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的早期影片。
坦白来说,这部片子并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早就听说过,结果直到今年出了CC才特意找来看。昨天晚上开始看,中途实在太困了于是去睡觉,今天早上才看完。整部片子讲的都是年轻人的事,混乱、迷茫,从影片开头男主家里渲染的气氛,到后来与克里斯汀在唱片店的对话,围绕的都是青年人与家庭关系的矛盾。女主克里斯汀因父母离异及继父之间的矛盾自苦,影片中截克里斯汀从精神病院逃出,克里斯汀的母亲来找克里斯汀时对男主说:“我认真工作,她认为我抛弃了她,她埋怨我,她想让我为她奉献一切,我只是想过我想过的生活。我只是想拥有自己的事业,为什么她要这样为难我?”这段话不禁让我想到前天去吃火锅的时候,听到隔壁桌两对父母谈论育儿心得。听见面朝我的那名母亲说她要为她的小孩打算一切,奉献一生,讲得情到深处,让我不禁有种苦海无边的感受。影片那一头,大洋彼岸的这一头,不好说会不是殊途同归。
影片里有几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克里斯汀要男主和她远走高飞时的对话:“我现在只有一个人了,你知道吗?我没有家人,没有钱,没有家,对于你来说有一个我,除了你我什么都没有,只有你。” “我知道。”“你跟我一起走吗?” “是的。” 一段十分牯岭街的台词,杨导看完估计会眼角湿润。
最后克里斯汀在大河边脱去衣服,与男主同衾而卧,男主醒来时克里斯汀已然消失,只留下一张被石子压住的字条,打开后空无一物,我才恍然发现,克里斯汀不就是青春的象征吗,某天醒来之后,她已经走了,没有一丝声音。
黑眼圈第十七观影日,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对就是张曼玉的那个前老公)作品《赤子冰心》。 这又是一部片名翻译值得商榷的影片,英文是“Cold water”,法文不认识,但是中文体现不出来影片的感觉,又是一个类似“刺激1995”或者“22世纪杀人网络”之类的翻译。照我看来不如试译为“冷川”,一则反应社会之冷,对青年的影响;一则讲述影片结尾少女步入寒冷溪水,结束生命。这样翻译基本属于直译,能表达意境,也不赤子也不冰心的发挥,其实未尝不可。 片子大概讲的问题少年男和问题少年女一路作妖,逐渐远离主流社会,然后嬉皮化,最终“疑似”问题少女步入冷溪,结束生命,只留下一封无字遗言的故事。 片子观感比较破碎,又开放情节无闭合情理,问题少年男的炸药和问题少年女的逃出精神病院都缺乏前后关联。米饭夹生,吃着嗝应。 嬉皮聚会是片中的亮点,用的篇幅也比较大。不过片中表现的嬉皮感觉是一种被动逃离的嬉皮而不是主动追寻的嬉皮。感觉挺傻的,仅仅是因为精神空虚和面对问题时懦弱的选择,有嬉皮之形式,而无嬉皮之神采。 片中出现了不少乐队和配乐倒是值得一听。问题少年男偷的一摞唱片最上面那张就是“深紫”1970发行的那张经典专辑《Machine Head》。影片配乐中有詹尼斯•乔普林,妮可,雷纳德•科恩,鲍勃•迪伦,爱丽丝•库珀,这些声音辨识度极高的乐队/歌手。此外还有金斯堡不着四六又充满魔性的诗歌,相信导演一定对嬉皮文化有着不一般的热爱。 不过虽然有着如此众多的珠玉元素,本片总体观感仍然不佳。这次观看的影片版本是CC版,编号cc-944,体积不小,修复不错,但是最近几年CC的选片口味也是越来越温吞水。是好片子都选的差不多了么?我看不完全是。业界标杆再这么搞下去,也快离砸掉牌子不远了。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评的是片中的问题少年,也说的是CC。
2020.8.20
1993年,法德联合电视台Arte [fr/de]播出一部有九集构成的电视剧,名为《所有男孩女孩》(《Tous les garçons et les filles de leur âge》)。该部电视剧的邀请多位导演以自己成长年代为主题,各自拍摄带有自传性影片。时隔一年,电视剧中的各两集被先后被翻拍成独立的电影版本;一部是出自安德烈·泰希内的《野芦苇》(1944),另一部则是由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导演的电影《冷水》(1994)。
《冷水》于1994年7月6日在法国上映,导演阿萨亚斯表示这是以他17岁为背景拍摄的自传电影,讲述的是两位家庭组成截然不同,却同样破碎的两位青少年之间逃家的故事。早在1986年,阿萨亚斯就在自己的处女座《杂乱无章》中就以失去目标的青年为主题。
《冷水》在艺术层面角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影片中传递出的艺术影像是对70年代的阐述与回顾,在电影产业的层面角度,影片拍摄于世纪之交的90年代,他的商业规模和制片模式受到新时代很多的客观且正面的影响。
毫无疑问的是,商业性和艺术性二者之于电影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将从导演对1970的艺术审美与社会观察出发,再到1990后的商业环境做出分析。就电影本体而言,反抗与救赎,无疑是电影内部中人物的戏剧目的,有趣的事,另一方面,这两者要素恰好符合对法国电影市场的描绘与照应,但是较影片结局来说,是一次明确而且乐观的“预言”。
70年代的到来,并没有削减60年代末以来的躁动与疯狂。美国及西欧的学生运动风起云涌,游行、示威、占领校园及街垒战等场景群山四应。就法国而言,68年的五月风暴等左翼运动,对于本国乃至西方世界的影响空前绝后。毫无疑问,这一系列运动建构了青年激进的反文化、反政府的能量,是一个反叛与迷茫交织的年代。
回溯电影史,青年反叛文化的电影之首无疑是1969年丹尼斯·霍珀导演的《逍遥骑士》。两位颓废、逍遥的哈雷摩托骑手,代表美国社会的无数嬉皮士青年。影片中,最有开创性的段落是两位嬉皮士在墓园和妓女们吸毒、做爱的场景;全程手持拍摄,色彩斑驳透亮,穿插嬉皮士在雕像前的飘然姿态,仿佛他们自己成为了上帝。这段极其心理化的表现方法,象征着青年们反权威、 反体制文化、表达颓废而潇洒的自我,既宣扬了反文化的伦理,又激发了青年们实践异托邦的梦想,也使毒品成为反文化的“象征”。
不难发现,这份反叛青年的破坏性、避世性在《冷水》中几乎是一脉传承的青年精神写照。影片男主角Gilles来自一个离婚后的单亲的家庭,而他的女友Christine来自一个三角关系的家庭,他们对家庭的漠然感到沮丧,彼此吸引。
Gilles与Christine首次在超市相会,目的是来超市偷窃流行音乐CD。全程手抽拍摄,大量特写与中景,并且不断跟随者两位青少年的脚步移动,仿佛直击两位青年彷徨又躁动的内心。导演精巧地通过环境与道具结构起影片中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内心:首先,在琳琅满目的超市空间中,视觉是丰富甚至于拥堵的,并且,商品被整而有序地陈列,好似对应的现代人对生活一系列货架栅栏式的规划;同时,在现代主义消费的商业化进程下,超市与商品作为消费文化与流动资本的象征,组织着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关于商业化的,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曾有这么一番见解:“意大利变得非常商业化,享受生活和肉体,就是享受一种已经消失的生活,换句话说,你没有过去”。虽然不同于工业化完成的意大利,但在消费文化为环境下,两位小情侣探究对当下自我的认知与过往历史有着一定的精神共性——他们反抗权威,偷窃流行音乐CD以追求流行文化,找到精神上的依托与个性自由;再者,超市作为公共空间,环境内部又着有序与无序的对立统一关系,货架规整林立,充满人为痕迹,干净又整洁,却具有一种隐蔽性。片中的两位小情侣就像是好莱坞经典黑色电影《双重赔偿》一样,他们隐形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密谋一件法律所不容许的坏事,前者是杀人,而后者是偷窃。这种安全感源自于规训社会中人们对彼此的漠然,又来自于超市潜藏着资本背后强大的权利,通过资本的流通支撑着社会有序运行,然而,Christine冲破了玻璃,象征了这一准则被这对小情侣蔑视、打破。
打破玻璃在结构中具有象征性作用,它在后半段荒废的别墅再一次出现。以此破坏性的行为表现派对少年们对独立的朴素诉求,即通过简单的暴力破坏推翻过去,火焰、炸弹、焚烧的家具也有同样的暴力符号。视觉上,明亮而熙攘的超市与昏暗而空旷别墅构成了一组对应关系,仿佛一个文明之地与蛮荒之地。青年们不断地运动,纪实性的手持跟拍,像达内兄弟的作品一样,减少正反打使用,像是在邀请观众在狂欢中思索未来该何去何从。置于画面前景的火焰外化了年轻人桀骜不驯的狂躁,但火焰随风摇摆不定,捕捉了青少年对生活与未来的不安。听觉上,流行音乐回荡,青年们砸坏东西,吸毒,可能是对抗无望未来的唯一防御。换句话说,这些“极限体验”完美地捕捉了青少年的感觉,冲动,却找不到地方排解。
最后流亡的镜头采取全景,胶片与白雪,清冷苍茫的画面,观众回到了观察者的身份一探情侣的未来。Christine最后将酮体曝露在山脚河畔下,与Gilles一番翻云覆雨后留下衣物与纸条便消失了,似乎是是对性解放的含蓄表达。两位角色的结局是有迹可循的,所谓“反抗”与“缄默”更像是逆反主流文化下的狂欢。Gilles对卢梭仿佛闻所未闻,青春与非理性无法形成“纲领”推翻主权。而Christine外套臂上有着醒目的德国国旗,仿佛隐喻70年代西德导演对自我身份的迷茫与探索,和德国导演不同,Christine抛开过去与父权体系的青年们忘记了历史,他们只能妥通过逃离的放纵和自由制造一系列幻景,暗示了最终通往结局将是悲剧性的,正如爆炸的哈雷摩托一般灰飞烟灭,像是影片最后的河水一样冷冽,却充满流动的生命力。
同影片中情侣在自我认知的探索,70年代中期,电影产业同样经历这一场自我身份的变革——电影影像媒介的出现打乱了电影产业的经济基础。同时,时间往后,90年代电影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票房奇迹——《驱魔人》、《大白鲨》、《星球大战》改变了美国电影,也改变了世界电影,新的多厅电影院相继建成,一个大片的时代开始了。法国电影面对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压力,同样进行着自身的“反叛”与自我“救赎”。
面对电视产业的兴起,法国电影业却绝处逢生,影像市场和电影市场形成了一组密不可分的关系,难以想象,电视产业竟然能为法国电影文化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和再利用空间。以至于90年代前期,世界局势涉及全球经济贸易问题当下,表面上能较为健康的发展。1993年,据CNC的数据统计,101部由法国主导的电影中,有80部接受或者部分接受了由电影频道提供的资金补助,有61部至少得到一个频道的明确发行支持。除此之外,法国电视公司必须在黄金时段中包含60%的欧洲电影和40%的法国电影,不光如此,私立频道必须将年收入的20%用于扶持本土电影,更有明文规定,所有频道必须拿出3%的营业额补贴法国电影,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尽管如此,面对世界局势和外来电影,影响投资者的士气是不可避免的。根据cnc的数据,法国电影在1992年空前低迷,票房仅达到1.16亿。为了力抗鲨鱼、绝地武士、恐龙的入侵,1994,在WTO设置了欧洲电影保护配额,从60年代初由国家电影中心首倡的电影人和制片人自律性财政资助,也在90年代强化到顶峰,从数据来看,1995年法国电影确立了欧洲最大最成功的市场地位,成熟的财经资助制度成为欧洲各国争相模仿的对象。固然美国代表团法国政府一系列对电影产业的干预,大打违背全球化市场精神的称号,从结果来看,法国电影的反叛中就赢得了救赎。
1. 为什么对话场景如此无聊?……举一个微小的例子:我们只需要一个摔下去的动作(《机遇之歌》)或是一些碎片,而不是结合在一起的过程和结果。
2. 《四百击》的优点是moderé(虽然,一句题外话:我也不喜欢它的标题字体),即展现着适当的东西而从不愚蠢或(更糟地)由此感情激动。试图表达一件事情的整个过程,如果不是像《撒旦探戈》(它的渲染也常常相当肤浅)或候麦那样,是相当困难的。《克莱奥》只有一部。
3. 偶发的美:当真正的风景和音乐出现时你才知道消除不必要运动的重要性。这些元素,慵懒的运动、温柔长焦和仪式性的传递性长镜头,只有在这里才有效。想念基耶斯洛夫斯基。
4. 短发好多了,不是吗?天才。
6. 一切仍然证明一件事:通常,不需要逻辑。不需要笨拙地装着有逻辑。人类是美好的。
7. 白焰喷洒的帧率。有几分钟很完美。
9. 不应该那样跳舞……凭这样一个构架人们可以成为新时代的帕索里尼,但这很难。他差一点。在有些地方差许多。我们的水平不够。
10. 但是:这部电影有一条很隐藏、很绵长的故事线:阿赛亚斯的线。而且……没人能够掩盖……那天晚上她容光焕发的动人(在那些场景里他们令人感动地融合在整个事件之中,我们仿佛并不“刻意”地去看他们;这远远超过了任何MV水平)。这是一次成就!作为第一部电影,是得神助了。和贾木许的第一部对比一下,就能发现它的一些优点。
11. 意外的、必要的湖。
12. 赫尔佐格甚至缺少一点这种丰腴。
13. 结尾:给孩子们的艾柯。想要一些微微哀伤的吊诡,但显得做作。(不过,她一旦进入某种自然的状态,比如说裸体,就突然变得漂亮。我只能基于横向对比不带任何偏见地说阿赛亚斯对女人确实有一手。)
14. 音乐都来自70年代。回顾后半部分和结尾,我们看到的也是一种暧昧、浪漫的退行。除了最结尾处有一点装腔作势、前半部分对话低劣、中间偶有过火,这部电影没有异味;似乎一点也没有。
B+
把Virginie拍得美爆了,宴会那一场的状态尤其对。还未长成的叛逆情侣,不对等经历,和无望的未来。其实是很俗的学院派故事,但是插曲小加分,Virginie加分。整个故事走法明显故意设计,有点招烦。
二十年以後的「五月之後」簡直是把當年的故事豐滿再拍,但是心態已經完全不同了
开头废戏淤积显得无聊,中间嘈杂配乐扰人视听,哥特风的晨景长镜头稍稍扳回一城,最后收尾莫名其妙,不如让两人睡一晚然后返家。感伤又无处宣泄的青春其实很美妙,奈何阿萨亚斯只拍好看了女主。
0225 修复版 Talk with OA qui m'a dit “l'écriture peut te sauver”,c'est vrai?!!!?
电影里的少年们的情感状态总是如火如水胶着在一起,现实里的自己则是火山灰,死海,无人观望。
原来《五月之后》中派对那场戏是阿萨亚斯对自己的回溯,但冷水中显然更冲动,更叛逆,也更空虚迷茫。很喜欢那个点燃一支烟,在每个人手中传递的镜头。68之后失去方向的年轻人找不到生活的光,只能陷在怀疑自己存在意义的漩涡里无法自拔,最后随冷水而逝。Me and Bobby McGee 太好听了
无聊到底了...
4.5。一些地方镜头调度预判的太规矩了,有时不以人物为中心点,而是变成了人物身体动作跟随镜头的移动而运动,还会出现固定位置与横移镜头的人物出画入画,远景运动变换至近景等调度操作,似老塔的迷弟式仿作一般,这时的阿萨亚斯还尚被一种“规矩”的调度意识所钳制着,在我看来,除却剧作上的反常规与简省,阿萨亚斯的镜头能在人物复杂、随意的运动对话中和其动作、气息做到最近距离的准确的同步存在,而不漏出任何外在的电影式安排设计痕迹,再配以自我擦除式的无痕剪辑从第一秒开始就形成局部进而带至全片的流畅行进语气,其在电影整体行进运作中的无规则的平滑才是其更重要和标志有趣的部分。虽展开的非常匪夷所思,但是是十分自省的,能握住人拍出绝对统一迷人的气质,整体已足够5。
看了一场法国电影,里面全是英文歌,什么都没有才是最美,为什么他们想要更多
什么玩意,有些人的品位怎么还停留在15年前的《看电影》水平上,金曲串烧也真是够了
世界是荒谬的,重要不是活的更好而是活的更多,每一种生活都是值得过的生活, 每一种感受都是值得经历的感受。迷茫是真实的,改变需要勇气与力量,每次转变初期都可能陷入人生低谷,脆弱不是青春的代名词。
世界史 第一部阿萨亚斯 后五月风暴时代的青春挽歌,哀怨动人,看完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冷色调贯穿全片,胶片好像是泡在水里刚拿出来一样,肩扛摄影极具呼吸感,浅焦镜头捕捉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这也是导演一直追求的东西。特写镜头记录下了最美的拉朵焉,一头短发,在阿萨亚斯的镜头下像一只性感的小野猫,自由的行走着。
Virginie Ledoyen冷水般的美
8.3 色彩鲜艳,却难掩冰冷。镜头压迫人物营造逼仄空间,躁动感因此而生。第二幕不间断的配乐看似没什么区别,却从反衬孤独变为衬托两人重逢情感,再变回萧索天地的背景。篝火晚会拍得实在美轮美奂,与之后冰天雪地成为一组剧烈的反差,红与白,赤子与冰心,热闹与孤寂。
我们姑且可以凭借阿萨亚斯的《赤子冰心》作出判定:他是新浪潮之子。这部处女作对于象征反叛与独立精神的新浪潮风格有着十分明显的模仿与继承。这里的重点不在于他在电影表现形式和方法上与前人多么类似,而是在于他对前辈们创造和积累下来的优良艺术传统的改造、拓展与延伸。换言之,这是一种对于历史的再认识。而他接下来的《迷离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导演在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之间完成了一次颇为有趣的穿梭,并以爱情为纽带将二者嫁接在了一起。自然界里的篝火在其作品里是极重要的线索,如同性爱之于热恋中的男女。与此同时汹涌的潮水也是他个人成长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代表了激进的革命运动、躁动的青春岁月以及一切归于冷静和荒芜的时间灰烬。倘若《五月之后》是阿萨亚斯关于整个“迷茫一代”的回眸,那么此处的记忆则属于导演一个人。
孩子,迷茫,叛逆还有最后无力的脆弱以及走向自杀之路
又是手持,摇晃的镜头,冰冷的画面;Assayas没有把这种手法继续下去怪可惜的...
7/10。近景、特写为主体,远景为参照,构成大量的两极镜头,镜头运动的缓慢性制造了视觉节奏内部的力量。成年世界给小伙、姑娘的生命空间造成强烈挤压,基里选择偷窃商店的唱片寻求刺激反抗父亲的人生规划,多次进警局的克莉斯汀扯谎编造一个可逃离去的美好世界。青年团体的浪迹与狂欢正如那盒从未爆炸的雷管,当基里不再对孩童时代的危险游戏感兴趣,他将雷管送给弟弟,与克莉斯汀抽身离开各自的团体,过渡到青年阶段。野外篝火一段舞蹈力和摇滚力的表现非常激烈,火苗的力量甚至超过了摄影机的重要性,抽大麻和破坏废墟等叙事段落破碎、场面调度追求抒情性。前途对基里和克莉斯汀来说不可预知,纵身跃进冰冷的河水,带给身体的尖锐痛楚象征着心灵流浪的青春,结尾毯子下赤裸相拥后,留下一页白纸在基里手中展开,灵魂的成长留给未来的依然是一片空白。
青春也许从来就是虚无的,在那样的黑暗中由于长时期找不到光,会日渐变得绝望,不断选择放弃别人,也会最终选择放弃自己。可是当你数年后再去回想这段经历,也许会觉得曾经的自己是那么的荒唐,可是那样的勇敢无畏也是再也找不回来了。仔细想想人生总是充满遗憾,可是再来一次也许也会有新的问题,所以也不用想那么多,安稳生活便好。
最爱是那股空虚又躁动的氛围营造。他们叛逆却一无所有,在破屋中将一切打碎,在烟雾中令自己熏迷,在烈火中将身体燃尽,而最后注定要随着冷水漂流。阿萨亚斯的镜头总是贴着人物的呼吸,覆满温度和观照,这是他最迷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