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能遭遇的最糟糕的一天是怎样的,据说这是导演构思的初衷。片中,医生丈夫发现妻子出了车祸,同车的是另一个男人;尚不知妻子怀孕,就得知她已流产,而孩子大概不是他的;他要为那个男人做手术,一边忍受他不断呼喊自己妻子的名字,一边安慰他不要太过激动:她虽失忆,但还活着。
失忆与寂寞一样,也是个滥俗的套路。但在这极致的环境里,倒生发出一种新的话题可供探讨:当你忘记爱情的存在或消失,它能否按照原样继续?
妻子忘记了三年来的所有事情,忘记她已抛弃旧男友与现任丈夫结婚,忘记她又厌倦了婚姻邂逅了新情人。她在醒来的时候只记得一件事,爱他,要嫁给他。内心百味杂陈的丈夫决定配合她的状况治疗,装作他们还在热恋期,寄望以重温每一步的方式唤醒她的记忆。
她不再是那个自信、高贵的女人,变回一个满心依偎他的女孩子,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透着浓厚的爱意,仿佛两人的结合从未出现裂痕。而当新情人出现在面前,陌生的容貌令她顿时惊恐逃离。
爱情凭借着记忆生发和维持,却无关乎现实——即便它曾经发生过。这让人感到爱情的脆弱,有时候它需要的只是一个既定的前提——应该爱谁或者不爱谁——便可照此继续。
丈夫开始觉得失忆也不是件坏事,大不了重新求婚、重新结婚,起码妻子又成为自己一个人的了。他感到自己更加爱她,差点失去的感情因为意外再次回来,他倍加珍惜。那些她都想不起的他又何苦耿耿于怀,两个人重头再来嘛,他说,我也要学着失忆了。
可问题是,重头再来就会有不同吗?
挑选结婚戒指时她看中与三年前一样的款式,拍婚纱照时她选了与此前结婚照上一样的礼服,游天目山时她像曾经发生的那样买了一串手链送给心爱的男人,只不过,这次是送给他,之前那串套在那个出车祸的男人手上。
影片以简练的几个细节隐隐透出东方哲学的根底,将之命名为宿命也好,轮回也罢,一个人仿佛终将依照自己的性格做出选择,走向同一个终点。即使时光已逝,活在三年前的她仍将把桩桩旧事一一再现,如同生活也有一个剧本,无论细处如何改变、顺序怎么穿插,最终的结局早已被写好了。
按照这样下去,她还会对拉丁舞产生兴趣,还会报班上课,还会遇上那个热情如火的拉丁舞老师,还会爱上他,还会怀了他的孩子……
故事及早打住了这种轮回,让妻子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发现了疑点。了解真相后,她像一个委屈的孩子站在街边大哭,不得不接受仿佛硬塞给她的命运。挣扎许久,她拒绝了拉丁情人,又打电话给丈夫,约在山顶见面。
片尾结束在一片遥远而静谧的夜色里,两辆车先后拐进蜿蜒山路,车灯若隐若现,发出迷蒙又温暖的光。究竟相守还是离别,影片给不出答案,尽管此前的铺陈倾向前者。这样高戏剧化的设置也仅仅使回归婚姻成为可能之一,可见导演对重新来过一事也不抱什么信心。
重来是人们常常设想的“时光穿越”, 一个“如果”字样开头的句式,似乎能为自己赎清罪过。然而它不过是借以逃避现实的幻想,真的重来,也未必是两样。
事实上,洞悉人心的杨德昌早已在《一一》里借简南俊之口给出答案——他在异地与旧情人相逢,却什么都没发生:“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
《重来》是直接在法国艺术院线上映的,待遇不错。法国人如此喜爱中国第六代导演,从贾樟柯、娄烨到王超,无一例外走上领奖受封的道路。相比较功成名就的其他几位,王超一直充满争议。当年他的《安阳婴儿》引发了内地影评界的极大争论,后来的《日日夜夜》和《江城夏日》则背负不少骂名,短期内难以翻案。
《重来》是一部纯粹的文艺爱情片,简单干净。它像极了法国电影的生活化做派,人物感情错综交叉纠葛不清,他们必须面对内心矛盾与道德负罪,寻找不易得的解脱途径。
王超的表现说明中国都市题材(尤其以中产阶级为对象)影片的水准,距离广大影迷的欣赏趣味还有较大差距,但他总算选择了面对自己。那些情感背叛可能发生在当代许多年轻人身上,因而这个故事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
把《重来》的人物界定为中产阶级是有道理的,毕竟工作三五年的年轻人不可能有那样的悠闲状态。片中所有主要人物都处于衣食无忧的状态,有体面的工作和不错的居室(如果你了解杭州的房价水平的话)。哪怕是出了家庭问题,大小事情丢下放一边,他们的生活好像不会出现物质难题。电影通过描写情感崩溃和爱情危机,来表现传统价值观的崩盘坍塌,更有当局者迷,不知道如何判断抉择。当失忆成为无法面对一段爱情的借口,电影按照旧地重游和旧景重现的路数,诉说这种人生的纠结与痛苦。纵然有不可信之处,不过导演倒是坚决执行了最初的意图。
《重来》里的人物延续了王超前作那种半死不活的状态,不论是在聚会上还是在私下场合,说话有气无力,给人的感觉就是放不开,缺乏冲动血性。因此导演加入奔放的伦巴舞,用意就非常明确了——— 他要赋予人物一种情感热量,摆出积极姿态,哪怕这是偷偷摸摸的地下情。
对白处理上,《重来》亦不痛不痒,没有太多可说之处。关于人生命运和爱情伪善的话题,杨德昌或洪尚秀都说过太多,更显尖锐也更见力度。重来一次没有必要,退一步海阔天空,王超要说的就是这些道理。因此他宁可让人物“少说多做”,用他们的尴尬来掩饰词穷。插说一句,目前为止内地导演处理起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关系,我认为吕乐凭《赵先生》和《小说》足以拔得头筹。
《重来》里的杭州,是爱情之都,人间天堂。滨江和钱塘江大桥,城站和西湖隧道,北山路和曲院风荷,干净的马路和大声喊话的公交车……即便影响有限兼有做作之嫌,《重来》选择这座充满韵味的城市,我还是觉得弥足珍贵——— 毕竟光是这城市的气质,本身就说明了好些问题。【南都
http://gcontent.nddaily.com/2/a2/2a27b8144ac02f67/Blog/a2a/8ce17f.html】
每一段爱情发生的时候,总有着惊心动魄摄人心魂之处;而当它凋落时节,按图索骥亦步亦趋地寻回,却又总似星空云图山重水复。迷途了,徘徊了,却不知道回路。点点滴滴都是心上的痕;无处不在的是时光的印。《遗忘》开始,《重来》打住,复调和弦,如同清新温婉的二重奏。无意中看到的两部影片,各有板斧,却又异曲同工。
《遗忘》开始于一对即将离婚夫妻的最后谈判,女主角夺门而出的时候遭遇车祸局部失忆,失去的正是婚后交恶的那部分记忆。苏醒后 女人时不时询问男人后来的事情。出于道义,丈夫无旁贷地照顾尚未复原的妻子,而妻子也没有了骄横跋扈,一如当初的温柔体贴。于是尽管双方都心知肚明感情的结局已经到了尾声, 但是在复原期的相互照顾中,貌似一切又回到了美好的起点,双方都有了重新的发现和心灵的激荡。都在追问故事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走向。剧中用不断闪回来交代失忆的那段恶劣相处,打通了回忆与现实的通道,男女交错来反思过往,最终这一段美好戏剧化的重复过去为扭转乾坤带来了转机。女人后来恢复了所有记忆,直面历经十年职场打拼忽略了家庭生活导致婚姻出现危机的现实。双方深感丢失了本真内心,愿意重来。《遗忘》是台湾2012金钟奖的送选片。主角林心如表演温柔的妻子仍然像偶像小女生的做派,但是作为职业强人的悍妻却有点接地气,其中一段吵架戏那种愤怒和挣扎的眼神丝丝入扣。全片的编剧也很紧凑,几无冗余,非常清新精致的小品。
《重来》是摄影和哲学意蕴上都颇有野心的小资文艺片。主演颜丙燕 和李乃文,更像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人,走过身边的某一对中产夫妇。在近乎固定的镜头语言里,在缓缓流动的情绪里,不知不觉间展示了我们所处的城市和生活,疲惫寡言的医生,寂寞感性的少妇,喧嚣放纵的都市人群,川流不息的马路,无处不在的工地,一切都在变迁,一切都在流逝,包括爱,包括激情,包括年华。我们所处的时代,现代化的流水作业把人挤压的机械麻木,把感情挤压到了缝隙,过去的一切发生了吗?有爱过吗?车祸后的失忆带了了驻足体味的契机。是的,有的,在颇富中国美学格调的静态画面中,男女主人公漫步在竹林山野间,在默默地疗伤,听到了蝉鸣,听到了鸟叫,听到了流水,听到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禅意况味。静心求诸内心,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影片最后,女主约男主山上见做最后的决意,沉沉的夜幕中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缀着星光点点,谁也不知道,那会是什么样的《重来》。《重来》让我想起了许秦豪《春逝》,缓缓的风月,缓缓的忧伤,缓缓的改变。这是我们东方哲学东方美学的况味。激烈不属于我们,我们属于含蓄。
其实,大部分人没有遗忘,也不会重来,需要的是应对生活的一点点讥诮,一点点雅皮,一点点反动。天真一下,愤怒一下,跳跃一下,有时候挺好的。亲爱的你,不知道你是否也这样认为呢?
在B站看的这个电影,此前并未认识电影的两个主角,因而纯粹的看电影剧情了,喜欢电影真实的质感,里面的人物和生活中的人都很像,穿着plor衫的中年男人,淡妆自然的中年女子,当然还是有所美化的,男人们没有啤酒肚和发福的脸,女人虽没有青春靓丽却也更显韵味。
电影抛开了生活的鸡毛蒜皮的影响因素,将视角仅仅聚焦于一个叫做丝竹的美丽女子身上的3段感情,她无疑是一个渴望且追求爱情的女子,不停地去开始爱,于是也不停地结束,开始和结束周而复始地重来。电影在剧情和画面,甚至是物品上都是重复的,像是一种摄影上的聚焦,加重了这种重复的恍然感。
很多画面都是一个地点,比如电影开始的那个湖,旧故事和新故事都在这里上演。丝竹送给他们的手链都是一样的。
丝竹是李询好兄弟的女友,故事的开始是这段感情收尾的阶段,丝竹在这片湖和当时的男友分手,选择了现任丈夫李询,因为她跳到湖里的时候,不会游泳的李询奋不顾身就跳了下去,于是丝竹决定爱李询,遂与李询的兄弟分手。
丝竹和李询结婚了,重复的循环却没有结束。三年后,丝竹认识了一个舞蹈教练陈默,就像当时和李询背着兄弟相恋那样,丝竹背着李询和陈默确立了情人关系,甚至已经发展到怀孕。如果不是因为一场车祸,伴随着丝竹地下恋情的火热发展,也许故事的走向也会重复类似和李询开始时候的结局:丝竹决定爱陈默。遂与李询离婚。
但命运的编剧厌倦了重复的套路,于是它给了一个bug:丝竹和陈默在幽会的过程中出了车祸,并且失忆了:丢失了和李询在一起的三年的记忆,连同那个情人。如果让丝竹恢复记忆,也就意味着丝竹也会想起情人,可能会离开他。
爱人出轨,放弃还是努力?命运把选择权交给了李询。李询选择了帮助丝竹恢复记忆,配合丝竹重演了关于他们爱情的开头。
对于失忆的丝竹来说,眼前的李询是敢不顾生命般爱她的人,正处于感情热恋的阶段,在听见李询说“我爱你”并拥吻了上去。对于李询来说,这段感情已经过了三年,也许都已经记不起上一次拥吻是何时,心跳也许已经遗失许久了,重演一开始还有点不适应。
在丝竹的热情中,李询也许也找到了当日的感觉,热辣地回应了丝竹的吻。
两人去拍了婚纱照,丝竹依然是那样的笑容,而重来一次的李询,终于也不再那么严肃,伸手搂住爱人的腰,敢对着镜头露出牙齿的微笑。
李询甚至推掉工作去陪丝竹找回记忆,两人一起登山观光。两个人回到当初的快乐,李询想要感情回到最初的美好。当然,感情的选择权从来不在一边,爱和不爱都是单方面的,他可以选择对这段感情重启,丝竹也可以选择对这段感情关机,李询不敢想将来。
丝竹问:“你会离开我吗?”这时候的丝竹无疑是非常爱李询的,所以她患得患失地问。李询被击中了,他要如何说,是你要离开我,而且就在两年后,他只能抱住丝竹,眼中却泛起泪光。也许李询相对命运说:为什么给我剧透这种剧情??
在丝竹因为失忆对工作和旧地址都茫然的情况下,李询只好告诉了丝竹她失忆的客观事实。换位思考一下,在丝竹的视角里,你以为你会深爱的会和他过一辈子的男人,你想过也许对方会变心离开你,却从未想过在未来却是你背叛了他。
丝竹向他道歉,希望一切可以过去。这个时候的丝竹还没有恢复记忆,没有记得和李询的感情是如何走向冷淡,也没有记得和情人的激情快乐,在她的记忆里,这份感情还是处于热恋快乐阶段呢,内心的内疚让她已不想想起情人,恨不得李询也别记得。
丝竹回家,看到李询在做饭,忍不住抱了上去:“你真好”。不过也不必急着就给李询下“老实的好男人”定义,李询说了“我以前也不这样。”从前面的剧情里可以推断丝竹失忆前面对的李询是一个默默行动却吝啬于表达感情的男人:他会戴着婚戒和她送的项链,却羞耻于赞美她送的手帕;在游览时他会替她背包陪她,却不敢在她陷入善感时给她一个结实的拥抱,哪怕在她直白地问出会不会离开她时也不敢直白地回应感情。
许多男人总是羞耻于表达热恋的爱,似乎这是一件不酷的卑微的事情,但是不要低估语言的力量,综艺《再见爱人》里说:“语言让争吵暂停,也让爱意冷却。”语言带来的情绪价值。汪国真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真诚地吐露芬芳。”有人说,虽然不表达,但行动上证明。但是,别忘了,语言也是行动的一部分。
丝竹是那样热烈而乐于表达感情的女子,没有显而易见的爱意地肯定的灌溉,便容易凋零。
丝竹怀孕了,这是她第二次怀孕,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重来」。(第一次在车祸时候流产了但丝竹失忆了所以不记得。)在医生告知她怀孕的时候,丝竹想起了一切,想起了她在车上和情人陈默说她怀孕了,也许是过于震惊而导致分神于是车祸了。
😡😡😡女性朋友们,千万不要在男人正在做不能分神的事情的时候说怀孕这件事好嘛!饭可以乱吃,话要挑时机说啊!
丝竹恢复记忆,独自去了舞蹈工作室,墙上的投影仪在播放着情人陈默拍摄的镜头下她的样子,笑得那么开心快乐,绽放得那样美丽,在整个电影蓝色的冷色调里唯一的暖色调。情人陈默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求医生一定要救她,瘸着腿也要赶紧去看她,再看这些录像带📼,可以想象九个月的快乐,这段拎出来也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然而生活没有单拎出来,总是环环相扣,被谴责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兄弟结婚,一群人在闹新郎新娘,李询默默看着这一切:也是这样一个喜气洋洋的氛围,热热闹闹的起哄里,他和丝竹也说过同样的结婚誓词。誓言如果有用,要人在日子里的用心经营维护感情这么费事做什么呢?
也许结婚当日应该念着:「无论岁月变迁,我都会爱具体的你而不是完美的你,不吝啬表达对你赞美,感恩和支持,我会让你切实感受到,爱绝不是不过如此。」
电影也到了尾声,恢复了记忆的丝竹会选择谁?李询说:那也是她的缘分呐。一段感情能够以祝福收尾,便也很好。不必不甘心,不必埋怨那谁使你伤心,更不必抱怨谁抢走谁,只当路程有长短,缘分有深浅。
丝竹选择了告别过去,打电话给李询来接她。成年人的世界,不说那么多解释:你懂了,你愿意,就来。不愿意,便也不勉强。
电影最后的镜头就在一段弯曲的公路,也许他们接下来的感情也不会是一路直行,常有曲折蜿蜒。
我可太喜欢陷在爱情中幸福快乐的丝竹了,那么主动,那么灵动,直接心动💗。电影并没有表达什么态度,只是像一个旁观者一样描述了一个出轨又回轨的故事,就给观众自己去思考。
有一个热评将丝竹的出轨归因为跳舞💃🏻,不知道是揶揄还是真的这么想,还成了热评,让我感觉中国成年人的情感教育成为现实课题。但是想想,像丝竹这样的女子,大概率是瞧不上这样狭隘无知的男人的,他们只能在对莫须有的绿帽恐惧中,哀怨地望着丝竹美丽的背影,敲敲键盘给丝竹泼脏水了。
男人出轨已成为常态,他们视而不见也许内心还偷偷羡慕,女人出轨却被各种揣测,刻在DNA里的绿帽恐惧看着觉得真可怜。男人偷得,女人偷不得?
电影里的两个女性角色,都不是传统影视里围着男人转的,丝竹就不用说了,有男人围着她转的魅力。兄弟那一对恋人,第一次兄弟求婚,女友直接说礼物呢,兄弟送了一辆车,才博得佳人一笑;在结婚的时候,新郎在起哄中说着I do,女友却没有回答,笑笑带过。
丝竹追求激情的爱情,但换来的是一次次重来:心淡-心动-心淡。因为激情只是爱情的表面,要长久地爱一个人,就要爱具体的ta而不是抽象的满足想象的ta,这样的爱注定是难以长久。当然,如果爱情里收到的总是失望,变心也就在所难免,如果感情一个人维护就有用,那谈恋爱为什么要两个人呢?
情感参考综艺推荐《再见爱人》
演员表演极其做作,剧情极其无聊,导演不知道在干吗~
如果一切能重来,我们还会像轮回一样去做同样的事情,去爱同样的人,去同样的喜新厌旧和心痛吗?
三线而非三流演员出演出口片是一直以来国产小片的一种生存方式。
比《江城夏日》那屎片要好多了,起码开头和结尾的镜头挺美的...
。。。
导演的命题不错~在拍摄手法上或许出于转型期~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万有引力》的扩容版。
他们说:脑袋掉了,还能接上去么?
今年看过让我后最感触的电影 有波兰电影的影子 视觉元素上已经充满了欲望和冷漠的世界 狭小的空间,总是被以两个人物挤得满满. 拥挤的内景却在视觉上被拉的很长. 娇柔 暴露的欲望 .但这, 只是这个世界外部元素.导演要说的 是不是如何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中 寻找和守卫那个恒久的幸福
擦一万遍
看一点点
忘记想忘记的......
你看人家自己不都说了是一厢情愿嘛
善于发现,才知道中国有没有好电影
恢复记忆就是重走人生路么
跳舞没好事.
以为会跳跃观看
颜丙燕是一个被低估了的好的内地女演员,特别是在《爱情的牙齿》里。
这也好意思称之为电影?
提出了一个还算是好的假设,但回答都不让人满意。导演设计和调度明显有问题,导致表演程度经常不对。有噪点紫边各种抖各种乱晃乱绕瞎逼拍!!!现实感不代表照搬现实不做画面!低成本也不代表可以没有质量底线!我用无敌兔都能比这个拍得好!!!学生作业都比这个强喔亲!你怎么上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