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始一分钟我是懵圈儿的,台词进行了几十秒,终于明白这是男主的视角。
光影时而模糊时而清晰,仔细看,确实是一个眼球,微动的膜状物,还有若隐若现的光。
观众很能理解男主的心情了,或者准确地说,盲的状态。作为观影者,再等就要破口大骂了,我们是来看电影的啊。还好,男主絮絮叨叨的话转移了一部分注意力,夫妻俩的互动不乏甜蜜,更何况,男主很快就会恢复视力。
编麻的窗帘仔细到看清每个微小的方孔,玻璃隔着的绿叶光斑点点,轻风中微不可见地晃晃。男主的演技不是盖的,震惊,极度喜悦,不敢相信,尽在一张脸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说实话,夫妻俩抵着头似哭似笑的样子让人心头一软。一切都会好的,男主说。最喜欢男主的时候,无非是妻子带着他去跳舞。他感到陌生,四肢不知道往哪儿摆,蠢蠢的样子像第一次谈恋爱的小伙子。
后来,男主就变了。难怪乎,人性不可以考量。一个人得到了最渴望的东西,但凡他还活着,很难不产生更多的欲望。男主先是想和老婆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在更好的学校上学,但是渐渐的,在他获得一步步成功后,他发现自己和老婆的距离越来越远。最后的舞会,即使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也跨越不了心里的鸿沟。
个人看来,男主是在欲望,对利益,对地位,对美丽的女人的欲望的驱使下,心盲了,以至于误会老婆对自己感情的初心。最后,男主视力再次被上天剥夺,一切恍然若梦,可惜曾经的人再也回不去了。
男主错,错在欲望吗?不全是,他压抑太久了,一般正常人很难经受住大千世界的诱惑。男主内心是自卑的,但他有个很好的妻子和懂事的儿子,命运的残忍和宽容,他在大不幸后还能拥有这样的陪伴的确该感恩满足。可是,这样一辈子也罢了,但偏不。男主最后跪在妻子面前,我感受到影片一股深沉的无力感和悲凉感,然而没有答案,导演不知道,观众或许也不知道。对上帝的诚挚的信仰沦为虚伪,追索中失去初心,失去自我。繁华甚美,却是水中月影,一触即破。
看了这样一部寓言,感叹男主的颜值后,发现自己正处于“眼盲”的平淡的幸福中嘛,霎时,生活里的一些小的磕磕绊绊也有了别样的意趣。
男主最后去哪儿了?或许自杀,或许孤独地活在黑暗中。我们不得而知,小小私心,男主好好活着吧,他不过是要继续承担继眼盲之后妻离子散的又一苦难。但,活着总归是有希望的,男主的上帝说不定就又可怜他了呢。
(文/杨时旸)
在进入这个故事之前,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那篇著名的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而当故事结束之后,或许,人们又都会想起另一句曾经刷爆朋友圈的互联网格言:你未必是人好,你只是没机会放荡。
《入场券》有关一个盲人突然复明之后的故事。在人们的想象中,这样的奇迹降临之后,那个人理应更加珍惜生活,但是,这个故事却向人们展示了另一种图景。那个复明的男人加倍地宣泄着欲望,最终把原本安宁的生活倒向了崩塌。
作为一个盲人,詹姆斯过着安稳的生活,有一个爱他的妻子,一个可爱的儿子和一份房地产中介的工作——这份工作的内容就是不停地给客户打电话,只需要言语而不需要视力。理论上讲,他的生活应该一直这样持续下去,波澜不惊。但是一天早上醒来之后,他却发现自己看到了一切。医生无从解释,只能揣测是压迫视神经的肿瘤缩小或者是其他什么无法确知的情况,或许就此彻底康复,或许还会复发,总之,这像个天赐的惊喜,一次难以想象的小概率事件。
对于詹姆斯来说,适应光亮比适应黑暗还要容易,他很快就从公司脱颖而出,他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帅气的外表,只是之前,眼盲阻碍了这一切。职业上风生水起,感情上艳遇不断。他开始厌恶、摒弃过去的生活,被欲望催促奔赴看似光芒万丈的新生活。
在生活中,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能对诱惑和欲望应付自如,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被欲望驯服,而不是将其驾驭。入场券,在这个故事里是男人双眼意外复明,但入场券还可以是其他类似的任何东西,突然暴富,一夜成名,它是一种隐喻和概括,囊括了一切可以让一个人脱离平静和平凡生活,突然迈入欲望之海和人生巅峰的门票。人们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畅游和享乐,但不知不觉间会被翻覆和溺毙。
人心和人性其实都经不起检验,当詹姆斯刚刚复明之后,在酒吧看到一个孤身的漂亮女人,他们开始意涵暧昧的攀谈,那个瞬间,我们就会明白,每个人都可能蠢蠢欲动,只是没遇到恰当的时机。在那之前,詹姆斯是个本分的男人,珍惜妻子、家庭和工作,不然他又能怎样呢?一个盲人,能得到现在的生活显然已经近乎上天眷顾,但他复明之后甚至都无需过渡,就能迅速领略自己的英俊,炫耀自己的小聪明,嫌弃妻子的乏味,嘲讽仍然陷于黑暗之中的同事。人性最本质的特征不过就是此一时彼一时。你不能草率地说他眼盲时的本分都是假装,也不能粗暴地说复明后就变成了渣男,那张入场券引领他走入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他只是贪恋那新世界当中的五光十色,谁让他之前长久地沉浸于黑暗呢?所以说,对于欲望的沉溺和纵容,都带有一种极端的补偿心理,失去了那么多,失落了那么久,现在的一切贪欢在他心里都有了正当的理由。我们每一个人谁又不是如此呢?当人们从长久的逼仄生活中逃脱,谁真的能压抑那种报复性的嚣张吗?
《入场券》看起来是个小格局的故事,但当那场轮回结束之后,就会发现,它其实是个宏大的寓言,甚至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宗教气息。它让人想起著名作家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那些人性深处的贪婪和欲念被展露出来,然后施于了惩罚。突如其来的复明,又突如其来的重新陷入黑暗,神明扯动了一下嘴角,给你降下一道光,然后皱了一皱眉头,遮上了一道帘,如神启如灯灭,人就像蝼蚁,时而绝处逢生,时而跌落悬崖,狂喜和绝望都听由天命。
詹姆斯眼睁睁看着眼前的光亮和色泽一点点暗下去,哭得撕心裂肺,或许有人觉得这算是报应,但仔细想想,如果他复明后仍然安之若素的生活,他就不会再度陷入黑暗吗?如果照样得到了如此结局,那这又算是什么?事到如此,一切就又显得玄妙。
这故事像个周而复始的圆,一场欲抑先扬的恶作剧,一堂代价残忍的人性课,男人从黑暗回到黑暗,见证过刺眼的光和炫目的色。这世上最残忍的事无非是给你看到,摸到,尝到,得到一切美妙的事物,然后,全部突然夺走,你陷入的即是永夜。
如果有一天,我们得到了一张入场券,我们得以迈入那道大门,我们会如何与欲望纠缠?又或者,我们是否宁愿从一开始就撕碎那张门票呢?
1、詩經小雅谷風: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將安將樂,女轉棄予。習習谷風,維風及頹。將恐將懼,寘予于懷。將安將樂,棄予如遺。
這句話就是:嘩嘩嘩的大風不停的吹著呀,同時,這不停的大風中還帶來了陣陣的大雨。面對這大自然,我極其驚恐而害怕。這個時候,你來陪伴我,幫著我分解憂慮。如今一切災難、辛苦都過去了,我們的年歲富裕,也安樂了。可是你卻反轉,把我拋棄了,這是怎麼回事呀?呀!那嘩啦嘩啦的大風仍然繼續吹著,由上而下,吹向了大地,我正在擔心害怕的時候,你竟然一把就把我摟在懷裡,我永遠不能忘這一刻呀!然而今天一切生活轉好,我們安樂又富裕了,可是你為什麼卻在這個時候把我拋棄,並且毫無有任何的眷戀?我不明白呀!我不明白呀!
2、馬太福音十三章十二節:因為凡是有的,還要賜給他,使他豐足有餘;凡是沒有的,連他有的也將從他那裡被拿走。
3、老子說「多言數窮」,說得越多,實質上缺乏得越是嚴重。彩券(The Ticket,2016)中「我滿足於自己的生活,我不跟他人比較」這樣的禱告辭在男主角口中不斷重複,用以鎮定其內心的波動與甩不開的比較心態。所以,當男主角復明的時候,他對妻子說:「我要給你買一個大房子,我要帶你去購物,我們的生活會更好。」這句話的前三分之一與後來劇情所揭示其房仲事業相關係,中間部分開始曝露了他實際的心態與人格(怎麼不是說「帶你去旅行」呢?其中必然有市儈性的社會心理部分),最後三分之一則是證實了他的比較心。女主角回答:「我很滿意現在的生活。」則是將自己與男主角拉開了一條精神世界上無法跨越的鴻溝,離婚也是必然。
4、本來,生物的傾向就是活著,並向有益於生命發展的地方發展——這是「動物性」的天然部分,然而非「人性」的部分,因此,故事中,男主角的開眼過程有兩階段,前面是感官上的,後面是心靈上的。所謂「五色令人目盲」,感官上能見的不出於聲色,且易被聲色所麻痺而復盲,唯有心靈上意識的甦醒,才是不可逆的人性發展。
5、這個故事中的男配角,在電影後段狠狠的打醒了主角,要他爬回去向男主角的前妻求和——充分演繹了益友的角色。
6、結局最妙的部分是,銀幕上我們看到的是前妻拒絕他的求和,可是畫面淡出之後,我們聽見踏著草叢的腳步聲逐漸靠近,然後輕輕的,有一聲來自前妻的安撫氣聲。於是觀眾能了然,眼睛能看見一事並不是上帝給的彩券,上帝的彩券在片尾才真正給予了男主角,因為他「去買了」,因為他努力過。
7、故事中比較不合理的部分,是電影開頭男主角復明的狀態與反應。如果按照劇情所揭示,他與女主角在十四五年前於舞廳相遇,而當時他已經是失明的狀態,從未見過女友相貌,也已經長時間沒有見過自己的狀態。在這個前提下,他辨識事物的方式是觸覺、聽覺、嗅覺,那麼,當他復明時,不論是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或者身旁的妻子,都應該帶有一絲的好奇、驚訝、遲疑、害怕、無措……,而非只有狂喜。不過,這一點在處理他第一次見他兒子時的場景就很好——先以手觸摸熟睡兒子的臉龐,在視覺辨識前加一點觸覺鋪墊。
我想很多人在很愤懑无助的时候,都有买过彩票,带着自嘲的心态,一边想着如果中了,老子就不再过这操蛋的生活了,一边又想着,这怎么可能呢?这时候还要临时抱佛脚,想想平时都不怎么求的神,帮我这一次吧!
这电影其实就是一个中了彩票之后其实把生活搞得更操蛋的高级版。高级的金发蓝眼大表哥,失明复明后,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孙悟空,怼老师,搞外遇,骗穷人,就像那些中个100万就真以为自己能环游世界的人一样,不自量力。
直到上帝说,不好意思,搞错了。可是信用卡已经刷爆了。
可是让这电影更高级的Level2是什么呢?其实上帝要说:买彩票的人,你们都错了,因为你们只配过现在给予你们的生活,因为已经这已经是老子能给你们最好的安排了。
大表哥在教会骗穷人的时候演讲总是这么开始的:A man prays to god for 50 years, the same prayer, every night: "God, please let me win the lottery." Every night, year after year, after year, after year. And finally an angel goes to god and he says:" god, this man has been praying so long, why don't you let him win?" God says:" I'd love to help him out, but he has never bought a lottery ticket!"
是啊,你啥也不干,天皇老子也爱莫能助啊。
蓝鹅,这还没结束,让这部电影更高级的level3是,大表哥复明又失明后念的祈祷词:“I am deeply satisfied with my life and everything in it. I live for today, and I enjoy what I do. I do not compare myself to others. I am thankful for everything I have...” 这估计是他复明之前天天祈祷时念的内容。面对不完美和缺陷,我们在无力改变时只能改变自己的内心,告诉自己,要知足。就像胖Bob跟表哥干架的时候就说,大表哥曾经有他想要的一切,你丫不知足作死吧,把自己作死了。他滚回去说:老婆你香香的,老婆说:你滚。然后电影最后留下一个寂寥的背影:宝宝好无助。
其实level3就是想告诉我们,我们确实应该正视自己的生活,无论贫穷富有,无论能否与自己爱的人厮守,无论自己是不是生理或者心理上残疾,这种知足有时候不是一种自我麻醉,更是一种不伤害他人与社会的底线。前一段时间分享东坡志林的话说的也是这个理:“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勤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能耐富贵、安闲散、忍痒者,必有道之士也。”
谨以此文送给曾想中彩票的你,当然如果有天你真的中彩票了,也可以分一半给我,我可以帮你一起,耐富贵。晚安!
有些部分拍的还是很不错的,爱死大表哥了
故事核心是有古典寓言气质的,但拍得十分野蛮,有失韵味。
说教。表哥一人就值两颗星,换个人演只给一星。不接受异见。
80几分钟表哥哭着祈祷那一段....和我手术前夜祈祷的时候一毛一样。珍惜比啥都重要
丹丹龙涂发蜡的那个过程惊为天人啊,瞬间气质不一样了,觉得自己要去剪个头发了
你永远不知道上帝的馈赠是对你当下状态的奖赏,还是给了你一张崭新的入场券。
电影想说的东西很好,但也要走进科学。丹丹龙因垂体瘤压迫视神经导致的失明,后来垂体瘤不明原因的缩小,让眼睛复明了。说明丹丹龙的瘤子不严重,后来又长大影响视力了,也不是要死要活的事情。切除或药物控制限制垂体瘤长大现在是很简单的事情。
人性欲望。短评区就长相问题已经开干了。
丹丹龙这部戏把演技飙到了极致,但我却没能领会到,因为开场没多久我就已经是一具溺死在他浩瀚蓝瞳里的尸体了·····PS:一个人的长相太过英俊真的很容易让他其他的优点被忽视,但丹丹龙依然坚持用一部又一部的文艺片证明自己,真的是业界良心!
肤浅如视觉带给男主的无名快感,将看见与否当作ego的开关的思维真的很幼稚。
开头黑暗中的窃窃私语那段太长了,没有吸引到我,重见光明后男主适应快得不合常理,导致我看了三十几分钟都没有看进去
人生得意须尽欢,我觉得男主并没有做错什么,一身才华高颜值,苦于眼盲无处施展,可怜。
明明可以拍个短片偏要拉成电影的典型
67/100 主角失明复明,才发现“真正美好的东西,是不需要用眼睛去看的”。这样的剧本创意足够吸引人,遗憾的是故事的逻辑简单的像一则寓言,没能引发观众在选择面对身体困难还是社会困难之间纠结,反而落入了追名逐利不得好报的俗套当中。大表哥有The Guest串场的感觉,另外导演应该蛮爱跳舞的。
三星半。从一个“盲”字入手,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只不过,一个是得到,一个是失去。同时也塞进了许多主题,无论是重拾光明后与妻子、同事的关系变化,抑或是主角自身人格态度的转变,都会给人不少思考。以及,看见瞎了的大表哥重见光明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把他锁起来啊,就不怕被别的女人勾引走了哇...
a solid 7. 丹丹龙用这部片子里的表演证明了他论颜论演技都配得上现在拿到的越来越好的资源。还是电影开头的丹丹龙比较可爱,一头乱糟糟的黄毛好想让人抱在怀里狠狠地揉。
并不觉得男主复明后所做的就是贪婪不知足,男主想上进,可是他的妻子和朋友跟不上他的脚步了而已,这不至于要惩罚他再次变瞎吧
旁人最难体会的感受之一就是作为一个有残疾的人,表哥的演技成功传达了结尾处再次失去的绝望感。剧本设置还算有吸引力,叙事顺畅、视角统一,镜头语言传统化,e.g.主观视角展现视力的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有一种诗意和形式主义的意识流美感。中规中矩,但表哥的盛世美颜……
剧情像男主的视力一样模糊不清。像虚线一样,断断续续的。
说实话,如果我帅成丹丹龙这样,我肯定过另一种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