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中国,社会变革激荡,人们野心勃勃。当时互联网尚未席卷一切,纸媒为王。没钱、没学历、没背景的“三无青年”韩东(白客 饰)怀揣新闻理想与女友小竹(苗苗 饰)开始了北漂生涯,期间在知名记者黄江(张颂文 饰)的帮助下进入报社实习,在一次案件调查中,韩东发现了背后更大的真相。一边是光明的前途,一边是心中的正义,韩东在两难中选择挺身而出……
野孩子2008昂首阔步 第二季狼人杀2024兄弟(1986)爱的肉体老爷车大翻新第三季宝贝儿1956阿穆温特沃斯第六季王保长新篇2死去生来林肯达·芬奇的恶魔第三季小鬼当家3三人行2016鬼灯的冷彻致命女人第一季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柏林龙卷风这个警察不用枪伪恋 第二季还有明天访客飙速宅男非法入侵2011绿能战士记忆中情局律师我杀人第二季无政府主义者的妻子羞耻(比利时版)第一季宇宙终点之旅告别前的30分钟新闻编辑室第二季冒牌皇帝东京女子会旋风少女第二季精华舔屏版花好月圆2004景中人圣诞交锋首先最大的问题是,白客他报不报道血牛都不会影响到电影走向,他报道了有了记者最起码的素养就是客观,而且还可以继续为乙肝患者争取地位,这样还能转正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而放弃只是苦了自己罢了结果导向的话毫无区别,只是导演自己非要为人物安排改变。另外唯一的女性角色就是个没有用的工具人,全部都是男性角色,前后风格也不一样,一开始手持摄影带入电影世界感觉还不错,但后期就消失了感觉前期科长看着呢后期就王晶自己弄的感觉,开始用滑跪啥的了,前期过于平淡为了塑造记者的过程花了很长时间但是没有戏剧冲突没有体现出记者队社会的影响,以及记者危险的过程,比如煤炭只是展示了过去了采访了结束了就头版了然后就没了很平淡,而后期突然就开始极度的剧情性,甚至于有些离谱夸大同时有过分简单化了,而且后期主要想说的是乙肝前半段是说记者很割裂。光圈一直非常大也蛮奇怪的,我一开始猜想是后期是光圈小了点因为一开始没有看清世界后面看清了结果啥也不是,估计导演是为了不暴露现代场景下拍04的北京吧
作者: NoNoNos
如果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片单中,只能选一部电影推荐给国内观众,我不会选择久负盛名的大师之作,也不会选择巨星云集的大制作影片,不顾展映单元的区别,想也不想就会推荐一部处女作电影——青年导演王晶的《不止不休》。
在电影节看电影是一种奇特的经历,密集的观影体验,激烈的批评和赞美,大量的咖啡因,永远不够的睡眠时间,会让人不断回到原点思考:
电影人们在为什么创作?我们在为什么看电影?
在《不止不休》首映礼现场,放映结束以后,在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看着导演王晶起立致谢,随着Joyside演唱的片尾曲《If There Is Tomorrow》轻轻摇摆着身体。
即使他戴着口罩、即使所有人为了疫情期间电影节能够顺利举办戴着口罩,我都能察觉到空气中那种激动情绪的磁场,是某种久违的回答:
拍电影当然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看电影当然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让这个世界成为人的世界;为了让这种改变发生,我们的努力,不止不休。
就像导演王晶自己形容的那样,《不止不休》是一部关于理想主义者的新闻电影。
白客饰演的本片主角韩东是一位北漂青年,他放弃在东北老家牡丹江的铁饭碗,带着女朋友小竹(苗苗 饰)来到北京追逐自己的新闻梦。
因为患有眼疾,他不得不高中肄业。在北京没有本科文凭想找一份文化相关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更别说连高中文凭也没有。
但是他在好友张博(宋洋 饰)的鼓励下,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通过勤奋投稿、在网络论坛上发表长篇社论,终于获得了资深记者黄江(张颂文 饰)的赏识,在《京城时报》获得了一份实习生岗位。
他和黄江一起深度报道了一起矿难,相当成功,也让他有望转正。 他在一次暗访血牛非法卖血的卧底调查中,无意中发现了医院周边的另一个灰色产业:乙肝代检。
在当时的社会,由于医疗知识科普不够、法规陈旧,人们视乙肝患者或乙肝携带者为洪水猛兽。一旦被周围人得知你是乙肝或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和求学都会变得无比艰难,即使乙肝的传染途径只有母婴、血液和性传播三种。
因此,许多人会非法找黄牛体检代检,期望能过上正常的生活。
在调查中韩东逐渐掌握了重要证据,但是他也发现乙肝患者/携带者受到的歧视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他揭露真相的决心被动摇了。
在付印前夕的最后一刻,他决定撤稿,为此和恩师黄江大吵一架,失去了作品登上头版头条的机会,甚至丢掉了工作。
但是在其他媒体的爆料下,警方还是发现了乙肝代检群体,并迅速展开打击行动。这时候韩东才发现,原来自己最好的朋友、高材生张博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代检服务的受益者。
眼看张博走投无路,失去研究生入学资格,不得不回到老家,韩东对于决定用行动去帮助乙肝受歧视群体。他在网络上广泛征集案例,终于写出了长篇雄文《一亿人的反歧视主张》。
在黄江的帮助下,这篇文章登上了《京城时报》的头版,而韩东和乙肝战友们的战斗才才刚刚打响。
这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几乎每一个角色、每一个事件都取材现实。
导演王晶为了加强本片和原型人物、时间的联系,甚至让白客去采访了大量乙肝患者,将采访的纪实素材,通过交叉剪辑的方式融入叙事,让现实生活中的乙肝战友而非演员,在大银幕上讲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歧视、或忍辱负重或重新开始生活的经历。
这些人有的背井离乡,有的人努力隐瞒一辈子,有的人努力保护自己的孩子,有些人放弃了工作……这个边缘人群体关于苦难的自白,让许多观众潸然泪下。
但影片更大的力度放在塑造以韩东、黄江为首的新闻人形象身上。
在那个纸媒为王的年代,调查记者们有着当下读者、互联网碎片信息成瘾者所不能理解的职业使命感和新闻责任感。他们的笔、他们的声音,为人们带来真相,带来观点,带来改变观念和现实的火种和力量。
但导演王晶并没有过分浪漫化记者们的英雄形象,而是将他们还原为寻梦的北漂青年、疲惫的中年人、在编辑室随时为了理念争吵起来、面对选择也会犹豫不决的普通人。
韩东这一角色是以曾经的《南都周刊》著名记者为原型塑造的,在大量调研之后,融合许许多多新闻人的经历,才有了银幕上这个从不放弃希望的理想主义者。
他那句“这世上的事,有哪件事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呢?”被放在影片开头,又在末尾高潮时由白客之口说出,成为了全片的点睛之笔:不止不休地与偏见、愚昧和无知抗争,并不是某个少数群体,某个职业的事情,而是我们每一个平凡人在日常生活中作出选择时候都应该扪心自问的问题。
是每一个人观念的改变给乙肝战友们生存的空间,是每一个人的关注让国家取消了乙肝五项的强制体检项目,是每一个人的微小善意汇成暖流,让理想主义存活,让世界还存在着变好的希望。
《不止不休》拍摄了一桩过往的胜利,意在启发今日的观众:还要继续斗争,还要继续寻找真相,还要继续关注那些距离我们或远或近的少数、弱势群体。大概就像本片的英文片名所展现的态度一样,“The best is yet to come”,更好的未来会为你我而来。
希望电影院的春天快些到来,希望《不止不休》能顺利在国内的院线上映,和更广大的观众见面。银幕上下的求索,不止不休。
这世上的事,有哪件是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呢?
《不止不休》是由贾樟柯监制、王晶执导的现实题材影片,改编自原《南方都市报》记者韩福东(男主韩东的原型人物)的真实故事,讲述了2003年的中国,高中肄业的小镇青年韩东怀揣新闻理想,不顾家人阻拦离家来到北京闯荡,一路不止不休勇敢追寻自己理想生活的故事。
本片曾经于2020年9月9日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首映,因为种种原因,这部影片迟迟没有和大众见面。还好,时隔两年半,我们终于在内地院线等来了这部影片。
聚焦“乙肝歧视”、捍卫“新闻理想”,平凡青年为正义发声的故事在这个时代仍然是我们期望看到的,渺小但敢为,是现代社会弥足珍贵的“英雄品格”。
本期影片,【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共有22人参与,并给出了6.43的平均分。
给出好评的小伙伴认为电影题材加分,尺度不易,有好的议题和表达;给出差评的小伙伴则认为影片头重脚轻,叙事粗糙,整体节奏失衡。
但不管怎样,这部影片中的确还是有很多不错的表达和值得探讨的空间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人会把《不止不休》和《我不是药神》拿来作比较,两部电影在主题表达上是有类似的点,不止不休的题材广度和深度其实不见得比药神差,但是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没有药神好,除了叙事节奏外,我认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它缺失了很多人物弧光,故事里看似人物很多,但群像塑造实在让人有些失望。
“大量的元素没有被真正的调用去涌向主题和人物,反而分散了主题和人物,如此以来人物的弧光去哪了,只剩下生硬的转折了。”——by Morning
电影的主角是白客饰演的韩东,这个人物是带着“理想的光”的。在“草根逆袭”这块上我和团员的意见一致,觉得确实是拍得不错的,“北漂”的经历和白客本人有重合,他的形象和演技也撑起了角色,尤其是在最后采访乙肝患者时,白客融入到了纪录影像之中,人戏合一,让人在那一瞬感觉到他就是韩东本人。“他每一个微妙的小表情都充满了故事感,写尽了挣扎于社会洪流中那根浮萍的顽强、坚韧、不屈。”——by raymexic
但韩东这个角色的设置还是会让很多人产生疑问,他为什么高中肄业?为什么会怀有新闻理想?他的身上有什么其他故事吗?电影太过流水账式的铺情节,让我们看不太到主角的成长,转变的点也太过生硬,“白客的私心作为理想主义的放大转折实在是被夸大了。”——by牛逼协会会长。
而被诟病最多的角色当属苗苗饰演的“小竹”,可以说是很久没看到过这么工具的工具人了。这个角色对于剧情推动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不是女朋友,换成室友、房东什么的也一样。“既然女友本来就是丰富主角人物形象的工具人,为何不将镜头匀给室友,反而是对其轻描淡写。”——by鬈毛毛
当然,贾樟柯的客串还是贡献了全片唯一的笑点,张颂文的演技也让人满意。
“张颂文的戏真好,一个演员大热会更容易被观众审视表演细节,但他的戏就真是能令人很放心去看。”——by奔兔吉尔
一个人被歧视的后果是什么?就是你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因为你的某一种身份(血缘、籍贯、身高、疾病)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与你的自由意志和个人奋斗都无关。歧视的意思等于否定一个人的自由意志和个人奋斗,因此歧视在本质上是一种令受歧视者绝望的力量。——韩福东《中国1.2亿人的反歧视主张》。
看完电影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把这部电影中提到的文章找来看了。2003年的文字,如此有力,如此勇敢。而电影中韩东在网吧敲下这些文字之后一串串熟悉的QQ消息提示音响起,结尾报纸里文章的再现,都让人热泪盈眶。
“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过一批这么有理想有坚守的人,让人感觉自己的生活被素不相识的他们用文字的力量守护着。”——by大宝鱼
影片的主旨是反歧视,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两种在中国社会非常普遍的歧视,乙肝歧视和学历歧视。反乙肝歧视,这是在中国电影中很难得见到的主题,也是我认为这部电影真正应该突出的主题,从开头串联到结尾的纪录片影像诉说出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生活现状,是电影最珍贵也最打动人的部分。稍显遗憾的是在影片中把这个主线埋得比较靠后,显得头重脚轻。
“唯一可贵就是真实影像与伪记录,那里才是充满了百姓的生活,那里是记者和电影扎根并永远存在的地方。”——by要丸
“在现如今新闻媒体已成为上级的舆论操纵杆的大环境下,做人民喉舌的纸媒亦成为一个让人泪奔的点。”——byLáogon
办公桌上堆满报纸,发稿如打仗一般,凌晨睡眼惺忪起来赶稿子,揣着相机随时像“小偷”一样待命。影片中的很多细节都让人感受到记者行业的辛苦,黄江和韩东也算是符合理想中好记者的写照,探入事件内部,只为还原事实真相。韩东与记者前辈在酒桌上的对话让人陷入思考,“很多人刚入行时都满怀理想,但时间一长,记者便成了一份职业,希望你不是这样的人。”
我认为一个好的记者是需要有共情苦难的能力的,但同情心是否会影响对新闻“真实性”的判断可能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从入职流程到矿难暗访抛出去的引子很好,记者究竟只能做到客观记录还是能通过笔影响时代?——by mdr skywalker
其实韩东的两则的乙肝系列报道就反映了这两者的平衡问题。针对当下“代检”这一犯错的事实我们仍要指出,但在后续报道中可以对怀抱的疑问进行探究。就像很多记者同仁说的,影片中的撤稿或许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故事发生的年份是2003年,这是对很多来说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影片用很多细节勾勒出的时代感让人身临那个年代,张博的宿舍,韩东的出租屋,报社的办公室都十分符合现实,场景、道具、服装各种细节可谓是非常用心。
“从场景设计的细节以及服装造型上都让人足够沉浸,立刻将人拉回2004的时代质感。”——bywild life
再说回2003年这个年份,爆发的非典刚好与现实形成了某种互文。而乙肝科普夸大了其传染性导致世人谈“乙肝”色变,是不是也特别熟悉?可能这就是影片在过去三年无法面世的原因吧。
2003年的冬天三个年轻人看着烟花许下心愿,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飞向太空,韩东浮在空中的笔杆和影片最后没抓住的报纸也像飘向太空的理想,遥远但珍贵。
“喜欢那种梦境的神秘时刻,飞天梦和笔杆子梦都属于中国梦,不该有高低之分,总归还是有意义的。”——by 理易封
虽然影片有着诸多的不完美,但在后疫情时代能看到这样的作品还是蛮感动的。《不止不休》的英文译名是“Tne Best is Yet to come”,最好的还没到。我们怀念那个纸媒的黄金时代,而未来,文字还能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吗?曾经的新闻记者写下反歧视主张,而如今,面对不公平的歧视事件我们有勇气反对吗?
歧视不止不休,反歧视同样不止不休......
以下是观影团团团友的全部点评 :
@铅纸鹤7.5/10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贾樟柯演了本片唯一一个坏人吧?
@牛逼协会会长 5/10
20年平遥技术原因,21年才拿到龙标。野心很大,试图构建起一个药神的奇迹,但无奈头重脚轻,更多的角度则偏向于塑造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的形象,而忽略了奋斗的结果和新闻工作的本质。在过去的年代,纸媒曾经辉煌过,亦能成为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庇护所;但即便再牛逼的才华,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是不太现实。同为北漂,我羡慕起他能租得起北太平庄附近的合租房,同作为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也更羡慕其踏入专业领域的才华与机遇。不是说新闻工作者不能有私心,但白客的私心作为理想主义的放大转折实在是被夸大了,人言虽可谓,但人微亦言轻,这也是本片头重脚轻的根本原因。规定并不会因一时的言论而马上改变,而是需要时间去缓冲负面所带来的不利,毕竟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懂的自然都懂。
@大宝魚7/10
感觉像在看侏罗纪公园,中国的调查记者像恐龙一样在大银幕上复活,让人欣慰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过一批这么有理想有坚守的人,让人感觉自己的生活被素不相识的他们用文字的力量守护着。在今天看来的童话故事却真真实实地发生在过去,说不清楚针对被贴上标签的不同群体的歧视比起二十年前是加剧还是减少了,我只是希望我们能生活在调查记者被尊重公民的权益被保护的年代,一个不止不休不必被看作童话的年代。
@小植野7.5/10
符合我对于导演首作的想象,稚嫩、不够成熟且有表达。对于唤起我们这代人对于20年前的记忆,那些大事件背后的,那所城市背后所承载的,简简单单又饱含情感,从太空飞天新闻的第一处钢笔失重,到结尾的报纸。像是执笔人把他手上的笔写成了报道还了字幕上的后文,想法好但处理太稚嫩,有浪漫无实质的推动。还是主角终于从采访录像的旁观视角到出现在录像之中,亲身参与才能够切实体会,歧视不止不休,反歧视同样不止不休。
@负一级特工7/10
被客串的贾樟柯笑晕。真实事件改编是加分项,从“挖掘事实”到“挖掘真相”的转变是人物成长的清晰脉络,也是社会新闻与舆论领域中“不止不休”的议题。不过影片的节奏或许有一点问题,叙事和情绪输出交错得有些频繁,并且除了新闻行业,影片还借00年代的北漂状况投射了疫情、就业、考研等现实社会热点,导致观感上会觉得有些“不止不休”了。新人导演没有选择过度煽情,值得鼓励,不过或许还需要吸纳一点《我不是药神》中的商业片拍摄逻辑来提升观感。
@奔兔吉尔 6.5/10
节奏失衡,口型对不上,剧作问题也不少,但有种置身纸媒时代看世界的朴素之美。面对这种题材,观众又何尝不是同理心占据上风呢?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能拍出来就已是一种胜利。片中最令我感触的是酒桌上媒体前辈的那句话:「很多人刚入行时都满怀理想,但时间一长,记者便成了一份职业,希望你不是这样的人。」原来,在这片土地上,良知好似需要与理想主义挂钩,才能保持一个人的初心,这是多么恐怖的事。「记者是无冕之王,编辑是看门狗、把关人。」收拾着行李准备回家却突然收到乙肝患者们的QQ消息,很多事就是这样,在悄无声息间便已产生影响,于是这部戏此前在真相揭露上的轻描淡写便都合理了,像它的英文片名一样,保留了一份理想主义,很可贵的结局。张颂文的戏真好,一个演员大热会更容易被观众审视表演细节,但他的戏就真是能令人很放心去看。
@理易封 7.5/10
电影展示了一种理想状态,小人物可以逆袭,歧视可以消除,制度可以被改,而且整部影片头重脚轻影响观感,小人物逆袭拍的很好看,但到了真正主线反倒简化了,在影像质感上下的功夫还是挽回了一些损失,喜欢那种梦境的神秘时刻,飞天梦和笔杆子梦都属于中国梦,不该有高低之分,总归还是有意义的。
@Morning 4/10
可惜了。从制作上说,场景服装道具都是上乘,导演却没有利用他们讲好一个故事,我常常陷入看着白客衣领上的毛球沉思——这些他没有用到。对于这样题材来说,本片剧本堪称灾难,仿佛只是一稿水平,只要花心思去修改也不至于如此,大量的元素没有被真正的调用去涌向主题和人物,反而分散了主题和人物,如此以来人物的弧光去哪了,只剩下生硬的转折了,张颂文看重的白客的优点,好好表现了吗,光是击打这一点就能写出英雄,但故事的后半段非要用情绪驱动,韩东是,姚主任的陈词是,李海彪和女儿也是,理想不是任性,更何况根本没看见韩东或者说他代表的背后牺牲了任何,这样仅仅就是乙肝携带被利用做了苦情点。对于苗苗角色,编导呈现了创作孱弱,一位女性角色写她打扫、负责伙食已经很工具化,倒数两场戏甚至还睡着了。可见没有一个元素被好好的对待。
@野凡 6.5/10
河水被镉染红,旷工被封口费封在井底。人们的平等因一纸医检被迫拆卸。为题材加分,故事讲述的事件是有意义的,放置在眼下的环境是值得称赞的。但作为一部影片而言,从叙事节奏到角色设定及演员表演,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韩东作为一个关键的角色,从一腔抱负到顿悟觉醒,演绎得有些木讷。而作为二番女主,苗苗的角色居然对剧情的推进毫无作用,删掉她之后对剧情不会造成丝毫影响,这就不得不令人质疑安插这样一个角色的目的了。全片最后也只剩下两点可看,一是题材可贵,二是余力为的摄影。
@几点奔马 7/10
很怀念那个纸媒时代。电影尺度如此实属不易,虽然蜻蜓点水,但也足以热泪盈眶。我相信导演最终呈现的绝不是这样的残作,因为黄江和韩东的角色塑造明显是孱弱的。尤其是张颂文演的黄江。写人的失败或许也是审查原因,亦或是能力,不得而知。但能看到这样的电影出现在大银幕上,已然真是振奋人心了。(我都不好意思说我也是学新闻的)
@raymexic7/10
现实主义的成功诠释是本片最成功的注脚,用微弱的力量让社会从下而上发生颠覆性改变的故事永远具有极为强大的情感力量。但一部成功的影片仅拥有这样一点还是远远不够的,显然本片在情节节奏处理上的火候明显不够,一个明显可以成为一气呵成的故事却在导演处理下变得节奏奇怪而跳脱,在关键处的转变缺乏说服力,却在很多无用的地方用上了大量多余的笔墨,实在是太可惜了。不过演员的表现极有张力,尤其是白客,他每一个微妙的小表情都充满了故事感,写尽了挣扎于社会洪流中那根浮萍的顽强、坚韧、不屈。
@MinamiFans4/10
明明想反映那个时代环境下部分群体的焦虑,但实在挺不能忍这么毫无节制的虚焦镜头只对准几个人的拍法,更不用说剧作上除了男主全员工具人的讲法(张博学法律这点感觉可以再挖)。导演大概也不知道怎么收尾,就用一个很“电影节电影”式的超现实镜头来实现,但这样我却感到更悲观了,毕竟,理想(最后的头版)总是遥不可及,我们是不是应该放弃。
@亲切的昊子 6/10
社会意义远大于电影品质,电影问题不少,最主要还是韩东的塑造,面对上头版转正和放弃一切为弱者发声的两难抉择似乎看不到多少纠结,韩东的逆境看起来也没有太难,导致结尾的成功十分缺少力量,不痛不痒的戛然而止。前期很写实,后期很刻意,新人导演的生疏和想当然一览无余,不过院线还是很需要这种类型的电影。
@𝓙𝓸𝓴𝓮𝓻 𝓐𝓲𝓻𝓭.🌈 7/10
现实主义题材很稀有,但是明显看出来为了过审而变得不够深刻,变成去重现那段时期了。反歧视这条路道阻且长。纸媒,乙肝都是童年的东西了。
@Láogon 6.5/10
在现如今新闻媒体已成为上级的舆论操纵杆的大环境下,做人民喉舌的纸媒亦成为一个让人泪奔的点。不过很不喜欢这部电影对女性角色的设定,从安抚情绪到亲口喂食,简直把“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的陪伴"的价值观打在屏幕上,让人非常不适。
@mdr skywalker 7/10
服化道和布景非常还原03-04的时期(板房,小灵通,杨利伟上天,口罩),摄影和配乐有亮点,从记者的角度切入的想法也是对的,但是碍于导演自身的能力还是没有想清楚究竟是要表达什么主题,前半部分从入职流程到矿难暗访抛出去的引子很好,记者究竟只能做到客观记录还是能通过笔影响时代,当过渡到乙肝携带者反歧视的命题时过分强调了受害者的痛苦,对于记者在其中的价值讨论弱了很多,白客在最后的情绪爆发也没出来,导演纪录片式的处理有点弱化了情节冲突,导致电影有点平淡了,这点和《药神》相比逊色了不少。纸笔的超现实的处理和结尾点过于理想主义了。
@wild life 7/10
期待有点太高,落差未免有点太大
只能说幕后班底活活救了片子一命,从场景设计的细节以及服装造型上都让人足够沉浸,立刻将人拉回2004的时代质感,余力为的摄影太强大了,偏纪实的风格代入感十足,没得挑。
白客演技挺炸的,但是这个角色有点太超现实了,导致他演的是个“角色”最后演出来的不是一个“人”他的道德层面几乎有点完美无瑕,不太能接受这样的角色设计,以及苗苗那个角色写的也太可有可无了,唯一一个主要的女性角色竟然是在这当妈一样伺候男主,非常的无语。
总的来说算是能看吧,但片子节奏比较失衡,情节点比较散,内容太多但是拍出来的都比较平淡,或许把这片当“审查教科书”看或许能更有意思点。
@要丸7/10
整片就同失重的钢笔与报纸一般,充满了理想主义的魔幻。片子是好片,从摄影开始就是一部佳作,高亮度与真实影像交织,视觉上非常饱满。但情节过于顺利和简单,就是理想主义者的一路高歌,丝毫没有对试图讲诉真相的记者有深入刻画。在这里其实看不到无力的现实、不公的系统,碰撞的矛盾。正是这种不痛不痒的描述让最后的反歧视发声也不具有热血与力量,就跟高饱和颗粒感的影像一样很恍惚。唯一可贵就是真实影像与伪记录,那里才是充满了百姓的生活,那里是记者和电影扎根并永远存在的地方。
@Rábano 7/10
质感不错,就是虎头蛇尾,如果全片是想推出“反乙肝歧视”的论点,那未免有些靠后了,节奏不是很对劲。但这个年代,能在影院看到一部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实属不易。
@tangerine 6/10
很喜欢本片的英文名,为什么不止不休,因为the best is yet to come。虽然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理想主义,随之非常,非常的煽情,叙事上有点过度了,但是记者大概也确实是这个世界上理想主义最重的职业了,哪怕很多时候什么也改变不了,但真的改变一些东西的人,多的也就只是那微不足道的一腔热血而已。
@鬈毛毛 4/10
(TIFF)远比药神要轻松,也完全是两个概念,不需要观众费劲进行道德选择。既然女友本来就是丰富主角人物形象的工具人,为何不将镜头匀给室友,反而是对其轻描淡写。重要部分竟然也敢走流水账,还不是因为前面为了塑造人物乱七八糟讲太多,类似这样的问题全部直接摆开在观众面前,真是太傻了…只是赢在你边看片尾边忍不住思考本片背景时都会鼻头一酸,实际还是软绵绵的一拳,(不过像老师上课说的,counterargument一大段,rebuttal一句话,真的大无语)
最后,感谢大家对本次牛班周限定的大力支持!下一期将呈现由优质团员@叶底藏花
带来的《铃芽之旅》的影评,敬请期待!
往期周限定可以在这里看到:
周限定片单://douc.cc/2NyUXk
周限定长评豆列://douc.cc/1KfhaP
【春天的放牛班】生生不息,永远在路上~
根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量曾经多达1个亿,《不止不休》选择把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搬上大银幕本身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纵然电影在剧作层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最终的落脚点和主题放在可反乙肝歧视这方面,对我的内心是有巨大的触动的。 因为我曾经的高中初恋女友就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同时我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同样也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 所以这意味着我高中三年,每天都在近距离地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 其实这并不算什么,因为我所在的东南沿海正是乙肝的高发地区。 我的班主任本身就是生物老师,所以她并不避讳告诉同学们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反而是在生物教学的课堂里非常详细地向我们科普乙肝病毒的常规传播路径,并借此让我们建立起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正确认知。 而且和片中宋洋饰演的张博一样,我的高中班主任也是因为在卫生条件比较差的诊所接受治疗时被传染的乙肝病毒。 电影故事结尾所陈述的年代也正是我念高中的时候。所以看到电影后半段的内容,一下子勾起了我心中太多的回忆。 因为当时我每天都在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朝夕相处,再加上通过班主任的科普,使得我并不会对这个病毒有额外的恐惧心理,再加上每年的体检肝功能指标也一直正常,让我完全不会介意,日常在跟当时的女友和班主任接触的时候不会有任何心理障碍,我的同学们也是如此。 但是我也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他人对这个人群的恐惧,主要还是来自于未知。 别看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克服了对乙肝病毒畏惧的心态,但是只要稍微回想一下新冠疫情期间各种荒诞、离谱的见闻,那种对于阳性患者的过度恐慌、对于阳康患者的就业歧视,就应该可以大致想象当年对乙肝病毒的歧视现象。 而要知道如今是一个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社会,尚且在新冠疫情的科普上存在大量的盲区和死角,更遑论十多年前面对乙肝病毒时,整个社会的医疗卫生科普的覆盖面了。 其实电影对于乙肝歧视的展现已经非常收敛了,更多是通过张博这个角色的求职经历以及彪哥帮忙代检的人群进行表达,很多歧视的内容也都是由对白来体现。 事实上,当时全社会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是极为严重的,我的班主任曾经就在一堂课上分享过她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例如很多人是不愿意跟她一起进餐的,她最初在应聘教师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阻碍。而我彼时的女友也讲述过她母亲的经历(她是因为母婴传播而被感染),因为携带乙肝病毒完全找不到工作,最终成为一名全职妈妈。 而关于代检,确实在那会儿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虽然我没有直接经历,不过也经常有所耳闻,相信年纪更大的一些朋友会有更加深刻的记忆。 的确如今也正如片尾字幕所示,国家已经通过文件命令禁止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各种歧视,但是这部电影依然存在非常深远的社会意义。 首先诚如一句台词所言“过去的如果就这么过去了,这个世界只会越来越糟”,因此电影所表现的这个议题值得被拿出来正视并讨论,尤其是考虑到曾经这个群体如此之庞大、歧视如此之深重,更应该好好吸取当年的教训。 另外,我们反对的显然不仅仅只是针对一种病毒携带者的歧视,而是反对一切歧视行为,片例如片中也顺带提到了诸如学历歧视。更何况片中的歧视现象依然以其他的面貌存在于当下的这个世界中,所以电影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去看待这个问题,并借以电影的传播力来让更多的人来认真审视。 所以,在中国当下这样一个院线电影生态,现实主义电影普遍缺席,使得《不止不休》这样的作品是非常宝贵且稀有的。 当然在电影制作层面,其实也有诸多亮点。 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2处超现实主义画面,是这部作品的华彩乐章,直抵人心。 飘浮的笔代表着记者韩东对于记者理想的追求与坚持,而飘浮的报纸更是他对于正义与善良的体现,而片名更是对这样一种执著的肯定与强调。 我们知道有一些东西即便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应该去坚守,否则人心就会崩坏,世界就会崩塌,或许在最初的时候举步维艰,但是就像韩东坚定地站在正确的立场时,自然“吾道不孤,德必有邻”,会吸引到足够多的支持。 只是,最初的选择和坚守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至于在表演层面,几个主要演员的选角都比较合适,白客天然有那种底层的“愣头青”气质,虽然喜剧出身的他,但是演起正剧来一点都不违和,跟角色非常贴近,让人信服。 而张颂文,自不必说,对于角色的气质展现肯定是到位的,只是略感有一些匠气。 这样一个师徒组合,在前半段的表演上还是颇有看点的。 因此,《不止不休》无论是在选题、视听还是在表演等维度都有其相应的亮点,特别是在选题方面,这样的电影真的希望可以多多益善,再来一沓。 我当然可以理解一些观众对于电影在情节和桥段方面的一些批评,只是在我看来这些缺点并不致命,而导演愿意选择这样的题材进行创作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所以我真心希望这部电影可以卖得好一些,因为这同样是一部真正关注大众、为大众而拍的电影,只有这样的电影拥有更好的市场前景,中国的电影生态才会更加健康,电影才能发挥更好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作为当年的媒体民工——03年虽然还在上学,但是已经在给一些媒体撰稿了,看这部片有种若即若离的亲近感。毕竟没有在社会部或者经济部之类的地方呆过,一般全年比较鸡血的时段不过是各种奖项颁发。唯一一次感觉离“刀山血海”最近的一次,是跟摄影同事去帮忙跑娱乐内容,娱记摄影大哥们都是真大哥,一胳膊肘挥过来,我们这些平时在各种展览里不忘社交距离的社恐们望风而逃。也是说实话没有太受过罪,太娇气,连为了抢文化名人的死讯去蹲各大医院这种活儿都没干过。后来对那些报纸要害部门的印象最深的事情,是某同事被判刑了,个中曲直到现在我也没搞明白,是他真的收钱办事了?还是被报复了?还是兼而有之?在世纪初那个年代,似乎皆有可能。
那个年代的记者们,很像是某种法外狂徒,当然有很多英雄,不过泥沙俱下的也不少,印象里有好多特别复杂的人物。不过这些肯定是另外的故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讲出来了。那些当年探究真相的英雄,如今也有不少投入另外的阵营,摇身一变成为资本大鳄或者其他什么不能说的巨物的影子,还有一些则已经流徙他乡。有些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本雅明描述的那个世俗媒体发达的时代,也受益良多,用胡子的话来说,写报屁股文章也能混点银子。但是那个时代很快就消失了,现在想起来,可能也就比那一年的大脚印烟花持续的时间多了没多少吧。回头来看,还是会为之感动,那是似乎什么都有可能的年代,可能是迄今最贴近“中国梦”的时候吧。那个野蛮但生机勃勃的年代,像一片什么都有可能出产的土壤,种出来活下来到今天的产物,有好有坏,但多多少少都受到影响。但毫无疑问,那个年代也有各种问题,包括电影里被诟病的镶边女角色,也是那个年代的常态。
“你在西祠的文章,是我置顶的”。张颂文台词里所说的那个版,大概是西祠的“记者之家”,有朋友是那边的版主,后来也是某大刊的头面人物,也不是名校毕业。作为那个靠网名和名下的文章就能行走江湖的年代的亲历者,回想起来,可能还是因为网速没有大跃进,拍照手机还没有出现,视频还不是主流网络生态,大家才能可以靠文章走天下吧。我还记得早年给老六交稿子,为了节约流量,所有稿子都存成txt格式,如今很难理解这种数码抠门,当时如果有豆瓣抠组的话,甚至都可以去投稿。在电影的主创名单里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也都是网友,可能线下见过,也可能只见过照片?有一种重温20年前的网络生态的感觉。
其实电影里白客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能拍一部长片。矿难就不说了,乙肝在那个年代确实让很多人谈之色变。胡子也得过乙肝,他颇写过一些和他的肝有关的诗。我还记得当时他告之我他是携带者之后,作为一个非常谨慎小心的人,我学习了很多相关知识,然后去医院注射了乙肝疫苗。我当时还在上学,校医院的医生听说我要打乙肝疫苗之后,有点惊讶,问我是哪个系的,然后扭头问同事,xx系是有乙肝的么?确认了没有,大夫说那还好。打好之后,在医院碰到认识的老师,聊天问我哪里不舒服,我回答来打个乙肝疫苗,老师满脸震惊,说为什么要打这个!有谁得了乙肝了么?我都忘记了我有没有把胡子的情况告诉我父母,不过我和他结婚也就是头一天给他们打了一个电话,大概率 是根本没有告诉他们吧。胡子还在的话,我猜他会喜欢这样一部电影吧?我还记得他为之苦恼的时候,虽然似乎某大没有为此事难为他。不过歧视与疾病的污名总是在那里的,不是这个病也是其他的病,印鉴不远。
电影里得乙肝的同学本人就是法律生,却不愿意去改变现状,这是电影里没有说可能也不太方便说的那个年代的另外一面。除了新闻,法律也曾经是那个年代的热门专业,人们似乎都愿意相信,世界的不公总可以改变。真实的情况也不是结尾那样,法律诉讼在整件事当中居功至伟,与媒体工作者的努力不相上下。但是要是这么拍的话,是不是就立项都没戏了呢?
不管怎么说,发生过的事情,能记录下来,哪怕不够全面,也好过遗忘。
看前许多友邻都说喜欢煽情很怪,我的体感是这并不是全片的毛病,前三分之二整体观感像同样讲记者的《她说》,很平淡,近乎纪录片式电影一样在叙述一个人如何成为记者又做了什么,剧情自然往下推动,我还挺喜欢的。 但后三分之一开始要在剧情里往上推感情的时候,能看出来导演的掌控力弱了,与其说是配乐煽情过度了,更像是导演和剪辑在节奏上的把控不行,文本上的层次推进也不够合理,因此没有跟上恰好适合这个故事的音乐,整个电影走到这里,对比我认为很不错的配乐显得很薄,让我感觉到导演在这里力不从心,没把真正想推的高潮推到位。 除此之外,在音乐的选择上,导演如果能降低一些个人喜爱的成分,更抽离和冷静地选择,比如究竟是否要用Joyside的歌作为结尾,是否真的要直接截取fill in而非做一些更符合时代调性的remix,都会为核心内容表达加更多的分。 以及笔的幻想式漂浮很好,但报纸的幻想式漂浮在调度上让我觉得不太合理和得劲,不是我的审美吧。(但word文档这个设计我很喜欢,很geek) 三星给电影本身,一星给创作团队尝试的表达,appreciate如今还有人做这样的电影,试图讲新闻的良心,试图讲“从来如此,便对吗”。
再ps,后期声音做得有点不对,不知道是不是影院放映的问题,有点技术硬伤的意思,镜头切换的时候人声在5.1里确实也有变化,但变化之后听感特别不真实,对这种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纪实调性的电影来说,这种声场位置和质感上的不真实和怪异,是致命的。
1.女主角完全沦为挂件2.乙肝到底是个什么病?当医生在车里说出三项传染途径时,我心都凉了,那么这和艾滋病区别在哪儿呢?这一区别不挑明,没有给观众做好心理疏导,作为商业类型就是失败的3.让理想主义者的坚韧成为天真,胜利成为奖励。
不平则鸣,不止不休。愿有一天当你被阴霾笼罩时,会有韩东替你发声,更愿今后的每一天,你我都能成为“韩东”
特别讨厌韩冬站在门外指责乙肝病人“懦弱”那场戏 期待值太高 又又又一次落空
TIFF20,6.3/10,现实主义的选题挺好,有一帮大咖帮忙让影片整体质感以及音乐都提高了好几个度,把整部片子水准拉到及格线之上。白客前半段演的不错,后半段有点拉垮,宋洋和张颂文还是很稳,苗苗有点打酱油,贾樟柯客串的煤老板拿捏到位。内容上想表达的有点多,中间纪录片式的视角不断切入打断情绪,以至于最后的高潮部分仅仅变成“生理”上的高潮,达不到精神共情。相比影片本身,映后贾樟柯的QA反而更有趣些····
导演与制作团队是真的挺厉害. 在表达、市场、审核等各方面之中做了权衡, 结果还是令人钦佩的. 3.5, 有几场戏实在不是我的口味. ( 科长演戏真不错! ) ( 感觉要大卖 )
前半段挺好。但小竹的设置分明是可有可无,当一个角色对整个剧情起不到任何作用时,这个角色就是极其失败的!男导演们一如既往的批量生产单调、乏味、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女性形象,让人恼火!韩东提两个重重的行李箱在前,小竹两手空空在后,现实生活中不会是这样,极其恼火!她既不能作为韩东留在北京拼搏的理由,也没有主体性的价值,仅仅作为一个吸附形象存在。塑造了这样的女性形象,只能说明创作者们对女性的想象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够让人恼火的!😡后半段,三言两语(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傲慢话术)就说服了一直以来被歧视的群体,毫不费力就聚集了群体力量,未免太容易了点?整体显得头重脚轻。
要是这片子看了一半我就有事离开影院了 我会念念不忘 可惜我看完了
是部好电影但是配乐过度密集很影响观影,像“药神”一样的类型片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这种过度强调文本而忽视影像的趋势让电影变成一种工具,我总是相信一部好的电影是让每个人看完有不同感觉的
在我看来,电影有三种,一种是“怎么能这么好看”,另一种是“怎么能这么难看”,还有一种是“本可以很好看的”,这部电影属于第三种,最主要的原因出在剧作上,这么好的题材好可惜。
4.5 结尾泪奔。众多不可说中仍有值得讲述的,时代表达非常鲜活。制作质量和团队堪称中国顶配。向导演和科长致敬。
年度华语电影预警,在电影院里哭成狗,年初还许愿过想看到中国的新闻戏,没想到下半年就实现了。在华语影人面对权力的倾轧都不得不集体噤声之时,仍然有人迎难而上,用电影为弱势群体发声,影史也一定会为他留有一个位置。
开篇就提到暂住证,眼前一亮,让我想到《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这篇报道可以说是我的新闻理想基石了😭现在回看,21世纪初期的记者简直是神,谢谢电影带我回到那个热血年代,矿难、代检、站街、医疗黑幕、行贿受贿,什么都能写,写了都有用,记者的笔应该是刀剑,而不是礼炮。
选新闻主题,走写实路线,但由于不敢直白点明、塑造对立面,全程有种对着空气打拳的感觉。最后结局更是离谱,时间一到马上叛变表忠心是吧??
太刻意了…工具人苗苗一句“我们来北京不是来干这个的”太刻意了;白客冲着镜头笑着吃东西太刻意了;朋友离开北京的离别戏太刻意了;临近结尾处白客的演讲也太刻意了…就显得没那么真诚。讲的也有点杂,本来讲记者为主体,聚焦报道真实与伦理道德,乙肝又变成主体,最后白客又结合自身来了一段身份认同的演讲,反而“真•主体”本身的报道显得没那么突出了。中间穿插着纪实影像,临近最后告诉我们这些纪实影像也是后期拍摄的,就有种被骗了的感觉。不过张颂文和贾科长刚出场的时候真好。大波浪客串,结尾一首joyside ,一首大波浪,乐队实火。
“在这世上发生的事儿,有哪件是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呢?”作为一个报社几十年老记者的女儿,一个曾经怀揣新闻理想、考入中传,如今却离理想主义时代越来越远的记者,我从韩东初入报社实习开始,看得几度泪目。电影有遗憾的地方,但在国内能看到这样的题材令人敬佩。张颂文老师太棒,继风雨云后又见出神入化的演技,跟白客的师徒对手戏也很精彩,科长又圆煤老板梦。新闻和电影都有可能改变现实,希望以后这样的国产片能更多一些。
除了结尾过于仓促非常优秀了,越来越严峻的大环境里能出现这样一部电影,做到了聪明的激流勇进,另对中国人来讲还多了一份千禧年的nostalgia
前半段铺陈了太多内容,北漂,暂住证,矿难,卖血,乙肝代检,新闻业内部的竞争与黑幕…到后半段只剩下关爱乙肝病人,像是卫生部关于传染病的科普宣传片,结尾太仓促,整体看下来感觉什么都说了但又什么都没说。有些台词和镜头太过刻意,苗苗和白客在出租屋抱在一起和白客被乙肝病人围殴躺在地上质问他们为什么逃避然后彪哥出来道歉这两段,刻意得头皮发麻。白客写稿的时候笔飞起来和最后报纸飞起来这两个超现实镜头,感觉像是在用一种拙劣的技法在表达一种并不需要这样表现的情感,因为剧情很简单(尤其到最后),情感也很简单,这样表现反而显得多余。
质问乙肝病人为什么逃避问题真给我看笑了,尤其这还是个设定为对大众极具同情心所以撤稿的记者,非常有讽刺性。
张颂文一出场我就泪目了,看他风尘仆仆穿个旧皮夹克,带着报业黄金时代的气味回来,为自己失落的遥远的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新闻理想,哭。
省流:我真的so sick of厌女导演。感觉像一篇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了一个小切口的社会问题,安全得体,中规中矩,点到为止的毕业论文。处处有我不是药神的影子,男配和王传君长的也太像了,昏暗的灯光下众人在巷子里发声的场景也像…然而又没有那么刺痛、深刻、震撼、有力。最让我不适的就是苗苗这个花瓶工具人角色,作用就是撅着嘴看男主、给男主当妈喂饭、帮男主买报纸喊韩东你看,为什么导演要设置这个角色啊?有什么必要吗?选张颂文是提前押宝了,但是给张颂文的戏份也太工具人,就是扯工作证烘托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男主为了心中理想放弃头版,放弃工作,被房东不提前通知就赶出去,一个无论如何落魄都陪在身边的美丽贤惠女友,最终还原真相,buff叠满了,虽然想不到这个题材别的拍法,但是如此平庸还是有点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