着男主剖白心迹,这也太可笑了吧!唯一值得肯定的,也就男主在剧情开始前就已经死了这个设定
拍得很棒,受印度电影影响明显,但画面更加明朗干净;无论是动作戏,空战戏,还是情感戏,冲突戏,都非常漂亮!
赶鸭子上映政治意图很明显,但印度空军开着“幻影”2000战斗机打了个几分钟的酱油就撤场相当“令人遗憾”。 JF-17和F-16(推测是14年购自约旦空军的Block 15,隶属第19“雄狮”中队)是主角,对手是只有“毒刺”肩扛式防空导弹的恐怖分子,但战斗时长不到全片的四分之一,其余全是玛丽苏。作为与巴空军合拍的剧情版征兵宣传片(部分票房盈利将捐赠给巴空军基金),这种处理实属无奈。空战/飞行特效和特摄水平只能够对标96年的《独立日》。座舱镜头是在停机棚里借用真机背靠简易蓝幕摄制的;实机空对空镜头大多来自训练影像片段,而非按照剧情编排专门摄制;格斗镜头无视真实的飞行质感,分镜逻辑混乱,模型质感太差;空对地作战情节处理极其业余。并非要泼冷水,巴国2019年空战片《Sherdil》的质感就极其惊艳。
只有热闹的歌舞能看,女主势头刚起来就成了陪衬,全片硬拗男主痴情和爱国人设,敢情女主是替“夫”从军
好嘛,巴基斯坦人拍片子简直是“端水大师”级别的啊!开头空战戏是JF-17枭龙战斗机,结尾轰炸恐怖分子是F-16战隼战斗机,这是两头都不得罪啊!
就还行吧,说好的枭龙呢?
民族点映 还算中规中矩
主题比天朝还主旋律,爱国情绪不亚于战狼2,饰演女主的妹子很帅气。
这是电影吗?还是披着电影皮的电视剧?剧情一塌糊涂,人物刻画缺乏深度,特效不忍直视,配乐简直一无是处……好久没在电影院看过这么烂的电影了,谢你大爷啊,导演……你们如果对爱国主义的理解那么肤浅的话,那我建议你们还是回归原教旨主义伊斯兰教吧,毕竟你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中世纪
巴勒斯坦爱国影片 女主角为爱一路开挂 主角光环加持 总之有点脑残的片子
预告片确实太壮志凌云,战斗机,摩托车,美女,好歌。可拼上冗长的正片时间,就是笨拙至极的主旋律了
父亲在儿子有心上人的前提下,仍强迫他跟自己好友的女儿订婚。国家在飞行员心理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仍派遣他飞上蓝天执行任务。父亲只是想控制儿子,用强权压迫孩子遵从自己的一切指令,哪怕是终身大事,妻子更不得违抗。尚未出生的孩子也被寄予厚望,期待他成为飞行员。这并不是爱,爱是让他可以自由。
魔幻………因为海报才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