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找了好久这部电影,小时候看过,只记得一个镜头,就是匡亚兰的“奶奶”和“弟弟”在校门口和她分别,还塞给她生活费的镜头。
不记得名字所以找了好久也没找到。
偶然的机会从一位博主那里拷贝了一个八十年代电影的云盘资源。
一个一个挨着看。
闲来无事的周末看到《女大学生宿舍》,然后就看到了那个记忆中的镜头。
很幸运了。
最羡慕的是电影中女孩子之间有错就给你道歉,矛盾不过三个镜头的关系。
不管是在这部电影,还是在别的八十年代的电影里,都是这样。大家活的都很坦荡,不会说闹了矛盾,就一直针锋相对,冷战或是冷嘲热讽。
不要误会,我之前生活的宿舍的人都挺好的,只是我,心思重,别人得罪了我,我就一直不原谅也不拉脸和好;然后得罪了别人,赔礼道歉之后自己也会有疙瘩,不再与之往来,那么别扭地活着好些年,小心翼翼地活了好些年。
我也想那么坦荡,那么不往心里堆那些个小心思。然后才能留下空间,去放更重要的事情。
一部非常有质感的大学生电影,里面的主要人物在生活中都有具体的映射。开学时个个热情洋溢,充满了队新生活的向往与考入大学的喜悦激动,彼此之间能互帮互助,一个个热心友好,,她们还有更多的大学生们是如此的热情坦率,勤奋好学,能够积极发言参与讨论,思想也是活跃。刚刚恢复高考不久,他们能够活泼开朗地参与娱乐活动是这么了不得。友情,理解。
《女大学生宿舍》
这是一部非常老派的青春片,女大学生宿舍这个切入点非常好,本可以有非常深刻的东西值得挖掘。但是编导的低水准使得它沦为二流。
是碎片化叙事,但是太过碎片化显得跳脱,一点不流畅,一种奇怪的缺失感。应该是过渡太生硬,没有暗场的转换。
比如两个女生闹矛盾,下一秒就亲如姐妹了,都没有和解的过程。
有一种老派的好,没有狗血,只有满满的诗意和理想。
有那么几个长得太像,根本分不出来,没有做到人物外形特征鲜明。
很多运镜方法很糟糕,与剧情不匹配。声音也不对劲,杂乱的画面配上很安静的对白,声画分离严重,这绝对是导演的锅。
哈姆雷特、堂吉诃德,剧中的设置比较有代表性,但是不深刻,流于表象化,符号化。尽管考虑到出品年份,这是一种苛责。
结尾真是震惊了我!这狗血程度!倒不令人反感,毕竟这个狗血的设置是有所控诉,不是纯狗血。
读书笔记:
起初的剧本因果关系非常明确、戏剧性非常强,史蜀君觉得这样的剧本缺少生活气息。史蜀君把结构打散了,变成板块式,尝试挑战散文诗的电影形式。在立意上,她削弱了原剧本中写文革带来的“伤痕”的部分,着重展示剧本的另一面:通过五个不同性格的女大学生的生活片断,反映她们的追求与探索,欢乐与苦恼,展示她们之间的矛盾、友情,以及相互理解的过程。
在拍摄中,导演还有意识地采用偷拍、抢拍,常把大特写镜头留给片中不知名的群众演员。
匡亚兰与母亲见面的戏。这场戏拍得很真实,也很有意境,编导没有企图用亲子之情动摇匡亚兰,也没有让她柔肠百转来催动观众的眼泪,而是用一种近似理智的态度揭示人物心灵,令人信服地塑造了一个未来的强者形象。
本科的时候为了了解自己学校的历史,去看了一遍这个电影,但是看完之后莫名其妙,连逻辑主线也没有弄清楚,主要人物也没有弄清楚。更不知道电影想要表达什么。
我的大学本科差不多就是这样一种迷惘的状态。尽管自己就身处与大学之中,身边也不乏优秀之人。但是我总是没有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大学生活之中。
读研后在去看电影,方才看懂其中之细节。
电影当中女主寝室的寝室长“如实”地向辅导员说了女主的情况:“做了一些影响其他人学习的事情”。但是事实上女主也是迫不得已,她因为经济原因需要去搬砖赚钱,所以常常精神状态较差。这个寝室长没有说谎话,但是却导致女主没有了助学金。
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就像那个寝室长一样,凡事思考的太过浅薄,虽然让女主没有了助学金,自己也会心安理得吧。但是电影中女主的其他几位室友听了之后则力挺女主,认为寝室长做的不对。这才是比较好的一个反应。
女主的小说:《山的女儿》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女孩的母亲向组织告发了他的丈夫,并改嫁。从母亲的视角来看,为了集体作风而指控自己的至亲很符合文革时期的政治风潮。但是这种做法其实是非常愚蠢的。就像那个寝室长的做法一样。得到了组织的一个表扬?但是自己的家庭却破碎了。真傻。
儒家思想里面讲究“忠”、“孝”。忠于君王,对长辈要孝。这些都在说明人要善待那些重要的人物。这是一种智慧。
我读中学的时候,一个班50多个学生,一个班主任,但是班主任往往能够手握大权,而学生往往没有发言权。为什么呢?看看班委的表现吧【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当时想的就是怎么去传达老师的旨意,完全去遵守老师的命令。成为老师控制学生的工具而已。班委的选举规则往往由老师拟定,也就是说决定权还是在班主任手中。
当然那也是有原因的,高中时期的我们思想单纯,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呗。自己的需求都没有,又怎么会去为了争取这些需求而努力呢?
电影当中的“辛甘”算是很有自己想法的那一类人了,能够代表身边的人去和校长或者老师理论。这种风气在武大得到了很棒的传承,学校出了政策之后,如果侵害了学生利益,学生往往会借助媒体的力量来向校方施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往往是站在学生一方的,因为其实际管理人是学生。例如当时武大最开始推行按照学分来收费的时候,不少学生的账户立刻欠了校方钱,学校当时通知学生需要及时缴费,否则就会影响选课或者毕业论文。然后第二天,这件事就成了新闻头条。同学朋友圈、qq空间里面到处是讽刺性言论。然后还流出了下面这张p图。校长晓红哥看完之后表示学生很有“创造力”,并对学分费的截止时间做了相应处理。
校方也有其势力,主要是通过辅导员再到班委来表达其诉求。怕麻烦的同学往往就跟着班委走,啥事没有。好热闹的则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总的来说,武大还是后者居多,而我则是前者。
ps:看到过电影的介绍,说这部电影的取景虽是武大,但故事却是东南大学。我觉得并非如此,首先电影当中并未明说具体是哪一所大学,东南大学也只是电影当中出现了一些有“x南大学”器具。这不能说明什么。当然,电影的背景是改革开放后,也就是78年以后,而电影又提及当时“学校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这与武大不符合,武大历史追溯至1893年的自强学堂,起码有80年了,当然,如果不从自强学堂来算,或许能说得通。但是电影当中的年轻校长叫“路石”,这与武大的刘道玉校长是完全对应的,“路石”与“道玉”,所以我还是觉得这是武大的故事。
这部电影,就像片中出现的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一样,实在是太浪漫了。
80年代初的大学生才是真大学生啊,文革刚结束,资本主义还没开始萌芽,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很匮乏,没事做就只好学习、看书,连乱搞男女关系都还没怎么开始,各种真善美
这才是我曾经向往的大学校园。
剧情远没有题目好看。女大学生有几个倒是有着风韵的。并且80年代电影里女性思想竟比现在要独立和进步得多。这历史的倒车,究竟是如何开起来的呢?
电影频道看的,青春片儿哦
最喜欢的时代之一,如果我能和我妈替换身份上大学就好了
史蜀君纪念放映,讲黄毛丫头的事儿,座上的老阿姨都看哭了。干净得不得了。@上影&乔森
有诗有理想的八十年代
我妈眼中的经典
武大,1983中文系。新年晚会表演哈姆雷特+堂吉诃德+阿Q
武汉大学外景好,中国大学之美还是在老校区,扩招之后新建的校舍、绿地,太工业化、程式化,没以前那种参差不齐、古木苍苍、甬道通幽、木质桌椅板凳、喷泉假山掩映的美感了,那些能在老校区毕业的80后庆幸一下吧。八十年代电影里的朴素、朴实值得继承,能间接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所以一直爱看老片。
看过同名短篇小说后找了这部电影看。有几处肉色丝袜脚的特写,不枉此行啊……
高清修复版。画质感人,那个年代的土气和朝气同样感人。
结尾她们穿着制服好阳光,这就是青春的样子啊,淡淡的初恋,友情,理解和信任,故事很完整,浪漫,就是对白有些偏书面化,那个时代的学生就是这么交流的吗?还是中文系的原因?
每个武大的入学新生都应该看的片子
坦荡、直率、单纯、盲从、顽固、感情外露,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几乎包含了中国人现在被人诟病为没有教养的一切。但是背后有一个乌托邦的精神在支撑,使它们有自己的价值。
校长原型是刘道玉先生。当时 想必真是个理想与信仰并存的年代。虽然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股傻气,但这毕竟是时代的印记。现在所谓的大学,所谓的大学宿舍又有什么了呢。
但愿80年代真如电影里所反映的一样美好,但其中也表现了几个残酷的事实:1.穷养和富养的区别;2.文革浩劫对一个家庭的影响;3.社会对待"政治不正确"观点的态度;4.大学教育的滞后性
“这是大学,高等学府,少来官太太那套。”33年过去了,现在中国最高学府肯定都没人敢说出这句话。
不懂事时看过,入学时看过,如今认真看过。片中景影中人总有种种似曾相识,每每经过化院都会浮现出书中的刘道玉校长的样子。如果当年不是父母的意见也许用掉十年时间的地方也许就是厦大了吧。但也很庆幸没有去厦大,因为梅操,老图,樱顶珞珈山,还有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午后都是我最爱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