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凯撒(雷克斯•哈里森 Rex Harrison 饰)以罗马执行官的身份驾临埃及,为了解决王室姐弟争位的事端。皇姐克里奥佩特拉(伊丽莎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 饰)美艳绝伦,凭借自身的魅力和政治手腕,迅速让凯撒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不但获得了对埃及的统治权,而且还以美貌征服了罗马。
克氏与凯撒完婚后,为其产下一子,深得凯撒喜欢,被立为继承人。但此事引起了凯撒手下大将安东尼(理查德•伯顿 Richard Burton 饰)与屋大维(罗迪•麦克道尔 Roddy McDowall 饰)的不满。在凯撒遇刺驾崩之后,安东尼接掌了罗马的统治权,但他同样无法抵挡克氏的绝世美貌。当安东尼彻底沉溺于暴风雨般爱情的时候,身在罗马的屋大维已经吹响了夺权的号角……
说明:我看的是电影,不是历史,我写的是影评,不是史评。
把埃及艳后和法兰西艳后写在一起,也是由于两部电影《埃及艳后》和《绝代艳后》。前者是埃及艳后克莉奥帕特拉,后者是法国大革命时候的著名的路易十六的皇后的玛丽.安东尼。这两个女人都是因为政治的原因在过往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痕迹,因为显赫的政治原因是主要的,其次加上她们的美貌,所以就更具有研究价值了。
《埃及艳后》:克莉奥帕特拉十几岁的时候就由父埃及老国王传位,同时继位的还有她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她的丈夫(老觉得埃及怎么会让同胞兄妹结婚的,好荒唐!)也就是她的大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当恺撒的强大的罗马军队进攻到埃及时,聪明的克莉奥帕特拉将自己裸身包裹在一块羊毛毯中献给显赫的恺撒大帝。野性的恺撒大帝果然喜欢这种方式,恺撒迷上这个美丽的妖精,并沉迷和她的情感中。有了强大的罗马帝国的支撑,克莉奥帕特拉掌握了埃及的统治,她杀死了她的那个也是弟弟也是丈夫的男人,埃及人民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埃及艳后和恺撒大帝生有一子。后来恺撒大帝去世,罗马帝国派出英俊的安东尼将军来收拾这个蛊惑了恺撒大帝的妖后。克莉奥帕特拉听到该消息,在尼罗河上安排了一艘超豪华的游艇,将自己装扮成万分迷人的维纳斯女神。安东尼就如醉如痴,不可避免地沉沦在克莉奥帕特拉的爱情中。埃及王朝又为自己找到了保护神,之后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又派出另一大将军屋大维来收拾沉迷于妖后的安东尼。这次,克莉奥帕特拉的妖艳女色不再起作用,在自己的爱人安东尼战死后,她不得不用毒蛇结束了自己如花的生命,也结束了平和的由她带来的22年的埃及和平。
《绝代艳后》:这是两个资本交叉时期的又一个特殊女子的故事。玛丽.安东尼14岁的时候就由她的母亲——奥地利女王因为政治联姻嫁给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孙子,也就是后来的路易十六。其实玛丽公主的出身也是相当显赫的,母亲是奥地利女王,而父亲是神圣罗马皇帝。在她还懵懂无知的时候,就不得不充当了父母的政治企图中的一枚棋子。路易十六是个性格懦弱,还有些性缺陷,所以玛丽陷入到既没有爱情也没有热情而且还非常繁琐枯燥的法国宫廷生活中而没有任何乐趣。也许唯一的乐趣就是在宫廷中举办豪华盛宴和贵妇们置办豪华装扮并且赌博玩。路易十六因为自身的缺陷,也许是为了弥补,就纵容了玛丽皇后的这种奢侈行为。在法国经济已经处于极端恶化的情况下,皇后的这种作为无疑加深了平民对皇室的仇恨,他们称呼她为“赤字王后”。终于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和他的皇后玛丽都被人民送上了断头台。
或许,很多人看电影的时候,都会特别注意到两个妖后的美貌,以及她们的奢侈淫逸的生活。其实除了这些以后,这两个女人即使最后都不得不一死,然而她们的人生价值是完成不同的。不仅仅对于她们自己,也是对于她们的人民。
在政治性方面,埃及艳后是主动出击,为了自己的位置,也为了自己的国家的平安,拿出了女人所有的美貌和智慧,统治了男人,也就统治了国家。无疑她是非常成功的。她的成功为她的人民赢得了和平安定,无疑也会受到后世的景仰。
而法兰西皇后是不同的,是个单纯的小女孩的时候就被迫站在了一个政治棋子的位置,期望通过怀孕生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也同时加深两国人民的交情。可惜一样幼稚而且性无趣的路易十六直到几年后才终于给了她个孩子,不过路易十六继位之前法国皇室政权就已经岌岌乎殆哉,他个人没有能力来扭转大局,也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还有他的皇后的命运。玛丽还顶着奢侈淫逸的“赤字皇后”的恶名,法国人民将他们送上了断头台,虽然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路易十六和他的皇后人本性并不坏,并不是暴君,法国造成那种无法挽救的现状是他的先祖而并不是他们造成的,不过在那种革命的趋势下,也不得不杀。对于历史意义,他们剩下了什么?大概除了是资本主义的奠基石外,所剩无几。
除了政治上这两个女人让人唏嘘,站在女人的角度来说,更让人唏嘘的大概还有她们的爱情。美艳的克莉奥帕特拉在两任强大的男人那里都获得了情感的支撑,甚至在安东尼那里,她还得到了两情相悦的美好爱情,并且这种情感持续多年,直到最后一起为国家先后死去。站在这个位置上来说,埃及艳后克莉奥帕特拉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而法兰西的玛丽皇后,在自己还不知道爱情是何物的时候,就进入了等级森严制度繁琐枯燥乏味的宫廷,自己的丈夫不懂得爱,也不想回应爱。她处于巨大的失落之中,但是又不得不勉强保持皇后的气势。后来终于让她在一个舞会上一见钟情英俊风流的瑞典中尉,心中才知道爱情的影子。又过了几年,终于有机会在一起,但也只是短短时日的偷情而已。幸亏有这段偷情的美妙日子,这在玛丽皇后一生灰暗的生命中,恐怕是最亮的亮点。其实在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候,她是可以逃走的,但是她还是选择了和自己的丈夫一起面对所有的一切。这个女子,虽然是不幸的,但是绝对是勇敢的,也是非常令人同情的。
也许这两艳后还有不同的命运点,就是她们生的孩子。克莉奥帕特拉恺撒大帝生的儿子,以及后来和安东尼将军生的儿子,在屋大维进攻埃及的时候,都被偷偷送走,下落不明,也许作为平民作为普通人还活着,而法国皇后和她的路易十六生的儿子,却在父母被杀头后不久也在狱中活活饿死。据说进狱的时候只有7岁,死的时候是11岁。电影中虽然没有放这些片断,然而历史上的这些记载让人十分地心酸。记得中国明朝也有皇帝勒死自己的女儿,也曾期望她下辈子不要生在帝王将相家。作为政治性的无辜的孩子,他们的出生和他们一生的命运都牢牢联系在一起了。
埃及艳后,后世有人研究她是不是真是那么美貌,可以那么迷住那些显赫的男人。我相信,一个女人,光凭借有美貌,是无法将男人牢牢吸引住那么长的时间的,所以她一定是还有超凡的智慧和勇气。而玛利亚皇后,后世主要从她的个人成长经历来分析她后来的表现,也许也原谅了这个让国家债台高筑的女子,也许,这不是她一个人的错,错在那个一个经济萎缩的时期,她用错误的方式享受了自己的人生,而她的这种享受,也是出于对自己单纯的人生一种不成熟的补偿。法国人民早就原谅了她,因为据说她在行刑前,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还对他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女人和女人,在身世的背后,在奢靡的背后,在荣耀的背后,在屈辱的背后,是那么的不同。也许,我们了解了,我们就理解了。
为什么说安东尼的爱情能够打动我,因为他和伯顿实在太相近了。这里进行他和艳后,伯顿和泰勒的爱情之路的对比。
安东尼为什么爱上艳后,这是说历史上的。安东尼少年丧父,变成一个问题少年,曾经一度和狐朋狗友参加罗马的市井动乱。
但他有远见卓识,认为这样乱下去将会彻底失控,迟早要遭到反噬。于是在二十岁的这一年,他借了一笔钱,漂洋过海去希腊留学,学习雄辩术。
在这个过程中,他见识到了雅典的文明和高尚,对比罗马的粗俗和肮脏,他自然而然地爱上了东方文明。
他在凯撒死后继承凯撒的遗志,试图征服帕提亚(今伊朗),和罗马的东方各行省连起来,建立一个横亘东西的大国,复兴亚历山大当年的伟业。所以他把事业的重心放在了东方。
艳后拥有富庶的埃及,他需要她的钱来养他的军队,这是他抛弃屋大维的姐姐,迎娶艳后的原因。 至于后来为什么爱上艳后,那是因为艳后本人极富魅力。她学识渊博、冰雪聪慧、媚于语言、才情极高。可以说是一个女版伯顿了,这样的女人对于男人的诱惑是巨大的。
安东尼自卑于自己的粗俗,仰慕高雅的艳后,艳后代表了他真心仰慕的东方文明,就像学渣爱上了学霸。
另一个原因是她的女王身份。
她买通了安东尼身边的人,跟他说她的好话。她表现为贤良淑德,性情温婉的样子,于是她贿赂过的人天天对安东尼说,“她贵为女王,却愿意像个女奴一样卑微地服侍你,不是因为爱又怎么能做到,你怎么忍心辜负她呢?” 这一点和泰勒当年征服伯顿的手段一样。泰勒天天给伯顿洗内裤,甚至给他倒尿壶,千方百计讨好伯顿的家人,让他们一起说她的好话,促使伯顿娶她。
在伯顿看来,一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有名的女人,高贵如女王,却甘愿为他做如此下贱的事,不是爱他是什么呢?因此感动了。
泰勒还在伯顿被希比尔逼得最紧,可以说是焦头烂额的时候选择以退为进。她对他说,她可以不要婚约,愿意做他的情妇,周一到周六他陪伴希比尔,周日回她这里就行了。
伯顿一听,顿时热血上头,我怎么能让一个如此高贵的女人屈就为我的情妇,我还是不是男人了?冲动之下,他打电话给希比尔,提出了离婚。 爱情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有功利的成分在的。无论是安东尼还是伯顿,都看中了“如此高贵的女人却愿意照顾我”,他们认为自己是被爱的,所以也交出了自己的爱情。
至于后来的发展方式也是相近,安东尼和艳后,伯顿和泰勒,在婚后都过起了穷奢极欲、挥金如土的生活,享受着人间的极乐。
然而随着他们的事业渐渐开始走下坡路,启动了他们的自毁程序,这个程序一运行起来就不能停止了。伯顿和泰勒坐上了不停运行的旋转木马,只能一直在上面转下去,想强行跳下来,就只会跌个头破血流。
因为不愿意面对越来越糟的现实,安东尼变成了鸵鸟,把自己埋在艳后这个沙子里。晚年的伯顿天天生活在自我欺骗里,靠着和泰勒曾经的美好回忆支撑自己活下去。
到后来他们都把她们当成了自己的精神支柱,安东尼立遗嘱要把他手下的所有领土全部赠与艳后和她的几个孩子,伯顿则叫泰勒自己随便拿,把他的全部身家都拿走他也不会拒绝。
爱情到了愿意为爱人倾尽所有的这一步,已经开始病态了。 最后,大势已去,安东尼返回王宫四处寻找艳后,他非常生气,他以为士兵的哗变是因为艳后的命令,他大骂她是个欺骗他的婊子。
然而当艳后的秘书出来告诉他,女王已经自杀的时候,他是真的上当,以为她死了。
他叹息道,“安乐尼,命运已经夺走你活在世间的唯一借口,你为什么还要苟且偷生?”
随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间,脱去全身的盔甲,说道: “克娄奥佩特拉,我现在失去了你并不感到悲伤,因为不久之后我就会与你相聚。唯一给我带来羞辱的事,就是像我这样伟大的将军,竟然还不如一个女人勇敢。”
所以他急着自杀,去赶上她。
就像亚克兴海战,艳后逃了,他丢下大军,不顾一切地跳上一艘小船去追赶她。她到哪里,他就到哪里。他对她极度的依赖,爱恋。 他垂死时被送到艳后身边,知道他被她欺骗了,但他并没有生气,而是想方设法,教她为自己谋一条生路,而不是和他一起死。
这一点也像极了伯顿。明知道泰勒已经不爱他了,可他依然爱她,希望她能好好活着,继续享受时间繁华。“我累了,我不怕死。她会继续受欢迎的,而我只想被世人遗忘。”
对于安东尼、对于伯顿来说,他们对艳后、对泰勒的爱是相近的。
在他们心中,爱不是占有,爱不是控制,爱不是自私地拉着对方和自己殉情。爱是守护,爱是付出,爱是希望对方幸福快乐,长长久久。
我十一二岁的时候看电影画报,被伯顿和泰勒的《埃及艳后》剧照吸引了,很渴望看这个电影。06年时在片库里无意间翻到,立即和堂妹一起看了,当时她还惊讶于伯顿的演技。
其实一个明星对不对你的胃口,你一开始就知道。伯顿长的是我的菜,只能这么说。我特别喜欢看伯顿演悲剧人物,他的脸真的是一张古典英雄的脸。
后来看他和泰勒的纪录片,突然出现了他在53年的哈姆雷特舞台照,我的心瞬间被击中了,没想到年轻时的他居然这么帅。
我一直觉得,他演的安东尼在最后穷途末路的时候,是真正显表演功力的时候。
在亚克兴海战失败之后,他自暴自弃了一段时间。到了屋大维进军亚历山卓的时候,三军一夜哗变,就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
当他站起身,看到密密麻麻的敌兵列队向他进发时,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会吓到腿软。可他不是,他反而镇定、从容、高贵起来了,并不是我原本猜想的会崩溃,当他孤身一人策马冲进万军之中时,当真的雄姿英发。 那段自杀戏也是,演得和别的版本的安东尼不一样。不壮烈,不激昂,不煽情,甚至看不出多大的痛苦。他看起来非常平静,淡定,好像在做一件很平常的小事。
无论是极度绝望,心如死灰,还是视死如归,换别人表达这三种情绪时,都不会像他这样演。伯顿懂得如何放,也懂得如何收,这是戏剧张力,需要经验和天赋。
他在准备自杀的时候,也非常简单,没有什么激烈的思想斗争,也没有什么英勇悲壮。显然是早已在心里筹备已定了的,所以非常从容。
如同喝口水一样,只是抱怨了一句,他的手臂不够长,如果没人协助他,有可能失败。
也没有悲壮凄婉的配乐,没有大量的血浆,更没有回忆杀,没有微笑或泪水。从头到尾都安安静静的,却比任何一个版本的自杀戏都要虐心。 伯顿为什么要这样演?
安东尼在返回王宫,四处寻找艳后的时候,他非常生气,他以为士兵的哗变是因为艳后的命令。然而当艳后的秘书出来告诉他,女王已经自杀的时候,他是真的上当,以为艳后死了。
他仰天长叹,“安乐尼,命运已经夺走你活在世间的唯一借口,你为什么还要苟且偷生?”
随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间,脱去全身的盔甲,说道: “克娄奥佩特拉,我现在失去了你并不感到悲伤,因为不久之后我就会与你相聚。唯一给我带来羞辱的事,就是像我这样伟大的将军,竟然还不如一个女人勇敢。”
所以他急着自杀,去赶上她。
就像亚克兴海战,艳后逃了,他丢下大军,不顾一切地跳上一艘小船去追赶她。她到哪里,他就到哪里。他对她极度的依赖,爱恋。
他是真的爱她,垂死时听说她根本没有死,不但没有生气和怨恨她的欺骗,还特别开心,立即要去到她身边。
最后见到她时,他不希望她和他一起死,想方设法,想给她找一条生路。他宁愿自己一个人走掉,留她在这个世间继续活。
伯顿和安东尼何等相似。
一样的暴躁,酗酒,纵情任性,极度依赖和信任他的爱人,她说什么他都信。他愿意把他辛苦打拼下来的江山,把他的全部身家都给她和她的孩子。
为了她的欢心,他不惜毁了自己的事业。即使挨着全世界的骂,他也要和她在一起。
那艳后呢?
很多人怀疑她骗安东尼自杀做投名状的,为了和屋大维谈判,让小凯撒留在埃及为王,看她后续的行为确实如此。只是谈判失败,她才后悔,才自杀的,不算殉情。
如果小凯撒能够继位,她被屋大维带去罗马做人质,她还不是活的好好的。她是个穷奢极欲的女人,同时魅力无穷,在罗马肯定不少权势人物想和她睡觉的,日子不会难过。 那个时候女人参与政治的很多,失败了也不多数会被杀。
艳后的妹妹和她争夺王位失败,被凯撒抓去了罗马,艳后屡次要杀她,凯撒都不准。为了保护她,把她放在了神庙里。后来艳后傍上了安东尼,求安东尼派人过去把她妹妹杀了。
安东尼的第三任妻子富尔维娅起兵造反失败,不得不向屋大维投降,屋大维也没有杀她,只是把她放了。
所以艳后选择骗安东尼自杀,自己去罗马当人质,也很符合一个女政治家的选择。她本来也是为了找个靠山, 少向罗马交钱交粮,才设法勾引安东尼的,她不可能爱他的。
安东尼爱上她之后,她千方百计把他留在埃及,然后生了三个孩子,想等他死了 她和孩子们坐拥他的江山。
罗马人当然不答应,他们怎么可能坐视富庶的东方归了埃及人,东方行省可都是罗马的钱袋。 安东尼的战略计划是东征拿下帕提亚,也就是现在的伊朗,建立一个横亘东西方的大帝国,重现亚历山大的辉煌,统一已知世界。
他想建都在亚历山卓,不再回罗马。他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曾经去希腊留学,很喜欢雅典的学术气氛,一直仰慕东方文明。罗马人肮脏野蛮粗俗,他看腻了。
安东尼被艳后征服并不是因为她的美貌,而是学识和才情。他喜欢东方的文明,艳后刚好擅长这些。
聪明博学和能说会道的人,要比美丽的皮囊更吸引人,这也是伯顿色衰之后依旧魅力巨大,见到他的无论男女都会被他征服的原因。
语言艺术太重要了,他见多识广、学识渊博,你说什么他都懂。他情商极高,很会察言观色,知道你想要什么,满足你。这样的男人,你还会在乎他帅不帅吗?
亚克兴海战,影视剧和纪录片总有各种给女王洗地和推卸责任的各种解释,昨晚在b站看《埃及艳后》的时候弹幕里出现了大量骂安东尼是垃圾懦夫渣男配不上女王之类的言词,忍不住想说点什么。
以下内容基于史料而非剧情。 没错,安东尼的确是昏庸作死负主要责任,但能说这场海战的失败女王没有一点责任吗? 如果不是女王坚持要海战,贿赂安东尼的手下,逼走安东尼的朋友,再三劝说安东尼弃用自己强大的陆军,而在不擅长的海上用不适合的战舰,在缺少熟练水手和正规海军的硬件劣势下与海战天才阿格里帕对敌,安东尼会在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吗? 当然,既然肯定会失败,那么能不能不要以那么令人蒙羞,毁掉一世英名的耻辱方式战败呢? 战前安东尼部署军队的时候一个百夫长对他呼喊,“您为什么不信任我们身上百战的伤疤,而把希望寄托在一堆烂木头上呢?” 一生善于雄辩的安东尼在听完这句话之后的反应竟然是无言以对,只用眼神和手势示意对方听从他的命令,然后离去。也许在大战之前,他就知道自己是错的吧,然而为了取悦女王,他已然放弃了理智,开始听天由命放飞自我了。 女王坚持要海战,无非是想要显示自己的存在感,证明自己的价值,炫耀埃及的威风,以便把安东尼牢牢地捏在自己的手掌心儿里,来实现她的儿子继承王位,共治埃及罗马的雄心壮志。她已经让安东尼在遗嘱里把半个罗马都送给埃及了,然而她还是觉得缺乏安全感,所以她要操控安东尼和屋大维的决战。 具体过程就不说了,就说说女王为什么突然撤退。 影视剧和纪录片里的洗地主要是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女王以为安东尼已经战死了所以她只能回去保护她的埃及。 这个说法根本不见于史学家的著作。而在史料里,战事处于最残酷的胶着状态,安东尼只是初露颓势。然而第一次亲眼目睹血肉横飞,浓烟滚滚,惨叫震天的残酷战场,女王作为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女人,胆怯了。 她根本不和安东尼联系,也没有冷静地从容撤退,而是冒冒失失地带着埃及的船队从安东尼船队的阵列里冲出,破坏了原本安东尼再三命令要保持住,听指挥才能行动的阵型,导致他的船队措手不及,开始陷入失败的泥潭。 第二种洗地则是说安东尼在战前就决定借着主力和屋大维主力接战的机会掩护后方的女王船队撤退,自己负责断后,一前一后撤离战场。 这种说法更是经不起推敲。如果真是战略撤退,那么女王船队为什么要冲坏安东尼船队的阵型?安东尼看到女王离开的时候为什么会突然失魂落魄,抛弃自己的军队,放弃一切,只紧紧地追随女王的旗舰而去? 安东尼登上女王的旗舰之后,一直不肯和女王说一句话,见一次面,只一个人捂着脸坐在船尾,粒米未进地坐了三天三夜。 他明知道陆地上还有他的十几个军团原地待命,等着他的指挥,那还是他剩下的最后一个翻盘的机会。然而他从始至终也没有下达任何命令,完全放弃了最后的机会。甚至在海上的残兵败将和他的朋友们坐船赶上女王旗舰时,他把一船的金银物资都分给了他们,叫他们各自散去,不用再追随他了。 可以说,在他眼里爱人对他的背弃,是比失败甚至是死亡更可怕的东西。为了紧紧追随爱人不被抛下,他抛下了自己的一切。 从他的这些反应看来,说女王的逃离是两人事先约定好的撤退,是多么的不值一驳。 即便如此的愤怒和痛苦,他也始终不肯开口责怪女王一句。在躲着女王三个月后,他最终还是释然了,失去一切,输的不能再输,不如在女王的怀里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温馨时光。 爱情让他如此昏庸,如此堕落,如此颓废。然而在屋大维军一路进发向亚历山卓的时候,他还怀有自己一贯的天真,写信给屋大维,想用自己的死来保全女王的生命。自然,被屋大维拒绝了。 然后天真还在持续,众叛亲离,穷途末路的时候,安东尼最后又被女王骗了,还被骗的自杀。他说,女王的死让他失去了活在世上的最后一个理由。 随后又得知女王根本没死,是故意骗他的。这个时候的他连一丝愤怒和怨恨也不再有了,有的只是可以看到女王还活着的喜悦。 他最后对女王说:“请多回忆我们在一起度过的那些快乐日子,为那些美好的时光而高兴。不要因为我遭遇厄运落到如此下场而怜悯,毕竟我曾经辉煌过。即使最后的结局也是死得其所,作为一个罗马人最后被另一个罗马人打败而已。”(出自《希腊罗马名人传第21篇》) 安东尼并没有对不起女王,所以女王的粉丝们,还是对他稍稍宽容一点吧,毕竟他只是个因为爱着女王而倾尽所有,葬送一世荣光的可怜虫。少骂两句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凯撒,都能当奥古斯都的。
再次上演凯撒必须死,从凯撒到安东尼,埃及艳后在片中的地位渐渐提升,并逐渐主导。泰勒各种换装、换发型和头饰,尤其是那套黄金衣真炫啊。几个大场面不错,也玩起了人海战术,不过海战那场虽然是实景,却打得乱七八糟的,一点也不帅。
如果凯撒是秦始皇,那安东尼就是项羽,而刘邦自然只能是渥大维,艳后是吕后与虞姬的综合体。从这个角度说,东西方政治的本质是差不多,弱肉强食的规则没有因为文化语言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凯撒和安东尼的区别在于能否分清楚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政治,而渥大维不需要爱情。可怜的艳后唯一的武器只是美貌。
前半部挺好看的,普遍玩家比较高版的GOT什么的~但后半部突然智商水准急降,艳后一手好牌都不知道怎么作死的,最后还愣是变成了个真爱狗血故事是怎么回事。。。以及,埃及每次出场都充斥着一种拿钱砸人脸的土豪感,难怪这部把人家片场都差点拍破产了~
大量的古代宫廷、战争场面,在没有特效的年代采实景拍摄,奢华壮阔程度空前绝后。但叙事平庸,像四小时的流水账,凯撒、安东尼、克娄巴特拉等古代风云人物都缺乏真正的魅力。
伟大的道具,老娘就玩真的,就是你福克斯破产,老娘也爽过了
伊丽莎白泰勒是独一无二的埃及艳后
开头竟放了足足有两分半的音乐才出现20世纪FOX的标志,大片的大排场。。Cleopatra is a confusing woman, 不能否认,她带有政治目的的诱惑中还是有爱情成分的。尽管这片子不是很有意思,不过鉴于是60年代的彩色史诗巨片,演员演得也很好,所以拍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嗯,场景很华丽。不过,这片子竟有4个多小时啊。。
姑娘。我想说你真美。当你带着那100个LV皮箱、52个Hermers皮包、30个Chanel手袋、5条狗、15个造型师、10个秘书出现在1957年的嘎纳时。你真是个女皇。
太长了。。演员很好看啊,虽然有点无聊,不过放在那个年代算是很好的了
Cleopatra作为一个女人,带着她的爱,处身在这个男人必争之地,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个故事,甚至美过了她本身,美过了她的爱情故事以及她的身世和宿命。Cleopatra is a confusing but also amazing woman.
精致无比的服装和场景,满足了我的视觉享受。看本片之前最好先维基或百度百科一下三位主人公(埃及艳后、恺撒、马克安东尼)的大致生平,这样你会更喜欢本片。克娄巴特拉是古希腊的最后一位君主,但本片并没有把她写成红颜祸水的荡妇,她用智慧让苟延残喘的古希腊多存在了十几年。
已经无法形容了,虽然不是史上投资最高的,可也够烧钱了,烧衣服烧建筑烧装饰可是也没忽略了情节感情和人物,虽说凯撒被神化了安东尼变废柴了可是克里奥佩特拉饱满了就足够了,玉婆啊玉婆。。。。那锃白锃白的皮肤还有那圆润的小身材,美呆了美呆了
50年纪念版,4个多小时。这片至今仍是历史上投资最高的电影,60年的4400万美金,相当于现在的22亿人民币,虽然当时差点害的福克斯破产,但片子公映10年后竟然回了本,好莱坞电影的盈利模式还是禁得住考验的啊。泰勒当年开出100万美金天价,最终靠打官司拿到700万美金,在今天看来竟然觉得是良心价了。
三天终于看完。罗马建筑,埃及风情,极度奢侈,史诗巨制,华丽外壳内里却苍白无力,感情戏腻腻歪歪十分不喜。看点都集中在艳后变装秀,一个场景一套衣服,还有在罗马见凯撒埃及王后的排场壮观得我下巴都掉了。最后自杀穿的黄金衣美艳绝顶。泰勒的身材事业线都恰到好处真是赏心悦目。
从此对埃及神话、传说很向往了就 特别是她死的那段
电影美术史上的里程碑,场景确实美轮美奂宏伟震撼,但是很多穿帮细节让人调戏。比如前半场女王跟凯撒讨价还价时候居然提到玉米,古埃及时候哪来的玉米?用近代欧洲礼仪去套古埃及和罗马的礼仪反而让人疑惑。本来该完美的作品在后期海战火拼的时候直接让人出戏,古埃及时候海战就拼火炮了??
“多高贵的君主,最后都不过如此。”“我的一生像一场梦,一场别人的梦,如今,我要做自己的梦,一场永不醒来的梦。”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男人的爱与雄心从来不可兼得,这个女人太贪了。
【古埃及托斯密王朝/Cleopatra/8.8】失权后的政治牺牲品。虽聪慧过人,政治手腕高明却被后世归名为“妖女”;满腹经纶却因罗马政治需求塑造成“毒妇”。说到底是个懂七国语言、精通科学文学艺术、挑战了传统道德观的女权主义者。因不同才吸引了凯撒和安东尼的目光,多了的还有份尊敬。
奥运会开幕式的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