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部剧对于追求剧情紧张刺激的人不是特别友好,全剧都慢悠悠的,虽然相当于是在破案,但是却不紧不慢地循序渐进,而不像那些无脑的快速反转再反转。
但虽然说剧情不够紧张刺激,相对来说没那么吸引人,但其实一个个故事不论是从主题的宏大,还是讲述的方式来说,都像是压缩版的一部部电影。
每一集不到五十分钟,讲述的内容却十分饱满,没有一个画面是多余的。
第一集不光交代了人生删除事务所的背景,简单介绍了三个主角的身份,而且还完美地讲述了一个媒体人的故事。
他既有身为媒体人要不顾个人安危为人民发声的勇气和魄力,也有为了博头条故意营造八卦新闻的卑劣和不堪。他既可以为了让儿子看得起自己而奋力追击新闻事实,又耽溺在八卦娱乐里用酒麻醉自己毁掉家庭。嗯,他很复杂。
祐太郎保护了记者在儿子心中的光辉形象,让儿子对未来充满希望,而阿圭也保护了记者在祐太郎心中的正义印象,让他相信世间还有正义和善良。
第二集的女孩,和阿圭的经历何其相似。都是无法让父母满意,探讨成年子女和父母的关系。
既然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为什么要让他继承你自己的梦想?不满足你的期待就是垃圾吗?子女已经成年了,他有自己的追求和喜好,也会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为什么不尊重他们呢?他们不是木偶啊,为什么要强行干预?
女孩生前举办葬礼,在场的朋友都是她的家人,死后只想把身体还给父母,因为那不是真正的她。最让人讽刺的是,在父母眼中很不中用的女儿,却是阿圭这么优秀的一个人的偶像,令人唏嘘。
第三集其实很让人惊喜,完全不输电影。几十年的监视与陪伴,当监视失去了正当的理由,人生也突然失去了意义,可是时间啊,匆匆流过,这一生也已经结束了。
时间仿佛在那个村子里忘记了流动,一转眼,一生就过去了。阿圭坐着听老爷爷录音中阿姨的声音,仿佛走进了老爷爷的人生,这些年的悲欢与荣辱,一起分享,偏偏她却是被自己监视的人,每天每月都要录音写报告。
当有一天警方不再需要监视,老爷爷内心的煎熬与歉疚,爱慕与悔恨,全都涌出来了。这一集也解释了为什么阿圭不让祐太郎提前见委托人,因为太容易陷进去了,阿圭听录音时,仿佛我自己也走进了老爷爷的人生,何其沉重,无法承受。
第四集略微有些恐怖,却依然治愈。有灵视的超能力少年,曾经阿圭的偶像,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阿圭做着这么奇怪的工作了。
少年无法拥有的幸福家庭,无法拥有的父爱母爱,却甘愿让自己被万人唾骂,也要守护女孩的幸福人生。哪怕只是一个陌生人,也不希望她像自己这样颠沛流离。临死前的日记中写的,看到她幸福也就不后悔了,让人泪目,还以为是恋人呢,其实只是一个陌生人。
很喜欢结尾的处理,如果是超能力少年还活着,相信也不会希望女孩的父亲去自首的,既然他已经错了,那么就尽最大努力给女儿最幸福的人生,这样也算是赎罪。那些沿途一路的画,一路将女孩指向了幸福人生。
第五集好厉害,开头惊鸿一瞥的车祸,牵扯出一段别样的爱恨情仇。相爱的人,既然能跨越生死,那么还有什么阻力足以畏惧?
祐太郎冒充男孩的小学同学,被女孩一路套问,现出原形,而所谓的未婚妻,却也只是谎冒的。家里安排的相亲,世俗不容的同性爱,何去何从,一场车祸帮男孩坚定自己的决定,也说服爱他的人。
是啊,说出来家人会不理解不接受,世人会鄙夷会敌视,爱他的人不愿他承受这些,可是跨越生死之后才发觉,爱啊,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生命如此脆弱,谁都无法预料下一秒是生是死,为什么要和爱分开?勇敢一点,大声说出爱吧。而阿圭那难言的禁忌师生爱,也终究要过去,在男孩迎来自己爱的同时,阿圭也终于要和断了的爱说再见,既然没有任何希望,为何还要藕断丝连。
第六集简直是噩梦啊,当美好一一被打碎,当所有丑恶现出真身一一陈列在你眼前,不断放大、叫嚣,你终于被丑恶吞噬。
其实这一集我有点谜,说是校园霸凌又不算,说是美好与丑恶的较量又勉强,以至于我看不太投入。其实美好啊,始终是存在的,不过是开在丑恶土壤之上的花,朋友的无心吐槽,家人的恶言训斥,不过都是被丑恶包裹的美好,如果放大,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你面对阳光,身后总会有影子。
而我们在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发发牢骚也就过去了,如果因此仇视社会,自己感染艾滋,就要全世界陪葬,自己生活不如意,就要破坏所有人的人生,这样是不公平的。将原本还有一大段路走的少年,从一时的困惑里推到黑暗的漩涡,让他彻底失去希望,是多么恐怖的事,也许你给他一盏明灯,他就可能走向美好未来,你却一手将他推入万丈深渊,何其可怕。
第七集真的好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谋,每个人都不是无辜的,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只是明面上,却无法将真实揭发,交杂的关系网四通八达,错综的真相太过难以说服大众,于是只能牺牲别人。一场酒会,所有人的修罗场,每个人都有想除的眼中钉,那恨就是最重的鸩毒。
可是当一切慢慢明了,又该去责怪谁?或许这一场酒会,就是小镇新的开始,毕竟这次的果汁,不再是所有人都知道,里面有毒。
第八集终于来到了祐太郎的故事,妹妹的惨死,家人被沦为网上众人的唾骂,一切都将破碎。
可是当年的律师,终究有那么一刹那的恻隐,将议员的不堪留着,原本想要消除,却最终被阿圭打开。可是蚂蚁和大象的对垒终究太过艰辛。祐太郎的努力白费了,阿圭的证据掠夺了,他们变得一无所有,所幸,阿圭的父亲,死后还给他们留下一线生机。
虽然最终没有使用阿圭父亲的数据就将议员搬到,还妹妹一个公道,阿圭却终究还是将父亲的不堪揭露,姐弟俩承受事业的寒流。不过只要祐太郎还没走,姐弟俩还在,他们就会重新出发,走向新的征程。
整部剧下来,说实话没有太多的紧张感,不是特别能抓人,让人忍不住想接着看,但是每一集的故事都好棒,不论是立意还是讲述都很意味深长。而且每集不同的编剧不同的配乐,都很出色。
8集像是8部压缩的电影,也许不够紧张刺激,也许不够吸引抓人,但是却很治愈,很引导人。希望可以有第二季,祐太郎和阿圭开始守护记忆的旅程。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谢绝引用
阅读全篇请移步豆瓣专栏://read.douban.com/submit/column/8245946/
豆瓣首次发布链接://read.douban.com/reader/column/8245946/chapter/55965398/
dele 去留人生
第四篇 艰难的选择
作为本季拥有最具创意剧本的日剧,广大观众对 dele 的印象已经从“看今天有什么事”,转而变为“还会发生什么事”,不能不说是信心十足。这是对作品的肯定,也是对编导的信任。
是,自打处理完资深调查员浦田文雄老人的身后事之后,程序员大叔和祐太郎的合作已经从彼此试探,互相适应,发展为互相理解,相互支持的程度,就连所长大姐躲在门边看程序员大叔自顾自搞魔术秀,念念有词地试一下使汤匙弯曲,都要拉上祐太郎一起看。没曾想,编剧安排大叔来这么一出,不是为出他洋相,或是夸示其个性,而是为了却心愿或是表达对某人的信任。
看,这就是不同风格的编剧加入同一部戏撰写剧本的问题,或者说是麻烦所在:
如剧本为同一位编剧所写,早就在之前各集埋下伏笔,日后剧情行至此处,观众只当是草蛇灰线,可要是由水平稳定,常有神来之笔,但却是多人完成多集剧本,就只能在每集开局之初安排伏笔。差不多每集如此,几乎要成为剧情发展的特点。所以,在这天早晨,大叔收到了一封信,信中说道:
-人有两次死亡,第一次死亡是肉体消弭,第二次死亡则是被世人彻底遗忘。
又提到:
-我一直在想,当年的选择是否正确,可是看到她过着幸福的生活,才觉得也许是对的。
在大叔看来,信中措辞悲观决绝,似是诀别,心中特别不安,这才要祐太郎赶紧联系,眼见联系不果,甚至要亲自上门核实。
大叔为什么这么热心,还要跟着祐太郎一起上门?
刚开始不少观众都认为大叔这是出于内疚,才要这么做。上回他没见到面的浦田文雄老人就因为没有及时发现有可能想要离世的想法,阻拦不及,这才造成在故人身后帮忙实现心愿的情况,这一次如果来得及,当然要帮一把。可是,到后来,大家都发觉不是,事实正如程序员大叔自己所说的那样:
-这位委托人,我认识。
…………
敢情这是在实现自己的心愿,要去见朋友啊。可是当祐太郎冲门而入,着急的大叔甚至从轮椅上跌坐下来,靠着双膝跪走到桌前,看到故人手掌之下那幅已完成的铅笔淡彩,还有压住的照片,看他如此关心,如此在意,祐太郎这才发现大叔对这位委托人的执着,并不止于此。问题在于,经确认这位日暮先生也去世了。
看,这回没跑了,看来非主流界的传说没错, dele 的人只要一出现,那准是来处理后事的。这判断几乎比天气预报还准。这回最麻烦的是,由于情急之下,大叔默许祐太郎冲进委托人住处,在发现故人遗体之后,两人都被带去局里讯问,只能求大姐亲自出面,办理相关手续,并做解释,才能把人带回去。
所长大姐的出现,不是不耐烦,而是以无可奈何的家长的心情来劝说两个淘气的大孩子,不要如此任性行事,这样擅闯民宅,谁能受得了啊。看来,不知不觉中,所长大姐早已把祐太郎当成了自己人。大姐说的情况当中,有几个细节特别值得关注:
◇经有关方面确认,委托人日暮系病故,死因为肺癌晚期未治疗。在 dele 工作人员进门之前,已离去多时。
◇该委托人是被遗忘的名人,从前曾经非常有人气的电视节目中,他就是那个经常使用特异功能表演找人的少年。可是遭遇一次错误事件,承认造假,也就此失去了继续上电视的机会。
◇当年迫使日暮承认造假的相关事件委托人,是一位十岁小女孩,急着寻找失踪的母亲,她的情形与被母亲抛弃的日暮,情况相类似。
情况介绍到这里,可能不少观众都明白了,大叔为什么如此执着于这位日暮委托人的事,原来故人就是他小时候的偶像,大叔关注汤勺弯曲的表演,就是因日暮而来。所以,这一次复制将要删除的数据,并加以确认,不是祐太郎的主意,而是程序员大叔出于对偶像的关心和在意,主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故人日暮究竟留下了什么,为什么指定在身后由自己的铁粉负责删除?
为确认情况,大叔重看了日暮留下的信,认为在离开之前,日暮对自己从前的选择仍有疑惑,在信的结尾是问句,似是心愿未了,这才打开了要删除的数据。从大叔调出的数据来看,是一些儿童简笔画。根据大叔回忆,当年日暮就是靠着画这些话,寻人找物,从未失手,直到遇见这个寻母的女孩。但无论如何,调查相关情况,应该从其家人开始。没想到的是,去丧礼的时候,格外冷清,前来为日暮处理后事的亲属仅有他的姑母,甚至就连姑母也凑不上相关费用,还要打电话找人借钱。从日暮女士那里了解到,日暮生前与她来往并不多。于是,调查重点就直接转向了当年那位拜托寻母的女子松井美香。
根据看过电视的大叔回忆,当年寻母的委托人松井美香是一个忧伤沉默,面容清瘦的小女孩,跟着父亲前来,如今再见到父女二人,情况已大不相同。小女孩早已成大成人,出落得清秀端正,已经与人结婚,并育有一女,父亲还在跟女儿一起住,帮忙带孩子,根据当年的委托人所说,父亲非常疼爱外孙女,对孩子很好。
值得关注的是,当大叔与祐太郎来到美香家与她谈起此事,美香完全没有责怪的意思,也从来没有怀疑过日暮的预测能力,甚至还认为当年日暮是看到了什么,认定她的母亲已死,不想让十岁的她过于悲痛,这才不惜打破信誉,乱画一气。祐太郎交付的那些简笔画,美香看了看,完全没看懂,倒是对第一幅画,说了句:
-这像是父母从前带我去的水族馆。
随后看到大叔给出的水族馆全貌照片,又赶紧道歉说有可能是记错了。按照美香的说法:
-一想到日暮先生当年也许是因为我的事,才会落到如此地步,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可见,委托人松井美香一直都对画错路线的日暮抱有信赖感,甚至还提到一个多月前发生的事,那天家里正在办烧烤大会,美香的女儿却站在墙边对人挥手,笑着说:
-叔叔,叔叔再见~
待到家长来看的时候,却只看到一人离去的身影,但从美香的想法来看,她就认为是见到了熟人:
-我当时看到那样蜷缩的身形,一下就想到是日暮先生,但又没有根据,只是自己的猜测而已。
最有意思的是,当美香的父亲松井重治带着外孙女到家的时候,也问起故人日暮的情况,当听到女儿美香说起:
-日暮先生已经去世了。
这样的话,表情不像是遗憾或是难过,而是如释重负的样子,就是因为这样的表现,才让人疑惑。
那么,松井重治究竟与失踪事件有什么关联,又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听说日暮病故后露出那样的表情?
之后经过祐太郎和大叔核实之后才发现,情况并不简单。首先,根据大叔核对的老照片来看,简笔画中的建筑,确如美香所回忆的那样,就是当年未经改建的老水族馆,而此后的一系列图画,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场景,就是因为过于逼真和准确,才让本来含笑吹风的祐太郎,一下子笑不出来了。按他的想法: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特异功能什么的,那是骗人的吧~
可是看到日暮留下的这些画,还有随后发生的种种事情,又让他不得不相信,日暮确实知道情况,他并不是一个骗子或是怪人,只是比别人更早看到一些真相,小孩子心里藏不住话,就说了出来,还用图画表示,这才给自己惹来了麻烦。事情发展到后来,母亲因此恐惧厌恶他,甚至与父亲吵架离家出走,父亲不得已弃世而去,他就成了母亲口中那样:
-他是受诅咒的孩子~
其实,日暮并非受到诅咒,他只是比别人看到的更多,更加诚实,也更善良罢了。可恶的并不是有特别本领,能看到很多真相的日暮,而是周围嫌恶排斥他,想让他完蛋的人们,一旦确认一个人真有特殊才能,就会反感,恐惧,乃至厌恶他,甚至想要把他赶走,其中也包括他的生母。根据日暮的姑母回忆,在她把孩子送去的时候,日暮的生母闭门不出,大声在屋里回答说:
-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接纳这个孩子的~
无论是否接纳,日暮的能力是真实存在过的,这次依画寻人的结果是,按照图示,祐太郎与程序员大叔一路找到了失踪者的埋骨处,甚至还在大雨中从泥坑里挖到了另一样东西:
装有美香父亲松井重治名片的小盒子
所以,这一回热心帮忙的祐太郎和程序员大叔又给自己惹来了麻烦,又被带回局里盘问,还得要大姐出面把他们接出来。不过这回大姐的态度可强硬多了,按照她的了解,一旦DNA检验结果揭晓,那个多事的组长肯定会把美香一家的事对媒体公开,于是事先就打招呼,制止对方多说情况,却没想到相关事件还是被传开,松井父女还是如十多年前一样,面对镜头接受访问,不情愿地说出心情感受,相对于父亲的支吾以对,松井美香则坦然得多。时间过去,她对母亲的离开也早有心理准备,唯独还是放不下当年日暮因她寻母不成所遭到的失败和打击,对故人抱有深深的歉意。
根据美香的回忆,当年在拍摄现场,日暮在追忆之后,吓得不轻,可见他确实悟出了一些事,但又不能对人说,于是问过美香的情况,笃定地对她说:
-你失去母亲的这种痛苦,我很理解。
可见,少年日暮是在紧要关头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宁可人们说他行骗,也不肯画出松井夫人真正的所在,为保护与他有着同样遭遇的人,没有向寻母心切的美香传达真实信息。
那么,故人日暮不确定的心愿实现了吗?真犯最后究竟怎样?
对照日暮在去世前给大叔的信来看,他始终都在怀疑自己当年所做的选择,对松井美香究竟是对还是错,但是看到她现在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还是松了一口气。那天下午,美香的女儿隔墙见到,并与之挥手的人确实就是日暮,他是做了离开的准备,特地来看望当年曾经关照过的松井一家,知道他们过着平和的生活,就默默地离开了。但在离开之前,他始终还是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于是写信给帮助他处理数据的 dele 程序员,诉说了自己的犹豫和苦闷。这封信既是诀别,也是委托。实际上,在寻人过程中,祐太郎对画寻人的灵感也来自冥冥中日暮的指点。
对于美香的父亲,当年他只是误推了妻子,却没想到为掩盖错误,终至无法回头,担心女儿年幼无人照顾,承受不了打击,多年来一直隐瞒实情并精心照顾女儿,全力为她付出,当做赎罪。于是,按照知情者的心愿,那个在现场发现的名片盒被作为日暮心愿的执行事务,交还到主人的手中,由他自行决定何去何从。或者,这才是对真犯最好的处理办法:
日后,松井重治若不自首,只要看到女儿美香,就会想起名片盒和旧人旧事,惶惶不可终日,这才是最严厉的惩罚。
最让人叹息的是,祐太郎取走的那幅铅笔淡彩,最终被反复寻人寻物的大叔和他一起证明这是日暮生母离婚离家,另嫁他人以后的住所。说来,日暮真是一位深情的人,为保护美香不说实情,是因为挂念母亲,不再见到母亲,也是因为不想打扰母亲的生活,临终前还在惦记,这才默默画出了那副最后的画。以他在信中所说:
-人有两次死亡,第一次死亡是肉体消弭,第二次死亡则是被世人彻底遗忘。
这话被热心观众认为是有皮克斯动画风格的悲观说法,但又不得不同意他的看法,没有人愿意被人遗忘,特别是孤独的人。最终,程序员大叔决定收起画纸,不见日暮的生母,不告知实情,转而以记住日暮其人其事为怀念他的方式,就是日暮所期待的最好选择;而在这一深情追忆往昔的过程中,dele众人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协助完成了日暮最后的委托,不愧为处理数据遗产最可靠的事务所。
想要解开无法释怀的心结,想要达成未了的心愿,处理身后遗留数据,欢迎来到dele事务所,这里会尽一切可能达成你的愿望。
前面几集日剧特有的调调很明显,尤其是第四集(?)讲述能通灵看到失踪者的男孩的故事的,最后选择抹除掉所有可能给那个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走出来的家庭带来二次伤害的数据,放弃给予过失杀妻的丈夫惩罚换取女儿继续幸福生活,这种徘徊在法律理性和人性情感灰色地带的手法很典中典了。
这一季(当然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下一季)虽然是8集单元剧,但是总的主题基本都围绕着原生家庭问题,理性与感性的抉择以及人的多面性展开。有人形容,日剧有一种能力就是让人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想要热爱生活,隐藏在细微之处又无处不在的热烈情感随时随地等待着爆发、绽放。自然想要热爱的原因,或许就是这些充斥阴暗可怖但依旧有无数小却美好得如此具体的存在。世界上纵然有无数个在键盘背后煽动怂恿你走向深渊的恶魔,有无数双把你推向楼顶角落的手,无数个有能力生却没能力养的家庭,人生中就是有无数种鲜血淋漓似乎一秒都活不下去的理由。但,同样的,生活里或许就是有像祐太郎这样满脸可爱的小雀斑成日蹦蹦跳跳引起人们善意的男生,有刀子嘴豆腐心永远珍藏善良和原则在心里的阿圭,有宁可毁掉自己前途把秘密烂在肚子里也不愿意破坏一家人幸福的天才少年……还有明媚的阳光,甜甜圈,猫猫……
前面几集日剧特有的调调很明显,尤其是第四集(?)讲述能通灵看到失踪者的男孩的故事的,最后选择抹除掉所有可能给那个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走出来的家庭带来二次伤害的数据,放弃给予过失杀妻的丈夫惩罚换取女儿继续幸福生活,这种徘徊在法律理性和人性情感灰色地带的手法很典中典了。
这一季(当然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下一季)虽然是8集单元剧,但是总的主题基本都围绕着原生家庭问题,理性与感性的抉择以及人的多面性展开。有人形容,日剧有一种能力就是让人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想要热爱生活,隐藏在细微之处又无处不在的热烈情感随时随地等待着爆发、绽放。自然想要热爱的原因,或许就是这些充斥阴暗可怖但依旧有无数小却美好得如此具体的存在。世界上纵然有无数个在键盘背后煽动怂恿你走向深渊的恶魔,有无数双把你推向楼顶角落的手,无数个有能力生却没能力养的家庭,人生中就是有无数种鲜血淋漓似乎一秒都活不下去的理由。但,同样的,生活里或许就是有像祐太郎这样满脸可爱的小雀斑成日蹦蹦跳跳引起人们善意的男生,有刀子嘴豆腐心永远珍藏善良和原则在心里的阿圭,有宁可毁掉自己前途把秘密烂在肚子里也不愿意破坏一家人幸福的天才少年……还有明媚的阳光,甜甜圈,猫猫……
还有,最后两集真是高光,浓缩的都是精华啊!
从想要通过删除一些东西选择其中最想保留下来的自己,变成无论如何也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什么东西、传达某些话语,其实就是这部剧从始至终在贯彻的主旨。找到真相,获得真相,把似乎总是空缺一片的心填补起来,然后快乐的生活,不带任何疑虑与不甘单纯的想念一个人。这样也很不错。
用固定主线串起来的小故事,目前看到了第四集,作为单元剧,情节安排上有一些刻意,每集都笼罩在一种日剧预料中的温暖中,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需要的那种温暖,所以也没有什么多说的 第三集的故事很美,有一种旧日的温暖气息 第四集有点特摄片的感觉,甚至可以想象成迪迦奥特曼中的一集(差个怪兽吧,大概),但是中途的转场和迷幻的音乐有一种很美的年代感 其余的这几天继续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第五集,一袭红裙的桥本爱令人印象深刻,角色也有自己的性格,很贴近现实,是在现实中会喜欢的聪明女孩。因为喜欢一个人,而让自己与其他人交往,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很执着,很悲凉。强烈谴责b站封建家长般的删减行为,那么多擦边的内容不管,牵个手都能删,就这么崆峒吗?这一点比较影响观感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3 1.16 第六集,比较不能引起共鸣的校园故事。内容冗杂,剧情的推动太刻意。总的来说,质量有所下降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3 1.17
第七集,全员恶人的故事。随着调查的进展,有嫌疑的人反而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头绪越多,到最后反而没有头绪
主线进行的同时,男一男二的身世线逐渐在展开
最后想要吐槽一下,你们剧的男主都是这么说话吗?!见面就摊牌?!不怕打击报复吗?还有,某些操作,真的合法吗?
看完第一集就觉得:轰动泥 亚撒西 图拉马 迪斯捏,看到后面更是深切地感受到主创们的温柔——越是刺激和戏剧化的剧情,越是小心翼翼地处理,跳过残忍,把柔情剥出来给你看。
类似的作品,如夏目友人帐。
今年除了unnatural以外的惊喜,两部题材都相对新巧,都更接近今年我绕不开的话题:死亡。
摄影公认的好,更好的是菅田将晖的表演,真的是可以用惊艳来形容。所有表情都突破了准确,到达了生动好看的地步,这个人物真正鲜活起来了,这完全是剧本以外,他独立赋予角色的魅力。
E08终章的剧情,我国人民绝不陌生,甚至耳熟能详⬇️
每个社会都有这样的家庭,无论姓社还是姓资。
每个社会也有这样的道德困境,国家和个人,一个人和更多人,如何做取舍?
然而更多的时候,道德是借口,利益才是元凶。个人和集体不是一个单选题,而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一旦你成为了那个更小的“代价”,你根本没有抗争的能力,只能被迫或者自愿的上祭台。
不是没有另外的方案,将事实放到阳光下又能怎样?出了事故到底是拖累了国家,还是拖累了某个人?
更可怕的是,大家开始认为这样的牺牲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不再发问了,也再没有人提出质疑。
大姐真的很棒,她从来没有逃避过,一早将事务所转型,也做好了承担父亲罪责的后果。她一直在帮助弟弟走出来,面对丑恶。
这个构图真的是,美轮美奂。彼此的珍而重之,才是友谊啊。
菅田将晖的脆弱是人间瑰宝。
👇美丽3⃣️暴击
—你有变得轻松一些吗?
—嗯。
但是。
时代不必然前进。
能坦然面对真实的、懦弱的、卑微的、不完美的自我,已是不易。
圭最终还是公开了数据。
而佑太郎,也有了归处。
一个人去世之后,生活中的种种痕迹会向他人表现其人生前的模样,我们希望死后被人关注的是怎样的自己,想把一切负面的删除留给再世的亲人一个光辉灿烂的形象,想把生命中最灿烂美丽的时光记录下来,却不希望最亲的父母看到,哪怕最后关头改变了想法,也仅仅是出于报复,像圭司说的一样是“复仇”啊。 我要报复你们,只给你们留下女儿去世的痛苦和一段与你们无关的幸福。 看完第三集最大的感受就是岁月上最美好和最残酷的存在,也是无声的告白。 孝之真的很会选剧本,一开始就以为是传统刑侦套路剧就弃剧的真的是太可惜,这部剧其实是在讲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的关系吧。复杂的社会关系织造出一张交错复杂的大网,每个人都被自己的亲缘地缘业缘关系束缚在其中,种种社会规则牵制着每一个的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多少人在小心翼翼不出格的活着。有些人哪怕死后也只想留给别人最好的印象,删除一切的负面,有些人记录生命中最美丽璀璨的记忆然后留给父母作为报复,有些人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去记录―个人的生活, 孤身一人却从不孤独。
第四集的日暮真太善良太温柔了。 但是这个社会对差异人群的包容性太差了,哪怕是母亲也因为他的与众不同而抛弃他,大家像是看马戏团里的小丑一样,害怕厌恶中带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利用他牟利,因为没有了利用价值就把他扔掉。可是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无论他怎样不同,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啊。
最后!我永远都爱山田老师和山田老师的每一个角色,他是全世界最可爱的存在!
立意不错,关于虚拟“财产”的处理!然而形式上却又走到了借由头而来的破案剧上,太套路了。暂时三星观望,希望之后能拍出不一样的东西,给出更多惊喜。第二集看哭了,加一星!第三集,融合犯罪、暗恋、爱情,虽然反转多,但完成度不高。第四集,超能力少年及家庭悲剧,还可以。第五集,桥本爱啊,以及特殊爱情。
吹爆苏打,没白喜欢你!
结构是《疑犯追踪》的日本版?演员是真心选的不错,但山田孝之这个角色可惜了,基本就一直扑克脸,角色感不强。而且最终讲故事方式和普通日剧没啥区别啊。
第三集故事明显比前两个要好,很美。
正经版多田便利屋,感性版大川端侦探社。人啊就是太容易被感情牵绊,可是没有感情地活着,不是很无趣吗?祐太郎的小天使属性是全剧的一道光,他改变了圭司的冷漠无情,也把暖意传递给了他所遇见的每个人,最后还救赎了自己。人心是脆弱的,却又如此善良,表面光鲜的社会也有不堪的内里,你看到什么,就选择了活在怎样的世界。PS.第七集最佳,guest最喜欢爱酱&柴姐❤
“从今往后,我只会单纯地想念你,比以往更加想念你。”
人只想留下想被人知道的那一面。
第一集就非常高质量,剪辑清晰, 节奏飞快。熊猫坐着就把戏给演绝了。苏打很少见的表演方式,小朋友机灵鬼怪,聪明洒脱,可爱的不得了。业务水平这么高,不去警视厅做个探员可惜了。模拟各种角色打电话精彩绝伦。这松弛自然的演技,看得真他妈舒服。一个电视剧楞是拍出了电影的质感。
“祐太郎知道吗?” “才不给他看,你觉不觉得看到这些他真的会哭出来?”
创意极佳,适合假日一口气看完,解决了人死后QQ、微信、邮箱等社交媒体账号交给谁管理等长期被国内网民讨论的问题,每一堆冰凉的大数据背后,每一个停止运作的ID,可能都是一个个深情的、不曾被了解的寂寞灵魂,每一个善良的人、每一段无人知晓的故事,在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第四个故事很感人,摄影、色彩都有电影质感,苏打和熊猫CP很搭,久违了麻生久美子小姐姐,一点遗憾是没上升到黑镜的高度,最后又是小格局日剧了。
9分,剧本表演摄影都不错。每个故事都有独到之处。黑白混沌,然善良在心。事件的终点可有可无,答案并不一定给出,冷眼看人生。熊猫苏打是不是都得罪发型师了哈哈。
很棒的剧,E5前觉得最多4星,但是E6非常棒,给5星!怀着疑问面对生活,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知晓太多生活的真相和太多黑暗,人真的有勇气去面对吗?软弱的逃避会是多数人的选择吧,何况还是脆弱的学生。主角圭选择删除真相,让父母和同学拥有抱着疑问或者,是种慈悲吧。这剧每集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风格都不同,节奏紧凑,常有意外反转,不过结局其实也不难猜,还是日剧的温情套路居多,悬疑为辅,重点其实是对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反思,充满温情和慈悲,是今年的佳剧了~
渐入佳境,苏打和熊猫一热一冷,日版《疑犯追踪》(就差条狗)。一集一个案子仓促了,bug不少,但有些台词已经交代清楚的能别强行说人家bug么?ep3虽然如诗一般,可我现在为止最喜欢ep4,悲伤又残忍的温柔。ep7全剧最佳。完结打卡,首尾两集结局分别表白一次,果然甜宠。
设定带感 节奏快 熊猫和苏打太有火花了
18夏季最佳
有些别出心裁的意思, 但是,不够爽, 容易弃
圭司问佑太郎:「你死后想删除什么?是你的耻辱、罪过、还是谎言?」佑太郎说:「 我压根想都没想过这件事。我一直不知道你是为什么开始做这件事的。如果是我的话,肯定会做和你相反的事情,比如让别人把想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东西交给我保管。我一定会尽全力保护这些东西。」就是这样一间公司,人生删除事务所,他们主张的事:就算死了,手机电脑还活着,由公司来为你删除那些痕迹。关于删除数据这件事,很多人无法理解委托人的心情,但是每个人都的确有一些自己无法删除的数据,如果亲手删除它 总感觉好像会迷失自我。「确实,人都有多面性啊。为他人选择其中最想保留下来的自己,这便是我们的工作。」
立意还行,可惜剧情还是比较套路,预感要走普通温情系刑侦剧的路子……//没有日剧看的夏天:(
我们何尝不想在自己的人生中有一个delete选项
苏打终于摆脱嘶吼的用力演技了,感恩。(最喜欢第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