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的Copenhagen,是我最喜欢的城市。还有两海交汇的Skagen,波涛翻滚却令人宁静。
28岁的William从纽约而来,满身散发着讨人厌的气息。(和《权游》中的Renly Baratheon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对女人走肾不走心,喜欢各种恶作剧,令人感觉十分幼稚。他来寻爷爷,曲折辗转发现爷爷原来是纳粹的一员,甚至还抛弃了自己的奶奶和父亲。他终于理解了父亲为什么要离开他、为什么要笑。他也终于从缺失父爱的迷茫中走出来,正视自己的感情。
短短几天,William爱上了Effy,我却看不清他是在哪一刻爱上她的。但是当Effy主动献身的时候,William拒绝了她。他的拒绝不仅仅是因为Effy14岁未成年的身份,也是因为他在了解父亲之后渐渐地成熟。在教堂里,Effy说:“Animals just fuck.”,William对她说:“Don‘t look at me like that.”。他对牧师叫“Father”,Effy说:“He is not your father.”。
Effy,Copenhagen的女孩,早熟的女孩,同样地悲伤。她从小就没有亲生的父亲。母亲和母亲的男友分分合合,纠缠不断。母亲的男友对她不是很好,她一直羡慕真正的父亲和父爱。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她那么热情地帮助William寻找父亲的线索,陪着他在Copenhagen美好的街道穿梭来回。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她会爱上William。Effy的早熟和William的幼稚证明了他们在心理上可以突破年龄的界限而达成一致;但也注定了当William在心理上成为一个更成熟的人时,可能会离Effy而去……
当Jeremy被女友甩后,Effy给他讲了Skagen的两片海水。波罗的海与北海,一个激流向左,一个激流向右,他们在某一处相会,却并不迷失自己。其实正如这一次旅程,融合而又相互独立。Jeremy和William因为Effy大吵一架,之后离开,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William和Effy的感情或许正是两海的交汇,却也更像是朴素美丽也环保多元的Copenhagen。看他们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夏日终曲》的影子;但Effy不是Elio,William也不是Oliver。他们的感情像北欧晴朗的夏天一样易逝,却也被牵挂直至凛冬散尽、春夏沓来。William离开Copenhagen,站在Skagen的海岸,看着来来往往的海潮,碰撞、融合、独立、散去。他在丹麦的短暂时光结束了,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却让他成为了一个更加成熟的男人。他理解了父亲,这让他拥有了娶妻生子所应有的责任心和资格。Effy也和母亲和母亲的男友和解,在美好的城市中留下William的照片,一遍遍查看。
Effy真的好会撩,一个“Shark Kiss”让我和William一起乱了心智。我和William一起陷进Effy的歌声里,听不见其余任何声音。
William和Effy的感情可能是一场短暂的缘分,如同北海和波罗的海间的一点点交错,也如同丹麦和瑞典的浅水相隔;但是他们的感情绝对不能定义为结束,或许只是暂停或者慢慢地继续,还能够被再次“Activate”(剧中幼稚的William对Effy中二的蚊子包激活游戏)。
激流涌动的夏日,飘渺的父亲被寻回,14岁和28岁的人回归了美好的生活,宁静却也雀跃地审视过广袤宏大的世界和自己的内心。
题外话:
1.我稍微有点反感英国、美国演员混演角色。因为我超级喜欢Gethin优雅的英音,但在电影里好像用的是配音。但是瑕不掩瑜吧。
2.本来我是为了看Gethin才来看的这部电影,但真的震撼到我的心灵里去了。
3.我相信最终William也一定成为了和Renly陛下一样温柔的人!我也相信William和Effy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
男主在图书馆how the fuck can you be fourteen笑了 两边的海浪向不同方向交合 但又smooth的保留着自己 im just soooo glad they didnt fuck cuz it will never make sense
很庆幸男主是真的爱上这个14岁的小女孩,所以为她考虑拒绝了她的主动献身。这个单亲家庭长大女孩会一辈子记得和男主在一起的那几天,她懂得了什么是爱。她会和母亲相依为命好好活下去,世间少了个洛丽塔式的悲剧!
严格来讲,这部作品略显粗粝、完成度稍欠、个别剧情也有小小的断裂。但不知怎么的,它就是让人觉得有一种无以分析、不可名状的温柔与美好。
这个也太违反伦理了吧,知道姑娘是14岁了还纠缠在一起?差一点就犯法了好吧。姑娘看来终极目的就是get laid。不太清楚电影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比《文科恋曲》好。有个评论说这就是彼得潘的故事瞬间解决多年困惑,“小飞侠到底在说什么?”男女关系的最大主题就是女人早熟男人拒绝长大,于是彼得和温迪即使心灵相通却无法在一起。但是这片不只是讲男女,讲的是在年轻人帮助下和纳粹祖父的“告别”,如果是德国片岂不更棒。
故事好 男主帅
米国小混蛋寻丹麦爷爷反被纳粹爷爷甩了最终放开对父辈的不满 遇见丹麦小姑娘学习到潮汐爱情论的成长故事 丹麦美的像童话
随便点开看的,虽然悬念设置得不错,但故事越讲越俗,城市风光真美!从头到尾都在感慨男主眼熟,好吧原来是蓝礼。。
愿回到14岁那年纪,不知什么是情欲,我只单纯是喜欢你。
一段有趣的旅行,将人文风情融入到可爱的冒险中。Gethin Anthony那多瑙河雕刻过的面孔,和葱绿迷人的哥本哈根争奇斗艳。创意似曾相识不要紧,剧本够真诚,俏皮又不失厚度,还带着古典式的浪漫。浓情厚意,终奔东西。
蓝礼大人真的只能看脸哦,一双小短腿跑遍哥本哈根,欧洲艳遇系列,脸好帅好帅,腿好短好短,又想起陈奕迅的《落花流水》
俗一点说,越得不到的越好,常相守不如常相忆。文艺一点说,“相逢的意义不在于维持多久,而在于彼此照亮”。一点儿不含蓄的情色片,居然很容易就看完了,现在想看完能看完的电影太少了。。
内容方面做得有些可惜了,情感方面比较平,再起点范儿会更好。男演员不错,形象气质表现都加分。
电影再一次印证了北欧人是有多么显老,连美国人都把14岁的丹麦人看成28,那我每次都喜欢上18岁的古铜色小弟弟真的不怪我...
我也记得陷入那瞬间 北方夏日空气的味道
14岁~我十四岁时连胸都没有,这姑娘却什么都有了。一查演员20岁,我就放心了。
It is such a sad movie. Relation is hard, no matter is between young man and woman or between father and son. Like the girl said: a good relationship is just like skagen where north sea and the Blatic sea meet. They meet there, but never merge into one, one still goes east and th
在未理解父亲之前,只能做一个小男孩;在未成为男人之前,只能和小女孩谈恋爱。
Ideal love.
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死于27岁。迎着哥本哈根的晨曦与暮色,骑着共享单车穿梭于城市的街头,颠簸的石板路,五光十色的建筑,静静的河流摇曳着桅杆,大洋彼岸传来照片里的微笑,一切都定格在14岁那年的夏日。【EPiC/12.3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