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HD中字
导演:李前宽,肖桂云
主演:吴桂苓,吴京安,李法曾,杜志国,郑邦玉,郑继勇,周宁朝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5
简介: 1937年,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遭遇了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日本帝国主义早已将爪牙伸向中原,狼子野心的侵略者赤裸裸露出贪婪嘴脸,所欠仅是一个赖以开战的借口。古都北平,日本华北驻屯军横行霸道,却碍于国民党29军的热血将士誓死挡在面前,不敢轻举妄动。而另一方面,蒋介石集中精力对付中共,对日本侵略者一味采取退让政策,迫..详细 >
意识形态上有进步,但还是太粗糙。结构太散乱,表演太肤浅,台词念得像样板戏,人物塑造脸谱化。打仗的场面,特别是拼刺刀,简直没法看。最明显的bug就是七七的时候红军还没有改编,可都穿上了国军的服装。赵登禹的大刀一会儿不背左边,一会儿背右边。
除了正面描写国军抗战这个亮点,整体实在乏善可陈。罔顾史实一厢情愿的“戏说”成分太多,国军与日寇近身肉搏那场戏动作假得有如儿戏。
人物塑造好过后来胡编乱造的《大刀》。
应景...........................
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期待严肃的版本
每当看这些厚重的历史题材影片,我就忍不住的难过,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古人的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中华民族能走到今天,真的太不容易了,是多少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是多少先辈浴血奋战才换来今天的和平,没有他们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定当铭记于心,了解历史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日本军国主义从骨子里就散发着侵略的本性,流着肮脏的鲜血,他们无耻卑鄙,疯狂的简直令人发指,为了侵占我国土不惜自导自演,在卢沟桥发动了“七七事变”,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而“七七事变”也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最终以敌人的失败,我们的胜利而告结束!
应景的CCTV6
1.小时候痛恨蒋介石不抵抗,人人都说蒋介石是废物,其实从元年到1931年之间年年都在打仗,1928年刚刚打完中原大战,国内还没有整合完毕,有什么力量和日本鬼子打?志愿军最起码还有苏联提供点武器。所以1931年就和日本人大打,是很不明智的。到37年,稍微有了点力量,而且国际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可以和日本鬼子拼一下了。2.现在美国和日本天天欺负中国,中国也没打他们,实力不行,时机也不到罢了。3.宛平县城那段没有《大刀》里的剧情丰满。
cctv6大概每年今天都会播吧 铭记历史
算是比较早的正面描写国军的片子了!佟麟阁、赵登禹、二十九路军的英魂们,敬礼!
中学时,组织在影院看的
满分!!!!!!
没有鲜肉的一众演员的表演能看出来每个人的努力,在90年代拍的电影已经很不错了。只是那个时候拍电影的服化造有点生硬,有些演员的造型那个时代感不是很到位。有的场景有点假,比如悼念团长他们时飞起的和平鸽不实际了。
主旋律课本剧。国军正面抗战,然而这个结局注定的故事就是没法拍出一个提气的胜利结局呀(对比可看丁善玺版[八百壮士]),典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写大历史事件的方法(同时也暴露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与电影方法本身的矛盾,伟人史观?)。选角很有趣。赵登禹战死那段很有气氛。
为国
补卡给童年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气氛掌握的还行,音乐可以,大量出现的英式钢盔给少年时的我留下了很深印象
7月7日观看电影《七七事变》。奇怪,豆瓣时长写140分钟,然而看到几个版本都不足120分钟。——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七·七事变”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日寇进攻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卢沟桥抗战的壮举引燃了中国民族抗战的圣火。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
战争场面杂乱无章。很多群演不走心。关于宋哲元、张自忠的一些情节模糊不清。
宋哲元也是明哲保身,许道临长的也不像蒋介石,场景很有年代感,就是这样的电影,也拍不出来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意识形态上有进步,但还是太粗糙。结构太散乱,表演太肤浅,台词念得像样板戏,人物塑造脸谱化。打仗的场面,特别是拼刺刀,简直没法看。最明显的bug就是七七的时候红军还没有改编,可都穿上了国军的服装。赵登禹的大刀一会儿不背左边,一会儿背右边。
除了正面描写国军抗战这个亮点,整体实在乏善可陈。罔顾史实一厢情愿的“戏说”成分太多,国军与日寇近身肉搏那场戏动作假得有如儿戏。
人物塑造好过后来胡编乱造的《大刀》。
应景...........................
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期待严肃的版本
每当看这些厚重的历史题材影片,我就忍不住的难过,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古人的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中华民族能走到今天,真的太不容易了,是多少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是多少先辈浴血奋战才换来今天的和平,没有他们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定当铭记于心,了解历史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日本军国主义从骨子里就散发着侵略的本性,流着肮脏的鲜血,他们无耻卑鄙,疯狂的简直令人发指,为了侵占我国土不惜自导自演,在卢沟桥发动了“七七事变”,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而“七七事变”也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最终以敌人的失败,我们的胜利而告结束!
应景的CCTV6
1.小时候痛恨蒋介石不抵抗,人人都说蒋介石是废物,其实从元年到1931年之间年年都在打仗,1928年刚刚打完中原大战,国内还没有整合完毕,有什么力量和日本鬼子打?志愿军最起码还有苏联提供点武器。所以1931年就和日本人大打,是很不明智的。到37年,稍微有了点力量,而且国际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可以和日本鬼子拼一下了。2.现在美国和日本天天欺负中国,中国也没打他们,实力不行,时机也不到罢了。3.宛平县城那段没有《大刀》里的剧情丰满。
cctv6大概每年今天都会播吧 铭记历史
算是比较早的正面描写国军的片子了!佟麟阁、赵登禹、二十九路军的英魂们,敬礼!
中学时,组织在影院看的
满分!!!!!!
没有鲜肉的一众演员的表演能看出来每个人的努力,在90年代拍的电影已经很不错了。只是那个时候拍电影的服化造有点生硬,有些演员的造型那个时代感不是很到位。有的场景有点假,比如悼念团长他们时飞起的和平鸽不实际了。
主旋律课本剧。国军正面抗战,然而这个结局注定的故事就是没法拍出一个提气的胜利结局呀(对比可看丁善玺版[八百壮士]),典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写大历史事件的方法(同时也暴露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与电影方法本身的矛盾,伟人史观?)。选角很有趣。赵登禹战死那段很有气氛。
为国
补卡给童年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气氛掌握的还行,音乐可以,大量出现的英式钢盔给少年时的我留下了很深印象
7月7日观看电影《七七事变》。奇怪,豆瓣时长写140分钟,然而看到几个版本都不足120分钟。——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七·七事变”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日寇进攻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卢沟桥抗战的壮举引燃了中国民族抗战的圣火。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
战争场面杂乱无章。很多群演不走心。关于宋哲元、张自忠的一些情节模糊不清。
宋哲元也是明哲保身,许道临长的也不像蒋介石,场景很有年代感,就是这样的电影,也拍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