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诗句

正片

主演:傅孟柏,温贞菱,黄迪扬,姚以缇,高群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 / 闽南年份:2017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1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2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3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4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5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6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13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14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15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16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17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18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19最后的诗句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最后的诗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对于阿施来说,千禧年夏天是最美好的年代。他遇见青春绽放的晓萍,一同牵手走过那缤纷的年纪,写下生命之诗的开头。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两人总是乐观且有计画性的面对。直至一次阿施父亲到军营中的探访,改变了长久相处的共识,陷落○六年那躁动不安的时代氛围中。出社会后,现实的压力却磨损了原本美好的爱情,使阿施的离去成为不得不的现实,阿施与晓萍在艳阳下相爱,在日落时分开,再拥抱已是四年的时光飞逝,两人清澈的双眸已被岁月折磨地悄然黯淡,距离当年灿烂的身影已越发遥远……。历经波折后的重逢,能使他们再念起那首描述岁月静好的生命之诗吗?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宝米恰恰赤道系列:丰富的珊瑚礁宽宥2019洛城疑云阿穆路西法 第三季叛逆青春校园第二季天算不如人算

 长篇影评

 1 ) 残酷的现实

残酷的现实生活总是让人们赤裸裸的经受着风吹日晒,最后尸骨无存。也如骆驼般等待着最后一根稻草的出现。压抑和丧才是生活的主题,灯红酒绿是少数人的权利。影片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的展现生活中的无奈,将人物一步步的推向死亡。简单写实的故事更容易感同身受,而最后买枪复仇则太过刻意了。如果没有背负上巨额债务,或许男女主角不会是这样的结局。可是,生活有时候就会突然给你一记重拳。

 2 ) 一场安静的爱情祭殿

社会:整个故事以时间轴展开,展现的是一个有着欠债自杀父亲的男主与被姑姑抚养长大的女主爱情悲剧,反映的是一潭死水的台湾经济下底层台湾青年的无奈。

政治:1.这部电影试图与时代和政治相串联,其中一个场景,是台湾省大选中陈阿扁的当选,一个阿伯说的“我们台湾人终于写出了自己的总统。”这反应的不仅是对果党这个外省党的不满,更明确表达了部分的心声,阿明党是自己的党,所以现在不管这个烂党做出多大的丑闻,地位依然屹立不倒的原因,果党未来不要说当选,恐怕连最大在野党的地位也保不住。2.第二个场景是男主开出租车时接到一个大陆游客,该游客一边说着关系,一边说着罪名,广播上却播放着民主法治与此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很多台湾人对大陆的刻板印象。

剧情:剧情本身非常简单,就是围绕着时间线发展,角色也很简单,就男主和女主,不像香港电影配角都很出彩。单就角色而言,你可以说男主很渣,有一个不离不弃的对象,甚至帮自己还债,得到的却是出轨和远走他乡。你也可以说女主很深情,忧郁症的结束在一句我们结婚吧。但两人的悲剧性格早已注定,一个是看到没钱日子下婚姻悲剧的男主,一个是被姑姑抚养长大渴望属于自己家庭的女主。唯一出彩的地方可能就是那场出轨戏,虽然整部电影平淡但不寡味,但是也说不上上乘,感觉评分过高了。

 3 ) 最后的诗句

我一直觉得台湾的青春片矫情,这部显然是要刻意的摆脱像我这样粗犷的观众对台片的认识。但是外表撕了,骨架还在。导演明显的用力过猛,他想让全世界通过他的表情,来知道他便秘,他的目的表面上是达到了,看完影片我是知道他便秘了,但是却感受不到他便秘的痛苦。一个多小时的片子,根本融不进去。 最后看主角心痛绝望的回忆过去,拿枪自杀,念下他以前写过的诗句,一下就给我腻着了,假的不能再假。这假跟演员没有关系,演员表达的很真切,这个假源自于编剧的编撰,导演的设计,故事的本身。 主角手里的枪不是生活给他的,是导演,主角的痛苦也不是社会给他的,是导演,主角的爱情悲剧也并不是顺其自然的发生,是导演的故意为之。 导演就是要故意的抬高主题,故意的升华电影。这故意在开始倒是令我觉得有点逼格,但越往后看越觉得有点恶心。 总之全片无感,难道我特么的没有过青春?

 4 ) 爱与现实

🎯主题主旨:

花束般的恋爱,这片名用以形容山音和小娟的故事很贴切,首先花束代表着花之含苞待放时期、花之盛放期以及花之枯萎期。

他们偶然的相识就像同一片园圃里在不同位置的被采摘一起形成花束,有着许多的共性,但其实这也寓意着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其他同类的花而结合成花束,但这种偶然性下的结合就被我们称之为“缘分”。

中间的因相知相惜不断升温感情,也适合花之盛放时期,但是花是无法随时随刻保持永恒美好的状态的,如何维持感情成为两人间的难题,加之经济能力给她们带来的难题,形成了两人之间无法逾越的距离,最后大家和平分开,即是花之枯萎时期。

但故事巧妙在结尾的寓意,与已经离世的博客博主的语录相呼应,也就是“开始,也是结束的开始”,或者说剧情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预告了结局,但我相信,再见并不是花束的枯萎,而是花束的重新组合般的开始。

因此,花束般的恋爱就是山音和小娟相知相惜相爱后再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的故事。

🎥故事剧情:

山音和小娟的爱情或许是大多数恋情都会经历的阶段,尤其在我们中国,在大多数80后和90后都无法买下属于自己的房子时,这种矛盾往往会比两个人是否合拍更加重要。

涉及柴米油盐的生活可能难以再有爱情,谈及婚姻,山音的想法代表着大多数男生的想法,即所有的爱情最后都会变成亲情,而大多数女生的想法就是亲情能与爱情共存,两个人理想中的不匹配,迟早也会被现实冲垮,就像山音觉得只要两个人在一起了,什么状态都是没问题的,只要有了钱;但小娟极力争取她所期盼的感情,最终,两人并没有殊途同归,而是背道而驰,这样的感情,难以继续。即便有爱的存在,也慢慢被各自的担子磨蚀掉了。

在台湾电影#最后的诗句# 中,属于阿施和晓萍的最好的爱情也是在彼此没有负担的状态中,但被现实塑型后的爱情早已面目全非,最后落下了悲剧下场;我觉得花束般的恋爱是相对比较温和式的呈现,用一种温柔的形式把现实的残酷演绎了出来,加上结尾时,双方带着对方美好的回忆继续寻找下一半,继续生活的时候,其实是导演给大家传达的更加明朗的寓意——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即便这样的爱最终走向终结,我们也能拥有一段如花绽放如花美好的爱情,也许现实也是如此,只有我们敢于直面现实,才能从现实中抽离,才能看清现实的面目。

最后,完全相似的两个人并不一定能在一起,我认为,只有对未来达成大致相同的共识,才有可能走进婚姻,面对未来。

 5 ) 一场荒唐吃人的梦

2017年3月4日,台湾青春片《最后的诗句》上映。虽是部青春片,电影中随处可见的政治镜头却折射出导演的野心。

电影将时间放置在陈水扁和马英九上台的2000年到2016年。电影中陈水扁当政当晚,一些人骑着机车喊着“有梦最美,希望相随”的口号。但在陈当政的八年期间经济一直衰退,他曾给人们刻画的美梦,成了一场荒唐吃人的梦。而承诺“马上好”的马英九,也未能拯救台湾经济。经济衰退的背后,是小人物们陷入困境的生活。

在这部青春电影的青春外衣之下,男主人公的遭遇是时代衰退背景下的典型牺牲品。电影在刻画爱情之外,还有更多的内容想让我们看见。

【民国八十九年,青春】

汗水、足球、操场、联谊,这些独有的青春元素,晕开了《最后的诗句》电影的开头。

阳光高大的施人杰对晓萍一见钟情,在第二次相遇便耍了点小手段让女主答应联谊。十几人骑着电驴穿越一个个山路弯道,风将他们的青春气息张扬地扩散,一路放肆兴奋着到达山间溪流边。

由于“施人杰”这个名字,不少人叫他“诗人”,被叫习惯后,他偶尔也写诗。找到机会跟晓萍独处的他提及这个绰号,引来晓萍的好奇,嬉闹着要他念诗。流水淙淙,炽热的阳光穿透树林后具有一股温柔的气质,满满的岁月静安。

这是民国八九年的“诗人”,也就是公元2000年。还读着大学的他,有要好的伙伴,有美好的爱情,更有慢慢努力可以变得更好的未来。谁曾想,这成了他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成了他多年以后用枪抵着自己的脑袋时浮现的画面。

电影分别讲述了四个时间点男主的经历,从千禧年跨越到民国九五年(公元2006年),再到民国九七年(公元2008年)和公元一百零一年(公元2012年),和最后的公元一百零五年(公元2016年)。

【民国九十五年,自由】

六年后,正在服役的“诗人”接到一通电话,多年不见的父亲提着一袋梨子来看望他。草草聊过几句后,“诗人”便借口离开。没过多久,警察便让他去命案现场确认自杀者的身份。破旧的汽车停在荒芜艺人的河边,车窗贴满胶布,躺在驾驶座上一动不动的正是他的父亲,因做生意失败欠下两百万走投无路。

而在“诗人”接听电话的休息室里的电视上,正放着红衫军发起的“倒扁活动”,上百万人聚集一起游行,希望将贪污事件频发的陈水扁推下台,最终活动以失败而告终。

电影中还拍了他们将要退役,前辈希望他们能够签下来继续服役三年,过了三年就能存下一百万。大家嗤之以鼻,不停强调当兵有多辛苦,早想着脱离苦海。前辈提醒大家外面就业困难,却被人戳穿自己是因为信用卡使用过度成了“卡奴”急用钱才会签下来。此时的“诗人”,想着自己退役后的生活,赚钱、结婚、生孩子,认为自己前途一片光明。

【民国九十七年,风暴】

时间走过了两年,男主被黑社会追债,让他偿还他父亲欠下的两百万。已经办过抛弃继承手续,法律上他不需要承担这笔债款,相信法律和警察的“诗人”挺着腰杆子,正面怼回他们,甚至在他们走后认为他们不敢做什么而不采取任何行动。

但没过多久,家里养的狗被他们杀害,无奈之下逃到宾馆居住的两人报警,警察却百般推脱。一次下班路上,买完晚饭回宾馆的“诗人”被推上车,活埋在石子堆中,只露出一个头。被百般折磨的他终于明白黑社会的“能力”,绝望地在欠条上按上手印,在女主的姑姑帮忙下还了两百万。

而在“诗人”买饭的小餐馆里,电视机上正放着“重申九二共识,将与大陆进行协商”的新闻,那是陈水扁结束执政的2008年,一片动荡。

【民国一百零一年,求婚】

再过四年,他才终于把欠条上的金额还清。但与此同时他已经被磨光了所有志气,挤在拥挤的房屋中介所磨着时间,不敢结婚,甚至与有妇之夫在空房间里大战几百回合。

而同事跟上司聊起房子卖不出去的原因,提到的“买房的人想再便宜三十万,卖房人觉得房价会涨不肯便宜”,还有“诗人”完事后被对方质疑卖房能力时说“卖房人多,买房人少”,寥寥几笔写出了当时台湾的买房压力

面对女主晓萍的逼婚,他借着寻找机会的理由去大陆发展。镜头扫过出租房里的电视机,上面放着马英九连任的新闻。在马英九上任前,他制定了具体的“633”的经济发展目标,即经济增长率达到6%以上,失业率降到3%以下,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然而,台湾经济并未改善,“633”一项都未实现,贫富分化加剧,失业率上升,物价上升,房价高涨。马英九连任的八年,更将这一场噩梦不断催化。

【民国一百零五年,返乡】

四年后,“诗人”蓬头垢面,偷渡回台湾。导演并未交代他落魄的原因,但从“诗人”一句“他有种就不要回台湾”可以看出,“诗人”为寻机会去了大陆,却被台湾同胞欺骗。

回到家乡,他才知道女主被富二代骗到怀孕流产并患上抑郁症自杀。他找回女主,晓萍温柔地帮他剃掉胡子理了头发,并未提及四年前他的狠心抛弃。干起出租车生意的“诗人”,在晓萍细腻的照顾下,终于体会到晓萍的好,向她提出求婚。命运不曾厚待他,本以为岁月可以安稳,晓萍却在当晚割腕自杀。

而在“诗人”跑出租的时候,导演安排了这样一个镜头:乘客打着电话说“人家靠关系靠法令扣你个帽子把你扣死”,挂完电话听到收音机里讲着“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去捍卫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还嘲讽地说“没事讲这些干嘛”。

面对晓萍的死,“诗人”联系上曾经比自己还债的黑社会人士,用钱买下了一把手枪。交易地点和当年还钱地点一样,一个废弃已久的桥洞,外面阳光普照,走进里面一片漆黑,不知掩盖了多少罪恶。枪支贩卖、威胁恐吓、人身攻击、高利贷、黑社会,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太多。

拿着枪,他逼问富二代为何欺骗晓萍致她不堪绝望自杀,富二代笃信晓萍怀的不是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之间什么都没发生。面对富二代在枪支威胁下也不曾更改的回答内容,“诗人”不敢面对是自己导致晓萍怀孕并流产进而患上抑郁症自杀,是四年前他嘴上说着去寻找机会实际上是抛弃了她,更是自己四年后回来,给她身上放了最后一根稻草。是自己,晓萍深爱的自己,辜负了晓萍的自己,将她推入深渊。

最终,他回到出租屋,写下最后的诗句,举枪自杀。

-The End-

《最后的诗句》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我当下平稳生活背后的脆弱,启发我去思考如何避免陷入生活的困境。

2000年台湾大选,政党第一次轮替,华人历史上首次发生的不流血和平政权转移,陈水扁成为首位非国民党的中国民选总统。那时未来一片光明,无论是台湾还是“诗人”未来的生活。

但后来,经济一片低迷,“诗人”从理财产品推销员有着一间独立办公室,到后来干起房产推销员与一群人挤在同一个空间,就业情况一年不如一年。而在生活上,年轻人只有靠家人出钱才办得起婚礼,更别说买房子。如果说父亲带来的高利贷追债是“诗人”颓废的起因,一连串生活的压力则是将他打垮无法翻身的成因。

有命运的捉弄,更有诸多政治因素的参与,我们好像离政治很遥远,但它又间接影响着我们生活。看电影时,友人说“倘若大陆的经济稍微出现点下滑,我们也有可能像‘诗人’这样生活陷入绝境”。整个社会就是一台运转着的机器,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被时代裹挟着向前,不论是好是坏。

这不禁让我想起刚刚播出的《极限挑战》所拍摄的内容:四十年前,结束十年动荡的中国恢复了高考,一大批知识青年参加,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三左右。他们在没有机会的时代,不放弃自身努力,等到机会来临时有足够的能力抓住机会。四十年后,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使得就业竞争激烈,就业机会不少,但想要拥有一份好的工作需要更高的水准。

在《极限挑战》第四季第二期的最后,他们来到崇明高中举行了一个活动。六个嘉宾各提出一个关于父母是否给孩子带来便利条件的问题,若回答是便可站在前一列的起跑线。六个问题回答完,六条远近不同的起跑线上,还有四五位同学站在最末端也是最开始的起跑线,而有的孩子已经站到了第二条起跑线。发起开始口号后,所有人都拼命往前,画面上浮现“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的字句。

人生这场马拉松,无论外界条件如何,最终决定自己人生的还是自己。

最后,附上“诗人”所写的诗句:

我孤独地 在微凉的季节

收拢双臂

等待午后的炙阳

给与我苍凉的生命

一丁点悲悯的温柔

也许走了

将不再痛苦和遗憾

醒了

又是春暖花开的一天

只盼一天清晨醒来

我们都是美好的人

有着美好的人生

阳光将拥抱我们

在风中摇曳的脆弱

我将拥抱她

像拥抱一场纯真的梦

 6 ) 最后的诗句,是我们都回不去了

20年前的台湾,是如日中天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是“奇迹的典范”。

但是这样的台湾早已不复存在。

现在的台湾,企业生存难、创业门槛高,产业创新乏力,政府对经济社会影响能力越发微弱,贫富差距扩大,阶层固化……

尤其是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一无所知,和自身的坐井观天,简直成了人们快乐的源泉。

用台湾“中央研究院”的一位博士的话来概括就是“如果说20年前台湾被视为‘奇迹的典范’,那么今天再谈‘奇迹’就是个笑话”。

《最后的诗句》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它的故事。

故事发生于2000年的夏天,整个台湾都充斥陈水扁喊出的“有梦最美,希望相随”的口号。

唯独施人杰没有,因为他的世界被另外一个人塞满了。

这个人叫晓萍。

少年时代的感情来得简单纯粹,只是光凭一个人的身影,就足以让另一个人失了神。

所有的感觉,用施人杰的好基友在加油站说的那番话那样

我喜欢你

我喜欢这个世界

我喜欢大自然

所以……

概括来说就是,一见钟情。

“有梦最美,希望相随”。

陈水扁靠着这个口号俘获了大部分台湾选民的心。

而施人杰靠着一首诗和晓萍走到了一起。

那时候的施人杰义气风发,他向往未来,对未来无比期待,倒数着离开部队的日子。

教官问,退伍之后想干嘛

施人杰回答说:

找工作啊,赚钱,结婚,生小孩。

晓萍则在等着施人杰退伍,早早地规划着两个人的未来。

忙着帮施人杰算钱,算他之后退伍,两个人每个月还要还多少学贷。

如果想买房子的话,是要买在台北市还是台北县。

要存多久的短期款。

希望以后每年可以出国一次。

他们俩和每一个台湾民众一样,对陈水扁,和这个新台湾,充满了希望。

只是事与愿违,生活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顺利。

由于施人杰的父亲生前欠了黑社会一笔巨款,黑社会们三天两头跑到施人杰的家里催债。

施人杰不怂,他说法律会保护他们的,既然他已经放弃了继承,这笔债务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他笃信法律,但黑社会不认这个理。

父债子还,黑社会纠缠不休。

直到门口被泼红漆,直到他和晓萍养的狗被虐杀,直到他被埋进石碓里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他终于明白,法律并不能保护他。

然后是妥协,认命。

找了晓萍的姑姑借了钱,还签了分期,认了这笔债。

社会的不公平会轻而易举地消解掉一个人所有的坚持和信念。施人杰对生活所有积极和奋力抗争,从那一刻起,都烟消云散了。

前途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奔跑,在这个过程中,施人杰已经找不到自己了,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只能浑浑噩噩地围着一堆债务活着。

而那时,台湾之耻陈水扁被踢下了台,马英九接棒上台。

台湾经济并没有好转,施人杰的境遇也没有改善。

从独立的大办公室,换到逼仄的小办公桌,反倒是越来越差了。

施人杰的人生仿佛没有未来。

他甚至不想对面晓萍的求婚,他觉得自己是失败的。

公平正义对于他来说已经只是童话,现实是,有钱意味着一切。

他怀疑生活,怀疑自己的爱情。

这或许也是大部分成年人的爱情的模样,没有物质就像一盘散沙,经不住任何的风吹雨打,不堪一击。

施人杰疯狂的敲打自己,他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想不通生活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你可以说是台湾日渐坠落的经济,撑不起这样一个年轻人的抱负。你也可以说是他一次又一次做出的错误决定。但生活不是找理由,它无法被琢磨和参透,就是这样。

于是抛弃一切,远走他乡,大不了从头再来。

只不过衣锦还乡的故事似乎只存在电视剧里头,但施人杰并不在这部电视剧里。

四年过去了,他不顾一切地离开,换来的是从大陆偷渡回家。

蓬头垢面,惨不忍睹。

台湾领导人换成了蔡英文,而台湾的经济还是一蹶不振。

而晓萍呢?

被假富二代欺骗、堕胎、自杀未遂……行尸走肉一般地苟活着。

直到施人杰重新出现。

她的眼里,有了光。

但这道光终究还是熄灭了。

晓萍问施人杰:

你还记得那首诗吗?

可以再念一次给我听吗?

晓萍还在惦记着过去,而施人杰在想着面对现在。

施人杰到最后也没念出那首诗,那首他们定情的诗。

而是说:

我们结婚吧。

晓萍终于是等到了这句话,但故事已经不是她曾经期待过的那样了。

那一刻晓萍真正明白了,一切都回不去了。

然后,了结自己,了断过去。

故事并没有到此为止,施人杰要对生活喊最后一个“不”。

他买了枪,抓了那个辜负了晓萍的男人。

可意义呢?

别说报仇了,就连害死晓萍的罪魁祸首,施人杰都找错了。

谁都明白,所有的这些,源头都来自施人杰自己。

于是他回到家里,默写下那首诗。

我孤独地

在微凉的季节收拢双臂

等待午后的炙阳

给予我苍凉的生命

一丁点悲悯的温柔

也许走了 将不再痛苦和遗憾

醒了又是春暖花开的一天

只盼一天清晨醒来

我们都是美好的人

有着美好的人生

阳光将拥抱我们

在风中摇曳的脆弱

我将拥抱她

像拥抱一场纯真的梦

施人杰对着墙上的油画,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那些温存,那些温暖的瞬间。

他深知已经不能从头再来了,那么就在这一刻,到此为止吧。

8分 / 10分

怎么说呢,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一来是对这类气质的电影原本就爱不释手,二来关于施人杰和晓萍的感情,我确确实实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愿意把它推荐给你,希望你也能喜欢。

还是老规矩,后台回复“最后的诗句”可获取电影资源。

 短评

是啊,这才是普通人的生活吧。总有刚刚好能拖垮你精神的灾难,总有看似年轻优秀的人最终比平庸还要落魄,总会从一开始就爱上错的人,总忍不住互相伤害,总不舍得放手,总是女人爱的更多更投入,总是分离,总是流泪,总是抑郁,总是怀念,总有撑不下去又不得不撑下去的时刻。

4分钟前
  • /name-?P=0/
  • 推荐

好像之前就不止一次看过类似的故事,却看着看着还是心痛、悲伤、想哭。等到片尾曲结束之际,再那最美好的青春回忆结束之后,天空依旧是蓝天白云,却传来一声枪响。悲恸、绝望之后的解脱。傅孟柏演得很好,温贞菱更不用说,早已是她的粉丝。

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一直都4星,最近是不是標準太低?但我覺得我首先看就把他當成電視電影來看,章節式也無可厚非,這種觀看的方式本身就要預計我們會一直暫停跳出來做其他事,然後或許我真的本來毫無預期,但演員表演跟一些詩意呈現都滿好看的,愛上溫貞菱,好想找他演戲哦。當然離電影有段距離,但這種片還是有價值的

11分钟前
  • DINGAYIN
  • 推荐

男女主角的演技在线,现实够残酷。

12分钟前
  • 气急败坏女疯子
  • 推荐

除了表演得不错,一无是处了

17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较差

傅孟柏86年的,前途无量。

21分钟前
  • 璐璐的阳台🌰
  • 推荐

所以说,千万不要在17、8岁的时候喜欢上一个人,因为那个人会是你这辈子最爱的人。真的好喜欢这个结局,他站在旧居的一副油画前,是再平淡不过的笔触描绘的丛林溪水,但是他却不由得回想起他和她一起第一次出游的场景。画挂歪了,他把头顺着角度慢慢的往右扭,慢慢的、慢慢的就掉进回忆的漩涡。

24分钟前
  • 曼靑
  • 力荐

男主到最后可能都没有懂得相互拥抱到底是为了什么,彻底的个人悲剧

25分钟前
  • #烧光光#
  • 推荐

近年台湾佳片...压抑的社会压力家庭压力个人压力,促成这个令人惋惜的悲剧故事...天花板的霉漏如同主角的心病,只能腐化...女主温贞菱很有味道,耐看,动静皆宜,带有一种病态的活力...陆台关系背景下的爱情悲剧...

28分钟前
  • pksky
  • 推荐

这不是台湾版的《后来的我们》吗?只不过是更残酷更犀利,特别是后来的后来那个部分,有一种青春无法承受的痛,悲剧的导火索没有道理可讲,却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让一片生命坍塌。

33分钟前
  • 望潮
  • 推荐

最后两人吃饭的画面看着想哭,本是美好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两个人,却被现实虐的体无完肤,生活里看不到希望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36分钟前
  • 不要不开心哦
  • 推荐

人生这场马拉松,无论外界条件如何,最终决定自己人生的还是自己。

41分钟前
  • Monsieur W.
  • 推荐

我说不清楚压死他和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但他的父亲或许是让他走上与父亲同命运的不归路的第一根稻草。还好那个男人在我20岁时就跟我说“你自力更生吧,就当我早死了”,感谢他的抛弃让我活了下去。

42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16年的无路可走、无梦而绝

44分钟前
  • 曼特宁
  • 推荐

原谅你的人仍会一直原谅你 只是你的错也让她背负起来了 这一点 你如何也不能被原谅

47分钟前
  • Настя
  • 还行

是好看的。我们总以为,爱和成长会把人带到更好的地方,却没想过,终点会是死亡。

50分钟前
  • Raaachael
  • 推荐

能把这么狗血的剧情拍的这么好看,足见导演功力的深厚

54分钟前
  • aaadzy
  • 力荐

2017最喜歡的電影,跟推拿一樣,片尾曲讓人不斷回味。傅孟柏成功扮演隨時代沉淪 ,永無出路的台灣年輕人,雖然有點退縮、窩囊,但本質上誠懇、個性不壞,試著在社會上立足,但不知怎麼地,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56分钟前
  • Jumpdc
  • 力荐

他們二十幾歲,騎著摩托車兜風的日子,怎麼會想到往後的人生能那麼苦。斑駁的牆面,漏水的屋頂,頻頻摔倒,無名怒火,任憑怎麼折騰都是在浪潮裡打滾。(很稚嫩,模仿➕套用,但太真實,真實到每一聲無奈的嘆息,每一句炙熱的爭吵都彷彿在耳邊回響。)

59分钟前
  • 还行

你为生活写下了一首诗,生活却把它变成了一坨屎。

1小时前
  • 阿怪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