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我很失望。影片中最值得挖掘的我认为有两点,一个是藏地文化与非藏地文化之间的碰撞;另一个是男性友谊。
对于第一点,影片里主要用如何处理病羊,如何面对人的死亡这两个部分浓墨重彩地渲染不同文化之间可能的冲突与和解的过程。很可惜,前一个部分曲珍奶奶的转变是过于突然的,她为什么改变想法?她一开始就打算撇开汉族干部这么做还是慢慢转变了想法?她带领人们一起埋葬病死的羊时是什么心情?人们把病羊赶到无人区时,人是什么状态?那些连头都抬不起来的病羊立于无人区又是什么状态?如果导演偷懒不将这些呈现给观众,那么电影的艺术特征就被大大地削弱了,这些景观只被久美用一句话带过,只服务于塑造一个“天真的”汉族干部?真是太浪费了也太可惜了。总之,曾经万玛才旦电影中的藏地灵韵不再现,这部电影中的藏地景观只是机械复制。
然后是面对曲珍奶奶的去世,这是全片中最生硬的部分之一。我认为,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成年人置身于那样的场景中,都知道此时甚至无法开口的曲珍奶奶最需要的不是医生而是安宁。然而老孔一点也看不出来这一点,非要让久美叫医生,在听到久美“你不懂”的回应之后仿佛受气的小媳妇一样,策马奔腾去找医生(这个场景就设置在一片唯美的波光粼粼的湖边,我一瞬间以为老孔要浪迹走天涯了)。老孔还觉得自己应该狠狠给久美几拳,请问他这样想的合理性在哪里?就因为他是个汉族干部,就要“天真”并且“自以为是”到这个地步,来强化自己所代表的非藏地文化和藏地文化之间的冲突吗?这一冲突是不真实的,太可惜了。没有比生死这一主题更适合用来刻画藏地了,想想看那只嘴角流出鲜血的白羊,在藏地,人和众生灵具有一种平等的关系,一起经受生灭的苦,承当着彼此的罪孽。
再来说导演对男性友谊的刻画。久美和老孔,各自有其所代表的文化符号以及zz符号,藏地与非藏地,出身不好的民众和政府干部。但导演显然没能认识到,两个成年人的友谊不是将两个背景迥异的人硬凑一起发生一些故事互相有一些思想交流就能缔结起来的。整部电影中,最让我感到二人是朋友的场景是他们求赵总办事的时候,他们一起坐大巴轮流用刀子割肉吃的时候,回程途中一前一后步行途中老孔虚张声势地开了几枪的时候,甚至是最初老孔向久美借钱的时候。至于导演最后让老孔做的那个梦,那个漫花丛中让老孔露出一个让人头皮发麻的笑容,如果导演不加上情况介绍,我真的不知道这个场景的意义是什么,不过换句话说,导演或许也意识到这个场景生硬到需要加上文字性情况说明;更不用说,二人在星空下玩幼稚的“打手”游戏,这对于二人的形象塑造是纯粹徒劳的。想想看《撞死一只羊》中金巴和复仇者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两个男人各怀有自己的心事,就在卡车上那么短的时间里,一个人卖弄地唱歌,另一个人心事重重想着自己的血仇;两个人就这样干燥地行驶在藏地马路上,沙土扬起来,陌生的复仇者已经极大地施加了自己对金巴的影响。
如果有人想要追随万玛才旦,传承万玛才旦的藏地新浪潮的电影志愿,那么这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要求高一些。
📅:20240115 19:00-20:49
👤:联合导演拉华加、制片人纪焕学
我的评分:⭐️⭐️⭐️⭐️(7/10)
电影原型孔繁森,第一批援藏干部。
虽然从未去过西藏,但曾浅浅去过2次甘孜和阿坝的藏区,对西藏很感兴趣,回西藏这个名字就有吸引到我;这部片也确实拍出了我期待的西藏的美!以及西藏的人文!酥油青稞糌粑马儿羊群~经幡~心中的信仰~
但这部片总体的处理真的还可以!除了1)老孔一会普通话一会又山东话;2)宋洋表演痕迹有点重
绝对算是主旋律片里的佳作了!
一些路演现场提问总结:
1.之所以这部片大多在讲述老孔的第一次援藏,但片名叫回西藏,是因为立项时候立项的名字就叫回西藏。后面又改了很多版剧本,五位联合编剧共同创作。
2.影片结尾用超现实手法用梦境来诠释老孔的车祸去世。(后来我问导演,1988年老孔下飞机后,公路边的画面出现高压电,是不是为了提醒观众这是梦境的开始了,导演表示并未有高压电出现😂我有点错乱,可能看错了😂)
最后,感谢导演和制片人的亲笔签名!感谢最后时刻转票给我的影迷朋友!又是一个美好的电影之夜!
此刻,我正在单曲循环🎵danny boy
以下为视频口播稿,非书面语,读起来不一定很流畅。
OK这集来聊的电影是《回西藏》,今天是2024年1月11号,我刚从电影院出来,是公映的第一天。首先我想聊的一个事情让我非常思考,很多的内容是电影最后孔繁森,做了一个梦,在车上,他是要去哪里。阿里很快就到,阿里指的是哪里,其实我也没有当地的一些知识,然后在高德地图上搜了一下,阿里地区最著名的景点,是冈仁波齐山。这说明什么,是不是说明孔繁森去冈仁波齐山,去朝圣当这个设定我理解到的时候,我觉得现在的电影,真的是走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要解释这个事情,我想说一个,我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历史上的一个事情。在非洲的一个部落里面,当时因为一些战争的原因,会有一些飞机飞到这个当地落下来,这个飞机就会给当地人一些这种食物,和一些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所以说当地人就一看到这个飞机,还有一看到这样走路的人,就觉得这是一个神要来了。因此就形成了战争结束以后,飞机再也没有来过,但是他们却有一个流传下来的习俗,就是在每年的固定的一些时间去这样,让人们拿着他们的木棍,做成一个飞机的形状,然后做这个动作,表达对给他们这些食物,药品啊这些人的一种崇拜。
这个事情我并不是在想说,在这个过程中,当地人是如何形成这些习惯的。我想说的,有时候你强烈的去信仰一件事情,有可能不太需要非常多,合乎逻辑和科学的做法。你比如说你要崇拜一个人,或者说你认为这个人非常传奇,并不一定说要用非常科学的逻辑,去给你验证和论证,这个人多值得你去崇拜,有时候他在你身上带给你的一些感觉,就是一些你可能没有办法理解。这就是我认为,会有很超自然的一些神性的东西,其实你也可以理解成默契,也可以理解成第六感。反正这个东西就是我认为,基于之前的一些我们国家的电影,不太会在刻画一些人物身上。特别是一些,具有比较伟大信仰的人身上,去按有一些稍微带点神性的做法,去这样描述他,或者去制作他。但是我在《回西藏》这部电影上,看到了制作团队,用了这样的方式去制作孔繁森。就是用当地人,当地的一些感受,去描述他们心中的孔繁森的时候,我看到他们的这些做法时候,我非常的感动。而且,他们也没有去愚昧化的去做这个事情,而是说带有一种极其客观的程度上,带有一些轻微的,这种超自然和魔幻的现象去描述,孔繁森。我觉得真的是中国电影上,非常大的一部,而且我觉得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制作团队,都是给这个电影投入了足够多的细节,去论证它的合理性。因为你片中出现了一些荧幕史上,从来没有出现的事情,那既然我们在允许他出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得把他的动机,和所有的一些行为都夯实清楚,不能落空。一旦落空,就会形成那种非洲超自然的一些东西。你,如果仔细去追求,即便是一些你看起来超自然,或者超出我们常人的一些事情,它背后一定是有一个原因的。而且这些原因这个电影也给出了答案,来自于当地的一些非常古朴的,这种价值观念,所带来的力量。我认为这也是不只是在描写孔繁森,也是在描写当地给孔繁森带来了哪些,这种生命和价值上的一些观念。
这个时候我想提一个电影叫《片警宝音》,这个电影呢是我前段时间在看的。《片警宝音》的导演叫杨瑾,他跟这个电影的另一个联合的导演,拉华加两人一块制作过一个电影叫,应该是叫《那年八岁》,当时杨瑾是导演,拉华加是应该是在里面做的,是一部分的执行导演,我不太记得了,两人有过合作。这个《片警宝音》,我当时在看的时候,因为他是搜集到了一个,我们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这样的片警,的当地的一个警察,他做了一些非常基础的工作。但是这个保音,他身上所具有一些超出别人的毅力,和一些善良的品质,这些来自于什么地方,电影依旧在片影宝音里,把它归音到当地的一些比较淳朴,比较善良古朴的一些价值观里面。在那个庙里面,这个宝英去问这个画,这个墙上画的人,说这些画什么时候画完,那个管理这寺庙的人就怼了他一句,他该画完的时候就画完了,宝应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那说明其实他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这样,非常具有古朴的一些价值观的世界,他没有被这个现,代的一些城市的一些东西受到冲击。所以说我认为当时我就写了一个影评,说新的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去塑造这种具有神性,或者具有一些很厉害的这些人物。那我觉得回西藏比他走更近了一步,所以说我是非常认可这两个电影,在《回西藏》里面会做的更为就大胆一截。这里面给了很多的一些,这种超自然现象的剧情,而且没有给出非常合理的一个解释。比如说片子里有一幕,孔繁森睡觉了,对着这个墙上,我觉得可能是壁画吧,一些东西一声打雷进来以后,孔繁森立马坐起来,然后他若有所思的就出了房间,下大雨紧接着就是他的翻译,这个好朋友被困在山里面,几个坏人围着他,拿着刀啊要要威胁他,孔繁森开着车去了,拿起枪砰砰砰砰,把他们都吓走。你怎么解释,他在那个时候,会认为自己的朋友出事呢,我认为这就是一种默契,就是两个人相处时间很久以后,就会知道说,你大概在什么时间点去做什么事情,会遇到什么问题,我认为这就是默契。我觉得这也反映出了,孔繁森对当地的一些人和事,扎根特别深。当然啊,你也可以理解这是一种超自然现象,就是孔繁森具有一种直觉,他感觉在那一刻,他的朋友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说,我觉得剧本里面设置的这样一个桥段,就证明了我刚才讲的这些东西,而且其实更深入的是,他的这些感觉和东西。随着那一幕,孔繁森去了冈仁波齐山的这个路上,做了一个梦我们更能看到,其实孔繁森不仅是做到了,在当地做这些工作,更重要的是,他理解到了,当地这种非常古朴的生命观,非常质朴的价值观,背后的一些生命的力量。这些驱使着他去这个冈仁波齐山,紧接着在下一个镜头,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冈仁波齐山,非常有名的那个大的一个白色的三角,一缕金色的光照上去,这是多少人都没办法爬上去的,这个位置,只能绕着这个山来转,来表达对这个大自然的,古朴的力量的一种崇敬。所以说我觉得这种设定,是让我们来思考,这种古朴的力量,它的根源,在我们现代社会里面,还有没有足够的作用。
我为什么用足够的说,我觉得它非常有力量,包括这些观念经常会给我,在我的生活里,嗯有很多的触发,因为我刚工作的时候就患得患失,很多事情我都会比较计较得失,就怕自己吃亏,但是这两年经历了一些事情以后,把自己彻底的抛给一些人,一些事情之后也算是经历了一些,挫折之后,我就在思考,这个事情我还能不能继续这样下去,还是说我变得更加患得患失。这个时候,我就思考了一个很核心的观点,可能有点形式,我在想反正我们最后都有一死,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在,我们现在所做的行动里面,就做的更符合自己的心愿一点。我现在已经快35,我可能接下来就只剩下50年了,时间了,那为什么我不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在这个2022年最后一天被裁员,疫情刚结束,那当时给我带来很多压力,导致我必须要做一个决定,我是继续患得患失,还是做一些我喜欢的事情。我在那个年《年会不能停》里面,做非常详细的介绍这段时间的经历,所以说,你对这种比较古朴的这种世界观,有比较深的一些理解以后,你可以从里面获得非常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心理上的力量,而不是一些物质的一个东西,我们尚且可以,把它称之为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就是让自己的事情做得有意义,而不只是流于一些,比较浮华的一些表面,我有积攒了多少财富,那么大的房子。所以说有了那种无畏的力量以后,你可以去更好的,去接受一些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痛苦甚至死亡,它就是客观存在的。你一旦带着一种向死而生的心态以后,很多事情就不会那么着急,也不会生气。这就是看完电影后,电影最后一幕会打出这个字幕来,孔繁森在新疆车祸死亡,跟这个翻译,再也没有机会再见一面的时候。你其实不会产生那种啊,我受不了了,我怎么会这样,世界如此不公平,那种哀嚎那种状态。你是在一种比较平静的状态下,看到那个字幕的时候,你脑子里就说这个人,他在人世间走过一遍,尽他的所做了很多的好事,他就是一个好人。这个时候,你心里面的那种平静,和带来的那种力量,其实就是这个电影,想传达给你一种无畏,不要害怕死亡。还有就是当地所能带给孔繁森这个人,或者说其,他在那边做过一些工作,接触过当地更古朴的一些价值观,的一些地方,这种神性。我不只是在说这个剧本的编排上,他这个电影的镜头语言非常的出色,非常适合在电影院看。
这个有两处幻觉,第一处就是开头,另一处是在结尾的时候。开头的时候,这个孔繁森刚进入这个地区,他就缺氧,在路上差点接近死亡,这个时候他出现了一个幻觉,一个小男孩叫他起来。这个小男孩当时我还以为是这个翻译,他小时候的样子,但是后面我们再次孔繁森去坐这个车,去冈仁波齐山的时候,他做了一场梦,这个梦里再次出现了这个小孩,他跟很多人去跳舞的时候,这个小孩的出现就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你可能要要进入一个轮回了,有人要接你走。所以说这个小孩他某种程度来说,是让你去坦然的接受这个死亡的,而且这也是非常超自然的一种设定,我觉得电影是非常优秀的在这方面。不过这个电影还是讲科学的,为什么说来讲科学呢。你看里面有一个设定,这个奶奶有个老奶奶,她不愿意把这个得了瘟疫的羊活埋,是不是,但是最终这个奶奶他想出了一个主意,说那把这些羊放到无人区去吧,是不是他做了这些事情以后,他不就是想积点德嘛,是不是我不要去杀生,积点德什么。但是下一步,紧接着孔繁森带着一些这个可能是面,什么礼物啊,去送给那个奶奶的时候,你看奶奶就生病,就马上就要去世。而且奶奶也没有,怨天尤人说我做那么多好事,我怎么还是该去世,去世了所以说我觉得这种嗯,整个的架构,它还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和科学的一个状态,用一些轻微的,甚至可以说叫轻魔幻的超自然的现象,把这个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可以,用模棱两可处理方式的来处理。会让我们在这个人身上看到一丝丝的,那种超自然的神性,但是其实,他还是,整个是一个非常客观的一个状态。
而且这种客观,并不是所说的说这种讲科学,这个事情,客观的是整个电影里面,其实没有出现孔繁森这个名字的。嗯我在做这个影评时,我在想要不要一直这样去叫他,但是我觉得还好,因为毕竟这个是影评。为什么全片没有用到孔繁森这个名字,我在看之前,看预告也发现老孔啊什么的这种叫法,我觉得可能是这个电影的制作方,想规避这个真实的个人物。但是事实上我完全多虑了,这个电影的制作方,电影频道,而且还有山东电影制片厂,孔繁森的这个老家,可以说明,这个团队,是完全支持去用孔繁森这个名字。但是为什么没用,我想啊,这也是看这个电影整个前半段,你会觉得有点非常有悬念的地方,这个老孔,老孔是谁,你会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一个朋友,普通的一个干部,但是你看到最后以后,他原来是我们从小课本里面,像神一样的一个人物。这个时候你就觉得这个人这么接地气,我觉得这种做法是非常非常的聪明的,让一个已经,大家知道他做过什么事情的人,去看到他做过的一些事情的细节,用很接地气的方式来了解他,会让你有一种全新的感受。为什么我觉得他特别接地气,其中有一幕这个孔繁森,看到这个老奶奶生病,接受自己的死亡之后一幕,切到什么地方,切到他在这个电话旁边,给自己的妈妈打电话,妈妈在电话里去唠叨,说你家这个几第几个孩子太淘气了,什么样子的,他就他也没有话痨,就想听听他的妈妈的声音。就那一幕的时候,就直接让我就想到了2023年我姥娘去世。
反正特别的有人性,他不只有人性的一面,他有人性的这一面,才是能够真正的感动你的地方。而且这种设定,他并没有说去单一的去做,在孔繁森身上,他会有很多,当地人的一些价值观的一些塑造。其中有一个,就是这个翻译的身份的设定,我觉得蛮厉害的,这个翻译的身份的设定是什么,他其实是当地的一个,比较富足的一个家庭,他的土地被充公之后,他也没有去带,有一种非常有怨恨的一个状态,是不是。他虽然保留了很多,家里有一些留声机来听音乐,他也会唱英文歌,这个写字黑板报做的非常漂亮,因为他的这个特殊的这个设定,没有办法得到大家的一些接纳,反而孔繁森没有去孤立他对不对。我觉得这种做法,也是非常接地气的一种做法,真的是,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活灵活现的一个人。但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也是有非常能拿得起放得下的,地方比如说这个孔繁森要去找这个,他的这个上级,来做一个这样的水坝的时候,其实他前一天晚上,是要跟他在谈恋爱的这个女孩子,一起做木板,那个板我们看张杨的那个《冈仁波齐》,知道是这个用来跪拜的时候的那个板,还有那个羊皮,布。然后这个翻译跟他说了,她非要去,一个人要去,孔繁森就问她为什么要去啊,他就简单的说了一下,是为了她的一些心愿。其实再配合第二天,他们坐那个大巴车要走的时候,这个翻译最后一眼,就盯着这个女孩家里面的那个楼梯,去想看到她出现在哪里。这就是他做了一个取舍,而且没有这种很煽情的音乐,去说他做了多大的牺牲,但是你在想象这个过程中,他为了陪孔繁森去找这个做水坝的人,而没办法跟自己所爱的人,去冈仁波齐山朝拜,这是一种对他来说是多大的一个付出。可见可见这个人,他在某一些关键时刻的时候,真的是很识大体的一个人。还有就是在找到帮忙的这个人以后,一块喝酒的时候,砰砰砰砰砰砰,就干了干了干了,连喝这个两大碗三大碗的时候,直接把这个气氛推到了一个高潮,找的这个人又高兴又跳舞什么的,帮他们解决这个事情。说明他真的是一个见过一些世面,或者说拿得起放得下,很识大体的这样的一个。所以说我觉得电影里面,没有把全部的视角放在孔繁森身上,而且是把当地的环境文化,人的一些品格塑造的更多也,更立体一点,而且也更敢塑造一点,对不对。其实啊,这也就是在这一个电影里,呈现出两种人,或者两种观念的不同状态,而且相互交融非常好的地方。
这也是我觉得,可能孔繁森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能做好这些工作的一个原因,就是一种求同存异,用自己的方式,来尊敬自己周边生命的一种做法。发生在当地的一些问题,就得用当地的一些办法来解决,这也是很多入乡随俗这个词的意思,很多的一些工作,你在做的时候,一定得了解到当地的这些习惯的缘由,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也不是本来就是错的,而是说,它有些时候不太适应现在的一些变化,它有呈现出某种落后的那种趋势。你包括这个电影里面,就摆了好多的这个例子,随便举一些,比如说骑马在当地就是比开车要方便。因为晚几年,那个时候就没有那么多的马路,是不是那骑马很方便。而且当地人,你做了这些坏事亏心事以后,你就是不敢对老天撒谎,是不是就拿这个来当证据,这就是人家当地人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是不太一样的地方。但是我们你作为一个干部,要为当地的发展,你你的这个厉害之处是不是,就在于你在之前去过的地方,积累的这些人脉和资源,对不对。这些资源在你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是不是然后我们用同样的方式,给这些朋友敬酒,搞好关系,把这些事情维持下去做下去,对,这些地方是不是就又有共通的地方。你比如说,在当地,可能之前我们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是找当地的一些比较,比如说我们找当地的习惯这些人来做,是不是。但是当地的这种习惯和他的关系,有时候解决不了水坝的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就得借助这个孔繁森,那这样子的援藏的这个外来的干部,用他的方法,他的关系,这也是值得用起来去解决当地的问题,以实用和解决问题为主对不对。所以说真实的情况来说,并没有说那么的分化,反而是以解决问题,以提高大家的生活为一个目标,是不是,谁会对更幸福和美满的生活去抵抗它。
这个片子的编剧里面我看到了这个,导演,同时这个拉华加不仅是这个联合导演,也是编剧,我认为拉华加在里面,应该是夯实了,整个故事发生在当地的一些信息的,接地气的地方。可能我们作为一些,即便你有足够多的,当地的这个考察经验,但是你没有在当地长大,来提供的这种准确的信息量很大,这个片子真的是从头到尾看下来,呃你是挑不出任何外来视角毛病。因为不管是编剧还是联合导演,都有拉华加在这里坐镇。其实这个片子整个的情绪的铺陈,也是做的非常好的,比如说当孔繁森想自己妈妈的时候,下面一个镜头就是这个,他新的翻译来了,取代了他合作的比较好的这个翻译,对不对那个时候整个的情绪,几个叙事线索推进到那就比较低落了。你看孔繁森,坐在那里去迎接新翻译时候,他那个一股就是傲气,和不愿意的那个样子,就挺可爱的。我觉得这个从编这个故事线,到这个拍摄的时候,一些细节的设定,都是非常的让你觉得很准确很舒服的。
电影里面不得不提的一个就是,这个电影的摄影是郭达明,我没记错的话在片头出现了他的名字。他是谁,我这两天正在看正在做的《冈仁波齐》影评,还有这个《皮绳上的魂》的摄影师,绝对适合在电影院看。我今天是公映的第一天,北京城区里面的几个电影院,6点之后的场,一共不超过10个电影院,特别感谢我们这个公司,附近的太平洋中国电影院,他是艺术影院联盟,他放映的这个电影。而且他跟别的电影院不一样,不把这个电影,挤到一个十几,二十个人的这种小厅去放,他给了一个比较大的厅。虽然那个厅只有我一个人,和后面还有一个女影迷,就两个人看,但是非常值得,在一个画面好的大屏幕上去看,因为整个电影它是用视听语言来做的,不是这种传统的,这种拿文字啊台词去堆的,这种比较教条制式化的这种影片。他的镜头是非常值得你去回味的,这里我就按顺序想起来一些事情,我就讲一讲。
第一个就是祭拜的时候,有一个祭拜这个,这个叫什么耕作,是不是因为农业为主的地区,他肯定会开播开种啊,他有一个这样仪式,有一个不是很长,但是也算长镜头,从这个孔白森慢慢扫扫扫,扫到周围的每一个,人的这个动作,开心大家撒这个种子嘛,最后把这个镜头给到三个,这个用来祈福的这个人,是不是就这个镜头定交在三个祈福的,可能就是那个年代的,一些神的人的身上,这是这个镜头。同样的这个镜头的机位和走法,下一次也出现在什么时候,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孔繁森坐车去这个冈仁波齐山,路上睡了一觉,他回去的时候,整个那个镜头的走向,跟那一个是几乎一样,也是扫过这些人,扫扫,扫扫扫,最后这个镜头停在了谁身上,停在了孔繁森身上,而且在停到孔繁森身上转过来之前,那个镜头里面的给他要敬水的,或者是敬酒的那个人,他是面向这个观众,你有一种说我就是孔繁森,第一视角的感觉,当然他又转了,最后停到了孔繁森身上。这个镜头就很明显的在暗示,其实当地人眼中,孔繁森已经是跟旧有时代的那个神,人一样,是一样的一个地位。这种语言,是让人看的时候非常的感慨,就把当地人的这种感受做出来了。
而且还有一些小的地方,比如说那天晚上下雨打雷很神秘,就孔繁森他不知道要去干嘛,也没有任何剧情的暗示,后面我们知道是他的这个翻译朋友,被人啊围堵了,那个时候那个镜头多放了那么几秒钟,而且是失焦的,整个一下子悬疑的氛围就拉出来了。失焦和那个静置的镜头,是突然能增加这个悬疑感的。而且那个镜头的放置,有时候比如说前面的时候,你看翻译去看孔繁森的,那个视角都是这个,就从上往下看对不对。说明那个时候他对这个干部啊,孔繁森来以后,是没有太多的这个好的一些期待的。到后面就不一样,两个人都坐上满意平视对不对,马上和马下的一个区别,就这样拉出来了。而且其中里面有一个这个构图,布达拉宫的这个构图,因为看到这个布达拉宫,被挤到这个画面的一个小边角上,整个在一个阴霾的山的这个压下,他对这个布达拉宫的塑造,就没有把它做的非常的就神圣。这种做法其实是我觉得是对的,因为布达拉宫其实是当地的这些人,心目中的圣地,对不对但是这种圣地,其实是当地的一种习惯和传承。而且这个孔繁森那一次去布达拉宫,是附近去找他的这个朋友,其实是有点什么,是有压力的,凶多吉少的是不是,万一这个事情谈不下来,这个水坝不就做不出来吗。所以说那个构图,在那一刻强化了两个人的这个心情,而且这是这个地方拍成这样。而且另一个地方是这个翻译的家里,你看两次进入翻译的家里,第一次就是他那天晚上进去,第二次是在他做梦的时候进去,两次的那个光感都是特别像的,侧面的窗户打进来的光,有点发绿光的这个感觉,在这个空间中,再配合墙壁上的一些这个壁画什么的,你会感觉他家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对不对。一个普通的这样一个家里,能出来神圣感,一个这个布达拉宫的远景,他就没有那么强的神圣感这些,做法是非常非常聪明的。其实电影结束的时候,在旁边走字幕的时候,有一个这个当地的,算是旅游宣传片,你看那里面怎么拍法,布达拉宫的一个这样子的一个无人机,刷冲过去,大广角旋转,是不是带来的那种宏大感,电影里没有用,非常的聪明,我觉得这这种做法就特别聪明。还有一个我印象非常深刻的镜头,他们要给这个水坝奠基嘛,是不是我们这样做法,去挖一个这个坑,拍几张照片吗,说明这第一铲被我挖了,是不是。电影里面有几个人,一个长排的这种一点透视,几个人慢慢的从前,从镜头前方走到远处,地面甚至都有一些这灰尘拨起来,那种神圣感,那一刻你去体会一下那种神圣感,在电影院看超级震撼对不对,这就是一个文艺片,在这里说出来的感觉。还有一个,找到做水坝的这个朋友之后,不是跳舞吗,现场没有出现任何红色的,一些其他的符号,或者内容,去给你强烈的暗示,一些非常说教的东西,就那个红色的光,在前后左右的一个摆动,光的一个透射,镜头的旋转,你那一刻带来的这种叫什么,另一种强烈的心理的暗示,你立马就get到他这是要表达什么。所以说我认为这个电影,他在摄影层面,比那个《冈仁波齐》和这个《皮绳上的魂》,还是要更进一步。他对这个人,通过视觉层面,进行潜意识上的一些暗示和塑造,已经做到非常极致的一个状态。
最后时间有点长了,但是我想结束的时,候还是想提一下万玛才旦。我觉得万玛才旦,虽然说他就是一个,我们这样子的一个啊,工作者,做电影的这样一个人。但是他在我心里面,其实也算是我前面描述,他是我心里面的一个神。比如说,我是真的是一个在当地长大的,一个当地人,我就会把他当成我的活佛。为什么这么说,说他的很多的作品里面,传达给人的一些力量是很强的,而且他把这件事情一直在持续的去做,他没有基于一些什么商业的目的,怎么着去改变一下他的工作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导演,现在他在这个商业化方面做的努力,是比他的这个传世方面,做的努力要多很多。万玛才旦,没有这样做,他现在基本上帮助这一批人,去奠定了一种,这个当地的影视化表达的语言,符号。包括今天《回西藏》能呈现在这里,我认为跟他,以及他那一拨人做出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他们那一拨人不管是录音也好,还是摄像也好,还是编剧也好,现在已经为这些作品,走向一个更深层次的制作,提供了非常多的储备。
我觉得真是让我很佩服的一个人,这些这种影视化的语言,他帮从那个时代拿出来加工变成符号,一步一步的去做到相关的电影。包括里面,没有去按照我看到一些印度制作方,或者说其他的一些国外的制作方做的,我们当地的一些电影,他会怎么说,他会去神话,当地的一些旧有的一些人和事情。但是我们现在自己发展出,来这套语言就没有去神话,他只把他当成一个那个年代,很客观存在的事情,而且也不会避讳他们的存在,在一些当地,比如说有人去世,这些段落以后,也会直接拿出来去展现和展示,不需要避讳。而且里面,比如说一些在象征死亡的这个镜头,对不对,就会出现这个藏戏的那个面具,在这个《冈仁波齐》里面,也有这样子的段落。而且还有车马,还有摩托的这些象征的寓意的比较,也是这一类的电影才有的。还有比如说磕长头的一些的一些细节,和一些内容,做这个板子,护手的板子和那个皮裙的时候,这些细节,我觉得这个整个已经构成了一个,叫什么电影宇宙了。这也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叫法,在这个《气球》上映的时候,有一个观众采访环节,我问万玛才旦导演,我说您有没有考虑过说,把自己的电影里面的这些人和角色,这些组合成一个,以您的名字命名的万玛才旦宇宙。他说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他之前倒是没有这么具体的想过,但是已经在做一些努力了,所以我现在看《回西藏》的时候,我就知道他做的一些努力。即便他去世了,依旧在目前的影视里面,发挥了非常多的一些作用,就这些影视化的语言,他对他的生活的环境做出的归纳,已经形成了非常强烈的语言了。有一个小的一个彩蛋,就是电影里面这个翻译,他和他这个恋爱的这个女人,这两个演员应该是叫金巴和索朗旺姆,这两个人也是拉华加导演,《旺扎的雨靴》里面的一对夫妻。当然,《旺扎的雨靴》,是讲一个小男孩旺扎的故事,但是这种联动,就感觉好像是同一个宇宙一样,这两对夫妻,可能在那个《回西藏》里面认识,恋爱结婚,到《旺扎的雨靴》里面生下一个小孩,旺扎特别调皮捣蛋,想买个雨靴。所以说,这种联动带来非常特别的一种感觉,我觉得我很感谢他们,一直在坚持做这个事情,好今天就聊这些。
主旋律的味道被淡化了不少,加之藏族文化自带的神秘气质,整体上是很文艺的基调。虽然叙事比较平,但是还蛮喜欢。
特别是最后那段梦境与现实交织的蒙太奇,以诗性的方式隐晦地拍出死亡与告别,就像映后我起来分享的时候说的,“我觉得最后15分钟让整部电影一下子就不一样了”。主旋律的结尾也可以不升华,也可以采用这种含蓄克制的处理方式。如果以后的任务片都能拍成这种质感,那我还是非常愿意买单的,用心与否高下立判。
非常感谢拉华加导演的回答,好长一段,但是我光听去了就没有录下来。从梦里的一群人到最后只剩老孔一个,一句句扎西德勒和一个个无言的告别。
片头看到艺术指导是万玛才旦的时候不知怎么突然眼眶一热,上次在大银幕上看到这个名字还是他儿子拍的《一个和四个》,是很好的传承啊……
遗忘才是最终的告别,我们能做的就是记住。离开的人其实从未走远,你可以从他离开之后的某一部电影里得以窥见他的气质,也可以在代代相传的红色故事里领悟他的精神。
感恩。铭记。
1.标题为《回西藏》,但并没有围绕“回”这个关键字展开,反而着力刻画老孔第一次去西藏的经历,第二次只是为了展现他去世的超现实画面,不太理解主次。
2.故事前面花了很多情节铺垫让村民埋瘟疫羊和开水坝的艰难,但到了解决的时候好像轻而易举就完成了,而且这过程并没有展现老孔这个角色在其中的重要性,就好像只是因为他出现了,所以问题自然就解决了一样。
3.曲珍老奶奶第一次出现看起来非常健康,但第二次出现就躺在病床上岌岌可危,这过程没有任何交代,就好像是为了让老孔看到藏民对死亡的态度而刻意安排的死亡,她本可以不需要去世,一个工具人的感觉。
4.原本要安排的翻译看起来也很专业,只是在穿搭行为上可能没有那么接地气,但也不至于担不起翻译这个工作,感觉只是为了让久美产生工作危机而生硬搬出的角色,再一个工具人。
5.一开始县长说久美的出生不好,人物刚开始也给人一种一个人在村里游荡的感觉,他一开始就没有工作吗?但他在内地读过书,回会汉语和英语,又为什么选择了回来呢?
6.久美被几个小偷围着威胁的夜晚,为什么老孔可以刚刚好到那里救下他,刚好的时间刚好的地点,只是因为外面打雷下雨他睡不着?
7.五个编剧写出来的剧本还是片段式的,拼接出来的不够完整,一个好的故事编剧越多越好吗?
(仅个人疑惑)
1979年,汉族干部老孔到西藏日喀则地区支援当地工作,与懂藏汉英三语的“翻译”久美结下深厚友情。 还好,没有拍成那样那样的。 在海拔5000多米的岗巴县村子里,工作和生活徐徐展开,琐碎而忙碌,真实又细腻,那些自然而然的呈现如同茶与乳的交融。 老孔是真正把自己融入这里了。 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到拉华加导演的另一部作品(与陈国星导演合作)。有拉华加,我就知道这部电影会把镜头对准真实的生活,缓缓道来。 更没想到电影中有一个大彩蛋,竟然看到了阿木(优秀藏族演员卓玛木)。他在其中客串了一位翻译,那种来自拉萨而与岗巴县乡村有所隔阂的感觉,出镜不多却特别传神! 金巴自不必多说,非常好的演员。每部片子的模样甚至气场都差不多,但就是放在哪儿就是哪儿。在这里,他就是久美。 还有曲珍奶奶,当她躺在羊毛褥子上,面容含着微笑,什么都没说,就那么安祥慈爱地看着老孔,我却瞬间泪流不止。 他们的身心都在这片山河草原,一直在。
结尾有些啰嗦 且援藏干部工作和西藏宗教文化两条线之间有些割裂和主题不明 要么拍冈仁波齐那样的 要么拍共产主义战士为人民服务(实际这片根本没提老孔的信仰 搞得像是老孔单纯是个好人然后崇敬甚至有点皈依藏族信仰的感觉 这种塑造不妥 其实降低了原型的精神层次 中国影人的拧巴归根到底还是中国不够强 毕竟大多数人因为看见才相信)还有人解读出同性简直无稽之谈 电影没有这方面倾向 但确实没有很好表现两人志同道合的革命友情(还是因为那种拧巴)但这片有原型的 所以把两人解读成动物似的荷尔蒙感情 是一种侮辱和不尊重 现在很多人觉得一定要把人的动物性或阴暗面展现出来才是好的 就是不相信世上极少数人是真能达到神性的 恰恰是这些人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光辉和希望 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 但不去赞美肯定还要给找缺点 实在是可笑低级
又名《藏地での禁断の恋》。他无法理解他的信仰,却顺着他的指引窥见了神迹。他无法拥有守候在他左右的名分,却永远记得他为自己拔枪狂奔的身影。共吻割肉的刀刃,互为彼此的救赎,他却只能借游戏握住他的掌心,他也只能把情愫藏匿歌声之中。“Oh Danny boy, I love you so.”
躲在主旋律里的“同志”。
能掏腰包去捧所谓的叉旋律电影,是因为万玛才旦和拉华加(男主居然叫久美),也因为想知道金巴和宋洋到底碰出了什么瑰色姿彩。烤火那幕,小火曳出了抵达童年深处的星空,也扭出了似有还无的磁场,他让他把手放上来,他给他唱男孩丹尼,唱你走了但我还守在这里,镜头一转,是他九年后现实的重逢,梦境的别离。这电影,本就挣脱了枷锁,要能放开了拍,要多美有多美,要多动人有多动人,对得起西藏的壮丽,对得起人与人之间的一瞬笃定,但是社会主义兄弟情嘛,当然不作数的呀。
导演说用《Danny Boy》是张大磊出的主意,那往那个方向解读是可以的,但我觉得还是友谊吧。确实和大部分主旋律相比,是个异类了。
3.5+ 西藏版CMBYN。
结合英文名“Kong and Jigme”,感觉他们之间有种不可言说的暧昧,但导演巧妙地为久美安排了一位妻子,打消了不该有的念头。两人友谊的逐渐砌牢也是汉藏文化不断磨合的过程,金钱羊肉所代表的世俗需求固然重要,但信仰才是照亮朝圣道路的一盏明灯。当然谈世俗与理想的共同前提是尊重生命。
太平了,真的太平了。人物 情节 调度 剪辑 画面 音乐,全是平的。110分钟的白开水,温吞吞,看完仿佛啥也没看。
北影节day2|目前为止天坛奖最大的惊喜,拍出过《横空出世》的陈国星导演,这次把中国人熟悉、热爱和敬重的老孔搬上了银幕,并且是用这样一种亲切的视角,甚至为整个同类型电影提供了全新的、极其优秀的范本。如此看来连海报也是暗藏玄机的,极低的视角之下两个骑马的背影,一个凝望,一个远眺;英文片名同样给出线索,这是一个关于两个男人之间深刻友谊的故事,“爱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星空之下,金巴那一首《Danny Boy》也许会成为2022年最动人的银幕瞬间之一。事实证明,宏大高尚的情感确实存在于两个平凡个体之间,就发生在苍茫的藏地高原。崇敬生命,尊重自然,生死、相遇、重逢也许都是定数,“躯体亦如空壳,何时亡亦无憾;智慧如同金子,惋惜一同逝去”。结尾超现实梦境里,连接时间和空间的仍是老孔心中最真切的牵挂。
怎么说呢 这其实就是非常典型的他者视角介入西藏文化 呈现西藏故事。越是自身缺乏的信 朴实,越愿意把这种情节投射给汉民族外的文化上。另 最后的结语颇有正面人物宣传片的意思了。还可以看到类型电影 公路片的风格,但是导演把故事讲得过于绵软,试图穿插梦境与民族反而更是典型讲不好故事的一类片子。语言的使用也可以看做一种典型。水利实际上就是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与民族传统的碰撞。映后金巴有点帅 有点让我想加颗星 但我忍住了。
没看之前我以为就是普通的文艺片,观后才发现这是孔繁森先生的故事改编的。刚从西藏回来对景色和人感触很深,特别喜欢每一次久美对老孔说,你不懂的时候。信仰的力量是无法想象的,它带给人们对生老病死的理解也是深刻且久远的,不管是顺其自然自生自灭的瘟疫羊,还是知道自己的生命要走到尽头拒绝医治的曲珍奶奶,亦或者是那三位偷马贼在寺庙前畏畏缩缩不敢面对自己信仰的表现。不禁回想起在布达拉宫旁边磕长头,手舞足蹈的大叔,还有在大昭寺门前用自己的身体丈量这片土地的男男女女,那片土地是真的很美好,也希望它可以一直美好下去。
我愿称之为call me by your name之党委书记老孔
感觉导演把藏汉民族情拍出了《断背山》的味道,荒原上篝火旁二人玩打手背游戏时真的觉得蛮好磕的。一个是旧贵族出身的藏民,一个是根红苗正的援藏干部,这俩身份放一起一股晋江原耽高干文的味。
导演和制片人表示我们是正经严肃的主旋律 不要过度联想
#北影节#孔繁森回到西藏和当地藏民衍生的深厚友谊。这么一个主旋律命题作文,藏了诸多机关,不愧是拍出《黑眼睛》的陈国星,拉华加的电影语言也越发成熟。藏族身份是旧贵族,《西藏生死经》壁文,拷问人心的奶奶和羊“他们只是得病了,那是他们的命”。汉藏文华的冲突对垒和被潜移默化,山南经幡,西藏古文化的发源地,莲花生大师建造的桑耶寺,xx时期被迫害致死的活佛根墩群陪谱写的歌词。最主要看到最后你才意识到老孔是孔繁森。宋洋的表演刻画出了一个外来异客的迷茫和渐入,首尾的梦境好似轮回转化。 现场主持人恶搞,让宋洋和金巴玩默契感游戏,他俩同时闭上眼睛,然后喊开,看看会不会一起睁眼。宋洋说,我怕这个游戏把场子搞冷。弱智暖场游戏配合这么严肃的片子,极大讽刺。
「8.14北影节」不同文化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隔阂,不要一遇到不同形态的文化就马上想着怎么融合,甚至站在居高临下的角度思考如何改变对方。有的办法“在这儿行不通”,钱永远不是万能的。很不错的藏地电影,金巴不错的,但主创交流环节那位抖音大V的主持挺烂。万达Prime厅体验超了地质礼堂十条街。
不懂得糌粑的吃法尚可以习得,不懂得生命的敬畏就解决不了难题。不敢对着寺院发誓就是偷窃的证据,不能将瘟羊活埋因为生病是它的命运。在这里有些办法行不通,只有一腔热血还到不了冈仁波齐。开耕仪式后用自己的工资买了种子,水利局前用岗巴羊换来了水坝。抵达圣地有人磕长头,有人推大巴,殊途同归。
本片“拨去孔繁森的外衣”是令人非常惊喜的手法,所歌颂的是更加广义的援藏干部和他们所维系的汉藏友情,这不会因为孔繁森一个人而停止。
文艺化的主流电影,感觉拉华加表达更强烈,其中也有很多万玛才旦的影子,完成度很高,摄影也很棒。两个男主的互帮互助,似乎是真的能嗑(不是
在主旋律电影中算是不错的作品,至少剔除了高高在上的“援藏”视角,也不强求所谓的民族融合。正如片中老人死前仪式被拒之门外的老孔,对于少数民族政策,远观与陪伴或许是比加入更好的选择。两位导演的配合或许能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新范式,相较于已拍出《横空出世》的陈国星,拉华加是成功的关键,双向的视角才能形成真正的对话。当然,这与近年来藏地新浪潮的崛起有至关重要的关系,我们对于藏地叙事越来越熟悉,不再以异域眼光来看待,一种平等的关系才得以呈现。影片自然也有不足的地方,某些众所周知的限制让故事的完整性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