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爱女人,男人怕女人。
好莱坞电影中的男人们总要一次又一次地去征服和拯救好女人,识破和杀死坏女人,从而匡扶社会的男权秩序,让“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
而这次女人尤其“可怕”,对男人构成双重威胁。
她是传统的蛇蝎美女,勾引男人谋财害命。凯瑟琳从气质到打扮都像极了经典黑色电影中那个最迷人也最邪恶的形象——1947《漩涡之外》的女主角。
她来自1968年。aka美国主流社会的“噩梦年代”。这年凯瑟琳高中毕业进入社会,是妇女解放和民权运动(冲击美国白人主流社会的两大浪潮)的创造物。当然此处被简化和污名化为凯瑟琳不甚清白的历史:吸毒和滥交。
她赢了,但是她的胜利却成就了男人/男权的结盟,最后男主角和黑人警察结成了男性的攻守同盟,修复了他们之间的友谊。而这个可怕的女人和吃人的汉尼拔一样,远走海外到了加勒比的热带海岛,也即被放逐出了美国社会,不再构成真实的威胁。
美国的(白)男人们可以暂时松口气了,彼时已是1981年,撒切尔和里根来“拨乱反正”了。
湿热的天气,犹如桑拿,弥漫着欲望和躁动。到处猎艳的男主在露天演奏场邂逅了女主,男主竭尽所能才让女主愿意和他一起吃个冰激凌🍦,但是当男主跑去为女主拿纸擦衣服时,女主离开了。这招欲擒故纵,让男主欲罢不能。他循着女主给他的线索,一路寻去,终于在一个酒吧又遇到了女主。女主风情万种,对男主几经挑逗,很快就把女主迷得丧魂失魄,竟然硬要跟着女子回家,还在女主一再拒绝的情况下,撞破门,冲进家去,和女主发生了关系。
爱恋就是这样,一旦触发,就会如火如荼,如胶似漆,难舍难离。徒然间,女主的老公成为了两个人长相厮守的唯一障碍。男主仗着自己是个律师,熟悉法律,就提出设计一个完美的罪案,想杀死女主的丈夫,从而长期保持两人的关系。女主提出她与丈夫曾在一个地方签过婚前协议,要是男主突然死亡,就会将财产的一半分给妹妹。男主自告奋勇,去帮忙修改了协议,然后制造了自己不在场证据,并杀死了女主丈夫。
一切好像都在男主的掌握之中,他告诫女主近期要当心,要保持距离。结果情节发展,有点失控,先是发现协议的内容并不是女主说的模样,后来又发现女主丈夫的眼镜成为重要证据不见了踪影,后来又发现女主的姓名也不是她说的模样,甚至认识他也是刻意安排的。曾经深爱的女人陌生得自己都不敢相认,到底是什么情况。直到男主发现女主要炸死他,他才终于断定一切都是女主的阴谋,自己只是一个棋子,被女主随意指使,面对牢狱之灾,也许只能无奈的承受。
爱情常常让人盲目,迷失心性,变得愚蠢可笑,以为控制全盘,却被人玩弄于股掌。剧中的男主败在太自信了,也陷得太深,我想女主选中他应该也是因为这个理由。但是女主真的没有爱意,没有一点点动心,我想应该不是,不然作为情场老手的男主一定早就觉察到了。最后海边孤独晒着太阳的女主并不开心,显得很落寞,我想她也在思念美好的时光,也许不是和男主,但是不管是谁,她都爱过!
腹黑的女人真是可怕,关键是她们都有对付男人的致命武器,诱惑的外形,精明的算计,无敌的演技,防不胜防……
莫作多情郎,早晚必还偿。天上不会掉馅饼,情节扑簌迷离,让人猜不透,反转佳作。30年前的影片,依然不落俗套,大赞。
当小丑驶过Ned面前时,其实就是自己的镜像,同样是红色车子,同样是被人愚弄。随即导演再次切换到Mrs. Walker having bath的场景,背景音乐的转换似乎也暗示了结局,Ned凄凉无助的下场和Mrs.Walker完成了她从小的抱负。
电影开篇,就交代耐德是个多情浪子,总是和漂亮的女生约会。而且后面也交代耐德的一个遗嘱案子被告不称职。这样的律师在业务上和生活上来说都不能算是个优秀的人。但他有朋友,幽默而有风度,过着还算可以的生活,也没有什么邪恶的不正直的癖好。有人爱他,有人讨厌他,但并没有很多人认识他。耐德是社会中随处可见的人,不好不坏,只是一个有点好色的普通人。值得提一下的是耐德这个人物作为律师的设定是成功的。他不傻,在监狱期间他搜寻证据,最终终于证实了自己的论述,找到了马蒂高中的纪念册。然而,这一切都已太晚了,他再也抓不到这个女人了。
马蒂,在高中的时候就被叫做女骗子。绝对不是一个一般的女人。她从一开始创造机会和耐德见面,欲擒故纵。等待时机,就是在等待耐德打破玻璃的那一刻。她要确定这个男人愿意为了她什么都做。而耐德确实如此。与耐德约会期间,耐德就已经察觉到了这个女人的聪明。她会在晚上自己洗床单不让女仆发现,换和耐德一样的烟。她计划着这一切,掌控着一切,这和耐德之前约会的女人完全不同。看完全篇回头想一想一开始马蒂引诱耐德时的表现实在精彩。广场的逃跑,酒吧的耳光,拒之门外。马蒂硬生生地拒绝了耐德三次。而耐德破窗而入的那一刻,顺水推舟的就剩下do it了。但事实上,我个人觉得不应该单纯的把马蒂看作是一个坏人。首先沃克是个混蛋,影片中很多次都暗示过,另外她说过,她曾经吸毒上瘾,经理了难以想象的过去。不知道是真话还是假话,但我觉得马蒂始终不快乐。耐德有缺点,他好色,但他在和女友的约会中得到了爱的安慰和身体上的满足。耐德工作不算顺利,但是也能维持较好的生活,而且耐德有两个又损又好的死党。这些,马蒂都没有,马蒂结婚是为了钱,和耐德在一起是为了利用他,与高中同学互换姓名也是最后还是杀了她。马蒂没有朋友、没有爱情,甚至没有自己独自赚钱的能力。如果一个女人和马蒂相同的境地,没有马蒂的脑子和body,那么这样的女人将沦为一个最可怜也最没人爱的形象。导演赋予了这样不占优势的女子两大可怕至极的利器——美貌和智慧。影片中几乎每一个见过马蒂的男性叫得出名叫不出名字的都会说她是一个美女。利用这两样天赋,马蒂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方式可能凶残而可怕,但我相信她也是被生活所逼迫。不然,她为什么不开心。
![]()
片尾马蒂算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这个长镜头中,马蒂并没有笑
看了这部影片,我想大部分男性观众都会体会到:好色能要命、最毒女人心这样的观后感。但是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没有一个男人能够给马蒂以幸福?马蒂不爱沃克、不爱耐德、甚至对结尾的法国小哥也是冷淡的。那么马蒂想要的什么样的男人?想要的是什么样的幸福呢?无疑,沃克和耐德都是爱马蒂的,沃克曾经说他自己爱得她发狂,如果抓出那个偷情的男人会杀了他。耐德也为马蒂做了自己明知道最不该做的事情。如果马蒂的朋友对她造成威胁,以马蒂的智商解决一个人,绝对要比解决三个来的快,但她没有选择这三者中的任何一个,她的欲望超出了现有的一切,甚至包括她得到了的一切。难不成马蒂无法满足的欲望才是对她最大的制裁?我并不知道答案,或许这其中并没有答案,探索到底,这里面每一个死去的、痛苦的角色都可以说是因为欲望带给了他们悲惨的结局。或许电影想要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欲望的信徒,因为欲望而犯错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你是否会因为自己的欲望而后悔。马蒂和耐德后悔了吗?我想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另外,在这里我强烈推荐这部影片的配乐。原声Jazz简直好听得不得了,尤其前半段迷情的音乐陪着帅哥美女的演出,我差一点就当成文艺片看了。
以为是一个很俗套的“偷情”故事,情夫杀丈夫。看完了大吃一惊,原来这完全是女人一手导演的戏!小律师以为自己交了桃花运,其实从一开始就钻进了圈套,成了女人杀夫谋财的工具。
最紧张的就是看那男人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推着,往深渊里走,再也无法回头。
紧张,不是案件本身,而是因为阴谋诡计。
一句话剧透:双重赔偿。Kasdan剧本不差,只是前者太神了,那对白比这里的床戏还性感。
对黑片源片《双重赔偿》的戏仿之作,但具备独树一帜的作者气质。整个影片尤其是前半部,浸濡于湿热汗液中并迸发出肉红张力。风铃叮咚的感染力直追《白日美人》的马车铃声,两者均是表现对阴蒂的刺激。帽子戏法玩的也不错,那是夫权身份的象征,话说科恩兄弟在九年后将这个把戏玩得更炫。【8】
故事框架基本脱胎于怀德的双重赔偿,但是剧本还欠点火候,比如结尾让男主角自己恍然大悟般地揭开真相就很没说服力。可喜的是黑色电影的要素基本备齐:情欲和阴谋,前者让男主角的衬衫一直是汗湿的;后者则让女主角神秘莫测直到最后一刻。
海水饭店被点燃了,他在近旁的窗口欣赏今晚的火灾。米兰达海滩边的小型演奏会,刻意迎上的邂逅开启了一段新关系。随后就是晚风不可解,炎热不可解,迷人不可解,语言不可解,做爱不可解,香烟不可解,啤酒不可解,生菜罐头肉晚餐不可解,没洗的碗碟不可解,爸爸生病的事实不可解,谎言不可解,烦忧不可解,脏乱的房间不可解,汗湿的衣服不可解,氛围都是对的,节奏都是对的,我喜欢这样的电影,也喜欢这样的观影时间。
全片粘湿的感觉,女人心肠如蛇蝎是真的么?想知道最后那个镜头里她是怎么想的。
跪求同样将女主拍得如此性感、魅惑和神秘的作品,该片里的凯瑟琳·特纳实在风情万种,令人沦陷,问世间有几多直男能够抵抗?!
不是很喜欢那个要死不活的暧昧调调,不是很喜欢两个主演,不觉得这个电影很性感。
劳伦斯·卡斯丹处女作,新黑色电影经典。1.蛇蝎升格版[杀人的夏天]+女方圆满版[双重赔偿]。2.汹涌澎湃的情欲,兀自静止的风铃,一如首尾老宅燃火般燥热难耐的炎夏。3.三次欲擒故纵的撩拨试探:不告而别,酒吧掴脸,闭门对窗。4.凯瑟琳·特纳外形和表演均与女主无缝贴合,米基洛克惊艳亮相。(8.0/10)
勾引有夫之妇,图财又害命的男人只是“道德模糊”,扮猪吃老虎、坐拥渔利的女boss就成了“蛇蝎心肠”?喂!做人要公平好么?男人是罪恶又愚蠢,女人是罪恶且聪明,蛇鼠明明一窝,差别不过智商而已。
“她真的爱他吗?这就是电影如此迷人之处。他也一样爱她吗?抑或他仅仅是被自己性欲的迷醉冲昏了头脑——仅仅是体热?你可以先从奈德的视角看第一遍,第二遍换到麦蒂的视角去。每场戏都以两种方式上演。《体热》让我们可以再度用纯真之眼来看黑色电影,似乎'前辈们'的阴影并不存在。”
雖然重點不同,但珠玉在前,更顯拖拖拉拉,唯一勝過的只有Kathleen Turner的屁股…
三星半//相当黑色电影 热气腾腾 汹涌澎湃的燥热实在难受得很//有时甚至会把“最毒妇人心”当作是一句褒奖 谢谢肯定女性的韧性和狠劲
对《双重赔偿》叙事的一种临摹与改写,整个故事的框架仍然是黑色电影的常规叙事,失意男人与蛇蝎美人的爱欲凶杀,除了黑色电影常见影像风格和人物设置,导演更加重了对“性”与“热”的刻画,身体的欲望与无法逃离、挣脱的闷热气氛,注定了主人公悲剧的命运。黑色电影的“厌女”倾向仍以某种方式存在着,本片作为蛇蝎美人的女主的成功逃脱可以看作是对于女性价值及“美国梦”的讽刺——一个女人想要获得理想生活不得不以一场完美的犯罪而达成。
片子属于硬核新黑类型,但问世的过程却很励志温情主旋律。卡斯丹是夺宝奇兵的编剧,第一次独立指导,缺乏资金支持,卢卡斯慷慨解囊,兄弟你自管拿钱去拍;特纳之前都在电视和舞台表演,从没拍过电影,首次试镜就雀屏中选,从没看过四十年代经典黑片与之对位的蛇蝎美女就演出了那种气质。相对而言,同样是舞台剧演员的赫特算是个老手,也不过三部电影的经验而已。
影片一直到中段还只是象一部中规中矩点到即止的情色片,谋杀发生之后以为马上就是远走高飞的烂俗结局了。错!编剧给了你一个惊喜,峰回路转急剧紧张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之前的一切都是铺垫都是伏笔,没有一个浪费的镜头。。。
【B】不错的故事被最后十分钟拉低了智商。风铃声作为性暗示挺好玩,但作为个情色片就一场啪啪啪戏份,居然还是因为胶片事故赶工剪出来的。
一部向四五十年代的黑色电影致敬的作品,剧本很棒,台词写得太好了。演员的表演也很好,凯瑟琳·特纳的“蛇蝎美人”形象深入我心,勾搭威廉·赫特的那句台词“可以用舔的。”真让人销魂啊。最成功的还是还原了黑色电影的那种氛围,炎热的场景配合紧张的配乐,扣人心弦,结尾让人一震,,女人真狠!
Interesting remake of Double Indemnity with some other noir elements thrown in for good measure [e.g. the identity switch plot might be inspired by Detour or No Man of Her Own though used cleverly in a diff context]. has some nice pcH stylistic features as well.
像极比尔怀尔德的双重保险 导演不可能是在致敬 所以应该是模仿或改编 所以只能是三星类、、、、、虽然那么精彩。。。
原来翻拍的比利怀德《双重赔偿》,凯瑟琳特纳简直不输芭芭拉斯坦威克,美艳得让人迷了心窍,看得透才怪。同样台词也十分风骚,不减当年。卡斯丹写剧本厉害的。全片都在奋力营造一种湿热、躁动的情绪,看得人汗流浃背。威廉赫特真是可塑性强,怎么小胡子一贴,猥琐程度就多了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