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评分与己无关 ——评《迷途知返》[打分}“Duncan,I am asking you how you see yourself ” “Scale of one to ten”.故事开始于自闭内向小男孩邓肯的“准继父”问他从一到十给自己打几分。邓肯答曰“六分”,继父回曰“我觉得是三”。。。。因为“准继父”认为他是一个没有朋友只呆在妈妈公寓里的宅男。内向孩子的大众评分都不高,当然喜欢给人打分的那些“大众评审”往往都是些并不了真正了解自己。而这些带着强烈主观臆断的评分却会让被评判者心里深深埋下了自卑的种子,尤其是内心脆弱的小孩子,就像片中原本就内向的邓肯带着这颗种子更加排斥着周周遭久久不能释怀。
[孤独者]
孤独者有两种:一种是没有人愿意搭理的人,一种是不愿意搭理别人的人。我宁愿当前者,因为若想改变现状,前者可以改变自己,而作为后者我们无法改变别人,邓肯也不幸成为了后者。大众评审把这类人群症断为社交障碍症。 与其他“社交障碍”者一样,邓肯抗拒着社交活动,在所有的聚会中都由于表现得拘谨,格格不入因而被人指点,但他却得到了同为孤独者苏珊娜的好感,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病人在彼此眼中都是正常人,可能只有孤独者才能理解他们对于浮躁,喧哗的反感。人们把孤独者的“离群索居”定义为一种病症我想他们把孤独的人和寂寞的人混为一谈,然而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果在上课时解析说,孤独跟寂寞完全不是一回事,正如alone跟lonely不一样。孤独者享受这独处带来的快乐它是由思想带来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气质,而寂寞才是一种病,他的药方是人群,是喧嚣,当然它治标不治本。正如片中邓肯的“准后爸”寂寞得与好友的女友“偷鸡摸狗”。而孤独者邓肯却可以找到自己真正的后花园——WIZZ水上乐园。
[后花园]
上帝在伊甸园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他在创造其他人类的时候也给每个人都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后花园”。邓肯也在这个夏天收到了属于他的——WIZZ水上乐园,本片多半的温馨都来源于水上乐园。在“父母”的圈子邓肯被定义为了一个3分的loser(失败者),而在这个水上乐园成为了一名大受欢迎“优秀员工”甚至被大家取了一个洋气的错号“扭胯兄”。这一切感恩于“好友”Owen的鼓励和帮助。而本片的一大亮点也是Owen,导演借Owen之口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邓肯与Owen的初遇应该是在车后座,而第一次真正交流是在快餐店的游戏机旁,Owen那段对游戏的看法只有短短的一分钟却蕴含着强大的信息量,他宁愿用自己的方式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而不是去使用人人都知道的所谓的”pattern(规则,攻略)”来得到更高的级别。它传递给我们了一种人性的价值观——生命在于体验。
[平衡]
影片看到三分之一的样子,已经感觉到邓肯的“准继父”其实就是一个冷漠、言过于行,甚至肮脏的人,可是妈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人呢?生活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一些并不差的女孩子被前男友抛弃后莫名其妙选择了一个还不如前男友的现任(邓肯的妈妈也是由于爸爸有了新欢被。。。)。导演借苏安娜之口给了我们他的答案。在大约45分钟左右的时候,当大人们聚会狂欢时,两个小孩开始讨论这个哲学问题。“我觉得真正害我妈妈的东西不是我爸爸的离开,而是他又找到了其他人而她没有”苏安娜。
[别人的评分与己无关]
本人喜欢的一段台词是片子快要结束时,Owen和邓肯在阳台上的对话。也是在这里导演又扯回了到了电影开头的“评分”的话题。作为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11岁小男孩是一个需要得到大人们肯定的年纪,而“准后爸”却用无情的3分否定了自己,这样这个敏感期的孩子一直耿耿于怀。作为过来人的Owen安慰他“(准后爸如何评分)这是他的事,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完全没有必要去相信那些(他们定的规矩),走自己的路就好了”这么一席简单的话让邓肯得到了释怀,他需要的只是一句大人的肯定。
[关于电影和本片名]
电影并不是像快餐一样,迅速消费,并被遗忘的。有些是用来重建品质和智慧的(引用于马丁斯科塞斯)。这部情节简单,节奏缓慢的小制作独立电影就像中国绿城,入口淡却后味无穷。 个人感觉本片翻译成“迷途知返”可能是译者对片子的误解,片子男主角邓肯至始至终并没有误入歧途,也不存在知返。也可能是想说家长们起初对邓肯的评价“误入了歧途”,而最终来到“WIZZ水上乐园”了解了孩子的另一面后审视了自己。当然真实意图只有导演大人知道。
前些天刚刚从丽水冒险岛回来,在游玩过程中突然就想到了这部片子。夏日、水上乐园,一切都太相似了。于是,归家后瞬间重温了这部电影。
其实在第一次看的过程中,我并没有产生很强烈的共鸣,反倒觉得有一丝丝的平淡。到了影片结尾,邓肯一一告别时,我甚至才意识到,结束了。
但这不就如同我们所经历的吗,美好的日子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消逝,当他结束了,他就是结束了。总是在经历生活时感受不到他的美好,却在过去后开始回忆留恋。但也正是因为他的逝去,才给予我们机会去好好的品味。
的确我在看第二遍时拥有了更大的感触,这也是我修改为五星的原因。我想大多数人打分是依照主观的,我打的分数也只能代表我自己对于这部电影的喜爱程度。
快乐常常是后知后觉的。往往总是在回忆中才意识到,原来我当时那么快乐。的确,记忆可能会被美化,我们总是会无意识地为记忆添油加醋。但无论怎样,这些被美化后的记忆却又是真实的,因为他们着实为你所经历过。
抛开电影中一切的复杂事物,我也渴望过这样的夏天——阳光,挚友,一个喜欢的女孩,但这样的夏天却一直没有在我目前的生命里出现过。但说不定他已经出现了,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我才会后知后觉的想起。
跟夏日之王平起平坐的骚年心志啊~
不错!《后裔》两位编剧这次来自编自导了。试映竟然还顺便送了电影里水上乐园工作人员穿的那款T恤衫……
离开泳池的时候很舍不得,就像不希望暑假完结一样。一些事会改变,一些不会。虽然简单但所有的感觉都对了,包括水上乐园整体如过山车大亨一样的颜色和温馨,必须是今年的个人十佳之一。Sam Rockwell演得太太太太可爱了。
在那里,他认识了新的朋友,度过了欢乐的时光,同时也和邻居家同样遭受家庭问题困恼的女孩Susanna(安娜·索菲亚·罗伯 Anna Sophia Robb 饰)越走越近。在一个夜里,Duncan发现了Trent的秘密,他和家庭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神神叨叨、童心未泯的Sam Rockwell简直是每个少年梦想的“护花使者”啊(小心别给掰弯了\(^o^)/)。同样是成长题材,《后人》两编剧的剧本功力就决定了本片甩开全面MV化的《夏日之王》几条街。温情和搞笑刚刚好,看完后真的感觉夏天已经过去鸟,555...
太温馨太治愈了
大人们那条线的戏份很无聊,小孩的水上乐园简直就是梦幻岛。哦!那个水上乐园,不就是夏天去过的“欢乐水魔方”么。其实任何一个你没去过的地方,都可以成为疗伤之地,关键看在那里你遇上了什么样的人,带你做了什么不一样的事情。
不如两位编剧的前作《后裔》那么后劲十足,可,有谁会不喜欢这种“废柴小清新”的治愈系故事呢。看似随意其实难写的台词,几次让人想到卡佛。把废柴人生写出不Low暖意的编剧,总是值得人们喜欢。
治愈!年度最治愈温馨片
笑中伴泪,这种关乎青春的小故事仿佛总也拍不完。就像《伴我同行》里那句“我后来再也没交到像十二岁时那帮人一样好的朋友”,邓肯也再也不会进入这样一个游乐场,遇上这样一群可爱的人。成长就是这样,永远在缅怀,也永远没有返回的路了。
稍微稚嫩了点,能看,一般
内向的孩子,很幸运遇到一群有趣的人伴你在成长的路上
这么说吧,没了Sam Rockwell这片就不能看了。
Dean出我天地!可以啊,Steve Carell大反派啊。
上帝就是把欧文这样的天使降临在那些幸运的懦夫身边。
千篇一律的成长故事,胜在对话有趣。最喜欢的角色是Louis,邻居家大妈和Peter也很好玩。男主晒黑了帅很多。离开渔村之前跟Undra妹子看的最后一场电影
很温暖很燃泪奔数次 恨不得五颗星全打给Sam Rockwell 每次看完有他的片都无原则喜爱之情疯长愈发想嫁他了啊哈哈! 太喜欢这个水上乐园了! 有一群不靠谱却欢乐暖人心的员工们 更要紧的是 有一个很帅很浮夸的怪蜀黍会很认真地对你说 孩子你不要向世界低头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 回去的路就因此而些微改变了呢
剧本写得蛮棒,尤其是不同的人物性格塑造、台词的设计上相当出彩。
感恩节最佳电影了吧。果然是《后裔》编剧的风格呢,轻幽默道出人生的百味杂陈。哪个男孩的成长没有那么一道坎,没有那么个叛逆的经历,没有那么个邻家女孩,没有一个酷酷的大朋友呢?不管多么烦恼,生活还要继续。另,配乐大赞大赞。好的配乐是成功电影的一般,我深信不疑。
这种家庭功能失调的独立小清新看来算是一种可以被批量制造的亚类型片了,只有片子够清新,故事够欢乐,演员够有爱,就绝对不会招人讨厌。14岁小男生的视角让故事变得很小,好在奈特·法松和吉姆·拉什这对活宝善于捣腾一些让人无力抗拒的古怪又可爱的角色,不过校长确实像是两个老爸养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