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发现美剧英剧韩剧啥的,老是少不了怪力乱神的因素,看来接没接受过唯物主义教育确实很不一样。
女主的演员这几年混的是风生水起,看来她的确长在那些欧美人审美的点上,虽然我觉得相对而言还是她闺女大公主更好看一些。
也许大家觉得剧情比较扯,但是我觉得人物形象上还是比较鲜明的,大家可能觉得人物都各有无语之处,但这就是人性,人性是复杂的。其中的女性角色在我看来她们的成长伴随的是自毁,成长这个词语在我看来也是走向毁灭,所以我其实挺厌烦听到成长这个词的。
安妮·内维尔从懵懂的小姑娘变成威严的王后,伴随的是父母姐姐的背叛以及最后与丈夫的离心,而她被迫成长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她后来的确成长了,成熟了,但也逐步走向了毁灭,因为她失去了信任他人的能力和愿望,而她与丈夫理查三世的这种成长是相依相生的,所以让人感到唏嘘。她与理查德之间的婚姻是那个时代的贵族婚姻标配,同样都是显赫贵族出身,自幼青梅竹马,因为家族立场的关系,分分合合,安妮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政治联姻,成了寡妇,被姐夫监控在家,面临被侵吞财产的风险,这个时候,理查德英雄救美,二人结合,让她成为公爵夫人。这个婚姻听起来有几分浪漫色彩,但实际上跟历史上天主教双王伊莎贝尔一世和斐迪南之间一样,更多的还是利益考虑,安妮继承了父母一半的财产,所以才被姐夫算计,不甘心被送进修道院,她就需要一个合适的强有力的丈夫人选,除了了解较深的理查德其实也没什么可选择的,而理查德当时也在议婚,与其娶那个又老又丑,而且不能生育的玛格丽特博福特,不如娶年龄合适,而且青梅竹马的安妮,毕竟安妮的财富也很可观。两人此时都已不再是年少懵懂,也算得上强强联合,他们在雪夜幽会时望向彼此的眼神是清澈的,我相信此时他们是有着真挚的感情,至于二人后来的结局只能说他们在重重的阴谋算计下疲于应付了,属于典型的坏得不够彻底。理查德和小伊丽莎白之间有没有不伦之恋,见仁见智,我觉得更像是一个经历中年危机的男子,对一个青春美丽的少女一种天性的追求,就像是《美国丽人》。
伊莎贝尔·内维尔一生被父亲和丈夫操纵,无数次的左右为难,失去孩子,失去父亲,被母亲抛弃,全心信任丈夫却要眼看着丈夫算计自己的妹妹,甚至算计自己,我看不懂乔治究竟爱不爱她,或者真的爱过,但是比不上他的野心。比起妹妹的坚强,她一直没有学会为自己考虑,她的乖顺懂事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好处,也是男权的牺牲品。
玛格丽特·博福特被认为是个又老又丑又疯狂的女人,但是因为她显赫的家世和财富,她从来不缺丈夫的人选,据说她年仅13岁就生下了儿子亨利七世,也是唯一的孩子,经历了前后4次婚姻,所以她没法说爱哪个男人,她只会爱自己的儿子,这也符合传统上的母以子贵,毕竟父亲会把自己嫁给外人,丈夫会和自己离婚,但是儿子永远是自己的。不过我觉得她的男人运倒是比别的女人都好,早死的亨利七世他爹结婚不到两年就成了个死人不谈了,后来的丈夫斯塔福德相处倒是不错,到死也为她考虑,最后的一任斯坦利不是丈夫更像是盟友,当然也是互相背后捅刀的那种,不过确确实实帮了玛格丽特大忙。至于玛格丽特与小叔子之间的爱情我倒觉得更像是编剧演绎,贾斯珀为了抚养侄子40多岁了还单身, 战争结束后娶了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妹妹凯瑟琳,除了俩私生女,也没儿子,60多岁去世了。
白王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我相信她与爱德华四世之间的爱情是真挚的,因为从头到尾她都是忠诚于自己的丈夫,很多人对她的攻击,实际上是因为她非贵族的出身。抛开那些怪力乱神的巫术桥段,实际上伊丽莎白并不是一个武则天式的人物,尽管她同样也是二婚的姐弟恋,她的政治能力并不算高,在剧中她始终囿于自己狭隘的心胸,因为杀父杀兄之仇,和乔治金雀花斗争到死,动摇了约克家的统治。相比之下,她的母亲杰奎塔更顾大局,毕竟同样是失去丈夫和儿子,她却能说出“为了英格兰的和平,一切皆可放下”,当真是政治家的心胸,她其实也是女儿的军师,她死了以后白王后的智商直线下降。据说历史上爱德华四世之所以娶伊丽莎白,除了美貌和爱情,也是为了削弱贵族势力,用以制衡,外戚和宗亲的斗争也贯穿了爱德华四世一生,当时很多人认为她德不配位,纯属暴发户式的上位,可是又有谁看到伊丽莎白的牺牲,父亲兄弟儿子都失去了,战战兢兢地度过一生,我相信她做格雷夫人的时候,恐怕根本没有想过会过这样的生活。
至于大公主,未来的伊丽莎白王后,在菲利帕的小说里是个纠结的傻白甜,而在历史上她的名声好很多,据说是位温柔贤淑的完美王后,她与亨利七世之间平静幸福的夫妻生活其实也暗合了那个时候要求休养生息的社会氛围。
总体而言剧拍的还算是不错的,演员的颜值上大家觉得不够靓,起码比《都铎王朝》差点意思,不过这应该才是现实吧,里面也揭示了婚姻除了感情因素之外,更重要的还是物质,是利益。
中途一度要弃剧了 感觉宫廷里的关系非常混乱 Sons of York 团结才能胜利 分裂必将失败 应该没有很全面的讲到Edward IV 成为KING之后如何治理国家 从这里面看 我只看到了 他整天沉迷于趴体 白王后 应该是从前到后 Elizabeth,Isabel, Anne三个人的故事 但我觉得 他们到最后 都没有很想当queen 了 这意味着太多失去 live with peace才是每个人希望拥有的 我一点都不觉得他们三个人获得了爱情。政治婚姻哪有幸福可言。
Elizabeth 和 Edward 是我最开始以为拥有爱情的人 可是Edward成为king之后 生活糜乱😂 还跟Elizabeth解释 那些女人没有任何一个可以替代你 你是我前进的动力 是我永远的家人 我当时看到这个地方 真的想弃剧 Isabel的婚姻只是为了政治,而且她从来没有感受到过家庭的幸福 Anne和Richard 我也是没有感受到 更何况最后 Richard 直接和自己的侄女搞在一起了 说他是为了羞辱Henry Tutor也好 还是因为爱也好 我都觉得 难以接受 还有一个点 让我觉得很难想象的是女巫这个元素 仿佛诅咒真的有效。 在整个故事里 能鲜明的感受到 女性地位的卑微 婚姻是政治的工具 财富是结合的先决条件 站位随时会改变 一切以利益至上 大多数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看完The White Queen,心里久久不能平息。Lord Stanly真是一个可以影响历史的人物啊,在最后的博斯沃思战役中,他的军队决定着整个战争的走向,也决定着英格兰未来的命运,York or Lancaster。 BBC和starz出品的这部剧,确实确立了我对理查三世的看法。这次是我第二次回顾这部讲述玫瑰战争的剧,我也记不清是先看了这部剧,还是先看了BBC的纪录片Richard the Third:The King in the Car Park。但是看来,BBC是有意扭转世人对理查三世,这位wicked uncle的看法:他不是残害塔中王子的凶手。而且为了阻挡英格兰的统治落入Rivers一家的手中,再加上Duchess Cecily和Lady Anne对Elizabeth的憎恨,这位对已故兄长、自己的家族和骑士精神十分忠心的Richard才会夺走两个侄子的继承权,加冕为King。 剧中,这样的证据处处可见。在Edward执政期间,约克三子中的二儿子George意图杀害兄长篡权多位。杀害Edward意味着自己也可以向王位迈进一步,但是Richard没有,他还是选择站在Edward的这一边;Edward率领英格兰向法国宣战想要夺回Plantagenet的领土时,法国国王为了自保,送给Edward许多珍宝、金银和女人,一场为了英格兰荣誉的战争变成了闹剧,Richard也对哥哥的行为表示羞耻;最后加冕自己为王,也是为了保卫英格兰的王位在York家族的控制之下,不然,年龄尚小的Edward的儿子将会在Rivers家族的控制之下。 至于在历史的洪流中消失的塔中王子,一个是爱德华四世的大儿子小爱德华王子,另一个是Elizabeth替换掉的假的理查德王子。理查三世下令将两个孩子关在伦敦塔里,但却没有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而杀害哥哥的继承人。要是诅咒真的会生效的话,那我们这些后人已经看到了,Henry Tudor和他的“虔诚”的母亲Lady Margert才是杀害塔中王子的凶手。Henry失去了他的大儿子亚瑟,继位的二儿子Henry也失去了所有的男性继承人。理查三世曾警告过Elizabeth,诅咒会伤害到自己爱的人,这也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她们可以找到杀害爱德华王子的唯一的方法。 玫瑰战争后期,爱德华四世去世之后,英格兰王位的继承人分成了三个阵营:Henry Tudor、Queen Elizabeth、Richard the Third。或许Elizabeth从一开始就信任Richard的话,York家族和Rivers家族团结一心,爱德华王子加冕为爱德华五世,Richard作为Lord Protector,这样或许英格兰依旧可以在York的掌控之下。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它是所有人博弈的结果,任何一个决定和偶然,都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不得不说,Richard的饰演者Aneurin Barnard为这个角色增色了不少。他的威尔士口音、深色卷发和绿色的眼睛让人深深着迷,他的新片Interlude in Prague也快上映了,在其中饰演男主角Mozart。Aneurin Barald的气质很适合啊,期待。
【图片】回复:Richanne感情线个人解读【白王后吧】_百度贴吧 baidu.com
过年前后写的。贴吧和知乎里面这部剧太冷了,没有人回我。喜欢这对的朋友可以在这里跟我交流呀。
这部剧最适合作主角的还是理查德和安妮这一对。原因有很多,下面我说几点我的想法。
第一,以安妮和理查德结婚的时间为界限,安妮和理查德的人生、同时整个故事正好可以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
前期,约克王朝建立后,国王和沃里克家族联盟逐步破裂。伯爵支持国王的弟弟乔治叛变篡位,失败后又转向联盟前敌人亨利六世和坏王后,最后以失败告终,亨利六世的政治势力彻底被打压。
后期,安妮和理查德结婚。乔治野心不灭,最后被处死。理查德和国王就如何处置乔治出现隔阂,王后家族也不信任理查德。国王突然去世,安妮为了完成父亲的夙愿鼓励理查德夺权。最后安妮病逝,理查德战死,约克王朝结束,都铎王朝开始。
第二,安妮和理查德的成长过程最完整,他们俩都是很早就出场,一直到最后才下场的人物。剧里的主要人物跟他们都有血缘,姻亲联系,适合以他们为线索串联整个故事。少年组比如爱四下场较早,乔治和伊莎贝拉也是,伊丽莎白公主太年幼,而且和都铎之前没有碰面,都不适合。
第三,他们的故事展现人性之复杂,他们人生充满悖论和悲剧美。
理查德因骑士精神而备受哥哥和妻子信任,但他最后利欲熏心,篡夺侄子的王位,和侄女搞暧昧,完全背弃骑士准则。
安妮和理查德先后被国王和沃里克伯爵棒打鸳鸯,后来又机缘巧合终成眷属。但最后安妮独子去世,理查德背叛安妮,安妮一生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到最后所爱的所珍视的一无所有,晚景凄凉。
后期,巨大的权力共同侵蚀了安妮和理查德,他们在权力面前都异化了。权力对他们来说好像是诅咒,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充满悲剧色彩。
1483年,爱德华四世突然离世,伊丽莎白的世界完全改变了。她12岁的儿子被宣布为爱德华五世,孩子的叔叔理查被指定为护国公。然而野心勃勃的理查夺取了王位,爱德华五世被拘禁于伦敦塔,后来9岁的约克公爵理查也被送到那里。控制了两个男孩之后,理查宣称爱德华四世和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婚姻非法两个孩子是私生子。国会表示同意并启动王室权利法案,正式任命格洛斯特为理查三世。受关押的两个男孩,也被称为“塔里的王子”,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可能是失踪了,也可能被谋杀了;被谁谋杀以及谁下的命令至今仍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主题之一,历史学家至今对于他们的结局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伊丽莎白和她的女儿们回到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避难,被迫接受了现状,丧夫的女王一筹莫展,直到兰开斯特家族的一位旧盟友玛格丽特·博福特,提出她自己的儿子,被驱逐的亨利.多铎和伊丽莎白的大女儿伊丽莎白·约克联姻。由于两个兄弟的失踪,伊丽莎白·约克被认为是第一合法继承人,她最终成为了多铎的妻子,也成为了亨利在1485年的博斯沃思战役中击败她叔叔理查三世后成立的多铎王朝的第一位皇后。 此后不久,“白王后”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将她女儿“白公主”推上了历史舞台。1492年,在伯蒙德庄园,她安详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伊莉莎白·伍德维尔一直被描述成一个浪漫的传奇角色,靠美貌俘获了爱德华四世,被后世称为不列颠岛最美的女人。然而,生活在15世纪,她的生活与美好的童话根本沾不上边。虽然她能嫁给自己心爱的人,但是作为英格兰的女王,她必须面对各种各样危险,甚至橡树下许诺一生的爱人,也在之后的婚姻生活中多次背叛了最初的誓言。伊丽莎白的一生短暂但绚丽,她活在英国历史中最为错综复杂的红白玫瑰战争时期,在这场较量中双方各有胜负,也都伤亡惨重。 玫瑰战争的影响对英国来说是相当的大的,且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多次内战,使得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两个家族的贵族人员几乎都死伤殆尽,还有大批的封建旧贵族因为相互残杀或者卷入战争而伤亡惨重,这些就促使了更新换代的到来,即新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取代旧的贵族和封建诸侯成为政治发展的中坚力量。
严肃的历史剧居然看上瘾了
Gorgeous
玫瑰战争是一锅不足称道的乱粥,历史记载也同样模糊不清、充满矛盾。若不是英剧制作精良,此剧就不值一看。
开篇衣柜即视感。Philippa在The other Boleyn girl后已经写脱了……
这两年爱上了英国古典剧 THE WHITE QUEEN讲述红白玫瑰之争 王权斗争下女人的力量不容小觑 越看越爱red queen
又重温了一遍,伊丽莎白太美了!
注定不会有第二季的剧目,历史没有再给这位有着镀金般秀发、完美无瑕的美女多一次翻身的机会。两位塔中小王子的失踪没有冤在理查三世头上,纠出真凶的诅咒令人印象深刻。较为公道地突出了理查三世上佳的判断力,对亲情和荣誉的忠诚,是正面而教人尊敬喜爱的形象,与铁伊的推论契合。
还不错
说是玫瑰战争其实是讲述了约克王朝。。据说把三本小说合在一起拍了。。怪不得情节各种快进的感觉。。最后居然这么就算剧终了!!但是真的好好看。。不停的在和冰与火之歌做比较。。哪个家族对应哪个。。马上准备去看原著的。。特别的理查三世和安妮的结局把我虐坏了。。哭的内伤了!!!!!
非得说号称英国甄嬛啥的,其实一号女主的战斗力顶多是英国夏冬春好么。固有技是“向国王告状”,特殊技能为“远距离施放诅咒”,奥义是“终极诅咒:咒你代代死长子”!不过话说回来,小说得连着读,有的事情才能明白,比如那个死长子的诅咒,之后的都铎王朝啊,啧啧……
看了一集,巫术的情节有点玄,更prefer真实的历史剧。
有些宫斗剧是写一群超级聪明的人互相算计,看谁算计的过谁;有些宫斗剧是写一帮傻叉互相算计,看谁先出错,看谁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剧属于后者。
看的有点脑子抽经……
剧情跟wiki百科的Richard III以及Princes in Tower介绍几乎没有出入!有第二季么?
我很喜欢这部剧。对比东方的宫斗剧。很有意思,也很感慨。共性是都充斥着欲望、阴谋和暴力,而显著的区别是,这部剧里的人物都没有发自灵魂的奴性和真正的卑躬屈膝。他们承认人的地位有尊卑,所以不择手段争夺尊贵的地位,但似乎并不承认人格尊严有尊卑。
kingmaker的两个女儿被权力折磨又无能为力的顺从忍耐,白皇后实在弱气,依靠美色引诱国王,之后用巫术河边施法,各种诅咒。二女儿anne和richard的雪中表白很美丽,救于水火也因姑娘百般波折后的过人勇敢和胆识,这才是伴侣完美的契合。margeret从上帝仆人到权力奴隶的转变,not lady sister just you
制作精良.由于我一直在听这部的有声书,对剧情太熟悉了就少了新鲜感,也不再苛求剧情(原著本就一历史玛丽苏的文要如何苛求? 不过作者的文笔非常漂亮)。只为颜打满分!铁叔的儿子非常符合我的审美标准!女主角的颜典型的英格兰美人:tall, fair hair,porcelian skin,a bit of freckle.
这跟我想象中的BBC古典剧不一样啊。。。说它是历史剧吧老有巫术,是魔幻剧吧还有政治,是阴谋剧吧可光看见男女上床了ORZ。。。英版甄嬛你“图样图森破”啊!
回去补历史去。。。
玫瑰战争。《权游》相关观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