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传媒大多时候是作为国内茶余饭后的笑谈存在,HKT组合、网上流传的《还珠格格》、《神雕侠侣》、《花千骨》、《浪漫满屋》……不管是恶搞还是致敬,反正都相当的……辣眼睛。但无论电视剧行业如何,在电影方面还是有好几部的品质可圈可点。
《夏天的滋味》就是其中一部。
说道越南电影,陈英雄是必须被点名表扬的,在他的带领之下,越南有了《青木瓜之味》和《三轮车夫》这两部电影在国际上被认可,也因他的努力,我们才既能看到如诗如画上层的越南也能窥探鱼龙混杂的底层越南。
《夏天的滋味》也是陈英雄的一部力作,但却正好介于两者之间,它的色彩美得每一帧都像一幅画,它的人性真实得和我们身边邻居街坊的故事如出一撤。
它讲述了一个中上层阶级家庭的三姐妹,在各自的感情中面对复杂的欲望时,在越南茂盛的夏季里,所作出的选择。
【美如画】
越南是一个普通的东南亚国家,没有穷成我们既定映像中的非洲那样朝不保夕,但也没有中泰新这样的发展活力,它就安安静静的蜷缩在中南半岛,靠着南海,偶尔挑一下中国的底线。
越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就有了一切在这个气候下形成的自然景观。
永远明媚的阳光,茂盛葱绿的热带作物,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闷热的夜晚,蚊虫嚣张,以及绵长的夏日。
在陈英雄的镜头下,《夏天的滋味里》将这样的自然景观与带有殖民色彩的人文景观结合起来更是美不胜收。
绿色的房间里各种抽象具象人物海报,绿色的水晶门帘,紫红的碎花门帘,细窄的门窗,悬挂在窗前的一盆盆绿色植物,角落的一盆花,长满海芋、芭蕉树与芒果树的院子,具有欧式风情的镜子,摆着古典花瓶与佛龛的柜子,透过浓绿树木映在脸上的热带阳光……
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在热带季风气候下有着典型的东南亚茂盛植被和炎热气候,但不同于泰国融入世界的热闹纷攘,也不同于马来西亚的整洁简约,因为相对闭塞与贫穷,它自有一份尚未彻底开发的宁静幽深。
穿过城市里芒果树枝叶的午后阳光,老旧电风扇吹着的咖啡屋,城市外的丘陵与碧绿的海,如麻的雨水都多了几分寂寥恬淡。
它承载了一个夏季的故事,但这故事像是墙角边的青苔,不带着世人的期待而自生自灭。
【乱如麻】
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是欲望的载体,我们永远在寻求心灵宁静,但我们永远无法满足。
夏日是一个欲望容易高发的季节。和最好的回忆都集中在夏日一样,夏天总是充满这样的魔力——储存最好的,诱发最坏的。
《夏天的滋味》里三姐妹看似生活富足,无忧无虑,实则各有心事。
大姐和大姐夫育有一子,大姐夫是摄影师。在去外地采风的时候,我们看到他和另一个女人还育有一子,而大姐也有情人;
二姐刚怀孕,二姐夫是作家,为了寻找灵感要去外地出差几天,却被一个女人所吸引;深夜的时候二姐小心翼翼地问大姐有没有想过要背叛丈夫;
小妹尚未出阁,和哥哥住在一起,却总是提出他们看起来像夫妻的话,整天黏着哥哥,但也不妨碍她和另外的人在一起。
这是复杂的家庭,也是杂乱的人性,它们正好遇到夏天,因此所有的一切像是炙热阳光下,水塘里的蚊虫孑孓,肆意的滋长,疯狂的繁殖。
——我们有爱吗?
——当然。
不然怎么会组成家庭,更不会为了维持一个家庭而做出种种努力。但我们或许永远不能爱到身体和思想都达到始终如一的境界。
所以要么男人出去拈花惹草要么女人总有蓝颜知己或者相反;
所以要么在面对诱惑时我们总是蠢蠢欲动或者自己有意无意的制造诱惑;
所以我们口口声声说只爱一个人私下却放着几条长线、撒着几张大网。
我们爱着一个人并不会影响我们爱着另一个人,我们等着一个人并不会影响我们爱着另一个人,我们组成一个家庭也并不会影响我们想要再组成一个家庭。
这是自远古以来就存在于我们基因里的本性,只是在上万年的进化中,在小说影视作品的熏陶下,在道德法律的制约中,我们可以压抑它,忽视它。但遇到夏季的时候,在情愫最容易迸发的时节,大多数的凡夫俗子便会跟随着自己的心,引发出这样错综复杂的情感。
【夏天的滋味】
大姐和大姐夫未来会怎样;二姐和二姐夫的感情能经得起更多的考验么;小妹和哥哥最后会怎样。
影片没有给出结局,所有的一切都照常运行着。
生活继续着,阳光安静的穿过街道芒果树与海芋丛,孩子在成长,风扇在转动,真花假花还在角落里,夜晚的时候白色的蚊帐放下来,木质地板上掠过穿堂风,我们摇着蒲扇,讲着心事与笑话,哭着笑着,一个夏季又一个夏季就这样过去。
我们可能是影片中的那个小朋友,对父辈发生着的这一些列情感变化无从察觉,在我们的记忆里,就只记得家庭的欢声笑语,明媚的照到角落里的阳光,茂盛的树丛,鲜艳的花朵;但我们也可能就是当事人,努力维系着一段感情,知道伴侣有异心,但选择视而不见或者包容,甚至自己也在发展着另一段感情。
当生活向我们抛出诱惑的时候,我们多数人的选择是随心所欲。我们才不会以上帝的视角去思考感情泛滥后所引起的蝴蝶效应,我们更不会因为爱情小说与电影创造的假象而克制欲望,忠于伴侣。
我们才不会这样。
我们只会在所有的事情都发生之后,才会慢慢去品尝它的酸涩后果,直至耄耋之年回忆起那样的夏日的时候,我们或许更多的是庆幸,而不是后悔。
这就是最真实的,夏天的滋味。
很多人都说这部片子的画面美,我也很喜欢陈导演的镜头。既能捕捉美,又不失生活的温润,喜欢那些镜头里的古雅氛围,花草繁茂的庭园,古旧的家具,静静的小屋……夏天的阳光落在灰土斑驳的墙上。
越南本来就是很热的地方,写的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这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也是祭祀的季节。
阳光愈强烈,阴影越深暗。
最初是母亲的忌日,三姐妹和丈夫们一起组织祭祀活动。三姐妹一边谈笑一边准备着酒席,上供的鸡被她们称为“完美”。大姐夫库和二姐夫基在一起讨论照片,作家基评论着库的人物照,但他不会知道那里面的人是谁。晚上的酒席也很完美,宾主尽欢。因为基写作的关系,三姐妹又谈论起去世的父母之间爱的纠缠……这一些如此平静,美好,也算这个夏天一个“完美”的祭品。于是故事荡漾开去,阳光之下,阴影慢慢浮现。
关于爱,关于生,关于死。
大姐夫妇结婚多年,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但是情人的孩子比他更大。被称为“纯理想主义”的丈夫,厌弃了城市,厌弃了这个有压力的家庭,他要去山清水秀的世界,陪伴清纯的情人了。大姐呢,却与自己的情人静静地分别。
他们早就有了孩子,他们的爱早就死去。
她希望,他们的爱死后方生。
二姐妩媚多情,那双弯弯的眼睛,我看着都觉得迷人。和摄影家的姐夫相反,吸引作家丈夫的是更时尚,更奢侈的美。他们的甜蜜背后隐藏着蠢蠢欲动的背叛。
他们即将有孩子,他们的爱也许即将死去。
也许,不会……
三妹和哥哥住在一起,她的感情暧昧不明。她渴望爱与被爱,然而她的大胆,都被男人的怯懦所拒绝。
她期待想象中的那个孩子,却是一场误会。她的爱也一样,其实从来没有存在过。
回头看看父母的故事。他们也一样,一生都纠缠在一个神秘情人的痛苦中,然而死亡令他们的爱情完美。母亲比父亲大一个月,于是母亲死后一个月,悲伤的父亲追随她而去。他们在人世度过了一样长的时间。
因此一个月后,又迎来了父亲的忌日。三姐妹说,我们会办的很完美的。
结尾的对话才真耐人寻味。
“为什么忌日要这么隆重呢?爸爸生前都没做过生日。”
“是啊,生前我们只会说,啊你今天生日。
“就是这样的——”
人的生与死,爱的生与死,陈英雄觉得,这其中有很多奇妙的映照吧。也许对待爱,我们一样是厚死薄生呢?
整个故事,就象兜了一个大圈圈。
用通感意象进行场景转换,无忧无虑的兄妹被大雨困住,心事重重的姐夫浮在水上。兄妹跳舞,大姐情人跳舞。
刻意淡化现代工业产品,数码的出镜:抽纸巾,手机,CD唱机音箱,电视机。
对白有一种人为装饰感,内容聊的多是琐碎日常,但演员演绎得情绪克制游离真实。
三姐妹放松倚靠椅子上说闲话,很古典私房的肢体语言。
越南语歌太难听。
互相出轨的大姐哭出声却怕大家看到,婚姻生活美满的二姐猜疑丈夫悬崖勒马惶惶不安,追求真爱的小妹排练分手苦情假戏成真。隐隐约约那种老大成熟,老二心机,老三天真,蛮东方的人设。
降溫,冰冷的秋冬,看生澀的書籍,夜里翻出這部電影。潮濕的夏季,南方的語調,濕漉漉的黑發貼在姑娘瘦俏的頰邊,曖昧、繾綣、溫柔。
陈英雄曾说,审慎与含蓄反而会比直接、正面的呈述方式更为性感。理是这个理,只是那样一个夏天,你再也回不去了。
深深迷恋此间属于热带国家的明媚、潮湿、葱翠、安静、燥热、暧昧
画面所呈现出来的优美几乎已经是陈英雄个人风格的巅峰,在所谓“因越战老人回忆往事的平淡语气”而触发的创作冲动下,这里完全是一路贯彻的悠扬缓慢,笔调完全放在几乎是彻底封闭的四人间,对外部的描写一触即走,河内成了世外桃源。这种美感为先的方式,让演员的苍白与人物模板化的影响被不应有地放大
将热未热的夜晚,被电影撩拨起的欲望,仿佛一阵风或者一双温柔手的轻抚,永远湿漉漉的头发,美极了的3姐妹,好想腻死在她们温柔乡里啊!
陈英雄的回避现实, 把这部片拍的美妙异常. 色彩的运用, 缓慢的镜头, 慵懒的音乐, 美丽的女子, 把越南描绘成个不问世事的桃源.
初看撞梗《细雪》,不过越南人的日常要“旖旎”太多了。三姊妹的生活以一个个呼应的细节进行回环的间奏,每个scene的切换几乎都暗换一种情绪,但连接起来就构成一种绵长的滋味。和《青木瓜之味》两夜连看,显然能感觉到此片在硬、软件上的成熟升级,尤其是剧作上更为游刃有余的呼吸感和粘稠气质,但惊艳处倒并没有前者多。
夏天午后想找个不带脑子,情节舒缓的电影看看养养眼,这部就很合适。但是不带脑子容易脸盲。兄妹的相处状态如果是换做爱人的话就太美好了。
1493 陈女燕溪 纯真有趣兄妹恋 俩姐婚姻危机 (自此看完了陈英雄陈女燕溪的三部曲)"其实,电影就好像是一个女人面对的不同阶段的人生,只是陈英雄把她们并列在一块,让我们更明显地看到不同时期的女人的情感状态。小妹处于感情的朦胧期,二姐处于危机的潜伏期,而大姐正是伤心欲绝期。这就是电影
很迷陈英雄电影里暧昧潮湿又清净的气息。
#资料馆留影#胶片版。三姊妹三家的情事纠缠,都浓缩在河内那一夏的绿意盎然里了。从本片看得出陈英雄是镜头语言的大师,每一个画面与色彩搭配都是颇考究的。而侯孝贤电影对他的影响也若隐若现,写实中透出难掩的乡情与本土特色。适合在浮躁的时候静静独自欣赏,在雨声淋漓里,或许可以渐入佳境。
越南人的生活真的如此恬淡吗,那也不错。这么美丽的风景,只可惜人都太丑了。P.S.我好喜欢这配乐。
夏天过去了,发生很多事情,也什么都没有发生。女人的头发一直是湿湿的感觉。
三部曲中还是最喜欢青木瓜之位,三轮车夫,感觉是陈英雄看香港黑帮片看的多了,拍的有些过于血腥,夏天的滋味有些类似小津安二郎的片子,讲家庭感情,当然很有越南风情,比如兄妹恋。大姐的演员是个老戏骨,二姐是个很有风情的少妇,笑的很美,小妹是陈英雄自己的老婆,普拉提练的真是好,可以当作样本教材了。最后,小妹很可笑的以为自己怀孕了,大姐二姐笑做一团,电影戛然而止,也还真是把味道收的很不错呢!
1.莲妹和海哥的桥段永远充满着LouReed的慵懒歌声和兄妹之间的无限暧昧,而霜姐和卿姐的婚姻戏份则依靠越南民歌来填充,配乐选取上的分野巧妙呈现出三姐妹在不同世代里爱情故事的差异;2.陈英雄镜头下河内的潮湿屡屡令我想起毕赣镜头下昏暗的凯里,前者不放过对每一个细小生物的照料是更令我喜欢的;3.莲妹在房间跳舞的镜头貌似致敬《阿飞正传》里的飞仔,而海哥的侧脸从宽额到鬓角都像极了“飞仔”。4.这一次的家庭片终于没有扯上小孩这一代了,轻松得恰到好处。
开头就是一首地下丝绒的Pale Blue Eyes,这没法不爱啊~穿白背心的小哥跳起舞来太像阿飞正传里的旭仔了,陈女燕溪越看越美,故事简单而富戏剧化,人物细腻又不失灵动,摄影美极了,越南的夏天。
平静如水的生活被打破,大姐夫心如止水,寄情于好山好水,情人在远方望穿秋水,大姐与商人萍水相逢,水乳交融,爱到尽头覆水难收。二姐夫山穷水尽之际 ,邂逅水性杨花的妇人,行云流水地解决难题。小妹对哥哥柔情似水,也对另一个男孩爱如潮水, 感情水到渠成。疑云水落石出,日子继续细水长流。
美学上无可挑剔。问题在于纯良的完美大男子主义的陈大英雄对女人的最高理解是:年轻的躯体天真地睡在男人身边却不知性为何物。
夏天看这样水分充足的电影真是清凉。其实恬淡的生活状态下是很激烈的情感波动,一场又一场的大雨洗刷后全部藏在了每个人的心里。三姐妹都很美
水洗过一样湿漉漉的饱满色彩,每个镜头都似油画,黄绿红用的最重,描摹出的却是沉静而清凉的热带盛夏。“男人……许多时候还是挺简单的啊。”“想想也是……男女间的矛盾,往往是由男人的简单遭遇女人的复杂而产生的”,而纵使是懂得这道理的女人,也不能逃脱这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