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空间1988

HD

主演:罗迪·派彭,凯斯·大卫,梅格·福斯特,乔治·“巴克”·弗劳尔,皮特·杰森,雷蒙·雅克,Jason Robards III,John Lawrence,Wendy Brainard,Norm Wilson,Norman Howell,诺曼·阿尔登,Dana Bratton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88

 剧照

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1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2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3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4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5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6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13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14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15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16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17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18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19极度空间198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极度空间1988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未来的某个年代,人们的思维已经被政府机构控制,政府机构通过电视信号传输一种催眠电波控制人们的行动。但是一些不甘心被强权统治的人们研究出一种眼镜,戴上这种眼镜,电视节目里道貌岸然的官员就会现出骷髅般的原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哗众之人乌鸦女孩东床卧底超级少女第二季金锁匙玩具当家伊莎贝拉2006战斗传教士远山的呼唤星笼之海铁血莲花信札疑云佣兵特战队请回答,我们de小时光在窗边过关斩将1987驻院医生第一季心的唯一欢乐合唱团第五季帕皮卡人在旅途情难自禁鬼吹灯之怒晴湘西2019电影昆仑神宫(2022)印度警察部队第一季素素五彩神箭

 长篇影评

 1 ) 片头神父说:wake up -- 本片细节探讨

这部片很大程度上靠近了某些真相。
内容都可以和一些揭秘资料相符。
如,ET的地下基地,星际门,月球、火星殖民地,幕后ZF,ET各方面的渗入,一些爬虫类可以模拟人类混迹在人群中,脑控,银行货币体系,消费价值观。


软揭秘进程—中国教育电视台揭秘外星生物蜥蜴人
其实是探索频道的一个专题节目,通过事件、猜测和研究来重现一些现场。
http://www.awaker.net/?p=4889

 2 ) 记住,影片英文原名是“They Live”…

一定要提醒的是尽量别带着“反乌托邦”的眼镜看这部影片,这绝不简单是反乌托邦电影。但这对于多数人来说很难,很难让不了解相关背景信息的人明白和接受这根本上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有一个困惑的地方,有的短评和影评说里面两个男主的那段十几分钟打斗戏太长了,我记得我看完之后数了一下只有六七分钟,难道我看的是后来编辑过的版本?

不过确实如有的评论所说,那异常的长时间缠斗就是隐喻唤醒一个常人多么艰难,最终戴上那副令人万般抗拒的眼镜要经历多少矛盾和心理抗争。

三个多月前看的了,还是下次找时间好好给这个纪录片写个影评吧…

 3 ) 这部电影至今没有生锈的痕迹

电影《极度空间》是导演约翰卡朋特的又一大胆尝试,影片中戴上眼镜即可发现生活中的一切书籍、广告、电视背后所隐藏的潜台词和意识形态,这不得不令人想起阿尔杜塞在1964年写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而电影《极度空间》将其内容转换成直观的视觉效果,打破了电影与观众的第四堵墙,直接引导观众进行思考。

在阿尔杜塞看来,国家机器包括各种社会机构,如学校、教会、家庭及传媒等,它们都不是强制性的国家机器,而是通过意识形态发挥潜在的作用。让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逐渐适应意识形态所塑造的环境,进而巩固统治阶级,使得民众持续为他们服务。主人公纳达在工作岗位干了十年之后被突然解雇,四处找工作无果后进入工地打工,成为了工人。当纳达带上眼镜之后,他能够直观的看见广告所传达的内在意识,书籍所潜在的意图,甚至能够将电视机中的声音翻译成最直接的话语,眼镜的作用唤醒了沉睡中的纳达,使纳达脱离了统治阶级的环境,看见了意识形态所想表达的内容,也发现了统治阶级的真正面目,也即电影中的外星人,因此电影中的外星人会不断重复“他能看见我们”。

在非强制性的国家机器对纳达失效了之后,代表强制性国家机器的警察随即来抓捕纳达,而此前纳达目睹了贫民营被警察不由分说用推土机铲平,因此他并没有束手就擒,开枪击毙了两个长着外星人面貌的警察,随后劫持了女主逃亡。为了打破外星人的统治,纳达成为了革命中的一员。

在纳达去到女主家里的时候,女主所说的话很有意思,她先是表示自己会服从男主说的任何事,只要不伤害自己,“你有两把枪,你不用说抱歉”,随后又在纳达要求她戴眼镜的时候表示“你让我戴,我戴就是,反正我看不见你所说的,我会认同你所说的”,以及“不是我要看,是你要我看”。此时女主所展现的态度非常的消极,对于男主的话语完全没有一点思考,所做的仅仅只是服从。这与电影中的意识形态所传达的内容高度吻合,即便女主的外观并非外星人的模样,也意味着女主已经被统治阶级同化。在影片的末尾,女主因想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被纳达击毙。

影片前期当同为工人的弗兰克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失望后,纳达却认为自己会按部就班。此后他们却与他们原本的意图全然相反:纳达尝试用眼镜唤醒弗兰克,而弗兰克拒绝带上眼镜。他们之间长达7分钟的打斗充分展现了想要唤醒一个被意识形态催眠的人有多么困难,即使这个人本来就已经有醒来的意图。弗兰克的结局是悲剧的,印证了不要在电影里提妻儿的魔咒。

电影中出现了很多长着人类模样的高级阶层,他们并非不知道外星人的存在,而是选择了和外星人合作巩固统治阶级。因此在电影中是外星人与否并不影响统治阶级的行为和目的,外星人不仅是电影的科幻噱头,也是导演将阶级矛盾淡化为人和外星人的矛盾的工具。至于主角在揭露了外星人之后世界会怎样,导演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总的来说,约翰卡朋特的这部影片一方面尝试引导观众对生活中的各种媒介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又兼顾票房利益而保留了科幻元素,使得影片不那么尖锐。卡朋特的大胆尝试,让这部电影至今找不出的生锈的痕迹。

 4 ) 被选择的现实

2022.5.12update

现在我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在这个表象世界之下一定有一个能够被看见的“本质”世界?

如果外星人要通过制造一个世界的幻象来控制人类的思想,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制造幻想本身,也就是说,把这个幻象以本质的形式呈现出来,将两个世界(幻象与本质)合为一个,彻底消除幻想,或者本质。

人们即使发现自己生活中幻象之中,试图发现幻象之下的本质,但戴上墨镜的那一刻,看见的却还是这个世界——这个安排会让我觉得更加合理(当然,“合理”的标准仅限于我自己)。

原评论2021.7.22

其实我最初没有把这些骷髅状的生物当作外星人,从未产生过这个想法,我下意识把那些生物当作与我们相异但又属于我们的人类,他们是人,只不过有着不同的外表,可能,阶级的观念已经深入我的大脑,导致我下意识把它们当作不属于我这个阶级的人,而不是外星物种。也可能是因为,“外星人”的体态形状和人类很相似,他们只是人类死亡后的样子而已,一群行走的骷髅。为什么导演要选择这样的妆化呢?是为了讽刺被统治的人类和统治者外星人没什么区别吗?即使外星人被推翻,大众依旧会被统治,不过是被自己的族群精英所统治。

我觉得这里有一个trick,当我看到一个女人向主角递上新开发的隐形眼镜时,我突然觉得,也许,墨镜让人们看到了开发者想要人们看到的内容,这样就和他们想要抗争的外星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另一种被挑选过的现实罢了,谁能批评谁呢?都是一样的。

我很喜欢这些外星人的造型,其实并不恐怖,甚至有一种美感。

又加上了黑白滤镜,没有鲜艳直白的颜色,显得就更加像纯粹抽象的画面,而没有真实的、血淋淋的细节,有一种距离感,让我可以把它当作画来欣赏。

关于我们的protagonist,其实我是有些难受的,主角像是一个没有性格的人,导演想让他发怒就发怒,让他杀人就杀人,他没有一个固定的、一致的性格,就像个傀儡。而且,其他人也是,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我不知道是导演故意抽离了有血有肉的一面,还是他觉得这样的刻画已经足矣,总之,我对于主角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共情。

关于配角黑人兄弟,我最初很疑惑,尤其是从主角开始对教堂里的人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为什么这么警觉,他说他一直在白线之内,那就意味着他非常清晰地知道有黑线的存在,相较于其他一听到广播就头疼的民众,他更加清醒,他也许知道事情的真相,只是选择服从而已,尤其是他们打架的那一长段,我一度以为他知道所有的真相,因为他就是不踩碎墨镜,明明他有那么多机会可以毁掉墨镜,他似乎一直在避开它。可后来证明不是,他只是想打赢主角而已。导演也许真的不擅长刻画人物的性格,有很多细节非常模糊,但又具有极大的诱导性,会让人推断人物接下来的行为,然后被推翻,这是我很疑惑的一点。

外星人通过鼓励消费主义,让民众极尽享乐而非思考,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主题,不过那些标语出现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些惊异,这些画面很好看。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部电影,是一部主题过于明确而失去了细节的电影,有许多东西都没有得到解释,要不然就是模糊而过,比如,外星人去往其他行星的原理,比如,男主对女主的盲目信任,男主就没怀疑过也许他被人利用了吗?他戴上墨镜,相信他人解释的那一刻,他就成为了实现他人理想的武器,而非一个有自己判断的人。

也许,是他愿意相信吧,毕竟,他也没有什么可以为之付出生命的。

 5 ) 真实的社会

电影讲了一个失业者无意中发现了看清世界真面目的眼睛,其后让工友加入,找到了组织,却被警察突袭,误打误撞闯进了发射器总部,破坏了发射信号,其他的人得以看到世界的真面目。

里面有三个主要人物:白人男子、黑人男子、白人女性。

白人男子留着80年代典型的发型,看他不时的秀身材就知道是一个打将。他一开始相信政府到后面看到真面目后开始杀“人”反抗,有很大的转变。

黑人男子一开始就是想要安稳,最后被男主揍了后戴上眼镜才看到世界真面目。

白人女性的行为基本上是花瓶角色,而且是“破坏性的花瓶”,镜头没给她好印象。

整个故事情节非常粗糙,比如外星人都有空间传送技术了,竟然还不能抓住男主,让他在外面逍遥;又比如那一群反抗者聚会完全就是送装备+送人头,明明已经有传送手表了,结果只有男主两个人利用这个逃出来了。

不过,虽然情节粗糙,但它要表达的内核还是很有趣的。如果我们中有一部分是被外星人控制着呢?这个让我想起了《黑镜 第三季》中被植入控制装置的士兵向所谓的“敌人”开枪,却发现他们其实是正常人。

故事表达了对消费主义、集权统治、破坏环境的批判,但同时又将这些过错推到了控制了人类的外星人身上,是否有一种推卸责任、不能正视人类自身问题的感觉呢?

整体上,是一部比较有特色的科幻剧。

 6 ) 《极度空间》——反乌托邦式的极度压抑

影片BGM很出彩,可以说承担了烘托气氛上的大部分功劳。在不知道这部片子的导演是谁时,看着像是独行侠般孤独却不迷茫的男主角行走在高楼大厦之间时,配乐便带着一丝莫名令人兴奋的危机,当时就联想到了约翰·卡朋特,这种迷幻硬气派让他的惊悚片带有不容置换的窒息感。《极度空间》伴随着这种个性十足的配乐自然也不走寻常路,上演了一出“人类枪斗异形”的动作戏,而最令人惊喜的是,它的思考深度远大于抗争的激烈。

故事讲述男主角随着失业大潮一期变成流浪汉,好不容易在工地落脚并结交好友,却意外发现一群被警察围剿的宗教人士很有可能发现了世界的真相:大部分人类都被外星人操控,他们掌控并洗脑着地球人来为他们牟取暴利。究竟是见好就收、还是还事实一个清白,一无所有的男主角用性命下了此生最大赌注。

《极度空间》整体就像是 “悲观主义”与“物质主义”的一场惨烈对决:一方坚持着政府阴谋论,认定人们的空虚和缺乏思考是被少数人有意洗脑为之,既想救世却也不知如何普渡;一方坚持着享乐至上、活在今朝,不惜一切出卖灵魂也要获得绝对的地位与财富。虽然两者的价值观分歧在于“灵与肉”,但人们却被塑造成单纯的两类人,即穷与富:穷人是积极工作热爱家庭关爱集体互帮互助的范例,以工人为典型;而富人们完全放任欲望的恶性,在任何交往中虚与委蛇唯利是图,以资本家为首。这两例人的生活方式在很多画面中比对鲜明,甚至达到了异形或人类叛徒基本上都是富人的比例巅峰,体现剧情需要的同时也展现了特定社会环境造成的社会局限性。

经过了七十年代美国经济滞涨带来的失业狂潮,消极情绪在社会上蔓延。而八十年代经济复苏后全球席卷了一股科技狂潮,里根甚至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影片虽然诞生于八十年代末,以科幻色彩描绘末日,但展现的整体社会堕落景象不会远离现实,甚至有理可据,借机讽刺当局出卖人民、资产阶级鱼肉百姓、社会大众普遍麻木堕落之态。影片用科幻的方式暗喻电视和购物带来的惊人改变:普通民众用看电视逃避现实、中产阶级用购物平衡价值观、上层阶级从操控节目和价值观导向上引导并修整大众思想,然而这并非是异形洗脑的成果,这种现象至今存在,《极度空间》在这一点做到了够前卫。

但平民瞬间变英雄的商业化手段让影片在逻辑和过渡上略显苍白,尽管约翰·卡朋特想要通过热血的英雄主义凸显抗争这一主题,但主角光环闪耀的过于炽烈容易刺瞎观众的双眼:子弹永远打不到主角、主角千锤百炼不死、只是普通打工仔却身负高超格斗技巧、能操控整个星球的异形偏偏让这小子轻易捣毁信号发射器,还好最后命定的女主背叛了他成就了英雄最后的悲歌,不然影片真有可能从《反乌托邦格调》降到《平民大战异形》上来。

在男配角因不愿意看清真相而与男主角疯狂斗殴的片段里,其实达到了“政府洗脑成功”、“平民麻木恐于发现真相”以及“平民是间接助涨极权主义势力的帮凶”这一石三鸟效果。结局导演仅仅以男主角的死来让社会看清了真相,但看清之后的疑问却留给了观众,自由的可贵和思想的独立是否足够被渴望以至于带领人类走上新的革命还是未知之数。习惯了服从和忍耐的人们要接受清醒就必然忍受剧痛,卡朋特在细节上也做的很出色。

唯一令我难以接受的是,男主角仅凭一副眼镜和零散的真相片段就可以在光天化日下大开杀戒不是太草率了吗,就像革命中往往数量最多的是是被激情和英雄主义冲昏头脑盲目跟从的人。有时候革命带来的未必都是福音,性中极恶恐怕也会随着正义的口号被释放出来,掩藏在发泄的阴影之下罢了。

影片色彩随着真相的揭露而转变为黑白与彩色的对决,被洗脑的世界尽管色彩斑斓却处处都是假象,而真实的世界只有反乌托邦式的绝望单调。异形虽然整体和人类相似却皮肉外露犹如行尸走肉,面目可憎不说且自私残忍。当暴动发生,代表异形身份的一方总是伴随着尖锐的红色背景,气氛愈加令人焦虑不堪。论细节和深度而言,本片绝对是盖过《怪形》的佳作。因为异形无处不在,异形就是我们。

 短评

想了解美国中产阶级,就看伍迪·艾伦,想了解美国蓝领阶层,就看罗伯特·奥特曼(或者卡佛),尼玛想了解美国失业人士、进城务工人员都在想啥,就得看约翰·卡朋特啊。哈哈哈

10分钟前
  • 临时昵称
  • 还行

所谓的怪物就是个丑陋的资本家,只是在这里反映在了外表上,科技发达。人类是个无产者,艰难地抵抗资本主义的剥削。故事想法不错,铺垫太长,也讲的不深入,细节没到位,其实是搞笑片来着的吧

14分钟前
  • 朱朱朱朱
  • 还行

仍然想不通两个男主互殴那段为嘛那么长...

1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主题延续了《天外魔花》式的对于被“渗透”和被“操纵”的恐惧。尽管很多细节停留在只言片语的阶段,但作为科幻动作片,完成度让人满意,男一号的塑造让人信服。

22分钟前
  • cjy
  • 还行

用科幻的外衣去影射现实,失业青年发现真相毅然决然地化身铁血战士拯救世界的段子看上去如此熟悉,卡彭特在结局还好好地拿自己开涮了一把;虽说那个影响走势的节点看上去有点太顺畅而显得生硬,但这种令人皆大欢喜的结局真令人爽得很。

2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反乌托邦题材,剧情疯疯傻傻,动作版的《一九八四》。但从另一个视角来解读可以说是双重嘲讽!也就是说社会底层的民众一直是用有色眼镜看着有权有钱的人!有权有钱的人都是如同外星人一样存在!控制着底层民众。PS:为戴眼镜一事,两哥们居然上演兄贵摔跤。。。笑喷~~~~

28分钟前
  • EVA_征服天堂
  • 还行

2.5。重看節奏好慢⋯針對意識形態機器、虛假意識的直白批判,直接扣在雷根政權;可是同時又以複製著雷根政權對外戰爭路線的藍波式掃射,對付毫無發言主體性的外星人們,主角也以十分老派的逃避主義、個人主義英雄(工人階級)形塑,一口充斥性別主義的言語羞辱,噴在「醜陋」他者臉上。覺醒墨鏡。Kurt Russell式反英雄——狼狽與笨拙——的一個高峰,如:反浪漫,主角與紅髮女郎(Meg Foster,如Lauren Bacall有著Village of the Damned那些邪惡小孩或者Cat People的Nastassja Kinski的眼珠,構成的類外星人詭異形象)疑似將擦出愛情火花,但第一次被打下樓,第二次碰上爆炸,第三次發現她是反派;垃圾車翻找墨鏡;跟黑人buddy打架的白痴段落(飾演主角的這位本身是摔角明星),打超久,只為逼對方戴墨鏡⋯某種bromance的滑稽感。

29分钟前
  • HurryShit
  • 较差

讽刺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但讽刺得过于直白,真正好玩的是街机一般的拿枪扫射外星人的畅快感。顺带一提,只有我觉得这片子有很强的同性恋意味吗?黑人出场时的粉色背心,与男主角的深情对视,两人漫长的互殴过程,同住酒店,最后插足的女第三者还是个可耻的叛徒。

32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多数自以为是的电影学者面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就像特么的戴了墨镜的黄毛儿一样

37分钟前
  • MayaDey
  • 还行

有些科幻乌托邦。戴墨镜突然觉醒的男主感觉自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于是开始了反抗之旅,最后还是没能改变世界。故事非常简单,也没有什么特别惊人之处,好在很有隐喻效果。在没有清醒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周围人是人是鬼,亦或是外星人,就连你最信任的女人也会背叛你。就算你知道一切真相,你就要反抗吗?还是适应大环境,装糊涂?反抗的话实力不够肯定被灭,没了你地球照样运转。女主眼睛的确像外星人。

42分钟前
  • 瑶瑶
  • 还行

当十岁的我看完《世界未解之谜》和那一期讲UFO的《新闻调查》后,上露天公厕都会抬头看看天空。当十四岁的我把自己关在屋里连看了三季《X档案》后,在人群密集之地,总会下意识的去看每一个人的耳朵。到现在,我还在想:妈的外星人快来毁灭地球啊~

47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虽然有些地方非常糙,但不得不佩服卡朋特的想法真的很酷,戴上墨镜就能辨别是谁要把人类洗脑毁灭地球,所有的广告都变成“要听话,闭上眼,等死吧”,还启发了黑客帝国呢,就问你怕不怕!然后@陀螺凡达可 短评里的问题,齐泽克说过的,俩人为啥互殴那么久,因为接受真相是艰难并痛苦的(大意)😂

4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3.5。第一部卡朋特。资本主义焦虑、反向殖民思维、极权控制的1.0幻想甚至带有仇富和反智色彩的社会意识杂交产物。所谓“They live,we sleep”,局限性无疑在于They和We的分立,但对Live和Sleep浅白大胆的呈现足以带来最直观的冲击力。B级属性真是双刃剑,决定了制作上被后浪超越的必然,也决定了气质的无法取代——和早期的范霍文一样,那种放任恶趣味于开创性奇观中自由飘散的气质,为他们所共有。

53分钟前
  • Ocap
  • 还行

卡朋特老爹的阶级斗争科幻大电影,何其滴销魂啊,哈哈哈。

58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很直白很浅显的批判,但卡彭特是第一个这么拍的。作为一个备受群众喜爱的人民艺术家,卡彭特对于无产阶级的政治正确的迷信显然妨碍了影片的批判进入更深的层次。当然这片子本来就是拍给红脖阶层看的。不过影片最大的问题仍是,现实中更本不存在“他们”这个敌人,催眠与被催眠的都只是我们。

59分钟前
  • 空想特摄兔男郎
  • 推荐

《看的恐惧》,世界其实不是你眼中的样子。卡朋特难得在片中放入些许黑色幽默的星点,肉搏甚至比结尾世界还原本来面貌的真相揭示还要有趣。对日后具有相同救世主气质的matrix也有影响。

1小时前
  • 旧书君
  • 推荐

4.5卡朋特扩展了1984的极权主义主题,反而将八十年代末泛滥的消费主义进行了结合,以一个对资源过度浪费的阴谋论来统领这个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其实通过眼镜这个物件,我们很容易发现背后的讽刺的意义,和外星人的战争比起来,更加困难的是人类自己之间的达成共识吧,所以那段打架戏拍了那么长时间,媒体在传播着虚伪的话语,电波控制着人脑,卡朋特对媒体价值的批判同样是深刻的,最后的封闭空间中的战斗让观众也看到了卡朋特标志性的剧情设计,不管是十三号警署还是《怪形》的科考站,《极度空间》中的地下迷宫同样能发挥幽闭空间恐惧的最大效能,不过《极度空间》中插科打诨让严肃科幻也变得轻松了起来

1小时前
  • 幽灵不会哭
  • 推荐

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关头,导演让两个大老粗打了7分钟的架。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失业青年发现世界处于被异族媒体洗脑的反乌托邦之中,于是奋起反抗。55分钟左右有一段近似长镜头的经典对打,非常nasty。地下集会和被抄窝这段会让人想起V中的相似桥段。

1小时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哈哈哈 So wild!即使是烂的地方都烂得那么有范儿,这算是一个时代的魅力了吧……

1小时前
  • BLTEmpanad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