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觉得韩国电影比中国电影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熔炉》《素媛》又到《回家的路》,真是让人唏嘘,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电影出现,《天注定》甚至国内都无法上映。
一开始觉得挺恨高修演的丈夫的,总想说就凭他交朋友这眼光,总是落得个“不识人,半世苦”的下场,果然,给自杀的借贷者当了垫背的后,还会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儿,丈夫不认错还在家耍横、孩子在旁边哇哇大哭的时候我真是有种想打人的冲动。被法国警方逮捕后,语言不通、大使馆的冷漠、监狱的虐待,真是虐心的节奏啊,还好导演没有把它弄成苦情剧,而是始终将矛头对准“不作为”和失职的大使馆。出门在外,最能依靠的不还是同胞么?想《花儿与少年》中李菲儿弄丢护照后不也是在大使馆和国民“妹夫”的帮助下才能在24小时内搞定那么多糟心的事儿嘛。而宋静妍却被抛弃,当领事冷冷甩出那句“真是丢了大韩民国的脸”时我真想打脸,就像高修后来在当权者面前浇汽油时说的话“犯错的人就不是公民了吗”。的确,宋静妍从没说过自己是无辜的,毕竟她也知道这一定不是一件体面的事,想走捷径挣钱而已,是无知和贪心造就了悲剧,如果没有网友的帮助,流落在异国他乡的人必定成为最无助的人。
有几个镜头让人感触很深:1、高修在翻看衣箱时,才发现老婆这些年连一件好衣服都没穿上,内衣都是破的;2、宋静妍遭到监狱长强奸短暂逃跑时,站在加勒比海的岸边,没有想到是以这种方式来到了梦想中的度假胜地;3、宋静妍跪坐在床上看那张法文版的世界地图,总让我想起《登陆之日》中张东健站在欧洲的海水中对小田切让说“从这里跑回去要很久吧”。一时心酸......
韩剧和韩影的差别是,韩剧哪怕是死人都带完整的妆,太不生活化了个个妆容精致,每次受伤都是眼角额头嘴角,受伤还要又美又帅又我见犹怜?韩影基本还原本身。全度妍算是素颜了吧,她绝不是那种很漂亮的,或者整容脸,那是种沉淀后的美丽。
全度妍演技没的说,高修也不差。完全颓废。
原来韩国人民纳税也能养出来这么不负责的公务员啊,哈哈。
既然是真实事件,那电影也就不会太差。力度绝对够,艺术张力嘛。
男女主角以这样的方式回到梦想的加勒比海应该是导演在灰暗的两年中加的一点美好吧。
网吧的老板说,美国有核弹,我们国家就有网民!我们国家的网民是最厉害的(虽然韩国网民是逼死了好多人),但是!我们大天朝的网民惊为天人的神回复加起来可以绕地球好多圈好吗?
不过网络确实可以改变世界啊。网络舆论讨伐救人也给力。。果真韩国好网民!
一再讽刺大使馆!!那两人完全是小丑!
结局还讽刺外交or大使馆的办事速度。
好电影,虽然也煽情。我最喜欢还是监狱那部分,无力挽回没有希望,被亲情支撑的感觉。再次感叹监狱是个好恐怖的地方,不要犯罪!
男主:懦弱懦弱懦弱!!交友不慎不是你的错,但是连累妻子孩子住在连房租都交不起的几平米的小屋里还怼妻子的这种男人女主真的是性格好。属于窝里横品种,面对警察,大使馆,安保?总是唯唯诺诺,连我都要发飙了。最后面对韩驻法大使终于按捺不住,谁想只说了两句又哭了。。。我心里无数只草泥马飞奔而过。。能不能强硬一次,有记者在你怕什么!你哭什么呢!
女主:很明显没什么文化,也是走投无路相信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从被抓到被换了一个个监狱,感觉特像一个受苦受难的白莲花,最后面对大使的冷漠、指责、威胁时居然还想着低声下气我也真是无语了。。
我看完最大得感受交友一定要谨慎,钱财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轻易决定生养一个孩子(这姑娘全篇哭的我闹心死了。。)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单纯的观后感,不喜勿喷
作为地理以及历史上的近邻,朝鲜半岛的文化在受到中国影响的同时又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中国。尤其是二战以后,小小半岛的南北分别染上了不同的颜色,迥异于大陆的发展方式在不大的东北亚地理空间里衍生出了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
电视上看到的韩国,往往是贪婪的官僚及资本寡头、不惜自残自焚趋于暴民的皿煮斗士、激进的民族主义以及傲娇的的文化观念,一方面师承中华文化,却又不甘生活在历史的阴影中,在大陆封闭多年后改革开放的年代,借韩流之机着实让吾民重新认识了韩国文化,委身于半岛一隅却蕴含着如此能量,让人不得不感慨万千。
韩流过后,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患上感冒。虽然韩剧席卷各大电视台黄金时段,但其冗长、拖沓的剧情,俗套、模式化的套路,却也只是风靡一时,感冒可以被治愈,韩流也终将过时。
可是不同于韩国电视剧,韩国电影在大陆似乎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从大环境上讲,投资到位、政策鼓励带来的优质作品井喷,让观众有更多选择的余地,从单个影片来说,剧本给力、场面得体营造的观影感受也不会给买票进影院的观众带来失望感。不过单单靠以上的元素,韩国电影并不能够在大陆独树一帜,在大陆影迷眼中,韩国电影早已被贴好了标签,那就是:代入。
吾国与韩国,文化上颇有渊源,吾民走在海外街头,被误认为日韩国民的概率却也不小,若是韩国电影中演员都说中文,或许没有人会觉得有多么不和谐。正是这种陌生的熟悉感,让无法表达的吾国吾民在代入感中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回家的路》中效率低下的官僚?有!《辩护人》中丧失人性的体制卫士?有!《恐怖直播》中为了收视率不顾一切的无良媒体?有!《举报者》中一手遮天的权贵?有!有有有!全都有!可是我们拍不出,即使拍出也未必能够播出!
诚然,欧美电影中此类影片也不在少数,但是看着金发碧眼的演员们再怎么慷慨陈词痛斥不公平、不道义,对于我们来说也更像是隔岸观火、隔靴搔痒。韩国电影带给吾民的代入感,此时显得更加强烈。
祈求有更开放的环境,祈求某天我们不需要虚假的代入感。
于此。
离开小孩的两年再也补不回来,我能深切体会到那种和至亲骨肉分离的疼痛。经验总结:1.信用社会不要乱担保,亲兄弟也不行;2.不要做不懂的生意;3.加倍努力些,让自己更强才会活得更有尊严
前後左右全部哭倒一片。你的國家不愛你怎麼辦?
韩国电影这是要和政府对立到底的节奏,都拿大使馆开刀了。 全度妍还是黄皮肤人里最好的演员!!!男主新面孔,同样没有让人失望。
怎么说呢。。。。没什么波澜起伏的剧情,就是一再普通不过的电影
中国电影的路不会比女主回家的路好走的
在信用社会,千万不要给人担保;在异国他乡,千万不要相信同胞;要相信希望,相信至亲,最后当然要相信祖国和神!结尾黑得太狠了,真心希望公职人员们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又是把韩国政府黑出翔的电影,结尾有点煽情过度,韩国电影一贯的毛病,其他的部分非常完美,还是那句话“韩国有改变政府的电影,我们有改变电影的政府”,看到夫妻重逢的部分哭出来了,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大的意义在让大家看到不作为的政府和公务员,会对国民带来多大的伤害,力荐
一向对这类韩式苦情剧免疫的,这次真被韩国电影向体制叫板的精神感动哭了,这种电影怎么能过审呢,棒子国没有类似广电的机构么,啊洗吧!
一个普通的国民真的太无力,渺小了。在遭遇不公时,媒体网络比政府,法院管用,真是一种悲哀。
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感人至深的片段越多,越让观影的观众感受到韩国政府的冷漠嘴脸!
并不认为导演功力多深厚 介于题材特别 给好评
韩国电影对司法、制度与官僚的批判真可谓入木三分,从荒诞到写实,从温暖到悲情,正是这种拼命证明、嘶声呐喊的努力让《舞后》《辩护人》《七号房的礼物》等片格外动人,我想,这是韩国影人和观众的一种态度,太珍贵。
“美国有核弹,我们有网民”
电影处处体现韩国政府的无能和对本国公民的漠不关心,因此使多数观影者产生联想,从而给出高评,再者,主角虽是被人哄骗而犯罪,但实质上仍是做出了对社会和国家有害的行为,无缘由多受牢狱之灾究其原因还是政府,对主角过度同情,个人看来是弱者心态作祟,说不好听,本片就是愤青拍来吐槽政府的
最后这个大使馆电话太讽刺了,这是把政府黑到底呀!
韩国每年都会有几部抨击政府体制的电影,此部直接把韩国大使馆和公务员黑出了翔。
真实 感人 看完感触颇多 当时周围人包括我都哭了好多次 很佩服韩国可以这么直接的拍出这种直触内核的影片 让我看的时候同剧中人物一起纠结 难受 痛苦 无望 还有憎恨 政府的不作为 在以往很猖獗 只是最近几年网络的无孔不入 让普通人有了申诉之门 唉
为“前阵子韩国总理因沉船事件辞职”而大声叫好的,可以看看这片。天下公务员一般黑,沉船事件是因为天下皆知,没被公开的事件里,各国公务员都一般黑,黑的程度不一样而已。区别是,别人可以拍成电影,我们不行。
当泪水模糊了对电影判断的标准,那将是对电影最好的褒奖。操蛋的韩国政府造就了绝好的故事素材,大量细节令人感到窒息和绝望。而编导的部分刻意煽情段落挺傻逼的,本来这样足够规模故事就足够动人,太多的煽情反而显得不高级。高修演这个角色有些过帅。喜欢一个网友的追问,如果你的国家不爱你怎么办?
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绝望、孤独、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