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的小说在
http://en.wikisource.org/wiki/Adjustment_Team可以免费看
原小说很短,电影只是套用了个创意,剧情和主人公完全都换了,但是在命运规划局的构成上来说,有点区别,区别大了
小说里命运规划局的人都是穿白袍,比电影里穿西装上班的人牛逼多了
小说里的规划局成员超能力更牛掰,对人也更不客气
规划局成员有一位是狗,会说话的狗
小说里感觉规划局是外星人或者一种高级智慧生物,为了保障人类社会正常运转而存在,非常冷血无情,而电影里的规划局充满温情,是神职人员,是上帝
小说没什么结局,也没给出令人振奋的解释,最后结尾主人公的太太也被调整了,似乎记忆被抹去了
相对小说来说,个人更喜欢电影,更温情,解释的更合理,没有突兀和莫名其妙之感
尤其是主人公三年来在同一个时间点乘同一辆巴士,在谷歌上搜女主名字,共76W多条,一条条去查,就是为了找失联三年的女主,这个小细节一语带过,但真的挺感人
这片子不能算是科幻,充其量是玄幻电影。故事设定的世界观很有创意,也因此糟蹋了这个创意,首先对命运管理局如何掌控命运的细节设定的不够丰富,起码比起《盗梦空间》来有差距,其次对于理性秩序和自由意志的探讨不够深入,只是谈了谈历史。通过爱情这个载体来呈现也不够理性,因为观众已经被两个人的缘分和爱情冲昏了头脑,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他们一边。
而事实是,情绪往往会坏事。就像我在另一篇文章里提到的:被仇恨冲昏了头脑,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被金钱冲昏了头脑,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信仰冲昏了头脑……我们的头脑是多么容易被冲昏,而那点儿可怜的理性总是被我们抛弃,尽管那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
谁来管理人类被冲昏的头脑?全靠自己肯定不行,全靠政府也不行,全靠信仰也不行,只有都靠一点,又都不过分,人类世界才可能是恒定的。个人的理性和欲望为人类提供了进步的力量,政府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和法律要求,信仰为人类提供了道德自律的源泉。这三种力量都有各自所属的领域,任何的逾越都可能造成悲剧——严复把这个界限翻译成“群己权界”。
影片终究没有在这样的道路上发展,还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只不过这次阻止自由恋爱的枷锁是命运管理局,过去曾经是上帝,是老大哥,是王母娘娘,是封建礼教……换汤不换药,只不过我一开始以为汤会是药,但最终汤还是汤。毕竟像《月球》、《第九区》、《那个男人来自地球》这类的电影不多见,也不卖座。
有些题材总是可以被一再翻出来演绎,比如自由意志和宿命的对抗,比如矢志不渝的爱情。这些题材由于现有的演绎模式已经很成熟了,所以拍出来即使成不了经典佳作,至少也能保持个中等水准。可惜本片虽然题材、演员、拍摄手法和技术都可称得上近乎完善,最后却成了部水准之下的拼凑之作。
男主角david对女主角elise坚持不懈的“爱”(或者叫做迷恋什么的)象征着崇高的自由意志,命运规划局则代表着可恶的宿命。自由意志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种种障碍,在同情者的帮助下冲破了虚伪的宿命,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不过等等,有点不对。男女主角斗争的结果是“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这个结果不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而是得到了命运规划局局长也就是神改写命运的许诺。也就是说,无非是用一种宿命取代了另一种,就像换一个人当皇帝的农民起义一样,算不得什么革命。
再来看男女主角的感情是怎么来的——基本可以算是一见钟情没啥生活基础,然后还揭秘了原来前二十多年他们都是被规划注定会相遇相爱相伴一生的……喂喂你们真的有自由意志吗?不如说是一直在按照宿命的规划在生活只不过中间执行出了点小岔子而已吧!所以说这种从头到尾其实都被规划好了的完美爱情故事还做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到底有什么意思啊!
说到执行,写好的命运改来改去、没有主角光环的人临到结婚还被反复蹬这种事情我就不追究了,毕竟神本来就是喜怒无常的存在。但是为什么一定要让男主角知道命运规划局的存在而不是直接掩饰过去呢,这不是把事情搞得更复杂了吗?那个实际上渎职了的黑人天使为什么还一副得意洋洋好像做对了的样子?喂你们天使跟普通人是两个物种耶,随随便便产生感情简直就像人类对充气娃娃产生感情一样会让人觉得怪怪的耶!反而是恪尽职守的天使好像没通过考验一样垂头丧气……还有什么男女主角到处瞎撞居然也能撞进天使们的办公大楼(总算没面见上帝)……种种混乱场面只能解释为局长乐于看到这样的戏码,而普通人和天使都只是布景前的小小演员。神果然是难以取悦的。
我本来以为这片子是有点思辨意味的科幻片,没想到是个主旋律爱情片,还逻辑这么混乱,不免十分失望。逻辑混乱的成因大概是导演编剧什么的觉得自由意志这面政治正确的大旗必须坚守,但是命中注定的爱情又十分有吸引力。结果全片基调是自由意志的胜利,然而讲的故事却还是宿命决定论的。当然如果能拍出这种反讽的意味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惜并没有。结果就好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仅仅通过祈祷说服了上帝伸出手指在双方家长脑子里搅了一搅——对上帝最虔诚的人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简直令人恶心。
其实按照现有的这个设定,是有很多地方供进一步深入挖掘的。比如往前可以讨论命运被规划的前提下,自由意志是否真实存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规划的影响。往后则可以讨论人在有可能要求神改写自身命运的情况下,对他人命运的影响——比如说那个被蹬两次的苦逼男——是否存在道德困境;如果不是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要求改写”的权利,这种实质上的特权会不会产生腐败——既然天使会对普通人产生奇怪的感情,也就存在着其他可能。
所以说这个片子纯粹是被拍烂了啊……
这不是科幻电影,这是爱情电影。真爱战胜命运,美国人真喜欢这调调儿。
想法比较有趣,就是把多个主题交织在一起,包括反乌托邦、对命运的解答、爱情的定义等等, 出来的效果反而比较弱。架子太大,反而没有很多东西能填充进去。
电影无关科幻,无关惊悚,无关动作,纯粹爱情。马特·达蒙雨中狂奔的样子像足了伯恩,而命运规划局的人又感觉十分像《Fringe》中的观察者。其实主题挺好,但感觉节奏控制得不行,结局也很弱,于是让人觉得虎头蛇尾。★★★☆
下载的时候没看简介. 看海报还以为又是米国动作大片,神马阴谋破坏者,英勇对抗邪恶势力神马的。。。结果看着看着突然就变得挺有那么点意思了。建议看这片先不要看任何影评简介。挺好,除了结尾有点主旋律。这年头。霆锋和柏芝都离婚了,你还相信爱情么。看看这个吧。哈哈。整体还可以,结局和节奏略弱
虎头蛇尾
反抗戴帽子的人才能获得自由意志,你们看懂了吗?
我知道很傻的但我好喜欢这个片子啊。你们能想象我中途首先发现这不是政治悬疑片接着发现这也不是科幻片而是一个彻头彻尾chick flick时候的激动心情吗?而且是那种“一辈子只为了你怎样都要在一起的”[the notebook]式的!这两人真来电,Blunt的台词都特别潇洒。
要爱情就得放弃梦想,要梦想就不能随便恋爱。这是中学生家长式的二逼想法;以为反抗就是在行使自由意志,反抗的结果是人定胜天,这是愤青式的缺心眼。
创意借鉴某米国悬疑迷你剧,如果你是来看动作、科幻、特工、惊悚的 ,那么你不需要浪费时间了 ,这是一部很单纯的帅哥美女剧。
小马哥的神级表演让我热泪盈眶
说是明显chick flick的,还有说结局狗血的我还真不敢苟同= =(虽然结局明显虎头蛇尾)但个人觉得片子只是把爱情当了个载体而已。“hammer"说的free will才是影片真正主旨。整体来讲节奏还算可以
女主角完全符合我不喜欢的类型。。。。
FRINGE观察者拟人化,帽子戏法Dooraways,我究竟该不该相信爱情。不了解迪克原著的摸样,不知改编动作幅度,但至少能看出此片对阴毛论多年的总结延伸是畏手畏脚的,很多元素很多想法,统统都没有把玩开来。小马哥从政亲和力是杀手锏,赶紧别做演员了。
matt damon抢亲记
我就想要那个帽子那个本子
The Chairman to The Big Brother。纽约移魂都市,危机边缘黑衣人,关键下一门,少数派命运。PKD惯常的自由意志讨论,有点像男版的命运三女神当代神话重演意味,只不过命运男神不是主角,加上装束等等元素,改头换面出了(反)乌托邦味道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故事本身就是一个普通的大阴谋论,个体与组织的角力,主角的成功也一定要靠对方阵营一个反水的叛徒和最后时刻戏剧性的反转,任意门穿梭的动作戏潜质挖掘得不够深,但科幻片的细节永远是我关注的焦点:门把手的转向,帽子和水的限制作用等等;说一句其他的,艾米丽·布朗特笑起来还是挺好看的
很有意思的设定,可以神怪,可以科幻。甚至可以妄想症,因为关于我的爱情竟然是上天都要阻挡的,这种逆天的想法多么自恋啊。
整部影片趋向于中庸的表达,达蒙的表演愈见成熟,迪克的本子不知道被改掉多少。规划局的人感觉很像Fringe中的观察者,不过观察者的形象也是向前人致敬的。
最开始看到的译名是“联邦调查局”,结果被蒙骗了,尤其是结局啊……节奏还可以。呆萌和谁cp都来电啊!但最后kiss的眉头紧锁好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