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为了女主给世子牵马,受一时之辱,尚且忿忿不平,女主为妾,妾通买卖,更是一世之辱。女主上有不平之志,表面看上去是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实则男主配不上女主,用甜剧的口吻,讲述一个驯化的故事,把一个独立自主的好姑娘,驯化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男性视角凝视下的好媳妇。男主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任何困难,都不是把女主推到他前面替他承受屈辱的理由,乞丐不受嗟来之食,韩信难忍胯下之辱,对尊严和独立人格的羞辱和蔑视不是后续发糖就可以轻易弥补。往心上和脊梁骨上钉一根根钉子。即使拔出来还是会留下经久难愈的伤疤。两个人的爱情,即使你对我冷淡,即使你对我蛮横,都没有你觉得我足够坚强可以抵御所有羞辱更严重。
这个剧的情节推动十分令人无语,就是不断重复男主和女主产生矛盾,互相闹别扭伤害,然后女主每回都觉得自己做过了,男主没有什么知觉,然后女主由此主动接触男主,2021年了,还安排女生各种自我PUA,自我攻略在心里无限合理化男生的幼稚行为,不断自我谴责觉得自己做的有问题自我矮化,可能这就是影视剧想传达的价值导向吧。
偶尔会想王子和灰姑娘的经典套路,到底是现实童话,还是黑暗童话,把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表昂贵灵魂和思想廉价的男生,配给一个粗布箪食不改其乐,衣服廉价灵魂闪闪发光值得人爱的女生,这样的爱情故事,真的有值得憧憬的地方吗?
把雁归看完了,怎么说,超点花了钱的确实剧本比之前好太多了。曾舜晞的小郡王我真的爱了,整部剧他完成度很高,演技稳定有高光,前期跋扈小郡王的大狗狗感,到腹黑深情大将军的渣苏感,到军营戏,到朝堂戏,父子,君臣,友情,哭死我了[泪],曾舜晞的转变和拿捏的都很到位,反正在我期待值之上,终笔入坑之后的我感觉到了惊喜,男主事业线看的我很爽,大将军很帅,超点钱值了。这部剧虽然有太多可吐槽的地方了,但是曾舜晞单拎出来我是满意的,还是超预期的
个人追剧记录,1-12集观后感,剧透预警
作为男主散粉,被小甜剧的标签骗进来,只想无脑刷剧,没想到……小郡王这个角色比较立体,值得多说一点。
《雁归西窗月》作为半架空古装剧,年号、人物、地方都是虚拟的,但社会背景、角色、风俗、服化道参考了北宋来架构,剧里三不五时过个节,书院里蹴鞠、马球、诗词等课余活动很多,可以看到宋代的青年男女和普通家庭在生活娱乐方面还是挺丰富多彩的,小成本剧在风俗、食物等细节上令人眼前一亮,希望以后能看到盘点,涨涨姿势,这里就不赘言了。
男主赵孝谦,据说原型是宋英宗赵曙,原主生平如下:
在剧中则有所调整。
就剧说剧,梳理一下,目前男主的人生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东宫时期(5-11岁),二是吴江府时期。东宫时期的人生主要通过人物台词,跟解密似的一点一点抖搂。本剧开始就是吴江府时期。
东宫时期(5-11岁)
【高光】
- 天纵奇才,读书又快又通悟,精茶道,善骑射
- 5岁同哥哥一起进宫,名为养子,实为东宫
【低谷】
- 7岁,哥哥死于东宫
- 11岁,离开东宫,回濮王府
【家庭】濮王府
① 子嗣众多
② 兄弟姐妹失和
③ 父母忌惮冷落
小郡王是个兄控,小时候理想是辅佐哥哥,去边塞打仗。但是哥哥很早就在宫里疑似下药被害,宫廷斗争残酷。等到太子出生之后,小郡王在宫中地位一落千丈,后来离开东宫回到王府,爹不疼娘不爱,又因为身份敏感,就远走吴江府了。
汴都BBS匿名区:树洞,我和哥哥从小被寄养到堂叔家里,哥哥在堂叔家死了。堂叔自己有了儿子,让我回家了。回到家里,爸妈忌惮,兄弟讨厌,而我现在才11岁,我怎么办?
虽然这个堂叔是官家,有钱有势,父亲也是濮王,宗亲身份,但是哥哥没了,理想没了,至亲之间只有利益计算,天选小可怜赵小谦,早早成为皇权斗争的牺牲品和伦理悲剧的当事人。
吴江府时期
远走吴江府之后,小郡王就只能当个纨绔,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开局道明寺。但是——
看剧前,你以为是个飞扬跋扈的纨绔,其实是进退无途。
看剧前,你以为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其实是才命相妨。
作为“最自由”的特权阶级,过早地“享受”了种种不自由待遇——
少年身,命运嗟叹。
退居吴江府期间,第1集开头就说:汴都连发13封家信,催小郡王回去。
即使是古偶剧,男主也是要搞事业的。这可苦了关注事业线的观众如我抓耳挠腮从每集里抠出各种蛛丝马迹来。小郡王当前事业线的核心问题是:回不回汴都?围绕这条事业线,随着剧情发展,赵孝谦的社会关系网慢慢丰富起来。
回汴都还是不回?这是一道送命题。
身边的两个伴读,一个插科打诨喜剧人、没心没肺乐天派,另一个心思深沉,目前是一心一意为他打算,既不希望他回汴都送命,又希望回汴都大展拳脚。
一个沈琰,沈家小公爷,属于皇后派系,得势外戚。妹妹沈令娘和赵孝谦有婚约,但皇后有子,忌讳赵孝谦,所以沈家不想他回汴都,更想毁了婚约。沈琰则立场矛盾,既从沈家,阻止他回汴都,又有竹马之谊,看不惯小郡王自暴自弃、蜗居吴江。
一个秦教头,内廷护卫队,官家派过来的亲兵,是保护,或许也是监视。
一个杨炽道,白麓书院山长,当世大儒。曾教兄弟俩读书,有师徒之谊,受濮王所托催他回汴都,小郡王辞谢后就不再提了,还在书院点拨他性情,可能是中立方或友方。
一个徐缁,浙西兵马都监,地方军事长官。小郡王的骑射师父,交情很好,劝他尽早搞事业。
而小郡王的亲爸亲妈呢,则是一封又一封信地催他赶紧回汴都成亲,以便及时站队沈家,结成利益集团。
这么一看,各方人马凑得七七八八了(事业组群像很好看,角色各有各的特点,演员也不错),只等关键事件。回不回汴都?什么情况下回?回了之后发生了什么?目前还看不出来,如果参考原型来走,那肯定是要回的,内廷也要发生大事。小郡王扮演了什么角色?起了什么作用?编剧搞快点,一共32集,留给事业线的时间不多了,不要枉费你这个铺线那个铺垫啊!
赵孝谦不能说是好人,没有日行一善,助人为乐,也不能说是恶人,他所行皆有据。他首先是一个困于身份、命运和理想之间的迷途惊弓之鸟。
他是避世的。哥哥死于东宫,他守着尸体一天一夜才被宫人发现,政治斗争的血腥残酷,他年幼时就已见识,后来远走吴江府,既是不为东宫、濮王府所容,也是远离政斗的无奈之选。
他也是入世的。搬家不忘特意嘱咐管家单独收拾舆图和兵书,蛰伏着等待时机,只是不知何时能一展山河之志。
他清醒而又迷茫,慵懒无状而又活泼贪玩,无心上学而又勤于读书骑射,时而冷静,时而莽撞,时而自控,时而失控,是一个复杂而立体的人,一个成长中的矛盾体。
作为当世大儒的正直弟子,他明辨大是大非,对当时有过节的女主也能说出“王侯无种英雄志”的道理。
作为身份尊贵的郡王,他傲慢而高高在上,对于犯了过错的女主做出当场带走、卖妾的处理方式,几乎不顾虑女主感受;但又能忍能屈,为了女主上学而给小公爷牵马;体贴深情,帮女主赢柳公折扇、为女主马球赛后铺路。
如此种种,多面小郡王是非常迷人的。这个包容了许多矛盾特质的个体能这样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既得益于编剧和导演的铺设和表现,也得益于演员小曾的演绎。
没想到追剧4天已变成i谦,挂一漏万,望指正。
小郡王,下周见!
回不回汴都,尽快给个准话叭!
其实一开始看这个剧的时候我老气了!为什么?主要2点原因如下。
1.屏幕总是模糊的泛蓝,如果有光有窗户的地方,那效果简直了..整个画面效果就如同多年不擦镜头一样:油腻中反着光晕。
2.男主和女主经常吵架。
也就这两点原因,让我时时刻刻气的不行。可是呢抛却这两点,仔细研究剧情其实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去看。
就以我个人来讲:我特别喜欢严伯阳。
一开始严伯阳并不清楚自己的心意,总是有意无意关注明姑,控制不住为她去付出。有一回,明姑外婆生病,需要祈福求雪,严伯阳就蹲在房顶撒"假雪"。后来当明姑家出了事,家里破产被封,不得不和家人前往汴都重新开始。严伯阳毫不犹豫请求父亲允许他前往汴都陪同。“玩世不恭”的严伯阳,却最有责任感。汴都陪同期间,严伯阳还一改往日形象开始努力奋斗。最终通过科举金榜题名。
至于关于钟子砚。我有点看不懂!钟子砚到底喜不喜欢明姑?明姑是因为两人未来相差巨大才选择放手。其实古代人很注重这个东西!这我都能理解,但是钟子砚没否认他的感情。我就有点看不懂了...
年少时,家人是钟子砚的包袱。他想母亲和妹妹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所以他很努力,以期学业有成。
成熟后,赵孝谦成为了钟子砚的包袱。作为巨鹿郡王的伴读,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他选择跟随赵孝谦开创属于自己的路。为了这条路他放弃爱情,放弃科举。提高家人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钟子砚从没说过自己不喜欢明姑。他是否也有一些心动呢!??
再其次。我很佩服曾舜晞的演技!真行啊这小伙子!完全没有因为主线剧本狗血,而影响到个人演技。即使剧本狗血到看了想打人的地步,也没机会喷他演技。一般来讲剧情狗血的我生气,我就会喷演员泄愤。这次是真抓不到机会。活活把气憋在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尤其要卖小满那段。气得我左找右找,最终没找到男主演技有错,只能来了一句"不愧是古代草菅人命"......
在后面27-32集,曾舜晞演技真绝了!各种情绪,动作演的非常好。每一段剧本被演的活灵活现。担忧,犹豫,后悔,催婚,着急见女主,绝望,反击,不原谅皇帝不肯叫爹爹时候的神情。另外其他人演技也是真好,皇帝角落里悲伤时,莫名开始心疼他。
最后我就想问!你把最后5集的节奏,和拍摄色调安排到前26集。观众怎么可能给你低分!??导演你拥有这么好的演员团队,道具组。为毛前10集的时候不擦镜头!有光和窗户时那么油腻!那么多光晕!
我天啊,厨师朋友,手机后置镜头长年不擦才有这个效果。
还有色调,蓝色调真的不行!很倒胃口。你最后几集暖色调多好看??就前边10集非要不用心。又不是升仙大会要那么多光晕和蓝色调干什么!…
还有节奏问题,要是没有狗血剧情其他部分真是能打7-8分了。光是严伯阳的感情线我就给满分。还有最后5集也特别好...进步中成长的节奏,剧情也是有起有伏,节奏明快看的很爽。问题是你前26集主角感情线搞那么狗血,光晕+蓝色调让人怎么夸你,就完全浪费了全剧组的实力嘛!
我尝试理解小郡王和小满之间的感情。
小郡王是先动心的一方。
第一次见面小满踩死了巾帼,那会儿他应该觉得小满长得可爱。后来烧试卷一事小郡王觉得小满不讲道理,倒是和他自己有点相似。小满扯坏剑穗他是真的生气。然后便是“太瘦了”名场面,他大概是第一次看见女子的背影,转过身发觉是小满,就动心了。动心之后小满的一言一行他开始上心,喜欢上了就很难脱身了。
小郡王这个人很简单,在感情上很纯粹,像小孩子似的,他喜欢一个人没有理由,喜欢便是喜欢了。只是世上还是很少两情相悦的,他喜欢的人不喜欢他。作为从小锦衣玉食的郡王,他几乎很多东西都是唾手可得,喜欢小满是他第一次付出真心,可惜那人却不在乎,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拿郡王身份来压制小满,公开小满的仆人身份,说要把她卖了,纳她为妾,把她越推越远。
小满不一样。小满从一开始就不喜欢嚣张跋扈的赵孝谦。
小满独立、有想法、不甘现状、想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身为底层人士,她看不起小郡王高高在上的样子,她不喜欢能够随意掌控自己命运的小郡王。和他在一起,小满很被动,因为门第之差,她必须服从,赵孝谦命令她的事她很多时候不能反抗,他身边的人能随意拿捏她家人的死活,这种感觉很不好受。从一开始他们之间就隔着门第和阶层的鸿沟。
况且小满心中已经有了李师兄,和赵孝谦不一样的李师兄,温润、儒雅、体贴、懂得照顾人,和她处于同一个阶级地位的师兄。她在李师兄面前,总是小心翼翼,有点儿面对自己倾慕的人时不由自主的羞怯和自卑。她在面对赵孝谦时是不同的,活泼又欢快,坦坦荡荡。因为不喜欢,所以她答应徐庶下巴豆粉,为了师兄偷谍报,她不太在意赵孝谦的感受。
到后来两个人都慢慢成长,小郡王知道了真正爱一个人的方式,小满也开始明白赵孝谦的心意。
只是直到后期,我都很难看出小满在面对小郡王时有一丝一毫的心动。小满说:“你是这世间对我最好的男子。”
所以小满到底是慢慢喜欢赵孝谦这个人还是因为赵孝谦对她好才喜欢他呢?
首先声明:评分很主观,但是这部剧综合评分六分以上肯定是有的。
这是我第一篇剧评。我看剧向来只为开心,虽说总有与人意见不和的时候,但也往往不算无人想我所想,这部可能是我最想也最需要说点什么的剧吧。因为确实喜欢这部剧,更是因为心中有压不住的难受和不平,主要是为女主。 壹·关于女主人设——
男女主人设都有问题。确实有问题,但怪谁?其实我也不知道。怪编剧,可是谁说编剧一定要写完美人设?怪人物,可是现实中谁又不是一点点成长起来的?
编剧也确实写了一个成长向的故事,但少有人在意,因为大家耐心和时间都有限,这部不合我意让我气上心头大可以恶狠狠骂一句烂剧评个一星然后转战下一部。
当是我爱小晞和点点所以爱屋及乌也好,当是我先看的后六集所以先入为主也好,我非常理解男女主在前期的处事逻辑,非常理解编剧想要完成但却完成得不那么好的构想。
我们的男主前期表面嚣张跋扈、纨绔不经、目中无人,但用他伴读兼挚友钟子砚的一句话来说:“……恐有些阴郁”,赵孝谦这个人物最好的形容词是“乖戾”,乖张源于阴戾。情绪阴晴不定,行为难以捉摸是因为人格发展不完善,内心动荡不安、残缺不全,也就是缺乏安全感、缺乏同理心。一个内在动机外在表现看起来都不是很健康的人物,但却比仅仅只是看起来冲动任性的女主显得讨喜一点。为什么?
一是因为塑造,编剧给男主创造了足够的背景来解释他的行为逻辑。他从小被寄养宫中,见惯宫墙内的冷暖,唯一的温暖来自他的兄长,可兄长早早离世,一个还没学会爱的孩子却与唯一的爱分离,而且知晓自己将只是作为一个棋子活着,更加难以学会怎么正确地爱一个人;他是在父权和贵族文化浸染下长大的,从小习惯养尊处优被人拥簇,想要什么便能轻易得到的感觉,也很难要求他一开始就应该学会尊重女主。
相对来说,我们的女主成长脉络就稍微简单一些——乡下女,小小官商旁支的落魄人家,虽不至于多么穷苦但就是“灰姑娘”设定,家中管教看似严厉但是爱意不缺,看得出在乡下时不是很限制女孩儿活动,童年也算是精彩,又读了些书,更容易生出女娘不见得不如男子的思想。加之年纪尚小(才过及笄),落在行为表现上,便是有些讲义气和爱家人但是大大咧咧不细腻,任性且有些不计后果的孩子气性子。
被赋予了孩子气的也有咱男主,但男主的孩子气就显得可爱多了,他会在跟女主吵架后服软,一双大眼睛巴巴地盯着你还要小心翼翼拽你衣角,女主还没心软屏幕前的观众们先心软了。
不过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观众本身就对女性带着偏见和恶意,大部分人厌女而不自知。对女性要求尤为严厉得明显的往往是父权社会里的女性,男性反倒隐藏幕后笑观雌竞。有很多人看甜宠,说是在磕CP,其实是在给自己物色“新老公”。若是看上了男方,女方稍有不遂自己心意对男方的,观众开始不乐意了,因为内心失衡,觉得这女的真的很不知好歹,压根配不上男的对她这么好,怎么没有男的这么对我,要是也有一个人能爱我如命多好。是,设想有人爱自己没错,谁都有渴望爱、追求爱、收获爱的权利,但是或许不应该设立假想敌,再通过攻击“情敌”来平衡内心。爱从来不是抢来的,不是绑架来的,也不是“值不值得”“配不配得上”的问题。
剧里的两人明明是协约成婚,本来双方就不必付爱的责任。男主爱上了女主,女主还没爱上男主时,女主稍有没考虑到男主的感受,观众开始替男主鸣不平了,觉得男主单方面付出,女主不知感恩,可有一说一,爱没错,不爱也没错。我讨厌标榜“暗恋”和“深情”的“伟大”也是因为如此,当事人选择不被对方看见,或者是当事人一厢情愿甘之如饴,外人有何立场替他喊冤觉得对方没回应他的爱就是对方的错。我向来觉得,双向的、流动的、鲜活的爱才是健康的,能够滋养人的。如果一样东西你不需要,那于他人是珍宝,于你也不过是尘土。绑架的爱没有活力,没有意义。
关于女主人设的塑造,这部剧还涉及到了一般古偶很少涉及的“女权”,但并未以此作为卖点挂羊头卖狗肉,它并不爽剧,那个倔强的谢小满提出畅想时中二、热血、意气风发,但这个畅想也只能潦草收场。归根结底两点,一是或许编剧未能精磨深挖,只用些假大空的口号粉饰装点,美好的畅想便转眼成为证实一个有抱负的少女实则自以为是且浅薄愚昧的证据;二是或许现实便是如此无力,事不关己的看客都觉得愚不可及,何况时人,当事人挣扎过但也就只是闪烁过,无关痛痒,但作谈资。
我承认,女主人设是有问题,冒失、任性、粗心,但罪不至承受这么多的辱骂。真的怜爱我家毛丫了,她明明更加善良、率真、真诚。其实比起狗儿子遇事不决先低头认错,我更欣赏也更心疼傻女儿会自我反思的羞愧心,还有弥补错误的行动力。她会在小狗对着她哭哭之后认真思索自己是不是也该回馈他对她的好,她会在不小心弄坏剑穗后自己找簿子照着重做一个,她会在听说他和哥哥的故事后自己亲手做了有重要意义的风筝托子砚交给他,想让他缓解对兄长的思念。我不是不爱我嘴硬心软的纸老虎儿子,但说实在的,没有反省过的道歉到底有什么用,不知道尊重为何物的宠爱又值什么价钱?我知道他说把她卖掉是一时气话,但是在当时的时代,小满要承受的是怎样的侮辱?而且被骂的是她,她还在他向他道歉的一地烛光里走向他后,笑意吟吟地比谁都先心软原谅他了。
贰·关于前期感情线—— 有人说男主爱上女主太过突然,确实有点突然,但也不是不能理解。对于这些富贵公子哥儿,习惯了别人对自己低眉顺目,突然有一个冒失无礼的小娘子踩死了他心爱的蛐蛐,还二次三番踩他的脚叫他登徒子,男主第一反应是这个世界上还有这种女子?产生交集是被吸引的开始,被吸引是投注关注的开始,关注是喜欢上的开始。后来他也自己承认,喜欢上女主是因为女主的生命力——“有个小娘子,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她和我完全不一样,从小长在乡下,生活得无拘无束的。但偏偏那个小娘子,她自己完全不知道,她好像有仙法似的。认识她之前,我心里从来没有感受过这么鲜活的感觉。”(误打误撞又磕到一对治愈系CP,不过似乎是男主通过女主能量进行半自动自我治愈。以前磕的治愈系往往是其中一方已经具有成熟的高阶人格,但是这对的两位都是全方面成长型,所以爱得真的比较艰难。) 大家都觉得误会太多,疯狂误会又马上和好,为了推动剧情而刻意误会。实话实说,在编剧塑造的人设基础上,完全可以解释。儿子告白之前,误会大部分时候是儿子单方面误会——吃醋了难过了生气了,但是他的别扭性格让他每回都不选择问清楚,还总是用一些过分的话刺激小满,以傻女儿的性格,又是吃软不吃硬的类型,还没来得及探究其真实意图,两人就直接杠上、吵上、生气上了。马上和好还是会继续误会,几乎每次都是儿子先服软认错,但是他只是像个小孩子怕被妈妈抛弃般的心理,他没考虑过为什么两个人会到这一步。孝谦告白之后,情敌恰巧赶来,用婚约激小满,已经动心的谢小满也开始了生气和难过流程,因为动心,开始真正在意门第之别妻妾之分。两个人都不成熟,总没能好好沟通一下就迷迷糊糊开启下一轮矛盾模式。但是作为成长向,两个青少年谈恋爱本来就不可能有多成熟。而且,确实有些事对当时的他们来说,很是无能为力。 其实前期我觉得就是孩子“早恋”小打小闹罢了,除了儿子要把女儿卖掉那一次把我气坏了,我都觉得这两人就算闹别扭也是无伤大雅的小事故。总体来说,还是觉得这两个幼稚的小朋友谈恋爱挺甜的,是一只爱虚张声势又爱撒娇的小狗,和一只被惹到就炸毛,被抚摸就温顺的小猫的爱情故事。 当然,我能觉得前期可爱有一部分是因为觉得小晞点点可爱,也是因为知道后面他们有成长,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这两个角色本就具有的魅力。
(以下几段内容为实时追剧感想/会歪题)
虽然爱折腾,可也好哄,虽然脾气臭,但也可爱,两个人都是。儿子真的是小狗,明明平日趾高气昂但会拉拉女儿衣角撒娇卖萌,明明武艺傍身但会因为害怕蟾蜍抱着树大喊大叫。小猫咪女儿明明自己心情不好但听儿子说一句软话就眼睛亮了起来,立刻心软回应没事;会给他摘果子,带他去看鲲,在心里记着他的好,真心实意希望这个协约夫君健康喜乐。还有怎么可能会有完全蛮不讲理的女孩子愿意真正靠自己努力赢过对方而不是一味怪对方害了自己啊?!
他俩真的都好可爱啊,尤其是儿子别扭的时候的小眼神还有女儿容易开心的甜甜笑……哇我不管你们怎么想了就是真的很可爱嘛😭
渐渐的女儿对儿子有感觉了,就是别扭的两情相悦啊,女儿想要了解儿子的过去,傻傻地以身犯险,儿子因为误会还在气头上,但是听说她可能有危险不管不顾地赶去救她。我可能开了八百倍妈粉滤镜,觉得这俩愣头青懵懵懂懂气鼓鼓的恋爱好可爱。他们在屋顶上解开误会的时候,傻女儿看儿子笑了自己也甜甜笑着问“你又在笑什么?”儿子自己又好气又好笑:“笑你傻。”妈呀好甜。
宝贝女儿动心后变得软乎乎的还爱哭,但是也好勇敢,帮儿子赢回剑,喝了酒才会光明正大跟儿子撒娇好萌。//儿子终于直接一回啦,17集告白了呜呜呜,扇子吻太甜了吧,赵汉臣你很有一点子会!女儿乖乖闭眼真的好软好甜。//啊赵孝谦你终于能在女儿别扭的时候不跟着一起别扭了,打直球才是正确选择!害羞的女儿也很可爱。//告白之后的猫猫狗狗太可爱了太可爱了可爱得我直弹腿。//可以,这剧很会PUA我,明明就是个古偶剧,他俩说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都觉得他俩理想主义(归根结底这部剧真的好现实啊,除了主角的经历和处境的身不由己,还有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很多面很立体,人性每一种纠结都太过真切)。
成长的小孩当然得有人来指点迷津:
除此之外还有行周对汉臣的几次劝解。
但其实旁人说什么都不一定有用,自己能想通才最要紧。
儿子跟沈照温说小满的那段话,女儿对儿子表明心意,还有儿子求娶女儿的话真是听得我泪眼汪汪。我们小雁归台词质量好好。
21集之后我一定N刷。
叁·关于成长线——
(简略讲讲,附带感情方面的成长,事业方面具体的成长,后面六集不要错过好吧,赶快自己去品味品味,谁看都说好) 这个剧最打动我的除了两位主角的破镜重圆就是两位主角自身的成长。 他们的成长在前期就有铺垫,儿子就算平日里看起来不着边际,但是“兵书骑射从不落下”,虽对于亲密关系不甚懂得但对于朝堂风云很有自己的一番体会;女儿一直强调自己做为一个“人”也应该具有被尊重的权利,也把读书作为爱好和志向。前期剧情并非一无是处。为那个在战场叱咤风云和在朝堂搅弄风云的儿子和那个成为一位春风化雨的教书先生的女儿奠定基础。 后期两个人首先是气质变了,更明显的是儿子,束发汉臣真的好帅好帅,整个人沉淀下来后就不是小狗儿子了,是让人安心的大狗狗,这个时候心智已经和年龄一起成熟了,虽然也有制造感情虐点,但是儿子的动机已经从个人情绪层面上升到了真正为女儿考虑的层面。在这里夸夸小晞,人物前后的转变展现得很好,后期在感情里的成熟的深情真的好迷人,在战场上和朝堂上多了坚毅和沉着,但是也保留了不时表露的乖戾脆弱和孩子气,在面对女儿的时候,明显还是后者占上风(可参见抢亲前后那一段和掏雁蛋那一段)。女儿更温柔了,一方面是因为爱吧,一方面是源于自身心灵的成长。ps:忍不住想贴贴后期的乖乖女儿,好可爱好娇俏好会撒娇呜呜。两只小动物不再需要用强行制造的尖刺来保护自己,而是内心生出了真正的坚定温柔的力量,可以源源不断产生能量来从内到外滋养自己和身边的人,好欣慰好感动。
特别喜欢最后一集的一幕,那时他刚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火从朝堂回来,发丝凌乱,面有污垢,疲惫倦怠,她坐在路边等他下朝回家,等得困了就撑着脸睡着了,他本在垂眸思虑,抬眼看到她的时候眼神轻闪,静静走到她身边停步看她,看她就要摔倒马上不动声色地伸手托住她的脸,她睁眼抬眸见是他,欣喜唤他,毫不犹豫地轻轻一跳勾住他的脖子攀到他身上,他也稳稳地接住了,还轻轻掂了一下托得更稳,温柔地对她说,回家吧,她甜甜笑着应嗯。天啊,那一刻我在这两个人身上看到了对于彼此的淡淡的安稳的归属感。最温柔的爱是港湾,流离的心得以靠岸。他是她的归人,她是他的归处。雁归人还,恬淡安然。
肆·关于“雁归西窗月”剧里的几个小细节——
一个分离与重聚的故事
㈠ 🌙
译文:人生别离不能常相见,就像西方的参星和东方的商星你起我落。
时间:马球赛(EP12)
汉臣看到小满那么努力地练习马球,一方面后悔说出卖掉小满的话,一方面又觉得她是执意离开自己,舍不得但是话已出口,当晚写了很多张这一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然后狠狠揉成一团。
㈡ 🌙
译文: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酒意消退但见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记得与她初次相见,身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琵琶轻弹委委诉说相思滋味。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时间:宴娘答应嫁与王员外,同从文师兄告别后(EP13)(其实也很喜欢这对啊)
燕➺雁,双飞成分飞。
㈢ 🌙
译文:思念呀,怨恨呀,哪里才是尽头?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而我倚楼独自忧愁。
时间:当晚小满写从文师兄课上念的这句诗,汉臣嫌她字丑握住她的手教她写苏公体(EP13)
附送一个赵小狗夹带私心的解释:🌕
㈣ 🌙
㈤ 🌙
伍·零散截图
感觉《雁归西窗月》其实是一纸荒唐言的轻悲剧,包括很难说后来被现实驯服的巨鹿郡王和郡王妃真的比从前容易快乐,但既然结局没那么悲伤就不多说啦,相信宝贝们可以彼此温暖携手走下去。希望汉臣小满,伯阳明姑一直幸福,爱你们。想念子砚。
期待小晞点点二搭的《我可能遇到了救星》,私心希望有《变成你的那一天》的质量。
不知道怎么的,就是把这部剧给看完了!刚开始看的时候,心想这啥呀?结果越看越上头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这种男女主误会来误会去的剧情我是不大喜欢的,结果这部剧就是有种魔力吸引着我,我反而特喜欢他俩动不动就误会吵架……
最后一次因为曾舜晞看这种烂片,是我产生了错觉,觉得他演技长进很多,是我不该对他戴着曾邪滤镜,我的错
故事框架是很好的,但是这剧缺剧本统筹。一大堆编剧,互相不通气,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不仅剧情逻辑和人物性格无法连接,而且写作水平参差,剧就跟大风浪里的小船似的,一会儿水平上去了,一会儿又掉下来了。
令人窒息的剧情
虽然我看完了12集,已经有了两次吻戏,但是一点都感觉不出来甜!!!编剧剪辑都有很大的问题,看得莫名其妙,误会从来不解释,表姐说帮忙解释也没有解释,弹幕要都在吐槽女主做事有问题,我也觉得有问题,但是男主也有问题,你自己娶的说卖就卖?本来就是利用女主,毁了人家一辈子,还想卖就卖,看不出来一点爱和尊重,气死了
为了和皇帝还有太子对峙的两场,以及最后和钟子砚告别的那段,这剧值了!!!甚至品出些许新倚天的感觉!它错就错在搞了32集,如果25集的话绝对更好!让观众和他们那五个编剧一起精分了这么久,最后真和开了挂一样,故事节奏紧凑高潮迭起,败就败在10~20集这段疯了一样毁人设,哎,看完了我竟然完全和解了,但可能不会有人听我的安利吧,因为我说的是“为了最后6集真的太值得一看了”,别人可能以为我疯了,可是我真的看完就疯了,最后真的太太太好看了呜呜
女主人设未免也太ex了。。。。。。。。。。。。。。大姐,你很牛吗,放下你的身段👊🏻
剧情就是前期古装版《花样男子》+《继承者们》中期先婚后爱男追女各种吃醋误会和好循环,虽然老套了点但是能让人看得下去,曾舜晞和梁洁还挺有cp感的!
太差了,想评负分。女主长得很漂亮,但这个演技真的无力吐槽。剧情上,九成像小学生在写,一成是成年人在写。一点破事,反反复复,毫无逻辑。女主全程主角光环,就算是有才学,男主最多也只是欣赏的程度吧,怎么突然就一往情深了。看了御前小仵作之后再看这部剧,快无语了。快被剧情气死,弃剧。
剧情无聊,男女主也不入戏。男主的前几部作品,我一直挺认可其演技的,但是,这部戏他演得很生硬很模式化,一点也不灵动。
只能说开头马马虎虎,后面强行误会强行虐,乱七八糟的,男二都不喜欢女主不知道为什么女主在花轿里还要给男二特写。还有一些语病。
全员智商略低于猪,全员演技略低于猴……
很难想象这部剧的拍摄时间竟然是在终极笔记之后😅只能说感受到了演技的参差。多的一星为了殉我的曾邪滤镜。
抬走吧,鹅可以想想下部剧该定档哪部了。完全就是低配版《锦心似玉》,然而《锦心似玉》质量就已经不咋地了。剪辑和节奏都有点怪怪的,剧情无聊得像一潭死水,看完几集也没有任何吸引人看下去得地方。女主用原声挺好的,但是台词一直没什么进步啊,听着真的好出戏。配角脸也一个比一个不行。很努力的想了想这剧的优点,应该只有题材和偶尔比较女权的台词了吧。
两颗星全给梁洁和曾舜晞。女主人设不是十级脑残根本写不出来,蛮横无理,刁蛮任性,愚昧浅薄,到处惹祸,不知感恩。梁洁十八倍滤镜都看不下去。朱嬷嬷打她的时候我竟然觉得该打!曾舜晞真的不错,演技有进步。俩人cp感很可。妹妹弟弟好好搞事业吧,远离渣男!
剧情幼稚,杀死逻辑,女主人设太蠢。
没有脑子啊……男主太可怕了 女主快逃……全靠误会推动剧情……
女主人设真是差到我想跳进屏幕里去骂醒她,典型无脑,女子不输男的口号喊的一个假大空,人设根本立不住,训练马球背诵木兰词那段,我鸡皮疙瘩掉了一地,编剧出来挨揍,优点是情节发展快,给三星是鼓励男主,演的不错,整体男演员表现大大优于女演员
这编剧写的什么烂剧本……
梁洁的演技好像只有两种模式,要么是委委屈屈曲檀儿,要么是咋咋呼呼曲小檀,太太太模式化了,小曾也远没有小笔记的曾邪灵...这俩人就,既没有cp感也不入戏...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