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电影版的《笑傲江湖》、《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我们总是可以第一时间在脑中浮现出徐克的名字,但是却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这几部电影的导演是程小东,作为香港三大武术指导之一的他多年以来一直颇为低调,低调到连最经典的作品都被徐克“抢功劳”的地步。
随着这些年香港创作者的能力倒退,创作意识的逐渐腐朽,当年曾经跨界执导过经典电影的知名武术指导们也未能幸免。这些年,袁和平拍出了《卧虎藏龙2》、《奇门遁甲》、《张天志》,程小东拍出了《江山美人》、《白蛇传说》,毫无疑问的,这些电影都是彻头彻尾的烂片,而最让人失望的还是,他们在执导烂片的同时甚至把自己的老本行给丢了,依靠着大量的CG特效,他们也逐渐杀死了优质的武打设计。
2001年,徐克执导的特效仙侠大片《蜀山传》把华语奇幻动作片彻底推向了CG时代,拥有着全明星阵容以及巨额投资的本片在当年不但遭遇了票房滑铁卢,更是收获了极其负面的评价,徐克的这一次尝试在当年堪称一个灾难,但是他也确实开启了一个华语电影全新的时代,尤其在现在看来,《蜀山传》绝对是一部超越了时代的、具有着深刻东方哲学思考的电影。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导演都是徐克,徐克诡谲的想象力、出人意料的奇技淫巧以及对于剧作的把控都是他每一部特效大片都能让人津津乐道的原因,但是那些试图模仿他或者跟风的人都几乎被拍死在沙滩之上,而这些年诸如《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封神传奇》这样的奇幻烂片前后强奸观战的双眼,让人不由地感叹中国古装奇幻片已死。
而在今年,他们的队伍里面又多了一位。
《诛仙1》改编自同名仙侠小说,由程小东执导,当红小生肖战和偶像女星李沁、孟美岐、唐艺昕主演,是一部看完了阵容之后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一部电视剧的特效奇幻动作片,当然,看完了之后,我更愿意称之为一部沙雕奇幻喜剧。
两三年前,《诛仙》的故事就曾被改编成电视剧,也就是李易峰、赵丽颖以及杨紫主演的《青云志》,本剧在当年评论和收视率双扑街,拖沓的节奏、无聊的情节以及冗长的集数算得上是象征流量时代开始走向消亡的代表作品。不过,有意思的是在这个人人对于流量喊打喊杀的年代,《诛仙1》这部标准的流量粉丝电影却在中秋档大卖了,这部彻头彻尾的烂片首日就拿下了1.4亿的票房佳绩,狠狠地打了那些票房预测公众号的嘴巴。
《诛仙1》是一部符合所有流量粉丝片特征的商业片,当红的偶像、稀烂的故事、糊弄的制作以及不入流的审美,本质上,它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怦然星动》、《致青春2》等等电影没有区别,是一部把骗钱写在了脸上的烂片,但是有意思的是,这部烂片居然没有那么讨厌,反而让我很想笑。
在我看来,中国大陆的大投资商业烂片大致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种以《银河补习班》、《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等为主,狗血、鸡血共存,创作者思维狭隘并且一厢情愿地试图感动观众,手法拙劣,总是能引发观众深深的生理不适。
第二种,就是《上海堡垒》为首的毫无个性,毫无灵魂甚至毫无电影感的烂片,它们用生命诠释着“无聊”二字的意义,并且致力于让观众在电影院倒头就睡。
第三种,也就是毫无章法、乱来,但是具有着一种专属于烂片的恶趣味的,就比如王晶的《赌城风云》系列,比如《怦然星动》、《素人特工》这样的电影,它们虽然是烂片,但是却又输出很多意想不到的趣味,它们的存在不至于让人讨厌,观影过程也不是那么难熬,但是看完之后,你一定回去豆瓣打个一星两星的,而这部《诛仙1》就属于第三种。
《诛仙1》几乎是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让人从头欢乐到尾的电影,劣质的CG,糊弄人的抠像以及雷人的人物造型在第一时间就抓住了我的目光,唐艺昕饰演的田灵儿在空中飞翔玩弄着粉红色的丝带,像极了杂技演员,而当她和男主角拥抱在一起看向空中巨大的“诛仙”两字的时候,我第一次爆发出了笑声,如此的开场非常好的奠定了影片爆笑喜剧的风格,而在之后的情节中,这样的“惊喜”层出不穷,让人笑声连连。
说实话,程小东,其实你拍的是《东成西就2019吧?》
本片的剧本其实很难被称为一个电影的剧本,反而像是一部电视剧前几集拼贴在一起的感觉,人物的前史走马观花,人物的情感联系没有前因后果,莫名其妙的角色层出不穷,故事主线本身则简单到炸,顺拐至极,与其叫《诛仙1》,叫《诛仙:序幕》或者《诛仙:目录》反而更为合适。100分钟的电影,编剧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七脉会武和围绕这个情节展开的各种扎插科打诨之上,就好像当年的《魁拔》系列,一场戏可以演半部电影的时间一样。
整个《诛仙》原著的故事确实世界观庞大,角色众多,故事线也很长,电影的改编只能几乎推倒重来,但是《诛仙1》这种形散神也散的改编则像极了当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改得原著作者都不一定认得出来这倒霉孩子是哪位了。说实话,《诛仙1》应该是这么多年所能看到大投资的奇幻题材影视剧中给人感觉最寒碜的一部,甚至连《青云志》的规模也没有,整个仙侠世界的构建就像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山区中有着几个小山寨,所谓的仙人则更像是一群体面的土匪,别说仙气了,就连侠气都没有。
《诛仙1》是那种各方面其实都想当儿戏的电影,抛开世界观的设定不说,服装造型、特效、置景、选角、情节、叙事等等方面都是儿戏,特别在硬件方面,让步不得不想到《上海堡垒》。对比当年的《蜀山传》,徐克在影片中贡献了大量的华丽置景,视觉格局极大,并且拥有着毁天灭地的气势,而《诛仙1》几乎每一个场景都给人一种舞台剧现场的感觉,视觉格局极小,不论是大竹峰的建筑,青云门总部的法坛什么的,都毫无一部大制作电影应该具有的恢弘和细节的设计,充满了临时搭建的粗糙感,而到了七脉会武的是时候,《青云志》里面好歹还有擂台,本片倒好,所有的比武随便找个空地就可以解决,搞得和中小学生单挑一样,非常滑稽。
如果是影片日戏的时候,只是粗糙和敷衍的话,那么到了夜戏的时候,基本上就一定到了荒谬的级别了,影片开头张小凡回忆部分的夜间大戏,第一次见到陆雪琪时候的空中花样杂耍都给人一种在大礼堂看演出的既视感,一个顶光照下来把整个画面打成一个平面,丝毫看不到影片摄影指导基本的职业素养,制造出来的如此拙劣的画面质感就连现在的电视剧可能都不屑于使用了。
而本片另一个荒谬的地方就是人物造型了,三个女主角,李沁头上一个包,唐艺昕头上两个包,孟美岐头上三个包,不知道这是不是在区分女一女二女三,不知道发型师是不是从牛角包找到的灵感,不过,他们的都不是最可怕的。影片中有一个原著的重要角色林惊羽,他出场的时候,全场爆笑,发型的滑稽程度和当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刘亦菲的窗帘头有的一拼,比较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一张剧照,如果要我形容的话,就好像是一个光头的头上笔直地竖着放了一坨又长又粗的大便,很有意思的。
《诛仙1》其实是一部并没有真正女主角的电影,三位女性角色加起来的戏份应该都没有男主角一个人多,每个人都感觉是来客串的一样,不得不说,编剧真的没有能力建立任何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孟美岐饰演的碧瑶和张小凡第二次遭遇就豪放地用嘴堵嘴,才见两面的陆雪琪立马就给张小凡提供了七脉会武的帮助,仿佛张小凡有一种让人和他见两面就可以死心塌地的超能力一般,不论是孟美岐还是李沁,在影片中基本上都只有三到四场完成的戏份,就这么点叙事的空间,可想而知女性角色被塑造得多么莫名其妙了,而唐艺昕饰演的田灵儿,感觉随时可以和张小凡来一段眉来眼去剑,作为次要人物的存在感强到过分。
有意思的是,唐艺昕同时在《青云志》和本片中饰演田灵儿,不知道是不是想告诉大家,自己是一个电影电视剧两开花的优秀演员?
其实作为主打特效元素的本片来说,《诛仙1》基本上就是在诈骗了,影片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大规模的特效动作场面,而这个场面其实早在预告片中就已经全部放出来了,观看本片的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八十几分钟沙雕喜剧加上了不到10分钟粗糙并且仓促的特效大场面,别说值回票价了,上一个厕所可能都给错过了。
说实话,现在的古装奇幻剧,就比如《九州缥缈录》,对于战争和大场面的拍摄都已经无限趋近于《权力的游戏》美剧水平了,国产的奇幻片依然靠着小打小闹吸引观众的眼球还不觉得丢人吗?程小东这一次的发挥连当年《白蛇传说》的一半估计都没有吧!
别看影片放出来的物料一个个惨烈惊险、裙摆飘飘、仙气十足的样子,影片本质上就是一部具有着屎尿屁元素的香港老派闹剧而已,一个屌丝和他棍子的喜剧故事,尤其是影片中碧瑶想要抢夺张小凡棍子的情节,像极了《东成西就》里面欧阳锋杀洪七公的喜剧桥段,当然,一个姑娘对于一个男人的棍子产生了执念,想想也是另有一种微妙的感觉呢!
就目前《诛仙1》的表现来说,续集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如果能一直拍下去的话,讲完所有故事会不会需要100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诛仙 I》显然是流量电影,粉丝向浓烈,改编自网络大IP《诛仙》小说。
我向来不是流量电影的一份子,当然也不是流量电影的黑粉,为了证明这两点,这次我要人格分裂,分别对《诛仙》进行夸奖和吐槽,以诠释什么叫:“经得起多少赞美,就要受得起多多多多多少的吐槽”经典名句。
《诛仙》最大的优点当然是选了个好档期——中秋小长假,同档期《诛仙》PK对手是《小小的愿望》,后者想破 处结果被阉割,怎一惨字了得,再加上彭昱畅和片方的负面新闻,《小小的愿望》彻底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诛仙》作为流量电影,先天拥有流量电影开局大红的特色,首日破亿,次日也破亿,在票房上算是挺直了腰板。
在宣发上,《诛仙》也是下足了功夫,一开始四星五星的豆瓣评分,附带上万或好几千的“有用”和“点赞”,让不是圈内粉丝的观众纷纷买票进电影院一看究竟。
在这我并没有高级黑和说反话,以上说的电影之外的商业思维和手段,我认为并没有好坏之分,最多是吃相好看与否的问题。
而且必须承认,流量电影走到今天,风险越来越高,观众眼光越来越挑,《上海堡垒》就是一个例子。
《诛仙》按照此前的流量电影模式运营,在这样大环境下,能拿到这样的票房成绩,对于影片来说就是优点,但对于国产电影长远发展来看,就说法不一了。
在故事和叙事手法上,如果进入港式叙事和镜头语言(泛指),还是能体会到影片其中一些小乐趣的,在这并不是诋毁港式古装风格电影。
虽然《诛仙》并不能成为《倩女幽魂》或《东方不败》第2(同一导演程小东),影片也不能作为经典港式古装片代表之一。但《诛仙》透出的气息确实很港式,尤其是那些笑料梗和武打片段。
想象一下呗,如果《诛仙》全部采用香港演员,说着粤语,可能反响会更好吧,只是可能。
演员表演方面,肖战是在线的,在线并不指他的表演超群发挥,更不是说他贡献了教科书级别表演,但起码比那些念“1234”作为台词的演员好太多。
而且对于新生一代演员,肖战不能说表演潜力无限,但还是能看到他认真对待表演的。哎,现如今认真对待表演工作都被拿来当优点了。
其他演员也没有马虎,但实力有限就不想多说什么了。
特效方面,很多人说诛仙仙侠世界这么繁大,一部电影只有少量的特效打斗,看不过瘾,而且特效严格来说也只是过得去,并没有很震撼。
在这要解释下,据说《诛仙》的预算成本只有5000万,5000万是什么概念,《上海堡垒》是3个亿的成本,《阿修罗》是7.5亿(还有人记得这片吗)。
古装片特别神话仙侠片,只要一言不合打起来就是烧钞票,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人民的币支撑才能展现的视觉效果,只有5000万的成本,扣除演员片酬各种,用在特效的钱上可想而知。
所以影片特效少,估计也是没办法的事,至于特效有没有用在刀刃上,就只能在吐槽环节说了,那我们就进入吐槽页面吧,等不及了。
影片一上来就是开饭啦,还以为迎合中秋节团圆味,结果互相抢饭菜抢得一地鸡毛,大过节的不太吉利呀,之后还在那各种尬聊,冷笑话洒一地,节奏拖得特...别...慢...
如果是电视剧,你可以慢悠悠进入主剧情,但电影一开始就放置一个有的没的一段冷戏,对之后的主线剧情毫无意义,既没有推进剧情,也没有对塑造角色起到作用,这让观众的观感一开始就打折扣。
之后是小凡和师姐下山,小凡回忆悲惨童年,这里我们能看到,师姐用法力带着小凡飞!下!山!
但是小凡童年时,师姐他们是骑马过来的,请问他们不是修仙的吗,哪来的马?!马从哪来?!来的是什么马?!
再来是小凡挑着一扁担吃的去找灵尊(水怪),整个灵尊都是靠CGI撑起来的,这就是所谓的烧钱戏了,但这场戏完全没用在刀刃上,这场戏的作用是什么,nothing,聊的是小凡暗恋师姐的重复剧情。
为什么说重复,影片开头出演职员字幕时,就是小凡幻象和师姐比翼双飞的画面(这里也烧了钱做特效的),还有小凡中了瘙痒虫,师姐给他治疗那段,这些都明里暗里告诉观众张小凡暗恋师姐了,就差没打上弹幕解释了。
所以灵尊那场戏来得莫名其妙,前后毫无联系,这样的戏请问不是废戏是什么。
有人说你没看过原小说你不知道,灵尊有重要作用。是的我就是没看过原小说,我是100%按照电影呈现角度分析。
就好比我没看过《指环王》小说,但《指环王》的电影没有一场戏是废戏。
说到这里还不得不聊到那只各种制造偶然事件的猴子,完美演绎了“一只猴引发的血案”。
小凡原本要扔掉噬血珠,却被吃瓜路猴给搅黄了,猴子还一路引领促成噬血珠和噬魂棒结合,偶然事件太多让人出戏。
没错,看过原小说的人又会说,猴子在小说作用是很大的,但我没看过小说呀亲,我看了电影我也感觉这猴子不简单,不应该噬血珠和噬魂棒结合存在太多偶然,但影片就是不解释这只猴子的来头呀,甚至连埋个伏笔都没有。
别人家好莱坞的系列电影,就算想把谜底留到续集,起码也在前作留个伏笔挖个坑,来保持一部电影叙事的完整性呀,但《诛仙》就是自信到什么都没做。
之后是碧瑶抢棒子的戏份,太多了...太长了...太尬了...太老套了...太港了...
首先是古装抢法宝套路一:明抢,然后师姐和陆美琪帮忙,秀一段武打,碧瑶抢法宝失败。
接着是套路二:男主熟睡,碧瑶趁机梦中偷宝,用尽各种偷宝老梗,最后偷宝不成睡一床,又是那套你对我负责的千年梗,以增进两人感情。
套路三:制造偶遇,千方百计偷宝,两人在花丛中不小心碰到别人,不得不接吻保持安静,这种接吻动机,配方还能再熟悉和老套些吗。
当然可以,套路四:进山洞,吃野味,聊心事,你就说,有多少武侠片男女主角没进过山洞。
而且,连我们观众都死心了,碧瑶依然还在用老办法抢棒子。
此外男主张小凡光环未免开得也太大了,片中不光是个女的都得看上他,现在就连男的也不放过了。
影片里有个峰的弟子,和小凡称兄道弟,但也不知道为何他俩就成真兄弟了。
决战时,又变成有位同门师兄为他挡剑去死???(黑人问号脸)
更不用说三个女人都在救小凡了,一个愿意为他去死,一个愿意死也要感化他,一个可以杀他却放了他。
最后,影片决战来得快,去得也快,反派好不容易从土里爬出来,然后又迅速被打败消失在了云端,请问你们反应过来了吗,我反正没有。
还有小凡那3套学派真传来得全不费功夫,而且毒魔攻心被师姐一撩立马复原,这毒魔攻心也太不走心了吧,隔壁家《哪吒》魔丸攻心之彻底,最后还只能释放减半功力,以防失去意识。
总之,我对流量电影没敌意,但经过多年洗礼,我已经放很低预期去看《诛仙》了,结果还是让我失望了。
行吧,就说这么多,个人观感,不喜勿喷,《诛仙》我打5分。
豆瓣刚开分的时候6.7,一下午时间就降到了6.1,照这个趋势降到5分只是时间问题。
豆瓣满篇的四星、五星好评,而且个个都是几千个“有用”,我感觉自己来到了微博。
39.5%的人打四星、五星,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
其实片方越是刷好评,越让人觉得很假,越让人觉得这是没有信心的体现。
只有自己都觉得拍得不怎样,才会去刷那么多好评。
真正优秀的电影是不需要这样做的,因为靠路人的口碑宣传就足以脱颖而出了。
看之前就对《诛仙I》放低了期待,剧本我是完全不抱期望,只是想看看视觉效果(其实视觉效果也没抱多高期望),结果看完之后比想象中还要差一点。
整部电影才101分钟,结果有80分钟都是文戏,只有最后20分钟是决战。
文戏是又臭又长,动作戏也并不突出。
神兽水麒麟、神仙御剑飞行等等特效都太一般了,就不和美国大片比了,就是和同为国产片的《流浪地球》相比都差太多了。
剑阵那段稍微好一点,但看起来也像是万千神仙要在天空摆出一个奥运五环。
你以为等了80分钟高潮终于要来了,结果打了两下就结束了,然后就放彩蛋了,叫你去看续集。
等于说整部电影只是《诛仙II》的加长版预告片。
其实这部电影之前是叫《诛仙》,后来改名叫《诛仙I》,比之前多了个“I”。
那个时候我就知道片方有拍续集的打算了。
原著有120万字,确实一部拍不完,但你不能把精彩的部分都留在续集里。一部电影应该首先为电影本身服务,而不是为续集服务。
况且就《诛仙I》这水平,续集也不见得能有多精彩。
纵观美国的系列电影,《指环王》《加勒比海盗》《蜘蛛侠》《黑暗骑士》《碟中谍》等等等等,都是第一部就非常精彩,而不是拿整整一部电影来做铺垫,第二部才进入高潮。
甚至说很多系列电影都是第一部是系列最佳,后面都是狗尾续貂,比如《变形金刚》《金蝉脱壳》《独立日》等等。
别人都是尽力拍一部佳作,打出名气,然后顺理成章推出续集。
《诛仙I》是反过来的,拍首部曲时不用全力,把精力省下来等拍续集的时候再用。(也不排除导演的确尽了全力但只能拍到这个水准)
你第一部都拍得这么差,续集还能好到哪儿去?
前面说了,整部电影前80分钟都是文戏,决战只有最后20分钟,这节奏存在很大问题。
你拍的又不是文艺片。你拍的是商业片,你就要想办法怎么让电影更有趣,更吸引人。
导演真该去学学,看看外国人是怎么拍大片的。
《侠影之谜》是先讲布鲁斯·韦恩游历,然后再回过头去讲他为什么要游历。
《超人:钢铁之躯》也是类似的叙事手法,超人一开头就掉进了海里,然后想起了小时候的经历。
《死侍》是先打一架,然后再讲故事的起因。
《银河护卫队》干脆不讲星爵的身世,到第二部才揭晓他的身世。
平铺直叙很容易拍成流水账,《诛仙I》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美国导演早就不玩平铺直叙这套了。
即便是平铺直叙,一般半个小时就会进入正题,而不会像《诛仙I》这样讲80分钟的废话,最后打20分钟就完了。
灵儿把张小凡视为家人;
碧瑶身为魔教中人,却为了他这个其它门派的人背叛亲生父亲;
陆雪琪一向性格高冷,竟然不忍心对他下手,还叫他走。
整部电影一共就三个女主角,结果三个人都对他有好感,还敢再狗血一点吗?
看了电影再回过头来看这张海报,太玛丽苏了。
打着仙侠的旗号把你骗进电影院,其实80%的内容都是爱情,什么你爱我我爱你的,什么他爱她结果她爱着别人,堪称玄幻版《上海堡垒》。
所有人都喜欢陆雪琪,她走到哪儿都是全场的焦点,这不是十年前的言情剧的桥段吗?
这都9012年了,还有人拍这种只有《一起来看流星雨》之类的言情剧中才会出现的桥段。
明明个个都是神仙,然而打个架就像村口斗殴一样,没有一点神仙打架的气势,和凡人打架没有任何区别,甚至还不如凡人打架。
张小凡单挑七位真人那段,和现实生活中普通人打架有什么区别?你们好意思说自己是神仙?
程小东在《英雄》《新龙门客栈》担任动作特技,怎么到《诛仙I》还退步了呢?
张小凡前90分钟都是菜鸟,最后10分钟瞬间变成大神,这转变太突兀了,成功得也太容易了,没有任何难度和挑战,完全就是意淫。
很多美国大片虽然也很套路,但别人也有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也会遇到困难然后解决困难,然后才会成长,哪有这种一步登天的?
影片整体和《封神传奇》《捉妖记》一个水平,最有看点的不是青云门的神仙,反而是那几个魔教中人,尤其是控制木偶的反派,恐怖元素和东方仙侠相结合让人眼前一亮,我甚至想看他的个人电影。
除了上面说的《封神传奇》《捉妖记》之外,还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钟馗伏妖》《扶摇》《择天记》等等都是一部比一部烂,对这种讲神仙之类的正派人物已经审美疲劳了,如果有人去拍一部讲魔教的黑暗恐怖风玄幻片说不定还很有新意。
我不想说编剧、导演什么了,你对我怎么样真的无所谓,但真的不可以这么对《诛仙》的,真的不可以!它承载了太多仙迷的关于“忠、孝、情、恩、义”的念想,关于“正邪之分,人间正义”的思考,仙侠背后所承载的理念与所欲播下的“种子”,你们为什么统统要搅碎,要毁灭?为什么?我想发出小凡在得知真相时的怒吼,为什么要骗我,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剧情,非常好的诠释了一个词,“断章取义”!整个剧情七零八落,不忍卒看,尤其是小凡和碧瑶的感情线,推进得极为尴尬~
人设,全部崩盘!他们的表象后的世界完全没有展现!
张小凡,看似木讷,实则内秀于中,为什么变得既油腻又呆傻~
陆雪琪,傲娇+怨妇双结合,哪这么多话的~
碧瑶,水绿衣裳,俏皮,灵动,内心隐有哀伤,虽处魔教却内心善良,对情的诠释更是令人动容,为什么变成内外婊样?
我特热妈惹法克!!!!!!!!
一星给《诛仙》这个名字,一星给演员背后角色的名字。
首先我是觉得这个闹剧不能算得上电影,开篇那种电视剧的质感,让我跳脱!当时就想幸好票价是19.9元,否则我会骂娘的。
下面说一下我对这个剧的感触!!心塞脸。
角色及造型篇。
大家估计想不到,这部电影角色上最大的惊喜竟然是孟美岐的碧瑶。看之前的选角新闻,孟美岐绝对是全网黑,but各位大爷竟然没想到,孟美岐才是瘸子里的将军!!把碧瑶带向了憨态的道路,不觉得违感(有可能是出场较少)。
陆雪琪。看原著时就对她没有太多印象,所以李沁的表演很符合高冷,但是多出来的经脉有问题,喝药的剧情实在是多此一举,平添的那个所谓的小竹峰的危机感,是原著没有的,因为各脉之间还是很和谐的,在电影中出现时铺垫不够,突然多出来是为陆雪琪加戏,但是后期也并没有去着重表现,所以还是垃圾。
田灵儿,中规中矩吧,唐艺昕的表演很合适,也很漂亮,剧情上多了一个解救少年小凡的画面,小演员的表演有些违和。凑活儿,没有大突破。另外,齐昊太丑了,佩服唐老师演技!!
田不易,苏茹夫妇,乍一看我时不喜欢这对,男的不威严,女的不够柔美,后来发现这位田不易的搞笑确实盖过了他的傲娇,在接受范围内。其实原著中我是比较喜欢他们夫妇的,因为很像中国式的父母,不仅能对自己的儿女们有关爱,同时在中年之际,也没忘记互相的爱恋。这种种原因也致使电影最后小凡和师傅的对决中,以及师傅抓剑时,我有些激动了(虽然我知道这个设定真的很低级,很低级!强制性渲染感情,但我热爱我的爸爸,我不想他受伤害)。
其他配角,各脉首座,还好,配角嘛,但是我还是出奇为什么饰演曾书常的梁家仁为什么表现机会很少?毕竟这位老戏骨比徐少华、姜大卫更符合这部片子的气质,搞笑嘛;鬼王,我……,我在电影院小声地骂出声来,造型和人物设定,跟原著没有关系的同时,还出现的莫名其妙,走的也很莫名其脉。鬼王的角色在原著中举足轻重的,且是整个剧中的最最最最悲壮的角色,人物丰满度很高,而且很符合我对未来岳父的完美想象,太可惜了!!另外,鬼王跟碧瑶的冲突设计,你还想不想拍第二部!?还有四大圣使,我勒个去,完全是对着日本忍者世界照抄的,朱雀整个由黑转白了,抄袭神无,另外几个傀儡师、猪妖、还有那个什么空空的人,(我知道这些可能本来就属于中国的术,但是痕迹太重了)而且出场质感也有些像《甲贺忍法帖》,不信去看!!另外,重点!!不要以为配角就是丑陋的!!21世纪了,动动脑子好么?电视剧都不玩这一套了,你还玩,玩si您。
其实整体选角没有什么大过错,都还算符合气质。因为这部电影给演员的发挥空间严重不足,不知道是剪辑问题还是导演问题,情感完全没有铺垫的情况下,说出一些不合时宜的或深情、或激动的话语。有些宣传片的即视感,对对对,你会感觉像是看了一场100分钟的电影宣传片,深度怀疑这部电影的剪辑师是剪辑宣传片出身,职业病病入膏肓。
剧情,我不说什么了,毕竟熟读原著,如果没有原著的基础,我可能看这部戏,总会有一种跳脱感,毕竟是100分钟宣传片!
说几个亮点吧。特效虽然不好,但是方向是对的,不过,明显前面部分比较精彩,中间比武那段太凑活了,后面大决战,有点过猛。
狗和猴子的还原度不高,但是萌的效果不错。
没有啦,最后你说值不值得看,我说,19.9元一场,还凑活儿。
为了纪念一下我初中时,在宿舍秉烛夜读原著的青春,我比对一下当时对角色的幻想(不要骂我!!)
戏服无关
田不易
苏茹
鬼王
自1931年中国有有声电影开始。
从未有过中国大陆演员整部电影讲普通话(国语)台词需要其他配音演员,配音的电影。
哪怕默片时代,那些大明星。到了有声时代,因为台词不好没戏拍,也没说让别人配音。
哪怕是技术最差的时候,没办法同期收音,也都是演员本人配音。
哪怕是那些港台演员,也只是在普通话版本里需要别人配音,在粤语原版里也都是本人原音。或者是有两岸三地电影演员时为了统一口语,才给港台演员配音。
远的不提,就提流量明星,流量ip电影。
吴亦凡都是原音,鹿晗都是原音,ab都是原音。他们不知道自己台词不好吗,他们不知道自己讲台词还得背吗,他们不知道有人配音自己省心有省力,开开心心挣钱吗。但是他们都没有配音,他们都检查自己原音。因为这是电影。
再谈流量大ip,何以笙箫默,三生三世电影版,哪个不是当时大ip,哪个不是制作周期短,黄晓明ab杨幂刘亦菲杨洋,哪个不是演技不太好。但是他们依然是自己原音。
可见电影原音,是中国电影百年最后的底线。今天被诛仙轻易地打破了。
我是最早一批买票等待入场看的,提早发帖的原因是因为XZ也因为诛仙作品本身。我害怕这部片会扑,也希望会真香打脸。但无论咋样,去看一眼,花35块钱我会试试。1.喜欢XZ不代表我一定会给剧高分,客观点大家都舒服2.喜欢诛仙不代表我一定骂魔改,希望好看就完了,生活本就不易
肖战说他拍摄的时候尽力了,事实上相比全网的不看好,诛仙的完成度还相当可以。该有的内核没有丢,节奏上也没有为了强行收割书粉草草拍完。选择鬼厉之前的部分集中讲述的还是在张小凡的少年成长,红白玫瑰李沁非常出彩。
这真的是在诛我们这些原著党的心了
就这样啊!心疼沁姑凉
只有李沁唐艺昕演得还差强人意,剧情不流畅,作为仙侠也一点都不仙。
电影配音牛批
没有零颗星吗 这什么演技 居然还有人打五颗星脑袋秀逗了吗
程小东导演真的很厉害,武打动作干脆利落,我好喜欢在大屏幕上看这种武侠世界,剧情剪辑一流,特效完全OK,肖战孟美岐的凡瑶真的就是全片的搞笑担当,全员演技在线,肖战完全没有上部剧的影子,大荧幕也hold住了,第一次看孟美岐的戏,她的碧瑶符合电影剧情设定,后面很感人。诛仙值得一看。
一上来就是一群师兄弟抢红烧肉,暗示肉价上涨啊!片子倒没有预想的那么糟糕,就是太土了,所有人一打起来都灰头土脸的。故事也过于简单随意,草草结束的感觉,而且,这实在是个老套无趣的类型啊。后面群魔乱舞那场戏倒还挺有意思的。影片是那种典型的呆小子与魔女的组合,也算经典武侠片模型了,肖战演的呆小子倒还挺呆的,但是,孟美岐的魔女就差太远了,唐艺昕也差点意思。整体而言,确实不太行。
没有诚意的作品
行 都说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果然是这个道理。完全不期待这个片儿抱着书粉的心态去看了一看,竟然看起来还不错。造型其实对于我来说还行,毕竟张小凡也不是什么贵族,还挺合适
小鲜肉烂片
灵儿把张小凡视为家人;碧瑶身为魔教中人却为了他背叛亲生父亲;陆雪琪一向高冷竟然不忍心对他下手。三个女主角都对他有好感,还敢再狗血一点吗?打着仙侠的旗号把你骗进电影院,其实80%的内容都是爱情,什么你爱我我爱你的,堪称玄幻版《上海堡垒》。所有人都喜欢陆雪琪,她走到哪儿都是全场的焦点,这不是十年前的言情剧的桥段吗?这都9012年了还在拍这么土的桥段,我还以为在看《小时代》。个个都是神仙,打个架就像村口斗殴一样,和凡人打架没有任何区别,没有一点神仙打架的气势。整体和《封神传奇》《捉妖记》一个水平,最有看点的反而是那几个魔教中人,尤其是控制木偶的,恐怖元素和东方仙侠相结合让人眼前一亮,我甚至想看他的个人电影。神仙之类的正派人物已经审美疲劳了,如果拍一部讲魔教的黑暗恐怖风玄幻片说不定还很有新意。
现在才发现青云志的好 虽然都是烂片 但起码颜值比电影版好点
像一部八十集电视剧的前两集,真的就只是开了个头而已。虽说是玄幻修仙题材吧,但拍出来还是更像部朴实的武侠片,而且完完全全落入了倚天套路,陆雪琪是周芷若,碧瑶是殷离,田灵儿是杨不悔,但肖战不是张无忌,是在桃花岛上快乐生活的梅超风啊……还有演林惊羽的那个,是不是是不是带资进组了?我第一次遇到一部电影的男二号出场,全影厅观众居然齐声惊呼:“好丑!!”
陆雪琪那声“走”,真的挺好的...
我今天刚在电影频道看完了,这个片子哪里有那么差???明明就挺好看的。唯一不足就是这种大ip,第一部拍出来都不可能展开故事,所以不够过瘾。最后那个什么破金扫帚奖是个什么玩意儿啊,组织者的成名作是什么?中国每年拍多少烂片呀??这个绝对不能算烂!
倘若时光倒流十九年,2000年的港片时代末日辉煌,或许张小凡可以是谢霆锋,陆雪琪是杨恭如,碧瑶是张柏芝,田灵儿是舒淇……
慕名围观了一下,结果男主竟然如此乡土。老子的眼睛受到了伤害...
整体来说剧情没有bug,略微有些赶,不过电影配乐良心,演员演绎的也还蛮好!肖战演技真的不错,孟美岐则是出人意料的好!李沁超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