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的推荐,所以抱着对唐1、2的好感来看,也看到很多人的推荐和好评,可我看第一案的过程中就很想吐槽。
实话,这个案子要是放在国内,公安早破了。
如果确定不是玄幻片,放在现实,就是这几个人串谋、在撒谎。如果以此为基础,先调查几个女同学关系、再调查死者老公和她们的联系。以现在满街的监控,早就发现线索了。
一个情节如此简单的案子,非要用拍摄手段和剧本表演、以及泰国独有的文化,弄的玄乎其玄,还要为了表现侦探,用泰国警方来反衬。我看唐案以后不用想去泰国拍了。还有智商不在线的女主,简直无语。
看到第一集,我还有点怀疑,第二集,基本就确定是三女一男的串谋,四杀一,加内讧。
明明现在很多先进的侦破手段和技术,非要神话男主的鼻子?!
现在只希望后面的几个案子能好看一些。不要为了悬疑而悬疑,为了魔幻而魔幻。
从十年前看推理小说开始,我就最讨厌打着推理小说的名号写惊悚悬疑,所以现在一样讨厌这部打着探案名号做惊悚恐怖的剧。作案手法生搬硬套,1-4集明明伪装成自杀就能成功犯罪,硬是被几个凶手去警局神神叨叨搅黄了。那也能叫作案手法吗,纯粹就是去警察局自首了啊,你们不去警局谁能想起你们是哪里来的小盆友?还扯上神神鬼鬼,这但凡是个有脑子的也不能信啊,泰国警察人均弱智?女主憨批不说了,男主像是鬼灭之刃串戏过来的,真怕之后他练出来直接闻出凶手的绝活,大家都省事了。
(开车撞河的女演员我挺喜欢的
(只针对1-4,如果5-8好的话看完会改分的
(这种随手发的评论还能招来喷子……我也没让你们讨厌它,你们干嘛非让我喜欢它?
《唐探3》即将在大年初一上映,为了给《唐探3》造势,《唐探》网剧也开播了。
《唐探》网剧有12集,每4集一个故事,而且是每周更新4集,刚好在《唐探3》上映的前一周更完,和《唐探3》无缝衔接。
第一个故事由柯汶利执导,他也是《误杀》的导演。
其实我对《误杀》并不感冒,我觉得这部电影完全是原版《误杀瞒天计》的功劳,但是不得不承认柯汶利执导的《唐探》前4集还是很不错的。
谈不上多么惊艳,但是没有给“唐探宇宙”拖后腿,而且还给“唐探宇宙”添砖盖瓦,让它的世界观更加完善。
第1集开头就出现了《唐探1》的警察泰哥;
唐仁也客串了,他说他在美国,要赢500万美金,也说明剧版的第一个故事的时间线是对应《唐探2》;
同时客串的还有在《唐探2》中出现过的KIKO;
除此之外,后面还会出现野田昊的弟弟野田昊二,还和“唐探宇宙”目前最神秘的Q有关。
剧
透
分
割
线
第一个故事的凶手虽然比较容易猜到,但是这并不算一个缺点。
因为推理片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真凶在前半部分就会出现,而且戏份不会太少。
只有前面出现过、而且戏份还不少的人,最后揭晓谜底他是真凶,才会让观众心服口服。
比如阿温一开始就出现了,秦俊则出现在第12分钟。
所以能猜到第一个故事的凶手是谁并不会太难,因为第一个故事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人。
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推断阿温和阿水都喜欢的男同学裴善肯定不是真凶,因为他第3集才第一次出现,如果真凶是他的话就拍得太失败了,毕竟前2集都没出现过他,观众怎么可能猜得到真凶是他?
得益于《唐探2》票房大卖30多亿,看得出电视剧也是花了大本钱的,汽车坠河、“劫机”应有尽有。
制作精良,而且所有灵异事件最后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比如为什么阿水会听到念经声而丈夫听不到,为什么阿水会自燃,为什么阿温脖子上会有手掌印……
秦俊用2个低音音箱放念经的声音,然后骗阿水说自己听不到,这一招真是太狠了,没有精神病都要被吓出精神病。
还有一个细思恐极的细节。
第2集林默一行人去看望查雅的时候,阿温特别叮嘱他们不要提阿水的死,因为查雅现在很脆弱,提阿水的死会刺激到她。
看到后面你才发现,阿温真是老奸巨猾。
阿温想杀了阿水,侵占她的家产,所以利用迪楠和查雅帮她实现这个计划。
迪楠和查雅以为只是简单地吓唬吓唬阿水,就同意了阿温的计划,殊不知自己只是阿温的棋子。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所以阿温不想让查雅知道阿水死了,直到后来查雅出席阿水的葬礼才知道她死了。
即便如此,她也以为阿水是被她们吓得自杀的,也不知道是阿温和秦俊合伙杀了她,并伪造成自杀的假象。
最后录口供的时候她也说她根本不知道阿温和秦俊的关系,如果她知道的话是不会配合他们的。
还有一个细节也让人眼前一亮。
林默推出了这一切,但是他没有证据。
为了得到证据,他决定试探她们,说阿温的气味和秦俊很接近,果然迪楠就去跟踪秦俊了。
这种“侦探没有证据,就利用智慧骗到证据”的桥段正是推理片的亮点之一。
的确这是导演为了让主角破案刻意安排的,也的确会存在一些漏洞:如果迪楠很蠢没看懂林默的暗示呢?如果迪楠没有去跟踪秦俊呢?
但是也只能这样安排,如果迪楠不上钩,接下来就没法拍了。
推理的部分是过关的,同时也有能引发人们思考的地方。
第4集片尾彩蛋,查雅许愿收获幸福,结果她的丈夫家暴她,后来两人离婚了。
迪楠许愿要赚很多很多的钱,结果长期买彩票从没中过奖。
阿温许愿所有人都能考上曼谷大学,结果所有人都没考上。
所以说啊,神不会害人,但也不会随随便便就满足你的愿望。
最后你会过上怎样的生活,关键还是看你自己。
但是最让人心痛的是,就算你很善良,也不代表别人就不会害你。
第3集,裴善在同学会偷听到阿水的姐妹说她送东西的目的是“赎罪”。
本来我还以为阿水做了什么对不起她们的事,所以她们才会害她,看到后面才知道她是最善良的。
她许愿和三个姐妹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而且她还真的记住了姐妹写在同学录里的最想要的礼物。
然而她真的把她们当做姐妹,她们却觉得她是在炫耀。
阿水很喜欢裴善,裴善也并不是阿温的男朋友,还拒绝了阿温,阿水完全可以和阿温公平竞争的,但是她选择了主动退出,因为她不想和姐妹抢喜欢的人。
但是阿水在阿温心目中是怎样的呢?
“她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好像随时都能给我们施舍。当年把裴善施舍给我,也是她的主意,害我在同学面前出了丑。”
阿水没说过希望把姐妹的好运转给她,阿温却诬陷她说了。
阿水也不是故意把风寒传染给她们的,但她们就是这么认为的。
她们记不住阿水对她们的好,只会编造她没做过的坏事。
所以说啊,别人害你不一定是你做错了什么,她们就是单纯嫉妒你过得比她们好。
你对一个人太好了,他就会觉得这是你应该的,是你欠他的,甚至会索要更多。
这种例子太多太多了,比如好心人无偿资助贫困生上大学,等贫困生考上大学后就不资助他了,结果他反过来骂好心人无情无义,殊不知好心人从一开始就没有义务资助他。
其实“风寒”这件事拍得很巧妙。
导演并没有把阿水塑造成十全十美、没有任何瑕疵的人,因为这么做会让观众觉得太假了。
所以导演安排了一个“阿水最先得风寒,然后姐妹被传染”的剧情,让剧情更加复杂了。
这个细节秒就秒在阿水不是故意要得风寒的,也不是故意要害姐妹,但是姐妹也确实因为这件事错过了高考。
所以一部分观众觉得,姐妹恨阿水是有原因的,这件事换做是谁都会恨她,毕竟阿水因为家里有钱去外国读书了,没有参加高考没有太大影响,但她们三个却过得很惨。
当然,恨归恨,合伙骗她、甚至杀她就过分了。
而另一部分观众会觉得,阿温就是心里不平衡,就是坏,和有没有被感染风寒有什么关系?
她只是想为杀死阿水、侵占她家产找一个理由而已。
如果有现成的理由,她就用这个理由;如果没有理由,她就编一个理由。
连阿水送礼物、不和阿温抢喜欢的人,都会被阿温解读为炫耀和施舍;
阿水许愿说想和三个姐妹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阿温也要撒谎说她许的愿望是把姐妹的好运转给她。
阿水对她们再好,她们也会往坏的地方想。
她们不是善良的人,她们就觉得所有人都很坏,所有对她们好的人都是心怀不轨。
所以就算阿水没有得风寒,就算她的风寒没有传染给她们,她们还是会找一个或者编一个理由来整她。
一部分观众会理解阿温等人(仅仅是理解,但是不支持),一部分观众会觉得任何事都不能成为杀人的理由,有了争议,就有了解读空间。
最后再来说说不足之处吧。
首先是女警察萨莎这个角色设置得太失败了,起不到一点作用,完全就是打酱油的,只能给林默拖后腿。
别的影视作品都在赞美女性,这里还在矮化女性。
导演之前拍的《误杀》里的陈冲和谭卓还是很有气场的,怎么到了《唐探》还出现一个傻白甜的女警察呢。
(截图来自官方片段)
要么就是萨莎是扮猪吃老虎,把自己表现得人畜无害,其实是整部剧的大BOSS;
要么就是演员水平不够,没有演女主角的实力。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导演和编剧,他们安排萨莎是天才,萨莎就是天才;他们安排萨莎傻白甜,萨莎就只能傻白甜。
其次,阿温找迪楠、查雅来演戏的行为,不能说是失败,但是还可以拍得更好。
为什么阿温要让迪楠、查雅配合她表演?
因为假如只有阿温、阿水的身上发生灵异事件,然后阿水又死了,警方就会怀疑是阿温、秦俊合伙害死的阿水。
所以阿温要请迪楠、查雅来演戏,让警察觉得她们寝室四个人是当年亵渎神灵遭到了报应。
事实也的确如此,警察局局长都叫林默不要查下去了,要结案。
但是正因为阿温让更多的人参与了这件事,也就产生了很多不确定因素,进一步留下很多蛛丝马迹,从而让林默得到了更多的线索。
所以观众就会问了:阿温为什么要给自己挖坑?如果她不把迪楠、查雅牵扯进来,就不会发生迪楠接到林默的暗示去跟踪秦俊的事,更不会让林默找到那么多线索。
如果这个案子没有迪楠和查雅参与,那么观众很容易就猜到凶手了;
如果阿温的计划太完美了,没出什么差错,就算林默破了案,观众也会觉得这一点点线索并不足以破案,会觉得主角光环太强。
所以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成了拍推理片的关键所在。
你很难把真凶拍得智商爆表,然后还把侦探拍得智商更高,最后还能让观众挑不出毛病。
有了《误杀》和《唐探》的尝试,导演也会发现拍摄过程中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如果今后他能克服这些问题,未来一定能超越自我。
先撇开即将到来的春节档万众期待的《唐人街探案3》,今天想单独来说说《唐人街探案》这部网剧的第二个单元故事《玫瑰的名字》。
邱泽与张钧甯两个人所饰演的角色,一个是拥有超级嗅觉的侦探林默,一个是深不可测的、让无数男人如痴如醉的开花店神秘女人IVY,这两个人在第二章的故事单元《玫瑰的名字》里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
极具电影质感的镜头画面,男女主角你来我往,不断试探对方的内心较量,以及最后双重反转的结局,全程带给我的除了惊喜就是惊喜。个人觉得这个单元《玫瑰的名字》比第一个单元《曼陀罗之舞》更加精彩!
从上个单元来到这个单元,刚看这个单元第一集的感觉就是整个故事的基调变了。如果说上个单元是以惊悚打底,以惊悚+悬疑的快节奏大信息量输出来叙述剧情,那么这个单元就是以轻松的喜剧与浪漫的爱情打底,搞笑+悬疑的节奏来展开,这个节奏也更加贴合唐探电影一直以来的风格。
对比第一单元的快节奏(为的是吸引首批观众快速看进去),这个单元明显放慢了脚步,明显剧情偏重文艺质感的营造,第一个单元侧重破案和推理,第二个单元重点和侧重在捕捉和编织人物的情网,进而交代叙述各个人物的成长背景和内心世界的探秘。
ivy最喜欢的其实不是钱,而是对一个人内心的控制,让男人们对她痴迷,对她死心塌地,心甘情愿帮她做一切事。
ivy善于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被害者,让男人一开始就有同情心,让自己有了解她、保护她的欲望。
ivy对林默说,自己是一个被笑脸控制的戏子,被他们轮j,被他们迫害,不得不帮他们去勾引一个个富豪来转移他们的资产,甚至是最后一开始放弃继承财产为的是不让自己心中最在乎的那个人对自己失望,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谎言,都是让林默坠入她情网深渊的花招。
ivy这个角色无疑是张钧甯从影以来最美最神秘的角色,是全剧唯一出场自带bgm的关键人物,那首拨动人心的loving strangers更是用的太妙了,不仅仅是林默,也让作为观众的我们对Ivy这个人物的真实身份如痴如醉。
还记得,在第一个故事结尾就给到我们信息——ivy是林默唯一承认曾经输过的人。围绕着这个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剧中留下的几个巧妙的伏笔——
ivy说我相信一见钟情通常是从气息开始的。这明显是ivy早就对林默做过调查,深知林默嗅觉爆炸的特点,所以一上来先用这一招吸引林默的注意。林默这里居然流鼻血了,也在从侧面说明这个特别调制的香味是有多魅力,有多与众不同,有多致命。
色——鲜亮的红衣,香——特调的香水味,然后就用味来迷晕你,让林默喝下他这个老江湖也没有察觉的迷魂水,之后开始两个人身体的初次触碰——互相绑架。
有一个细节是,ivy把林默绑在椅子上问他话时突然来了一个顾客,ivy娴熟的先用手捏林默耳朵让他不自觉叫喊,然后顺势用毛巾塞入他的嘴,这个手法一气呵成,绝不是初次绑架的人可以做到的,也在从侧面说明ivy是一个绑人问话的老手,ivy的身份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花店老板那么简单。
两个人互相绑架之间有两个顾客突然介入的剧情喜剧张力十足,林默面对男顾客强说自己就是花朵老板娘,强说自己就是女人的这一段一反林默一直以来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设定,意外的非常搞笑。
之后两个人出现在夜晚霓虹灯闪亮的天台独木桥那段,不得不说这段场景的调度和布置确实是全单元高光时刻,画面非常有电影质感,在黑夜里点亮的不仅仅是绚丽的霓虹灯,更是彼此互相探究对方内心秘密所交锋摩擦后的花火。
随着两个人一步步了解彼此的童年和身世,这里交代了林默孤儿院,跟随师父做起清道夫的亡命童年,以及ivy因为被笑脸集团轮j而受操控的不堪过去。当然,我觉得ivy这里所说的自己的过去全是编的,为的只是与林默交换心底最深的秘密,从而换取他的信任。洗澡的时候ivy笑说你不要闯进来哦,在天台林默问她你很容易会喜欢一个人吗?她却欲拒还迎的说,放心,我不会喜欢你的。吃面的时候ivy问林默你想过有个家吗?以及睡觉的时候ivy放love strangers的暧昧音乐都在一步步瓦解林默的防备之心,一步步撩动林默的爱慕之心,一步步彻底攻陷占据他。
最后两个人拿着化学瓶子里调制的降解酒精在寂寞的夜晚饮醉相吻也是浪漫的一塌糊涂。这也是全剧集最美一刻。
ivy接近林默,让林默爱上她,痴迷于她,沉醉于她的目的有两个,一个当然是满足ivy自己的掌控人心的快感,第二个最终目的无疑是操控林默,了解林默的一举一动,继而让他帮自己杀了已经无用的笑脸。既然已经拿下了泰国首富的唯一遗产继承人的所有财产,那么继续在泰国待着也没有什么意思和乐趣了,所以文叔这个做为泰国这块的最重要棋子也是时候丢弃了。ivy故意在文叔抽屉里丢一包薄荷烟,顺手栽赃让林默锁定文叔(其实薄荷烟味道是侦探被楼道上擦肩而过陌生人的烟头蹭到身上的,这里镜头明确给了),继而尽快借林默之力干掉文叔。
作家、文叔和林默都是被ivy利用的男人,都是她的棋子,都是她谎言的被愚弄者,这一切都是ivy在演戏,但ivy曾对林默说,有时候,我也会动了真情。
在那个浪漫的天台,整个天地间只有他们两个人,ivy说,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我们在这,谁又知道我们明天会在哪里呢,只是被命运带着走,其实我们都没有选择,所以,珍惜今晚,珍惜当下。
所以说,我不知道ivy到底有没有爱过林默,但那个两个人接吻的夜晚,ivy在那一刻也许放下了自己所有的算计,放下了自己的过往与未来,只沉醉于当下的那一吻,只在那一个短暂的浪漫时刻毫无顾忌的活着,在这一刻ivy或许有对林默动了那么一点点心呢?
真正的答案还有待揭晓,但我知道,至少ivy不是杀死林默母亲的那个q,当时林默才那么小,和林默差不多年龄的ivy当时不可能有这个力气轻而易举杀死一个大人,而且从身形看是一个男人。那个男人很可能是某个群体或是组织中的医院。Ivy可能是这个组织现任的幕后操控者,也有可能是其中一员。
最后,ivy飞向了伦敦,为之后在伦敦篇章展开的剧情埋下了伏笔,那是真正会揭开q真实身份的篇章。
这样嘎然而止的结局,让我更加期待之后的唐人街探案电影和网剧的第二季了。期待看到林默与ivy两个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到底会怎样开花结果,也无比期待Q真实身份的揭开!
自己只是一个普通观众,看完两集只有一个感叹,就是我们国产推理侦探剧什么时候能给男主配一个思路清晰正常的女性人民警察当助手,这个女警察真的是😒……大家各色各样的口音让我跳戏,毕竟唐人街,勉强可以体谅。华裔嘛,有些点一知半解也可以理解,但是那句伯仁是谁?让我尬出天际!两集下来的总体观感还不错,会接着看的!!
拙劣的模仿吃鸡游戏,毁了游戏,毁了唐探宇宙。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陈思诚所托非人,这个猪队友,强烈建议将后四集开除出唐探系列。
原以为放在最后一个故事演,应该是压轴,没想到是狗尾续貂!
演员完全业余,镜头瞎晃,剧情蠢哭,一分钟的悬疑成分都没有,垃圾!
豆瓣混了十几年,实在被这剧整怒了,不吐不快,浪费了一个宇宙,真是太恶心了!
不想写这么多,这剧压根不值这么多字,可惜豆瓣有140字的要求。
最后再强调一下,强烈建议将9/10/11/12集开除出唐探系列!
《误杀》之后柯汶利算是通过了观众的考验,回归到网剧的拍摄上显得格外的游刃有余。他的片段目前看到最佳。总体并没有因为是网剧而刻意的降低成本,削弱质感,还挺难得的。Q作为贯穿在电影和网剧始终的一个核心角色,依然保持着吊着人胃口的神秘属性,太想看到真相了。
现在还有短平快12集的网剧现在太不容易啦,没什么缺点,新加的女侦探小姑娘演技也不错,超喜欢语速快的剧,台词都没有什么废信息。镜头一摇到监控器就有点小怕,大年初一的晚上看这个超带感的!等着春节去看唐探3,对这个系列很爱了~
手心发汗,肾上腺素飙升,全身紧张,看的这么有浸入感的网剧还是第一次见。虽然不上大银幕,但在风格化和品质上和电影系列依然保持了高度的统一,新增的角色侦探也特别有意思,囊括整个亚洲,系列IP算是实打实的初见雏形。还挺期待“唐探宇宙”一直做下去的,本格推理的爱好者太吃这一口了。
国产剧为什么喜欢设置一个菜鸟又咋呼的女主,除了讨人厌有什么用?
新老侦探聚首,可以说是年度最惊喜的剧了,林默拜师唐仁竟然看出了电影和网剧的新老传承。完全没有拘泥于唐探电影已有的模式,多种元素融合混搭,每个故事的重点和风格也都各有差别。张钧甯美得一比,五大灵童中二又逗比,都给唐探世界的拓展探索了新的方向。
带着电影情结看了剧!感觉不太像破案剧 ,到是很像恐怖片,灵异镜头略多了,加上背景音乐看得一惊一乍的!探案剧还是得故事性要强。
唐人街探案的格局越来越大,对人性的探讨也越来越深刻;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部网剧,元素混搭、情节气氛控制非常丰富自然,有层次,尤其还可以把探案和热血+无厘头玩到一起!全员演技在线,邱泽表现满分,游刃有余!唐探系列角色惊喜串场太赞啦!
靶心锚定在精准的推理爱好者观众身上,我甚至觉得比唐探系列电影看的还爽,哪怕不依赖于这个ip,单独拎出来也是很好的故事了,国产推理题材终于有稳扎稳打前进的恣态,欣喜感动。邱泽演技超可,沉默一击必中的黑狗,非常贴切。
本来以为是唐探电影大卖之后陈思诚的圈钱之作,也忍着预告片里演员十元钱洗剪吹发型引起的不适点开了第一集,结果发现比预期的要好,故事有悬念,剧情不错,节奏也说得上紧凑。三星先鼓励一下,希望后面别崩。
悬疑短剧集,快节奏的风格直逼美剧了,谁剧透打死谁系列!Q的身份一直悬在心上,12集里不知道能不能初现真容。从唐探1系列看到2,等着3,再看网剧,对这个IP都有了自己的记忆和情怀,国产也可以拍这样的题材,陈思诚当浮一大白。
支持唐探系列
《曼陀罗之舞》7.5分。萨沙在片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以为是悬疑片,没想到是惊悚片。《玫瑰的名字》6.0分。除了最后揭露Q相关的人和物给人带来紧迫刺激感外,前期节奏太拖了。暧昧、喜剧成分大幅上升,而悬疑推理反而退居次席,某些桥段、音乐反复利用更是显得很无趣。《幽灵邀请赛》3.5分。这哪是唐人街探案,这分明就是唐人街吃鸡。无论是剧情,还是演技,相比前两单元都出现断崖式下跌。到最后原来是在拍电影,还不忘颁奖自黑,针对这点,我只想说你们演的是真的烂。林默这角色塑造的很不错。萨沙没遇林默前智商在线,之后就成傻白甜,这角色很失败。张钧甯饰演的IVY表现中规中矩,但离蛇蝎美人还差点味道。最后一单元的几人就是个笑话。PS.本剧传达了学好化学的重要性:不仅可以保命,还可以还好人清白,将坏人绳之于法。
看了几集觉着还行啊哈哈哈哈哈接下来就观望啦
化学老师、清道夫、侦探,林默这三个人设太带感了。超级喜欢片头审美,霓虹灯下的小空间俯瞰城市,配合男主的独白,糜乱灯红酒绿中拨雾气见人心。节奏很快,剧情环环相扣也可以逻辑自洽,推理爱好者很喜欢了!
谁能告诉我后四集是什么东西???
剧情紧凑,有点大片的感觉,演员演技也可以,可追!
陈思成绝对有厌女症。他塑造的女性角色让人不适,当然,这也反映了导演本人对女性的臆想。要聪明,但是不能比男人聪明,在男主面前智商得下降百分之八十,要诱惑,对男主都得有好感,而且还得主动献身……
基本暴露了“唐探”系列的问题,所有侦破过程都想当然,就这样巧合了,就这样发现了,主角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然后在设置一个只会问“十万个为什么”做配角,反正,唬唬人,看着好看就行了。
一万次感叹陈思诚的选角审美,能把邱泽挖出来重用,大胆又契合!岁月在他身上沉淀出一种更痞帅的气质,有腹黑的一面但又没有戾气,实在是很难得。《谁先爱上他的》之后就对他的演技特有信息,难得的是搭档的新人女孩儿也颇有灵气,不错不错。
说实话,这套剧将会成为大陆剧集的新物种。前半部分精心制作,无硬广无流量,往口碑方向全力冲击。后半部分则将所有推广流量囊入其中,再怎么毁也只毁了这不相干的支线,对主线部分毫无影响。钱也到手了,口碑也搞起来了(尽管只是部分)。说难听点,这叫做婊子又立牌坊。说好听点,这叫曲线救国。假若之后出现更多此类物种,豆瓣评分机制是不是也可以改一个“前八集评分”“后四集评分”了?可以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