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幻想自己是福尔摩斯的典型偏执狂和真的名为华生的精神科医生在现代纽约展开的唐吉坷德式莫里亚蒂教授追逐战,好吧,这个表述有点绕,但主旨如此。
典型题材的再演绎通常有与原著背离的内核,《堂吉诃德》是反骑士文学,《尤利西斯》的主题是英雄的消逝,《他们也许是巨人》在标题中致敬了前者,而主题也和后者极为类似。
“天呐,你就像堂吉诃德一样,认为一切事情都是别的。”
“好吧,确实有一点,他走的太远了,他认为每个风车都是巨人,这太疯狂了。但认为他们也许是……好吧,所有最聪明的人都曾认为世界是平坦的,但如果不是这样呢?世界可能是个圆,面包发霉也可能是药,如果我们从不看事物并想着它们可能是什么,那我们就会深处在高高的猿类草丛中无法进化。”
就像福尔摩斯和华生的对话中提及的一样,我认为影片的主旨就在于这种想象的流逝,浪漫主义末路的忧伤。 贾斯汀在妻子死亡后,就疯了,他疯得像个正常人。此前他是个法官,知识博学,并致力于将每样事物变得更好。此后他是个典型偏执狂,躲在自己房间的密室里,臆想出宿敌莫里亚蒂,等待着搭档华生的到来,他的兄弟想把他关进精神病院好独吞其财产,对头派人谋杀他,因为他知晓全部的黑料。这种异变是否是出自孤独,我没法给出一个很确定的结论,但就他之后的发言来看可能并不全部出自于此,福尔摩斯坚信“所有的灾难都有阴谋”,我想多半还有些对现实世界失落的意味在里头。纽约最浪漫的人全挤在影院和精神病院里头,或者窝在图书馆里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日渐老去。 此前我阅读过巴西作家若热·亚马多的小说《金卡斯的两次死亡》,故事主角金卡斯曾经是国家税务局的模范职员,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但在退休后便离家出走,成了全国最有名的疯流浪汉,被大家尊称为“因水叫喊的金卡斯”,家属不愿接受这一事实,只好谎称他早已去世。在小说的开头,若阿金终于不幸去世了,被家人抬回家,收拾遗容西装革履,但若阿金始终不满意。这是他的第一次死亡,而后在流浪汉朋友们的帮助下,他被抬着从酒馆一路狂欢到海上,这时金卡斯生和死的界限已经被模糊了,他开始选择自己的死亡。最终,在暴风里,金卡斯终于摆脱了陆地浅坟的束缚,投入了大海的怀抱。 全书中的印象最深刻的文段便是流浪汉在大街上的游走,就如同影片的高潮段一样,福尔摩斯招呼大伙去同莫里亚蒂决一死战,他兄弟的妻子决定和丈夫离婚,因为他丈夫早已不再浪漫,她不爱他了;影院中的流浪汉加入了;图书馆的管理员加入了,他一直有个骑士梦,幻想和人击剑;偏执狂病友Mr.Small加入了,因为他是鲁道夫·瓦伦蒂诺,他渴望浪漫而刺激的冒险;华生的同事也加入了,她要和Mr.Small私奔。这样的一群人行走在纽约接头,这时的纽约就像彼时之伦敦,亦如1904年之都柏林。 最终的决战在百货商店里,当然,没有莫里亚蒂,只有闻讯而来的警察和精神病院的同事。这段是冲突的爆发点,同样也是各角色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管理员威尔伯拿着雨伞同警卫击剑,护士暴打了平日里喜欢作威作福的院长,影院里的流浪汉持玩具枪,拿塑料桶盖和条子打斗。而后是一声枪响,众人诧异,闹剧占时收尾。 为好友解围的依旧是福尔摩斯,也只能是福尔摩斯,他在百货商场的广播里朗读虚假的打折信息,一时间所有的警卫和护士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加入到抢购大潮,未尝没有讽刺消费主义的意味。 影片结尾是福尔摩斯和华生两人站在桥底下,看着对面一片黑洞洞,幻想莫里亚蒂的到来,全篇结束。 正如我前文所说,影片充斥着浪漫主义末路的忧伤,华生的公寓狭小不堪,连烤箱都要充当临时的储物柜,他们最后追寻的也只是个幻影,电影不是侦探小说,也没有莫里亚蒂骑着76街骑术学校的骏马前来与你决一死战,最后留下的只有一阵空虚感和冷冰冰的现实。 但对于贾斯汀,他在妻子死后终究是迎来了二次的新生,正如金卡斯迎来第二次死亡一样,他最终还是等到了华生。 这也挺好不是么?
最开始以为又会是像【福尔摩斯的私生活】或者【毫无线索】这种拿大侦探开涮的电影,看看这人设,丧妻之后便幻想自己是福尔摩斯的psyco和last name 真的是华生的精神病女医生,在追逐莫里亚蒂教授的途中培养革命友谊和爱情火花,疯疯癫癫的样子像是移植了黑白年代的screwball comedy剧情。
看了外国网友的一些点评,也有些人说是对装疯卖傻卡普拉喜剧的蹩脚模仿,毕竟年代差了30余载,观众已经不再有足够欢乐的心境去欣赏这种电影,那些独属于小商店大家庭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已经跟不上70年代急匆匆走向信息时代的人们的脚步了。这些我都同意,但这电影还有一些高于30年前作品中善良理想青年的东西,可以说是梦想,甚至是痴人说梦的幻想。
片名They might be giants来自于片中男女主的一段对话:
Waston:“God, you're just like Don Quixote. You think everything is always something else. ”
Holmes:“Well, he had a point. Of course, he carried it a bit too far.That's all. He thought that every windmill was a giant. That's insane. But thinking that they might be... Well, all the best minds used to think the world was flat. But what if it isn't? It might be round.And bread mold might be medicine.If we never looked at things and thought of what they might be, why we'd all still be out in the tall grass with the apes.”
堂吉诃德将风车当做巨人并与之战斗,看上去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但假设他们也许是巨人,就造就了无限的可能,世界就如发散的神经元传递一般,发散出万亿中不同的路线和光芒。
爱情倒依旧是主线,男女主的火花真的莫名合拍,两个人在纽约大街上认认真真走着“跟踪步子”,搭着地铁和公交,Waston 笨手笨脚的准备晚餐,Holmes不停推脱着跳舞,两个人在骑术学校时看着远处的目光...莫里亚蒂是真是假不重要了,我们是处在现实世界还是幻想乐园,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发癫,都变成无关紧要。看完电影之后满脑子都是Holmes带着一队人昂首阔步的画面,细想想蛮好笑的,但那种Why? Why not!的劲头天真可爱的不行。
一个挺silly的小片,看完也会傻笑的那种。
I hope loonies win
有一段致敬著名福尔摩斯扮演者BR的情节,一位警察看到男主说:见到你真荣幸,拉斯博先生~
无厘头
内核忧伤的喜剧片,高智商偏执妄想症患者,理想主义者的异化形态。在快节奏诙谐间隙的严肃正经,总是令人悲伤:你不忍停下来好好面对精神疾病的残酷,唯有在“欢乐”中自嗨。
假福尔摩斯假华生照各种假线索满世界找一个*也许*存在的莫里亚蒂,除了片名指涉之外故事本身也算是现代唐吉珂德。其实相当简单可又相当迷人可爱的怪人的爱情故事。俩主角大萌。Woodward是比她老公有趣太多的演员。P.S.有‘God bless you, Barbara Stanwyck!’这句台词的片不可能不是好片。
太老派了...
臆想自己是福尔摩斯的男人和真的是姓华生并且是医生的女人(Joanne Woodward是历史上第一个女华生!),展开了一场唐吉坷德式的莫里亚蒂教授追逐战,谈成了一场荒诞却真诚的恋爱。共同面对那位虚无教授的结尾无论是死是被抓或者是什么,都非常浪漫。全片穿插着一些迷影笑点,最喜欢那段“疯子们”昂首挺胸走在纽约街头的戏,唐吉坷德不孤独,福尔摩斯永远拥有他的华生,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可能性,疯子们也许真的是对的。George C. Scott超级有魅力,Joanne是不变的灵动美~
一个臆想自己是福尔摩斯,一个姓华生,共同追逐莫里亚蒂幻影,他们注定在一起,原来七十年代就有福华同人,街头异类格格不入,纽约来者不拒,海纳百川,包容万物。
题材很有意思,一部可爱的电影,角色可爱,故事可爱,“疯子们”走在街上那一段可能会是我心中永远的经典镜头,就像弟弟老婆说的:我更喜欢现在的他,多有趣啊!不管结局如何,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既然是堂吉诃德式的荒诞,就让他荒诞到底不求甚解也挺好。
3.5/5 福尔摩斯版堂吉诃德(喜剧)
这种片子得让意法来拍
很平静地看完,比想象中喜欢。主题和拍摄手法都很旧,但再过几十年也总有人被称为幻想自己是福尔摩斯和华生的疯子或者幻想他们相爱的疯子。老派也是一种精神状态,They might be us.
能陪你臆想陪你演的人,不是真爱又是什么?
silly little film (或者太高深了以至于完全没看懂)但斯科特叔多甜呐,萌得我整个都化掉了><
8.1
评论都说什么fun和interesting,看得我懵得不成,是我理解有问题吗,我觉得明明全片都隐隐约约地弥漫着一种伤感,最后的结局我更是只能想出最可悲最无奈的解读,披着福尔摩斯外皮内核其实是堂吉诃德,大概也和一个人如何看待堂吉诃德的故事有关吧,至少我觉得是个可悲的故事。斯科特演得真的好,图书室看到女主离开和思考自己是谁那段演得特别动人,总觉得这片的城市街景拍得好迷人,尤其是时代广场那段。
将骑士元素全部替换为福尔摩斯的唐吉诃德。喜欢,不论最后隧道里传来的到底是什么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