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记不记得第一辑的龟兔夫妻,sabrina ,很感动,这么多年,互相迁就,互相成就。 这次第二季最后一集,时隔一年后重新找回第一季的几个朋友,再次拜访,竟然乌龟先生已经离开…… 顿时泪崩。看了他们两次访问和Sabrina 第三次自己单独的访问,感觉看完了他们的一生。乌龟先生的笑容很治愈,希望Sabrina 快乐生活下去:)
前阵子和庞庞吃饭的下饭剧,是香港纪录片《寻人记》第二季。这档寻找、回访多年前香港新闻小人物的记录片,去年看第一季就很喜欢。作为TVB儿童的我们,对于当中的“星期日档案”“铿锵集”以及主持人——曾经六点半新闻的记者方东升,都很熟悉。
我感觉《寻人记》第一季比较宏观,注重社会议题多一点,比如香港的留守儿童、会考、移民潮等。虽然第二季也离不开社会问题变迁的角度,但叙述角度会更偏重个体,更感性。
说说第二季印象比较深的几个吧~
🧑🏻🦱第一个是安仔的故事。这个原先家庭不管不顾,自己野蛮生长的街童,最后很难得的没有走上歧途,而是自力更生做面档师傅,成为一个乐观的大人。
当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年他在社区中心时,那里的黄sir对他的影响。
节目组安排了安仔与黄sir多年后相见,安仔一直念念不完当年黄sir举办的那个生日会,那是他人生第一次过生日,第一次吃蛋糕。但这个生日会,不过是黄sir临时起意的决定。
对自己来说是不经意的一件小事,却能够在一个孩子心里植下温暖多年的种子,温暖与善良这些老掉牙的字眼,总有我们难以想象的能量。
在节目的最后,安仔拜托节目组帮忙寻找他从没见过面的泰国亲生母亲。节目播完了也还没找到,因为现有的线索实在太少了。
啊,我好想知道后续啊!
但我又觉得,或许找不到了,也是个好结局。
👵🏻第二个是胡婆婆的故事。九十多岁的胡婆婆眼睛几乎看不见了,但她还是中气十足,能说流利的英文。原来这个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机会读书的胡婆婆,年轻时辗转着做过接待外宾的工作。战火中断了她的求学路,但她没停止过学习。
找胡婆婆是因为三十年前,六十多岁的她和她学生时代的姐妹们曾被采访。三十年后,眼睛看不见的婆婆,只是听着当年的新闻片段,都能平静地说“这个人移民了,几年前去世了”。
时间带走了很多故事,很多人,但带不走岁月沉淀下来的精气神。当方东升一开始联系到胡婆婆时,她在电话那头从容又霸气地回应:“我还在我”,当问到她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时,她骄傲地仰起头:“不枉此生”。
🐢最后一个不算是第二季的故事,而是第一季人物的追访,但也是我真看哭了的一个。
第一季有一对受访的“龟兔夫妇”,两个人性格截然相反,却也恩爱了几十年。去年看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他们这种夫妻相处模式。
没想到第二季回访时,才时隔一年,龟兔夫妇里的丈夫Frankie就因为突发心脏病而离世了。
因为走得很突然,甚至来不及留下遗言,而一年前他们受访时的模拟分离片段,却成了遗言般的存在。
看着Frankie在去年片段里笑着说“我们这辈子过得很开心,你要享受你的余生”,真的泪目。
难过遗憾的是,携手相爱一生的那个人撒手先走,幸运的是“我们这辈子过得很开心”,以及龟兔夫妇得以三次受访,记录了他们人生不同阶段的变化。
能够被记录下来,真的太好了。
◽️我素来很喜欢市井小人物题材的故事,不需要宏大视角的歌咏,也不需要刻意做作的煽情,有时候只是平平淡淡叙述着,就足以动人。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故事匣子。
#寻人记2#
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也一定会给你留一扇窗
——to所有正在努力的人
看到志文这个故事非常的有感触,我觉得他就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你和我的缩影吧,志文从小没有家庭的关爱,哥哥打他,爸爸不管他,他唯有去到社区中心才能有一些安心的生活,在社区中心可以打球,读书,有饱饭吃,志文常常在游乐场玩也不愿去去学校,不愿意回家,他说他对着书本就会打瞌睡,只有对吃有兴趣。
距离第一次采访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了,大家没有一个人能够猜想的到现的志文的生活如何,他在做着什么,当节目组找到志文的时候,志文果然在一家面档工作,他把自己唯一的兴趣做成了能获得温饱的工具,他在面档包吃喝,生活没有太大的问题,这是大家没有想到的但是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大家可能觉得他会变huai ,也有可能做一些不好的事情,但是他没有,他说让他没有变huai 的人,是黄sir ,曾经的黄sir 给了他关怀,给他了照顾,给他了人生的引导,这些他都还记得,甚至连黄sir 自己都不敢相信。
完整的看完志文的故事,我想起了自己的故事,在大学要实习的时候,由于我没有选实习工作所以有些沮丧,我的辅导员看到了我,于是把我留在她身边实习,在跟她工作那一年,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去沟通,如何好好的去完成一件事,如何有计划的安排一个活动,在这一年里我得到了一个缓冲,也有最后的能力去面对未来的新工作,其实那个时候真的有些无助与沮丧,但是还好辅导员拉了我一把,我觉得那个时候的我和志文好像,有些时候你很无能为力,但是我们也想去做好事,想有一个好的生活,但是可能在那一刻没有好的方向,黄sir就和我的辅导员一样,给予了我们生活的方向,或许大家都觉得志文可怜,他学习不好,爱逃ke ,但是我觉得他有自己的想法,有一颗善良的心,他知道自己特长是什么,他把做饭做成了职业,他没有做一些不好的事情,他很满足自己现在的生活,看到黄sir 吃他做的面,热泪盈眶,黄sir一定很欣慰吧。
所以我觉得有时候生活偶尔有些困苦,是没有办法的,但是我们要保持一个坚定的心,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但是一定会留一扇窗的,不忘忘记我们心里最纯真的想法😝😝😝
#寻人记2# 这个节目在宣传阶段已经很吸引我,它跟其他综艺有点不一样,如果有人因为二三十年前接触过,或者仅仅见过,过去这些年,再相见,这种感觉难以言喻,有点激动,有点感动,有点开心,也有一点落寞。 二三十年以后,谁还记得另一个人?那个人是否还在?他,是否也同样记得? 这个节目用一种有趣、温情的气氛,把那些将被遗忘的人和事,重新连接起来!真好! 无线方东升幽默风趣,一梗接一梗,很有趣;小姐姐们(李晓欣/黄晓莹/黄靖婷)也是用尽办法帮助寻人,很优秀! 这个节目真的很优质! #方东升#
第二季给了我很多惊喜 相比于第一季主要是对比主角30年之间的变化 第二季加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探索社会意义 特别是一二集的安仔 开始更多像是满足观众猎奇心理 去看一个“丑角”的现状 到最后探索出安仔喜欢投诉的原因 根源在于“歧视” 人们讨厌安仔喜欢投诉 却没思考过他喜欢投诉的原因 没考虑过他的遭遇 这只是一个遭遇歧视的人的反击 其实安仔的投诉其实是正确的 这是最理性的人的做法 可以不顾一切人情 试问世间上有哪个人能和他做到同样理性 而且他提出的建议也确实是需要改进的问题 这集还给我一个发现是HK政府 甚至有专员接待安仔 认真回应问题 真的很值得内地学习 每一位市民的需求都能有所回应
第二季每集都给予了很多惊喜 每集都探讨一个社会问题 看得人真的很感触 看着这些人 就是世间一个个人的人生缩影 节目组也真的很用心 每一位主角都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寻找 寻到也未必愿意接受访问 最喜欢胡婆婆那集 真的太酷了 是我想去成为的阿婆 志文和黄sir相聚也很感人 最后还有寻人记第一季的重聚 看主角们再登上电视的生活变化 最遗憾的是有主角在接受访问几个月后就离世 寻人记两季里也让我相信了爱情的存在 龟兔夫妇 胡婆婆夫妇 还有妈妈课程的那对 总之就期待寻人记3
粤语区的朋友对方东昇不会陌生,方东昇主持过多档TVB的新闻节目,天天与观众见面,在香港家喻户晓。近年来他也主持一些综艺节目,比如《世界零距离》、《长命二百岁》以及《这么远,那么近》,在这些节目里他发挥了自己才思敏捷又不失幽默的特点,常常口出金句,便博得了“金句王”的绰号。
“金句王”做新节目,当然少不了金句。
去年的第一季《寻人记》,开篇第一句,方东昇便道出金句:“有人说人生应该是营营役役,但有人觉得人生应该是寻寻觅觅。”
今年来到第二季,方东昇改写了这句金句:“有人说人生就是寻寻觅觅,也有人觉得寻寻觅觅很花气力,往往找不到,偶尔寻到宝。”
这也点出了这档“寻人”节目的精髓,在营营役役的人生中觅得些许惊喜,找回遗失的人情味,哪怕花气力,也有其意义。
方东昇会讲金句,也有金点子。
《寻人记》这个节目,赢在起点,单是构思,就极为高明。
这里的“寻人”不是内地节目里常见的“寻亲”,不走煽情路线,而是方东昇带着自己的团队寻找昔日TVB新闻报道里的主角,看看岁月在这些人身上的印记,看看时隔数十年,他们的人生变得有哪些不同。
如此做节目,不但省人工省经费,螺丝壳里做道场,化解了疫情对节目制作带来的影响,并且充分利用了TVB的优势,将资料库的旧录像变废为宝。
第一季里,方东昇寻到了变成了大当家的小当家、变成了大胖子的小胖子、变成了大叔的校草、变成了亲密老伴的问题夫妻等等,节目透过旧闻主角的故事,也探讨了不少社会问题。
一个个普通人在岁月变迁中的浮沉,看在不同观众的心里,都能翻起别样的波澜。
不得不说,这张“怀旧牌”很容易打到观众心里,就算你我并不是香港人,没看过TVB当年的新闻节目,看到节目里呈现出的人情冷暖和时代变幻,也还是会感慨不已。
去年做完第一季,节目收获了不少好评,方东昇也得到了许多香港市民的建言献策。
第二季的寻人之旅从谁开始呢?有很多人提到了一个名字,安仔。
此安仔非彼安仔,方东昇要寻的不是同事郭晋安,而是一位在八十年代多次上过TVB新闻节目的风云人物。
安仔名叫梁安国,能够在多年前便名震全港并且如今尚有余威,是因为其人其事都够得上一个“奇”字。
在家打领带,喜欢疯狂囤货,对金钱锱铢必较,这是昔日新闻节目中安仔给人的第一印象。而他真正令人印象深刻,是因为他名字里虽有个“安”字,性格上却并不愿意与人相安。
安仔绰号很多,其中“投诉王”并不是最霸气的一个,却足以表明他所擅长的领域。
八十年代,安仔一战成名。烧腊店缺斤少两,“卖烧肉搭烧骨”,他投诉,对方却说他“傻傻的”,安仔愤怒,投诉不休,一直投诉到这家店关门大吉。
无良商贩不堪安仔之扰,TVB也见识过安仔的斤斤计较。
当年TVB到安仔家采访,结束后,安仔因节目组打了灯,要算电费的账,让节目组报销。
如此难搞的寻访对象,会不会十足难找?
没想到,安仔得知自己成了方东昇的目标,却自投罗网。
接通安仔的电话,方东昇听得多说得少,安仔说自己非常好找,到元朗随便打听就能寻到,还摆出了自己的另一个绰号——元朗特首。
看来,三十多年过去,安仔不但威风不减,声名甚至更胜从前。
一行人很容易便在元朗寻到了安仔,时光匆匆,昔日的安仔虽自称安少,却已见老态,不过他仍旧官仔骨骨,穿着衬衫打着领带。
到他家中,大家发现安仔还是那个囤货狂魔,复活蛋塞满了一冰箱,西洋参、鲍鱼、鱼翅、海参都是批发买入,仿佛要开海味店。
说起自己的生财之道,安仔则抢了方东昇的工作,说出了金句。他患有小儿麻痹,常常跌倒,偶发交通意外,便常能领取意外保障金,加上综援,独居的安仔生活便足够宽裕了。他强调自己不是碰瓷,如果是有意为之一定会被收监,能拿到钱,全是因为:
“我是一个容易受伤的男人。”
身体容易受伤,精神却廉颇未老。安仔搬到元朗后依旧因投诉而闻名,连小巴司机都说他是自己不愿意搭载的客人。
不过,方东昇陪着安仔逛了一趟菜场,却发现安仔竟然人见人爱,摊贩遇到他,都笑脸相迎,买一送三。
是大家都怕了安仔吗?
还真不是。原来安仔用自己的投诉绝学帮过菜场小贩们的忙,解决了菜市场沟渠淤塞的问题。摊贩们打电话,各部门只会踢皮球,投诉王出马,则直通高层,问题立马解决,比找区议员还管用。
那他是已经化身正义使者了吗?
也不尽然。方东昇打电话问了安仔的邻里,收到的还是一堆抱怨。安仔报复心强,性格又敏感,别人容易和他结怨,而他用投诉的方式报仇,一定会让对方叫苦不堪。
《寻人记》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多面的安仔,并且一步步地为观众答疑解惑。
安仔为何会如此古怪?
方东昇发现了问题的本质,投诉其实是缺乏沟通,安仔不但是个容易受伤的男人,也是个孤独的男人。
安仔独居,缺亲少友,只有一个四哥常约他吃饭。八十年代他还能给一个姓梁的神父倾诉,对方却已经移民澳洲多年。
节目组请来了安仔的四哥一起吃饭,也请来了梁神父和安仔视频连线。
当四哥一边说着安仔“又可怜又可恨”一边又说“血浓于水”的时候,我湿了眼眶,当安仔对着梁神父吐着舌头做调皮状的时候,我心中更是又伤感又温暖。
为了进一步帮到安仔,节目组还请来了心理医生到安仔家里问诊,一番长谈,医生判断安仔属于自闭谱系障碍人群,小时候患病又常受人欺负,所以才会如此敏感。
投诉,其实是安仔对自己的保护。
安仔年纪大了,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间,医生劝安仔遇事可以稍作忍让,也在镜头前告诉大家,面对安仔这样的人,要放下有色眼镜,对人要有起码的尊重,不要说他傻,不要看不起他,一切都会好一些。
说“放下有色眼镜”那句话的时候,医生特意拿下了自己的墨镜,有些幽默,也暖意十足。值得一提的是,医生去安仔家前特意打了领带,而他平时并不打领带。
这些满满人情味的小细节,是《寻人记》这个节目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打动我的原因。
安仔的故事,《寻人记》用了两集讲述。之后的几集,方东昇寻到了已经长大成人却并未误入歧途的昔日街童,讨论了童年经历对人的影响;寻到了曾苦捱度日甚至有轻生念头的单亲父亲,如今也已经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寻到了曾在新闻节目中揭开徙置区居住困境的阿姐,几十年后,阿姐变了阿姨,早已迁入新居;寻到了当年在田野间玩耍嬉戏的村童,讨论了城乡教育差异的问题。
寻寻觅觅,寻的是回忆,觅的是情谊,点点滴滴,观众看在眼里,也能化作生活的勇气。
我最欣赏这个节目的一点,是它虽然很有人情味,但却不会去刻意煽情,反而着力于呈现出人生真实的样貌。节目里的主角们,没有谁完成了戏剧化的逆袭,几十年前穷苦,几十年后也并不会大富。街童那集,主角小徐虽然没有误入歧途,受家庭影响早早辍学,也是事实。村童那集,上村校的孩子们虽然现在生活都算幸福,笑对过去,却也的确因为村校的教学水平太差,而在上中学时跟不上学习。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季里有个小胖子,时过境迁,也没能减肥,肥仔成了肥佬,似乎一切都有定数。
但《寻人记》的主旨似乎是,承认人生有定数,也鼓励你我不服输。
很少有人可以逆天改命,但通过努力,普通人可以捱过艰辛,笑对人生的苦难。这就是香港人常说的狮子山精神。
讲单亲父亲的那集,有两位主角。一位父亲曾想过自杀,却还是坚持了下来,抚养子女长大,走出了人生的困境。另一位父亲不但失婚,还失了业,万难之间,是很多好心人的帮助,让他渡过了难关。
那集中有位开便利店的阿婆,我印象极深。节目组寻人,她帮忙到处打听,后来找到正主,节目组和主角一起到店致谢,阿婆含泪说,那时候很艰难,大家都艰难,想起往事很想倾诉。阿婆口中的“那时候”,指的是“非典”在香港爆发的2003年。
我看到此处时,想起许多事情,泪湿了双眼。
第一季和第二季连着看的,更喜欢第二季,选的人生故事更有共鸣感,谈话也更深入一些。
第3集 一个小胖子的故事:年幼时没有家庭关爱,妈妈走了,爸爸会酗酒打他,哥哥对他也不好,经常吃不饱饭。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仍然很乐观,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好老师,没有走上歪路。现在长大了成为了一家快餐店的车仔面厨师。节目组找到他,仍然是胖胖的轻松的乐观的他,让人欣慰。和当年恩师见面时为他做了一碗车仔面,两个大男人都眼泛泪光,没有更多的话语表达,可是让人很感动。
第4集 黄先生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单身爸爸艰辛带娃的故事。黄先生说:“只要自己不怕说出口,任何人都可以是倾诉对象。” 他在最难熬时和女儿学校的校长倾诉,校长劝慰他接触教会。在教会中慢慢走出低谷,还认识了新的对象又成立了家庭。“讲出来,最后一定有人帮你,最怕你不说出来自行解决。不要乱了章法,镇定一点,总会有出路。”
困难路上最重要找人同行,可能找朋友或找机构帮助,有些自己调节,最重要不要藏着自己。
第7集(记不清了,最喜欢的一集)胡月华婆婆:93岁,潇洒、开朗、豁达、胆大心细脸皮厚,性格非常好,非一般的老太太。什么大场面都见过,即使已经看不见了,面对电视台的采访,没有一丝胆怯和自卑,不管对方是谁,相信她都会这样。方东升给她放三十年前的节目片段,婆婆凭借声音说:“这是我同学**,她已经死了。她们都死了,只剩我。”方问:“你害怕吗?”婆婆:“不怕,这就是人生。死去的丈夫会等着我。”婆婆好牛!方问她给自己的评价,婆婆说不枉此生。婆婆太有人生智慧了,活的好通透。
最后一集龟兔夫妇的故事,我在写第一季剧评时写过了,给我哭的不行。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珍惜身边爱你的人。
“区议员做唔到野”,第一个故事主人公就挺有意思的
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什么味?人情味,回味再回味。徐志文真的太励志了,其实他也知道自己的遭遇挺惨的,但还总是用笑容去掩盖心酸,我更希望疫情不会对他的面店带去很大的打击。第5集找冯自生的时候碰到的大爷真的笑死我了哈哈哈哈,找不到人去找方东升啊,点知…哈哈哈哈节目效果拉满
人生无常啊 最后一集真是泪目
比第一季更为深入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安仔竟然独享两集!幸得港人在网上多用真名,找起来跟容易些,在大陆恐怕得查户口了。
😭Sabrina和Frankie真是让我看到这个节目的意义,这是一份给受访者和观众最好的礼物。真是人生如戏,唉!真情打动人心
第一二集真的太棒了,又好笑又好哭,安仔虽然很容易愤怒,但心水很清。
比第一季更好。安仔、志文、梁牧师、黄sir……笑了哭了暖了。除了一贯的精炼的台本、丝滑妙巧的剪辑处理,更有令人感动的平等之心、悲悯之怀。方金句,亦精彩依然。(补)最后一集看破防。Call back、戏剧式结构的运用更显记录影像的力量。
第二季感觉更侧重个人的心路成长历程。
我系一个容易受伤的男人 真係笑到碌地
金句王方东昇又来了啦,第一集的元朗特首安仔真的是拍得不错
如果說第一季是借尋人講述香港幾十年間的時代變遷,那麼第二季更偏向以回望時代之名講述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香港人,從“Big Big Old World”,到“Small Small Lives”,唯一不變的是骨子裡獅子山下的人情味。第二季的故事底色都帶著或多或少的悲劇性,可以樂觀地說,每個故事都是經歷低潮重新出發獲得幸福,也可以悲觀地說,故事中的每個主角都在背負過往苦中作樂,而無論樂觀悲觀,卻都懷抱著一種樸實的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回望本身便是一種力量,或牽引或推動著你前行。
这种节目太难得了,一如既往给6颗星。
“与龟兔赛跑一样,Frankie如愿先到终点。”人生无常,但系都要继续行下去
观看《寻人记》,想起一些曾经认识但如今已经没了联系的朋友同学,不知道时隔多年之后,他们现在居住在何地、过着怎样的生活? -16061
第三集志文的故事简直从头哭到尾…小时候的不易和艰辛,到遇到中心的王sir,从街头流荡到去中心吃饭,以及过生日人生第一次吃蛋糕…几十年过去,看到志文在面档工作一秒破防,能够自食其力并且能“吃饱”简直太好了😭 王sir看着几十年的影像和后面吃到志文做的面,也是泪眼婆娑…希望志文和王sir都能继续好好开心过生活
默認9。其實一之後就知道大概玩法了,重點是人而不是尋的過程。主要還是看人背後故事是否感人。前兩集說的是投訴王的故事,既帶出香港投訴文化嚴重,也帶出多關注自閉症病人的信息,其實主人公投訴思路清晰,也不怕麻煩敢於爭取,雖然有時候煩人,人肯定不傻還挺聰明的,可惜身邊人沒人發現,不然早治療他會有更大成就。3說的是小時候不願回家,在街上流浪很晚回家,長大有沒有學壞。社區中心,庇護所,太重要了,主人公以前吃杯麵就開心,大了去麵點做伙計不醜飯吃也不錯。4比較慘,說的是失婚男人如何撐起家庭照顧孩子,需要人幫助的人就找人幫忙,生命重於一切,給各位單親家庭爸媽加油!5說的是幾十年前住臨時屋的居民,現在住的怎樣呢,其實香港人住的環境比起以前是有所改進的
看完昨晚的“非凡婆婆”这一集,边看边哭。一开始看到是寻找1990年的几个老人,心里觉得应该找不到了吧。想不到真的找到了胡月华,这个人格魅力真的太大的婆婆。双目失明依然精神饱满,就像当年因战乱辍学却能在生活工作中积极学习,坚强自信,胆大心细,能在93岁威风地说出自己的大半生。看到她听电视节目,听出声音是谁的,却又补充“她已经死了”……最后她说,我的同学都死了,就剩我。主持人问她,你会不开心吗?她说,不会啊,人生就是这样。就像她豁达笑着地说,希望去世的丈夫快点来接她走,因为丈夫会等她的。片尾邓丽君的《小城故事》一放出来,我的泪水就一直流。谢谢胡婆婆,带我看人生聚散。
「想要见证成果,先要体验白果,尝尽人生百味,最好都系人情味」 第二辑一样咁动人。今晚最后一集播到第一辑噶龟兔夫妇 龟如愿先到终点了 就在节目播出的几个月之后...人生确是无常 好好珍惜。人生爱过 痛过 努力过 人生就不枉过。
流了好多眼泪,投诉王安仔、单亲爸爸和胡婆婆几集印象最深刻,原以为最后两集是水集数,没想到被Sabrina和Frankie的发展看得一秒破防——什么是人生,每个人本身就是一段人生,寻人就是寻人生
第二季比第一季好看太多了,终于把没有关心的找人过程,替换为对被找寻角色深度挖掘。前三个被采访对象:患亚斯伯格症的投诉狂,在街上长大被警察叔叔教好的混混,单亲抚养一对子女的父亲,都有一定男性视角下的“可jiao爱qing”,确实是看一集哭一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