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张老师课上讲了世界几位纪录片大师,今天抓紧补了补知识盲区。看了这部尤里斯伊文思在1939年的《四万万人民》。看完之后的几点感受:
战争太残酷了,尤其是影片中呈现的空袭之后的劫难场面。无论男女老少,人的力量如此弱小,以至于在这种武器面前不值一提。三十年代的人们生活的水深火热在这种影像空间中真实的呈现出来,带来的画面冲击感极强。
纪录片作为记录历史的工具,创作者们是在践行伟大的事业。伊文思从荷兰来,作为外国人,能够更加客观真实的记录当年的场景。可以想象,伊文思和当时的另一位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拍摄时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对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台儿庄战役的记录,绝对是珍贵的史料,包括对于影片中出现的重要历史人物的拍摄。
回归到影片文本本身。伊文思采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将空袭飞机,逃窜的人们以及横尸遍野的土地剪辑在一起,极大的扩大了记录本身的的张力。虽然影片配了解说,但是画面实在是太吸睛导致无法挪来眼球。
伊文思曾经说过:“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影像的珍贵和适中情系中国的伊文思值得尊重和敬仰。据说拍这部电影的摄影机伊文思最终赠予了摄影师吴印咸,成为后来延安电影团的重要设备,总之啊,这其中的历史厚度令人肃然起敬。
在这部五十分钟的影片里,被虐杀的人和波澜无惊的河、风景并列在一起 。 “电影错过了奥斯维辛(戈达尔)。 伊文思作为一个当事人,他就不得不既看到河流,也看到战争。看到活人如何活下去,也看到死者如何死去。这是一种enormous,是一种living。战争是人的事 伊文思想必是想记录大于战争的living 。河流灌溉稻田,稻田哺育人们,这是living。包含了很久过往、并且永不会被战争摧毁的living。
英文的独白贯穿了整个影片。独白经常是先说影像里的人是谁谁谁 。“他告诉我....” 。观众边听独白,边看画面,画面上是“他”的脸。“他”时而因为摄像机的存在而眼神闪躲,时而对摄影机毫不关心。你听不到“他的声音,也不知道他到底对导演说了什么,你想进一步了解他,你感觉像更久地看一会“他”的脸。但是镜头不会返回,再一次去呈现“他”,这里没有“他”的故事,只有无数个“他”的碎片组成的《四万万人民》。“他们”在living。伊文思的摄像机在特写与俯瞰之间。在极近记录“他”的同时,又勾勒出了空间、时间两个层面的“他们”的故事。
8/10。开头空中屠杀提供了有力的视觉蒙太奇,日机炸弹落水、硝烟弥漫,救火或撑船的男人、废墟中少了胳膊的烧焦尸体、背着小孩疾走的妇女和留守空房的女人,伴随日本法西斯伪善的广播,天皇骑马巡视军队的近景摇镜与战舰开炮的远景交叉剪辑,血淋淋的震撼与哀鸣强化了侵略者意图毁灭古老文明(皇帝陵墓前的一排圣人像为象征)。比较醒目的镜头寓意是拍摄国民党开会使用远景,感染力较强的特写和正、斜侧构图的交替出现常见于八路军开会的场面,创作者的这种倾向也预言了共产党将发展壮大、缔造新中国。孙中山的符号多次出现,譬如政府首脑向孙中山画像敬礼、印有孙中山像的升旗仪式,结构上将工农知识分子的无名群体都纳入叙事,仰拍的对象仅有台儿庄战役的负伤战士、烈士纪念碑上鞠躬的人,结尾深夜游行表达孙中山的遗志照亮了黑暗中觉醒的中国人。
“青天白日旗配义勇军进行曲!” ——某豆友;不管怎样,知道太少而后追逐真相之间是顺理成章的,只不过……
这是朱德
宋美龄讲了一口郊区口音的上海话。。。
革命电影应该受惠于伊文思
“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影像的珍贵以及情系中国的伊文思值得尊重。配乐太过饱满,虽有情绪但还是像给外国人的科教片。拍这片的摄影机伊文思后赠予中共才有了延安电影团。
1938年,有“纪录电影之父”之称的尤里斯·伊文思来到了中国拍摄了这部关于中国抗战的记录片。这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本片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西德尼·吕美特也在片中献声据说?
奏义勇军进行曲升青天白日旗那一段真是宝贵的资料
客观而详实的纪录片,电影里中国同胞的面孔熟悉而又陌生。
珍贵影像资料。
美国佬眼里的日本侵华
彼得·杰克逊可以考虑考虑来修复个中国版的《他们已不再变老》。
影像珍贵。但声音被解说覆盖了。摆拍。配乐杂乱。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CVYamNEc8/?resourceId=0_06_02_99
觀影片 知歷史 看真相 長知識
难得如此真实客观的纪录片!
很珍贵的影像资料,看得人热泪盈眶。四万万同胞齐奋起。
对着青天白日旗唱义勇军进行曲真的很有爱,伊文思旁白写的给力,情绪又控制得很好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听到渡黄河时那曲《十面埋伏》我立马震撼了。
日本人说,“中国的女人们用美丽的鲜花迎接了我们的军队。”我忽然想起日本和服来源的传说,一阵恶心。当人们心里建立起强烈的信念,即使灾难侵袭,需要许多年的时间去消灭去度过,他们也是勇敢去面对的,因为有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