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饰北斋可谓浮世绘三杰中的集大成者。不光是源于他的画,还源于这个人桀骜不驯的艺术家性格。也恰恰是这种穷且高傲的性格,成就了他在艺术上不断突破的原始动机。电影里没有强化,其实北斋还要养家,有好几个孩子。但是他依然那么倔强。片中的写乐与葛麻吕都是塑造得非常好,很有个性和人物特点。但就当是的情况来说,那些在鸟屋签约的画家,无不是受困于生计的。所以总的来说,歌麻吕和写乐都算是风俗画。人物画得确实好。又传神又细。
但是北斋与他们不同,北斋总是敢于逆潮流而动。而且北斋的不同是来自于一部分西方油画的影响。到了老年,才是北斋艺术的高峰,《富岳三十六景》将西画的构图和空间意识与传统浮世绘技法做到了完美融合。所以到因为北斋,浮世绘就此产生了一个转折点。这些画也影响了接下来的三杰之一歌川广重。了不起的是,达到了人生的高点之后,70多岁的北斋精力还集中在艺术突破和改变上。他认为他还能再进阶。直到死之前,他还想再借5年寿命,想尝试再突破一下。临死前他说:“假如再给我5年,我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了。”想想真的是厉害,约等于他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突破自己过去70年艺术成果。只可惜,北斋没有借到那5年。但这句话,让我们这些搞美术的,都情何以堪。
买过一本《日本短歌400》,读过后才明白为什么日本子那么崇拜大唐,和歌跟唐诗比起来就像是三岁小孩一样简陋,这么幼稚的诗歌一帮成年人还正襟端坐开个大会朗读欣赏,足见那个时候古代日本文化多么贫瘠低级。另外一个例证,说是日本的寺庙建筑反而比较好的保存了唐朝的风格传统,但是什么都要照搬照套,却在大门上见不到一副对联,其原因不是他们不想学,是对联太复杂,讲究押韵对仗平仄工整,他们根本不灵。无论是在拉面馆还是咖啡店,你头一次看见那幅浪花或是别的浮世绘装饰画,好像是挺好看的,但是你的第一感受是不是这东西好简单?浮世绘说到底还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艺术。
由于坐在巨幕厅的第一排,所以很难看到下方的中文字幕,所以我全程看着英文字幕,思索它的意思,大致也是能够看懂的。演员阵容强大,即使是不关注日影的我,也能看到几张熟悉的面孔。但是电影真的很长,也不算拖沓吧,只是我事先并不知道它是一部传记类的剧情电影,所以当主角北斋换了一个老年演员的时候,我突然感到了负担。第一章第二章,当出现第三章的时候,我以为是最后一章了,结果还有一章。虽然我没有中途离场,但快结束的时候我还是吁了一口气。就当是单纯地欣赏画作也不错。
全程都是大家作画,以及放大的面孔,主要对焦的就是画卷,手和眼睛。巨幕厅的效果让我觉得他们简直是巨人,一个拍摄后背的镜头,我一开始还以为那是铺着的被子。我一直很喜欢浮世绘的风格,包括那些最出名的神奈川冲浪和富士山风景图。老年演员癫狂的表演一点都不出戏,相反年轻的北斋演员总让人觉得中二得有点傻气。
私认为,这部影片不乏出色的镜头语言与可圈可点的演出表现,然而最大的问题在于“传记”与“故事”两者的融合失败。它显然是想讲一个故事的:在政府禁令下浮世绘师(北斋)、作家(柳亭)抑或是人们对创作那一股奋不顾身的执着与追求—“这种日子也要画画吗?这种日子更要画。”
但为故事服务的戏剧冲突又被人生轨迹“4段式”的章节划分所割裂,在传记叙述中又因时长限制无法详尽展开,结果导致北斋的壮阔人生与时代物语两部分都中途半端(ちゅうとはんぱ)
不过,整部片中的浪花意象印象颇深。从影片伊始海浪声起,少年北斋在沙滩上作画,至青年北斋于浪中绽放出作为浮世绘家的花卉,老年北斋再度踏上旅途回归原点,惊世名作《神奈川冲浪里》得以诞生,到影片的最后一幕。青年与暮年在同一空间交汇,同一人的两具身影分别伫立于遍布海浪图案的屏风前。恍惚间海浪呼啸而来,仿佛一切如初。他穷其一生,都在追寻那“蜕变”之浪。
听着钟点房隔壁的声音,我又进入了创作时间,完全不管周围创造的此起彼伏的噪音。喧闹如同江户时代。
这个以北极星命名的大画家,画到90岁。片中把它三个阶段都体现出来,而着意于那个关键时刻,神奈川冲浪里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他为什么能够对周围的政治世界视而不见,坚定的和老百姓站在一起。他到底想干什么?
从封面来看是一部轻浮的电影,但是却暗含着一股愤怒的力量。比如他说:我选择了北极星做我的名字。
但是仍然把一位深沉伟大的画家表现成了一个浮躁轻狂的中二。
他怎么会是一个中2呢?他是一个深沉的选择了自己命运的人。所以他在画富士山,他在画青龙。把自己所有的精神都注入其间。
没想到这部电影能在疫情慢慢泛滥的时间出来,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这时候,也许垃圾都有人看吧。
本周二,bb安、乔奔、阿花,录制了新一期的播客。我们一起聊了聊最近在海南岛首映,正在「日本新片展」热映的日影新片《北斋》,相互交流了江户时代的文化、北斋当时的境遇,以及那幅世人皆知的《神奈川冲浪里》背后的故事,和它给欧洲印象派带去的奇妙影响力。或许,艺术家对于真实世界与平民生活的关注,有着某种超越时空的奇妙同频。
小宇宙收听指南:
//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5fec2a2adee9c1e16d03b91b
推文详情:
//mp.weixin.qq.com/s/iuX1ZgtVMdJXgS8Q2O78yQ
1)收听指南
2)本期安利
《葛饰北斋:为画痴狂》Patricia Wheatley导演
《写乐》筱田正浩导演
《醉画仙》林权泽导演
《沉默》马丁·斯科塞斯导演
《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冲田修一导演
《再发现浮世绘》茶乌龙著
《北斋漫画》葛饰北斋著
杭州茑屋书店展览(2020.12.14-2021.1.10)
独特的“故事角”,讲述葛饰北斋和茑屋重三郎的故事。
播客中音乐抄送:吉田兄弟 - 冬の桜
3)关于和观选片会
和观内部最不严肃的选片交流会
同事们轻松的下午茶唠嗑环节
从电影出发,与观点碰撞,打开文艺电影的盲盒
4)话题建议
你可以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告诉我们你想收听的播客话题,或添加和观放映员East(微信号:Hugoeast2020)。
播客制作/文案撰写:乔奔
公众号 /微博 / 豆瓣 | 和观映像
云端放映员Hugo微信号 | Hugoeast2016
北京放映员East微信号 | Hugoeast2020
版权合作Vivian微信号 | vivian_afro
剪预告的那个家伙给我出来!去剪正片!
很多作画时刻的艺术展现力非常棒,但是在剧情上又很稀疏,北斋的狂与静在四章里来回跳转,其实这部片与其说是葛饰北斋传记片,更像是江户时期的一段风情画。演员都很不错,最后柳乐与田中两人同时作画拍得真好看啊。
HIIFF中视二号厅葛饰北斋传记片喜欢结尾的海浪声🌊
@日本新片展 阿部宽演的茑屋老师说要把书店开到大洋彼岸去的时候真把昏昏欲睡的我乐到了,主创们真应该来杭州瞅瞅,看看自己的片子为什么和这个书店一样的华而不实。
#日本新片展2020# 没有那么差,有的点还挺戳我。本质是日本的文化输出电影,伯乐茑屋重三郎的理想——让整个世界都能欣赏、喜欢浮世绘,不正是让葛饰北斋实现了吗?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什么都写才是流水账,现在呈现的效果恰好是选取了北斋较为重要的几个阶段或者转折。题外话,幕府时代对印刷物的管制,使北斋终其一生没能等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去做什么”的时代,再看现在,历史大概一直没有进步。
——“还是没变。我都要 90 岁了,看到的却始终是一样的光景。” ——“会变的。终有一天。” ——“我眼中浮现出了一些话。我要将这些话留在这世间。” 星尘自家制作,至少画面很美。而且大公司就是好呀,城桧吏的柳乐优弥(?)甚至让我有一丝恍惚。
编剧很大胆,演员演技棒。愈往后走愈发能走进影片,走进导演和编剧想传达出的北斋。心潮愈发澎湃。
编导的这一章二章三章四章说中规中矩都算是称赞,这样写法的剧本简直是僵化。想说浪费演员,然而柳乐优弥突然不会演戏了似的,田中泯也舞台感太强——这种剧本和调度也的确是在浪费演员。整体还不如宫崎葵那部北斋的女儿。
北斋心中的巨浪,“这种日子也要画画吗?这种日子更要画。”/ 前半部是年少的摸索,后半部才展现北斋的精魂,老当益壮,泼墨挥洒,眼里看到的,一定说出来。/ 香艳妩媚的色道,浮世绘的雕刻和制作,观赏性极佳。
果然逢到出这个人的片,不是纪念出生就是纪念死。
其实除了北斋,东洲斋写乐与喜多川歌麿都有出现,也是惊喜。因为之前看过《北斋漫画》以及《写乐》,其实可以对比着看。
卖点十足但平庸至极啊,与龙泽马琴因创作争吵、与喜多川歌磨和东洲斋写乐同框是最大惊喜。为影帝和在读的《浮世绘女儿》来看,分为出道、成名、七十岁中风后画出传世之作几个段落
第二章过度到第三章太突兀了,刚刚娶妻生子就步入年迈,刚刚接受人物愤世嫉俗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的个性,一下就人生尝遍、轻舟已过万重山,割裂感严重。前面太着墨喜多川歌磨和东洲斋写乐,后面又突出表现柳亭种彦对抗幕府,使得传记主角北斋很失色,仅记住了他年少的狂和老年的癫。全片最帅玉木宏,瑛太发福严重,脖子都粗了。
叙事比较流于表面,另外就是女儿跟宫崎葵比起来过于像村姑了
啊 是不喜欢的男演员!为什么是柳乐优弥演北斋啊!!就是一暴躁男青年,还有没啥交代就突然变强的日式套路
老年部分好过青年部分。配角中玉木宏尤为印象深刻,芋生悠也还不错,两人的“对手戏”很有张力(。
田中泯令我目瞪口呆
极具表现力、感染力,艺术性强、傲骨铮铮的电影,并非线性常规理解上的传记片,而是片段式地呈现北斋人生及对其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节点,部分段落风格化、舞台化;是以北斋为重点的江户时期画卷,也是超越时代的艺术家们创作宣言,“总有一天能不用听他们的,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要活着看到这一天”,第三第四章看得泪眼汤汤,伯乐的心愿,一生的报答和践行,风餐露宿,绘就眼中的大自然与底层人的世界,艺术的翅膀永远在路上飞翔;更可贵的是个中禁锢压抑情绪的表现不是宣泄式的而是用比如特别的北斋蓝的滂沱大雨等方式决绝又强烈地表现出来;摄影布光考究,明暗光影迷人,荡漾开的波纹光影配合海浪创作,结尾震撼有力,潮来潮往,有些东西一个大浪就能抹去,而真正的艺术什么都不能阻隔,滚动演职员表重回主题音乐时又忍不住抹泪 | 日影新片展
我还没放弃和这个世界拼命
标记想看一年了,终于看到好快乐啊。日本电影最妙的地方是能给人力量,两次把画翻出来都有震撼到我,字面意思,心真的跟着颤动了一下。跟《炫目之影》一个主题,不同境界,都喜欢。我也要努力创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