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系列的长评短评提到这部片的暗伤败笔就是儿子这个角色,轻则说演员完全就是个雏,一点儿演技都没有,重则说这个角色就是脑残,弱智,将后半场的戏毁了。 是的,我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角色最后的表现有很多值得争议,是整个接地气的电影中最显得狗血和戏剧的情节。但是作为前半场只是旁观一个可怜女人的一生,到后半场因为儿子这个角色哭了三场,代入戏中体味到母亲心酸的单亲少年,想为同样十年多没有见过父亲的小宝来说上几句。 我想先谈论一下儿子最后将母亲赶走的合理性,顺带说明下我对影片的一些看法,有多少18岁少年怀恨母亲我想绝不只是一个小宝。 1,丢脸。 戏中有一幕应该很多人记得,别人妈妈是扁担还可以考第一名。 我想就算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对一个挑扁担的文盲和一个开BMW的贵妇都会是两种不同的眼光。当然可能有些人会说,她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又不偷又不抢的,而且她都是为了你苦了一辈子,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是的,这样的话对于一个懂得生活艰辛的成年人或许可以接受,但是你真的想过一个考年级第一自尊心强的要死的学生可以接受吗? 我妈以前是公交售票员,因为收入有限所以家也是小小的,你们不会懂单亲家庭的小孩本就有一种自卑。就算年级第一,他只会觉得这种不光彩的工作是特别丢脸的,我以前就从来不敢告诉别人我妈的工作,也绝对不会让别人去我家,如果说,班上真的有同学议论,呀,那个人家里挑扁担的,好可怜哟,真的当事人那种煎熬不是那样简单的,说生不如死,不如没有这个妈,这样的想法是绝对会有的。绝对不是,没心没肺,或者故作强大的说,我妈是扁担又怎样? 18岁的状元只会觉得这是他人生最大的污点。 2,交流。 李宝莉说过一句话的,这个孩子有好久没有叫妈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学生要的可不仅仅是物质了,富二代还羡慕小康家庭可以有温馨的晚餐。对于从小没有了父亲关爱的小宝来说,难道没有奢望过母亲的理解和关心?为什么他会埋怨母亲只会问他成绩好不好?是的,他不是没有期盼。只是一来母亲是个文盲,也不会解释什么,一来也是为生活操劳己经很累了。但是对于缺爱的小孩来说,就算理解母亲也只能是最表面的,更多的是责怪,责怪其实我真的要得很少很少,可能是一个贴心的问候,一个每个小孩都有的蛋糕或者玩具,但是为什么这些都给不起呢? 难道真的只要赚钱,只要养家糊口就可以做一个称职的母亲了吗?你们只看到最后的怨恨,但是你们没有想过这么偏执这么过分的小孩,有人去教他是非善恶吗?没有。李宝莉最后才醒悟,他的儿子根本没有真正的开心过,是不是太晚了呢。对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他其实会觉得母亲养育只是理所当然。然而这样的母亲,他不知道他需要她的什么。她也活了半辈子才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只是晚了。 3,真相。 虽说最后小宝跟母亲说到真相的时候我也觉得太过戏剧,但是那种打击很难说得清楚。 当然理性一点的看法就是,父亲本来出轨就不对了,性格软弱也怪不上别人。但是对于小宝来说,父亲只有一个,而且他的形象也由于时间被美化吧,必定是一番慈爱的样子,最好的,或者说灰暗的生活里唯独的美好的回忆。 好人都早已经认定了,坏人自然只有母亲来背负。以及之前没有说到奶奶的影响,因为我自少家里没有老人,但电影里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来,奶奶对这个媳妇也总有太多不满的地方,这种情绪也必然传递更给亲密一些的孙子。所以,不管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小宝只会把所有的责任抛到母亲身上,将所有的不公和不满全部扔给母亲。 所以怨恨是必然的,甚至当觉得自己可以承担自己人生的同时,终于可以抛开母亲这个他人生中的所有黑暗和负面的想法也不是不能理解。 另外我想谈谈,这部片子有一幕让我泪崩的剧情。是李宝莉的闺蜜开车去学校接小宝之后,在一个高档的餐厅和小宝谈心的那段,其实也没几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你应该知道你妈的苦,你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她不然你以后肯定会后悔,都还没带她来过这里,下次有机会一起过来。 我想起我差不多16,17岁那会特别不懂事,甚至有一次因为一言不和,离家出走了一段时间。最后被找回家的时候家里很多亲戚都在,她们又心疼又责怪的说了类似的话。其实那个叛逆的少年哪里想到那么多,他不是不爱她妈妈。他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是他,为什么是他年纪轻轻就要面对这么多他本不应该面对的,他只是想躲起来,他只是不知道怎么去承担这个灰暗的人生。 我想现实社会类似故事的结尾,小宝再大一些再大一些,或者是开始明白社会的艰辛,或者是初为人父,总有一天他理解了李宝莉,只希望为时不晚。
1. 2012华语片最佳 2. 大气、沧桑、释然 3. 以封建迷信外化人物命运与情绪,或许这就是所谓“feng shui(风水),英文片名点缀的刚刚好” 4. 颜丙艳让人刮目、电影看完都不敢相信这女人就是她演的 5. 有时候我一想到这个问题就会吓自己一跳:孩子好久没叫我“妈”了 6. 国配版删了10分钟 7. 什么万箭穿心,我就不信邪,我看这是万丈光芒 8. 谈感情,太伤钱了 9. 要过的细啊!
看完之后心情好差,买了酒回来。片子里每个人都有性格上的缺陷和做的不对的地方,但实际上就是这样。女主角演技超好。万箭穿心这题目其实不算贴切,这是一个漫长的悲剧。生活让人一点点萎缩屈服,七拐八拐人生大半过去了。命啊,都是夹裹着人前进,不知道哪个岔路口就走到万劫不复了。唉。喝酒。
全家最正常的就是李宝莉,唯一的缺点就是刀子嘴,马学武挺大个老爷们,出轨行,受点挫折就跳江,小宝我真他吗想大耳刮子抽死他,没有你妈风吹日晒挑扁担你还上学屎你都吃不上热的,李宝莉唯一的希望确是失望。
北电放映,谢飞监制,去年至今剧情最为合理且紧凑的国产片,真实不造作,导演很用心,结尾出字幕的时候潸然泪下。女演员表演非常之到位。
看完《万箭穿心》心情五味杂陈。真实不造作的剧情和导演的用心,是今年看到的最好最感人的国产电影。当男人不爱他的妻子的时候,她哭闹是错,笑也是错。万箭穿心的时候惩罚别人总是最痛快的,可生活也会让你付出代价。所以人啊还是得学着放过自己,多过一天高兴的日子都是赚到的。
【武汉话原版4星】要过屋中“坎”,先解心中“结” ,这才是生活。造化弄人,太信命,把一切归咎于天意,殊不知穿的是人心,跟风水无关。就像那辆发动不了的车,总要下去推一把。;【国配版2星半】普通话版完全失了灵魂,角色都很空洞,武汉的地气儿全没了,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关键还零零碎碎刪了10分
无聊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女主和《大时代》的丁蟹一样都是死不悔改、天下负我的人格。逆境磨灭了棱角,却不能打消那份“到底意难平”的执念。自讨苦吃,苦必随之。作为电影来说它太真实了,真实得就是生活。而如果银幕上下没有差异了,我们能收获什么?
那句“谈感情,太伤钱了。”是我本年度听过最好的金句!
我觉得好片一般有两种 现实和理想 美国的梦和中国的现实 是最好的片源
颜丙燕可以得奥斯卡了。
太特么真实了 尤其是那奶奶 村妇的伪善和狡猾
李宝莉的角色魅力在于,即使是悲剧,也要梗着脖子在荒唐的生活中杀出一条血路;即使是万箭穿心,也要硬着头皮活出万丈光芒。儿子和婆婆在榨取了她的价值后又将她遗弃,她也能迅速接受现实继续前行,不忿不怨。结尾是神来之笔,生活就像这婊子养的车,熄火了,推一推就又能走了。
用崔永元的话是:这样的电影不去看,那真是万箭穿心了
如果一个女人不是因为看上了你而和你结婚的话,那么她只会一直都看不上你,因为婚后的生活只能让你身上仅有的几处光彩抹掉。没文化没钱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文化有工作但却懦弱胆小怕事耍心机还跑去偷情被下岗后直接投江自尽的怨男,更可怕的是,他写封遗书都不忘提醒自己不懂事的儿子,这都是你妈逼的。
#影评# 日子就是结尾那辆车,婊子养的,但推推还能往前走。
万箭穿心,哪能习惯就好
中了万箭穿心的命 也要抱着万丈光芒的心
第一次在大银幕看到如此真实质感的武汉,李宝莉是中国的卡比利亚,《万箭穿心》是目前为止看到的今年最好最感人的国片
最好的一幕是,跟建建车震后几天,颜丙燕在市场里揽生意,看见小面包开到身前,她不由自主地往车里张望了一眼。无奈、两难和略微的希冀,在这个张望里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