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因为过于贴近真实,很多军迷会觉得不爽,但这也正是本片的闪光之处。
好莱坞战争片,大致两类,一类是开挂的英雄主义主旋律,例如《海豹突击队》之类,怎么爽怎么精彩怎么来;一类是反战类型,怎么压抑阴暗悲催怎么来,比如《锅盖头》之类。当然更多的片子为了票房,会平衡二者,各种元素兼而有之。
本片显然是走的写实的风格,你觉得不爽了,导演的意图就达到了。观众受商业战争电影影响太大,本片就是想还原真实的战场。
枯燥漫长乏味的战备等待,一群精力旺盛无所事事的大兵,长官尽量讨好阵地周围的村民,努力构筑一个相对和谐的小环境。然后在一个毫无准备的日子,手忙脚乱的遭遇敌袭。没有英明神武的巴顿统帅,没有呼之即来的空地支援。只有官僚主义的上司、设置不合理的据点、随时掉链子的装备和通信、很久才来的支援,当然还有一群猪队友。
观众想想自己的工作和项目,不都是这么回事嘛,有几个项目能精准流畅的按你的计划方案和预期进行?进行中无一不是状况频出、四处救火、一地鸡毛。昏庸官僚的上级和出错的队友、趴窝的设备是100%存在。和平环境的日常工作尚且如此,到了战场,显然只能更加混乱。
精心策划,精英团队,英武睿智的领导,秘密潜入,精准打击,按预定计划和时间,狙击手、导弹、飞机等各种豪华黑科技装备手段轮番表现,都踩着点依次到达,队员个个以一当十,机智勇敢,最后敌人灰飞烟灭,战友们全身而退。即使有牺牲,也一定牺牲的极其光彩夺目。英雄团队总是精神抖擞的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如果对真实战场持这种观点,那一定是商业战争大片的毒中的太深了。
例如海豹六队抓捕本拉登的行动,突击队提前在1:1搭建的本拉登住宅模型里练了几个月,具体实施时,依然有一架改装型黑鹰落在了围墙上,撤离时只能炸毁。
本片也能够提醒一下那些成天纸上谈兵的战争狂热分子,真实的战场确实很残酷。正如片中老鸟告诉菜鸟的话:你能活着离开战场,就是最大的胜利。
不是说以前的美国战争电影里面的美国大兵有多厉害,但是这部剧里面的水平确实不咋地。
要战术没战术,面对一帮乌合之众,自己竟然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都是英雄主义似的单干。
要谋略没谋略,把哨所建在群山环绕的地方,整个的暴露在敌人眼皮底下。
要布防没布防,哨所周围的暗哨、地雷阵、铁丝网什么都没发挥作用,让人轻易突破围墙。
有各种先进武器,没有发挥有效的火力交织与配合,倒是一会子弹没了,一会机枪卡壳了。
全剧中,一开始就纯欺负人家没有夜视仪,靠着一个迫机炮解决一切问题。
当迫机炮解决不了问题,敌人大股来袭时,立马乱套,一点战术素养没有。
最后,还是靠空中支援解决了问题。
这样的一群大兵,谋略,战术配合什么的都没有,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如果说美国卷入越战是一个错误的开始,后面的不断增兵、将战事升级,便是在弥补之前错误的过程中犯下更多、更严重的错误,可是碍于面子及地区影响力,不至于使越南、整个印度支那,乃至所有东南亚国家倒向苏联阵营,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
在距离美国从越南撤离三十多年后的阿富汗战场,美军依然犯着同样的错误。他们将前哨基地建在三面环山的山谷中,时不时遭到塔利班武装居高临下的攻击,便已经是一个错误的开始,然而哪怕接下来连续多任指挥官牺牲,都没能让上级下定撤销前哨的决心,反而为了保证在阿富汗竞选期间的军事存在,推迟了原定的撤离时间,并最终走漏了消息,在撤离前遭到了塔利班武装的袭击。
美军中高层的愚蠢掩盖不了中下级军官和基层士兵的英勇。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的围攻,基地士兵在几名上士的组织下坚守若干防御点,相互支援,并展开反击,支撑到了空中支援力量的到来。为节约成本,影片中的“大杀器”B1B轰炸机仅短暂现身一个镜头,导演却用很巧妙的方式,通过被困士兵身边积水中倒影的间接视角,展现了“救星”到来的时刻,不可谓不巧妙。
看了前哨, 实在想吐槽一下, 我实在不能忍受美军这个样子, 实在有损我心目中蓝星第一的形象,换成我兔, 这仗就跟玩一样。
基地的选址就不再讨论,山顶和山脚其实没区别, 这地方没后勤就没法活, 建在山顶上,难道永远不下来? 人家伏击你一样。 所以问题不在前哨的选址,问题出在基地的建设上。
美军前哨就是一个随时打仗,几乎天天打仗的阵地,到了这个程度, 这个基地简直修的不是漫不经心,而是严重自杀的境地。大约美帝就想着如何生活舒适了,没想着怎么打仗。看了电影的同学就发现, 其实美国大兵都是冤死的,死在跑来跑去的过程中,简直就是送人头。 建设基地的时候,直接挖掘交通壕不行了嘛? 一点成本也没有,基地的建设肯定没少用机械,多挖点交通壕算啥? 一个两米深的交通壕,上面盖上伪装网,有条件可以做水泥预制件加盖, 同一个位置至少有三个路线可到。敌人的子弹还能打到人? 因为对面没有重炮,大规模进攻也没有用迫击炮充分火力准备,就一个RPG,射程最多300米,我盯着RPG射手不行了? (当然对面要是有反坦克导弹,需要更远程火力掩护,不过那个算重炮级的火力。)不乱开火,就等着他们冲上来,不冲咱就等着,过一会航空火力来把他们都炸死算了,连枪都不用多发射。 美国纳税人多可怜,花这么多钱让这些小伙子疯打,几十万发打死一个敌人,效率太低了。美国GDP再高也不能这么玩。
修好交通壕,基地的周边可以挖防护壕,防护壕下设平行工事,远距离根本看不见,打不到,等他们下了防护壕就知道子弹有多硬了。炮党那么菜,修这种工事还手拿把攥,害死我解放军多少人,没炮没优势火力,没几百号人都填不平一个壕沟。 剩下就是一个大门了, 一个L型的门设置不就足够了? 对面啥都看不见,一挺机枪看的死死的。 话说要是我军,一个连两天就能用工兵铲修出这么一个基地来,就是美国少爷兵不想干活。
话说这地方,高大上的直升机还不如机枪塔管用,美帝就做集装箱式的机枪塔,重甲保护,带有瞄准设备,1000米外的塔利班挨个点名,对面没有重炮就别想。要是塔利班能拉重炮,那归情报部门提前预警。一个基地周边6个机枪塔,每个配双联老干妈,10000发子弹,对面没炮,来一万人也不行。要是我兔,反正五对轮便宜量又足,可以开过来几辆五对轮干这种活,当然要是炮塔换成四联14.5毫米机枪塔那就彻底舒适了。塔利班要是跟我兔这种配置打一回,就绝了再来的想法了。
重点部位保护也是一塌糊涂。发电机这么重要,需要专门有多重围墙保护。 轻易被人家打坏,结果就瞎了。迫击炮阵地为啥不设置到坑里? 参考二战的迫击炮工事就够用,现代条件下可以做一个钢铁罩子,上面开一个狭缝天窗,给炮口留开空间就可以了,这些美国大兵就可以吃着饭,打着炮了。话说他们其实准备挺充分,把周围区域已经细分标定好了,说敌人出现在啥位置,直接调好就可以把炮弹打出去就可以了。这是通行做法。这么聪明,自己不保护好自己,那不瞎了。
这些人倒是挺英勇,就是没预案。一个基地,各部队的职责应当相当明确,有自己的阵地,每个单位,乃至每名士兵的射击纪律需要十分严明,除非失去了战斗力,否则其他单位不需要无谓增援。指挥官要有预备队,首先击破敌军的弱势方向,这样逐次缓解压力。看到美国大兵英勇无敌,就是跟没头苍蝇一样,简直跟没受过训练一样。这些人还能躲在车里, 聊聊天, 回忆下过往, 也就欺负对面更傻, 为啥不一发RPG送他们回美国。
看过不少这类美军硬核战争片,黑鹰坠落、孤独的幸存者、拆弹部队、锅盖头、危机13小时……美军战场遍布全球,维护世界和平、惩恶扬善、弘扬正义,伊拉克、索马里、阿富汗…… 前半段照例展现军营日常,大兵群像吹嘘打闹,想家想老婆想孩子,抱怨长官抱怨战争抱怨山姆大叔……表达反战情绪。至今已觉不新鲜,枯燥无味,关键人太多太杂,脸盲症又犯,谁是谁叫什么都记不住,反正也不用记,后面打起来就看一爽呗。 终于打起来了,一群大兵没头苍蝇一样乱跑乱蹿,谁守哪个点位、往哪里补充弹药,乱哄哄没个章法。指挥官在指挥室气定神闲地呼叫空中支援,对眼下正发生的战斗没有起一点指挥作用。知道这是真实战场环境,突然遇袭寡不敌众还被居高临下,被吓屎都不夸张,但对观众来说,太糟心了。 类似片子的情节基本都是这样,只要不是神剧,被突袭就是呼叫空中支援和快速反应部队(QRF),援军到来前只有死撑着和眼睁睁看着战斗减员。但怎么处理好等待救援期间的节奏和氛围,扣人心弦,是要看导演功力的。
片尾照例也展现一段大兵的PTSD,战争永远是年纪大的政客和将军们发动的,却要一群年轻人去赴死。出字幕后还有原型人物的节目访谈片段、照片,片中部分人物还是请原型出演的,在片场拍的访谈花絮,字幕跑完最后是一张大合照,就像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系列那种。
本文首发于《环球银幕》微信公众号哟~!关注就完事儿了喽!
前一阵儿的《灰猎犬号》凭借着过硬的质量与老戏骨汤姆·汉克斯的演技加持收获了不错的口碑,紧张刺激的海战也着实让钟爱战争题材的影迷们爽了一把。
意犹未尽?先别急,其实最近还有一部战争题材的“硬菜”同样值得推荐,它就是——
单看本片的阵容的确算不上很强,最有辨识度的也就是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以及“小东木”斯科特·伊斯特伍德。(越来越有他老爹的硬汉神韵了)
不过《前哨》在海外的口碑却是意外的强劲,在烂番茄上收获了92%的媒体喜爱度,在相对严格的Metacritic上也收获了71分,基本与豆瓣目前的7.1持平。
影片改编自CNN记者Jake Tapper的著作《被遗忘的前哨:美军阿富汗战争亲历》,主要讲述了阿富汗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卡姆戴希战役。
2009年10月3日,坚守在基廷前哨站的53名美军与约400名塔利班武装分子展开殊死较量。
如果不了解这场战役,你很容易会认为这是一场斯巴达300勇士死守温泉关式的背水一战。
影片并没有急着在一场名不正言不顺的战争中创造道德制高点。
这场艰苦卓绝的“以少胜多”反倒是处处反映了当时的种种荒谬状况。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哨所所选的位置,按常理来说“以少胜多”怎么也得占个“地利”,借助地形优势巧妙安排战术以达奇效,然而基廷哨所的位置却烂到连一个路人看了都会觉得离谱。
哨所位于兴都库什山脉中的一处偏远山谷,三面被高山环绕,站在山腰上向下望,哨所一览无余,基本就是个活靶子。
就连上山巡逻的美军都说在这种地形下,一旦哨所面临大规模进攻,大家可以说是必死无疑,标准的易攻难守。
几乎所有来到这里的士兵都注意到了这个严重问题,然而哨所却因为各种原因在此驻扎数年。
在影片展现的这段时间中,即便遇袭是家常便饭,指挥官接连送命,哨所的关闭时间仍是被一拖再拖,最终拖到了战役的爆发。
《前哨》在视听方面非常强调影像的纪实感,影片的前一小时虽然更多的是驻守美军的日常,但敌人数次的突然袭击却让人始终绷紧神经,突如其来的爆炸与死亡如影随形。
上一秒刚要洗澡,下一秒就被迫全裸拿起武器反击,没有任何准备时间,单独拿出来稍显滑稽的一幕却是这些士兵在此鲜活的印记。
无论是军人间的日常互动还是战役爆发之后,观众的视角总是跟随着穿梭在哨所中的士兵,犹如一位身临其境的战地记者。
尤其是后半程的战役有着极强的临场感。
有种亲自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穿越枪林弹雨的体验,感受着战争中的混乱与恐惧。(实在可惜,若是在影院中看一定是加分的)
大概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让观众去感受哨所深陷泥潭的压迫感,即便是在战役最激烈的时刻,也没有几个展现全局的镜头,更不用说作为敌人的武装分子了,完全可以被视作是丧尸一样的存在。
不过这样的好处在于观众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在分秒必争的存亡之际,每一位士兵所做出的选择。
就连最后振奋人心的空袭轰炸,也融为了衬托角色坚定意志的背景。
《前哨》的战斗场面之所以过瘾,除了拍摄手法与对各种武器装备的考究还原,演员才是真正的“秘密武器”。
片中哨所里的美军有一些甚至是“本色出演”,不是一般的军人,而正是当年亲自参加这场战役的战士们。
专业的技术动作自然驾轻就熟,更可贵的是其展现出的人物状态。
这种特殊的还原度还真是常规操作赶不上的。
为了纪念他们死去的战友,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故事,这些死里逃生的士兵愿意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再次回到那段残酷的回忆中。
在后半段的主要战役中,导演罗德·拉里展现了在高层领导缺失的状况下基层军官与士兵的协调作战能力。
面对弹药紧缺与人员伤亡,众人反应迅速,指挥所中随时掌握战况。
不过加上前半段,就能看出导演想要表现的远比一场精彩的战役更多。
即通过种种细节展现军队高层的政策失误与教条的官僚主义。
除去哨所的选址以及撤离的各种拖延,军方高层不顾实际状况便命令将体型庞大的轻中型战术车开往哨所,而后又莫名其妙将其调回。
山区中糟糕的路况让每一次通行都伴随着生命危险。
而哨所军人与当地村民的关系更是清晰地展示出了这场战争的尴尬。
尤其是基层军人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与军方高层过于理想甚至有些方向不明的战略产生的冲突。
哨所的任务之一说白了就是搞好军民关系,通过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援助项目以及更为直接的经济补贴让当地村民与美军站在一起,以此孤立塔利班。
然而百年来在这片穷山恶水中就没消停过的当地村民根本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听闻了美军即将撤离的消息,居然搬出了一具死了好几天的女孩儿尸体,硬说是美军昨天的攻击造成的,以此要求赔偿金。
即便是杀害了哨所指挥官的敌人,士兵们也因为所谓的“维持军民关系”而被迫放弃追击。
本来哨所的地里位置就糟糕,如此一来便更是束手束脚,成为了美国身陷阿富汗泥潭的一个缩影。
来参加“和平”会谈的,就是昨天袭击过你的人。
而今天笑呵呵跟你握手的人,明天又变成了冷血的敌人。
流水的外来者,铁打的阿富汗。
在相互仇恨与部落冲突从未停息过的国度,除了令混乱升级,人们似乎什么也改变不了。
显然,片尾字幕中被特意标注出来的“明显无法自保”,才是这场战斗背后更加值得思考的部分。
看得出来经费不多,但是细节很用心,稳扎稳打
驻阿美军的操蛋日常,整备训练,收买人心,防冷枪,还差点被塔利班一锅端,最后索性炸光基地走人了事。美国阿富汗政策失败的缩影。
奥兰多布鲁姆上一次在摩加迪沙从黑鹰上摔个半残,这次在阿富汗又摔山崖?是被诅咒了吗?虽然不是什么神作,但也不难看。
死绝之地,伤亡惨重,群众关系、统战工作不是这样搞的~
美帝犯了军事上的左倾冒进主义,政治上的右倾孤立主义,所以注定是要失败的。手法笨拙了点,场面还是挺好看的。
分这么低可能是因为大家讨厌美国佬四处侵略发动战争吧,平心而论电影还是很好看的,没有瞎矫情,而且贵在真实:子弹会打完、机枪会坏掉、通讯会阻断、伤员救不回来。奥兰多布鲁姆在战争片里总是那个非战斗减员。
太惨了,美国派兵去阿富汗到底为了啥啊
看海报像一部碟市烂片,但是事实上是《拆弹部队》之后最好的现代战争片之一,既有《锅盖头》的那种群戏和对于战争的思考,又有《美国狙击手》那样极具临场感的战争动作戏,导演在预算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完成了很多大片都无法完成的任务,几段战争戏长镜头尤其让人难忘。
片尾插入的几个前亲历者访谈以及制作特辑片段,结合影片,能看出导演尽量贴近事实高度还原的一种真诚。这类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影片,通常不容易拍到尽善尽美,毕竟还原现实往往比较枯燥和零碎。授与同一个作战单位且在生军人达两枚荣誉勋章,五十年内首次,阿富汗反恐太难。再加上平庸的陆军策划和管理,导致该惨剧。对于这部真诚之作,豆瓣打分过低。BTW,Netflix2018年的八集纪录片《荣誉勋章》里第二集,就是还原了这部电影的背景。
导演后半段犹如卖拷贝灵魂附体,把前半段看得昏昏沉沉的我一下子给炸精神了。不过实打实的战争场面拍得还不错,有点身临其境那味儿了~
塔利班每人尿一泡,都能把男神们淹死。
基廷前哨战斗。拍得实在很一般,就用黑人上尉连厕所都不干上来影射陆军领导失利?塔利班能调动这么多高机和迫击炮去打基廷前哨才是问题好吧。
把基地建在这个位置的也是个天才了
手持摄影的运用,藏于暗处的恐惧和基于第一视角的展开,有点像此前《生死之墙》带来的卓越互动效果,后半段的枪战吵到耳鸣但也足够沉浸。除此之外,在叙事方面的繁重和“场面/情节”上的失衡略微影响了它的表达。当时政背景被导演特意调到最弱的时候,它更多关于绝处逢生的无畏,也算是一种简单干净的处理了。
真实战场的体现,感觉完全可以给PLA做学习观摩,美军的个人战斗和组织力还是不错的,特别是老兵,需要重点打击
竟然让当年参加战斗的老兵自己演自己,非常真实。最后老兵访谈做的也不错。整部电影值得观赏。最后啰嗦一句,那个黑人指挥官真是数贱合一:投鼠忌器,优柔寡断,贪生怕死,还喜欢讲political correctness。
又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平庸电影,原事件真兵执导加1星
据点选址不合理,且不设外围警戒线,攻得很凌乱,守得很狼狈。注定只好多发奖章来追认止痛了。
写实题材,完全不偏不倚的观点呈现,当然还有平铺直叙的叙事。战场环境效果做的不错,但论调度别说黑鹰坠落了,连勇者行动都不如,过多的中近景特写和跟拍,突出角色紧张状态,却忽略了战场宏观局势的呈现,大部分时间给人一种错觉这帮美国兵是在跟空气打仗,听个响就完了。PS,奥兰多·布罗姆客串了一个军官,开卡车从山上翻了下去,大概致敬了自己当年《黑鹰坠落》里从飞机上掉下去的名场面。
战斗场面不长也不够激烈,优点是第一视角比较真实。最奇特的是机枪都在无防护的地方,敌人还常打不中,作为一个业余军事爱好者,觉得这个营地从选址到防御建立都太TM的奇葩漏洞百出了。只能感叹美军单兵作战的强大和塔利班的弱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