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极速杀机》(Speed Kills)是一部传记片,描述了快艇竞速赛冠军和百万富翁本·阿罗诺夫(Ben Aronoff)的传奇后半生。他和他的事业一直周旋于黑白两道之间,在美国政府对毒品走私的不断打击和毒枭威逼利诱的双重压力下,最终陷入两难的境地。
《极速杀机》的原型是Donald Joel Aronow(1927年3月3日 - 1987年2月3日)。他是世界著名的竞速快艇的设计师,建造者,和赛艇手。他推出的快艇品牌有Magnum Marine,Cary,Cigarette,Donzi,和Formula。他的客户遍布上流社会,如著名运动员,皇室,政客,明星等,比较著名的有伊朗最后一任国王巴列维,福布斯家族 ,和老布什(时任美国副总统)。前任总统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也是Aronow的忠实客户。约翰逊买了Aronow的几艘16英尺的Donzi快艇,闲暇时与他的特勤局特工比赛竞速。
早期生活
Aronow出生在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区,是俄罗斯犹太移民的儿子。他的父亲曾经有一个加油站,然后开了一家出租车公司,可惜在大萧条时期倒闭了。Aronow在高中时期是顶级运动员。1945年他在进入大学后一年离开了学校,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加入了商船船队,曾在海外工作多年。1947年,他回到美国继续未完成的学业。1948年Aronow从纽约布鲁克林学院毕业并获得体育学学位。
成功的房地产商人
大学毕业后,Aronow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工作了一段时间,此时薪水微薄。不久他去自己岳父那里工作。他岳父是搞建筑和房地产开发的,非常非常富有。Aronow曾告诉朋友,如果老人没有让他进入这个行业的话,他可能会带老婆去加利福尼亚州试试运气。
1953年,Aronow创建了自己的建筑公司Aronow Corporation,开始在新泽西州北部建造房屋,然后是购物中心,工业园区。该公司很快成为新泽西州最大的建筑公司之一。而Aronow却因业务繁重而身心疲惫。他对家人说:“我不能再这样做下去了。我想退休,让我们去佛罗里达,我要去潜水和钓鱼。” 有人猜测他搬去迈阿密是为了躲避黑帮的纠缠。可是搬到迈阿密不久,他就对潜水钓鱼失去了兴趣。
竞速赛艇比赛
1959年的Aronow刚好32岁。百万富翁的他和他的家人一起搬到了迈阿密。一开始Aronow只是把赛艇作为业余爱好。1962年4月,Aronow参加了迈阿密 - 拿骚的竞速快艇比赛,在离终点前不远一直领先,但是因为快艇的机械故障最终没有获得名次。至此Aronow开始迷上比赛。
1967年,Aronow驾驶自己设计的Magnums赢得了他的第一个竞速赛艇世界冠军。1969年,Aronow设计并建造了第一艘Cigarette快艇。驾驶Cigarette快艇使他在三年内赢得了他的第二个世界冠军头衔,这也是他连续第三次获得美国冠军,同时成为历史上第二位赢得国际赛艇联合会(UIM)荣誉金奖的美国人。
Aronow设计制造的快艇赢得了超过350场海上比赛,他自己曾两次获得世界冠军,三次获得美国冠军。
商业帝国
竞速赛艇这项业余爱好同时也演变成了一桩生意。在1962比赛后,Aronow去了迈阿密的第188街,并决定要在那里建一座工厂。这成为了最初的Formula Marine。他从零开始创立Formula并在大约一年内将它卖给了Thunderbird。 1964年,他又创办了Donzi Marine。在Donzi品牌在国际上取得了成功之后不久,即1965年中期,Aronow又迅速将公司卖给了Teleflex公司。1966年,Aronow创立了Magnum Marine,并于1967年驾驶自己设计的Magnums赢得了他的第一个竞速赛艇世界冠军。
对于频繁的创立新公司之后再把它卖出的商业操作,Aronow有自己的一套逻辑:造船不赚钱,只有把品牌做大把公司卖出去才能真正的赚大钱。
1969年,Aronow设计并建造了第一艘Cigarette快艇。驾驶Cigarette快艇获得当年的世界冠军使得他和他的公司声名大噪。1970年起,Aronow正式开设他的新公司卖Cigarette快艇,并且组建了Cigarette Racing Team。1982年他组建了美国竞速赛艇队。同年,Aronow建造了39英尺长的Blue Thunders,它们被美国海关总署用来巡逻美国近海海域,并打击非法海上活动,尤其是毒品走私活动。当时Aronow的亲密朋友,副总统乔治·布什,是Cigarette快艇的客户。 他曾经亲自参加了对39英尺Blue Thunders的航海测试。
朋友评价Aronow是世界上最好的船舶推销员。比如一个男人会带着一个女孩来看船,那家伙会问“多少钱?”Aronow会说,“七万。”那家伙接着可能会说,“那太贵了。”而Aronow每次都会说, “我认为你应该去买一个Bayliner(一种休闲游艇),我们的船可能不太适合你。”而最终那些家伙们会拿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来买Aronow的快艇。
有一次,有个顾客说,“我想要一个28英尺的船。”Aronow会说“哦不,这种型号的船我们都卖光了。”那家伙会继续死缠烂打,“我特想要一个。” Aronow会说,“可是我们没有任何28英尺,但我为自己建造了一艘35英尺的,我可以把它卖给你。”这就是经典的Aronow的营销模式:他出售的每艘船都是“为自己建造的。”他的许多客户能为有一条Aronow为自己建造的快艇而感到骄傲。
女人缘
Aronow身高6英尺3英寸,有橄榄球四分卫般健硕的体格和英俊的脸蛋,加上多金和成熟男人魅力,他很快成为迈阿密社交圈子中所有女士瞩目的焦点。女人们为他着迷,他和许多有夫之妇有染。他被称作“a real successful cocksman”。因为Aronow经常与女秘书们在办公室鬼混,所以他在办公室里设置了一个对讲机。如果有事儿找Aronow的话,来人可以用对讲机和他沟通而不用步入办公室。
他办公室楼上设置了一套公寓。女人们来来往往连绵不绝。在Aronow的葬礼上,Doc Magoon发表了悼词,他说“Don was a man’s man”,他停顿了一下,然后他说,“he was a ladies’ man。”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环顾起房间所有坐在那里Aronow的情妇们。
关于毒贩
Cigarette快艇的速度极快引起了毒贩们的注意,它后来被用作运输可卡因。所以Aronow的客户里有一部分是有钱的毒贩。
遇刺
1987年2月3日,Aronow在迈阿密第188街被谋杀,那里离他的船舶公司不远。 目击者说,一辆粉蓝色的林肯从相反的方向驶近Aronow的汽车旁边,当Aronow摇下窗户时,司机开枪了。
凶手
凶手和行刺的动机众说纷纭。媒体和朋友们猜测凶手可能是吸毒者,商业伙伴,嫉妒的丈夫,被抛弃的恋人等任何人,甚至可能是中央情报局。在Aronow被谋杀的那天,就有电话把消息传递给约旦国王,西班牙国王,和乔治布什。时任副总统布什刚开始的反应是要求重案组彻查。然而调查开始不久之后,他们意识到Aronow参与了一些不能说的事情,于是布什尽可能快地退出了那个案件。当时的他正打算竞选总统,而布什的朋友圈里至少有140人想让Aronow去死。
1995年,职业杀手Bobby Young承认射杀了Aronow并且没有对二级谋杀的指控提出异议,最终在他去世前不久就提供了完整的供词。
另一个涉及凶案的嫌疑人是Ben Kramer。他是1986年美国动力艇协会海上锦标赛的冠军。Kramer因毒品走私,非法持有枪支,和试图从迈阿密的联邦监狱逃跑而被定罪,1989年时已被判无期徒刑。1996年检方起诉Kramer过失杀人。Kramer矢口否认,说Aronow是哥伦比亚人杀的。 Kramer在购买了Aronow的美国竞速赛艇队和船厂后与Aronow发生了商业纠纷。因为Kramer是在美国缉毒局挂了号的毒贩头目,当时的副总统布什说:“我们不打算从Ben Kramer那里买船。这笔交易已经结束了。”在美国海关拒绝与他做生意后,Ben Kramer被迫将船队和船厂卖回给Aronow。
总结:
Donald Joel Aronow 的传奇下半生可以归纳为一句话:
为Boat生,为Boat死,为Boat奋斗一辈子。
资料来源:
//www.powerandmotoryacht.com/boats/history-cigarette-founder-don-aronow
//variety.com/2018/film/reviews/speed-kills-review-john-travolta-1203030361/
维基百科
我一眼看到这个片名的时候,半天没回过味来。仅仅是这个名字,就可以说代表了所有译名里最垃圾最没水准的一类,而且非常非常精准地把两个用烂了的,如同公文里的“大力发展”“全面推进”这样毫无生命力的词汇:“极速”和“杀机”放在了一起。
这是一种怎样的低级?我甚至找不出一个相同程度的喻体来进行比喻。
在所有电影片名翻译里,这两个词从来都是用来占字数的,从意义上来说,跟空格没有区别。就像在诗词的结尾放一个兮、一个也,就是用来满足很多人四字片名读音强迫症的。
老外起名字往往能用一个字就不用俩,一个电影叫”追杀“是很正常的,中国人绝不会这样翻译,非要翻译成极速/急速/疾速 追杀,仿佛要刻意强调,爷不是龟速追杀。
同理,一个电影叫”高塔“在外国片名里也是司空见惯,但中国决不允许这种毫无意义的名字,一定要叫高塔杀机,如果是地铁上就叫地铁杀机,如果在北极就叫冰海杀机,如果在小镇就叫迷镇杀机。别管为什么,杀鸡就对了,可能翻译的人觉得观众都是猴。
XX惊魂、XX总动员,XX之恋,跟这两个比,都是儿子。
可如今这两个单词竟然他妈的放到了一起。这让我仿佛看到了一篇叫做《之乎者也》的文章,让我反着翻译成英文,我连个参照都没有。这四个字没一个是有实际含义的字。
我不禁想到过去有一些片名是翻译的人根本不管原名叫什么,自己看完了起一个。莫非这部电影已经空洞无聊到连翻译的人凑两个字不够,四个字都要凑吗?
直到我看到了英文片名。
“Speed Kill”
……刚才的分析全是扯淡。
当然除了片名让我无语以外,电影本身的质量也是垃天下之大圾。一个还算有料的真实事件改编的贩毒故事,被拍成了一个冗长无聊,毫无起伏节奏拖沓的烂片。一个纪录片导演都还会追求情节上的转折,这部100分钟的电影让我看起来比60年前3小时的西部片还要慢。属于最不应该浪费时间的电影类型。
开头有点闷,后面开始不错,结尾就这样被干掉太可惜了。还以为能躲过一劫。
不算动作片,太无聊了。不推荐看。
屈伏塔脸都僵了
总的不错。前边垃圾剧情太多了,后边才开始精彩。
赞一下肥尊的范儿和Winnick的颜
节奏太慢了,除了开快艇的时候,其他够无聊的。看起来像是传记片,1960s-1980s。建筑商转行快艇生意,并自己作为运动员比赛,两段婚姻,和黑帮毒贩合作,事发。联想电影,汤姆克鲁斯的美国行动,开飞机贩毒,但那个拍的节奏好多了。
老了,
传奇“船王”唐·阿罗诺。唐·阿罗诺曾在与美国政府的正常商贸活动中暗行贩毒之举,
我去了,明明就是一个传记片,非要叫极速杀机,因为这个名字才看的电影。标题党啊!内容还行。不感兴趣
不是那种典型的动作片,有种纪实的感觉,毕竟那些花哨的动作片都是骗人的,而这种更真实更现实
无处可逃!因为那张网,其实就等于一切,包容寰宇!
历史改的电影,但是黑白道都要搀和,死了也不奇怪。倒是主演本身装嫩不逊刘晓庆,整容花了些钱吧,看来科学神教的教主又吵着要飞天了。
piece of shit
开头比较平淡,主要靠特拉沃尔塔的演技撑着,后面还比较有意思,冲突比较强烈。当然,这还是一部传记片,描写一个地产商转造快艇,进而卷入黑帮贩毒集团,最后被黑帮枪杀的悲剧。
后半段剧情比较紧张精彩,结局很悲凉,女主美若天仙。
屈夫塔太老了
什么破名字?极速杀机?尼玛就是个传记!草
老腊肉啊……整容整的差点没认出来……
基本就一迷你剧的制作
屁股坐歪的传记电影,节奏缓慢,剧情零散。赛艇运动、洗钱运毒、政商勾结,哪方面都点到,又都浅尝辄止、为死者讳。这种片子基本没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看在有原型、和毒枭有点小关系的份上,加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