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对这部《鬼影实录》的续集还是有些期待的,毕竟,在看过《女巫布莱尔》和这部电影的第一集后,能有这样的期待也是自热而然的事。但是结果,你却只能奉上一句什么玩意儿,甚至连骂人的冲动都提不起来。那么,这种期待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倘若你还未体验过这样的感觉,那我建议你去看看这部电影。而且,透过这部电影,你也许会非常之痛恨前戏这个暧昧的能让你的期待更兴奋的词。
论起这种伪纪录片类得恐怖电影,我的印象中只有《鬼影实录》和《女巫布莱尔》这两部而已,倘若还有其他的,我想,大致也不过如此。至于《鬼影实录2》这部电影,我实在是已经没有了印象。看片的顺序也是按着上文的所叙。记得那时,《鬼影实录》口碑爆棚,票房诡异,以至于当时的我总觉得该电影的以小博大的诡异票房比之电影本身,倒是更加值得让人称道。慕名之下,看了这部电影,最后的感觉是,口碑爆棚和票房诡异这两个词的中间必须加上“应该”这两个字,只有这样才合乎看完片子的心境。当然,不否认有新鲜感的因素在作祟,但这是其次。主要还是电影有这样的实力,有这样的资格。尔后,又更加的慕名,看了《女巫布莱尔》。若是抛却《鬼影实录》给我的先入为主的感觉不说,我更喜欢《女巫布莱尔》,因为除了神秘的灵异现象,这部电影还表现了人与人在特殊环境里的“诡异”关系,二者相较之,后者更加的让人恐惧。而这也符合‘人才是最真实的恐怖’的俗话。
从很早前的《女巫布莱尔》到较早前《鬼影实录》,实是有太多的相似。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种潮流的轮回,而这种潮流与其新鲜度实有莫大的干系。就像是多年前,巴黎的时装大师们说,今年应该流行这个颜色和样式,于是这个颜色和样式火了。然后时隔多少年,巴黎的时装大师们又一次单手托腮,盯着多年前的那个颜色和样式说,今年让它再流行一次。于是这个颜色和样式又火了。看罢这两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而《鬼影实录2》来的太急,来的太快,像是赶着鸭子上架似的,囫囵吞枣般的滥竽充数。巴黎的时装界是不会这么干的,而热衷乘热打铁的电影界会这么干,但往往都很二。
说回这部电影,该死的冗长前戏毁了一切。将近90分钟的时间,前七十几分钟的时间在晃动的摄像机和让大家来找茬的画面里度过,让人昏昏欲睡,而最后十几分钟的所谓高潮就这样被冗长的前戏给淹没了,试问,当你已经兴味索然的准备放弃时,那一点突然而起的感觉还能有效果吗?更何况,那点高潮还是假的。只能说,一个蹩脚的恶魔折磨人的故事,当个纪录片的形式来拍,可真够伪的。
真的真实吧,
就好像在监控室里看了尽两个小时的闭路电视一样
没有任何背景音乐 所有的惊吓都没有征兆
没有往常恐怖片的音乐渲染 如果是在电影院的话恐怕要被吓出心脏病
但是缺点就是节奏太慢了
前面一个小时很无聊都要睡着了 突然就被掉下来的锅子啊 关门啊的巨大响声吓醒了 尤其是孩子妈在厨房 柜门都突然打开的那一幕 真的是会吓出心脏病
后面节奏速度上来了 鬼们也都跑了出来
里面的每个人见鬼后的样子是非常真实的
如果按照纪录片来看就普普通通还算不错 如果当成一部恐怖电影来说 不怎么样吧😌
哈哈,是看了第一部后来看第二部的,感觉比第一部好看,觉得第一部拍的挺真实的,虽然只在最后被吓到了一下,可是,只要仔细想想一些细微的镜头,心中不免还是会惊一下的。关于第二部,我觉得自己有点搞笑呢,看电影过程中,第一次被吓到居然是丹尼看了录像后发现半夜那个游泳池净水器会自己爬上岸,为了证实不是鬼的作为,他居然去泳池旁做实验了,结果他成功了,那个净水器果然自己跳上来了。。这是我电影过程中第一次尖叫。。。居然不是关于鬼的。。。唉。貌似这个片子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哦,故事是发生在第一部的前两个月的,丹尼在屋子装了6个摄像头,每次播放摄像头的画面时候,注意力就会不自觉的集中,看看画面会不会出现什么诡异,然后柜子突然间打开的那一幕,我又尖叫了。。。原来大白天的也会闹鬼呀。觉得丹尼是在是太固执了,如果早点相信那个西班牙女人的话,早点考虑太太跟女儿见到的诡异现象,也许后来就不会那么悲惨了。还有觉得影片中的狗狗戏份也很重啊,可能最近看的狗狗电影多了,觉得这个狗狗很忠诚,很有责任感,每次鬼来了,狗狗总是能第一个发现。。。所以,狗狗第一次去闻地下室的门的时候,我就有预感,那里一定会发生点什么事情,终于到丹尼的太太被鬼拖到地下室的时候,验证了我的想法。不过,想起来丹尼太太被拖的画面,心里就觉得毛毛的,导致之后去卫生间的时候,总觉得开门后门口会有什么东西突然出现似的。。。另外,那个baby也很可怜啊,那一幕baby被一个无形的力拉下婴儿床,真心觉得诡异,不是传说baby可以看见一些灵异的东西的么?所以,觉得影片中婴儿房里有狗狗保护,是很好的。丹尼的太太最后是不是被鬼上身了呀?丹尼去地下室救亨特的时候,看的不大明白。。。最后,凯特出现了,把坐在沙发上的丹尼杀死了,然后上楼去把丹尼太太杀死了,这里也看的不大明白,凯特是杀完自己男友之后,就来杀丹尼一家的么?因为我看见凯特的一身衣着跟第一部是一样的。电影看完之后,觉得印象很深刻的是:游泳池的净水器,第一次播放晚上游泳池画面的时候,净水器是在水池里的,然后第二天的时候,丹尼会把净水器扔回游泳池里,然后每次看到净水器的镜头,都会引起恐惧。第二个印象深的是狗狗,每次鬼来的时候,狗狗都会有动静,所以,每次看到狗狗有动静,气氛就会紧张起来,到后来狗狗居然被鬼伤害了,可怜的狗狗。第三个印象深的是丹尼在屋里装的6个摄像头的画面,影片中不断的插播,每次一看到,心里就紧张起来了。所以,没事还是不要搞这些装备来拍录像,某天回看的时候,发现有不妥。。。就后悔了。第四个印象深的是丹尼太太被拖下楼梯的时候,觉得,之前想象的有形的那种面目狰狞的鬼,没有这种无形的鬼来的恐怖,因为你看不到,所以不知道它在你的何方,下一步会对你做什么,这让我想起了第一部的时候,凯特的被子被无形的力掀开,然后凯特猛的被拖下床。。。够吓人的。。。嗯,以后,我们还是要相信家人的话,像丹尼那样固执的性格,总以为家人见到的诡异想象是假的,甚至还炒了西班牙女人的鱿鱼,到后来,还不是要把西班牙女人请回来,呵呵。事出必有因,谁也不会平白无故的说一些古怪的话吧,至少,觉得是荒谬的谎言的华,也该去证实下,才下定论,不然后悔莫及啊。想看第三部的,可是男友不在,不敢自己看啊。。。
补充一点疑问,关于那张被烧的照片,到底是不是丹尼想嫁祸给凯特呢?那张照片就是出现在第一部里头的照片。到底是不是像阿丽说的那样,是人类和魔鬼进行了交易,所以魔鬼要来要走他们的第一个男性后代呢?
刚看了下美国的上映日期,这次澳洲居然提早美国2天有余就首映了,也许是去年没赶上鬼月上映的补偿吧呵呵。尽管早在数月前就看过俗套的预告片,可还是抑制不住要去电影院看的冲动,去年实在是把我吓得够呛,我觉得这种片还是在大屏幕下和其他观众一起大呼小叫,大骂SHIT! Fxxx!比较有看鬼片的气氛。一如第一部一样让人压抑的透不过气来,第二集一开始还是故弄玄虚的来了好几夜的看似没什么事发生,然后突如其来的音效,以为慢慢进入高潮,没想到接下来的几场戏观众开始不断笑场。包括baby戏,衣柜,镜子,宠物,游泳池等等本以为是可以让魔鬼大肆出镜的戏居然都没有出现,反而是厨房和储藏室成了这集的主场,来来回回好几个角色都出事了,可是男主还是一味展现出自己的“无神论”观点,太不符合情理,感觉编剧变脑残了不少,也许就不是出自一个编剧。没开始没多久就出现了上集的女主和男主,心里想原来这部是上部的外传或前传,貌似也只有这点让我猜中了。因为本来就知道上一部是假的了,这次居然又出现了上集中本来已经死去的男主角,让“假”的成分更加升级,看上一集时候的那种真实的,莫名的压抑的恐惧感已经荡然无存(当时看的时候就是当真事儿来看的)。所谓的伪纪录片的模式也没带来多少真实的恐怖,这下观众只能期待导演弄什么新的招数来吓唬观众了,可惜新意有限,鬼拖人,沉重脚步声,窒息的安静,拿门做文章,黑暗的茫然感都是似曾相识的手段,甚至少了很多第一集中把观众吓得喊妈的奇妙手法,只能说小孩子和鬼的对手戏演的还不错,不知导演如何运用的特技呵呵。结局男女主角死的方式更是无聊+想骂人,甚至有鬼佬喊话refund!就这么草草一个死法儿怎么对得起辛苦期盼一年的影迷啊,难道出碟时候再来个多结局惊喜?这剧我估计就此打住了,如果再没新意很难再有突破了,导演也太省了,上集虽说是DV拍的,好歹也要想下镜头如何运作如何带观众进入角色,这次可好,大多场面都是固定镜头的家庭监视器拍摄,连摄影师都省了,剧本也是虎头蛇尾,最后黑了快半分钟,突然宣布结束,大多数人都在茫然中走出电影院的,估计脑袋里都是脏话。。。今年鬼片好像又回归到以儿童的眼光来审视魔鬼的存在,月底上映的《童眼》好像也是类似角度。作为此片影迷可能多数人会失望而归,但是如果从没接触过这个系列的观众,可以大胆走进戏院一睹“真实感”鬼片的魅力,保证不敢自己在家过夜或者也会好奇的架起一部DV拍摄自己入睡后的世界了....
2009年小成本的恐怖片《鬼影实录》把《电锯惊魂》拉下了万圣节档期票房冠军的宝座,去年《鬼影实录2》继续扮演了“电锯杀手”的角色,尽管《电锯惊魂7》标榜着终极版和3D的噱头,但面对来势汹汹的鬼影,这曾经的票房大佬,如今只能选择黯然退出,而鬼影系列取而代之,开辟了万圣节档期的新王朝。
鬼影实录系列完全模仿了前辈《女巫布莱尔》的成功经验,DV的拍摄手法、病毒式的宣传营销理念,装神弄鬼的剧情……当我们把这些元素全部集合在一起时,可以用一个很中国化的词语来形容这部电影——忽悠。该系列的第一集通过一对新婚夫妇闺房闹鬼的故事成功的为电影忽悠来了一批粉丝,续集更是全家总动员,一家四口组团来忽悠观众,尽管制片公司为续集投入了更多的忽悠资本,但这部电影的忽悠智商却没有任何的提高,相比第一集反而有点下降。
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忽悠,必须具备多种忽悠手段,不能仅靠几个脑筋急转弯来骗人。而续集电影想要继续延续辉煌,也不能一成不变的挪用前作用过的伎俩,但《鬼影实录2》是明目张胆的轻视我们这帮观众的智商。电影中很多的片段诸如,深夜中忽然打开的房门,黑暗中忽然亮起的吊灯,静谧中忽然发出的古怪声音……对观众来说都是似曾相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同样的故事,这就是对两部鬼影实录最合理的比较。最令人可气的还是电影结尾,记得第一集中,最后一个镜头还给到了那个一直藏在暗处的恶鬼,而这部续集的结尾却没有了前一集中的惊魂一瞥,观众在辛辛苦苦等待了90分钟后,仅仅看到的是一个恶鬼附体女人的大屠杀,这样的情节设置难免令人失望。
恐怖电影最惊魂的片段是恶鬼现身的那一刻,但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却是电影凝重出的那种近乎窒息的惊悚气氛。家宅闹鬼是一个很适合渲染惊悚气氛的恐怖主题,但那些鬼影瞳瞳的伎俩在第一集中被主创人员们用到了极致,《鬼影实录2》里我们看到的只是电影在不断的重复第一集中发生过的故事,那些熟悉的画面如闪回镜头般机械式的一帧一帧的在观众眼前跳过,但曾经的惊悚和惘然却荡然无存,用相同的逻辑思维构造出的剧情,可以让观众很容易猜到电影下一秒将发生的事情。可以说《鬼影实录2》几乎丢掉了恐怖片最重要的东西,而在朝着一部无聊的家庭喜剧录像带的趋势发展。
尽管电影的品质大不如前,可去年万圣节的票房大战,鬼影依然将终极电锯踩在脚下,这其中粉丝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电影的忽悠手段没有变,可观众依然希望在忽悠中可以寻找点乐趣,这就如同现今的春晚,虽然本山大叔的小品一年不如一年,但每年除夕夜,我们还是想在他的作品中寻找那么一两个笑点。就现在的形势看来,鬼影系列还会义无反顾的忽悠下去,毕竟三百万美元的忽悠成本可以忽悠来近亿元的票房,如此可观的利润,怎会让那些好莱坞的制片人们轻易放弃,只是这部电影今后的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却是个未知数,如果电影继续以家庭录像带的方式来面对观众的话,我想这个系列的寿命绝对不会长过电锯惊魂,那时候即便是粉丝也会清醒的意识到电影的忽悠本质……
有点恐怖呢Haydon with Chase
俺膽子真心小…> <我在過道上看,馬麻路過還嚇了我一下,還說【怕麼怕的,看麼要看的】TAT
观众尖叫的次数还没有笑场的次数多!
没一的气氛好,多个监视器对需要观众自行想象的恐怖进行渲染时,在视觉表现上过于直观,个人认为是败笔;有点儿喜剧效果;中间几个亮点桥段,大多数都是意料中的一惊一乍,靠的是影院气氛烘托,有的红果果的致敬于其他经典恐怖片;对结局不太满意,本片是基于第一部剧场版结局结束的
"鬼影实录 每晚一部。。。""您这样自虐为哪般。。。"
恶魔的力量强于鬼魂,当祖辈和恶魔交易之后如果没有履行承诺就会使第一个男婴儿失去灵魂,纪实方式的恐怖片是新潮流,洗
前传
能不能别总拽人脚,换换头发什么的行不行
吓死爹了
第二部 就真的 弱下去了!!!
沒有一好
这部剧情有点扯
无前戏,无高潮
啧啧啧。。谁打扰了谁。。
炒了第一部的冷饭。
一惊一乍
和1相比没进步 但也没什么明显缺点 照葫芦画瓢不思进取而已
很显然比第一部差不不少。主要是没新意~~
如果说续集可以用来证明“第一部原来还算不错”,那么《鬼影实录2》还真是成功了。
整个电影院全场女生一起尖叫的情景还是蛮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