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每个孤枕难眠的夜晚我总会想起你
梦见你的夜晚总是让我燃烧沸腾,心潮不定,我的小洛丽塔。
你来过一下子,我想念一辈子。
--------题记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个至死难忘的定格,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解的蛊毒。
从他在后院见到她的那一刻起,他便从此坠入他万劫不复的深渊。正在发育的少女趴在草地上,心不在焉地翻看着书本,喷灌绿地的水珠不停淋在她身上,打湿贴身的裙子。她顽皮地勾起脚尖,一边看书一边玩弄洒落的水珠。尔后在午后和煦的阳光中抬起脸,冲他无邪地勾人一笑。
他便看进去了。此后的数年间,她堕落妖媚,抛离世俗,直至枯萎凋谢,他依然一意孤行地爱她,便是中了这媚入骨髓的蛊。
他见过她这一眼,便足够支撑他日后的所有绝望。
他哪知道那时候的她,身子骨柔弱,眼神里尽是不安与叛逆,可体内已经布满了妖精必备的邪恶。在他日后想起的话语中,“她仿佛并不是一个成长中的少女,而是一个随时索命的小冤鬼。”她也许并没有看穿过他的念欲,她只知道她的天性就是勾引与诱惑,用自己鲜活水嫩、充满生命力的肉体俘虏这个她尚在好奇的世界。
电影从未出现一个情色镜头,却跟随着他的眼睛一遍遍打量在少女玲珑起伏的曲线上,也许是在他的眼里看来,她的至上蛊惑力不在她躺在床上的滚烫呻吟,不在她衣裳穿脱,而是青春得几乎要洋溢出胸膛的火焰般跳动的生命力,是她在唇齿间甜甜作响的糖果,是她离经叛道的不守规矩的成长。
他们在一起不是没有有过快乐时光。
是她去夏令营之前转身飞扑跳上他怀里,双腿紧紧环绕在他腰间,给了他绵长意外的吻。
是她从营里出来,狼狈天真地拖着行李箱,抬眼欢快地叫“爸爸”。
是她跟着他的老爷车一起闯在公路上,她在后座拼命恶作剧。
是她趁着他洗澡时候按下按钮,让他在浴室里被烫得气急败坏。
甚至是她对他萌生离意之时,手掌揉捏在他的大腿内侧,勾起天真妖媚眼神一点点往里摩挲,说“每周给我两块钱吧”。
他怎能不妥协,她是他的小妖女,她是他的索命小鬼。从那年他见到她的那一刻起,他便铁了心蒙上双眼,任她带他往悬崖峭壁走,不粉身碎骨无休止。
可是任他拱手河山任她欢,她也厌倦了。她的天生使命是征服,一生不停地寻找更有魅力的老男人征服。她瞒着他向别人示好,她瞒着他展示勾引,直到事情败露。他哭着扑上她的肉体“求求你告诉我是谁,求求你,求求你”,她只是不住呻吟,脸蛋写满享受与引诱,红唇与舌尖交缠,然后又格格地笑起来。
那一刻,她的残忍已然将他瓦解。
镜头虚幻,时间一晃,数年过去。他在落魄无心的年月间追寻字迹找遍天涯都找不到他的洛丽塔,他的迷人妖童。最后却是一封残破的信无情地撕破他的幻象。
“亲爱的爸爸,我怀孕了,我们没有钱。你可以寄三四百给我们么,少点也可以”
我已看不清楚他是否笑着哭了,他脸上每一道皱纹都写满了爱得至深的苍凉与无力。
最终他穿戴得体敲开她家的门,当年的迷人妖精如今像个吹涨鼓起的气球,苍白的脸上写满日常琐事堆积的抱怨,架起的粉红厚框眼镜笨拙地隐藏她的双眼。
他多么想哭啊,他把所有积蓄叠好放进信封,看她雀跃地想要伸手感谢。他推开她,颤颤巍巍跌落在破旧沙发上,“不要碰我,不要碰我,你再碰我我会死的我会死的”。他那么卑微那么低下让她跟他走,她还是依旧残忍拒绝。
他回到车上,泪眼中看到的还是当年的小女孩,一袭蓝衣,含着糖果手抱柱子百无聊赖。
令人疯狂绝望的事实是,那么多年来他依然比不上那个仅仅与她一面之缘的男人。
------“他是唯一让我着迷的男人”
------“那么我呢”
于是他疯狂地枪杀了他,一枪不够,再补一枪,再补一枪。血花中绽放的除了他的死亡,还有他的。
他的车上泪流满面吻上她沾满血的发卡,我的洛丽塔,我用我整个生命燃烧着爱你,你怎么可以宁可不幸福都推开我。
2 ) 美丽而危险的真实
或许没有人能够接受用“真实”二字来形容Lolita这样的电影
然而“真实”确实是我失神在影片结束时最真真实实的感受
Lolita是年幼少女,没有父亲,跟着母亲
有没有一些恋父?有。不可能没有。
少女之所以选择Humbert,却并非因为恋父,只是看到了价值,
经济上的价值,以及满足自己自尊心的价值
Humbert是中年男人,死了女友,一直未婚
有没有一些恋童?没有。半点也没有
男人之所以之前一直单身,是因为死了的女友
男人之所以爱上Lolita,只因为Lolita是Lolita,而男人是男人。跟14岁的女友没有任何牵连
幽的,淡的,甜的,谜一般的香味使男人累了,晕了,醉了,中毒了。
时间愈久,陷愈深,成为奴隶的男人慌了,急了,疯了,只想独占,霸占。
而这样的尤物,怎么可能允许自己被人独占,霸占?
于是,男人把少女丢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或者,少女把男人丢了,象遗弃一张用过的卫生棉。
男人成了一具装满酒精的尸体,直到那附着谜香的信的出现
三年侯,男人终于又见到了少女
看着眼前这穷困,恶俗,势力的孕妇愉快地数钱
男人崩溃了。
崩溃,不是因为心碎了,
而是因为即使已经粉碎,心的每一个碎片上还是刻满了对眼前这个女人的痴狂与迷恋
你爱极我,我爱极你。
相爱,不过是人类用上千年的自欺欺人编造出来的无耻谎言
勾引,占有,利用,背叛
只有这种不对称的情感的汹涌暗流,才是生活中最为华丽最为真实的美。
3 ) 你一碰,我就死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象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一个是顽皮的孩童,肆无忌惮,狡黠,任性,为所欲为的古怪精灵。一个是而立之年的大学教授,因初恋女友的去世而患有所谓“恋童癖”的痴情男子。这就是《洛丽塔》,在世俗的夹缝中生长出的扭曲但坚贞不渝的爱情花。
影片开头,便是杀人后的亨勃特在茫茫田野里驱车行驶,没有什么目的地,一味地前行,开篇音乐缓慢,绝望,仿若一股巨大的爱恋和思念向我们扑面而来。接着,故事转回他的初恋,旁白交代着这一切,配乐是十分轻盈、梦幻般的感觉,体现了亨勃特初恋的纯情和深刻,也让我们明白了他的不能自拔以及迷恋少女的心态。
火车鸣笛声,把我们都从回忆拉近现实,他和洛丽塔的初次见面,画面美得让人不敢直视,让人心生震动。洛丽塔随意地躺在草地上翻看杂志,撒水泵里喷出的水滴洒在她凹凸有致的身体上,阳光晴好,画面美到了极致,音乐响起,洛丽塔抬头看到了他,笑靥如花。
很多评论都说这个画面可谓情色中的经典,我也这么认为,至少每个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会对这一情节念念不忘。这一时段的配乐表现了亨勃特内心的汹涌、惊艳、一见钟情,他呆住的表情让我感受到了他情感的复苏与松动,舒缓的音乐配着美丽的画面,人世间的美好与温情已被尽述。
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是洛丽塔去夏令营前与亨勃特告别时,洛丽塔看到窗里的他,下车疯狂地跑进屋里,激烈、迅速的动作与舒缓、深沉的音乐形成对比,画面转为慢镜头,洛丽塔天真的微笑,亨伯特紧张地手足无措,深深一吻预示了乱伦爱情的开始。女孩回眸一笑,男人闭眼回味。
“如果我的快乐可以发声,整间酒店都会震耳欲聋。”洛丽塔的妈妈去世后,亨勃特开始带她到处游走。第一次一起住酒店,一个房间,一张床,他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走出酒店,慢慢体味每一刻的快乐。当洛丽塔知道妈妈去世的消息并跟随亨勃特畅游美国后,在公路上,轻快的爵士乐充满了整辆车厢,让人感受到了一点快乐和希望。
当亨勃特发现洛丽塔想攒钱逃跑时,两人发生了争执,愤怒的洛丽塔对着他大吼:“杀了我,就像谋杀我的妈妈!”这句话让我感到震惊。原以为一向快乐调皮叛逆的她对妈妈的死没有太放在心上,结果是她一直认为他是杀死妈妈的凶手,她恨他,她对他的爱很不屑,甚至利用他的爱来攒钱伺机逃走。
弱小的洛丽塔最后还是决定跟随他再次踏上旅行的路程,这像是一条绝望的不归路,一路上伴随被人跟踪的恐慌、疑虑、猜忌以及狂躁,终于,洛丽塔还是走了,失踪了,亨勃特找寻数月无果后,彻底绝望。
三年之后,时光流转,洛丽塔已为人妇并怀有身孕。亨勃特依然爱着她,想让她跟自己走。然而她不爱他,至始至终都不爱。“如果跟你走,我宁愿回奎迪处”,一句话让我替亨勃特多年的痴情感到心酸。这是无果的、无望的爱情。
“别碰我,你一碰,我就死。”亨勃特的绝望和痴情在这几个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时,我耳边响起的,是一片儿童欢笑声,令我心灰意冷的,不是身边没有洛丽塔。而是欢笑声中没有她。”这句话是对整部电影畸形之恋的最深刻的解释。然而,什么都晚了。
4 ) 有关电影《洛丽塔》的若干隐喻
《洛丽塔》的原著我没有读完,虽然对于它的作者纳博科夫我饱含敬仰,但这部作品的写作风格却令我实在无法卒读。可是似乎这部小说很受影视界的欢迎,继62年首度以黑白片问世之后导演阿德里安•莱恩1997年再次将其搬上荧幕。杰里米•艾恩斯与多米尼克•斯万携手合作,共同演绎了一段动人心魄的畸恋故事。
我不打算对他作整体的评介,只是作为一部文学电影它的音乐、光线、很多镜头细节的处理都运用了压抑的性的隐喻,甚至有人提到其中出现过一个名为“climax”的湖泊象征着性的高潮。所以本人姑且从影片中挑出几处比较明显的隐喻客体,对其间的心理内涵进行适度的分析。
第一个隐喻:脚
首先是洛丽塔的腿脚,无可否认这是一个淫荡的客体。从阿洛堪称情色经典的惊艳出场水花四溅中双腿的特写到她的脚跺湿湿地踩在韩波特的裤腿上,她对韩波特的勾引直到最终的叛逃,阿洛那玲珑的腿脚占用了极多的镜头,那些意味深长的动作始终在撩动着韩波特的情欲,寄托了他对于洛丽塔的全部欲望与意向。在三年之后他再次找到阿洛,正又是这双腿脚以着着拖鞋慵懒而世俗的形象出现破碎了它在韩波特头脑中健康的、拥有小麦色肌肤的美好印象。
第二个隐喻:嘴
说过腿再来说口。在这部电影中另一个反复出现的镜头是洛丽塔的嘴。似乎她的嘴从来就没有闲过,吃口香糖、香蕉、那种嚼得嘣嘣响的玩意儿。在弗洛伊德的观点开来,嘴也是一种重要的性器官,它是充盈的,也是开放的。洛丽塔下巴会动,她的吻唏唏索索地体现出一种与她年龄不恰当的少妇的情欲。片中韩波特屡次对她吃口香糖并且到处乱粘的行为表示不满,甚至有一个镜头他企图把她嘴里的东西掏出来扔掉。这里我可以解读成韩波特的不安定感,他意识到了阿洛的跳跃性她的不稳定,正因为口的这种开放性使得他感受到危机四伏他企图独占的身体具有者背叛的潜质。韩波特最终取得了胜利,他捏住黛丽的鼻子,甚至把那玩意儿扔到了车外;但事实上他却是个颓废的失败者,阿洛离开了他,投向奎迪的怀抱,她说他是她遇到的真正的男人,“那我呢?”阿洛笑了笑点上烟,他甚至不是她的第一个情人,他是无足轻重的、是不被需要的。韩波特直到这里终于彻底走向绝望。
第三个隐喻:胡子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洛丽塔支开韩波特去买香蕉,他在中途刮了一趟胡子。回来之后便觉察到有另外一个男人存在过的气息。在这里刮胡子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胡子是父权的象征,韩波特对于洛丽不仅仅是情欲的爱,更有种占有欲,是作为父亲的权势不容侵犯。然而在他刮胡子的过程中,这种父权就被侵害了,随着胡子的刮落而从他身上剥离了、失落了,这是韩波特无奈的预感。最终韩波特发现了洛丽与奎迪的接触,他疯狂地将她扑倒,疯狂的与之做爱,在她身上宣泄着愤怒。这个地方我注意到阿洛的口红原来有一些零乱——这是很可疑的,因为奎迪或许真是性无能的,当然这并不影响到他也可以吻她——但韩波特的嘴唇却彻底把洛丽塔的口红涂得一塌糊涂了。这个男人包含着悲愤,虽然他不是她的第一个情人亦不是她心中真正的男人,却注定要独自背负这玷污的罪名。
背景与高潮
我不期望我能完整地解构这部作品,在我这个状况谈论爱情和人性是很奢侈的事情。所以我只看细节。韩波特的初恋在十四岁的时候死于一场伤寒,那个深深的烙印使得他的爱恋永远停留在对于十四岁少女的刻痕般的记忆里。在片中我注意到他对于母女二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为了留在女儿身边而不得不接受作为继父的身份,为了逃避寡妇不惜用药甚至以恶毒调侃的言语来描述一个可怜的不知情者,他明白这最种生活的罪恶。当那个女人死去,他把她用来撬开抽屉的剪刀放进抽屉里关上,然后收拾行李走上旅途,这意味着他与过往的隔裂,我不知道他对于她有没有过愧疚的心理。
这部电影的情节是顺理成章的,并不想62年版那般于原著接近充满诡诞。奎迪的第一次出场——和狗一起那次我们便绝望地得知洛丽最终会跟随他去,因此她往后的所有行为在挂上了目的的标签后便变得了无生趣。相反,奎迪最后的出场却引出了一个兴奋点。一个被洛丽所痴迷的真正的男人竟然是一个懦弱的变态的性无能者!这个极大的转折和错位给人以强烈的打破了心理预期的冲击。他的死亡也具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那个性无能者对于事件的解析又再次击破了我们原始的理解,那一段钢琴曲的虚写把极端状态下人的转移行为描绘得淋漓尽致,直到最后他还要躺到床上,对韩波特说滚开——这一段谋杀情节叙述节奏画面如蓝色丝绒一般华丽,将一个少女的梦想、一个中年人的忏悔与赎罪、一个兼干色情行当的作家骗子的三重破裂层层铺展,把影片推到了最高潮。
5 ) 大叔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就在最近几年内,“萝莉”一词风靡全球。之后又有卓亚君的一首《洛丽塔》唱醒了一干文艺少女的春心,导致0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的同名原著《洛丽塔》在一段时间内竟然一书难求。不灭的欲望、燃烧的激情、年龄的差距、禁忌的恋情、悲剧的收尾,这些被反复宣扬的词汇让这部本身晦涩难懂的死囚自白“看上去很美”。没看过文字版的《洛丽塔》,你就等于没看过《洛丽塔》,唯有忍受得了纳博科夫那503页絮絮叨叨的发癔症般的自我解析和对洛丽塔的近乎于神话般的迷恋你才有资格说爱他。
我更喜欢97版的电影开头,面无表情的亨伯开着那辆老爷车歪歪扭扭的从薄雾中开出来,没有愤怒,没有悲伤,什么都没有,他的爱人已去仇人已逝世间再无留恋。他的手上捏着洛的发夹,那是他已经丢失的或者说从未发生过的爱,沾了代表着罪恶的仇人的血——爱与罪,这就是《洛丽塔》想要表达的全部内容。
没有谁比杰米艾恩斯更适合亨伯这个角色了吧而且,他似乎也总是乐于扮演那种情到深处人孤独的爱情英雄。梅尔吉布森很好,可是他的眼睛太容易老,不经意的就流露出一抹疲态。杰米艾恩斯正好与他相反,他的面孔是不符合年龄的苍老可是眼睛里却永远燃烧着欲望。总觉得,即使激情将他消耗殆尽,在灰烬中也会有两颗质地坚硬光芒不灭的黑色宝石。
阿德里安莱恩很擅长拍这种类型的影片,《不忠》、《九周半》、《桃色交易》,都是一些光听片名就觉得活色生香的电影。相比于表现人的感情,他更喜欢描绘人的肢体,光线照在脸上,身上所形成的交界线,嘴角细细的笑纹,膝盖,小腿,脚趾,短袜,简简单单几个镜头,就性感至极。反倒是片中的几场激情戏,由于多米尼克斯万的年幼而显得有几分青涩,拍《洛丽塔》时,这个满脸邪气的姑娘仅仅16岁,而她却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才走出这部戏所带给她的阴影。她长大后,仿佛魔法褪去一样的消失了美貌,因为她的美,来自于成熟的面孔和幼稚的身体之间所产生的那种违和感,当这种违和感消失了,她也就平庸了。
97版《洛丽塔》的原著气质很浓,因为导演拍出来的故事,不是一个男人迷恋一个女孩,而仅仅这个男人自己的故事。亨伯是一个迷失在自己的感情和回忆里的诗人,他之所以会喜欢幼女,是因为少年时期两情相悦的恋人突然死于伤寒,他对于这段关情念念不忘甚至是耿耿于怀。触发恋童癖的首要因素是心理因素,爱恋儿童,其实是自我想要重回童年时代的本能反应,正如电影里说的那样。“她的死,把我心的一部分凝固下来,虽然我所爱的少女和我自己的童年早已消逝,但我仍四处寻觅她的影子。”所以,在这段亨洛恋里,其实不存在什么不公平,洛丽塔和亨伯都是那种为了私欲不择手段的人,洛要钱,要依靠,要安全感,还迷恋这个男人带给她的身体上的快感,而亨伯只要他的回忆。他满足她讨好她,只为了她能变成他想象力的那个样子,而当他的努力悉数失败时,“两人待在一起哪怕一分钟都是一种折磨”这样的局面就出现了。
整个电影的基调,只由一个问题来决定——洛是否也爱亨伯。若是,那么这就是一个可歌可泣身不由己的爱情悲剧;倘若不是,那这个故事就立刻沦为了一个偏执狂的小丑般的表演,而且还没有观众。当然,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亨伯可以是洛的监护人,父亲,是她的避风港,是她世间唯一的依靠,但惟独不可能成为她爱的人。在洛的观念里,亨伯顶多是一个可以与之做爱的父亲罢了,她可以向他要得钱财、糖果却唯独得不到感情,因为他的感情不是为她准备的,他的感情,永远顺着时间的轨迹,倒流回那间他童年时待过的旅店,倒流回他少年时期爱慕过的那个女人身上,这对于洛,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洛有着非常明显的狂躁性抑郁症的倾向,她喜怒无常,极度自私冷漠。时而狂喜,时而暴怒。在她和亨伯大吵一架发疯似的跑到屋外后没过多久,她竟然又能笑嘻嘻的让亨伯请她吃冷饮了。洛成长在单亲家庭,有一个不负责任的母亲和一个常年乱糟糟的成长环境,亨伯的到来带给了她改变的希望,她潜意识里渴望亨伯能带她脱离这个困境,所以,洛对于亨伯的诱惑与其说是一种蓄谋不如说是本能。波伏娃在她的传记里写过一个和她同龄的女孩,在经历了一场超前的恋情之后选择了自杀,她写道:“某种程度的真相,能够扼杀一个年轻的生命。”年轻的洛便是被一个成年男子隐秘丑陋的欲望给扼杀了,对她来说,一切感情都可以和金钱与利益划等号,没有尊重和被尊重,只有控制和屈服。她先是贩卖美貌和笑容,后来利用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做爱明码标价甚至在中途坐地起价。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导演还是电影里的亨伯,对于洛的病态和绝望都采取了无视的态度,母亲死了,这边草草给了几个女孩哭泣的镜头,那边小女孩就已经哼着歌踏上了旅途。洛唯一的一次情感流露,是在旅馆里她一个人窝在被子里哭,没有解释没有缘由却显得更加绝望,但这个镜头也非常短。
整个《洛丽塔》,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病情发展的一个过程,洛渴望得到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可是亨伯能给她的,只有日复一日的迁徙和颠簸。片尾,亨伯对已嫁为人妇大肚翩翩的洛丽塔说:“这里和你熟悉的那部老爷车距离25步,立即跟我踏出这25步。”洛丽塔断然拒绝,因为对于她,那不是一部熟悉的老爷车,而是她一辈子都想远远逃开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得不到真正感情的乱伦,是比贫穷生活还要可怕的多得多。
那段经典台词——“我望着她,望完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此生最爱,非她莫属。这爱之信念,如死亡般坚定。当日如花妖女,今如枯叶回乡,腹中骨肉,亦为他人。我爱她,褪色亦可,枯萎亦可,怎样都可,但只消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可惜,他望向的她,在他眼中依然是14岁的少女,明眸皓齿巧笑倩兮,直到最后,他爱的依然是他的回忆,而不是面前站着的这个有血有肉的人,洛丽塔。
一个是偏执诗人,一个是抑郁妖女,两人的碰撞注定造就了悲剧的诞生,对于屏幕前的我们,那是绚烂的烟火,带来感情的光和热,但那光芒背后的一地灰烬,却得要剧中人自己在寒冷和烟灰中拾掇干净。影片里的爱情,从来都不适用于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真正值得为它付出热情和心血的蓝图。敬告那些成天喊着要找个大叔的萝莉、非萝莉们,如果你没有做好把一辈子都赔进去的打算,切勿尝试。
6 ) 《洛丽塔》于书影间
(原载《外国文艺》)
文/布宜诺斯
1955年,《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甫一面世便引发极大争议,毕竟,如果把纳博科夫那些绵密如水的语句枝叶尽数剥落,最后剩下的故事主干惊世骇俗——中年男子的恋童情节;和12岁少女的乱伦情欲。1956年,纳博科夫也曾撰文《关于一本题名<洛丽塔>的书》来解释小说的写作因由,在他笔下,最初的创作悸动竟然来自这样一则新闻:一只猴子在科学家几个月的调教下完成世界上第一副动物画作,内容是囚禁它的笼子的铁条——多么讽刺的一个说法,我们无从判断真假,只是明白他狡黠、傲慢、叛逆的性格特质大概从来不屑于掩饰。他还强调“《洛丽塔》并不带有道德说教 ”,并用讥诮的笔调详述了这部书稿被多家美国出版社退稿的经历,理由包括“书中竟没有好人”、“书的第二部太长了”、“要是把这本书印出来,社长和你都要去坐班房了”。不过,1958年这本书毕竟还是在美国出版了,并且很快被译成纳博科夫的母语——俄语,并在随后的二十年里,伴随着各种争议和禁令,不断扩大着声誉和世界影响力。
就算顶着“情色小说”的名头为世界瞩目,也是我们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对一部小说来说,被广泛讨论总好过汲汲无名,而《洛丽塔》也最终得到世人认可,成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毕竟,在其“情色”、“低俗”、“有伤风化”的外表之下,它包含了至少三种不朽的东西:一种靠情绪推动情节的后现代派文体;一种对“女孩”性审美的范型;一个男人最疯狂无望的爱恋。
或许,从这三个角度来析别两部电影《洛丽塔》,未尝不是个好主意。
1962年,库布里克首度将《洛丽塔》搬上大银幕,一方面被时代要求、审查制度拘泥,一方面故事不可避免被老库的纯男性化思维扭转。在小说中,赖以推进情节的是亨伯特的感受、感官、情绪,在老库电影中被一概放弃,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情节、节奏、手法都非常通俗剧的爱情犯罪甚至喜剧片。毕竟,这个项目本来就是匆匆上马的——小说出版后第二年引起轰动和争议,世界各地马上出现许多山寨作品,包括一些意大利、西班牙的情色电影,而库布里克和制片人哈里斯在1959年争取到剧本改编权后,必须争分夺秒树立“正版”形象。哪会儿美国电影审查制度犹在,“性解放”思潮还得等六十年代末尾才有,因此库布里克在应对电影审查时的首要问题已经不是女主角“洛丽塔”是否淫荡、为大众接受了,而是男主人公亨伯特是否足够高大、英俊、正派,不可以带出一丁点猥琐、低级的印象,甚至连配乐师都要为此承受巨大压力,因为库布里克生怕一点不和谐的旋律都会损害亨伯特的形象。
在这样的考量之下,亨伯特的演员人选从詹姆斯·梅森、劳伦斯·奥利弗到大卫·尼文,都是当时人气极旺且以绅士形象著称、带点古典气质的英国男演员,却得到他们各自的经纪公司阻挠,其间已成为好莱坞巨星的马龙·白兰度倒也主动表示过兴趣,而这位著名的“bad boy”显然不符合导演预期。幸而最后詹姆斯·梅森在妻子的劝说下改变了主意,以他的文雅魅力出镜,显然的,书中亨伯特那一肚子时刻满溢的七情六欲在梅森身上毫无任何出口,书中各种意乱情迷的小情绪推动的情节,在影片中全部被充分逻辑化了,比如亨伯特和洛丽塔最初的互动有种非常诙谐的程式感——在门廊上读书的亨伯特被摇呼啦圈的洛丽塔弄得走神,亨伯特用非常绅士的姿态抚慰电影院里惊恐的女孩……女孩显得成熟、端庄,男人克制、冷静,只是暗示两人的缓慢正常相爱,感觉不到什么火花。在黑兹太太不幸身亡后,两人之间火药味渐浓,一路旅行中的争吵,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无理管制、洛丽塔的不堪压力逃离,更多在表现男人的控制欲和女孩的叛逆,两人间的关系完全用第三方视角、按“正常”的情人关系来演绎解读,只是一场随处可见的老夫少妻不和谐而已,倒是挺符合当时美国电影协会主席为帮助他们通过审查提出的剧本意见——“将影片的主题改为一位中年男子和后来毁了他一生的年轻妻子之间的感情故事”。
影片上映后,纳博科夫显然非常不高兴。首先,他受到邀请,花了六个月时间亲笔写就了剧本,被库布里克保留下来的内容寥寥无几,但这位导演还充满敬意地,或者说,贱兮兮地把影片的编剧名头只署给了纳博科夫一个人,令他在翌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得到“最佳编剧奖”提名时哭笑不得;其次,纳博科夫想要出版自己“原版”洛丽塔剧本时还受到这位导演及其经纪人在法律上的阻挠。也难怪最终剧本出版时,纳博科夫在前言里刻薄地写道“我一边为浪费了我的时间而深为惋惜,一边又对库布里克的毅力不胜钦佩,因为他前后有六个月都在忍受着一件无用的作品发展成形的折磨。”
1997年,以情色片著称的英国导演阿德里安·莱恩将这个故事二度演绎,反而传神地触摸到纳博科夫的原意,一方面,莱恩本身非常擅长用影像捕捉情绪,另一方面,男主角杰瑞米·艾恩斯的表演令人惊叹。在没有了审查制度的羁绊后,莱恩尽情地用独白、音乐、特写、慢镜和适当的情色镜头,非常主观化的视角,将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情欲刻画得如织如锦,那最初惊鸿一瞥的少女,趴在草坪上读杂志,被洒水淋湿的衣衫和发辫,那五月的阳光和烟雾,碾碎的雏菊和汗水的气味,中年男人心里绷紧的弦被怎样时时弹动,从杰瑞米·艾恩斯的眼睛弥漫出来,从他时时精准的惊呆、失措、窃喜表情中,纳博科夫笔下那个善感、博学、联想力丰富的亨伯特被披上一身悲悯,他的情欲、幻想和对洛丽塔的占有并没有散发猥琐、令人不适的气氛,反而让人心生体谅。
与库布里克版最值得比较的一处桥段处理在洛丽塔被送去夏令营前,和亨伯特的突然道别,库布里克版让洛丽塔奔上楼梯,和亨伯特来了一段真情流露的对话,“你会不会忘了我?”很明显,这是礼教范围内的互诉衷肠,而莱恩完美还原了纳博科夫原著里那个令人惊异的亲吻,甚至更让人难忘——镜头随着洛丽塔蹬蹬的脚步快速而摇晃地接近那个穿着睡衣傻傻迎出来的中年人,她用毫无保留、完全信任的方式扑到他怀里——整个人张开双手双脚挂在他身上,在他唇上狠狠印上深吻,然后不发一言扭头跑下去,留下“几乎被极为有力的膨胀的心毁掉”的中年人,享受一刹那“命运的停止运转”。调度、摄影、表演、情绪,一场天旋地转一气呵成,一切无懈可击。就算纳博科夫自己在写剧本的时候,都没敢还原这样的浓烈,而是改成“在她踮起脚尖亲吻亨伯特的时候,亨伯特避开了她凑近前来的嘴唇,在她的脑门上情感丰富地吻了一下。”
到了影片后段,我们又可以非常精准地进入他担忧、疑虑、惶恐失去洛丽塔的心绪,那些小旅馆夜晚的不安,露台暗处的窥视和烟雾,导演亦成功通过亨伯特的视角慢慢拼出来“拐带者”奎尔蒂的形象,多处呼应滴水不漏,完美重现纳博科夫小说里面时空拼接的技巧——令读者或观众都可以一路“感知”那个人,然后通过回忆让他清晰,最后引入复仇,一切都通过恰好的情绪铺陈。
“他必须是个艺术家,是个疯子,是个充满羞愧、充满彷徨的人,才能够认出那个令人神魂颠倒的小妖精。”纳博科夫在剧本前言里这样定义亨伯特,所以从他主观视角出发的一切文字才能那样不可捉摸,还原成的影像也该一样。可以说,导演先完美感知了纳博科夫,再将他的文字翻译成影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1997版的《洛丽塔》是极其成功的。
同样的,在树立对“女孩”性审美的范型上,97版《洛丽塔》也无可挑剔。其实多米尼克·斯万在出演电影时已经15岁,比当年被纳博科夫挑剔“年龄太大了”的苏·莱昂还要大一岁,但还是个中学生、完全没有表演经验的斯万用风情胜过莱昂百倍,影片中,她有过太多令人着迷的暧昧小动作,她睡眼朦胧要水喝,一饮而尽后顺势在亨伯特肩膀上擦嘴,把一点点水迹带着隔夜的口红残迹一起留在他的睡衣上,她渴望成熟,渴望了解和利用自己身体的魅力,她的各种探索,拼命眨眼,夸张的红唇,各种带着情欲暗示的恶作剧,正因为其表现出的“造作”,反而更显得自然动人,这是斯万令人赞叹的神奇天赋,难怪会从2500个候选少女中脱颖而出,足以赋予“洛丽塔”这个不朽的名字一个同样不朽的具象,留在所有对“女孩”有过眷恋的世人心里。这并非和下流情欲有关,而是在得到启蒙——甚至是一种天启后,而了解生命中的至美事物。依照柏拉图曾提出过的理型论,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本身便以惊世骇俗的方式,树立了一个所谓“性感少女”的理型。正如“马”是什么?“马”不是任何一匹棕马、黑马、一匹跛脚的、缺尾巴的马,而是我们概念中不会随个体马而改变的“马的形式”,一种理型,很显然,纳博科夫清晰化了一个“性感少女”的理型,他通过勾勒亨伯特心目中“性感少女”的标准,强调出那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美,和因之而生客观存在的性欲,就算其违背通常意义上的道德伦理,也无法消磨这种客观存在。在礼教束缚下为人所不齿的东西,被纳博科夫堂而皇之地升华成美。
相比之下,不幸身在六十年代拍片的库布里克丝毫不敢招架纳博科夫的大胆,从决定碰这个烫手山芋开始,他就没一天不在和审查制度作斗争,好莱坞对于他的束缚,甚至精确到女主角的胸部发育程度上,也真是难为了这位当时还没成为“大师”的电影青年。库布里克相继相中的女演员,纷纷被她们的父亲、经纪公司阻挠和拒绝,他们都怕这些前途无量的小美女们被这个“污秽角色”染上性玩物的名声。影片中洛丽塔的年龄比书中增加两岁,也是因为当时美国某些州的法律允许14岁的少女结婚,影片可以利用这个说辞;原本影片拍摄了亨伯特与夏洛特在床上缠绵之际,镜头循着他的目光指向床头柜摆放的洛丽塔肖像,暗示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性幻想,但正式上映时,改成二人衣冠齐整地并排躺在床上讲话,一旁摆着洛丽塔相片……这部《洛丽塔》没敢跨越雷池一步,把亨伯特的初恋情结只字未提,不涉及任何关于对女孩“性审美”的内容,因此对纳博科夫“性感少女”理型论的还原更无从谈起,那是他避之不及的层面,并在剧本中加入诸如一段冗长的“难搞的弹簧床”桥段,用黑色幽默来拼命淡化故事原有的性反常暗示,甚至连当时美国电影协会的审查者都看不下去了,致信给他说“不管谁对该书的道德性有何种看法,都不能抹杀它是一部文学杰作的事实。但是,在我看来,剧本却是这部重要文学作品的极为拙劣的模仿。”
当然,就算在以上两点都处于劣势,也并不能否认库布里克拍出《洛丽塔》的价值,他的改编和拍摄行为,本身就意味着勇气,而且在用黑色手法讨论“爱情”并以此折射社会讽喻力的方面,他无疑也是成功的,影片在至今半个世纪以来的声誉已经能说明一切。毕竟,《洛丽塔》故事的另一个核心也在一个男人的爱情,而在改编上,同样作为男人的库布里克并没有对亨伯特这个角色加以怜悯,赋予更多悲剧色彩,而是套上了“咎由自取”的逻辑,电影中,他因为和洛丽塔的爱,接受了黑兹太太,却几番冲动暗谋将她杀掉,在命运用戏谑的方式让他如愿以偿后,他却对洛丽塔有着近乎变态的控制欲,导致二人感情离析,但他不思悔改,反而将洛丽塔的出走完全归咎于奎尔蒂的拐带,前去复仇。这是一场“不对的爱”,这是一个男人“爱的不对”,库布里克用了很冷漠的眼光和语调讲了这个故事,其实符合他一贯的愤世口吻。虽然在影片里看不到太多悲悯,但其实他私下里也提到过,就像他就曾对作家吉恩·菲利普斯坦诚,“在影片中,我不能加入亨伯特与洛丽塔之间的性爱镜头,我只能暗示亨伯特是真正地爱上了洛丽塔。于是,观众看这部影片时,很快就会感觉亨伯特对洛丽塔动心了。而在小说中并不是这样的。在小说中,亨伯特是在最后才发现自己真的爱上了洛丽塔,那时洛丽塔已经不再是那个女神,而是一个怀孕的家庭妇女。这是整个小说最感人的情节之一。”
而这种库布里克只能私下谈论的“感人”,则被三十五年后的阿德里安·莱恩不假思索的大肆渲染了。莱恩向来擅长讨论爱情中的“禁忌”和“绝望”,前作《爱你九周半》、《不道德的交易》无不如是,而在《洛丽塔》中,他小心收敛起曾经大肆用情色镜头铺陈男女关系的老把戏,只是通过使用主观视角和细节,从亨伯特的精神世界侵入再走出,因此细腻找到其中脉络。首先,作为一个能找到“性感少女”理型的人,一个挑剔、情感和联想力丰富、有过相当阅历的中年人,在面对“性感少女”的完美具象洛丽塔时,不可能不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正因为这种美的稀缺难得、至高无上,令亨伯特在得到它的时候,必定要陷入一种害怕失去的恐慌,就算他耗尽精力和金钱,带着洛丽塔走遍美国所有会扬起尘土的路,用尽一切反侦探的精神、手段、无数谎言,从而规避掉空间、地域、伦理、社会角色所带来的一切阻碍他们结合的可能,但他不可战胜的永远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时间。唯有时间留不住,“性感少女”总要褪色、逝去,时间会夺走他的洛丽塔,还给他“那个性感少女的以淡淡的紫罗兰清香和枯萎的树叶的形态所表现出的回声”。
“我无意颂扬亨伯特,他令人发指,卑鄙无耻。他是道德败坏的一个突出的典型。但他的故事里具有强烈的恋情和痛苦,具有各种各样的温情和忧伤。”这是纳博科夫在剧本版的《洛丽塔》里借亨伯特的精神评估医师约翰·雷大夫之口,给予他作为作者的悲悯。很显然,莱恩用最动人的方式还原了亨伯特应有的“温情和忧伤”,他总是充满担忧地看着他的性感少女,明知她要逃走却只能徒劳地做一些无用努力,他明知用糖果和小玩意已经不再能满足和诱惑她,只能对她加以监视和管制,又在她的柔情伎俩里节节败退,他不顾一切把她绑缚在身边,却从中得不到丝毫安心和幸福,只有无穷无尽的焦虑惶恐,以致对她失控暴躁,他用亲手作为一步步将她逼走,在剩下的懊恼中度过无数个寻找她的日夜,既空虚又似乎充满希望……
这一切虽然始于情欲,却明明终于爱。在二人用古怪关系缠绕一起的旅途中,亨伯特的确没有停止自己终生寻觅“性感少女”的爱好,但洛丽塔于他,显然并不只是用来满足生理欲望、复制一种理型需要的工具。“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亨伯特对洛丽塔,始终存在一种天然的狂热的爱,并不基于通常意义上情侣间的交流、互动、相处,存在各种起伏过程,受到外界各种世俗因素干扰,甚至可以说,“洛丽塔的存在”本身便是亨伯特爱情的全部,也是他灵魂的全部,因此失去洛丽塔,爱即灭,灵魂即灭,亨伯特这个人的生命也失去全部光彩。
这是纳博科夫写出的亨伯特之爱,同样也是莱恩版《洛丽塔》成功刻画的亨伯特之爱。全书最令人潸然泪下的独白无疑是亨伯特在几年后再见到已嫁作人妇、怀着身孕的洛丽塔时的一段心理动作,也正是库布里克坦诚被感动的部分,在电影中,衣冠楚楚的中年男人亨伯特面容憔悴,几度哽咽,直到这一刻还在试图挽留洛丽塔回到她身边,无疑让人心生酸楚。这段独白,在主万先生的译本里一共713个字,电影中被简化成无可挑剔的五句,请容许我完整地抄录如下,这是一次优秀的电影改编能给出的,对一部不朽小说的最好致敬: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象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当日的如花妖女,现在只剩下枯叶还乡,苍白,混沌,臃肿,腹中的骨肉是别人的,但我爱她。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为什么我看的气不打一出来?
这个可怜的男人。。你爱她,她不爱你,有什么用。说白了这还是一个风烛残年老男人以爱为名绑架生机勃勃少女的故事。。
与其说中年男人秘密的恋童癖威胁着少女,还不如说是年轻性感的尤物蹂躏着他疲惫脆弱的灵魂。Jeremy Irons是让人沉溺的演员。
一句话概括:年少无知的小女孩儿出于对性的好奇勾引大叔,不知踏入被圈禁的未来。恋童癖大叔心愿达成后无奈痛失“爱女”。电影把大叔塑造成了一个深情痛苦的为爱疯狂的男人,忍受小萝莉的种种任性和背叛,让人感到这段爱情是多么美好多么纯洁,甚至忽视了大叔的恋童癖毁了洛丽塔一生的事实。看原著就明白,大叔对洛丽塔的操控有多么令人窒息,手段和思想又有多么令人鄙夷... 是真爱吗?不是吧。我看到的只是一段悲惨而又互相折磨的畸恋。
一个人。怎么可以这么爱另一个人。你很惊讶他给了你四千块么。你永远不知道他究竟有多爱你。
无法理解那些把她分类为情色片的思想。这片太美了,好喜欢,差点就奔泪了。怎么可以这么好看!!!!!!!!!!!!!!!!!
传闻张先在80岁的时候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苏东坡调侃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于是老牛吃嫩草便有了如此文艺的代名词,当然更潮的叫法是”loli控“
女孩的成长,注定需要爱与尊重。任何爱与尊重的不同步,都会导致爱的错位。你要的是占有,我要的是自由,那又如何相爱。你把爱寄予性,我把爱寄往旅行,可终究两人之间还是缺了点什么。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比我好的男人有很多,但比我爱你的没有几个。
因为刚刚读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抱歉不能很好地进入这个故事。我看到了一个没有长大、只关心自己的男人,看到了被爱所命名唯独没有爱的占有、畸恋、情结。汉博教授没有让洛丽塔说话。罪恶,被表达为一种美,我终于读懂房思琪的困惑修辞沦为巧言令色,老男人编造出一段很美的故事并沉溺其中。这是罪恶的
天真无邪与放纵情欲的较量,最终毫无悬念的闯进了一个无底的深渊。爱本不是错,相遇也不是错,怪就怪那个本就残缺的心灵恰好碰到了一个荒诞的美丽。
相比黑白老版本,我好爱这版!“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他说你不要碰我,否则我会死掉。看完我只记住了这句台词,但它们准确击中了我神出鬼没的泪点。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象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和库布里克版(1962年)相比,不止多了彩色。杰瑞米·艾恩斯细腻、大胆的表演,令人物矛盾的内心变得可信;多米尼克·斯万脸上有种美国式早熟少女的蠢相,却意外使她的性感显得可亲。前半部活泼生动,后半部深情悲怆,难得一部如此“伤风败俗”的电影,会如此的动人。
我责备你的病态,但我无法责备你的爱。洛,是洛利用了亨伯特,但洛没错。十二岁女孩和三十二岁男人差距的二十年完全不等同于二十二岁女孩和四十二岁男人差距的二十年。二十二岁女孩,你会伤害她的性。但十二岁,你还会伤害她的人格。很遗憾让某些人的色情心理落空了这完全就是近乎哲学般的纯美。
Jeremy Irons 演的老男人是如此深情和如此让人心疼。于是他的不道德和自私也都可以原谅了。
"他是唯一让我着迷的男人" "那我呢"
看完后心里堵得慌,不想再看第二次。少女是自私又愚蠢的一类人,而这个年龄段的女人又恰恰是处在她们人生中最迷人的阶段,让男人欲罢不能。从一开始的有点恶心,到最后的心酸,Humbert这个老男人凄苦的痴情让一切什么道德什么伦理都从我脑袋中逐渐消失了。
洛丽塔真的是,生命之光,欲念之火啊!这样“宁愿看她一眼就死去”的疯狂的爱情啊,比《魂断威尼斯》还要令人唏嘘。“就算她现在衰老、庸俗,我不在乎,我只要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杰瑞米艾恩斯的独白听得我要哭啦,神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