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不消多说,很多朋友也已经分析过了,是个相当迷人和矛盾的多面体,他身上爆发出燃尽一切追逐自我和梦想的力量,让人敬佩又唏嘘动容。不过在这里,我就想吹一波甚少人提及的阿里。真的是个很有趣的角色。
阿里.伊本.艾卡利希,是个豪迈而自傲男人。作为一族酋长,沙场大将,有所学识,又胸怀理想,他很自然地对自己和阿拉伯民族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他对外来者是揶揄而不信任的。他对自己的“野蛮”传统泰然自若,喜欢称呼劳伦斯是“英国人”,调笑文明世界的绅士们对大漠和阿拉伯的不理解,为自己是游牧战士和沙漠居民而自豪。正如书上所言,“沙漠是没有船的海,贝都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怎么,你要教我们贝都人战争?”
但同时,他又是谦虚的,有风度,有气量的。他对“英国人”的挑衅和调笑点到即止。而骄傲并不蒙蔽他的眼睛。他能接受劳伦斯的谴责,能真心欣赏劳伦斯的强大,坦诚而不嫉妒。尽管有时也会对他人针对阿拉伯的批评很敏感,但能控制情绪,客观认识到阿拉伯民族的问题。在联合议会上更是克制自己大局为重忍让奥度,最后痛定决心进军政治---即使他骨子里可能并不适合政治,但只要对民族有用,他就会去探索,去努力学。哪怕要从翻看小学课本学起。这种诚恳和勇气,是否和我们近代史中那些救亡图存的勇士们有几分相似呢?
他又是忠诚的挚友。从一开始对劳伦斯的针锋相对,到倾心欣赏,到两肋插刀。他见证了劳伦斯所有的高潮和低谷,理解了劳伦斯灵魂深处的痛苦,比所有人都珍惜劳伦斯的付出,并默默支持他陪着他。直到最后一刻,再无前路,不得不分道扬镳之时,他选择为从未哭过的劳伦斯流下眼泪。只有真爱两个字足以形容。
总之,这个象征着“阿拉伯的觉醒和新生”的阿拉伯汉子,真的是各种苏。 更不用说从颜值,形体,荷尔蒙方面而言,阿里也是爆炸的。
还记得他普一出场,就是穿得一身潇洒的全黑。及肩头巾,修身长袍,外加一袭透纱披风,脑后的金带和腰间的银流苏随风飞舞。飘逸又有几分低调的华贵,让人心生好感。虽然他二话不说就执行传统把劳伦斯的向导枪决了,却也不显得很坏,对劳伦斯的暴怒只是回以不以为然的调笑,更对劳伦斯的强硬颇为欣赏,也不勉强他跟随自己回营,策驼离去,掌控自如,悠然自得。
随着剧情推进,更可见阿里举手投足间干净利落,坐得豁达,站得端庄,军人的精悍和贵族的优雅无缝兼容。加上一双灵动深情的褐色大眼睛,当真苏得紧。
更不用说电影最后,阿里踏着夜色向观众走来,双目噙泪闪闪发光,因痛苦而拔刀,旋即又远去隐没在黑暗中,是真的难以形容的(生理上的)美丽和(心理上的)唏嘘
唉!!!这么帅的汉子哪里找啊,且让我自私地影评吹一波他吧!
我对经典的理解,首先是它要能经历岁月的消磨和考验,而不是在某个时代或某个历史背景下的灿烂,而是能够穿透时间、空间、地域、文化后,还能够震撼很多人的心灵。无疑这部拍摄于半个世纪前的电影完美地做到了这点,震撼渗入心灵的宏大音乐,壮观的阿拉伯沙漠景观,璀璨闪烁的银河星光,迷一样的英雄和神迹般的举动,身着阿拉伯传统服装的英国人,幽兰震慑心灵的眼睛,挥舞金色弯刀骑着骆驼的冲锋,坚定的信念和团结各方力量的美丽,还有那种身份认知的矛盾和冲突,以及怀抱普世自由和民主价值观的梦想,以及最后梦想的湮灭和无奈,铸就了这部电影的永恒。
可能是贵族放纵情欲的私生子身份(在劳伦斯跟阿里关于姓氏的讨论中透露的),也可能是因为劳伦斯牛津大学毕业的学历背景(这个电影中没有提及,而是根据人物的资料来看,毕竟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传记性质的电影),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开罗军队司令部做事的劳伦斯,与其他英国军官有着迥异的性情,他没有英国人的那种刻板和自律,但他通晓多种国家的语言,对上司抱着玩世不恭的幽默,对同事有种与众不同的隔阂感,更加同情和平等对待阿拉伯人的遭遇,怀抱着真正帮助阿拉伯民族和人们的感情。正是这些品质能够让他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机遇下成就了史诗般的功绩,但同时也是早就他最后悲剧性结局的必然原因。劳伦斯的痛苦并不是战争的艰苦和困难,在仅有一名向导的情况下,他敢于深入沙漠寻找费舍尔王子的部落,由于土耳其帝国军队拥有现代化的武器和军队,当时阿拉伯人的局势非常不利,只能够撤退到后方接受英国人的支援和训练,但同时也就意味着军队将受到英国的领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劳伦斯敢于提出伟大的战略构想,带着带着哈利苏部落首领阿里和五十名战士,穿越从来没有人走过的死亡沙漠,在沙漠另外一端说服哈维塔特部落的奥达加入他的远征军,在土耳其军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攻占了军事重镇阿卡巴。然后带着两个随从穿越西奈半岛回到开罗,获得英国司令部在武器和物资的支援,以阿卡巴为基地不断袭扰土耳其军队的运输线,极大分散了土耳其军队的实力和持续作战能力,逼迫他们向后才撤退,并且在最后的反击中带领阿拉伯暴动军队,比英国正规军抢先两天攻入大马士革。这些都让劳伦斯成为接近于圣徒和神一样的地位,阿拉伯人崇拜他跟随他,美国记者不远万里来采访他记录他的事迹,他的英国军官和司令也要倚重他打败土耳其人。一个人,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改变战争的进程和世界的历史,难怪他最后可以葬在圣保罗大教堂,被永远载入史册。就像他的上司说的那样:全世界的人都将记住你,而要知道我是谁,还需要到战争博物馆里去查找资料。从这个角度说,劳伦斯的人生是成功的辉煌的,是英雄史诗般的传奇。
但是整部影片绝对不是充满胜利的荣耀和喜悦的片子,而是充满了无言的痛苦和不幸,是梦想理想在现实中幻灭的悲剧。劳伦斯取得的战绩越辉煌越富于传奇色彩,这个结局就越发显得可悲可叹。如果他像被俘后要求的那样,去从事普通的工作做个平凡的人,那么这份悲痛和无奈可能还没有那么痛彻心肺。我觉得劳伦斯的痛苦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自己仁慈宽容的个性,与战争中必然发生的残酷和血腥的冲突。从劳伦斯对待向导和其他阿拉伯朋友的态度,可以看得出他非常仁慈和公正,由于阿里射杀了他的向导,在很长一段时间两个人的态度都很冷漠,尤其是劳伦斯对阿里抱持的那种不肯原谅的态度。他同情阿拉伯人民,并且在战斗中跟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比如他不肯丢下同伴,宁肯只身返回死亡沙漠拯救同伴嘉西姆,他为了兑现对自己伴当的承诺,带着他走进英国军官俱乐部,给他要了冰镇的柠檬水和有床单的房间,正是这种纯洁高贵的品质,为他赢得了在阿拉伯人中的尊重和崇拜。但是他同时也要面对战争中不得不面对的死亡和悲惨,为了促成两个部落的团结,他不得不亲手处决了引起冲突的嘉西姆,而嘉西姆正是他冒着死亡危险就出来的同伴;为了避免遭到土耳其人的酷刑和逼供,他也不得不亲手射杀了他的一个伴当,这个跟班就是他冒违背英国军队规定,将其带入司令部的军官俱乐部的跟班,另外一个跟班在穿越西奈沙漠时死于流沙。他保持仁爱之心但在被俘后却遭遇敌人的虐待和侮辱,当看到撤退的敌人血洗阿拉伯人的村庄时,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发出了统统杀光的命令,并且着魔般地射击和砍杀敌人。残酷的战争,摧毁了他的仁慈的人性!你可见到他看到屠杀村庄的敌人时,那种痛苦挣扎纠结迷惘的眼神,你可看到原本优雅纯洁的劳伦斯,杀红眼地手刃敌人浑身鲜血。
第二个层面是他对自己身份认知的迷惘。他在英国军队中是个格格不入毫不起眼的中下级军官,如果没有这次联系阿拉伯部落的任务,或许他将成为无足轻重的人物,而且他跟其他军官和上司都不能有融洽的相处,他也不可能圆滑地为人处世,也不可能得到晋升和发展。正是阿拉伯人的身份给了他太多太多,他同情他们民族的遭遇,知道他们曾经辉煌的历史,他费尽心力将不同的部落融合在对抗土耳其入侵的统一战线上,当他是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时候,他受到所有人的尊崇和敬畏,他在他们心中是圣徒和真主的同义词,他实现了无人可以企及的战争企及。当他挽救了沙漠中的同伴穿上那套白色带有金色弯刀的阿拉伯贵族服装,他在忘情地欣赏着自己的衣服欣喜若狂,甚至都灭洋注意到奥达的到来。他在袭击土耳其火车被敌人士兵射伤肩膀后,淡定地站着面对敌人的射击,是多么充满了自信,他面对美国记者的镜头,最辉煌的就是穿着白色的阿拉伯服装站在阿拉伯的沙漠上,他相信所有的都不是注定的,他可以改变一切,他甚至自己也相信自己是神一样的人物。阿拉伯人的身份给予他荣耀和所有的一切。但是他毕竟是普通人,而且是白皮肤的英国人,他必须在两个身份间周旋和切换,他要遵守英国军队的命令和安排,但是他也要为阿拉伯民族争取利益。影片中驰骋在沙漠上的阿拉伯的劳伦斯,总是充满快乐和自信,但在英军司令部里穿着军官制服的劳伦斯,总是显得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最终的崩溃来自于被土耳其军队俘虏,我们不知道在牢房里他受到了什么样惨痛的刑罚和侮辱,但是他真的崩溃了。他指着自己的皮肤,说无论怎么做都无法改变自己的肤色和身份,无论他的内心多么向往成为阿拉伯人。
第三个层面是造成最终悲剧的根源,即英国和阿拉伯部落之间的利益冲突。英国和法国在一战即将获胜后,自然希望能够瓜分战后在阿拉伯地区的利益,而不希望出现自由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劳伦斯是真心希望为阿拉伯人谋取自由和权力,他为阿拉伯人争取武器和金钱的支持,甚至希望为他们弄到当时威力最大的火炮。他费尽心机去将阿拉伯人统一起来,告诉他们英国不会贪图这里的土地,他们将是为自己进行奋斗。但是他自己是英国人,而且是要服从命令的英国军官,他还要肩负如何承担军人义务和对自己国家的责任,英国军队和阿拉伯部落武装的合作,既有打败土耳其人的共同利益和目标,也有战后如何处理阿拉伯地区的控制和反抗的矛盾。劳伦斯并不会真的相信将军给他的承诺,他不会相信英国真的会把阿拉伯地区交给阿拉伯人管理。所以他最终是选择了放弃自己英国人责任,真心帮助阿拉伯人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家,他率领军队抢先进入大马士革,并且控制了主要的机构,成立阿拉伯联合议会来管理这个国家。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阿拉伯人是习惯于流荡的游牧民族,他们根本不懂得国家的概念和价值,在完成进攻入大马士革后,部落间因为利益纷争和不懂管理国家而分崩离弃,大部分人马都主动撤离大马士革,就像他们打劫了土耳其的运输货车后,就回到自己的营地过冬,而将战略反击的计划抛到脑后,所以无可避免地错过了历史的时机。但是可以看到劳伦斯为阿拉伯国家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在最后龌蹉的利益分割谈判中,费舍尔王子说他不知道这个国家欠他的太多太多。正是因为劳伦斯的举动才能使得阿拉伯民族有了名义上自己的国家,尽管实际控制和管理都是英国人,只不过挂上了阿拉伯的旗帜,但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
我觉得影片的重点绝不是在描绘劳伦斯史诗般的胜利,而更重要的是劳伦斯理想和人性的破灭。他所取得成就越是辉煌灿烂,这个结局就越是有着讽刺和悲痛的意味。在长期战争的折磨中,他已经不再是开始怀抱仁慈和理想的劳伦斯,尤其是被土耳其军队俘虏后,他简直是有了非常大的蜕变。当他再次被说服回到战场的时候,他不再是用理想和信任组织阿拉伯部队,而是用金钱收买了将近一半的人,甚至追随他的不再是品格高尚的战士,而是用金钱雇来的杀手,那种为了阿拉伯国家的理想已经蜕变为接近雇佣军的军事行动,其中对于撤退土耳其军队的疯狂灭绝屠杀,已经证明劳伦斯的精神和信仰都已经崩溃和破碎。但他还怀抱着的理想是建立阿拉伯的国家,而不是让英国窃取胜利的果实,所以他率领阿拉伯军队首先进驻了大马士革。但是用金钱和利益维系的阿拉伯联盟很快暴露了弱点,没有统一的目标和理想,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局限在自己部落的眼前利益和冲突,互相牵制无法合作等等,最后也导致他最终极理想的破灭。战争,虽然胜利了,但是果实却被英国政府和费舍尔王室无耻地瓜分了,年轻人在前线流血战斗,那些老谋深算的狐狸在幕后讨价还价。就算有再辉煌的战争奇迹和无数人的崇拜,又能怎么样呢?结局也不过如此,甚至是非常的幻灭和无力。如果是如此,那么人生和战斗意义何在呢?那些曾经的辉煌和欢呼,又有神马价值呢?这就是劳伦斯也是那个时代最大的幻灭,无论是土耳其还是英国,不过都是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从来没有真正的自由和民主的理想,也不曾为那块土地上的人民着想,这是整个一次世界大战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瓜分利益的冲突罢了。无论哪方获胜,都不会给世界带来真正的改变。电影的本质不在于歌颂劳伦斯的史诗,而是为了透过他表达这种无奈和叹息。
劳伦斯毫无疑问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有胜利者都会是理想主义者,理想照亮他们高高昂起的脸,他们坚定,虔诚,自律甚至于是冷酷。所以劳伦斯会在阿拉伯人不喝水时同样倒干净自己的水壶,会愤怒地对待杀死了自己的向导的长官,会相信每一个奇迹,坚定地完成一次又一次奇袭,改变阿拉伯人的命运。他的每一步都带着自我牺牲的可能性,但是他从来没有犹豫。
他从来没有犹豫,令他惧怕的从来不是艰难本身。然而他不可能无所畏惧。而这部电影于我的价值正是展现了那些最终停下这个理想主义者脚步的东西。
劳伦斯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国人。他放荡不羁,叛逆自由,与充满不能言说的规则与束缚的英国社会在明面上格格不入。因而他会热爱沙漠。或者他热爱的正是这样的淳朴、原始、辽阔,与他厌恶的文雅的英国截然相反的“干净”。同时,伴随着距离而来的还有神秘,而神秘感总能带来爱慕之情。
然而与生俱来的“文明”依然深深地烙印在他的骨血里。他所厌弃的是他无法抛弃的,他想要赐予阿拉伯人的自由,恰恰是英国教育给他的“自由”。因此他对于杀戮与血腥是排斥的,阿拉伯人所展现出的分裂与原始总是一次次地使他震撼。
其实我很讨厌男主演时常摆在脸上的那副表情,难以形容那到底是什么,混合了坚毅、厌恶,犹疑与迷惘的脸,如同一张大理石雕像,又经历了剧烈的阳光与风沙的摧残,实在不够讨人喜欢。大概我这种说不出来理由的厌恶,也是“文明”对我的洗礼。
文明与野蛮,同时在他的心头闪光。
他钟爱阿拉伯的原始与干净,希望带给他们自由,也希望借此摆脱令他沦为边缘角色的英国社会,实现他英雄主义的梦。他的确是有能力做一个英雄的,“扭转中东局势的决定性角色”“最不平凡的人”“最伟大的人”都不是过分的评价。但是正如上文所说,即使穿着埃及人的衣服,他永远不能真正回归到那个“原始社会”去。他注定要夹在中间,不属于任何一方,最终被两者背弃。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却无法成为一个“纯粹”的人。
而这复杂与矛盾永远才最迷人。
战争与死伤都是无法避免的,它们就像是劳伦斯献给梦想的祭品,连同他自己。他事先预想好一切,所以他从来不在乎敌我的悬殊,永远坚定地相信奇迹的发生。然而这些牺牲都是量化的,不过是他未曾谋面的生命堆积起的数字。当这些牺牲具体到一个个他所熟悉的个体,他的年轻的小跟班们,他固执地救回的迷路的人,他总会露出我上文所提到的,我讨厌的表情。
这几乎就是电影后半部分他唯一的表情。
他被迫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不仅是因为这些死亡。死亡与伤痛都可以是美的,被戴上光荣的花环,成为勇士的勋章。而羞辱却不同。
大概是成功给了他太多自信,让他盲目地相信精神带来奇迹。一个白人闯到敌方阵营去,和他之前的许多计划一样,都是疯狂又荒谬的。而他终于迎来了失败,失败就和成功一样快,因为太快而显得轻率,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一切就已经发生了。裸露的上身,对方的触碰、调笑与目光接触乃至于鞭打,无一不带着明显的性暗示。
这样的屈辱显然不是最初那个踌躇满志的战士曾经设想到的。
然而这绝不是压弯他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毁灭他的,只会是他最爱的东西。
劳伦斯曾经两次请辞,要求离开沙漠。其中一次是土耳其的屈辱给他的巨大打击,另一次则是他向他的长官坦白,“我杀了两个人,我喜欢那样。”
战争,杀戮所诱发的人心底的兽性,似乎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当最后他们面临土耳其人的大军,劳伦斯面前的人大喊“不留一个活口”,他露出的是那种厌恶与犹疑的神情。然而当那个年轻人冲向敌军并死于对方乱枪之下后,他最终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喊。我不知道那时他心中想到的是自己遭受的屈辱,这个年轻人的光荣赴死,他解放阿拉伯的梦想还是“我喜欢那样”,他的激情终于冲破了理智的闸门,在这短暂的一瞬间,他完全投身到野蛮中去。
杀戮过后,沙漠出现了罕见的阴天。乌云翻滚,劳伦斯脏兮兮的脸上是倔强又阴郁的表情。曾经相信他是救世主的记者看着遍布沙漠的尸体,给这个“腐化堕落”的人拍了一张“腐化堕落”的照片。
他光明的理想之路上终于被泼上墨水,屈从于兽性的人,无法欺骗自己,这也是可以被美化的自我牺牲。
“年轻人制造战争,战争的本质就是年轻人的本质,未来的勇气与希望。老人则维持和平。和平的罪行是老人的罪行,不信任与戒心。”
维持和平的是微妙的平衡,“战争即和平”。
这好像是对劳伦斯所有的挣扎,痛苦,奋斗,胜利的否定。“未来的勇气与希望”。他怀着这样的信念开始了他的征战,最终不过是看着他的人民回到沙漠里,而他的成果被收回到政客手里,回到他背弃的“文明”手里。
如果战争的本质是对未来的勇气与希望,为什么却只能导致血流成河?而和平纵然苦涩与肮脏,却能让所有人相安无事。战争,战争让人回归兽性,战争让人迷惘失去理性,战争造成伤亡,战争剥夺人作为个体的价值。个人主义者的劳伦斯,挑起的就是这样的战争。他似乎在走一条与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驰的道路。他别无选择。最终他所为之奋斗的阿拉伯人,没有秩序,没有“文明”的阿拉伯人,无法担起建设的责任,只能回到他们的野蛮中去。
而他只是一个局外人,一个英国人。民族这种不由他主宰的分类方式就这样将他们分离开来。而正如上文所提,他的确将永远背负着这层身份的枷锁,无法逃离。无论从生活,性情,习俗还是在法律上。他无法选择自己的故乡,更加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不过是一个没有归宿的边缘人,一个尴尬的人。
当然,他也是“扭转中东局势的决定性角色”“最不平凡的人”“最伟大的人”。
可是这样看来,他真的曾经扭转中东局势吗?似乎一切都是徒然的。他所做的尝试,不过是让阿拉伯人到文明的世界转了一圈,摸到一层泡沫的梦,然后回到沙漠中去。世界是属于政客的。最终一切都要回归到文明中去。世界自有他冷酷的规则,他厮杀一场,为了“未来的勇气与希望”,但那终究只是“未来的”。
他带来了什么?精神上的胜利,一场幻梦,一种可能性,一个理想,一次盛大的葬礼。而最后都将回到原点。
下午去电影资料馆看了《阿拉伯的劳伦斯》,跟过节一样兴奋。这是我本科时代最喜爱的片子,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当年我对异文化的向往。三年前资料馆放过,可惜身在田野。这次终于能补上了。
现在再看,感悟又有不同。
首先是大银幕领略了实地摄影的魅力,对风沙、天象和光影的细腻呈现,真不是电脑特技所能取代的。
其二是里面诸多的基督教意象,劳伦斯像摩西一样穿越西奈半岛时看到的“火柱”,还有所谓“水上行走”。他在沙漠中沉思整晚奇袭阿喀巴的计划,让人想起耶稣在沙漠中受试炼的传说。另外,上校背手沉思的身影,真像领袖啊……
其三是劳伦斯这个人的自恋和敏感性格,只懂个人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是注意不到这些的,也不明白为什么一次被捕会让他如此灰心丧气。也正因为如此,当看到他咬牙切齿地喊出“不要俘虏”来时,那种圣徒堕落的悲剧感才分外沉痛。曾经连杀一个人都要心志动摇的人,终于变成了复仇天使和地狱屠夫。
其四是强盗部落出征时,与散坐在山崖上的妻子们歌唱应和的场面,一种混合了残忍和温情的奇风异俗,难以被某种单一的道德所判断,给人深刻印象。
最后,爱沙漠的英国人都是冒险家,而爱绿洲的本地人才真正明白自己的需要,也只有他们才能为自己设定前进的时间表。在他们的坚韧面前,所有异邦人都是过客。
最最后,再看一遍这片子,劳伦斯和阿里这黑白双雄难道不是《天国王朝》里国王鲍德温和萨拉丁的前身吗?水井杀人那段不是一模一样吗?再想想《普罗米修斯》里的致敬。“阿拉伯的斯科特”才是这片子的真粉啊!
重刷大银幕4K。你是哈里斯的阿里,他是哈威塔特的奥达,他们是XX的XX,而我,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只有两种人觉得沙漠有趣,一个是贝都因人,一个是上帝。劳伦斯,你不是贝都因人,可惜,你也不是上帝。所以你只能亲手杀死自己救回来的人,亲眼看着自己的仆人死去,克制不住对暴力和复仇的享受,最终拱手交出自己的阿拉伯。|20161211-各方都想摆脱的英雄,找不到归属的堂吉诃德。大银幕看4K修复,沙漠影像美到心颤。
hkiff放映,上下场,开始前各有一段四分钟的主题演奏曲。震撼绝伦的大远景,一个最终回家的英雄
普通人眼中的劳伦斯和阿拉伯之于世界同属异类,卷入重洗时代格局国家阴谋漩涡的个体群像,对战争暴力的探险享受到麻木悔恨,转场剪辑配乐实景摄影服饰无不大气,非神阴柔奥图尔和沙里夫的暧昧,年轻人发起革命老年人维护和平这就是政治。2K4KDVD蓝光隔年持续N刷,个人影史十佳,不会再有的史诗。
如果没有最后半小时在大马士革的纠葛,那之前在沙漠中的征伐与厮杀就不会如此摄人心魂;这是一部会让你爱上大屏幕的电影,这部电影说明了伟大的电影为何属于电影院。有些地方拍得确实轻佻,海斯法典擦边球,倒也更符合传说中那个更真实的劳伦斯形象了。
8/10。劳伦斯是映射英国野心的陨落,自我神化的英雄气概颓然崩溃,只能穿起曾烧掉的军装回归身份认同,阿拉伯起义成功后无力发展建设还要靠英国人的帮助,他被同时抛弃成为达成殖民政治协议的棋子,追求功勋的速度最终让其死于超速,在天主教堂的追悼弥撒外被各界名流议论。气势的宏大离不开构图和剪辑技巧的超绝,火柴与朝阳的颜色相似性代表初征的劳伦斯满怀理想,打破他静夜思的少年俩避免了画面单调,表现袭击土耳其铁路的蜿蜒沙丘相拥着蜂拥而下的游击队,劳伦斯举着信号枪跳出战壕仿佛站在世界的中心,在潜入土耳其城市被当作逃兵、纯白肉身受辱,躺入污水的劳伦斯在黑夜的岩石间慢慢前进,身心俱损的内心变得残忍,结尾看到骑骆驼的人,他从吉普车站起又马上坐下,认识到自己不再被阿拉伯需要。美国记者的名片连接大漠、王宫两个地点的转场连贯。
自虐,起码有受虐倾向。被鞭打后的转变。不是我一个人觉着他很基,小心翼翼的维基把他归为Asexual,哼,才怪!http://en.wikipedia.org/wiki/T._E._Lawrence#Sexuality
这是一个不可能产生史诗的年代。所以,我总是隔一段时间便挑一部那个时代的史诗片看。我一直相信真正的勇气,梦想与崇高,尽管它们已经被那些该死的选秀节目和名人报道低廉化。
重温了一遍。很多人认为本片是讲述追求民主自由,但个人持保留意见。一战片的数量虽然相对不多,但不乏精品,而且因为政治背景往往显得更为客观富有反思色彩。个人最喜欢的五部一战片依次排列是:《西线无战事》、《光荣之路》、《圣诞快乐》、《红猪》、《阿拉伯的劳伦斯》。
其实是1962年完美的五星电影,留下一颗星,是给你与这世界保持安全的距离。这样的电影很好,但你不一定要看,除非你承受得起,看完后的孤独。或者你看不懂,这样也好。但是当你得知劳伦斯的秘密以后,明白人生也不过这么回事时,究竟要以怎样的态度继续活下去?那么就去了解,走出阿拉伯后的劳伦斯吧。
一部需要看很多遍的电影,如果少年时期一定会睡着,青年会热血沸腾,中年会陷入思考,但如果已是暮年,一定会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之前嫌它太长,一直没看,没想到进到沙漠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音乐和摄影都非常棒,人物塑造和演员的表演也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轮流在热血逼和文青两档间无缝切换的彼得奥图和老狐狸费沙王子,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史诗电影,即便白人救世主的设定让我很不舒服也无法让我否认它的出色。
战争是年轻人的战争,和平是老年人的和平。
大概只有那个年代才有这种波澜壮阔的史诗电影了啊,沙漠里面的景色都太美了让人窒息。劳伦斯一袭白衣就是救世主的形象(还挺娘的),人物性格的多面性电影也刻画得很全面。彼得奥图好棒啊。修复版也是效果特别好,值得收藏蓝光啊!
只有男人没有女人的电影,在文明和野蛮之间冒险的小人物史诗。谢天谢地有中场休息,不然真的要全身麻痹...不是英国的劳伦斯,而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因为去过沙漠后心里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
那个划火柴的一瞬,窒息了。美哭了。(某派弄几个灯泡拿软件一修那叫哪门子的自然奇观美)。至于内容,我完全被阿里那深沉的爱感动了。阿里的出场,影史第一。
9 。看的第一部关于阿拉伯的片子,沙漠的画面甚是壮观,3个半小时没看到一个女的..
为了那么多经费和5年的拍摄时间,我给四星。其实我只看了一遍,真没觉得那么棒,4个小时还累得要死~
一个无名小卒、甚至是滑稽之人,只要在特定的环境下,他就可以成为一个复杂的人、伟人。但当他再次离开这特定环境,就像鱼爬上岸后又回到水里,他就会被淹死。
本科要求写五千字《阿拉伯劳伦斯》的影评,似乎是只能写表演,记不住了。最后实在凑不够,就写电影里连骆驼都演的很好,一般骆驼鼻孔要喷白气要不停咀嚼,而电影里骆驼都那么高贵典雅,站着就是站着。
是劳伦斯成就了彼得奥图,是彼得奥图成就了劳伦斯。在一切技术层面都尽善尽美的时候,如果没有奥图那种雌雄莫辩的气质,这片也不会达到如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