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和男二Otto都成了忠贞爱情的殉道者,只不过前者是象征性地心死,没有能力再爱上其他人;后者则是因为无法接受出轨而结束了生命。两个人的设定都是清高的“圣人”,始终相信爱情应当是矢志不渝的,而非现实中普遍存在的被荷尔蒙和欲望驱动的恋爱快餐。但他们俩或象征性或实质性的退场又暗示了这种爱情理想在现实和真实人性面前的根本性不成立。
这部十多年前的电影真的让我开始认真思考爱情的真相。在这个充斥着量产式暧昧和工业糖精的时代,在这个互联网爱情叙事“超真实”吞噬爱情本身的时代,我还要如何相信,如何勇敢?或者作一个更加大胆的怀疑:爱情的美好是否只停留在各种叙事之中,而与人性对应的现实之中爱情不过是荷尔蒙一时作祟,不过是一个永远在别处的泡影?
在艺术处理上,这部电影不是完全的现实主义,而带有极强的诗性。其诗化特征不仅体现在叙事中穿插的大段的古典音乐和诗词朗诵,更体现在人物内心刻画上表现主义手法的运用,加入了现代歌剧元素,现实和超现实界限模糊,很值得玩味。
拥有美丽是种幸福吧?
拥有爱情是种幸福吧?
但如果美人拥有不止一个人的爱,那是幸福吗?
******
《美丽的人》脱胎于法国文学名著《克莱芙王妃》,将17世纪的宫廷爱情伦理悲剧演化为21世纪青春校园里的儿女情长,不变的是,美丽与爱情碰撞过后,依然是一地的心碎。
女主角茱妮因母亲亡故,转学到堂兄所在的另一所高中。茱妮仿佛一位丰腴型的林妹妹,深发雪肤,仪态淡然,在一群活跃喧闹的学生中,总显得有点郁郁寡欢、置身其外。
羞涩男生奥图对茱妮一见钟情,在同学几番鼓励、撮合下,终于勇敢表达爱意,两人顺理成章成了小情侣。
茱妮与奥图第一次相识是在英语课上,实用而无趣的听力练习,仿佛在暗喻他们关系的安全而庸常。
之后浪漫热情的意大利语课改变了故事的情感走向。聆听意大利歌剧的咏唱,茱妮情动于心,潸然泪下,也由此深深吸引了意大利语教师奈穆的目光,阅人无数的情场浪子为她心跳加速,面颊发热,重获爱的感觉。
当三角关系构成的那一刻起,这个故事就注定了悲剧的宿命。
******
美人生来就是享受万千宠爱的,只为一人所爱,似乎是对他们无上美貌的一大浪费。
美丽如奈穆,人见人爱,总是在女人中来去自如。与约会的女学生分手,女生表露伤心,他一副不予置信、毫不担心的模样;与约会的女教师分手,三言两语,几下拒绝就打发干净。
然而当他赴约却等不到心上人时,当他知道茱妮已经远走他方时,他离去的神情第一次显得那么无助和落寞。我知道,这一次,他是真的伤心了。
美丽如茱妮,我见犹怜,在两份爱情之间举棋不定。她对爱情纯粹的需索近乎贪心,她向往与奈穆的心神契合,她也不想放手奥图的一生一世。
茱妮爱奈穆,可她更怕受伤害。她不相信情缘不断的奈穆会永远只爱她一人,她无力承受奈穆移情别恋后的痛苦与嫉妒。与其日后伤心欲绝,不如让它从未开始。
古典的爱情,你不爱我,我为你死;
今日的爱情,你不爱我,我要你死。
当奥图知道茱妮真正所爱是奈穆时,他跨出平台,坠落而下,触目惊心地将自己的生命终结于青春。奥图在21世纪坚守着古典的爱情,所以他爱得腼腆又无畏,不合时宜又轰轰烈烈。
迷恋、梦幻、纯美的过程;死亡、远走、心碎的结局。这是红颜的另一种薄命,这是美人的爱与哀愁。
******
作为克里斯托弗·奥诺雷冬季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本片近乎完全移植了前一部《巴黎小情歌》的演员班底,美丽继续,青春依旧。
路易斯·加瑞尔继续担纲主演,让生就这般男女通吃面孔的人去做教师,真不知是学生的幸抑或不幸!
《巴黎小情歌》中可爱的格雷戈瓦·勒普兰斯-林盖,这次和加瑞尔由情人变情敌。特别是自杀那一幕,仿佛《巴黎小情歌》结尾的另一种悲剧演绎,心曲唱罢,又登高处,只是这一次他不是投身爱人怀抱,而是纵身而下,看起来别样的心惊。
还有克劳迪德·埃斯曼、基娅拉·马斯楚安尼等等一众原班人马的出演,令人时时心生人生何处不相逢的惊喜。
******
看到这里,克里斯托弗·奥诺雷执导的6部电影我竟然已看过了5部。
他的电影于我而言,时而对路,时而疏离。既有《巴黎小情歌》、《美丽的人》这样于我心有戚戚焉的;也有《巴黎内部》、《母亲,爱情的限度》这样看得我心烦气闷的。
为此君锁定三个关键词:
一为“新浪潮”:他无疑是“新浪潮”精神上的传承者,电影中时常可见新浪潮经典场景的影子。
二为“同性恋”:虽然没有查证,但我想他本人应是gay吧。电影中反复涌现同性恋桥段
(本片亦不例外),似乎已成为他作者电影的某种标志。我不相信这是什么美丽的巧合。
三为“路易斯·加瑞尔”:他已经连续四次钦点路易斯·加瑞尔主演,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包办垄断到锲而不舍。
******
最后讲一点与本片若即若离的趣事。
法国总统萨科齐声称,本片原著《克莱芙王妃》是他从上学起就厌恶的文学名著。2006年,他将把《克莱芙王妃》相关知识列入公职人员选拔考试的出题者形容为“虐待狂”、“白痴”。此后,萨科齐就念念不忘地批判这部小说,结果法国民众不买账,反倒促成这部文学名著重新畅销,进而成了“反萨”的某种符号。在今年的法国全国大罢工中,许多抗议者更是手持《克莱芙王妃》,齐声诵读,场面极具喜剧效果。
不知克里斯托弗·奥诺雷拍摄本片是否也是在和萨科齐唱对台戏呢?

巴黎书展期间,印有“我正在读《克莱芙王妃》”口号的徽章大行其
(此文完整图文版见:
http://www.mtime.com/my/176879/blog/1930528/)
你很清楚自己的魅力。你不拒绝任何人,你不给他们希望,又不让他们绝望。你总是很矜持,可却给每个人都留下幻想的空间。你就是美丽的人,那种典型的,好多人都遇到过,爱过的美人。
可你其实是最不幸的人。你并不自信,你害怕暴露真相后所有人都会离开。所以你长年累月一如既往的矜持并给人以希望。你打击过无数人,却让更多人越挫越勇。你希望吸引更多的爱慕者来给自己信心,另一方面却很清楚,这是饮鸩止渴。
所以你陷入孤独和恐惧的困境。你沉默并且显得神秘。你激起了更多人探究的欲望。
可别人越来越不懂你,你也越来越不真实。
有一天,你遇到了让你动心的人。你爱上了他,哦,上帝知道你爱他爱的有多深。并且,他也深爱你。这本来是一个完美的故事,你们本来可以成就一对佳话,可你却没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因为你是如此的缺乏自信,你不相信他会一直爱你。哦,他是这么英俊。“你爱过很多人,更多的人追求过你。我不认为我和她们有什么不同,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不会长久的相爱。”哦,这就是你对他说的话。
你放弃他的时候你们甚至还没开始。
美丽的人啊,
你在海风里满眼泪水,你去意大利是为了离开巴黎吗?
你离开巴黎是为了离开他吗?
你离开他是因为害怕你们的爱情会消逝吗?
美丽的人啊,
你在海风里满眼泪水。
而我看到这里,终于明白,
什么叫做,“因为害怕阴影而置身于更大的阴影里”
你看到他心碎的模样,他绝望又悲戚的神情了吗?
美丽的人啊,你是如此胆小,
你辜负了所有的人。
最后,
你会死在伪装和孤独里。
美丽是你的悲剧。
并不完全和电影相关,只是有了灵感,想写点东西
这是我看过Christophe Honoré的片子里最正常的一部了,连海报都那么古典。莫名其妙就被它击中了,那些久违的课堂,班级,青春期蠢蠢欲动的感情以及萧瑟的巴黎秋景在这个学生时代的离别之际显得愈发令人怀念。片子里的感情处理的很内敛,不像英剧美剧里那么锋芒毕露,时时刻刻让我回想起自己当年的生活,这种代入感让我总被这样带着苦涩的青春片打动,更不用说那些总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特别的女孩子。
我无比怀念那个时代,可我却不想再经历一次。
“美丽的人”,好久都没看过那么有感觉的电影了,法国电影的唯美不是体现在画面上而是语言上。大爱法国电影,大爱法国美男,即使是GAY也无所谓。爱情无所谓性别,不歧视异性恋,更不歧视同性恋。喜欢 Louis Garrel,当然Junie剧中的哥哥还有小男友也都不错。
Nemours在58分的时候和Junie的对话,很有味道,不像师生,不像朋友,更像是熟悉已久的恋人。那些小动作不像韩国爱情电影的唯美,却更能打动人。小小的细节慢慢的流露出这个万人迷老师对美丽学生的不可自拔。
刚开始把美丽的人误以为是Junie,后来才发现自己错了,那个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喜欢的意大利教师Nermours才是真正美丽的人。他花心,但他同时交往的两个女朋友却都不在乎。
Junie是个转校生,能很好的拿捏住男孩子的心思,给他们微笑却转身离开。因为她妈妈的死而在这个学校想放松心情,对周遭的事情看得透彻却不点破,也因毫不在意而显得她和周围女生的不同。
Tuto是个腼腆可爱的大男孩,想要告白还得靠哥们的帮助。最终抱得美人归,却没留住美人的心。他心思细腻,能够感觉到Junie的情绪变化,并且深深的为她着迷。他可能是爱她的,并想要完完全全的占有Junie,他不能自己的女朋友在向自己展示身体后转身约见别的男人并且接吻。即使Nermours向他解释清楚他们并没接吻也挽不回他那已碎成千片的心。他的死不单Junie没有预感,就连我,也是在众人惊恐的眼神中才看出的。
对比Junie的三角恋情,Junie堂哥的同性之恋则成为一陪衬了。而正是因为他的同性恋,才使Nermours和Junie有得更多的接触。Nermours是情场老手,有过太多的爱恋,Junie的理智不仅在拒绝着Nermours而且还在隐忍自己对其的感情。
也许,Nermours和Junie在他们的第一节意大利语课上就已经碰出了火花。也许,爱情就是第一眼的遇见。
法国青年人的爱情怎么跟安妮宝贝小说里的一样?
女主也是理智型的(和今生情未了的男主有點像)。和一個愛我的人一起,雖然對他感覺不深,但是比跟一個我很愛他並且受不了他有一天會愛上別人的人在一起安全。J清楚,如果跟N在一起,她就成了關係中的O,而結局可能也會像O。區區一封信都能讓她那麼痛苦,連課都不敢去上了。太強烈的愛把自己都嚇怕了。
那些久违的课堂,班级,青春期蠢蠢欲动的感情以及萧瑟的巴黎秋景在这个学生时代的离别之际显得愈发令人怀念。片子里的感情处理的很内敛意大利语课上故意要Juni朗诵翻译,从她嘴里念出Je t'aime时嘴角抑制不住的微笑。本片的高潮就是平淡如同流水账。却刻画除了单纯的隐忍和哀伤
路易·加瑞尔和蕾雅·赛杜是能够代表法国80后的两位演员。话说装逼闷骚屁大点事,奥诺雷能拍得那么不令人生厌,还算厉害的。
很古典唯美的爱情故事,刻画了爱情的难以抗拒和恐惧绝望。当一个东西太美,便开始害怕失去。配乐值得一星。
对“爱”与“爱情”特别残酷现实又美好浪漫的注解。只爱“永恒”,永恒却是个传说,那么拥有了“爱情”,只能选择不爱。这样才能保鲜保存一份永恒的爱情。
"爱情这事,你永远也猜不透,即使我们是相爱的."
腻上法国小情侣的美貌。那是天生的情种与浪漫啊。
可能就是为了Louis Garrel 吧~没嘛精彩的!那女的夜没有很美好吧~
近期不再看法国佬的电影了。。爱来爱去其实都差不多。。
他的视线移不开你的长头发却没有勇气和你讲话
这是一部第一个镜头开始就喜欢的电影。法国的校园少年总呈现一种自然、天然的气质。喜欢一个人是很自然的事,即使那个人是老师,而那老师身上也是一种自然气质,一种对爱的天然接近、吸引,他的心,他的反应仍像少年般紧张、拘谨、不确定,那不是一种成年人自我保护式的爱。而她,也是自然的不安全感。
美丽的蕾雅赛杜
爱情这事,你永远也猜不透,即使我们是相爱的~~
14-12-2008 9:45pm ifc
校园故事和师生恋拍到这么摇曳生姿真是美妙啊!越发喜欢奥诺雷了……
相爱就是指相爱一段时间,我们并没有比别人多些什么.
真是好爱情的爱情片呀,啧啧~电光闪石间的一见钟情,毅然绝然地和从前暧昧不清的人分手,却又不知道对方是不是怀着同样的心意。有几段拍的真好啊,意大利语课上故意要Juni朗诵翻译,从她嘴里念出Je t'aime时嘴角抑制不住的微笑;Juni误会Louis又收到情书时的无措委屈,那吃醋又不能显露的样子。两个人眉来眼去的对手戏把爱和揣测对方心意诠释得好迷人,那份湿漉漉的心情。可以理解的结局,但几人做得到。结论是:珍惜生命,远离师生恋。另,海报和剧情不搭,大红背景太张扬,还不如用电影里Juni的黑白照。
看到一半我才把谁跟谁分清楚,我都晕了......
矫情而直接的爱情故事,只能在巴黎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