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20年前,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的播出,引得万人空巷。时至今日,这部以宫廷权力斗争为主线的优秀电视作品,仍然受到不少人的追捧。究其原因,大抵因为该剧“包袱”太多、太深,对于如我一般当年追剧的年轻人,需要年龄和阅历的沉淀,才能慢慢参透其中的许多精要。
弘昼是雍正最小的儿子,全剧对其描绘不多,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出现在“八王议政”之后。这里接连用两幕来刻画弘昼,其一为弘昼为自己办“活出丧”,其二为雍正与弘昼的父子对话。这两幕相对于剧前“八王议政”逼宫大戏的惊心动魄,看似波澜不惊,甚至有些荒唐和温情,然而,如果结合前后剧情,特别是剧后的弘时之死,就会发现,在这风平浪静的背后,却是那样的波谲云诡,让人思之胆战心惊、不寒而栗。
这两幕都在叙述着同一个主题:雍正“挖坑”,弘昼躲!
我们先来分析弘昼为什么要为自己搞“活出丧”。“八爷党”逼宫失败,预示着老一代的皇权之争已经没有了悬念,雍正的三个儿子不得不走上选嫡承位的台前。对此,面对殷鉴不远的老一代夺嫡之争,心有余悸的雍正决心亲力亲为,为心中早已钦定的皇位继承人弘历扫清障碍。此时,他为弘时和弘昼挖下了第一个“坑”——查抄胤禩、胤禟家产。
按理说,查抄让雍正深恶痛绝的胤禩、胤禟家产,似乎更合适让与“八爷党”对立的心腹大臣去,但雍正为何偏偏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唯一掌握一定权力的哥哥去呢?难道雍正是想全了那点手足之情吗?这不论从雍正的性格,还是从雍正赐胤禩、胤禟污名阿其那、塞斯黑来看,都是讲不通的。
胤禩、胤禟的“八爷党”在朝中经营多年,政治资源根深蒂固,抄他们的家,是连根拔起的抄,还是拖泥带水的抄,这对有政治野心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考验。从后剧的发展来看,弘时显然没能经受住这次考验。
反观弘昼,却猜透了雍正的用意,故意“抗旨不尊”,以“死”明“志”。当然,“死”有很多死法,弘昼为什么偏偏选择“活出丧”这一戏码呢?其一,他当然不是想真的去死,否则就没必要如此煞费苦心了;其二,他如果想要平安,就得让雍正、弘历乃至天下人都相信他没有夺权当皇帝的野心,因此他做的事情越荒唐、影响越大,他就越安全。
然而,弘昼“活出丧”的把戏,并没有完全取得雍正的信任,否则,就不会有后面雍正与弘昼父子之间那场看似温情脉脉,实则寒意满满的对话了。
雍正召见弘昼单独问话(第42集末至43集始),出现在弘时被雍正亲自赐死之前,不少观众初看此剧,认为雍正无非是想从弘昼口中证实弘时的不轨。诚然,雍正确实询问过弘昼“当时(指“八王议政”前弘时依附胤禩假传圣旨整顿兵务)弘时是怎么说的”,但雍正真正想要的却不是这句问话的答案,因为弘时假传圣旨之时,有许多官兵在场,他的所言所语是瞒不过雍正的。我们先看弘昼是怎么回答的:“儿臣记不清三哥说过什么话了,好像没说什么。”实际上,弘昼完全清楚弘时当时的所言所语,这在剧中有着明确的表述。但他为什么不向雍正告发呢?因为雍正想要的并不是答案,而是弘昼的态度,一个“不争”的态度。弘时有夺嫡野心人人皆知,在这个时候世人皆可对弘时“落井下石”,唯独弘昼不能,否则“不争”也就变成了“争”。这从雍正对弘昼敷衍的回答不做深究,亦可窥一二。
在这场谈话中,雍正为弘昼挖的坑,远不只此一个。
父子俩一见面,雍正就问弘昼做道场、办“出丧”的事,弘昼老老实实回答,那是自己不想办差、搪塞世人的把戏,还请雍正恕“欺君之罪”。事实上,弘昼自己清楚的很,他如果不如此坦白,再说那些“为了避七日血光之灾”之类的瞎话,才是真正的“欺君”。莫要忘了,雍正自己当年就曾搞过“风寒症”,这点小把戏岂能瞒得了他!这是雍正在试探弘昼的诚心。
果然,雍正对弘昼坦承“活出丧”,不但没有责备,反而“表扬”他“明哲保身,强于自己”。面对如此评语,弘昼汗流浃背。要知道,雍正当年走的老路就是“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他这是在问弘昼:你这么低调,是不是在学我?弘昼岂能不倒吸冷气?他连忙为自己辩解:再修十辈子也比不上皇阿玛您啊!
雍正见弘昼有些恐慌,立即换了一副口气,说了一段“谆谆善诱”的话,十分精彩:“你也犯不着如此自抑。其实,在你们兄弟三个当中,也只有你真正有点儿像朕。朕在你这个年龄也和你一样潜心佛法,从来都不愿意卷到争斗当中去,后来是你皇爷爷一片苦心,硬是要把祖宗的江山社稷交给朕,朕这也才勉为其难哪!”
这句话用咱们老百姓的话讲出来,就是这个意思:儿子你别害怕嘛!当年你皇阿玛我也跟你一样明哲保身、玉韫珠藏,最后怎么样?还不是称心如意了嘛!有什么想法尽管跟皇阿玛说,不用藏着掖着。说吧,是不是也想“勉为其难”当皇帝呀?
这“坑”挖的就深了,若换做弘时,保不准当时就得掉进去。幸亏弘昼没有被忽悠昏了头。他的答话也很有意思,以太阳与萤虫,对比雍正与自己,太阳“不争”,自然光耀万物;而萤虫呢?弘昼自己说:“拿什么去争啊!”断然表示自己绝无争嫡夺位之心。
按说话说到这个份上,雍正也应当放心了。但或许他对自己当年的韬光养晦感触太深,对于“太像”自己的这个儿子,仍然不放心。雍正见正面引诱不成,便迅速改变了策略,拿出岳钟琪奏报曾静列举自己罪状的折子,漫不经心的递给弘昼说:“你看看吧!”。
又是一个大大的坑。若是平常折子还罢了,雍正偏偏让弘昼看别人骂自己的折子,而且还是亲自当面递给他看。看还是不看?弘昼当然没有看。如果他看了这个折子,那么此前所有的“规避动作”将全功尽弃。因为看折子,就是惦记朝政,既然惦记朝政,那么弘昼的那些“明哲保身”的做法,自然就成了阴谋诡计。此外,看折子,就是“闻父之过”,如此热衷君父的过错,有何居心?此处要注意到,弘昼对雍让其看折子的旨意,并不是立即回绝的,而是先接过折子,再回绝。这个细节非常重要,它有两层含义:接折子,是尊圣命、不抗旨;不看折子,是表态度、明立场。
此后,雍正又把话题引到弘时身上,但弘昼并没有落井下石,这才让他完完全全对这个儿子放了心。
我们反复观看雍正与弘昼谈话的整个过程,可谓句句机锋、刀光剑影。当然,最后弘昼之所以能够顺利过关,除了他高人一等的智商、情商之外,更主要的原因确系因他却无争嫡夺位之心,正所谓“身正不怕影斜”“无招胜过有招”。此外,我们也大可不必对雍正为弘昼“挖坑”而东怨西怒,试问,那位机关算尽的三贝勒弘时,可曾有机会享到如此待遇?
最后,感谢雍正的饰演者唐国强、弘昼的饰演者袁世龙,两位老师在20年前精彩绝伦的演出。
(本文为豆瓣映客“鸟神”原创作品,转载请说明出处)
/*" ],��5�>�
常看常新的电视剧,NB的手段
九子夺嫡,给多少清穿文提供了素材呀。
焦晃爷爷饰演的康熙,也太好了吧!!!#道明叔叔对不起,你确实被比下去了
一天刷了三十多集。。两代立储、河工、钱法、漕盐、国家财政、西师、亏空、吏户整顿、党争、南巡、奏折、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军机处、科场舞弊、政治生态、驿站、驻防、故宫布局、京城守备、官员升降、满汉冲突、旗人营生,清代政治牵一发动全身,对透视清代由中央到地方的政体运行颇有帮助。
《步步惊心》跟这比,就是过家家。
请记住,这部剧的特殊并不在于它叙事、演技方面的高妙,而在于它几乎塑造了80后一代人对宫廷政治乃至政治的认识。《步步惊心》、《甄嬛传》乃至《琅琊榜》的作者,其实都是《雍正王朝》潜移默化的忠实观众。
看到评分竟然比《康熙王朝》,忍不了,必须来打个5分!在我心中是仅次于《走向共和》高于《大明王朝1566》的!
正经的实力演员,正经的历史,正经的好电视剧。
作为历史形象的胤禛与二月河小说及胡玫电视剧中必然存在相当的差距,帝王心术内心的复杂,非剧中艺术形象将之有拔高之嫌的某种道德化身所能尽述,但作为影视文本的艺术成就,却无疑是一座丰碑,为君的孤独、改革的艰难、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焦晃的康熙和唐国强的雍正几乎可并称表演上的两大范本垂范后世。
狂爱十三爷胤祥!!!!!!!!王辉饰演。
当初推荐给前男友这部剧他看了一集就各种挑剔鄙视我的品味,说国产导演水平差。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他就是个傻逼,还好早把他甩了。
这是我看过的最不令我厌倦的唐老师的戏。比新兴医院的广告好多了
多少穿越女,都是为了你
总有一种“伟大的共产党员雍正”的错觉....
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内需不振外需陡降,产能严重过剩。朱相的改革进入深水区,百万职工下岗,买断工龄,自谋出路。国有大行剥离不良资产,花街投行承销,赴港上市;刘欢唱了首《从头再来》;央视播出《雍正王朝》。
其他的地方不提,就凭雍正王朝剧本的立意起点,就注定了它是中国历史剧中高山仰止般的存在。这是一部真正探讨权力如何运作以及巨大毁灭效应的杰作。在历经了九子夺嫡,新政推行,反对派系覆灭一系列明枪暗箭的斗争以后,所谓的胜利一方,没有丝毫的喜悦与快感,相反却落得个众叛亲离,孑然一身的悲剧下场。创作者无形中揭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道理,追逐权力的人,必将很快失去所得到的一切,即使暂时拥有,最后也不过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虚无结局。
一个爸爸和一群儿子的故事。群戏最好看,演技、剧本、服装、道具、音乐都达到了国产电视剧的巅峰。可惜若干演员都是戏红人不红。ps此剧开启了后来原创言情小说浩浩荡荡的“清穿”大潮,一众阿哥的性格言谈一看就知道是按照电视剧写的。|2018.2.16CTV-11重播中,片头曲歌词全删,不知道怎么回事。
《雍正王朝》由胡玫导演、二月河、刘和平联合编剧的正剧史诗,这部剧似乎依然代表着历史剧的最高水平吧。
没看《雍正王朝》时,觉得《康熙王朝》多好看;看过《雍正王朝》,才知道《康熙王朝》有多不好看。
「數英雄,論成敗,古今誰能說明白?千秋功罪任評說,海雨天風獨往來。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也難說身後罵名滾滾來。有道是人間萬苦人最苦,終不悔九死落塵埃!」僅次於《塵緣》的主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