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渔光曲》留下的56分钟,我明白为什么它可以连映84天,为什么它可以再国际上获奖,为什么他被载入史册。“走出来,走进去”一定是它成功的重要指示,我也听过长辈所说的苦难,但都不及这部影片带来的冲击力。 原来有一种不幸是每一次都不幸。在浓厚的影戏传统指导下,这部影片的冲突和戏剧性是登峰造极的,用现实主义的手笔将人间炼狱显露无遗。导演以客观视角“走出来”看到的是穷富代表的两个阶级无情的极端差异,是婆婆离世又遭开除,就算是被撵出去也要人格侮辱一番“别留这个蠢东西”,是孩子生病不能顾却要省奶喂少爷,最后自己的孩儿变成痴儿,是无渔可捕眼睛熬坏,太多了,这种不幸的堆积,在最后一刻到来之前不停的绞着人心,终于“小猫那首《渔光曲》就要会唱了,你再给我唱一遍”情绪终于破防,这也许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不满足期待不留余地让惨进行到底,观众的情绪跟着这小猫小猴起起落落,会不会马上就好起来了,导演说不可能,接受吧事实如此完全的“走进去”了。 在叙事手法与视听语言的结合中,这部早期的影片是超越时间的,大量的蒙太奇运用将故事矛盾上升到阶级社会,了解完拍摄背景后,我真的感叹于有限条件或者说艰苦条件下电影人的创作精神,反观如今的中国电影,讽刺至极。 小猴的痴傻是令人心碎的,演员的表演也又将这种情绪升华,“你们怎么都围着我啊,我怕”也许真是感性,这句话震痛了心脏。影片的成功离不开导演对细节的把握,也离不开演员走心的表演,小猴被招工人捏的那把肯定很疼吧,所以后来他多次摸着手臂,这种细节的表现才能冲破语言禁锢直达人心。 现实主义的叙事中导演的某些寄托又是理想主义的,少爷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他重情重义,正直有理想,富裕的家庭可却有一对刻薄的父母,不仅不受影响,还有坚定的信念,这不是理想主义中的真善美吗。 小猫的形象也是如此,明明被拒绝插队却无法拒绝别人,明明瓶子就应该是她的打碎了还要赔人一个,明明那一百块是救命稻草她却觉得没了妈钱也无所谓。这样美好的形象不得不深入人心,三次《渔光曲》的唱响,我被最后一次唱的破防,但于最喜欢第一次,失去所有亲人的小猫也一定会怀念那个在溪边为弟弟们唱歌的夏天吧。
《渔光曲》——联华公司1933年开拍,1934年完成,蔡楚生编导。这是一部无声对白、配音歌唱的影片,总体仍属于无声片范畴。
主题:
《渔光曲》真实地表现了 30年代中国社会的痛苦和矛盾,揭示出在经济调敝、民不聊生的现实中,下层劳动人民所承受的多重灾礁。在小猫、小猴一家贫困、苦难、悲剧的生活经历中,阶级压迫、民族矛盾、贫富对時历历再现,它们显示着造就灾难的社会根源。影片不止于表现苦难,还倾注了对受压迫者的无限同情和关怀。他们在艰难的岁月里,彼此体贴、相互慰藉的情怀令人感动。影片虽为悲剧,但人间温情却时时透露出来。悲剧遮责社会,温情投向人民,这是蔡楚生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渔光曲》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较好地体现了蔡楚生的表现风格。
内容:
影片人物表现的真切也是动人因素之一,小猫和小猴在贫寒环境中的生活经历代表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真实情貌。他们沿街卖唱、检抢垃圾、船上劳作时的伤悲,令人动容。而兄妹互为体恤、相潘以沫的举动,也表现出劳动人民与残忍生活顽强抗争、勤劳善良的精神。
影片中何子英的形象颇为独特。他是船主兼资本家的后代,又受到西洋文化的熏陶,试图实现"实业救国"的宏愿,但在积弱积贫的时代,美好的愿望只能遭到毁灭的打击,深深的失望代表了一些有力改良者对现实的共同态度。
虽然出身不同,但何子英从小与小猫、小猴共同戏耍的经历,使他同情于下层人民的生活,具有善良诚实的品德和人道主义同情心。他的形象经历是真实可信的,他的生活轨迹是对污液社会无法实现改良的注解。
形式:
影片情节曲折,从徐家愁生双子,父亲谋生却葬身大海,母亲不得不去何家哺育富人的独养孩子开始,穷富两家迴异的生活就相互交织,曲折婉婉,逐渐导向共同的悲剧结局。蔡楚生以简洁通俗的手法向我们讲述这个凄切动人的悲剧故事,既有郑正秋的导演影子,也更多了个人艺术追求的东西。
比如,细节的把握更为电影化,在镜失介绍"华洋渔业公司"的场景中,短镜头的组接让观众一目了然;小猴受伤仰头凝听小猫凄苦唱出的"渔光曲"时的镜头处理,缓慢疗情,情景交融,把全部的人生哀愁表现得哀婉动人。强化对比效果也是影片的突出特点,城乡、贫富的对比,何家父子的思想比照,都在映衬着主题。富人家楼上寻欢作乐,小猫这些穷孩子却在楼下争抢富人遗弃的酒瓶、垃圾,社会的残酷不公清晰醒目。
此外,影片在漬染情感上也比较出色,渔村、大海、船行等自然景色的镜头表现都富于感染力,安娥作词、任光作曲的主题曲"渔光曲"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幽怨凄婉的旋律,供托了悲惨的故事和人物命运,杆发了埋藏在人们心中的哀怨不平的感情。
声音:
音乐能表现一种感情或情绪的时空。音乐是抽象的,要靠联想来达到其表现目的,它的空灵抒情,必然和情感产生联系。尽管音乐在影片中可能是叙事时空中的组成部分,是人物所唱的歌,但却可以自由连接时空关系,并且表达人物感情。
《渔光曲》中的声音开始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歌曲在影片中成为某种角色,它是叙事时空中的内容,是小猴、小猫的谋生手段,又是他们心境的表达,是悲惨命运的暗示。“渔光曲”的凄楚内涵,在小猫为受伤的小猴吟唱时表现得特别动人,随着镜买缓缓移向波光蹴滅的渔场,歌曲的时空感顿然明显,我们感受到倍大海洋却容不下低微生活要求的人们的幽怨、哭泣,也为世道不平深深感叹。
中国电影音乐形成的仔抒情表意特点,后来更多发展为独立制造情绪效果的角色,或惊险怪异、谊染紧张效果,或柔慢舒缓、暗示绵绵情谊……以致某种旋律一起,人们便意识到相应的情感指向。
《渔光曲》于1935年3月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博览会,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电影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奖的影片。该片在上海创下连映84天的纪录,超过了此前有声片《姊妹花》连映60天的纪录。
在影片中三次出现的《渔光曲》,第一次是三个孩子纯真的嬉闹中,子英调皮地打趣小猫,要她唱歌以作交换,【云儿飘在海空,鱼儿倒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鱼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歌声响起,坐在溪水边的孩子们构成一幅美好画面,让我们看到了最纯粹无瑕的友谊。可是歌曲之后,却紧接残忍无望的现实,家中的变故让人心头再次蒙上阴霾。
第二次是在小猴与舅舅学表演时,盲眼的母亲让小猫唱了一曲,一无所知的、为孩子找到工作高兴的母亲和轻轻拭去眼泪的小猫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我们明晓真象的观众不觉心情沉重,【潮水升,浪花涌,鱼船儿飘飘名西东,轻撒网,紧拉绳,烟雾里辛苦等鱼踪...】和着小猫的歌声,镜头下展现出捕鱼者们的生活图景。
第三次是在结尾,小猴在小猫的怀中死去时,小猫唱了那哥哥一直没学会的歌,【鱼儿难捕船租重,捕鱼人儿世世穷,爷爷留下的破鱼网,小心再靠它过一冬...】影片在消逝的歌曲中落下帷幕,给人无尽的怅然与哀痛...
【中影史】变革时期
《渔光曲》1934 蔡楚生编导
上映获得了空前的社会反响,创造了当时电影放映的最高纪录;获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国际奖项。
一.既有社会的贫困和压迫,又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反映了更加广泛的中国社会生活现实,深刻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混乱。
二.蔡楚生学习继承了郑正秋作品所主张的平民化方向,充满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三.艺术手法精巧,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十分细腻,善于运用电影手段通过人物的外部动作刻画其内心世界(用几个全景镜头表现小猫小猴捡垃圾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真实地再现了城市中贫苦孩子的生活景况;用近景和特写镜头表现小猴杂耍时翻跟头被石头硌到的痛苦表情,以一种看似滑稽的表情烘托出小猴含泪的笑——这种含泪的笑和形象反喻式的滑稽造型成为蔡楚生影片的独特标志)。
四.配音片,整体上还是用无声电影手法来表现情节和人物,但片尾配上了对主题具有深化作用的主题歌《渔光曲》,后成为经久不衰的流行歌曲。小猫饰演者王人美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摘自《中国电影史》李少白
上课的时候果断扫描。
中国的现实主义比意大利早十年!可惜原版(80分钟)已经丢失,现存的版本(56分)丢失了很多珍贵的镜头!
6.5/10
一起哼起这旧中国的凄婉曲调。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的获奖影片,第二代电影人蔡楚生扛鼎之作。充满了对底层的同情和对命运的无奈感,一系列的对比蒙太奇镜头,上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平行幻梦,无疑很有开创性。“上海是个好地方,他们都很高兴呢。”这是中国的《城市之光》。8.2
空镜很美,印象深刻的是对比蒙太奇和何父镜中自视的段落。
今天看了修复版本,有几段仍然缺失导致不连贯,基本上仍然是苦情戏,剧情比较紧凑,剪接快速清楚,但感情比较单一,王人美演技一般,不如阮玲玉和周璇黎莉莉那么有魅力。6
那时候的拍的真不错
一母同胞的两兄妹,为什么一个长成了王人美,另一个却长成了韩兰根……#电影资料馆#
手法极为现代,空镜头用的比现在的傻逼导演牛多了。韩兰根是那么出色的一个演员,中国的卓别林。@资料馆
中国最好的电影几乎都是书写小人物的动情故事
还是以前的故事纯粹
上课啊上课
第四期 银幕玫瑰·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令人辛酸落泪的老片。比《愤怒的葡萄》还惨。
原片全程使用音乐伴奏,并配有同名主题曲反复歌唱,在配音片技术层面算是成熟。但是,从剧情上却完全不连贯,怀疑现存只是部分残片,能拍出《新女性》的蔡楚生不至于把故事讲成这样子吧。另外本片在莫斯科也没有获奖(只是第9名),却在片头后增介绍文字上特意强调荣誉,反倒是不讲讲有缺失段落的情况,种种迹象都很奇怪。
这《渔光曲》的歌一唱起来,真是煽情啊。穷人之苦,王人美的表演非常令人难忘,情绪烘托上已经非常精彩了。关于贫富差距的电影,如今同样很稀缺。
外婆死了,妈妈被辞了,妈妈瞎了,兄妹被辞退了,妈妈死了舅舅死了,哥哥死了......
中国第一部获奖电影应该是《农人之春》孙明经编剧,黄天佐导演
56分钟,应该是不完全版。有几个过场非常不错,其次就是对比蒙太奇,姐弟俩往脸上抹泥和富人往脸上抹奶油,最后小猴的去世和渔船的大收获。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