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线有些强加狗血,为了刻意制造基尔伯特和安妮的错过,把狗血误溅到同样天真善良,有趣有追求的女二身上这样真的好吗?都挽手拜访父母了,结果把祖传的戒指转手传给女主??过分了,安妮的珍贵不需要通过男主放弃另一个烂漫丰富的女孩来体现吧?在和女二在开始就点到为止就好了,女二及家人那么开放友善,充满诚意,他们就理应为主角光环让路吗?气到最后两集疯狂快进⏩️
——一个深夜愤愤不平的新鲜影评!
看到第四集印第安人的那一点我痛哭流涕,我再也看不下去了,我迫切的去网上搜索小女孩的结局,一点都不好,现实甚至更加残酷,我真的看不下去了,她是为了加入白人大家庭才自愿进的学校,但是白人们做了什么?虐待致死,我真的不能接受,这部剧里讲种族歧视,讲不同,但是剧里表达的又是位高权重者得天下,太窒息了,等我消化完自己的情绪再接着看吧
《小小安妮》,全三季,已完结,改编自《绿山墙的安妮》。
片头已是惊艳,愈往后看愈精彩。第一季和原著更接近些,第二三季就有了很大不同,添加了一些人物,使得这剧也不再仅仅是个儿童剧,内涵更为丰富了。
一开始对这个话永远说不停,敏感易暴躁的红发姑娘安妮有点厌烦,太聒噪,似乎也一点不估计他人感受。期间有好长一段时间就没再看,直到追的一些剧集年末停更,才又重新看起来,终不至于错过这部好剧。
慢慢的,你就爱上了安妮。虽然她的那些毛病依然在,但你发现了更多。她的感情丰沛,她丰富的的想象力,她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她的真诚,她的勇敢,她的乐观积极深深感染了周边的人。
小小安妮,满满的都是爱。绿山墙也是太过美好的地方。她的命运,从来到绿山墙开始改变。绿山墙也因为她,一点一点悄悄在改变。
本剧印象最深的情节便是约瑟芬姨妈的故事了。安妮曾经跟约瑟芬姨妈提到过,自己想要当新娘,却不想成为一个妻子。这话要是让林德太太或是玛丽拉听见了怕是免不了各种指责,毕竟她们都是那样墨守成规、保留着各种传统思想的人。而约瑟芬姨妈当时的回答实属惊艳:我要是有这样的想法,我就会给自己买一件婚纱,这样便能满足成为新娘的梦想,而又不会真正成为一名妻子。约瑟芬姨妈在众人看来是那种选择终身不婚的女性,但她自己跟安妮提过,对于她自己而言,她已经结过婚。
直到第七集,约瑟芬姨妈的故事终于浮出水面,这也是整个剧集最为精彩的一集。约瑟芬的人生本是没有色彩的,直到她的格特鲁德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即使格特鲁德不在这世上了,约瑟芬仍将自己的房间按她生前喜欢的方式布置,那本自己送给她的《简爱》就摆放在床头,房间里挂着她们的婚纱照。她离开了,爱却依旧延续着。
即便是现在这个年代,像约瑟芬这样的人依旧不被所有人认可,何况是在那个时代。可她们甩开世人的眼光,度过属于她们自己的美好日子。约瑟芬姨妈的聚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独特的,有奇奇怪怪的艺术家,有热情奔放的钢琴师,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选择了毫不犹豫地追求梦想和自己想要的生活。
聚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那样友好热情,来到聚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交上朋友。世人可能认为,约瑟芬聚会里的人都不正常,可我看到的是鲜活的生命和他们精彩绝伦的人生。他们抛开了所谓的规则,他们与现实抗争着,逆流而上,追寻着他们的生活。真正不正常的人,其实在外面。
这个世界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的,人生可以有各种选择,爱也可以有着多样的表现。而成长并不意味着变得市侩、狡猾,而是不断认识自己,体恤他人,丰富对人和世界的理解、宽容,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这剧还有很多美好,令人动容之处。也有悲伤,但如剧中所言“要得到快乐,就要懂得悲伤。”
这几天看了《小小安妮》1-3季,是小时候看过《绿山墙的安妮》的影视版,如果说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有属于自己的代表读物,这本书则深深地印刻着我的童年生活,但它影响甚至还将持续影响着我的选择、与自己的相处和对话、与亲友和爱人的相处、对抗不公的坚定以及永远不要丧失想象力。回到剧里,安妮顶着一头红发一路喋喋不休,介绍着自己是Anne with an E时,我简直无比相信,她就是安妮。最开始由于不断被弃养,Anne始终没有放下自己的包裹,她和会反光的玻璃对话,迅速地反击以保护自己。她的奇思妙想永远给予周围人最大程度的惊吓,但她也勇敢地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势的群体,哪怕她自己就是被偏见的利箭伤得千疮百孔的箭靶。另外,不太记得小说里有没有关于种族、宗教、肤色、阶级、性别认同、女性议题的讨论,剧里的这些元素一切都表现得刚刚好,Anne在面对这个世界的不同和自己的不同时,她都能做到用自己最大的善意去理解他人,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被排斥和孤立的困境。最后回到困扰我们永恒的话题:当自我来敲门时,谁来开门?
先感谢三季以来没换演员,这太让人舒服了!我是喜欢这部剧的。 先说说我的不满>_<结局略显潦草仓促,想表达的内容很多但是没有表达完全,差点篇幅。还有就是女主在莽撞尖锐的性格和大吼大叫发脾气的坏习惯没有看到改观,每次看她发脾气我的心就揪着,觉得会伤害到身边的人,虽然青春期的男生女生这种情况会发生的,但是第三季了,她该成长了,还是会不听别人的意见,颇有一副道德绑架的架势,虽然安妮是正义的,但是呢这也应该书她成长的一部分,至少在我看到的情节里没有看到安妮性格的成长。或许有人说这是原生成长的创伤使她比较尖锐,但是到第三部,亲情友情环绕着她,应该会愈合一点点,最起码有一点考虑旁人的感受与立场叭,但是还没有看到,一如既往地喊叫和发脾气。 安妮的世界是美好的,是童话般的世界,她在我心中是一部不可超越的对生活重新充满爱的故事,美丽的自然景色,温暖的邻里故事,表达自由与未来的思想,人们的善良与缺点,绿山墙的人们栩栩如生,闪闪发亮,让人移不开眼。再回到现实的时候,心中会充满力量和憧憬,对未来充满干劲和希望,好像一切都阳光明媚,都美好而值得祝福,都会越来越好,这是治愈的,是美好的。 虽然剧中颇有一些批判的情节走向,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个童话,童话里的坏人都会改变或者被打败,而现世却不会。或许在真正的现实里永永远远达不到那样温情的邻里时光,不能够像剧中基尔伯特那样地对待异族,最后关于文中没来得及解决的种族问题,这部剧里的种族歧视让我无比敬佩我们先辈提出的求同存异的伟大思想,世界上永远都有着不一样的声音,但是不同是我们存在的意义,试想人们按部就班,成长为一样完美的人,却也是无趣的,这是世界美丽的原因,因为每个人是每个人,所以世界五彩缤纷,我心中的大同,就是在包容理解的环境下,在可辨别的善恶范围里,让善意愈来愈多,接受不一样的人和思想。 这部剧拍到第三季实在是惊喜,很喜欢,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不少批评的声音,但在我看来,评判一部剧好与坏是看给我带来的积极有意义的一面多还是让我难以忍受的一面更重,这部剧里关于母亲,关于性别生而为女生,以及种族、教育等方面的观点是我所赞成的,带给我的感动与希望是珍贵的,瑕不掩瑜,所以我喜欢她,她在我这儿是部好的剧集。
一口气看完三季,以至于我已经忘记每季具体是什么内容了。现在脑子里充斥的爱德华岛的自然风光,Anne纵马在雪地里的场景,绿色的丝带和红色的发丝随风飘扬,永远自由,永远叛逆的Anne。 剧里关于很多问题的思考很有趣,有些片段让我反复回味,我想这就是名著的魅力,让人反思许多年就已经存在但至今仍旧未解决的问题。宏观上对于女性权益保护,父权压迫,种族歧视,原住民教化,新闻言论自由等问题的体现;中观上关于家族溯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思考;微观上对于容貌焦虑,恋爱观,友谊观,个人差异处理,同性恋等问题的态度,一切都让我印象深刻。名著的魅力真的很大,我觉得所有的家长都应该和孩子共同看看这部剧,一部有关于一个孤女成长的故事。
改编自《Anne of green wall》,这本书曾经读过,但没有影视剧那么直观。影视剧最大的魅力就是把所有的书中人物更加立体化,当然不是说书中人物扁平,而是想象和看到是不一样的。比如我看书只觉得安妮实在是个莽撞无礼的女孩,常常意气行事惹了很多麻烦,但当我看到影视剧里那样一个小女孩儿,她在老鼠横行的阁楼一心读着可以给自己心灵慰藉的书,她所有过激反应似乎都有了解释 ,那是苦难在她身上的烙印。她为自己的莽撞流泪,她哭着辩解自己的所作所为,我就觉得是可以理解的。她只是个可怜的小女孩儿罢了。一切底色为善良的人物都值得被爱,她为自己的冲动负责这已经足够了,更何况比起莽撞冲动,她的性格实在有魅力,不知是受到简爱熏陶,还是先天便已拥有自由强大的灵魂。
但还是要读原版书的, 绿山墙的安妮是我初中读过的书,我的印象还留在结局的Everything goes well。直到今天才知道自己看的大概是删减版,我看的版本没有同性恋,我才知道那个有钱的姑妈和柯尔是同性恋,另外书里说马修因为银行倒闭,财产流失,他心脏病突发死了,我看剧的时候看到马修一直活着真的太开心了,以及无数被删改的关于安妮在孤儿院的可怕遭遇,让安妮变成一个乱发脾气的怪女孩儿。庆幸的是,虽然删减的非常离谱但我还是get了安妮的魅力,还好没错过这个剧。但是剧也没拍完,有个小女孩儿还结局未知😞。
亲爱的安妮,我会永远记得你,望有一天能和你一样勇敢自由。
第三季全是泪点 副线的泪点 但是想说的太多也有些凌乱和无能为力 特别是印第安人部分 铺了很久线索 最后不了了之 安妮有时候真的任性鲁莽唯我独尊 让身边人的都迁就她…戴安娜真的小天使永远照顾安妮的心情 太多细节戴安娜有心事 而安妮从来注意不到…只顾自己
最后一集看到Anne和Gilbert亲吻的场景,我像一个老母亲露出了......惊恐的表情!!你们还是孩子啊喂!!!
我好难过,我希望这个故事能永远继续下去😭😭
你就是我成真的愿望,我都不知道我曾许下这个愿望。
绿山墙的故事就这么结束了,这季最爱Jerry
我没看过这么猛的剧,从来没有哪部电视剧像这样直白,生硬而无法打动人地灌输女性主义,言论自由,人权或种族歧视等一系列问题。拍续集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选择,绿山墙的安妮,早已不存在。剧情十分混乱,偶有从前的影子,让人消磨时间的第三季。另外男主角吉尔伯特似乎只会皱眉,毫无演技可言。
改的是什么玩意……Gilbert这么容易就和别人约会去了?非得拖到最后几集才明白彼此心意,要是还能搞到续订可别又瞎拍,虽然不太可能了。最后一集拉高一分, “You are my fond object of my affection and my desire.”也太会说了吧!Shirbert Forever!赶紧去补课吧
终于更新啦!!!!迫切地想要了解Anne的未来,了解绿山墙的故事。
E05:跳舞这段Gilbert又是全程用眼神在那撩,这家伙的眼神戏真的太厉害了,而他自己大概没这个意识。E06:真是伤心啊,Gilbert居然带妹纸和她父母一起,Gilbert现在就是没有危机感,应该给Anne一个男生,让他警觉一下。E08:Gilbert这one thing说的也太模糊了吧。。。我怎么一点love都体会不到?E09:可怜的小纸条,最后就这么烂在泥里了,当Anne已经敢说I love you的时候,Gilbert却不知所踪。E10:确实没想到S3成了final,对,结局是很完美,童话总是要结束的,只是没想到会那么快罢了。
我需要一个第四季!!!
How I love being a woman!!
安妮系列很大程度上参与型塑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十来岁的时候第一次模糊的思考自己要做怎样的人(事实上小学时期的我确实也是有想象力过于旺盛以及「不服管教」的「毛病」),从得到第一本厚却轻的不可思议的《绿山墙的安妮》起陆续买了后面三四本,但那时候整个系列没有出完,大学的时候有了还ok的英文阅读能力所以知道了后面的故事,但即使已经知道了完整的故事也还是希望网飞买了这个ip就能一直拍下去啊...这一版相比小说本身野心更大,为更直白的讨论到性别和种族议题也加入了更多drama,所以其实也还有很多事来不及讲完,而坐在法国郊区小房间的我一天看完整季,虽然遗憾但也觉得就这么收尾也可以了,如同小说对童年时期我的影响,我仍然在剧里得到了能支持我走下一段路的力量,谢谢
和前两季都是差不多的水准,希望红发安妮的系列故事可以一直拍下去,太喜欢这个小女孩了以及爱德华王子岛上的所有美好的人人事事,小小安妮的故事对我来说就是心灵的止痛药,绿山墙也是一片美好的精神家园♡
10分。这个村太有爱了,融合了各种思想,碰撞然后发出耀眼的光芒,Anne太美好了!!!可是这么好看的剧为什么不续订!?
可以给十颗星嘛!这一定是我2020年的力量源泉!可以看一万遍!多么美好的绿山墙,多么美好的男孩女孩,多么美好的小镇生活,多么美好的天使姐弟,多么美好的灵魂工程师,女孩们头戴花环身着白衣高举火炬围着篝火在溪边高唱生为女孩的美好;艾文里小镇的热闹集市纷纷扬扬着希望和爱意,傍晚的谷仓歌舞尽兴欢笑荡漾;擎着未来的自由灵魂在绿地里高呼,排成一排去挑战权威宣示勇敢;16岁的少女们在窗前举着蒲公英立下新的誓言,在花间绿意里诉说着心事;隐忍的父爱吞吐不清,关心和不舍执拗的溶于唇齿间;绿色,阳光,农场,溪水蕴于春日气息中,呵护着勇敢和所有希望,红发公主像捍卫正义的骑士,斩断了所有荆棘。
这季想表达的太多了,有黑人线、印第安人支线,一波三折后安妮和男主终于成功互表心意,安妮是个很棒的独立女性,尊重他人,无偏见,敢于争取自己的权利。白人把印第安人小孩抓进学校实施种族清洗的情节在第十集却没有了交代。但愿不是因为这个没了第四季,今年加拿大被爆出印第安教会学校地下挖出无数孩子遗骸的事真是够讽刺。
Dear Anne,我希望我以后的孩子可以像你一样,善良、热情、勇敢,像你一样有不少小毛病,有时候任性有时候乖张,但我会非常好的爱着你,教育你,告诉你,永远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活得真实,不必做完美的主人公,不要放弃自由,不要放弃表达,你永远都会是被爱着的小孩。
又名:绿山墙的前卫人类(们)
这一季的结尾仓促圆满,但都是为了主角来服务的,安妮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业新生活和溯源都给了交代。而支线配角们都截止到了上学这一天。印第安女孩的遭遇太难受了,但或许没有解释就是对观众最好的解释(但安妮应该对此收个尾)期待4哪怕没有。没有印第安女孩和ruby/爱摔倒那个男孩的词条
还是更喜欢前面两季,这一季的Gilbert不是以前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