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很喜欢之前看到的某位豆瓣网友的简评,“成长是污泥,爱情而不染”,我想大致是这么说的。简洁而有力地直击我心。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知道调整了多少个姿势,换了几个场景,最后选择关了灯,在办公室里畅快淋漓地看完。一开始我是嫌弃主角,我认为一个14岁的孩子,何必多管闲事,应该更多与同龄人玩耍,喜欢该喜欢的人。而到后来,我想我是喜欢Ellis的,从最初的懵懂,到相信爱情是种根深蒂固直达灵魂深处的东西,到后来又发现,原来爱情这种东西并不是亲吻了约会了就是你只属于我而我也只属于你了。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总是崎岖坎坷,却又伴随着种种美好的事务。当第一次看到父母之间的争吵,他迷茫了,发现两个人相爱竟然还能感情破裂。他怀疑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到听到船屋男子谈论起他的青春年少,他又相信了爱情并鼓起勇气像一个女孩表白。我猜这个女孩并不是不喜欢她,某种既定的因素,无论是舆论引发或是父母影响,她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人而不是“喜欢”,这导致了Ellis初尝“失恋”的味道。他气急败坏,他恼羞成怒。我还喜欢他的小同伙,一开始就立场坚定有自己的是非观,他相信自己的直觉,认为帮助陌生男子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因为他的善良选择了与Ellis共同援助这个男子,他们共同见证了男子与他心爱的女人之间的纠葛与痴缠,他选择相信这个男人和自己的判断,即便Ellis,也就是自己的朋友开始踌躇,他也毅然选择了继续施以援手。到临近结尾的时候,他的不顾一切,他的不离不弃让我感动。一个没有太多经历的孩子真的是特别的纯真。
贯穿全片的主题是爱。这份爱或许普普通通,又或许轰轰烈烈,但每份爱都无法让另一个人感同身受,因为它是独特的。船屋男子与那个motel情人的亡命天涯的爱情,轰烈而又苦涩。两人相爱,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对方。他们被那份情感所牵绊,最后却发现这份牵绊或许不值得自己放弃一切,或许Juniper早就发现了,Mud不是属于自己,而属于自由。
密西西比河上的玛德英文原名为mud,直译过来就是污泥的意思,同时mud也是片中男主的姓名。对于污泥和密西西比河上的玛德这两个译名来说,我更喜欢前者,因为本片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布满污泥的河流旁的小镇上,而故事中每个人的经历与命运似乎都如同污泥般浑浊。剧情的节奏并不算快,但在这缓慢的叙述中却轻易的敲动我内心最深处的那根神经,使得在电影结束后整个身心为之战栗。
本片的剧情故事看似简单却又十分复杂。十四岁的男孩艾莱斯和伙伴奈科波恩生活在一个被密西西比河横穿的一个小乡镇上,两人在一次偶然的冒险中在一个荒芜人烟的小岛上结识了一个叫玛德的男子。他说他为了女友而错失杀人,现在正被势力强大的仇人追杀,因此策划和女友珍妮弗见面并私奔。两个男孩虽然对此表示怀疑,但内心善良的二人仍然选择帮助了玛德,却在帮助过程中印证了玛德说的话。
全片围绕小男孩艾莱斯的视角展开,他就像世上所有处于那个年龄的孩子一样,单纯勇敢不谙世事,散发着青春的朝气与荷尔蒙。更与处在那个年龄你我一样,以为抓住了一只蝉便能抓住整个夏天,以为看见了彩虹便能拥抱全世界,以为生活最大的烦恼无非就是完不成的作业与父母的唠叨,以为生活会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下去。那时候眼中看到的世界,非黑即白;崇尚的感情,非爱即恨。但却在突然某一天的某个时刻,我们才发现,一切只是我以为罢了。
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法用对与错简单概括,每个人与每份感情都很复杂并且难以真正了解。而我们认识到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我们将那一刻以及那一段历经创痛的阶段称之为成长。
污泥正是讲述了艾莱斯青春时期成长的这段历程。成长必会带来不可回避的创痛,就像蝴蝶必须历经疼痛与苦难才能破茧成蝶一般。艾莱斯也经历了破茧成蝶的苦痛。第一次是父母感情出现裂痕,父亲想待在这个河流小镇安稳度日,而母亲却想去城市中改变生活现状,对未来人生的不同规划使艾莱斯的父母走向离婚。面对家庭的分崩离析以及跟随母亲离开热爱的河流与小镇是艾莱斯面临的第一道坎。
但艾莱斯还是保留着心中对纯爱的那份坚持,任然相信既然相爱那就应该在一起。秉持着这份信仰他决定一定要帮助玛德和他的女友逃离这里。然而,这一次也出乎他的意料,在万事俱备后,玛德的女友珍妮弗逃避了,她不愿跟一个杀人犯过上四处奔逃的生活,即使彼此相爱。艾莱斯带着玛德的分手信找到珍妮弗,看着珍妮弗哭倒在床上,那纯澈的眼眸突然蒙上了薄雾,他看不清,也看不懂,为什么明明他们相爱却不在一起。而击败艾莱斯的最后一击是艾莱斯爱上的女孩,他以为她真的喜欢他,却发现她只当他是个小孩。当自己的一片真心被他人践踏与嘲笑过后,艾莱斯对这个世界有些绝望了,那稚嫩的脸上透出了一分成熟的面庞。他将一切对生活和爱情的质疑和恼火发泄在玛德身上,之后意外掉进蛇窝。玛德不顾被人发现和自身暴露的危险将艾莱斯送进医院。之后玛德在逃离的夜晚与艾莱斯告别,却在这时遭遇仇人的伏击,玛德为了吸引敌人枪火纵身跃入满是污泥的河流,一去不返。在艾莱斯痛苦的嘶吼中,我明白了,这便是他成长的尾声。
该片是送给成年人一份回忆少年时期的礼物,我们在当时也许无所察觉,长大后再回顾那段青涩的时光,有点想嘲笑自己的傻气,又有点不可思议,觉得自己那时候怎么这么不“懂事”。成熟的确要付出代价,我们在不断成长中逐渐磨平了我们的棱角,甚至可能成为了我们原先最讨厌的那类人,但成长就是这般叫你又爱又恨。你感谢它给你带来了成人的规则,感谢它教会了你成熟,却也怨恨它让你失去了纯真,失去了无所顾忌的去爱的能力。成长的利与弊一直是争论不休得不到答案的话题,但争论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显得有些幼稚。年少的我们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长大了之后,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 个人认为本片关于玛德的结尾是个败笔,并不应该交代他最终获救并奔向自由的结局,这个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就应该让他最终神秘下去,让这个故事有更开放的结局。
长大有时候并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就发生在一瞬间,发生在艾莱斯父母离异的那一刻,发生在与玛德诀别的那个时刻。而我们也在这一个个不经意的瞬间逐渐成长,逐渐与属于青春的年轻气告别。 我们都曾是艾莱斯,我们都曾义无反顾的相信一件事、爱过一个人,我们也都曾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到达心之所向。你称这为幼稚,而我却说这是青春。
旧的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格格不入,以至于逐渐被淘汰,被时代的滚滚车轮碾压的又一个故事。正如男主幼稚的价值观跟爱情观一样,终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摧毁的支离破碎。然而这正是成长道路上不得不经历的阵痛跟教训。
深陷当今社会的淤泥之中,再多的挣扎与抗争到头来都是徒劳。个人尚未成型的三观、对未知的迷茫与恐惧,在新世界美好表象的诱惑下,最终衍化成为嘴角扬起的微笑。仿佛得到了真神的救赎一般,欣然的同自己的过往、同新的生活模式达成了和解。
而年少时的雄心壮志,曾经深信不疑、誓死捍卫的乌托邦,只能存在密西西比河对岸荒芜的小岛。那些执着于自己理想国度的人们,在受尽尘世的囚禁与追猎之后,只能被放逐于悠长的密西西比河的尽头。在象征着旧式生活方式与准则的河中洗尽铅华,面对着寸草不生的荒凉,却也收获了别样的胸襟与情怀。
污泥并不是一部适合普通观影爱好者看的片子,略微沉重的主题被放进了一个少年野蛮成长的躯壳之中,故事发生落后的区域更像是西部犯罪片中常见的法外之地。并不复杂的故事、并不饱满的情节也在缓慢的节奏下达到了130分钟的时长,观影过程显得冗长乏味。但即使是这样,片中很多场景的隐喻、拍摄手法的运用,依然都是值得人回味的片段。
艺术片这块,就跟国内当今流行音乐一般,有时候真的不是国外的月亮圆,而是当我站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仰望时,发现这里并没有月亮。
四星半,拍出了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基调和对密西西比河的敬意,通过孩童视角去审视成人爱情,原本认为爱情是永不凋零的蓝莲花,但逐渐发现它是谎言的污泥。河流(孩童)主宰全片,污泥(成人)则贯穿主题,两者融会贯通,带来一个成长的过程。结尾对玛德的交代画蛇添足了。
麦康纳再次令人震惊!有几个关于人世之爱的特别动人的瞬间。有味道,有感触。
馬修演不完的美國大農村
非常完整又充满诗意的属于南方的一部小说,但不是诗歌。它没有那么美好,却尽显成人世界里尖锐的伤害无尽的背叛和粗粝的幸福感。而从孩子的视角展现更是给这个残酷的故事和不得不面对的成长予以温情。最后那场所谓枪战戏景看得我差点老泪纵横。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要么没有,一旦有了就牢不可破。
影片很粗糙,两个小男孩的表演非常好,加上一个长不大的大人,所谓的爱情都是男人不同年纪时的幻想,另外你得忍受很长的铺垫。
杰夫·尼克尔斯的内心里住着一个单纯并且浪漫多情得无可救药的南方少年。这部片子之后我才觉得马修·麦康纳正式转型了,总算演出了水平,不过这自然也少不了尼克尔斯对演员越发精准的调度和指导。杰夫他哥本·尼克尔斯和他乐队Lucero的配乐绝赞,完全与电影融为一体了。
一个孩子眼中的爱恨情仇,对爱的憧憬向往迷离伤痛和成长~知乎上有人问“爱一个人到底什么感觉”,有一条答案是“好像突然有了软肋,也突然有了铠甲“
剧本非常精湛,两个年纪不同背景不同却对爱有着惺惺相惜的相同体验并从中得到成长进而获得自由的角色,折射美国南方密西西比浑浊的河水之上的普通生活的切面。我们从失去中得到成长,又从成长中得到自由。
尼克尔斯拍了一个米国南方少年的传统冒险成长故事,真正讲的却是值得我们去执着奋斗,同时也需要我们放手的,那些没有回报的爱。剧本滴水不漏的精致。
今年看到的最好的电影。剧情紧凑,表演到位,节奏张弛有度。尽管这部电影采用Ellis的视角,但Mud的表演几乎喧宾夺主。导演对几处冲突的表现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只可惜结局似乎并非必要,不如把悬念留给观众,把宽阔的密西西比河留给Ellis和他的朋友。
成长是污泥,爱情是不染。
外表是罪犯Mud借助孩子的帮助脱逃的故事,内核真是超级纯情又令人感伤!当一个孩子意识到爱情不再那么无瑕(不论是父母、他人还是自己),他就真的长大了。影片寄托了导演对宽阔无尽的密西西比河的厚爱,尼克尔斯前三部可以算是三部曲吧,确实一部比一部好
早熟少年对爱情的见证,南方湿地的传奇诗篇,拥有《冬日骨头》的凄寒与《南国野兽》的灿烂。
成熟了很多。不过气质是相通的。关于成长,学习并了解成人的爱
摄影音乐很美,剧情舒缓温吞,很难看下去……观感像是在看今年的《南国野兽》。短发小男孩Neckbone太像《伴我同行》时的River Phoenix了
很精致的剧本,很喜欢这种以孩子的视角告别最后的童真的片子,通过孩子的眼睛,让人看清楚所谓的爱情、善恶道德和成人世界的复杂与无奈。片中每个男人或多或少都没有遇到“好”女人,有些人不再相信女人和爱情,也许只是因为有些人不懂得放手,因为有些人运气不好。★★★★
相信爱情到不相信爱情只隔着一层纸的距离,但可怕的是有人会在这纸上捅来捅去。两孩子演出很赞,几个镜头甚至有点四百下的感觉,男猪帅哥就是卖肉来的,后面情节稍微显得繁杂了点力度变弱,也许mud死在一片污泥之中更为悲情和点题啊。
14岁的少年渴望懂得爱情,他需要懂得爱情。他将自己心目中的“真正爱情”小心翼翼的放入蚌壳,完全不知道最终孵出的是珍珠还是沙砾。Mud无论作为人名还是比喻都很巧妙,壮阔密西西比河的河床确实可以容纳下太多的东西… 美国南方河流的骊歌。
7.75 中规中矩的睡觉片,我反正是没被打动。
父权的坍塌、移情与再摧毁。在男孩的世界里善恶本分明,而成人的世界中善恶本身就没有明显的界限。同是美国南方,对比南国野兽与送报男童,淡化了对恶劣自然的白描与悬疑气氛的营造,却让人物的命运与这片土地有了更直接的联系。在荒蛮的世界,只有变得更野蛮,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