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风吹拂》一书,讲述了十个人的成长,告诉我们了什么是生命、什么是强大。我们在字里行间中,特别是最后一百多页的描写中,看到了每个人通过箱根驿传的成长。而它的同名动画,用了近九个小时的时间,塑造了十多个生动的、各具特色的人物,将小说中作者的想法通过动画这种新颖的形式而更加直观的传达。无论是人物还是景色的塑造,我认为b站9.9分是当之无愧的。
当我毫不犹豫给了小说以及动漫五星之后,我在给电影打分的四星中的两星,我都给最后结尾的灰二,其余的两星,我更多是失望的。
《强风吹拂》,四百多页的原著小说,二十三集的动漫,如今要缩短成一个时长在两小时的电影,应该如何取舍?
剧组选择了减少矛盾冲突。于是只剩下了阿走-王子以及东体大-宽政大这两对矛盾,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选取。而对于原作上在“是否参加箱根”这个冲突上,电影用“参加箱根是对灰二哥的报答”来替代了,这个设计我不做评价,我无法在心中分出好坏,但还是认为这个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不过这部影片的问题在于,编剧还是不舍得“割爱”,总想面面俱到。于是一方面任由剧情跑得飞快,一方面选择点到而止。
于是,在进度条到三分之一的时候,记录会全部结束了,二分之一,预选赛成功晋级了,后一半,基本全部给了箱根。
作品精炼固然是好的、值得称赞的,但是在电影中,里面的内容更像是一个作品的创作大纲。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形象一点说,就是“只有骨头没有肉”,很多“为了让事态发展逻辑更加完美过程”都是“泛泛而谈”,这儿点一下,那儿做个铺垫,最后叫人一头雾水。最大的缺陷就是箱根接力,每一区大家的回忆基本没有,城太城次和叶菜子的情感戏突然被提出显得特别突兀,而且之前话吧叶菜子和灰二扯上关系,这其实前期是完全没有铺垫;阿雪突然提到的母亲的再婚,前面根本没有讲过他的家庭故事;最突兀的是神童,前期只有一个神童与后援会交涉的场面,箱根开始前有一个神童和阿雪在酒店里收看比赛,神童戴着口罩的背影。神童的第五区体力不支真的太突兀了,结束之后和家里的通话也很突然,叫人摸不着头脑。电影中的神童算是一个败笔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人的家庭关系,这点到为止真是“吊人胃口”。
确实,在篇幅有限的状态下,我们无法苛求十个人都面面俱到,如果是那样的话,120分钟的电影,分配到每个人的故事上只有12分钟,这是不行的。但是若是选择点面结合,重点写清濑灰二和藤原走的话,其实还是没有做到的。
作品中第二个缺陷,就是清濑灰二的形象塑造不够,或者让人失望了吧。对于开头而言,我更喜欢原作的开头,阿走偷东西被灰二发现,二人见面。电影开头灰二带着阿走吃霸王餐这叫啥啊,吃霸王餐,然后逃跑,这是人品问题,跑得快不应该用在逃跑上,因此这个设计我觉得是个败笔;其次,是灰二整体形象,这个灰二哥的颜值确实有点点中年油腻了,电影固然是要看颜值的,故这也是个减分项(强烈推荐大家去看09年的舞台剧,那个灰二真的神了),比较让人失望的是灰二眼中没有光。而且在箱根的后期灰二的队长形象也没有发挥出来,如果说要突出灰二的队长形象的话,就应该加一些他在看比赛、指导队员的戏份。
与之相反的是,这个阿走似乎结合了一点灰二本该有的特质。确实不得不说这个小阿走真的很甜美,演员非常出色,但是没能很好的讲阿走性格中的矛盾展现出来。在电影中,只要走把和王子(代表着队伍的最低水平,决定队伍能不能参赛)以及自己过往的事儿解决之后他就成为了队伍中的小天使,转变不自然,甚至让人很难感到阿走的成长。而藤冈这一形象的设计更像是催促阿走立flag的,并没有做到在原著以及动漫中让阿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强大”的作用。
说白了,整部剧就是,做好了点面结合的打算却想要事无巨细最后就变成了点到为止、泛泛而谈。
但是这部电影也并非全都是缺点,它最大的亮点就是结尾处的清濑灰二。甚至我认为这种结局比动画要好,也高于小说。在小说中是让神童感冒,却不断的坚持。但是在电影中神童的坚持移到了灰二上,灰二在最后,就算是旧伤复发也要努力跑完,教练的劝阻(也正是动画中神童那段)也不管用。而最后,灰二真的是拖着伤腿蹦着跑完的,这块的处理确实比动漫更好。会让人更加理解什么是体育精神、什么是「強さ」。也是一个让我多给两颗星的原因。
正因如此,既然剧组已经把神童当做配角了,其实可以没必要在第五区再寄刀片了。把全部刀片给灰二也是不错的。
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处理是阿走和榊的关系,电影选择了二者还是在意着彼此。东体大让榊跑最后一区,和阿走见了面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以及二者的对话。电影中的榊似乎没有动画中的那么讨厌。
总结一下,其实我个人认为《强风吹拂》不是特别适合改编成电影。短篇幅故事没办法将每个人都照顾得面面俱到。尽管去箱根最初只是灰二哥一人的愿望,作为一个作品我们完全可以聚焦团队中的“佼佼者们”,但是宽政大学田径队,十个人,少了谁都不行。
这是他们十个人的故事。
最后写一些我对角色塑造的理解:
王子:这部剧的王子应该算是除了灰二和阿走之外最“重要”的人物了吧。选角选取了很帅气的脸庞加上微微发福的身躯,我觉得王子这个形象很完美了,甚至高于动漫中的形象。(舞台剧的王子有点点妖娆,但是偷懒耍小聪明的劲儿我很喜欢。)
穆萨:舞台剧和电影中穆萨的形象都挺让我失望的。动漫中的穆萨真的很稳重同时八卦起来也很可爱。明明小说中第二区写的这么精彩……
双胞胎:鬼怪精灵双胞胎似乎只有开头的戏份,甚至跑步的时候运动才能也不是特别突出。而且由于剧情的删节减少了双胞胎和灰二的矛盾。双胞胎和叶菜子的故事也没开展。总之就是好突兀好突兀,城次在第四区那个恋爱的样子……觉得这段改得搞笑了。尽管我觉得确实双胞胎在动画中有着推动情节发展+活跃气氛的作用但是……电影显然是没利用好双胞胎。
神童:神童一直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角色,很开心电影和舞台剧选取的神童都是彬彬有礼很温柔的类型,但是由于动漫的神童无可挑剔我只能说电影(舞台剧)只是中规中矩,至少形象没有崩吧。我觉得神童像是灰二的影子,他也在精心照料着竹青庄,因此才会累到生病。但是电影这些都没说啊!就给了一个镜头!感冒也没说,就一个戴口罩的镜头!跑步的时候还弄个记者讽刺一下,然后队友们也没有反应啊!这么やさしい的角色剧组完全没利用啊!没利用就不要按照原剧情走还点了一下神童生病这回事吧。
阿雪:阿雪的形象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比舞台剧强太多。典型的学霸,眼神中都流露着不屑,整个人也散发出精英的气场。很喜欢阿雪在跑步之前和阿走的对话。由于剧情原因删节阿雪脚趾受伤我觉得完全没问题。因为在电影中阿雪只是配角所以我觉得这个角色塑造的挺好的。但是我会更爱动画中的傲娇阿雪吧。
尼古、KING:尼古前辈的小人的小铁丝人真的很可爱,我没想过这个铁丝人真的存在。KING的帽子真的有点智障了。然后这两个人在本剧中就没啥用了。KING竟然喊了一句「愛してる」,啧。但是在原著中这两个人我都很喜欢,尼古确实给人一种可靠的前辈的感觉,而且他真的通过跑步改变了很多。而KING是我们普通人的写照,是十人中最最平凡也是最不出彩的那一个,他会坚持自己的热爱,喜欢抢答,同时有一颗不服输的心,比如说抢答、比如说和榊在第八区的交锋甚至因好斗被冲昏头脑。KING真的非常可爱。不过在电影中这俩人确实在打酱油。KING的形象我最喜欢的是舞台剧哈哈哈。尼古舞台剧形象崩了。
就这样。算是我的愤慨之言了。
但不得不说,《强风吹拂》的原著和动画都值得多刷以及细细品味。
况且原著中存在很多的伏笔以及留白,给我们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近十年,马拉松运动非常火爆,全民在跑步,很多知名赛事只能凭运气抽签,或者赞助获取名额。 而邻国一直是长跑强国,跑步运动领先我们数十年,当然棒球,足球运动在学校的推广也领先我们很多年。在日本说起长跑,绕不开日本大学之间的《箱根駅伝》长跑比赛,就是这部《强风吹拂》的背景。就像甲子园在高中棒球的地位一样,有历史,有传承,而且受全社会瞩目,能参加一次就是一生的荣耀。特别是十人接力的模式,让单纯的跑步赛事更加多元化,也加强了团队精神。
《箱根駅伝》有一些传统名校,宽政大学的估计就是法政大学,动地堂就是顺天堂大学...他们从各地高中挑选好的体育生苗子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让学校的优势一直保持领先,运动精神也得以传承。
喜欢跑步运动一定要看,虽然有些老套,但还是看着热血沸腾。另外,喜欢自行车运动,一定也要看看《破风》《转山》。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间,在各大企业里有一个非常有势力的派系,除了同乡,大学前后辈之外,就是来自于各大学的体育俱乐部的派系。如棒球部,柔道部等等,除了由同一运动维系以外,前辈们会对同一俱乐部的后辈们特别照顾,从招聘到入职,以及职场的前途。韩国也有类似情况,比如同一个大学后辈,或者特别照顾来自同一个番号的部队的后辈(男生几乎全民服役)。我们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们是早一年的前辈就是天,命令得到绝对贯彻。虽然很死板,前被欺负后辈等令人讨厌的一面,但也有团结结盟等优点。而这样的情况,在国内学校是很稀少的。电影里也说了,参加比赛,电视台直播,这种莫大的荣耀下,就业也会顺利,容易得到大企业的青睐。这也算是参加体育运动的附加价值吧。
我小学的时候,孩子们还在外身体对抗性非常强的运动,骑马驮对战,圈嘎啦等等,胳膊脱臼或摔断胳膊很正常,80以后就慢慢没有了。反观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到大,除了极少数从事体育特长生以外,体育的竞争意识非常淡薄,只能用单薄的身体来拼智力,可怜了这些孩子们。
国内再盲目自大的跑者,也不得不承认日本长跑基础比中国强很多的事实。每年新年伊始日本举办东京至箱根往返接力赛,至今已有90年历史,四大电视台直播,收视率超过20%,每棒约21.7公里,选手配速普遍3分左右,令人震撼。所以,在这种长跑文化下涌现出2018年波士顿马拉松冠军川内优辉,2018年东京马拉松亚军设乐悠太一点也不奇怪。电影讲的是一所三流大学的几位学生,刻苦训练后在箱根接力赛上大放光芒的故事,拍得相当粗糙,演员基本无演技,情节也无说服力。亮点之一是主角跑步姿势专业,据说为了拍这部电影,主演累计跑量达到1000公里,之二是剧组组织了3万名群演营造了日本箱根接力赛的热烈氛围。能参加箱根接力赛的同学10公里水平在30分左右,说实话,我是不相信随便拉10个人,训练一年就能参加箱根接力赛,用来励志可以,但不符合科学。排球女将展现的晴天霹雳,幻影旋风也不科学,咋就觉得好看呢?别问,我也不懂。本片和“火战车”,“圣拉尔夫”,“麦克法兰”等跑步电影相比还有差距,小说原著据说很好,我没看过。三星。
不是只要重要對白都出現了就叫作改編好嘛!一星給奮力奔跑的各位演員,你們辛苦了;一星給小出,你就是我心中唯一的清瀨的人選,跛著腳跑步那段看得我無比吃驚,還以為你真的受傷了!
林遣都的煽情表演让人很是反感
动画版完结撒花之前,参照着看一下电影版,不能说后者不好,只能说动画版因为情节或者时长的缘故,对人物和细节的把握更到位,笑点和泪点的掌控更有节奏感。话说,三浦紫苑单靠朴素的文字,质朴的故事,就创作了那么多类型不同,文风不同且能屡次改编成漫画,动画并影视化的佳作:《多田便利屋》系列的悲欢离合,《神去村》的乐天知命,《强风吹拂》的虽败犹荣以及《编舟记》的弥足珍贵。放眼岛国或者全球,我读书少,找不到第二个。如果你问我跑步的时候在想什么?那我只能说:没有什么~
励志佳作
出演宽政大学田径队员的演员们为了拍摄本片,单人跑步总里程达一千公里,十人加起来有一万公里,相当于从东京到纽约的距离。
三星半。运动,青春,热血,友情,梦想,夏天。略套路。
好看的体育电影~故事有精气神,镜头调度也很细致
跑步是最纯粹直接的运动,这也是一部最纯粹直接的运动题材电影。
走れ。
劇情挺老套,是我喜歡的主題。
从热血沸腾到最后的热泪盈眶!曾经水嫩水嫩的小林同学还真是运动少年,早期拍了不少运动题材的电影!看完以后好想跑步🏃~
三星半。励志、热血什么的果然还是日本最强,这一套关于梦想的东西我几乎永远都吃……在林遣都这个九零后面前,小出都变大前辈了……
比动画节奏快了许多,对原著情节有改动,可以当做是平行世界版的“强风吹拂”来观看
导演你是在小看长跑么?照这种跑法轻则受伤重则猝死好不?真以为只要攥紧了拳头咬紧了牙就算单脚跳也能创造奇迹啊?要不是看演员都挺卖力的真想给一星啊
10年首看,是因为这部爱上了小林子。15年看了小说。17年又重看了一遍。电影因为时长的关系自然是不能跟电影比的,但还是喜欢他们跑步的一段,拍得很吸引人。七年后再看竟然觉得林当初比现在还要成熟是怎样。能够好好拍完真是不容易,辛苦了。
果然还是这样的形象最适合小出惠介啊!><
#跑出盐(power true wing)# 燃性十足,对于热爱跑步但又总跑不远的我来说看这么一部戏真的感觉很好。要坚持,要加油。
1.看了2018年的动画版《强风吹拂》,再来看下2009年的真人版《風が強く吹いている》。真人版感觉还行,不过动画版让我觉得更棒更有趣。2.-翔,我想知道,赛跑的意义是什么?-我还没找到答案。我会继续寻找答案,就像关于生存意义那样,我会继续跑下去。3.才注意到,《强风吹拂》以及喜欢的电影《编舟记》《哪啊哪啊神去村》都是改编自三浦紫苑的原著。
可能原作更精彩,更细致一些?小出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灵魂人物了,当然对于竹青庄也是,小林子还是稍显稚嫩。
旬报那奖是给原著的吧我靠,拍成这样还能年度十佳啊我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