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法语课上学到形容词的那一课,我看到现实主义是一个褒义词。看完这部法剧,觉得对法国人来说确实如此。片名叫《骄傲》,但是它实际上只是描绘了一个法国中产阶级同性恋的一生(穿插着从人们口中介绍法国三十年的平权历程),将生活的苦难直接放在你的眼前。不同于美剧,它没有盛大的游行,没有统一的口号,它只是告诉你,无论如何,接受下去然后生活。整个片子的曲调很平淡,将人的态度变化表现在行为和语言上。因而我很喜欢男主父亲这个角色,在我看来他可不是老顽固,他只是一直在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认可到一直默默接受,支持孩子。反倒是男主,也许是被保护得太好,上了年纪也依旧像个孩子向父亲表达不满,不过性格也变成了他曾经最讨厌的父亲的模样。 整个故事没有多少理想主义的气息,将同性恋最真实的生存状态表现了出来,没有美化也没有诋毁。
年轻的时候,如何完成自我认同,如何出柜,如何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穿插年代是左派上台)。
青年的时候,如何维持与伴侣的关系,如何面对是否拥有孩子的话题,如何面对职业中可能存在的对于性取向的歧视(穿插年代是同居法案)。
中年的时候,如何让孩子面对别人对于他家庭背景的非议,如何面对疾病,如何处理好和收养的孩子的关系(穿插的年代是同性婚姻法案)。
故事中关于,原生家庭关系的探讨很深入,主人公和父亲的对峙到和解。以及新式的同志家庭关系,主人公与收养的孩子的关系从互相不理解到互相理解。(收养的孩子真的一直在爱着他的俩个爸爸,反而主人公觉得孩子没必要为他们而去抗争,只希望孩子过好他的生活,像极了他自己的爸爸)。故事另一个有趣的点就是,没有通过大场面去表现同性恋如何去争取应得的权利而是平平淡淡简述他们带着苦涩的生活和最朴实的愿望。故事也没有直接去美化歧视的问题,反而将它朴实讲了出来,从父母是左派但依旧不理解和支持,到领养的难度重重,再到主人公想第一次决定陪伴男友,儿子和她女友一起参加彩虹游行就被恐同的人袭击。故事只借主人公父亲之口道出歧视的根源和如何面对歧视。当然,我们肯定希望一切会变好。
最后,《骄傲》骄傲在何处?生活并不总是精彩,但是拥有努力生活下去的勇气就值得骄傲。就像故事中所说,不是所有同性恋都是英雄。《骄傲》给我们展现了,平凡同性恋在时代洪流中的生活,无论如何,他们都不该被隐去。Bon courage!
其实同性平权的故事看了很多了,但每一次还是会被感动。我觉得这就应该是LGBTQA真正的生活:对自我的探究、与家人的相处、对未来的选择,再到与自己的和解。其实不管时代如何,不管法律对我们有多宽容,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群体都不会被世界所接受;这也意味着作为一名queer,苦难是绝对难以避免的。这条路有太多人走过,有太多人为之流泪为之愤怒,也有太多人高举燃烧的心脏只为了给后人指明方向。
至少我总会有可以为之奋斗的事业,对吧?
其实距离那个对“鸡奸者”人人叫打、并当作女巫一样烧死的日子已经很远很远了。后来,人们虽然不再群起诛之,但与此有关的话题都被禁止,同性之爱也变成了缄口不言的事实。再后来,问题终于得到了正视,从前不被认可的行为终于被放在台面上讨论;但不尽人意的是,我们还是被漠视,只因为我们永远是那个少数群体,永远无法左右多数群体的利益。再再后来,那些无法被听见的声音开始反抗;我们拿起武器,走上街道,用最尖锐的声音指责社会的虚伪面具,并要求被赋予一切应得的权力。这五十年,我们改变了很多很多,也得到了很多很多。从1969年Stonewall Inn的勇敢反抗开始,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群体,也逐渐明确我们到底想要什么并应以什么样的方式取得。对于获得的成功,我不吝一切地拥抱。
但这不是胜利,远不是胜利。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角落,同性之间因相爱而遭到迫害,那就不是胜利;只要有任何一个孩子因为性取向和性认同被逐出家门,那就不是胜利;只要任何一个同性恋者、变性者被军队、政府、机构因任何非能力的理由拒绝,那就绝不是胜利;只要任何一个左派还在以“多元化”的标准利用我们,那就远不是胜利;只要我们一天不被当做正常人一样平等对待,那就永远不是胜利。
这些话都是被讲烂、被听烂的了,但我还是会很开心。
永远也不会忘了自己第一次走进旧金山Castro Street 的感觉:满街的彩虹旗,满街的快乐,满街的爱情。希望有一天,我们的comfort zone能走出一个个狭小的空间,走向整个世界。
时代的压力永远都只是莫之能御的洪流,我们只能随之沉浮,求全生存。《骄傲》的意义绝对远远大于它的形式。一个男同志的大半生也在告诉我们:你可以做一个旁观者,也可以做一个绝对的参与者——你的选择。
最后,男主真的好好看 :)
跳着看的。之前在B站上看到过剪辑,今天看了,感觉就是很现实主义的那种讲普通生活的啊,这种我其实看过好多了,感觉都有点雷同,就是这种生活的错乱和细碎,让人抓不着力,又有点尴尬、遗憾和直接。感觉主角本人就是很真实的一个类型,但其实离现实的我距离又很大。真实世界里面多愁善感的都是serge这样的吧,最后pio不要太真实。哎,总是以一种狭隘的目光看待这种类型的影视,因为真的很难不这样。要是人生都围绕着这种赤裸裸的东西,该多么无趣,可是有时候比无趣可怕的多的东西到处都是,就像《寻》带来的廉价香水的海洋一般的加利福尼亚的橘子味,现在还是平平淡淡的。也许以后会理解更多吧。会觉得主角身边的人有多可怜,一群这样的人拿到尴尬的剧本,演出来的就是自己,甚至不会编一个干净的感动。难以突破的界,哪像现实中哪些人前无比精致人后积攒情绪或者以一种哲学状态活着的人们。
年轻的Victor渴望拥有同类,夜色中来到一所同志公园,点烟消解寂寞时遇到Serge.
饰演青少年Victor的是96年出生的Benjamin Voisin,Serge的出演者是Stanislas Nordey,两位演员相差正好三十岁。剧中Sélim是Victor的第一个gay friend,由99年的Sami Outalbali饰演,在这部法剧之后他出演了著名的英剧《Sex Education》。我喜欢Sami浓黑的眉毛和Benjamin有点邪魅的笑容。
《Fiertés》讲述了1981年到2013年之间的故事,大背景亦是François Mitterrand到François Hollande执政下的法国同志婚姻合法化历程。剧中Victor的父亲把选票投给了François Mitterrand。Mitterrand执政下,法国在1985年颁布性别反歧视法,同性恋者亦可在部队服役时公开其性倾向。影片记录的最后一天2013年5月17日,法国宪法委员会认定同性婚姻与领养法案合宪。第二天,5月18日,Hollande签署法案完成立法。一天前,5月16日,巴西同性婚姻合法生效。5月17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删除。2005年开始将这一天作为「国际不再恐同日」。
有时我们以为欧洲国家崇尚自由,民风开放,实现同性婚姻合法是自然轻松的,以此辩护说我们不适合这样。历史提醒纠正这些谬论,如剧中展示,在合法化这条路上有许多像Serge一样奋斗的人。
Victor父亲虽然拆散了他与Sélim,又反对Serge接近他,究其原因,父亲并不是恐同者,父亲恐惧社会对儿子的歧视与伤害。出柜对大部分同志来说是极为困难的事情,现实中很多人选择和Sélim一样隐瞒终生,过娶妻生子的日子。如André Aciman所写「许多人活得好像自己有两个人生可活,一个是模型,另一个是成品,甚至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版本。但你只有一个人生,而在你终于领悟之前,你的心已经疲倦了。」选择婚姻的人不会改变什么都想要的贪欲,更不可能抑制自己对同性的渴望。Sélim与Victor重逢后,两人重新发生关系。他解释这些年寂寞时瞒着妻子在外面与人幽会,谈话中我才明白Victor出去找人时,Serge在沙发上的黯然——他知道并同意Victor与别人发生性关系,只有观众和Sélim还在疑问,Victor是否背叛了他?没有父亲的祝福,没有世俗婚姻的保障,Victor从18岁开始一直与Serge相伴,年长的Serge包容宽厚,身患艾滋病的他有时也会绝望说出:Tu restes avec moi par fidélité à une histoire qui en fait est finie. (你与我在一起只是忠于一段已经结束的关系。)
影片开始时,Victor要去工地,女友对他说Je t'aime(我爱你),他回头笑笑走开。这是让人心寒的反馈,又坐实了如果表白后没有听到「我也爱你」就是不爱的恋爱真理。类似桥段可以在《Sex Education》第三季中体会。Victor对Serge说过很多次Je t'aime,相守不易,Serge是他最深的依赖。青少年时,父亲悄悄终结掉他与Sélime的同性关系。中年后,再次由Sélime的妻子不动声色出手解决。有些人恐惧出柜后如果家人觉得恶心怎么办,值得注意的是,亲人最关心的是实际问题。身份认同只是第一步,生活具体到柴米油盐,签字授权每一步。
影片展示了同志情侣每个阶段的难题与可贵经历,尤其是拉长了时间看同志人生,与恋人家人如何相处,寂寞情动后如何生活,惭愧怜悯,羁绊中谅解,他的经历碰触你,若有所悟时何尝不让人难受。 在此摘录下第一集的一段对话:
A mon âge, j'ai compris, ça fait rien d'aller contre le connerie. Surtout du plus grand nombre.
Oui? Donc tu te fous d'être reconnu?
D'être quoi?
D'être reconnu pour ce que tu es.
Etre connu pour ce que je suis? Oui, je l’en ai rien à foutre. .........
Je suis venu pour baiser. Et pouis si tu veux qu'on se voie de temps en temps, c'est sympa. J'ai rien d'autre à t'offrir.
激情过后,Victor起身走人。Serge问每次都要如此吗?他讥讽Serge难道还要过月下牵手的日子吗?18岁的Victor已开始放弃对同志权利的争取,他无意改变他口中的混蛋。而Serge希望拥有真实的人生,亦为此奔波一生。
2013年5月18日,法律的赋权将福荫每一代法兰西同志群体,祝福他们,也祝愿国内的同志终有一天可以在阳光下牵手。
这是一部反映法国LGBT群体权利变化的历史剧集,这是一部讲述一位同志从青年到中年身边所发生之事的剧情剧集,这是一部提醒所有LGBT群体歧视依旧存在、斗争不会停止的现实剧集,这就是《骄傲》,一个值得感动亦值得思考的故事。
1981年,左派领导人弗朗索瓦·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距离同性恋关系同意年龄降至15岁和异性恋关系同意年龄相同还有1年。(1942年,法国维希政府在《刑法》中引入了一项歧视性法律,将同性恋关系的同意年龄调至21岁,异性恋关系的同意年龄调至15岁。1974年,同性恋关系的同意年龄降至18岁,但仍高于异性恋关系的同意年龄。这项法律一直生效到1982年8月4日,弗朗索瓦·密特朗总统废除了该法律,将同性恋关系的同意年龄调至15岁。)
这一年,维克多即将18岁。这个正值青春的少年发现了自己对同性产生的吸引之情,也开始尝试与和自己相同的人体验性的滋味。这原本是一个自我探索与认同的过程,却因为维克多父亲的发现而被迫中止。本和父母和睦相处的维克多,为了暂时维持家庭关系,不得不在父母面前隐藏真实的自己,直到他遇见了塞尔日,一位在LGBT组织工作的人。
“-你不想让社会认可真正的你吗?-我不在意。”这是维克多第二次和塞尔日相见时两人的对话。维克多不想在自己的生活中表露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哪怕仅仅是和男生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一起走在大街上,因为他认为他们身处的社会远没有如此包容。不过塞尔日对他说了一句很真实的话:总有一天,你不得不袒露真实的自我。
纸终究包不住火,在第一次发现维克多和男生接吻之后,维克多的父亲就开始留心维克多的行动。在一次又一次发现维克多是同性恋的迹象时,维克多的父亲和维克多的关系因为彼此的不同观念而渐渐产生隔阂,维克多也终于向父母袒露了自己的真实心声,他在塞尔日和自己的家庭间做出了第一次选择,留在家里。但留在家里一切并没有变化也没有好转,维克多在这些日子里并不快乐,于是在他18岁成年之际,他不顾一切,在塞尔日和自己的家庭间做出了第二次选择,只为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1999年,法国政府颁布了《法国民事互助契约》(PACS),在法律上承认同性伴侣的民事结合关系,但拥有民事结合关系的同性伴侣并不能完全享受结婚伴侣的保障和权利。
这一年,维克多35岁。在和塞尔日一起生活的第17个年头,他们第一次迎来了可以在法律层面上一定程度承认彼此关系的机会。但他们在平日和他人的相处中也依旧发现,自己想争取的和其他人一样的平等权利仍然没有实现,甚至在有的人眼中依旧是天方夜谭。
“-你们是在争取一种权利,来让你们与众不同。-我们虽然与众不同,但不能就此否认我们本应享有的平等权利。”这是维克多在和父亲谈论收养问题时彼此的对话。对于维克多的父亲而言,他不理解为什么同性伴侣可以抚养孩子,哪怕他并没有深究过他们是否有能力抚养好孩子,他以社会广泛存在的偏见和歧视为缘由指责他们会给抚养的孩子带来伤害,哪怕他们已经承受了一辈子的偏见和歧视,哪怕错的明明是他人狭隘的偏见和歧视,他仅仅因为他们是同性伴侣为由而下出定论——他们不该抚养孩子。
维克多父亲的观点其实是当时整个社会主流思想的缩影,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无知且错误观点,隐性歧视才依旧在社会蔓延,在收养孩子、遗产继承、医疗保障等方面显现出来。原本看似平等的权利对于LGBT群体而言依旧是一种奢侈,哪怕他们只是想要和其他人一样,拥有别人已经拥有的东西。
2013年5月17日,在已经经过法国参议两院的投票通过后,同性婚姻法案通过了法律层面的最后一步裁定审核。同日,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签署了该法案,同性婚姻在法国正式生效。
这一年,维克多49岁。在他和塞尔日一起生活的第31个年头,他们第一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结婚机会,两人共同抚养的孩子也转眼间成为了小伙子。伴随着新一代人的成长,旧时代社会遗留下来的偏见和歧视依旧没有消除,他们的孩子迭戈在学校里仍然时不时会受到一些同学的嘲笑和谩骂,即使学校的老师强调学校不允许同学发表歧视性言论,但这依然于事无补。迭戈也在自己和两位父亲的经历中逐渐明白,依旧要靠自己争取平等权利和反歧视。
相比于迭戈在学校的遭遇,维克多在前往同志游行时的遭遇更应得到关注和警醒。虽然同性婚姻已经在法国得到认可,但社会的歧视和偏见反而愈来愈演化得更为偏激。近年来,针对LGBT群体的暴力攻击呈现出逐年上升态势,仅仅是在街上牵手,或者走过同志酒吧,都有可能成为恐同分子暴力攻击的目标,一些受害者甚至因此丧生。但这些恐同分子的暴力行径不会阻挡每个人自由去爱,自由去生活的步伐,维克多和迭戈在这场袭击之后也依旧会前往LGBT组织参加活动,维克多依旧会向其他人表达自己的爱意,因为他们都曾经在黑暗中生活过,所以他们不会再惧怕这些歧视和威胁,他们会继续以真实的自己骄傲地生活着。
《骄傲》这部剧集用短短三集的篇幅展现了法国32年间的社会变化,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走在真正做自己的道路上时的艰辛与不易。从藏于黑暗到被看见,从不法之徒到结婚伴侣,改变正在发生,但偏见和歧视一刻都没有从社会中消失。没有凭空得来的权利,没有触手可得的自由,这是一场不会停止的斗争,我们追求平等,我们不惧偏见,我们胸怀骄傲。
其实距离那个对“鸡奸者”人人叫打、并当作女巫一样烧死的日子已经很远很远了。后来,人们虽然不再群起诛之,但与此有关的话题都被禁止,同性之爱也变成了缄口不言的事实。再后来,问题终于得到了正视,从前不被认可的行为终于被放在台面上讨论;但不尽人意的是,我们还是被漠视,只因为我们永远是那个少数群体,永远无法左右多数群体的利益。再再后来,那些无法被听见的声音开始反抗;我们拿起武器,走上街道,用最尖锐的声音指责社会的虚伪面具,并要求被赋予一切应得的权力。这五十年,我们改变了很多很多,也得到了很多很多。从1969年Stonewall Inn的勇敢反抗开始,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群体,也逐渐明确我们到底想要什么并应以什么样的方式取得。对于获得的成功,我不吝一切地拥抱。
「If the law passes, will you marry? And dad, you can adopt me. → Even without paper, you are still my son.」「He's not perfect, nobody is. But being a father changes everything. We're no longer afraid for ouselves.」
喜欢这样的体量和时间节点叙事,80年代平权运动微光初现,性启蒙同步开启,跟父亲对抗,在年轻时刻拥抱自己,坦诚地爱;90年代走到中年,开始凝视滋生的欲望,蜷缩进庸常生活,又时时刻刻寻求更多认同;10年代像是安逸的,但仍要面对儿女的叛逆,顽固的一代已经年迈,自身也开始老去,只想起这一生,骄傲如斯。每个普通人的爱欲,理当如此。但愿有天都能捱到新天地。
前两集四星水平,第三集太拉跨了,明显是时间限制所以整个剪辑节奏是尿急的状态。太多事情要交代,太多情节发生在这四十来分钟里面,呼吸的空间都没有了。整体非常法国小品的调调。调度和人物的表演都非常“直接”,我称之为一种“尴尬的浪漫”。用一个人的经历讲时代变迁,很好。而且男主和伴侣的关系,现在的我完全可以理解。不是每一段亲密关系都要放到道德惯性的模板里去衡量。
完全没有必要弄成三集短剧啊,就是一部电影啊!
(第一次看法剧,美剧美影两个世界,法剧法影竟然是一个调调,电视剧的浮躁冗长特性被磨碎在法国影视的现实主义表达中,虽然一开始可能有点不适应,但最后就发现其实挺有韵味的)A Gay's Life!三集分别是少青中,与美剧中那种dramatic(非贬义)的描写不同,这部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同志生活的案例展示,以及Victor这个主人公塑造得也太成功太丰满了吧最后Victor约人的那段引人遐想,结束的那一刻突然发现一个曾经激进的少年也这样走过了大半生,第一反应是叹息,虽然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A
从80年代平权、艾滋风潮切入开讲法国同志的一生,谁知千禧篇和当代篇画风渐变,聚焦家庭和解、父/子身份转换,大事件变成背景补充可有可无。内容略不切题,同志骄傲和同志亦凡人是不同路径,选择了后一种又平铺直叙,难免比较平淡。
想了想还是决定改成五星,3集的内容横跨了3个时代和3代人来体现平权的进程,以平权为主线,却也探讨了不少其他以“人”为主体而不仅仅是以“同性恋”为主体的内容比如父子关系的轮回,这一点我很欣赏,这部片子把同性恋群体和异性恋大众的异同很微妙地展示了出来,个人觉得这才是“同志亦凡人”的精髓,唯一的美中不足是最后一集的最后一部分由于时长的原因似乎剪辑得看起来有些拥挤突兀。第一集青少年时期的男主我不太可,但第二集往后的男主我太可了(什么方法可以几年达成这样颜值的飞跃?我也想拥有[狗头])
本来只想看看85盛夏小男主的,结果还看到sex education的酱油法国小伙,整体颜值都挺高!这么温柔的故事甚至不像法国人拍的。。
这片后劲很大,讲述了法国gay的一生(演年轻时的演员很俊美),真的人生处处艰难,少年出柜跟父母决裂,中年要孩子阻力重重,老年孤苦伶仃,老男人男友得AIDS早去世。。太丧了
给编剧跪了,爱每一个角色!
横跨三十年的同志平权史,在一个家庭和一对爱侣的三个年代片段中展现,背景和前景中的人都在改变,最难得是坚守到了最后,当然不得不说这跟它发生在法兰西有一定关系。主角两个年龄的选角太厉害了,形神都极似。
他只是跟着感觉走,他有错吗?父母希望他过的好,他们有错吗?他只是想有个孩子,他有错吗?他的朋友有自己的家庭,承担责任有错吗?同妻雪中送炭帮忙条件是远离丈夫,有错吗?他们之间想要一份跟异性恋一样的契约保障有错吗?他们都没错,这个世界怎么了?
同性恋这一生太辛苦了,少年时要面对自我的认知,出柜家人的接受;中年时要面对相处、收养和疾病等人生问题;老了又要面对孤独与死亡……同时,还要努力为自己一步步争取权益。从来时间并不能改变任何,解决问题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希望将来真的有一天,同性恋当认知到自己是同性恋时没有任何觉得不适以及需要隐瞒的感觉,大家拥有一切平等的权益,不用避讳,不用顾忌,活出真实与自在,去爱去努力去创造去绽放……人生已经很辛苦了,人何必还要相互为难。感谢这一路为哪怕一点微小的进步付出努力的每一个人。
怎么说呢,开头开的挺好,后面男主open relationship,直到结尾男主突然离去后没多久又搭上另一个,还是有点别扭,,但想想似乎也没什么不对
把三十多年的同志社会运动浓缩成三集片,哪怕是日常生活,也有理由感到骄傲——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别人来批准,因为他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同性恋作为群体本来就包括千姿百态的个体,希望这个群体以奥运方阵的姿态前进很荒谬。每个人都有权追求自己的性自由和性解放,他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别人在过自己的生活,而你在键盘上仇屌。
一代代基佬都在孤勇地思考,该怎么度过我们这一生才好。
常见的叙事手法,平静的日常中酝酿着法国同性恋的骄傲斗争历程。
男主好看,儿子好看,剧好看。。
这一家人颜值绝了,法国人真是让人喜欢。但是故事讲得太一般了,特别是最后一集,明白法国电影从来不是好莱坞那样的强调冲突,但本该很有张力额地方实在是病显得太差了,就剧集质量来说最多3星。不过男主一家三代真实不愧是一家人,一样倔。
相信我,男主中年之后的画风,简直帅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