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新一踢足球不小心把水管踢断了,兰在一旁哭,一起打棒球的萩原一行人从旁路过,萩原出手相助,拿棒球成功堵住了断开的水管两边的喷水,然后喊松田打电话给水务局。
三年前,松田警官危机时刻想起此事,用口香糖阻止了炸弹的两种液体相遇,成功脱身。
然后是现在,柯南以此事为灵感,用超大气球阻止了炸弹的两种液体相遇,救了无数人。
萩原地下有知的话,必然是欣慰无比的吧。
之所以给4星影片本身给3星其中一颗是柯南情怀党了(具体不想剧透太多….因为大部分朋友还没看,一部分情节有时间线收束但还是不会影响主线,整部下来有笑有泪了而且就像ポスター一样,高木和佐藤撒糖还是很温暖的,每个角色在这部里都有高光时刻,虽然毛利大叔这一部里没有太多戏份但出现的时候也是狠狠的大叔max朋友们可以期待一下哈哈哈哈
像之前笔记说的那样惊艳可能还是欠一些火候了🤣但还是那句希望越来越好吧PS结尾有彩蛋哦友友们不要错过lol
和小伙伴在自习时偷偷从iPod上看柯南算是上学最快乐的回忆。现在想来,大家喜爱柯南是因为它的确定性:几乎每次名侦探柯南都能找到那个真相,协助警察抓到凶手。越长大就越发现生活中的变数太多,有时甚至感觉会被变化淹没。而柯南就像是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在如此多的不确定中带给人们一些稳稳的慰藉。
这么多年没追剧,柯南还是没变回大人的模样,但他依旧有着一双睿智的眼睛,能发现罪犯留下的种种破绽。普拉米亚这样能干又会演戏的罪犯居然也被他轻轻松松找到。如果在现实中多一些这样的帮手,犯罪分子大都不会逍遥法外。
这次剧场版《万圣节的新娘》与时俱进地加了超级solo女反派,看得非常过瘾。有些女生看起来像普拉米亚那样柔弱,实际却是厉害到让人无法想象。就像看书不能只看封面,人也不能只看外表。类似看面相这样的伪科学应该趁早从现代社会中淘汰。
柯南中的感情线也很简单,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新一心里还是只有小兰。小时候的我们可能也会这么幻想,这辈子如果找到一个像新一这么专情的对象应该会很幸福吧。这次看柯南是和我先生一起的,和他一起边看边回忆小时候的种种真的是好快乐。祝大家也能和自己爱的人一辈子在一起,在不是那么漫长的生命中作彼此像“柯南”一样的注定。
从结论说起,万圣节的新娘在推理上的设计并不少,而且相较于其他的剧场版篇目也不落下风。这里首先要明确一点,我所说的“推理”并不是“侦探一本正经地向大家说出对于案件的分析”这一形式或流程,也不是“观众猜不到凶手是谁”这一结果,我想推理小说中也不乏“没有详细的解密过程”或者“提前猜到解答”的情况,但这不能作为“本篇没有推理”的依据。我在这里所说的推理只是依据前文给出的伏线得出解答而已,而在万圣节的新娘中也就是指“在保证公平性的情况下指出who,how,why。”
一 who的设计
本篇的嫌疑人很少,准确地来说只有两个人,所以很多的观众都认为who太明显了。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而且我认为本篇的核心的谜题也不在于who,而在于why和how,但是这并不代表编剧在who的设计上没有花心思。
在研究如何推理凶手之前,我们不能忽略本篇的解密需要先确定凶手的范围。虽然观众都知道嫌犯只有两人,但是这次的案件是在开放场景发生的,柯南作为侦探不能这么随便地将嫌疑确定到这两人身上,而圈定嫌犯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回收伏线同时解密的过程。“凶手执着于两人的婚礼”,“灰原在案发前捡到纸条并交还给了被害人”“小兰曾经告诉两人有个孩子捡到了被害者的东西并交还给了死者”和“少年侦探团遭遇爆炸案”这四点推理出犯人在废弃大楼安置炸弹的真是目标是杀害看到纸条的小孩,由此推测凶手需要知道“少年侦探团的人看到过纸条”和“少年侦探团会去废弃大楼”两个信息,进而才确定了凶手的范围。
然后来看一看关于who的误导,在明确的嫌犯如此之少的情况下进行误导是很困难的,但是我认为编剧的误导仍然是成功的。柯南脑中闪回了前文的伏线之后,编剧借小兰之口说出了“丈夫是凶手”这一误导项,同时回忆起“他退休之后很少和人接触”和“丈夫右手曾经受伤”两条伏线,同时结合柯南和小兰的对话在最后的解答之前对观众进行了误导。至少我有一瞬间是被骗到的,毕竟全篇明显侧重于刺激的情节,这样简单的解答也就变得顺利成章了,不过事实证明我还是想的太简单了。因此,虽然嫌犯很少,也很容易猜中,但是不可忽略其中存在着明显的误导上的设计,这在剧场版中我认为并不多见。
最后,来看一看最后确定真凶(妻子)的过程,虽然在解答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个解释的过程,但是同样存在着伏线。结合“凶手在和五人组对决时右肩受过伤”,“抬起左手帮丈夫拿下黏在手上的发票”和“抬起左手摸丈夫的头发”三条伏线锁定了凶手(那两个俄文的单词其实也是,但我感觉给的太直接了一些。)因此不难看出,虽然谜底看起来简单,但是其中是存在着收伏线和解密的,只是并没有将这个过程表现的很明显而已。
当然,在who上的解密仍然是存在问题的,在柯南已经提出了“肩膀里的子弹”这一关键证据之后,佐藤还指出了凶手有一个“说漏嘴”的失误(伏线),可以想象这一环节可能是希望给佐藤一些表现的机会,但是这个伏线存在很多的问题。第一,太简单,很无聊。第二,在已经提出关键证据,锁死凶手的时候这个证据很突兀。第三,凶手在设定上是很强的,犯这种低级错误破坏了人设。当然整体来说,我认为本篇在who上并没有放水。
二 why的设计
本篇的why是解答的核心之一。本篇的why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案件的核心,也就是柯南和凶手在停机坪上提及的动机。另一个是案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少年侦探团在废弃大楼遭遇炸弹的原因。
先来看一看少年侦探团在废弃大楼遭遇爆炸的事件,在前文我已经提到了有关这个事件相关的伏线还有这个事件本身作为伏线的作用。这里主要先来说一说这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凶手和少年侦探团是第一次见面,对于他们的行动风格并不了解,却敢操纵他们自己跑去废弃大楼,然后一起走进房间,因此我认为这个计划是存在问题的。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接下来看一看更为关键的核心动机。
本篇的核心动机简单来说就是“凶手打算将与自己敌对的组织全部诱骗到涉谷,利用炸弹将他们一次性全部除去。”这个动机同样是可以推理的。首先,在营救千叶这一环节给出了“存在一个全世界追着凶手跑的组织”这一信息,这就是解答的基础。“凶手放出自己要退隐的消息”和“组织成员掌握了凶手行动的地点”这两个信息就指出了“凶手诱导组织成员集中到涉谷”这一可能性,进而推出动机。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个人是比较喜欢的,不过误导性不好说。
三 how的设计
本篇的另一个核心我认为是“凶手打算以何种方式解决组织的成员,”也就是how。这里的how我指的是凶手在涉谷设计的大炸弹。我在这里要指出,从烧毁的纸条猜出现场为涉谷只是解密的第一步,个人认为“地点在涉谷”这一点本身才是真正的伏线。
不过我们先把目光移回故事的开头,在整个故事中特制的炸弹出现过好几次,反复向观众强调了“炸弹中存在粉色和蓝色两种液体,且当这两种液体接触时炸弹就会爆炸。”这一信息在开头的项圈炸弹,三年前的废弃大楼的炸弹,少年侦探团在废弃大楼中遇到的炸弹以及柯南和安室的交谈中都有提及,这条伏线可以说是大大方方地摆在观众面前,但是我作为观众在解答出现前仍然不知道它的作用,甚至意识不到这是伏线,我认为这一设计是成功的。
好了,接下来回到刚刚提到的“地点在涉谷”这一伏线,本篇将其中隐含的“涉谷存在高度差”这一信息(虽然国人可能不知道,但在日本这可能是常识?)作为了伏线,也就是说猜到地点并不是结束,而是得到了一个新的伏线。随后在柯南赶往现场的过程中有出现“大量粉色的南瓜灯”(没错,和炸弹液体的颜色是一致的,看似是节目效果的颜色很可能也是设计的伏线),结合以上提到的几条伏线最终才得出了“将液体放在南瓜灯里,利用涉谷的地形,让两种液体在街道中心会合,最终引发爆炸”这一诡计的解答。因此,这一诡计是公平的,是通过回收伏线得出的,所以我认为这也是推理的一部分,而且就其想象力和规模来看我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点子。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诡计确实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凶手如何准备炸弹?凶手如何布置现场?现场的下水道怎么办?问题多多啊。最后再稍微说一下这个诡计是否可以交给柯南来解答,我认为是不合适的,因为如果柯南早就看破这一诡计的话那应该尽快让人回收这些南瓜灯,那也就没有最后阻止液体交汇的情节了。
四 总结
综上所述,本篇的推理浓度不低,在who,how,why三方面都有花功夫设计。此外,本篇也搭配了充足的伏线,而且在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伏线的处理是不错的。
第一,在所有伏线中不乏思路巧妙的地方(比如炸弹结构的伏线以及通过人物动作,也就是画面呈现的伏线)。第二,本篇的伏线分布的比较均匀,全篇根据主要的情节可以拆分为多个环节,比如第一案前后,三年前的事件,少年侦探团遭遇炸弹,千叶被绑架等,几乎每一个环节在保证剧情的同时都加入了解密需要的伏线,这一点是很好的。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这样的伏线密度或者说解密水准和其他所有柯南的剧场版对比我认为也是不落下风的。
(以下几段泄底贝克街的亡灵,通往天国的倒计时和迷宫的十字路口,没看的可以直接划到最后一段)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其他的剧场版。首先来看贝克街的亡灵,作为柯南剧场版中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其在伏线设计,解密,意外性上很可能还不如万圣节。现实中的案件优作只是提出了诡计(现场有金属探测器勉强算线索吧),回收的伏线也只是“小孩踢球时拿过刀”而这一伏线指向的是证据而非解答。
再来看游戏线,游戏中的解密主要是一些即时的推理,譬如莫兰上校出千的手法,酒馆座位的真实主人,车夫的身份,如何确定开膛手杰克的身份这些,有些效果虽然不错,但是并没有什么伏线,大多是给线索就直接推理。收伏线的地方只有最后“诸星=宏树”这里,回收了“诸星在时钟倒转之前就注意到问题”和“诸星作为足球少年对足球没兴趣”两点,且先不说伏线设计的质量如何,单是数量就差了一大截。因此贝克街虽然成功将小推理融入了故事,带来了情节上的精彩,其推理实力可能并不高。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通往天国的倒计时,这也是一部评价不俗的作品,我认为本篇的核心谜题在于凶手的why,who、how和DM的解答在伏线设计上并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那么看一看动机涉及了多少伏线,“破碎的酒杯”,“角度相同的画作”,“拉着窗帘的画室”,“建筑的位置”,“第三案尸体的位置”和“没有破碎的酒杯”总共六条伏线/线索,万圣节相比之下同样不落下风,甚至还涉及了更多的方面。
最后再来看一看迷宫的十字路口,本篇的核心解密有三点,第一是who,第二是暗号,第三点是how。暗号的解答用到的伏线只有一开始的皮球歌和调查过程中给出的地图。who和how的设计就更加简单了,who的解答上最有用的伏线只有一个口误(日语梗+冷知识,个人认为很一般),暴露了凶手会使用武器的事实。而how所用的伏线就一个“听到过落水声”。由此可见,本篇虽然形式上很有推理的样子,但是解密的设计并不突出。
由此可见,如果只看解密上的设计万圣节相较于早年最知名的剧场版仍然可以一战。
(以下无泄底)
不过在看过全篇之后也很容易发现,万圣节的新娘中并没有一个有序的完整的条理清晰的符合一般形式的解密过程,本篇将解答简化拆分之后放到了终盘的各个位置,导致解密感有所减弱。但是作为一部荧幕爽片,我认为这一选择并不是一个不好的选择。因此,本篇作为柯南剧场版是有不俗的实力的。
看完全片我只想说,普拉米亚也太他爹的厉害了!!!
先是三年前,她一个人对上警校五人组中的四个,两次险些成功干掉当时的主角,差点让她把整个楼炸了,最后全身而退只是肩膀受伤,但凡警校四人少去一个,松田和零就至少有一个要交代在她手里了,没死完全是人数优势
到了三年后的现在,婚礼上身份暴露,未婚夫知道了她就是犯人依旧苦口婆心喊她住手,我以为按照套路,她其实也是有点被打动的,接下来会上演“你以为我舍不得杀你吗?!”但又有点下不了手这样的情节,没想到这姐们机枪扫射完全不带一秒犹豫的,不愧是你!
不过想想也是,年轻漂亮身材好的温柔俄罗斯美女怎么可能跟你一个五大三粗的退休大叔发展出相爱相杀的感情线啊,你要是长成松田或者零那样还有点可能,可你是吗?不是偶像剧男主的脸就不要幻想偶像剧的情节
后面跟零在直升机里打架,她身负旧伤右手不能用还刚脱臼过一次,居然依旧可以和零打个平手。直升机坠毁,零动弹不得,她却啥事没有甚至可以摸出把刀来继续拼,要不是被偷袭,酒厂就要少一个心腹大患了
不知道是哪个小孩子疑似目击到了关键线索?那就把所有小孩一锅端了!好多人看到了她的长相怎么办?直接把整个涩谷炸平!够狠够疯够坏啊
以及她为什么可以把高领紧身衣穿在大领口露背婚纱里面?还是说其实不是穿在了婚纱里面而是在脱婚纱的一瞬间来了个一秒换装?这可是怪盗基德的技能啊
身手矫健不输库拉索,心狠手辣不输琴酒,还懂炸弹会搞大场面,如果是一秒换装的话算她三分之一个基德,再加上掌握着波本是个条子这一重要情报,普拉米亚你糊涂啊!为什么要单打独斗?你不知道组织有多需要你这样的标准十恶不赦大反派来平衡一下红黑势力!你不知道琴酒这些年独自支撑组织混的有多惨!
也侧面反映了组织是真不行啊,普拉米亚这种名声在外的超级杀手,人家可能不知道你们,可你们不会主动去找她吗?活该你们被小学生玩弄于鼓掌之中!又或许是组织里真没几个真心实意做事的人了,全是卧底和废物,根本没人想到要吸纳新鲜血液,但不论哪种,组织都快玩完了,建议早日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
更新一下
这位网友的评论很有创意,假如真的有这么一个柯学世界的平行宇宙,普拉米亚加入了组织,伏特加简直就是为她而生的代号,“经组织讨论决定,现任命普拉米亚同志为新伏特加,原伏特加卸任职务后担任琴酒同志随行司机,不再授予代号”
来日本第七个年头,终于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了柯南剧场版。
不管迄今为止看过多少动漫,将来还会看多少动漫,对我来说,柯南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从捧着电视机看国配;到用零花钱买盗版碟,注册在线影院;再到逛论坛,等字幕组;最后到在日本电视上看首播,进电影院看首映...贯穿以上所有时期的作品,至少在我有限的生命体验里,只有柯南一部而已。
1999年的夏天,陪伴我度过人生中第一个为期两个月的假期的,就是柯南。柯南也是唯一一部我可以摆摆资历,说“刚引进我就看了!”的动画。当时柯南接档的是龙珠还是灌篮高手,播出的频道是西湖明珠频道还是生活频道,这些记忆已经有些模糊。只记得某一天电视上突然出现了一小段现在看来应该被称作“预告片”的动画:一个纤瘦的长发女生在黑漆漆的洞窟里一脚踩空,即将跌落之际被一个西装配短裤的眼镜小鬼一把拎住。旁白说之后会播放这个叫做“名侦探柯南”的动画片。听名字像是侦探题材(一年级又哪里知道什么侦探),看预告片完全不知道正片是什么内容,总之先看一集再说。这一看就不可收拾了。简单而巧妙的诡计、露骨的凶杀现场、还有吃了药身体缩小的奇妙设定...看着电视机里面的一年级小鬼智勇双全装逼耍帅,电视机外面的一年级小鬼仿佛是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一天两集,暑假还没过完,第一批被引进的前105集台配就放完了。我和柯南的第一段交往,就这样定格在了片头曲《謎》、片尾曲《願い事ひとつだけ》,定格在了开场白“现代社会中弊病丛生,大家要注意柯南做的推理哦!”定格在了一个暂时还没有灰原的世界,定格在了刘杰、吕佩玉、冯友薇们完全不输原版的配音里。学生生涯的十几个暑假,每天啃红豆棒冰看柯南的一年级暑假,是最开心的。而且,刚一开始就经历了这样一个夏天,叫人如何认为自己的童年是家有儿女、武林外传、喜羊羊呢?
容我再说点别的。多年后看了原版我们知道柯南ED的一部分画面是当集正片画面剪辑而成,这当然是制作组为了省力才这么干的。谁知引进版变本加厉,四首ED《Step By Step》《光と影のロマン》《君がいない夏》《願い事ひとつだけ》,都各只用了一集的画面。分别是《消失的尸体》《暗夜公爵杀人事件》《米花之狼杀人事件》和《滑雪别墅杀人事件》。以至于我天真地以为,这四集被剪进去的画面就是那首ED的本来模样。但是回过头再看,这么想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特别是暗夜公爵那三集的画面和宇徳敬子的光与影的浪漫,简直没有一点违和感,副歌的旋律仿佛动画里伊豆海岸的公主风拂过耳边,让人身心愉悦。以至于你会猜想引进方这么搞是不是故意的。
之后,这105集柯南,以无间轮回之势,在所有能播放的电视台重播了无数遍。直到——
2006年9月1日,“禁播令”正式生效。各大省市电视台的境外动画播出戛然而止。其实规定的禁播时段只有晚上五点到八点(后来延长到九点)。但是八点以后本来就没有哪个台会放动画片,所以实质上,始于八十年代末,通过电视机收看境外动画的年代就这么结束了。上百部作品,和她们略显土气的译名、“出于好心”的删改、画蛇添足的翻唱,以及,超越同时代本土作品若干身位的,基本可以算是原汁原味的剧情一起,被永远封入了一代人的记忆宝盒。
还好,电视的黄金时代虽然结束了,盗版碟和字幕组却在蓬勃生长着。特别是字幕组。最初受到引进动画滋养的一批人,大致也成了大陆字幕组的先驱者。在他们的努力下,柯南走下电视机荧幕之后,径直走进了电脑屏幕。一口台湾腔的江户川柯南,终于也说回了母语日语。事务所和探梦相继建立,来自天南海北的柯南爱好者们从此不再流离失所。它们各自下属的字幕组则让人们有机会为所爱之物贡献力量。
同时,我也知道了柯南不止有电视动画,还有电影,也就是所谓的剧场版。正如我们对“日本动画电影”的概念多半来自于吉卜力,我们对“日本电视动画的剧场版“的最初认知,十有八九就来自柯南。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反正当我得知TV已经这么好看的柯南,居然还有剧场版的时候,立马冲向了家附近的碟片店。冲进去之后,我又震精了。不是吧,居然还不止一部。而且,这剧情简介写的都是神马!阿笠博士、妃英里、毛利小五郎先后遭遇暗杀?黑衣组织找到了灰原哀?新一在小兰和柯南面前突然现身?卧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在等着我啊!后来,几个和我有同样想法的同学,集资买了一张盗版《引爆摩天楼》,在一个本该去庆春路大草坪踢球的艳阳高照的礼拜五下午,去电视机最大的那个同学家里办起了观影会。大家坐在地上、蹲在地上、摊在沙发上、骑在沙发扶手上、像毛毛虫一样贴在沙发顶上,这群平时上蹿下跳猴子一样的小学男生,犹如被施了魔法,度过了安静如鸡的两个小时。
影片的最后一幕,小兰傻不哩叽地说出她剪蓝线的理由,主题曲《happy birthday》的前奏响起,镜头渐渐拉远,制作人员名单开始滚动。我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过瘾直冲脑壳。这TM也太好看了吧!!和你看过的所有中国的外国的、真人的动画的、商业的文艺的,所有电影,所有动画片,都不一样。岛国人拍不来真人的大场面,但把大场面做成动画那是驾轻就熟(虽然后面走火入魔了)。再加上他们那份独有的细腻,成就了一部定位现代都市、情节到位、场面宏大、包含了悬疑、推理、凶杀、灾难、爱情、友情等元素的动画娱乐大片,这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都可以算是划时代的作品,更别说是海对岸的我们了。在接触更多作品之前,柯南剧场版就是我心中日本动画剧场版的丰碑。
要说哪部柯南剧场版最好,基德粉会说《世纪末的魔术师》,灰原粉会说《通向天国的倒计时》,喜欢京都的观众会说《迷宫的十字路口》,福尔摩斯爱好者会说是《贝克街的亡灵》...而我会不太理智地选择《引爆摩天楼》。柯南剧场版自从儿玉兼司收山之后,高潮部分柯南各种开挂开得离谱就一直为人诟病——看柯南那我还不如直接看好莱坞大片。可不要忘了,柯南剧场版开天辟地的第一部,直接就是小兰一剪子决定摩天大楼炸不炸飞的排场,够大了吧,可这和离谱无关。前半部分柯南的判断稍微迟了那么一点点,就被炸弹的冲击波送进了医院。最后的拆弹,柯南尽管使劲全力,最终还是要面对听天由命的时刻(判断出了剪红线会爆炸但是来不及和小兰说)。 这是柯南剧场版二十多年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克制”,也是我《引爆摩天楼》我最喜欢的地方。
过去一年,许多动画作品迎来了终焉。大名鼎鼎如新世纪福音战士,相对小众如苍穹之法芙娜、交响诗篇。可比它们年纪都大的名侦探柯南,却还在周而复始地更新着漫画、动画,剧场版。曾经,每年十月等待字幕组放出熟肉是柯南迷乃至全体动漫爱好者的大事,aptx4869和星光比速度、比质量,好不热闹。作为观众,你也乐意为体积巨大的熟肉付出下载时间。自从m11断崖式下跌后,人们对柯南剧场版的印象,逐渐变成了柯南在剧场版里什么都干除了好好推理。就连制作组处心积虑炮制的黑衣组织主题的m13和怪盗基德主题的m14,都不能挽救口碑的下滑。理由无他,观众看腻了而已。虽然我多少还是想争辩一下前七部不管放在那个时代都是经典,但大势如此,你也不得不一再调低对柯南剧场版的期待值。2011年,我最后一次看柯南剧场版。除了柯南被埋在雪里后来又被挖了出来,其他什么印象也没留下。稀烂的m15是压垮我看柯南剧场版习惯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后,过尽千帆皆不是。直到今年,制作组终于想起了某个在TV里转瞬即逝的勇敢青年,让他初登大银幕,也成功把我骗进了电影院。
这个青年就是松田阵平,他可能是柯南历史上人气和登场时间的比值最大的角色。短短三五分钟,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也为了替挚友报仇,他选择在摩天轮里和炸弹一同化为灰烬。而且若非松田平时勤于锻炼手指,他绝无可能在三秒内打完“米花中央病院”之后,还把“我还挺喜欢你的”藏在好几行空行后面。所以很明显,松田阵平还是太“可恶”了,对于年幼丧父,成年后继承父亲遗志穿上警服的佐藤来说,还有什么比一个来自帅气冷酷吊了吧唧,却毫不犹豫地选择大义的男警官的好感,更让她不能忘怀的呢?松田阵平啊松田阵平,你倒是拍拍屁股和萩原在天堂相会了,留下我们孤伶伶的佐藤警官是想干嘛?顺便还打跑白鸟,压制高木,一己之力左右了搜查一课的恋爱物语。
松田阵平不仅让佐藤念念不忘,他叼着烟毅然赴死的形象也永远钻进了看过那集SP的我们的大脑里。柯南漫画洋洋洒洒一百卷,动画算上原创绵延上千集,登场角色如过江之鲫,被杀、自杀、殉职、事故、病死等等死亡者数不胜数。松田阵平恐怕是最特别的一个。安室透很好,可我们曾经拥有的可是松田阵平啊!
这次的剧场版看下来,剧情上算是一气呵成。先不说哪里让人觉得“特别好”,至少是没有什么明显多余的东西。现在能做到这一点的剧场版就不是很多了。硬说缺点的话,大概也只是有关佐藤和高木的桥段一如既往地硬掰。不过还好有松田阵平和警察学校的诸位冲淡这份腻歪,整体观感仍旧比m11到m15的任何一部都要好。
顺便一提,明年的剧场版,我们的老朋友琴酒先生,似乎又要掀起一波对雪莉,也就是现在的灰原哀小朋友的追杀。没错,虽说剧场版默认是平行世界,但黑漆漆的家伙们确实又要来了。上一次为柯南写下长篇大论,就是在十几年前,还在看完m13之后。当时的琴酒,意气风发,开着直升机对着东京塔一通猛削、打得柯南抱头鼠窜。不是主角光环柯南应该已经去见灰原她姐了。谁能想到之后组织会变成卧底们来去自如,只剩琴酒(和伏特加?)勉力支撑的局面呢?总之,明年琴酒和雪莉的猫抓老鼠,以及贝姐和柯南的捉放曹,大概率是又要演一次了。
豆瓣上有一篇有名的柯南影评,叫《柯南是一种病》,写于2009年。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我还记得看山庄绷带怪人的时候我真的吓哭了,看月光杀人事件真的被感动了。甚至还记得,当我最后一本《柯南》被老师没收的时候,一个女生跟我说,柯南完结了就当我女朋友的...
...作为一篇带有些许怀旧性质的文字,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物是人非的结局。好吧,那位曾经与我约定的女生,早就嫁为人妇,过两年孩子就能打酱油了。你看,真相只有一个。”
这个悲伤的故事说明了,当一个女生说“柯南完结就做你女朋友”的时候,你最好意识到她没这个意思。女生会嫁作人妇,而柯南却似乎永不完结。2009到2022,女生的孩子都到了中二的年纪,柯南才刚刚从一年级升到二年级。前段时间,我去animate买了单行本第一百卷聊作纪念。砖头垒成的封面和躺在你书架深处那些写着长春出版社的文物别无二致。将来,柯南会不会变回新一,灰原能不能得偿所愿,小兰的等待有没有结果,黑衣组织到底在倒腾些什么,这些都已不再重要,只要米花还不太平,步美还在单恋,毛利还在挨针,73还在忽悠,那个在你推开日漫大门之后不久就遇到的小学生,还在不厌其烦地说他的名台词,你就会对这份日常,感到无比安心。
ps:灰原结局不好的话我是要给73寄刀片的。
TV156-157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 【三角恋情】 案件结束后,白鸟邀请佐藤吃饭,佐藤不喜欢让人拘束的高级餐厅就拒绝了。佐藤约高木一起吃面,但被目暮警官打断了一下,不了了之。高木猜测佐藤是不是喜欢目暮警官。 TV166-167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2 【误会解除】 高木问佐藤:“你真的喜欢目暮警官吗?” 佐藤回答:“对啊,因为他很像我的爸爸。” TV220-221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3 【感情升温】 高木在柯南帮助下,解决了18年前的悬案,即佐藤父亲殉职的“愁思郎”事件,并不顾性命保护了佐藤父亲留给她的遗物手铐。两人感情迅速升温。 TV272-273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4 【佐藤打赌】 佐藤和白鸟打赌,如果日落之前高木还没来就与白鸟订婚。在等待中,佐藤心里暗想:“我都没有注意到,高木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在我心中占到了这么重要的分量。”后来在柯南的帮助下,佐藤脱困。 TV326-329 震动的警视厅 1200万名人质 【确定心意】 三年前,佐藤心中的白月光松田阵平殉职,现在犯人出现继续犯案。高木在柯南的帮助下找到了破案关键,并阻止佐藤开枪杀犯人,用一番话让佐藤醒悟。佐藤终于放下过往,开始了与高木的恋情。 TV389-390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5 【正式约会】 高木和佐藤首次约会,引起众警官的追踪和阻挠。后来发生了案件,高木把准备送佐藤的戒指也丢了。但两人确定了心意,佐藤对高木说:“你可不可以答应我,永远永远都不能离开我哦。” TV424-425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6 【小小插曲】 佐藤误以为高木要被派去鸟取县,她告诉高木,即使那边有可爱的女警,也绝对不能动心,不能劈腿。 TV469-470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7 【再次升温】 高木和佐藤碰巧参加同一个联谊会,会中佐藤吃醋了,后来两人和好。佐藤:“我是那张不能中奖的彩票吗?”高木:“不,你是大奖。”两人想接吻,被坐在车后座的毛利三人组打断:“你们两个不会忘了我们还在车上吧?” TV487-488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 虚假的婚礼 【拍结婚照】 佐藤和高木为执行任务,假扮成即将举办婚礼的一对新人,阴差阳错之下,两人拍了一张婚纱照。 TV530-531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8左手无名指 【戒指疑云】 佐藤无名指戴戒指引起众人的猜测,原来是用来辟邪的。最后高木让佐藤戴上了自己送的戒指,佐藤警官不知不觉被求婚了。 TV581 都市传说的真相 【差一点啊】 在外出乔装监视中,佐藤让高木热情地吻她,但被柯南他们打断了。 TV586 旧伤痕与刑警之魂 【病房之吻】 佐藤答应高木,如果他能在三天内破案就一起去泡温泉,高木充满干劲。高木被罪犯用枪击中,幸好口袋里的麻将牌救了他。后来佐藤来医院看高木,高木抱怨每次都差一点,佐藤想起前几次都差一点接吻,于是鼓起勇气亲了高木,两人在病房接吻了。 TV659-660 背叛的白色情人节 【众人撒糖】 这天是白色情人节,众cp都送了女友礼物。高木也送了佐藤白色情人节礼物。 TV733-735 以性命为赌注的恋爱转播 【梅开二度】 高木被绑架,佐藤警官在柯南帮助下找到绑架地点,从直升机一跃而下成功营救高木,两人在镜头前热吻起来。 TV801-802 本厅刑事恋爱物语 【群众吃瓜】 佐藤说:“那个没了。” 高木说:“那个没了,难道说?” 佐藤说:“哎,因为很丢脸,你不要告诉任何人哦。”高木误会佐藤怀孕,憧憬着为人父的美好。看来两人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M25《万圣节的新娘》 【更新m25观后小记】(有剧透) 高佐大婚意料之中,是假结婚。本部依旧注重爆炸、动作场面,情节简单化,推理简单且少,新兰糖也没有。但在近年几部里,已经算比较好的了,至少把故事说圆了。回顾警校五人组同时,片尾彩蛋还不忘加了高佐糖🍬🍬🍬。
前几年每次出影院都有一种“耶~今年柯南电影打卡成功!”的感觉,没什么特别想聊的内容。
但是今年不一样,今年看完与同伴聊了好久,直到睡觉之前都久久不能平静。这部剧场版真的有太多可以聊的东西了,我相信作为一个老粉,一定能从电影开篇就感受出与以往剧场版的不同。它也许达不到柯南剧场版曾经的巅峰,但努力往那方面在靠了。这部剧场版比起前面几部纯商业动作大片,又有着微妙的转型,看得出制作团队在细节上的用心。
它不一样在哪里?
音乐
因为柯南御用配乐大野克夫(时年83岁)正式退休,本部剧场版由菅野佑悟承担配乐制作。音乐的风格有了极大的改变。
最先能听出来的,就是开场白的bgm不一样。以前听到柯南自我介绍之前那段变奏音乐,整个氛围就会燃起来。这部剧场版改了一个很奇怪的音乐,直到出现“原作 青山刚昌”字样,才反应过来,柯南要开始说贯口了。
当经典的《キミがいれば》 (如果有你在)变奏响起,配合熟悉的台词,味道就又回来了。直到介绍灰原哀时,bgm开始变化,用了很动感的音乐。
跟随着bgm的改变,剧场版标题的也放在了最后才出现。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这次并没有出现剧场版徽章。(基本上每一部都会在标题登场之前出现,除开一开始没有设计徽章的几部)
如果重看近十年剧场版,会发现就一段简简单单的开场白,重复画面特别多,兼用卡反复在用。
柯南说经典台词“真相永远只有一个!”时的形象。M15、M17-M19是同一个,M20-M24是同一个,这两者之间没啥区别,只有微调。9部同一画面观感一模一样。除了M16做的不一样。
再来看看M1-M14,外加M25的。顺带一提,只有M7和M25在念台词时,后面有其他人。M7后面是和叶与平次,M25是侦探团。
说回音乐,本次剧场版加了很多音效。拿开场白那段来说:有车辆行动时听到发动机的声音。APTX4869砸向屏幕,能听到“呼”的一声和屏幕破碎的声音。 一闪而过蝙蝠也有声音。在柯南和小兰走向事务所的画面,能听到窗帘拉开的音效。少年侦探团和哀登场能听到清脆的叮叮声。后面的剧情里音效也特别多,就不一一赘述了。
bgm的风格也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变。而且贯穿全剧。
这里我们列举影片前30分30秒,19段bgm一共覆盖了19分40秒,占比64.5%。【Ps:括号里代表持续时间】
影片末尾侦探团众人把伸缩腰带拉向不同方向的时候,神曲《キミがいれば》(如果有你在)歌词版再次上线【一起观影的伙伴对此赞不绝口】。有歌词版的印象中只在《世纪末的魔术师》、《瞳孔中的暗杀者》、《迷宫十字路》的高潮登场过。
节奏
紧凑的节奏提升了不少观感,跌宕起伏的剧情,大大降低了看睡着的可能。
高潮迭起,一浪接一浪:结婚演习;安室与风见追逃犯;毛利保护灰原哀;回忆里的4人组阻止本案犯人行凶;柯南逃脱炸弹房;高木伪装松田救千叶;最后婚礼大战犯人;直升机里打斗;还有用大足球阻止涉谷爆炸。
再把轻松的情节,温馨的情节穿插在紧凑的剧情里,让整部剧场版都很饱满。
网上看了一圈,有很多人吐槽,涉谷没有下水道,犯人一个人给涉谷街头的南瓜灌爆炸液...
但我觉得剧场版的些许情节可以没有逻辑,但整体不能平庸。
所以这部在后柯南剧场版时期,很符合我的口味。
犯人
本作犯人可谓是全剧最强。战斗力爆表 会炸弹 会用枪 会开直升机 会当蜘蛛侠,而且心狠手辣,毫不留情。一个人顶一整个黑衣组织(话说组织还不把她招了?)。
还有个亮点是:没有强行给犯人找犯罪动机,坏就是坏,一坏到底。哪怕被打趴也不跪下忏悔。
还把前犯人给炸了...佐藤曾经被高木拦下这一枪,现在大仇得报...
剧场版还重置了一段《震动警视厅的1200万人质》的剧情(B站326-329)
警视厅会议室里有一段剧情,当屏幕上出现炸死松田阵平的犯人时,佐藤表情开始严肃。
当谈到伊达航时,高木动了一下(伊达航是高木在警视厅的前辈)。
然后谈到诸伏的时候,高木佐藤两人面面相觑,似乎想到了什么。
在TV里,高木把伊达航柜子里的遗物交给了诸伏高明,诸伏高明又谈起了已故的弟弟。所以这里高木佐藤觉得耳熟。
警校五人组
这部剧场版绕不开这五个人。墓园管理说每年来拜访萩原研二的人越来越少,令人唏嘘。
萩原研二,七年前拆弹时身亡。给了柯南本次剧场版最宝贵的提示。
松田阵平,三年前在摩天轮拆炸弹,但炸弹会在爆炸前最后三秒显示下一个炸弹所在位置,为了得到这个位置,松田阵平英勇就义,临死前用手机传出了地址。
诸伏景光,卧底在黑衣组织,代号“苏格兰”。三年前知道自己身份暴露,想自杀身亡时被秀一拦下来。但听到安室透上楼脚步声后,以为是组织其他成员, 趁秀一分神松开转轮之际扣动扳机击穿自己心脏自杀。 (安室透到场以后以为是赤井杀的...所以结下梁子)【再补充一点,TV里说是4年前,官方倒计时活动让五人组一个个消失的顺序也是先景光再阵平,但作者青山刚昌本人说死亡顺序是先阵平再景光】
伊达航,一年前因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掉落,捡起时遭遇车祸身亡。
安室透,唯一独苗。
佐藤美和子
这一部特别让我惊喜的地方就是佐藤的刻画。
这要搁以前的剧场版能发现柯南偷听?
高木被俄罗斯组织带走以后,给了风见一巴掌。并给他下令,带着警犬搜救。
国内院线里被删除的高佐吻戏
说实话,两个成年爱人的亲吻,居然会被删除,我也不能理解。
估计有很多人看电影时跟我有一样的疑问,即佐藤认识安室透吗?
在21年10月的漫画里,他们第一次正式见面。所以是认识的。只是不知道他是公安。
高木在哪个剧情认识的我忘了,估计有点久了。
事件结尾,安室透看着佐藤的车,发现和自己的车一样,都是马自达RX7。
佐藤问:你以前真的没有见过我吗? 其实安室透记得。那是佐藤在上学的时候,发现路上的车和自己爸爸的车一样,那车就是安室透的。
艾莲妮卡·拉布伦切娃
为了孩子复仇,所以顶着一张7岁脸的柯南劝说他放下枪,很合理。
小林澄子(虽然只在电话上显示了名字)
白鸟前期作为高木的情敌,在安慰完高木以后,接到了女朋友小林老师【柯南的班主任】的电话。
铃木园子
看到后面你可能都不记得她出场过,她在最开头吐槽了柯南想娶小兰。
柯南使用的道具
基本全部都用上了:麻醉针,脚力增强鞋,追踪眼镜和发信器,滑板,伸缩背带,2个不同品种的足球腰带。阿笠博士:大声告诉我,谁是MVP?
画面
本次真的有太多有趣的画面了,比之前的剧场版细节多。
开头一段跑步,让我想起了M24,很强的既视感,然后人同样也挂了。
博士家更换一个角度立马高大上了。
槽点
①下水道,和犯人一个人布置涉谷的南瓜灯就不说了。
②安室透空中抓直升机成龙直呼内行。
③可能官方也不知道这红蓝液体配成的粉色炸弹是什么成分,干脆不解释了,反正观感还不错。(导演:是特效,我加了特效)
④官方吐槽最为致命,你啥时候再学学中文。
其实我们也都清楚现在的剧场版没有办法回到早期的水平。需要带的配角多了,需要大的场面多了。如果合理分配剧情不让人物边缘化也很重要。
如同结尾新一&小兰莫名的心电感应,让我以为小兰会出来帮忙,结果只是例行感应一下。
个人很希望高木 佐藤真的能在剧场版结婚,不再玩假结婚这种套路。剧场版场面大,作画精致,看得人多。要放到以后的漫画里那估计还要再出个凶案什么的。
不过,剧场版能做成这个水平我很开心。如果8月末就放映那将是绝赞,可惜放在了蓝光资源已出,疫情满天飞的11月。
这部剧场版与前面剧场版的变化,用心体会一点能感受良多。
感谢看完的你!
————————————————————————————————————————
PS:最近在这文章底下看到了一个贼好玩的评论“写这么多 收不少钱了吧”。
天哪,这是赞美我有写推文的水平了?!我相信华策的人、官方的人也估计能看到我这篇文章,是不是多少应该打赏意思一下,人家都这样说了,不给点营养费说不过去吧。这不,M26《黑铁的鱼影》也公开标题了吗。指不定我明年还写这个水平的,是不是。(笑)
合理的点:小五郎对麻醉剂产生了耐药性,不合理的点:全片其他的部分
近十年最佳剧场版。无论是音乐,推理,人设,情怀,都没问题。老粉光看前三十分钟的警校回忆,就热泪盈眶了。没想到最后20min,居然出现了15年前的主题歌。希望新导演再接再厉,明年奉献出《通往深海的倒数计时》
松田阵平是永远的意难平,警校五人组群像戏的部分非常好。主剧情一如既往地槽点太多吐不过来……君俄语本当上手。东京已经没有地方可炸了吧,要不下次试试皇居?
原来啊。。。涩谷的马路是没有雨水井盖和下水道啊。。。
凶手一个人单干又要角色扮演哪来时间体力做了那么多灯笼挂在涩谷大街……
前20分钟的警校5人组段落无论是剧本,演出还是配乐和之后本剧场的主要剧情都压根不是一个水准,5人组那段梦回早年的柯南制作水平,而剧场的核心剧情一如既往的拉胯摆烂,毫无看点… 三星真的给5人组。
回家码个长评吧。我觉得比赤井秀一一枪射新干线和柯南偷渡新加坡和和叶玩花牌要好看。
在经历十连扑后剧场版终于原地复活了!剧情好燃啊,感觉日本人和俄罗斯人适合相爱相杀...
7分,开场就发糖。整体算这几年质量很好的一部了,虽然最后的高潮仍然很离谱,但警校组的回忆,还是狠狠卖了一波情怀,有被感动
难看至极,愈发失去推理逻辑,完全走向狗血的动作冒险系列,处处难自洽,bug一大堆,剧情废话连篇,回忆穿插杂乱拥挤,主轴人物也越来越不出彩,毛利小五郎干脆躺了一整集,小兰灰原哀那几个成了充人头存在,凶手一出场越粉饰太平马脚露的越明显,聚焦反而剧透,这个系列已经是铁打的IP,流水的桥段,完全抛弃逻辑装傻充愣,那凶手的断臂残肢和一己之力制造整条街的万圣节灯笼炸弹能顺理成章吗?正负极的炸弹药水不会在下水道相融引爆吗?能接受柯南永远读小学,但柯学逻辑推理就这样浮皮潦草下去,势必是自剁手脚的难堪,btw那些说好看的是滤镜迷了眼吧。★
涩谷的下水道是堵死的?
是不是观众对柯南的要求越来越低了,还是很扯啊……最多是推理部分给了稍微合理一些的复仇动机吧……最精彩的是一些官方吐槽,不断问“柯南到底是什么人?”护士对毛利小五郎说“难道他有麻醉药的抗药性?”官方玩梗笑死我,但还是没有犯人犯泽的吐槽厉害(就是安利《犯人犯泽先生》的意思)。
近年最佳!动作戏看的真的爽,明年希望揭秘琴酒的过往,他是怎么成为杀手的
都夸好看,让我觉得之前看的柯南仿佛是假的。
为什么炸弹药水就不能流入下水道呢?
大概对柯南来说,不难看就约等于好看了。
尼玛 能不能不玩那个破足球了
我要是俄国人最后可不能放弃😅
看完,有理由怀疑 安室透 注射了 Captain America 同款超级血清。
编剧有没有想过红蓝液体在下水道里会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