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残障的残障协会
我妈告诉我的,有天有个癌症协会的人给我爸打电话,邀请他和他们一起去木兰山旅游。我爸说“不去。”然后就挂了电话,此后也没有癌症协会的任何消息。
还有次,在火车上,半途上来了一个卖“朝鲜白虎膏”的男的,把这个白色的清凉油吹得跟万能药一样,结果没人搭理他,他就嘟囔道:“不买就不买,你们就倒霉去吧!”
说实话我很害怕这样的人。他觉得他的这种滑稽的“施舍”是一种极其高尚的恩德,你们应该顶礼膜拜,信徒一样跟随,不然他们便会不屑一顾于你,再小小诅咒一番。所以我很小人戚戚的猜想,那个癌症协会的人,在愤愤不平的挂了电话以后会在内心说,“好,去死吧!”
是的我明白,很多人都不是我想的那样龌龊。
也许就美国人买这种张,各种协会,戒烟协会,戒酒协会,节欲协会,癌症协会,残障协会,往往有个道貌岸然的女人坐在一群需要在某方面克制自己或怜悯自己的人中间,说些关乎光明的蠢话,希望自己是戴着荆棘冠的Jesus Christ,领着一群瞎了眼的羊。而瞎眼羊确实成群结队,毫不孤单,你们在干吗呢,我可怜的羊,在一个圈子里为了分散自己是瞎眼羊的忧愁而谈论光明的愉悦吗?你们是不是该用你们的瞎眼看到自己已经瞎了呢?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邪教横行的一个原因!
为什么那个完全不残疾的老头因为抑郁而看起来像个植物人?为什么那个丑老太婆一定要套个脖套?为什么那个女孩儿要笑得像白痴?为什么那个男的要每天拿着枪听Johnny Cash?因为大家都看不到自己了。心理健康的人又能有几个?
睁开眼吧,还躲个p啊!看看自己,要么去自己面对,要么再自杀也不迟!
2 ) 真正的艺术家
编导的摄影机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层层包裹的心房,将生命最本质的欲望、恐惧、孤独、软弱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
3 ) 我们无法逃避,我们骗不了自己
这是一部反常规思维的片子,又或许是因为自己孤陋寡闻了,呵呵,总之之前算是没大接触过这类的片子.
看完之后,有点感触,又回头想想,为什么要叫<逆向思维>呢? 不敢妄断,任凭自己的理解与猜测,或许,当人们面对苦难的时候,选择逃避,应该是大多数人选择最多的一种方式,我们不愿对人提起,那种诉说,仿佛都是在经历那种痛苦,再一次的.所以,我们选择背对,不提,不想,或许可以忘记,然而,这部片子,通过一个派对,将那个特别的团体里的每一个人都逼向了自己的苦难,他们必须转过身,必须面对,没有逃跑的出口,那些挣扎,那些绝望,那些无助,那些羞辱,那些曾经普通的人过的普通的生活,当那种生活成了一种奢望,成了一个不能变成现实的梦想时,他们又该怎么面对自己残破的身体?残破的心灵呢? 让人深思. 或许这就是逆向的思考吧,我猜的,只有勇敢的面对,然后才能开始追寻失落生命的旅程,毕竟,太多的时候,有太多的事情,没有逃避那个选项,我们骗不了自己.
4 ) 负面还是逆向?
很久没有看过这样简单,但是又发人深思的电影。
也许商业片看多了,很多时候无法静下心来看一些关于人生智慧的书籍或者是艺术片。《Kunsten å tenke negativt》讲述的故事我并不想描述。无非就是几个残疾人,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上的。他们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生活。
积极的正面的面对人生?还是消极的负面的面对人生?其实这两者间是很难定义的。因为表面上的积极很可能只是在逃避现实而勉强自己做出来的假象,而消极的做法,采用极端刺激的发泄手法,可能更加能让自己的负面情绪消失。
不管电影里的事例是否真实,剧中所讲述的方法是否有效。我们是否从中得到什么?逆向思考的艺术?人生的一切本就不公平,既然都不公平了,我们就更应该让自己开心快乐,而不是自暴自弃,也不是变成依附他人的寄生虫,更不是唯他人是从的跟屁虫。要做独立的自我。往往有缺陷的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惨,所以需要同情,需要关心。但是越是收到特殊对待,往往就越在意自己的缺陷,结果只能是更糟糕而已。
本人虽然说不上残疾,但是也有不大不小的毛病。过敏性鼻炎,让我时常跟纸巾为伍,而且身体比较弱,一个鼻涕虫的形象,总是让我觉得自己跟普通人相比,我更需要同情和关心,结果在别人的同情和关心中,我变得更加逃避现实,从来没有思考过如何正视它,去征服它。逃避和漠视都不是办法。
连我这样的小毛病都可能造成这样的想法,何况其他有重大残疾的人?
对待残疾人不应该用同情的眼光,你应该像平常人一样对待他们。这或者也是剧中想表达的,他们更需要普通人的认同,他们不希望被人认为是残疾的。
其实现代都市人每个几乎都有或多或少的精神问题。这也是心理残疾的一种表现。正视自己,发泄负面情绪,多和朋友沟通,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工作,生活,交际都是一样的。
爱上生活,才能享受生活。
5 ) 谈谈电影里对于不幸的两种处理方法
1、乐观治疗法:自我暗示。虽然从中得到高兴的情绪,但得不到乐观的生活。因为潜意识告诉自己,这是在欺骗自己——假如没有从各个方面全面暗示的话。而且总有一天负面情绪会爆发。
2、消极治疗法:自我堕落。直面自己的伤痛,直面通恨的东西,从悲涩自我嘲讽、别人勇敢面对不幸的态度中得到解放。此法使得负面情绪得以宣泄。但他们总会面对正常的人,也知道自己是个不幸的人,所以负面情绪会积累,会陷入痛苦的轮回。
所以虽然男主的办法相对女主的办法来说,只是半斤八两,甚至可能带来更多的痛苦,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6 ) 芒鞋踏破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然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人称前面这句是人生最高境界,后面此佛家悟道之诗乃是同样大意。百转千折,来回求索之后,单纯的真理原来只在与自己最为接近的地方,朴素无伪。世间事原无轻巧,而关键还是在于那段芒鞋踏破的过程。回头看来寻觅似是多余,可你如果没绕完这条弯路,你也无法得知正确的方向。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当你觉得它不是痛苦,它就不再让你痛苦。
风格是北欧式的粗中带细,情节略散,给人的印象止于平庸,主题或许有意义,阐述的论据不够强大。
情绪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决定。乐观不是靠装的,平和也不是靠装的,消极就是消极,压抑和愤怒最终还是要爆发的。
我很喜歡. 人生, 負負得正. 那個... 逆向思考這譯名很好啊, 爲什麽換成消極了? 配樂也好.
压抑 我理解的肯定不透彻 但是期望太高 没多么震撼
想起悬的一句话,“正是因為夠脆弱,反而能比別人先接受自己,反而能更堅強”
冲突强烈,短短一夜把每个人的内心都挖掘出来。自然,生动
他老婆很眼熟。
一夜之间,精悍的微型小说,置于死地而后生
别理我,我就是内几公斤蔬菜。这是一好片儿,比那个装逼的东邪西毒终极版强多了,都是拍特写的片儿,王家卫拍的就是一小白脸儿写真集,真他妈云泥之别。这是一部突然的电影,所有的事件、情绪、高潮、低谷统统的突然发生,有戛然而止,还都那么的真实,没错,人就是爱骗自己,人是被基因控制的动物。
它或许很有深度,不过我看得睡着了 = =
还是虎头蛇尾了一点,台词不错,镜头还是没什么质素。
看到墙上的猎鹿人海报就猜到了俄罗斯转盘
Fuck those who feel sorry for you.
有着与DOGMA95老大《家变》同样的气质,在一个物理上开阔心理上逼仄的空间,通过极端的方法派表演,用极具破坏性的爆发,毁灭一种曾被认定无误的、有益的教条,将幻梦破灭的人群角色引入暧昧不清的未来。
男主和音乐很北欧,其他元素太法国了。不被注视的人们心中压抑灰暗的爆裂和嘲笑,格局偏小。
很多时候,拯救我们的只有自己~
积郁了就该发泄,走出欲望那一步之后才会知道自己内心召唤的到底是所要发泄的还是一些别的
爱情不存在 存在的是问题 不仅仅是思考的艺术 还是假装的艺术。。。不过 这只是部电影
bitch
7.2分。Fuck them. Those cocks always smile on TV. Every asshole who thinks there's something worth celebrating. Fuck them, fuck you, and fuck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