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OZ——一部不得不看的美剧
我花了一周时间一口气看完了这六季,真后悔怎么没早点看到这么好的一部剧。但是,我仍然建议此剧仅限成年人观看。
如果仅用”很黄很暴力“这样的词来评价这部电视剧就显得太肤浅了,因为这只是它的外部表现,其实这部片子表现的是监狱里有关友情、爱情、亲情、仇恨、杀戮同时还有感动;而且片中穿插的“解说”把这部片子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人不由得其思考。
这部片子传达出的信息太多,可以说是个现阶段美国社会的缩影,种族矛盾、法西斯主义、穆斯林、中产阶级、宗教、同性恋、等等社会现象的集中体现,如果你想了解美国文化,这是一个很好的窗口。
不得不承认,美国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即使是监狱,犯人同样的到了应有的人权和尊重,这一点是我欣赏的,而且正是我们国家所缺失的。片中的角色各个特色鲜明,而且故事支线很多,但最初吸引我往下看的应该是托比和凯乐的爱情。
凯乐希望得到的是”无条件的爱“,而托比的爱更加理性,理性掩盖下疯狂的爱。谁说”男人是用老二思考的动物“?这部剧里K和T的爱情很好的推翻了这句话,一个男人可以跟任何人上床,不管男人、女人,这并不代表爱情。
爱情是建立在理解、信任的基础上,而且一定是”自私“的。说”为了让你心爱的人幸福而放手“这样P话的人一定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爱情,正因为这样,凯乐才会设计让已经获得保释的托比回到监狱,因为他害怕那个小学老师从他身边夺走他。如果说一定要怪谁的话,那就怪凯乐对T的爱太深了吧。
凯乐被T推下(也许是他自愿)楼梯后,他微笑的看着托比,这一刻他获得了真正的解脱,也许这是他最好的归宿吧,因为就算是被最爱的人推下死去,也好过让他独自一人面对生活。而影片最后,托比坐在汽车上离开OZ时,嘴角也出现一抹微笑,我的理解是,他觉得他是幸运的,因为至少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如此深爱着他。
另外,这部剧里面让我钦佩的一个人应该Tim,我佩服他自始至终表现出的正直、诚实、公平和自我原则。
2 ) 监狱风云 第一季
E01:看完后感觉一般。
E04:惊现川普
E05:I'm gonna give you ten minutes to get your hands off my dick. 笑抽了
E08:这么美的女狱警居然没被这些饥渴的囚犯轮,也太假了。
都暴动了,还能供电,还能看电视啊。
。。。。。。。。。。。。。。。。。。。。。。。。。。。。。。。。。。。。。。。。。。。。。。。。。。。。。。。。。。。。。。。。。。。。。。。。。。。。。。。。。。。。。。。。。
3 ) OZ(监狱风云):地狱的尽头是天堂(PG-21)
遗憾在没有专业字幕的情形下OZ不可能成为大众选择,8过,无论男人女人,俺都要推荐OZ,事实证明,想砍谁就砍谁,然而每个角色都不失败,角色为了电视剧而活的电视剧,才有经典的可能。(况且,谁说OZ没有SG和MV~)
From HBO 《OZ》Last Episode:
Beecher:“If you think I got any satisfaction for killing him, you're wrong....after 6 years in this place, I'm not sure of anything any more, heven, justice, truth...there's only one thing I can believe is 'life', every life is precious, not yours or mine, but every single person on the planet who is breathing...There lives are precious, and a lost of a single life even in OZ, is my lost too.”
Keller:“Oh that's bullshit.”
OZ,目前为止,可以唯一放进我的美剧经典储藏。经历长久的挣扎,看来最对我口味的还是HBO,在这部97年开头03年完结的HBO开创制作里,"not sure of anything any more",天堂?正义?真理?但是经历白描般的第一季,高潮涌动的二三季和沉淀的四五六季之后,我相信编剧是带着所有的善良和怜悯来写下这部充满暴力和阴暗的剧本的。即使是这样,借某主要角色的表白仍然在他人嘴里获得一句“bullshit”。OZ的故事太多太繁杂(基本囊括所有监狱题材内容),OZ的理念太丰富太激烈。如果说故事的开头和中端给予人的刺激大于反思,让人在学会无数骠悍的脏话之后还有脾气暴烈的趋向,随着它的展开,它的周而复始的暴力鲜血欺骗仇恨阴谋无奈愤怒谎言赤裸,原始的刺激不知不觉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渴望。不再愤怒,暴烈的危险分子说"I'm so tired",长袖善舞的阴谋家拿起了圣经祈祷。这是在一支香烟一台手机可以导致几条人命的OZ,世界上最不无辜的恶人聚集的地狱——但是,这就像是一部人类成长史册,在所有还原成动物性的人群身上发现人类自己。在这六年的冗长旅程里,我们开头被最原始的生存法则吸引,但是,暴力和血腥并不一定导致暴力和血腥,因为,感谢上帝,最终,我们还有理性。
PEACE,这是号称暗黑至极的OZ最后一句旁白。
OZ,全称Oswald Maximum Security Penitentiary,第四极重犯监狱。EM,全称Emerald city,OZ中的某一区,构造在于用最低程度的戒备,来实行对极度重犯的监视和改造。EM到处都是玻璃的透明,每一个细节无从遮掩,犯人们看电视、打牌、去去gym,狱警周游期间,使得第一次见到它的人,都有种“这就是传说中的OZ”的疑惑。
的确,虽然第一眼看去,翡翠城灯光大亮,不是天堂也足够人间;然而不止一次那些看了OZ的坚定发誓PB里的FOX RIVER是儿童乐园,或者肖伸克的救赎里的那个是福利养老院等等等——我支持,让俺在OZ呆一天,俺一万分情愿去FOX RIVER牵T-bag的小白口袋……
HBO的宗旨,不说那个*得很的“It’s not TV, it’s HBO”,充分意识到是“没有最骠悍,只有更骠悍”。对于充斥了发指的暴力,激烈的种族矛盾,毫不避讳的同性sex(I promise不太属于可幻想的类型)和所有信仰的迷失,PG-21对于没有受过此等骠悍训练的同志们来说,还是门槛低了点。
翡翠城没有主角,没有善与恶。当第一集本以为是主角的小律师晃了十分钟消失不见,意大利帮的二把手小哥又开始调戏狱医MM,让俺觉得搞不好嗯这个是后发制人的时候,集末几点汽油一根火柴彻底把小哥活活烧成了焦炭也让编剧狠狠扇了观众一耳光:是我要给你看什么,而不是你要求我拍什么——所以,无善无恶,彻底沦丧。
EM让我们相信,古罗马的确有辉煌的角斗场而观众能毫无心理障碍地欢呼观赏——即使是今天,谁敢说人类已经不再可能这样?EM是地狱,不是你死,就是我亡;EM是天堂,是人最原始的自由——只要你不死。
可怜的律师Beecher因为酒后驾车撞死了女孩被判入狱15年,这个受道德和信仰约束的中产阶级进入了EM City,用羊入狼群来解释并不适合,因为多年以后彻底的变态Keller同学已经用这样的话反驳:“not OZ make you a bitch, you are born one.”只能说是……踏入了人类另一种生活方式:派别和杀戮,强者和弱者,永恒的主题。所以说当俺看到后来终于忍不住对Beecher同学也脱口而出“人渣”两个字的时候——对了,EM就是人渣的集中营,说这个词的时候,甚至已经可以带一点该死的赞叹色彩。
一、EM city主要构成:
The staff:Warden不得不烦恼:妻子分居,女儿被rape,州长是asshole,自己是黑人;被冠以理想主义标签的EM创始者McManus不是改变了Oz,而是OZ同化了他;当然不要期待狱警们是仁慈的,死囚房的女人Shirley上绞架前当着warden的面说旁边这位狱警同志和我夜夜笙歌,结果得到一句无声的“bitch”作为回报。这是OZ的作风,不仁慈,不留恋,看上去很重要的家伙可以在几秒种内消声匿迹不要期望得到几句讨论。不断有人死,不断有人进,故事继续前进。Father和Sister是唯一有人性的色彩,但是Father Ray大部分时间甚至起到不知是不是期待中的黑色幽默作用,Sister Pete一样怀疑自己的信仰,谁拯救过谁?
The inmates:
The Italies:我敢肯定编剧Fantana同学肯定是有着嘲笑经典的恶意在的,比如那个挖洞的地鼠老头调侃着大家都知道的所有挖洞越狱作品;所以,意大利,西西里,黑帮,教父——在OZ很倒霉,除了那个第一集就活烧成焦炭的二号人物,此人的老大被天天灌玻璃七窍流血而亡,接下来一个年轻老大(可怜的孩子)被大老黑Adebisi rape精神崩溃好不容易康复又被雅利安新纳粹帮rape……彻底崩溃,一个看上去很Godfather的老头接任后被划了一针艾滋结果被自己人在Aids隔离区干掉~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Italies帮虽然老大前仆后继地英勇献身,但掌握着drug的控制权足以使他们成为固定的EM巨头之一。
The Brotherhood:臭名昭著的雅利安党+纹身很流行的摩托帮。Vern Schilinger这个俺们的律师同志大部分痛苦和堕落的根源,其所有的痛苦(如果有的话)来自于自身的罪恶:如果他不逼Beecher到死,这两厮也不至于仇深似海斗到全家死光光,永远无止境的循环;如果他不占O'Reily弱智老弟的便宜(用词很文明吧),也不至于从不表面结仇的前者恨得牙痒痒有机会就捅两刀。Nazi能活活钉死性侵犯孩童的神父,也能认为杀自己的儿子不是罪——请允许我说,如果大家都是人渣,这是人渣中的人渣。
The Musilims:信仰,信仰到底是什么。Said虽然标榜着为同胞抗争,但我们能轻易看出他或者都不自知的虚伪,只有被教众抛弃的时候,他才似乎得到确实的醒悟——在OZ,Said是天真的,如同Beecher,他们不能摆脱自以为的善的吸引,即使自身处于最恶的恶。Musilims大部分时候更像某基地组织OZ分舵,总有一种信仰危机的煌煌然。Said的信仰,Christ的信仰——信仰不是光,不是真理,上帝是对光与真理的赞美,Musilims呢?
The Homeboys:我承认我无比地厌恶Adebisi,如果O'Reily是人渣,Schilinger是畜生,Keller是脑袋有病的话,Adebisi可以用一坨×进行形容。最原始的丑恶,最原始的精明。故乡的鼓点只是更加疯狂。Fantana继续毫不留希望,Wangler短暂的读书教育无所作用,Adebisi单纯(?)的纸上谈情以Shirley一句“But you are a nigro”结束;Poet被当作监狱教育的典型特赦不到一个月又杀人回来——善是如此的不可寻找,哪怕是一点善的希望,都或许只是他人虚伪、政治的标签。
其他:The Latinos, The Irish, The Gays,以及,不能归类的其他。
二、印象深刻的某些人
Beecher:虽然他的出场只是OZ的一部分,远远谈不上“担纲主演”的评价,但他的痛苦,罪恶和希望是可触及的,因为他本来不属于OZ的世界,而属于大部分的我们。这厮实在堪称OZ最惨人物,被屁股上纹纳粹标志,被rape,被精神折磨,被折断四肢,妻子自杀,儿子撕票,全家没死剩几个,于是他从最初的表面疯狂到最后的平静的疯狂。让Schilinger不得保释,呆死在OZ是尺度之内的报复,那么杀掉狱警,杀掉他的两个孩子已经不得超生。Beecher是社会教出的人类,他经历最残酷的折磨,也残酷的折磨别人,怎么样?就像Fantana的这部OZ,所有的暴力和险恶都赤裸裸的在你面前,又怎样?“Life is precious”,这是Beecher在六年的OZ之后的总结,也是所有社会教出的人类的总结。人永远都是动物,但是感谢上帝,我们还有理智。OZ并不知道彩虹在哪里,但是OZ信奉的是不经历风雨,永远不知道是否有彩虹。
Keller:提到Beecher,就至少要提一提Keller,此人第二季中段才出场,镜头也少得可怜。一口腻腻的南方鼻音,脱得最彻底足有porn star水准(拜这厮所赐,OZ尺度足以提高。话说HBO虽然从不卖帅哥美女,但OZ很好贯彻了外形身材与暴露程度成正比的优良原则~)。虽然很多女同胞对于此人和Beecher同学的感情比较关心,也有专门为了这两只去OZ的,但是我实在要说,这家伙实在是脑袋有病,翻译成通俗语言,就是彻底的反社会精英。对Beecher示好,等到人家给bend out了,活生生扭断人家双臂(话说本人口味甚重,看到这里不禁也有一丝丝的两臂发麻),某个晚上又觉得自己还是爱人家的决定此后还是要跟人家,然后反过来捅了Schilinger一刀,闲暇时间还色诱至少也有55岁的Sister Pete,好像每个人他都要放电一番……和Beecher有关的这厮基本都杀光光最后自己跳楼自杀栽赃Beecher陪自己一起死算了——实在是在犯罪分子里面,也是脑袋不太正常的。他和Beecher,虽然算大家遇见大家大家倒霉,但这种感情,在OZ之外绝不会发生。谁都不可信任,谁都不可依靠,如果要在OZ建立最确凿的关系,像O'Reily兄弟,那是生来血缘,那么这种关系的必须纽带,就是性,这不是人的需要,而是生存的需要(嗯,我的确在谈严肃问题)。Anyway,个人还是要谢谢Keller同学无私奉献,毕竟OZ美貌程度实在不高,尽管它邪恶地每个犯人关禁闭都要脱光光。
Ryan O'Reily:没有体力,就只好靠脑袋了。O'Reily同学从打架来说貌似连Peter Schibeta小哥都及不上,只有拿本圣经欺负欺负眼镜弱男或者在暴动里暴打狱警乘乱占点便宜。但是这位Irish(爱尔兰帮万岁~嗯,本土情结,本土情结~)有足够的资本藐视OZ里一切难保男人尊严或者曾经难保男人尊严的男人。说到这个家伙,厉害之处不要说坚持活到了最后,光想想Beecher这种程度一进OZ就给Adebisi和Schilinger抢来抢去,以OZ标准绝对pretty的这厮竟然以一人之力完全没人敢打他ass的主意(骠悍的女狱警JJ除外,那个也是不知名生物……),更别说前前后后直接间接死在他手上的能成打计算,甚至人家从来不亲手杀人——所以,无论人在原始社会怎样看重体力,事实证明,活下来的永远是聪明人。在OZ开头几集本人尚还有一丝世界观人生观的时候,实实在在恨不得掐死他——所谓“人渣”的典型定义,谁知道后来竟然渐入佳境道德沦丧转而开始爱尔兰帮万岁了……O'Reily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信仰就是没有信仰,和任何人交朋友,对所有人笑脸相迎,两面三刀贯彻到极致,除了Dr. Nathan和老弟Cyril基本是关系看上去再铁也难保不被他背后捅刀子做掉~~(话说他和那个俄国佬互相合作又互相算计的场面实在颇有黑色幽默效果)。只是人渣毕竟还是人渣,“爱”上女狱医的行为就是让弱智的弟弟杀了她老公,承认派人rape她转头唯一一次亲手杀了强奸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实在脑筋也不太正常)——这样一个在OZ创造了独特生存方式,“fucking good at survive”的家伙,最终竟然皈依了信仰。唯一的弟弟Cyril被执行死刑,虽然这样的兄弟情被不留痕迹地渲染,但事实是O'Reily的自私自利造成Cyril的一辈子就为他报销了。最后仍然是他一个人在OZ,终生监禁,生活仍然将那样心狠手辣,两面三刀,survive,survive,绝对暴力的尽头是和平,绝对无信仰的尽头估计是信仰。
Alonzo Torquemada:(说到底,这位同志大概一共出场10分钟……)为什么要说Torquemada不说Miguel同学了,嗯,这个,实在是因为Miguel (HBO另一广为人知骠悍大戏《兄弟连》某男)这个三代同狱论武力也不咋的论智力肯定不如O'Reily对Solitary(单独禁闭)有无限恐惧的同学到最后事实上是越活越倒退越活越凄惨了……而这最后一根稻草就是Torquemada同志,再次之前我是无论如何不能想象,挖过狱警眼珠捅人被捅无数次大半日子在Solitary度过,但好歹坚持了55集独立人格的Miguel同学居然在最后一集以一句“I'm tried”就全面崩溃前功尽弃倒戈投降~话说Torquemada同志刚刚出现的时候吓了我一跳,想OZ也要走走QAF路线了么~虽然这个风格俺居然bt得很喜欢~并且,在OZ里基本上没有存在感充当活布景的gay帮,自从Torquemada老大出现后,带着全新D-Tabs,和西西里帮Fancamo合作愉快,三言两语俘获拉丁帮总也死不了的Miguel,我有一种gay帮要彻底翻身作主的感觉……
4 ) S01片尾神尾语
S01-1人最大的恐惧,也许并非死亡,而是永无止境的日日轮回
S01-2最心灵的爱恋,是用肉欲来表达,还是用肉欲来摧毁
S0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由槖籥乎,一生悲欢,竟如之何
S01-4拥有决定生死的力量,与其说是一种权利,不如说是一种诅咒
S01-5疏而不堵,堵不如疏,但如果疏无可疏,那堵还是不堵呢
S01-6灵魂会憎恨身体,人会憎恨自己的家,不憎恨者,即是上天的宠儿了
S01-7宽恕是解脱对方,也是解脱自己,但要先有惩罚的力量,才有宽恕的权利,所以,先选择“一个都不宽恕吧”
S01-8初有改造世界之热血少年,然大乱之后,难定是大治还是更乱,乃有温和改良之中年罢
5 ) 教育 改造的里程碑,试金石
这片子在90年代就意识到改造罪犯的重点不在于怎么限制自由、人身伤害、精神折磨等惩罚。而是要通过教育改造,来达到从内心深处反思自己,认识错误,从新做人。在追求教育改造罪犯的道路上,可谓是试金石,里程碑。
成立的翡翠城,仅仅是Tim个人理念的实践,可以说是Tim一个试验项目。他是为了践行无论什么人,都能通过教育改造转换成好人的,他为了证明,人性本善。
于是他带领着包括心理咨询师、牧师、修女等人进入翡翠城,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监狱模式。在这里,犯人可以随意走动,可以随意串门,可以打牌可以娱乐,可以祷告可以劳作,可以吸烟可以烧饭,这一切的一切,都为全新的模式。
tim尝试把各种轻刑犯如交通肇事的律师Beecher,同一些贩毒、杀人、强奸的死囚关在一起,翡翠城原本是想要通过oz这个小社会,让犯人彼此之间自己改变自己,让好人把坏人带好,让坏人变善。可是我们目睹了一个好人被坏人带坏的过程,目睹了人性本恶的真相。当监狱内关进了Said,我们又目睹了这个穆斯林宗教的精神领袖的产生、发展、爆发、灭亡的过程。为了兽语,可以强奸同改;为了毒品、金钱,可以不顾法律在监狱内杀人放火,这一切的罪恶,从未变过。
tim的团队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这帮犯人,他把犯人当学生、当朋友,给他们上课教授知识却换来他们的嘲笑攻击,给他们抽烟允许他们女友亲密会见为了让他们保留做人的人权换来的也是携带毒品等恩将仇报。
到最后暴狱之时,tim仍然顽强的告诉监狱长自己能摆平这些事,天真的进去当了人质。一切的一切都宣告失败,人性,本善本恶,我们无需讨论,只是作为罪恶之人,他的心灵,是很难一朝一夕通过感化去改变的,缺少肉体精神上的惩罚,对犯罪分子是没有震慑力的,也根本无从达到让其改过自新的目的。
虽然最后,tim和牧师还是给暴狱而死的罪犯做祷告,为杀自己的罪犯超度亡灵,仍然在用实际行动体现的大爱换取那邪恶灵魂的救赎。
我相信会有犯人在OZ的经历,会由坏变好,但是毕竟是少数。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监狱仍然在不遗余力的推行分类关押制度。我国监狱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监狱还是不分类的,就跟OZ一样,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好人变坏数不胜数,坏人变好屈指可数。翡翠城给世界监狱学做了一个试金石,作为开路先锋,它失败了,但是它宝贵的经验就是告诉我们,无论什么罪恶,如果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将无法回头。制服犯罪,唯有以暴制暴,用心感化,纯属扯淡。
6 ) 写于此,仅惦记我那还没到来的爱情
当所有人还沉浸在keller自杀的悲痛当中时,还沉浸在为这真爱而无法实现的懊悔之中时,你又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至少在结局,最最隐秘微妙的一个镜头告诉我,Tobias在最后明白了这个道理。
当所有囚犯从oz转移出去的时候,toby在上车的时候,有一个镜头,一扫而过,
“toby会心一笑”
似乎这个笑,来得太晚,带着无奈,带着悔恨,toby明白得太晚,
这个笑,
是他在笑自己的傻,
笑chris的执着,
笑自己还没有像chris那样爱到痴狂,那样敢放开去爱
笑自己对爱人的误会太大,笑自己的偏执
笑自己经过OZ的洗礼,竟然对生活对爱对人已丧失了基本的信任
笑自己竟然还不如christ更懂得爱
笑自己的人性还不如chris坚定
为什么Toby又会回到OZ? 很显然,你会说是遭到christ的陷害,如果你只看到这一层面,那只能说明你还理解得不够,你可以是tobias,但你同样可能会像toby一样遗憾地失去那个永远的自己的真爱。
显然,对chris的了解Toby还不如我,
Chris绝不会这么傻,不会只为了能让他的爱人回到监狱里陪他这么简单,这爱在庸人看来,只会认为这些举动是自私偏激失去理智,但是chris对toby的爱远比这别极端的修饰更理智,更精致,更深厚,因为最伟大的爱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自由。 chris 渴望与toby一同获得自由,渴望在一切精心的越狱计划之后,看到toby的那个笑。
所以,为什么toby回到了oz,
为什么toby会拿错道具,无意间杀掉了自己最大的仇人Schillinger——那个杀掉toby女儿儿子的变态,把toby逼到疯狂的边缘,让toby泯灭人性的畜牲。
为什么那个生化病毒瓶怎么会莫名其妙的寄到OZ,让灾难降临。
为什么正好打开病毒瓶的人正好是曾经杀害toby父亲的凶手。
为什么当所有犯人转移的时候戒备如此松懈。
当tobias在上车的那一瞬间,明白了这所有的为什么时,他笑了。
可爱的执着的chris策划好了一切,一切的一切将带来他与爱人永久的幸福,与自由。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就只差一个最最基本的条件——Toby对chris的信任。
爱啊,是无比脆弱的,现实中的人,任何人,也许都不会想keller这样勇敢,这样坦然,这样真挚的爱,即便有了keller所有的坚强,这份爱也可以在顷刻间,因为信任的缺失而化为乌有。
从在toby的儿女被绑架,他怀疑keller的时候起,toby对这份爱,始终带有怀疑,直到keller死前,无论怎样的解释,也无法改变toby的固执己见。
也许不怪toby, 谁叫他是在oz呢?
也许keller自杀是唯一的结局,谁叫他是在oz,却还有着现在大多数人都丧失的毫无保留的那种爱别人的能力呢?
我爱这部剧集,我们不是身处oz,所以毫无保留的爱吧,毫无保留的相信他/她吧。
keller永远爱着toby
toby永远爱着keller
写于2009月5月20日晚上22:30
距看oz已有半年时间了,当时就感慨万千,写于此,仅纪念我那还未到来的爱情吧。。。。呵呵
3
我表示S1我还没进入状态。
很黄很暴力,题材无感
绝对是我看过的最棒的美剧
很强的片
监狱电影中难以超越的经典!
Augustus之所以是靈魂人物,不在於那些大話的哲理,而僅僅因爲他是一個幽靈,一個盤旋於Oz上空的幽靈。
据说当初OZ拍摄期间,剧组中有个可怕的传言,哪个演员胆敢迟到,下一集中他的角色不是被杀就是被强暴。汗……真是够寒的。
最后的大暴动没想象中的那么激情澎湃嘛。律师蓄胡子后一脸屌毛傻逼样。还是神经病吃人英俊小伙儿和提琴帅哥比较有爱。
矮油冲着公认的重口看的,结果差点把我呛着了。无美男,怨念
优秀 恐怖片
s1 8eps(1997); ...
只看到部分主角裸露的背影。没想象的尺度那么大。正面全裸的就看到两黑人。美国尺度问题就我的了解,我有不同看法,好像美国人把男人和女人裸露上半身也就是胸部看作是一回事,我觉得根本不能算,我的观念,男人只有露出生殖器才算裸露,女人则不同,女人上边和下边不管露出哪一部分都算是裸露。
哗众取宠假深沉。
里外一样的残酷社会。人类成长史,人性血泪史。大结局告诉我们:极端暴力的尽头,归于和平。(有时间还想看一遍)
OZ传统推荐语:“心脏强劲的聪明人的选择”,“一群时常全裸的帅哥彼此爱恨交织的56集”,以及“做坏事的人,也都是因为寂寞吧”---我雷,不过的确很精彩,一群犯人的斗智斗勇爱恨情仇,不可实现的乌托邦。第一季喜欢Ryan和压抑的Beecher。另:据说拍摄时迟到的演员就会被写死或强奸
暗黑之杰作
应该是用心的好片子,但是我不感冒。所以是三星。
重口味的,力荐。
OZ是现实社会的写照、也是一个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