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类型里最受大众欢迎,人气最高的莫过于惊悚片。谈及惊悚电影我们很自然的就想到了希区柯克,库布里克等大师的作品。但要真正的对惊悚片进行追本溯源,恐怕还是得说回这一部德国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世界电影史第一部惊悚片,罗伯特·维恩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
一·剧情
影片的故事情节大致是在精神病院里的男主角弗朗西斯与病友讲述自己的经历,用倒叙的方式展开了故事情节。
那是一个布景非常诡异奇特的小镇,某一天小镇举办了一个奇特的展览会,奇特的展览会里有一个最为怪异奇特的展览,那就是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里关于梦游者凯撒神奇预言的展览。展览会举办的当天,卡里加里博士曾经申请举办展览会的小镇负责任离奇死亡。第二天弗朗西斯应好友爱伦之邀参加展览,当爱伦向预言者凯撒提问他能活多久时,梦游者凯撒睁开了那画着浓郁眼影的大大的双眼说明天早上。于是爱伦受精了,不对,是受惊了。弗朗西斯和爱伦离开了小屋在路上遇到了女主角,并且两人同时爱上了女主角珍妮。正当两位绅士追逐美女的情节即将展开时爱伦在夜晚自己床上被谋杀了,死法和展览会负责人一模一样。弗朗西斯得知此事伤心欲绝,并怀疑此事是卡里加里博士作祟,于是一直监视着他。
小镇上又出现了谋杀案,一个满脸胡茬的男子在谋杀一位老妇人未遂时被抓,于是大家理所当然的认为他就是神秘杀手。弗朗西斯就放弃了对卡里加里博士的怀疑与监视。然而胡茬男人却只肯承认自己是想杀老妇人,但并不是神秘凶手,他只是想让人把他的杀人行为追加到神秘凶手上去。
这是一直寻找父亲的女主也想通过梦游者凯撒了解父亲的下落,但当她看到凯撒时顿时被吓尿而逃。当晚弗朗西斯又重新怀疑到卡里加里博士并且蹲守监视,而躺在自己床上的女主却遭到了神秘凶手的掳劫,凶手赫然就是凯撒。所幸被仆人及时发现并救回,凯撒则跌下悬崖。
女主醒来之后告诉大家凶手是凯撒,男主不信因为他整晚盯梢,凯撒就在小屋里。女主死咬凯撒,于是弗朗西斯和警察去博士家搜查,发现原来箱子里的凯撒是个假人,而博士趁机逃走了。
弗朗西斯追查到了一家精神病院,询问是否有一个叫卡里加里博士的病人,却意外发现博士原来不是精神病人,而是这里的院长,当场吓昏(真没用),他连忙朝医生反应说院长就是卡里加里博士并且是多宗谋杀案的凶手,于是医生们趁院长睡着时翻阅他的抽屉发现日记里面供认不讳的交代了整个事件的动机和作案经过,原来他在模仿17世纪的卡里加里博士研究梦游者,并沉迷于利用梦游者犯罪的实验。
随后凯撒被找到了,在事实和证据之间院长终于伏法并且精神崩溃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影片回到现实,弗朗西斯和病友回到院内看到了凯撒,又看到了珍妮,最后居然看到了完好无损的院长,弗朗西斯发狂了。原来这一切只不过是他这个精神病人的分裂和幻想。他根据同是病人的珍妮和凯撒和自己分裂出的好友爱伦构成了整部影片这个疾患诡谲的故事。
二·叙事
本片采用的是倒叙的叙事手法,在早期电影实属鲜见,当然倒叙也是惊悚片最得力的叙述方式。
交叉蒙太奇的运用,在医生们翻阅院长的书籍和日记的同时影片不断切换到院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情节,增加了影片的节奏感和悬念,关注随时担心博士突然醒过来。
三·镜头
景别多元化,各种类别都有,但大量的特写开始成熟运用,反应人物表情,细节,超近距离的面部特写徒增恐惧感。
机位完全固定,只有一处移动镜头,就是在医生们阅读日记的时候,有一个横向摇动的镜头,看得出是维恩对电影镜头拍摄技巧的尝试。
四·化妆造型
不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派的造型都奇特诡谲丑陋恐怖,当然这也在暗示其实主人公就是精神病患者,情绪不正常。
五·布景灯光
大量低光,使人物面相发白,增添恐惧效果、
布景是德国表现主义画家们用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如锯齿的屋顶和梯形的窗户扭曲透视的线条来反映人物变态的心理和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极具先锋性和开创性
六·影调
虽然是黑白片但明显能看出影片分为蓝调和黄调。黄调多为正常叙事,蓝调多为表现人物心理或细节。
七·表演
动作缓慢,表情多变,夸张丰富,戏剧化、
八·风格
作为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代表作,电影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用扭曲疯狂的影像表达自由意识的迷茫,权威意识的反抗。受弗洛衣德精神分析的影响。
九·影响
成为后世惊悚片争先模仿的对象,如不直接拍摄凶手杀人而是通过影子杀人增加了神秘感保留了悬念。根据生活真实细节产生幻想与《穆赫兰道》《二次曝光》相似,关于精神病幻觉与否的开放式结局,马丁·斯科塞西的《禁闭岛》简直如出一辙。
十·预见性
影片表达人们被博士蒙蔽利用的情节,随后被隐喻为德国人民受希特勒和纳粹的蒙蔽。
在最早的时候,导演并没有添加开头和结尾
也就是本没有年轻人弗朗西斯和老头对话,以及最后的大反转
在乔治·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里也说到了,其实原本弗朗西斯讲的故事就是完整剧情
原故事将精神病院长当成权威,暗示权威是疯子,是真正的隐藏的杀人犯。但后来由于政治需要,导演威恩按照另外一个导演弗里茨朗格(弗里茨·朗)的提出的建议,加上了序幕和结尾,也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禁闭岛】式的大反转——真正的疯子是讲故事的人自己。
上映之后,政府和精神病院等权威机构对结局很满意,引来了主流价值观的认可,但实际上这个大反转的修改,是对权力阶层和政治的妥协。
“任何创造性的推进都需要一次能够整合所有元素的意外经验才能完成。”
一战战败后,全德国陷入了一种病态的状态之中,或许《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正是对于这种病态的社会心理一次最成功、最集中的表达吧。在战争结束后经历了一系列神秘而梦幻的事件之后,一个神秘的故事在梅育和雅诺维支孕育之下诞生了,仅仅用了六周时间。
如雅诺维支所言,本片有意识的指责了国家权威征召全国上下发动战争的无限权力。院长卡里加利正是权威的化身,醉心于权力和不受限制的权威,为满足自己的统治欲侵犯这人类的权利与价值——自由、安全、平等 等等。精神病院或许也正是当时德国社会的缩影,所有人无法逃离的困惑、自卑与身份认同能力的丧失。
《卡里加利》故事框架大致分为两段:开头弗朗西斯坐在花园中的长凳上,一个女病人如鬼魅一般走过。“那是我的未婚妻”、“我和她碰到的事可是你没遇到过的”,如此展开一段从马戏团到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一段故事,到卡里加利博士身份被识破。第二段则是弗朗西斯回到疯人院中,疯人院院长出现,正是卡里加利,而院长最后说他能够治好弗朗西斯,故事到此结束。
然而维内这个版本的叙事与梅育和雅诺维支的版本并不尽相同,而我们看到的这个版本的《卡里加利》或许在多次的修改与妥协之下成为了最适合呈现当时德国社会心理生态的一个标本。本片框型的叙事手法、从外部世界回归到“疯人院”这个封闭安全的角落这样一种精神气质或许在无形中多多少少是符合当时的社会心理的。本片通过卡里加利权威的完全胜利的现实与同样的卡里加利权威被推翻的幻觉相结合,疯狂的权威被象征性的拔出,而事实上的权威依旧存在甚至还在不断强化的现实被无视或者被默许,这样一种德国人生活的双重面貌成为了一个范例。
本片作为表现主义的代表作自然在美学风格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实上表现主义在一战前就已经在文学、绘画领域发展多年,而在战后混乱的社会之中,似乎只有表现主义这样将自然、社会原始风貌完全破坏加以否定、重塑的风格才能抒发出德国人的强烈情感,表现主义的在电影领域的出现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充满哥特气息的服饰与背景多呈现犬牙交错的锯齿状,
这类布景实现了实在物件与情绪表意的结合,充满压迫感的尖锐物是房屋、山、地形的风格化变形,这些场景带来的不安感始终充斥在影片之中。并且通过绘画与光照的结合形成的不协调阴影质感也破坏了常规的空间面貌,尽量减少现实主义空间中的体积、深度质感的阴影,空间被缩减为扁平面,而一个空间蕴含的场面更多,演员的动作与布景融合,可以观察到演员的走位贴近背景在形状上与背景板上的形状相符合,有一种“滑入”背景从而进行转场的效果,最终产生了特殊的空间构造。同时,还有“催眠”这一意象的使用也同样具有嘲讽含义,全民催眠更可以将卡里加利博士强化为“专制”的象征。在专制的对立面就是象征自由的“集市”,然而在每个集市段落的开头都会在背景处点出一个风琴演奏者圈入,同时映入视野的还有他身后的旋转木马的顶棚在不断旋转,圆形物的旋转成为了漩涡的象征、混乱的象征,在集市中自由的活力迸发,同时暗含着混乱的暗流涌动,而这给卡里加利博士带来了可乘之机,权威与专制在此刻悄然滋生,在自由的不起眼的角落。
同时,在打光上,本片创新性的采用了神秘光源、绘图式照明设计,充分利用影子推动叙事保留悬念性,这在未来也成为黑色电影和奇幻惊悚题材电影会经常采用的照明方式,阴影和地板、天花板、墙壁上的花纹结合起来模糊了虚幻与现实,既是现实发生的事件,同时灵魂一面的表意。
最后,卡里加利博士还带来了未来的诺斯费拉图一类的讲述暴君类型的电影、带有宿命论意味的电影,同样也带来了表现在纯粹混乱世界中欲望冲动横流的本能电影,而本能电影则是通过对于原生自然场景的呈现推进人类的极度焦虑,当然还有后续的高山电影、新客观派极其衍生的街道电影等等,走向了与卡里加利完全相反的极端,或许我们无从见到那个完全符合梅育与雅诺维支心中关于“革命”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但是谁又能说现在这个版本的不是更好呢。
“There are spirits everywhere.They are all around us.They have driven me from home, from wife and child....”
精神病院里Francis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连串离奇的神秘事件,这一切都随着一个叫卡里加利的博士在霍斯顿年展上的出现频频发生.博士宣称并且展示可以预知未来的梦游者Cesare,不过是他预谋的一系列谋杀的道具...
本片1919年出品,是德国当时盛行的表现主义经典代表.最初曾请当时尚年轻的弗里茨·朗担任导演遭拒,则改由多产的商业影片导演罗伯特·维内担纲。但这部名片真正的导演却不是维内,而是三个“狂飙社”表现派的画家,布景师赫尔曼·伐尔姆、华尔特·罗里希和华尔特·雷曼。
所以本片通过第一人称叙述,最大特征在于以人的脸部扭曲和环境的压抑与恐怖,折射人心与社会的变态与癫狂.不规则的线条,变形的空间.夸张不协调的肢体语言和空洞慑人的眼神,勾勒出一场噩梦.在这场噩梦中,一切真相不过如小丑一般无处躲藏,强大残暴的恶势力独裁一般不容反抗,灵魂游离在人体之外,一切人不过如Cesare一般受到恐怖专制的蛊惑与控制,行动不过是执行来自邪恶灵魂的命令.而决心揭露这一切的Francis和无辜的未婚妻难逃魔掌,最终被关进臆想的疯人院.
我爱这一切全都发生过
我爱这一切从来都没有发生
我爱那些荒唐的现实没有发生
我爱那些可恶的现实没有发生
我爱那些荒唐的预言没有发生
我爱那些可恶的预言没有发生
我爱一次大战没有发生
我爱二次大战没有发生
我爱三次大战没有发生
我爱十次大战没有发生
我爱刺杀大公没有发生
我爱虐待战俘没有发生
我爱哈雷慧星照耀地球没有发生
我爱1000万人死于战争2000万人死于流行性感冒没有发生
我爱容克式轰炸原子弹方程式没有发生……
——我爱XXX 第二部分
三个“狂飙社”的表现派画家赫尔曼•伐尔姆,华尔特•罗里希和华尔特•雷曼,他们在为《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描画布景为人物造型时绝对不会想到造型变成了预言。影片中的叙说者弗郎西斯生活的小镇是由三角形的房屋堆起来的,顶端的两座尖顶房屋象是希特勒演讲时伸起的双臂。被催眠了的可怜的精神病人恺撒,他是卡里加利博士手中的牺牲品,被操控的傀儡,当他精疲力尽走投无路双臂伸直逃亡在小路上时,姿态多象后世阅兵式中平举胳臂的纳粹士兵。他的姿态和坡上那些凋零的树一样狰狞、凄惨、绝望,那些树木象是没有灵魂的人,举着胳臂,手如爪,疯狂绝望,为求生,残忍攫取一切。
(小镇风貌)
(恺撒精疲力竭走投无路)
恺撒奄奄一息,没能逃回他的归属,他的棺材,他日夜沉睡其间的棺材,卡里加利博士的阴谋才得以被弗郎西斯发现。而这一切似乎又是弗郎西斯的妄想。弗郎西斯的叙述是从看见美丽的简开始的,当简幽魂般走上小径进入画内,弗郎西斯钟情的眼神凝聚在她身上,她轻轻掠开密实的枯枝,那些枝杈伸展着弗郎西斯的欲望,疯狂纯情的欲望。他讲述的故事中,好友阿蓝也爱上了简,都是那么纯情,之后阿蓝被杀,简的父亲也被杀了,简被恺撒抓走,幸被救下。象梦,伸展了弗郎西斯潜意识中的愿望,简将属于他,而他无须任何愧疚,不该存在的人都不存在了,他善良,无辜,正义。梦透着人的本性,电影百年,影片万千,类似的故事非常多,自私之爱,混同欲望,梦一样透露出人的内心世界,也反射出世界的内心。三角恋爱,三角建筑,三角形的门,三角形眼影,三角状纵深,全都是倾斜的。倾斜的三角,是那么不安,人是不安定的,社会是不安定的,只有精神病院是安定的。
精神病院的庭院虽然荒凉,布景上总还偏近自然些,现实些。弗郎西斯叙说的故事有他内心的现实,主观的现实,如纵深镜头纵深于幽深的内心。而他叙说之外电影之中的,也是主观的现实。不是局限于三角关系的爱情故事,布景变了,精神病院的内部看起来象混乱的宫殿,地上放射状的图案,弗郎西斯的身份还是故事的叙说者时,他站在中心。恺撒的出现,简的拒绝,让故事中的三角关系崩溃,也让弗郎西斯不再能处于身处中心的幻觉中,弗郎西斯崩溃了。卡里加利博士变成了卡里加利医生,DR. DR.,都是DR.,弗郎西斯被控制起来,他会成为另一个恺撒吗? 禁闭他的墙壁上有着那些狰狞树木的暗影,得意的卡里加利医生宣布他知道怎么治愈他。看来,他也逃不过沦为被操控的命运。
(精神病院中的精神病人)
也许精神病人真的暗藏通灵的本事,如片中有预言能力的恺撒,这个电影从故事上再一次成了预言。
两位编剧都曾在一战中参军,卡尔•梅育在战时由于行为反常曾被送进精神病院。电影中那所精神病院映射着德国的命运。一战战败后的德国旧的专制体制崩溃,经济濒临崩溃,赔款割地。旧的皇权体制崩溃,新的民主体制在起步之中还不完善,社会混乱。魏玛共和国时期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出台了不少短视的经济政策,撤掉了社会保障金,故意制造的通货膨胀,造成人民生活苦难和对政府的不信任。这一切都在为希特勒上台铺路。一个疯子上台当了总统,一个国家就变成了影片中的精神病院。所有的人将变成傀儡,反抗者进集中营,或逃亡。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从卡里加里到希特勒》是研究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权威之作。在这本书里,克拉考尔通过分析魏玛共和国时期的电影,讲述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体的建立和结束。在谈到影的主题时,他分析到,战争和君主制的结束使人们获得了自由,但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自由,人们却感到迷茫甚至恐惧,《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就表现了这样的主题,是对人们“恐惧自由”的一种反映。
这话让人不由得又想到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上个世纪表现主义兴起的德国,心理学才刚起步,还没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个名词。弗郎西斯爱简,简自以为是女皇,由此,可见。
德国的历史似乎在重复,看现在新德国的电影,历史在重演。体制变换,经济萧条,人民怀旧,新纳粹又开始活动。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是表现主义电影的经典,影响了后世的电影。希特勒上台后不少德国电影导演逃到美国,使好莱坞的电影有了变化。表现主义电影的表现手法成为恐怖片的表现手法,电影大师希区柯克和奥逊.威尔斯都曾经被表现主义电影影响,创造了属于他们的电影风格。 蒂姆.波顿的影片《剪刀手爱德华》中约翰尼.德普的造型就是仿照本片中恺撒的造型而来的。
从现实来看,美国德国当年的交换是这样的,美国财团暗中支持希特勒上台,之后又敞开大门收容逃亡者,世界大战快结束了才出手,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全都捞到了手。
从电影来看,德国电影从表现主义电影关注自我的内心黑暗世界后,转向了对冷峻社会现实的关注,但这一切被希特勒的上台打断。希特勒上台后严格控制电影市场,电影重新回到自我关注阶段,但不是表现主义电影时期的那种自我关注,而是一种为了获得内心稳定的独裁一般的自恋式的自我关注,只能表现自我的强大,一切都陷进了自欺欺人的虚幻无聊中,刻板乏味,保证了统治的稳定。
导演罗伯特•威恩在那个年代已经开始注意电影的整体设计,在影片开始的段落从镜头的分段和人物的走向和影片整体叙事相呼应。有人说本片的导演其实是那三位“狂飙社”的表现派画家,这对导演罗伯特•威恩是不公平的。本片开创了表现主义的先河,表现手法和当时的电影技术相得益彰,简单直白黑白分明,无须精雕细琢地模拟客观世界,主观呈现于胶片,营造古怪而神秘的氛围。
开始段落中在弗郎西斯的叙说前,最开始说话的是那位倾听者。他说幽灵进入了世界,就在我们周围,影响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这话非常耐人寻味。
当时的德国,人们处于混乱的世界,生活窘迫,现实难以面对,是纳粹主义思想得以发展壮大的温床。影片的开始与结尾相呼应,又是怎样的寓言与预言。
http://ent.tom.com/2007-06-14/0PVE/29481356.html我認為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本身商業得很,起承轉接做得清清楚楚,一點也不敢為難觀眾。但另一邊廂德國表現主義在戲劇性風格充分表現出來,視覺上挑戰觀眾的智慧及感官。德國表現主義矛盾地演生於浪漫主義感性過於理性的主觀及現代藝術抽象的脫離感,這矛盾感亦有反應在片子上。不過導演注入了許多傳統恐怖片的原素令表現主義與現實取得個平衡。這是套有多方面歷史象徵的片子,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動盪社會對權力的厭惡在市政官,警察及醫生演繹中見到,最後主角是否同樣會被卡里加利博士變成somnambulist無人知曉。
风格、气氛、社会性、讽刺性、惊悚感,全都极其出色!简直不敢相信近100年前就有如此了不起的电影!
先锋派电影运动。狂飙社。表现主义,要求突破事物的表象,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突破对暂时现象的描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和真理。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用特殊手法反映现实世界。主观唯心、自我表现;重视表现形式和手法;不求形似,重视写意;悲观主义,宿命论。
8/10。普遍认为博士象征暴君权威,病院内垂直线沿着地板延伸,高高在上的台阶和扭曲菱形窗表达了被绝对监管的独裁社会,凯撒代表被洗脑的无辜民众,唯有遇见睡美人简才唤起本善,脱离精神的控制,而简到小屋寻找父亲,被博士展现凯撒所躺的棺材所吓坏,也体现了父权和子女的关系(引诱控制),但这种权威的说法在官僚主义场景中被否定:官员的高凳和置之不理的态度让博士处于弱势者,博士的谋杀带有反政府倾向,蒂姆波顿的企鹅人正是借鉴博士的无政府主义形象(黑色礼服、礼帽、拐杖、烟熏装和白色乱发,走起来如同一堵活动的墙),新加的结尾则使以为发现真相的弗朗西斯陷入疯狂,博士从暴君变为善良的治疗者,颠覆了理性民主战胜非理性专政的编剧原意,但这种改编也以精神分裂的扭曲方式寓言了战后德国的疯狂,增加了影片复杂而生动的多义性叙事。
{★★★☆} 无声电影总能唤醒我们心中对形式主义的热爱,所以当这个故事成为之后近一个世纪各类恐怖电影的模板后,取代新鲜感的是被表现主义阴森布景烘托出的心悸,并且悬疑,you got it。有人认为一战后涌现的这些折射现实异化的电影是对人心无端恐慌的发泄,预言了二战前夕法西斯的崛起,了解这一点会让你用不同的角度重新观察它。
oblique angle, set/costume, composition, acting style, cinema could represent mental states with the disturbing force of contemporay painting and theater. 缓慢的字卡运动(suspense,mystery), iris-in/out(多为从边缘部分圈入), mask(有些是菱形的), 平切,shadow(较少,但谋杀时有用).
11/30 从形式到内容的无懈可击:异想世界布景、表现主义演技、环形开放结构、完美无缝配乐。昏黄靛蓝残红萌葱染色加分,倾斜构图插白飞字特效绳缚赞美。哥特罪案气氛与超现实揭秘向环环相因,悬疑节奏一流。可能是最早的心理分析路线佳作。时势造英雄,类型片典范。 (1920的德国...... 此处省略1万字
剧本模式虽然带着时代的烙印,却内涵已然非常超前;影像并没有太多开创性,只是表现主义大师的绘画布景耐人寻味。
影史经典,表现主义力作,恐怖长片鼻祖!今天看来或许是稚拙和粗糙的,但在1920年,在依靠白帆布大屏幕、长方形立柜式放映机、黑白、无声,而且电影仅仅被认为是没有叙事能力的所谓“流动摄影术”的时代,这种诡异风格、氛围,开创性的非理性主义电影心理学,这样天马行空的表现力无疑极具创造力,因而堪称伟大!不要轻易以今非古,要知道人类第一次行走有多难。9
这部片的真正导演是三个表现派画家,即布景师赫尔曼·伐尔姆、华尔特·罗里希和华尔特·雷曼。当时表现主义运动盛行,最主要体现在绘画方面,赫尔曼·伐尔姆宣称“电影应当成为活的图画”,这句话就是这部影片的美学基础。
表现主义代表作,NB布景,NB布光,剧作也很赞,尤其第六幕对文本的消解。有两版配乐还都挺有意思。现在看来唯一不太能忍的就是表演上“以慢为美”,这是舞台剧传统所致,而夸张的表演倒没有什么问题。另外镜头的连续性做得不是太好,切近景时候经常不接。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开山之作,先锋电影代表作。字幕光怪陆离,大量遮盖镜头,全部场景棚拍完成,绘制奇异光影效果,造型风格化,剧情怪诞离奇,反映了当时德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对于权威的恐惧心理与难以掌控命运的悲观情绪。
剧情好复杂,我都看晕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ktFokKPAAY?FR=LIAN
(1920-1924)表现主义开山作及最佳代表作。果然欧洲是个有美学底蕴的地方,三位美工师都是大价钱请来的狂飙社名家。编剧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卡尔梅育,一个人开创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德国20年代美学流派。听说想让弗里茨朗做导演被拒绝了,也许,如果真的是有个性的朗,就不会出现如此天作了吧
愉悦又震撼,扭曲又疯狂 —“我和她的经历,比你这辈子经历过的任何事情都要奇怪……” —“我应该找到治疗他的办法了!”
今天看豆邮,发现居然有人因为我11年前看不懂这个电影的好写的评论,来骂我无知。那马克一记,啥时候再找来一看吧~
三个美工师才是主角
德国表现主义开山之作,恐怖电影先驱。所有场景均为棚拍绘景与搭景,影片通过夸张怪异的图案和光影、扭曲的透视、棱角分明歪斜变形的屋房门窗、哥特式的字幕、遮盖镜头强制特写及颜色各异的胶片渲染了阴暗可怖的氛围,将精神分析式的心理与情绪外化。ps:克拉考尔说本片是对纳粹主义的预言。(9.0/10)
#重看#表现主义经典作,堪称后世之师;不规则的几何造型(包括字幕卡字体),倾斜角度的街道,涂鸦的墙壁,如梦魇般的蜘蛛小径,一切都像是噩梦重演;反转惊喜,呈圆形的叙事结构,规整的章节体;利用影子反映谋杀场景,教科书级手法;自下而上的打光赞,衬得分外邪恶恐惧。
【B】结局加分,表现主义的布景瞬间不仅仅只是作为视觉化的存在,电吉他配乐违和。
解謎到一半,原以為是本格的詭計,如何破譯夢遊者的不在場證明。沒想到後來的反轉,是敘述性詭計。相比佈景和美術,劇本的局中局的設置反而更為精妙,改變畫幅的嘗試也很驚人,這才是2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