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规中矩的迪士尼童话真人版电影,剧情毫无新意,演员演技也并不出彩,不过这并不妨碍我精精有味的欣赏女主和凯拉.奈特莉的美貌以及服装道具场景的精致美丽,沉浸在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
当糖梅仙子领着克拉拉进入教父家的钟表内部时,我不禁想,作者本人一定幻想过这样的场景:如果人们缩小后进入钟表内部会是什么样。兴许这就是这部童话故事的起源,毕竟很多精彩的故事最初的起点只是一个奇妙的畅想。
电影里也有令人倒胃口的部分,两个黑人演员(士兵和芭蕾舞演员)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这根本不是19世纪的英国,只是一部zzzq的作品。另外,电影里老鼠王抓住女主时,成堆成堆的老鼠跑过女主身体,一瞬间令我汗毛倒立。女主初次进入姜母女王的剧院,5个小丑的表演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怖和诡异。
突然想到一个串戏的情节,当女主去教父的工作坊找他时,那只猫头鹰从她背后掠过停在架子上。随着镜头拉进,猫头鹰的形象越来越突出,我脑海中浮现出猫头鹰幻化成人形的画面(参考麦格教授从虎斑猫变成人形的模样)。
最后一点感慨,不知是妆造还是年龄的原因,达西先生在这里的表现可不如《傲慢与偏见》里深情,而且和自己两个女儿的对戏总让我感觉他们不是父女,有一种似有若无的暧昧。凯拉一如既往的富有魅力!
看完《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天哪我太爱这片了!对于毛子音乐入门爱好者来说不要太友好!我能说所有配乐我都能知道的感觉有多棒吗?!!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肖斯塔科维奇的圆舞曲……黑人芭蕾舞太仙,女主真的超清纯感觉很像《多利特的奇妙冒险》的公主。电影画面也有震撼感,有蒂姆波顿风格啊!幻想萌生奇妙伴随。再有就是片中多次出现的小锡兵,直接把我拉回我最爱的童话故事《小锡兵》“他从来英勇无比,一直飘到他的坟墓里。”女主服装很好看!很爱骑马套,胡桃夹子套也好看,蹦蹦跳跳是真的可爱,剧情也不错,合理展开相当童话。ginger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向我们表达了不应用有色眼镜,和片面看人。而在仙气与活泼的女主与凯拉奈特莉的糖梅仙子声音听着挺违和,服装略浮夸,当然这也让影片更有童话色彩,最后就是末尾的跳舞,爸爸隐忍而帅气很棒,但是跳舞看得我太有CP感……可以从爸爸的生活想到他背后与妻子的故事和对家庭的爱护。总的来说在童话,幻想,成长,家庭,有色眼镜,古典音乐,服装道具等方面都为我带来良好感受,是部值得一看的童话公主片。
想到哪里说哪里吧……
克拉拉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女孩,跟她母亲一样,懂科学,擅长机械。然而塑造她懂科学这一点除了片头小游戏,就是让我十分想吐槽的牛顿定律那段:脱逃行动落地那一瞬间简直无语了,绳子根本就长得足以一头在落足柱子缠上三圈再甩出一大截、另一头还可以直接让她轻巧跳落到下一层啊!为什么不直接站在柱子上将绳子一头牢牢打结了然后抓着另一头滑下去囧?因为是表达克拉拉聪明才智的一个重要剧情,所以明明有绝对安全的方式却选了莫名其妙的骚操作?囧囧囧。
再说,这个故事表达的是童话世界的冒险让克拉拉领悟到了重要的东西是吧?那么她对父亲的情感转折在哪里啊orz糖果仙子带她看现实世界的那一幕,克拉拉看到爸爸落寞的样子登时就相信了他也在思念妻子(机油吐槽说日常相处看不见爸爸的真情这里一下子就理解了呢,可爸爸根本就不是端着架子的人啊。)单方面任性的小姑娘还没经历童话世界磨练之前就突然理解了爸爸,父女隔阂这么重要一个点居然在这里就已经解决了emmm……。 然后呢,姐妹相处融洽,父亲很关爱她,妈妈表达过她是最像自己的孩子,教父也对她赞赏有加并再次转述了母亲的偏爱,她最大的问题是认为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吧,但看来不是因为缺少他人的肯定和爱啊……拯救了童话世界的确很棒,但……跟她上面的困扰似乎关系不大啊?难道玩偶国王和胡桃夹子的感激和肯定起了决定性作用?没啥说服力orz 本来我认为她跟糖果仙子一样,妈妈去世多少有些自己被抛弃的悲伤和愤怒,可是后面的剧情似乎没再提到这个心结,只是跟爸爸和解了,我觉得不够完美吧……
胡桃夹子士兵在剧情上有必需之处吗……明明应该是很重要的角色,可是除了悬崖上抓了克拉拉一把之外就没起到大作用啊!通知姜女王根本只需要老鼠回去就可以了,之后打玩具兵的有效战力是老鼠王和姜女王机械人,克拉拉被困他就扔了个绳子!她受挫想回家的时候他那句鼓励,真的…没啥说服力……想来只有遭遇老鼠王救下克拉拉让她先走被糖果仙子欺骗这条剧情线似乎是关键性的orz
如果是一见钟情的对象……好吧……那他还不如直接像原作那样是个王子呢!
糖果仙子作为反派我觉得在里面算相对完整的一个角色了……动机明确,毕竟还有一个简单反转是吧/w\ 姜女王就差多了,两队手下都制造了片中最可怕的两段画面不说23333,两次见面还用了极其恐怖的手段和让人误会的说话方式,您这样真的只会让恩人的女儿想逃跑好嘛,虽然是童话,但这种处理也太刻意了吧。说道她和糖果仙子的恩怨也就是一个王国和三个王国的对抗……以下都是我猜的——在大家都很久见不到女王有了被抛弃的恐惧、又没有钥匙激活机器的前提下,姜女王不同意恐怖士兵保护王国计划,糖果仙子污蔑她是恐怖分子将她流放,游乐王国也因此荒芜,姜女王在老鼠王的加持下干脆主动让流言变得更加恐怖以保护自己,直到女主降临,大概是这样?——而那个舞台剧根本就只是介绍了三个美好场景和一个不美好场景而已啊!姜女王回来以后也并没有提过一句真实的来龙去脉!我觉得童话王国在女主妈妈离开后的变故不应该让观众来猜,您多两分钟提一下有个交待也好啊!
ps,糖果仙子变回玩偶以后,给了精致刻板小脸好几秒的特写。我甚至觉得那个特写莫名的cult比得上小丑和老鼠王登场。她以这样的方式告别故事,还蛮让人印象深刻的:)
玩具世界的大家啊真的都是头脑简单的宝宝!俩摄政王说他们打酱油我都嫌言重了。那群只知道卖萌没个屁用的玩具精兵emmm…也证明糖果仙子确实不能指望这群货武装统一王国了。没恐怖军团之前姜女王确实有自保的能力,敢上前挑战的人估计都没撑过老鼠王那关哈哈哈。
四大王国的风貌,非常遗憾…除了地标展示,三个貌美如花的王国,居然就只是舞台剧三个场景和女主不到十秒的实地版到此一游囧?失落的游乐王国,就只有迷雾森林,荒芜林地的马戏团这两个场景!并且在姜女王回归后再无它本来美貌的一个交待?导演您在想什么!只想着王宫呢您23333!标题说好的四个王国呢!
然后,钥匙作为打开妈妈留下的意义重大的礼物,一个关键道具,得到它的过程并没有突出克拉拉‘聪明且擅长机械’的特别之处?这不够好。音乐盒的音乐是父母爱情纪念,很不错,不过镜子里‘你所需要的一切’是‘你自己’,对解决冒险困难并不是关键性提示吧……
让我感到最不舒服的处理要留到最后说!克拉拉回到现实以后居然童话世界就此消失在故事里了囧……不但没有来自摄政王们的观望和祝福,胡桃夹子士兵玩具还就真的跟胡桃夹子士兵没有一毛钱关系!不呼应一下在叙事上实在是太不平衡了啊啊啊好难受!你说结局家人舞蹈的时候,给胡桃夹子士兵玩具一个旁观的镜头,意味深长,那真的让人十分愉悦了!可就没!啊!难受!所以之前设计一个可以观察现实世界的窗口是!为!什!么!就为了看到爸爸坐在角落吗。那对这片子来说还真挺重要的。毕竟克拉拉在别的时候其他地方就是看不出爸爸的情绪么:)
克拉拉是真的漂亮,制服造型让人移不开眼睛!可是公主造型就不那么完美了,毕竟肤色雪白,裙服雪白,在华丽明亮的宫殿里,全身就只有头发和眼珠可以让视觉上有点平衡感。所以找到了胡桃夹子士兵另一个不可取代的优点,除了他本身妆容骚气亮眼之外,确实很好的平衡了画面色彩!
女主军装那套超美的 其他就一般 有几个配角的服装甚至可以说是丑……整体画面有点繁复艳俗 我本来以为是胡桃夹子的故事 挺期待怎么展现各个王国的奇幻美景的 其实拍成歌舞片 加上梦幻的场景绝对好看啊 结果讲的是胡桃夹子女主的女儿 原女主已经死了……行吧 那女主去游历各国好了 也没 搁她妈宫殿里搞政治斗争 哎 芭蕾有一段 单独摘出来挺好看的 放在剧情里非常生硬……角色的话黑人卫兵和小老鼠挺可爱 不过也就一般可爱 没到能拯救烂片的地步 有两个一点也不好笑的搞笑角色也是惨 不懂为什么结局了要整他们 人家好好的 看他们无辜被整我不会开心啊?反而觉得很可怜 大概我跟编剧笑点不合 其他真的没有太多可讲的 剧情很随便的 大人看了会无聊 小孩看了会睡着 哦 女主的设定哦 集万千独宠于一身 爸妈都觉得她最特别 不知道小孩子看了什么感觉 是会把自己代入女主觉得很开心 还是会代入那两个被忽视的孩子觉得糟心 反正我看的时候觉得很同情那两个小孩 感觉这种偏心成这样的育儿方式简直有毒
与伊甸园的苹果,普罗米修斯的火种寓意一样。用处是夾开核桃的夹子,打开坚固的无明外壳,见到隐秘果肉世界
能够使你真正成长的不是时间,而是你战胜困难时不断涌现出来的勇气。
美丽的东西一旦被打开,贪婪与恐惧就会像藤蔓伸展缠绕,紧紧困住你的初心,你的手中一定要有一把智慧的宝剑来保护她。
童话故事总是简单渺小,等我们慢慢长大变老了后,突然发现它像是早早播下的一粒种子,在心中已经默默长成了参天大树,根深叶茂,强壮有力,支撑我经历世事,走过漫长岁月。
今天上午看完这部电影,服装和特效非常惊艳,给人“这就是迪士尼的童话”的感觉。但作为迪粉,看来是对这部电影抱有的期待值过高了,这部电影在剧情上完全没有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如《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一样的惊喜感,看完后缺少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虽然用动画和真人对比显得比较不恰当,但迪士尼近几年的真人电影里缺少比较好的正面教材。提前说明,我不是专业影评人,只是一个迪士尼粉丝讨论一下迪士尼真人电影的事情而已,欢迎客观讨论,喷子勿扰。
先谈一下这部电影(剧透预警)
时间线大概是这样的:克拉拉母亲被克拉拉教父收养——克拉拉母亲进入四大王国的世界——克拉拉母亲发明“The engine”,给予玩具生命——克拉拉母亲成为四个王国的皇后(这里的剧情应该是暗示《胡桃夹子》原著的剧情)——克拉拉出生——克拉拉母亲暗示克拉拉四大王国世界的存在,但已经意识到自己不能和克拉拉一起去四大王国世界——克拉拉母亲去世——克拉拉收到母亲留给她的圣诞节礼物,一个上锁的金属蛋状物(一个音乐盒)——克拉拉想要开这个锁,但被父亲带到教父家参加宴会——克拉拉和教父谈音乐盒的事情——克拉拉和父亲的矛盾爆发——教父为了履行克拉拉母亲遗愿,以钥匙作为线索让克拉拉进入四大王国的世界——克拉拉在四大王国世界的冒险——离开四大王国,和父亲和解
女主克拉拉,开场的在阁楼的“机关捕鼠”剧情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女主的智力上的天分,然后接下来的剧情说明了她未能走出母亲去世的阴影。这种有性格一点儿怪的角色检验出了麦肯吉弗依的演技是非常不错的。 克拉拉和她的父亲的矛盾体现在在已经失去了挚爱的情况下如何度过圣诞节,父亲试图“显得让自己高兴一点”而克拉拉则将其视为“这只是做给别人看”“只想到自己”;接下来的冒险则是克拉拉成长与自我发现的过程,她曾经过于在乎母亲而忽视了自己,这场冒险让她明白自己是和母亲一样好的人,最后她与父亲的和解,理解父亲的苦衷便是自我发现带来的结果。
女主一开始的服装和她的姐姐比起来显得非常简陋(截图自预告片)
蓝色礼服
作为四大王国女王穿的礼服
最喜欢的是女主穿这套军装的样子
第二个角色是克拉拉的教父,这个角色请摩根弗里曼来演显得有一点浪费。他是一个发明家的形象示人,他的豪宅里的机关和华丽的工作间就能体现这一点,是他引导克拉拉进入四个王国的世界,克拉拉的母亲进入四大王国也是拜他所赐,这个角色原本应该只是一个指路人一样的角色,但是他的“女主母亲养父”“女主的教父”“发明家”的身份以及一直知晓四大王国的存在(四大王国世界的入口都在他家房子里),并且派猫头鹰跟着克拉拉进入四大王国的剧情让这个角色显得太过于全知全能,算得上是剧情上的一个大坑,不过这部电影剧情上的坑太多了,这一类东西尽量不去深究。他让女主帮忙修理音乐盒的剧情和《美女与野兽》真人版里贝儿修理音乐盒的剧情及其相似,似乎是迪士尼为了打破“女性不适合弄机械”的刻板印象的PC(政治正确)剧情。
第三个角色是胡桃夹子士兵,男主角(演员是谁啊)。和女主克拉拉的关系由一开始的主仆变成朋友。从见面对女主说的“叫我克拉拉就行”回复“这是命令吗?”到后面告诉女主“叫我菲利普”体现了这个转变。总体上这个角色中规中矩,没有太大的惊喜。
第四个角色是《糖梅仙子之舞》里的糖梅仙子,把她和姜母女王一起讨论,电影里暗示她在原著也就是克拉拉母亲经历的剧情里是正面角色,和克拉拉母亲一起“管住”了姜母女王。不过这个妖艳做作的形象果然符合“粉色切开是黑色”定律,反转成反派意料之中,动机比较牵强:既然克拉拉母亲去世了,那我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同时对应的姜母女王在糖梅仙子和其他两个国王口中都是“背叛者”的形象,她的老鼠兵给密恐观众和怕老鼠的观众带来了足够大的心理阴影更不用说小丑手下给那些“小丑恐惧症”患者们带来的冲击了;但是她一出场时就很明显,就差脸上写着“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了;她和胡桃夹子士兵提到了的各个王国定下的“保卫四个王国”的誓约,这说明在克拉拉母亲的时代,姜母女王被洗白过一次了,不过糖梅仙子后来如何利用另外两个王国抹黑姜母女王,并且完全改变国内舆论(芭蕾舞剧的片段可以看出来)就不应该去考究了,将其归于剧本问题即可。
粗糙的分割线
—————————————————————————————————————————————
接下来谈谈迪士尼真人电影的问题,以下资料的来源是《迪士尼的艺术》,和各种迪士尼电影的设定集
迪士尼早期真人电影里最为知名的应该是《欢乐满人间》
华特迪士尼在世时拍摄的电影,这部电影的特色在于音乐剧和真人+2D动画,在当时是极大的创新,这比较符合迪士尼本人善于创作领先于时代的作品的特点,所以《欢乐满人间2》预告片里的2D加真人的部分能够勾起不少人的情怀。
不过后来在华特迪士尼去世后,迪士尼进入了一个低谷期(70s-80s),这个阶段无论是电影还是动画,都相对平庸,虽然在这段时期拍摄了《电子世界争霸战》 TRON (1982)这种及其先锋的电影,
当在当时网络不普及的年代,“赛博空间”题材过于前卫,导致不被同时代观众理解,票房惨败。这段时期迪士尼公司靠着电视+迪士尼乐园+迪士尼在世期间创作的动画带来收入才挺过去,直到89年《小美人鱼》带来迪士尼的“文艺复兴”时期,在90s,迪士尼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动画电影,一转颓势。这一段时期迪士尼主打的是《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飞天巨桃历险记》这一类合家欢电影。还有就是开创《风月俏佳人》这种爱情喜剧类型片。
同时的迪士尼通过自己在英国的子公司——试金石公司拍了一些不那么“迪士尼”的真人电影(包括一部食人族题材的R级片)。
但在90s末期和00s,随着3DCG技术的冲击,再加上迪士尼管理层的一些问题,先是逼走一批迪士尼动画元老(后来他们有的人成立了梦工厂有的人成立了蓝天工作室)然后和皮克斯工作室决裂(分成和IP归属问题)导致迪士尼在这一段时期陷入低谷,此时迪士尼真人电影收益属于有得有失得的状态,首先是一场豪赌:根据迪士尼乐园里的一个游乐项目拍了一部电影——那就是《加勒比海盗》,融合海盗,魔法,冒险以及亦正亦邪的主角等元素,感谢德普(虽然他因为给迪士尼拍了《圣诞夜惊魂》,吓到小朋友,被迪士尼赶出去了一段时间),这部电影成为了迪士尼的救命稻草,如果没有加勒比海盗,恐怕迪士尼在后来收购漫威时也不会那么容易。
接下来考虑到隔壁《魔戒》电影化赚翻了,迪士尼也想拍一部小说改编的魔幻史诗,于是拍了一部《纳尼亚传奇》,由于剧情和角色过于低龄化的问题,票房不够理想
这段时期迪士尼开始瞄准青少年群体,拍摄了具有青春偶像片+歌舞片元素的《歌舞青春》,在青少年群体里得到了不错的反响。这部电影的内核与迪士尼的《汉娜蒙塔娜》电视剧较为相似。后来的迪士尼使用了较多青春偶像片+歌舞片的组合来拍摄电影与电视剧。
在同一时间段内,迪士尼一直奉行的童话题材的喜剧似乎少有真人电影,再加上“迪士尼公主”品牌的成功,迪士尼终于拍出了一部影响力较大的童话题材的浪漫喜剧片《魔法奇缘》,这部电影采用音乐剧的风格,由艾伦门肯编曲(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的编曲),但故事采用的是反套路的剧情,童话里的公主坠入一个“没有幸福的在一起的剧情的世界”——现实世界中的曼哈顿,王子和公主没能在一起,但结局仍然皆大欢喜,同时该电影对迪士尼以往的童话题材动画的元素进行自嘲:女巫继母,可以和动物说话的公主,毒苹果,水晶鞋,恶龙,真爱之吻等元素在现实世界中显得非常滑稽,虽然这是一部迪士尼自黑的作品,但最终的Happy ever after结局说明了迪士尼自嘲归自嘲,童话还是要继续拍的态度。
即使在现在看来,07年的《魔法奇缘》在迪士尼的童话题材真人电影里算非常成功的了
在10年及之后,迪士尼收购漫威开始启动MCU,开启票房吸金模式,MCU影片的成功不用多提;与此同时迪士尼在真人电影一边在继续拍儿童向电影如《仙境之桥》,合家欢电影如《豚鼠特攻队》一边似乎开始走向动画电影真人化翻拍的不归路。
首先是一个翻拍痕迹非常不明显的电影:《魔法师的学徒》
可以理解为迪士尼1940年《幻想曲》中《魔法师的学徒》部分的翻拍:
最经典的这个片段进行了真人化
真人翻拍效果:(这是工作照,请自动使用绿幕功能)
这部电影出现了剧情俗套的问题。
接下来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是迪士尼的真人翻拍的另一个套路的开创:即翻拍电影的剧情是原片的后续故事。童年进入过仙境的爱丽丝在成年被逼婚时再度进入仙境;这部电影有着蒂姆伯顿的黑暗诡异的风格,服装特效比较令人耳目一新,但“屠龙”剧情难免会陷入爆米花电影的俗套。(题外话,华特迪士尼在40年代拍《爱丽丝梦游仙境》动画电影时被当时指责脱离实际,后来才被评论家们发现这部动画的价值,也就是超越了当时的时代;而真人版俗套的剧情对比起来显得非常讽刺),真人电影后来拍了续集,剧情和口碑都下滑了。
然后接下来是迪士尼公主电影真人化翻拍,首先是颠覆原著,将原版动画中反派玛琳菲森改为主角的《沉睡魔咒》,剧情有巨大魔改,再加上原版动画中的其它角色存在感太低导致评价有一定的两极分化。客观地说,至少这是一部足够有趣的电影。
领教了《沉睡魔咒》魔改剧情带来的后果,迪士尼决定拍出一部“平衡经典童话和现代情感来创造一部温暖,人性,能够吸引各个时代的观众的电影”,《灰姑娘》真人版在不改变原有故事框架的前提下,增加了许多细节来完善人物形象,配乐和服装设计也十分用心,但这部电影按照原著的剧情似乎已经不能讨好现代观众了。不过,这也许会成为一部禁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吧,毕竟总得有人来讲这个故事。
《奇幻森林》也是一部改编自上世纪60年代的迪士尼动画的电影,靠着强大的特效和中规中矩的合家欢的剧情再加上情怀加分,取得了比较可以的票房和口碑。这一类电影真人化算得上“不会太坏”,关键是特效有着较大的加分项。
在上个世纪的迪士尼公主电影中《美女与野兽》有着极强的影响力,迪士尼翻拍了对应的真人版,由于《美女与野兽》动画版的故事内核已经是符合现代价值观的了,所以真人版似乎显得束手束脚毫无作为,未能跳出动画版设下的天花板,虽然添加了一部分剧情,但不怎么令人印象深刻;再加上艾玛沃森演技导致的争议,观众反而会倾向于和91年动画版去进行比较,以及强行加入的LGBT剧情,显得这部电影各种不讨好。在油管上关于主角贝儿的视频中,每当视频是关于动画版,评论区中高赞往往会有“Better than Emma Watson”这句话。
通过上面的总结,可以发现近几年来,迪士尼在拍摄童话改编真人电影的过程一直是艰难的,剧情平庸或者中规中矩一直是童话改编真人电影摆脱不了的噩梦。不过也只有迪士尼会始终坚持那种“童话感”,让“happy ever after”的故事不断延续,我们对迪士尼的期待也是在这一点上,这也就够了,对吧?
emmm…小姑娘简直神颜,但全程面瘫…凯拉奈特莉浓妆艳抹也盖不住她的美,演得超棒,把那种神经质的感觉演出来了,各种脸熟的演员,用脚写剧本,导演只管怼到小姑娘脸上拍大特写就行了,毕竟大家都是颜狗🤪看完影片我最关心的是,化妆师给Philip用的什么高光啊太好看了叭😱看着好像是日婆的fenty???跪求了我全程看他嘴尖的高光🙊
2.5 美术上华丽如旧。其实只是毫无野心的精致乖乖产品罢了,被差评成如此地步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片尾的芭蕾舞很好看,男舞者的非常大哈哈哈哈
平平无奇 毫无惊喜 Darcy夫妇为啥要来这片子打酱油?-_-||
12岁以上观众推荐在小朋友的陪伴下观看。一边看一边想:什么玩意!剧本太弱智,最大的困境,从被困顶楼到找到答案,也就用了三秒吧,全程女主都是开挂状态,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最后皆大欢喜。
这个女主我觉得真的可以算迪士尼目前所有真人电影里最漂亮最公主的一位了,真正的仙女下凡从童话故事里走出来的,但这故事还是无聊得让我昏睡了过去……而且说句掏心掏肺的话,虽然我很理解、很接受、很赞成迪士尼电影中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呈现,我也认为公主们完全不需要王子来拯救,可以自己独立自主地进行冒险,但……其实我内心深处还是很想看王子!想看高大英俊风趣幽默浪漫得无可救药的王子!毕竟除了迪士尼我还能上哪里找王子啊!
没想到达西先生在《安娜·卡列尼娜》后,跟伊丽莎白三度重逢在一个古典时空中。可惜这一回,只许她遥望一眼那个独坐角落的他。而他,始终没有抬头……跑偏了惹。这电影,讲的是攀岩圣手克拉拉遇见黄金眼影菲利普,闯入二次元,见识SM女王大姜母,朵蜜天女糖梅梅,以及冰冰、花王两位摞衫基。服饰跟逻辑一样童话,米伦女王最后的发型真心羞耻play,但场景实在是美得不行。被禁室培育了一个多小时的少女心,片末还要猝不及防地撞见一个身材爆好的半裸芭蕾舞男,只想对迪士尼说一句,呸,请继续这么不要脸。
迪士尼要搞清楚,拍这种片的任务是什么,就是把麦肯吉弗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换不同的衣服,然后把镜头怼到她身上就可以了。谁要看方脸奈特莉和毫无气场的海伦米伦啊,神经病!(弗依穿军装+长裙真是帅到吐血
有些人一看就是好演员。女主以后戏路不愁,我说的。
和去年的《美女与野兽》相比,这部更像是迪士尼的一次玩票之作,除了一如平常极致绚丽的服化道,其余所有元素都太太太好莱坞流水线了,堆熟脸、堆特效、人畜无害的童话故事...角色造型也是“为所欲为”,大概看到一半时便会审美疲劳以至于一度产生中途退场的念头,当然这一点或许与影片受众定位更低龄向有关,这个档期也是一言难尽。
5,中间有几场戏绝对是密集恐惧症与老鼠恐惧者的福音。
影片十分细腻的在镜头里呈现一个奇幻冒险童话故事以及女主角麦肯吉·弗依的美。而童话终归是童话,这一次的受众是相对更加低龄的群体,哪怕是到了最后关头,应该是冒险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却依旧让人昏昏欲睡,乏善可陈。
迪士尼的奇幻大片,视觉效果、美术设计、服装造型有着《美女与野兽》的水准,然而故事却不够精彩,尤其是高潮时,本来还期待有一场《纳尼亚传奇》式的大战,结果拍得还不如《爱丽丝梦游仙境》来得惊险刺激。1.克拉拉穿短袖紫裙在冰天雪地里不觉得冷吗?2.看凯拉·奈特莉扮演糖梅仙子的样子总觉得有些别扭;3.用芭蕾舞形式叙述玛丽女王故事那段还挺不错的,可她明明是白人,却用黑人女舞蹈演员看着还是怪怪的……
奈特莉演技太棒了,完全颠覆自己,神经兮兮的角色居然非常适合她,夸张的妆发也挡不住她的美丽。故事很迪士尼,但是画面的美感这次发挥到了极致。
迪士尼的政治正确:女孩子就是适合打仗和搞科研!……但也不要忘记去迪士尼专卖店all了女主所有的裙子哦~
除了场面大,女主美之外,没啥好说的。美国佬为了政治正确,动不动就在传统的欧洲童话里硬塞黑人角色,也是醉了。3颗星送给场景、服装和女主。
墨菲的颜值无敌 迪士尼为了政治正确也是疯了 期待你们以后把华盛顿改肤色
达西先生和伊丽莎白在同一部戏里相遇了 然而两个人没有一秒钟的对手戏 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看片名就有一种“爱情公寓之盗墓笔记”的警觉感,果然经典童话被改成了爱丽丝漫游仙境?灰姑娘?纳尼亚传奇?...原著元素倒是都有,但也混进了很多陈词滥调。好莱坞zzzq风潮下诞生的怪胎片,王子没了,大女主一人率兵打天下,胡桃夹子成了黑人,教父是黑人,芭蕾领舞也是黑人…上尉在夜戏里黑到消失,有个网友说他那口白牙真像能夹核桃的,笑死我了。摩根弗里曼戏还在,但一次助攻都没混上。迪士尼真人电影只有一点不用担心,就是全部制作部门都会拼命把女主拍成仙女下凡,服化道blingbling美到发光;摄影机一直怼在她脸上拍,倒是真的赏心悦目。可以期待下刘亦菲。芭蕾和老柴当然是要致敬的,ost也全程非常好听,还有郎朗参与。老鼠密恐大军真是非常cult的设定了。题外话,期待今年圣诞的胡桃夹子Molly啊。
要是这部片子交由蒂姆·伯顿制作,那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