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感好严重,好像有生命,可是有点生病。”借由台湾女孩讲出的这句话点破了王家卫的电影世界中生长出的触须。总是在讲述自由与逃离、追寻与回归的故事,阿飞正传如此,东邪西毒亦然,花样年华不例外。
我更愿意把零度定义为兼具艺术片与纪录片性质的作品。我看到的,不只是正片的花絮,导演的动势,更看到wong刻意让电影与现实保持血肉相连的依存关系的企图。
有一种体裁叫“架空”,以前心思很简单,不就是在历史长河中找不到现实做注脚吗?与现实世界保持二度区隔的虚构叙述,到底会和真实发生多大程度的勾连?
电影无疑是虚构叙述。黎何二人离开香港去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相处只限于happy together,无聊了就分开,等待再次从头来过。王家卫一行人来到阿根廷,也思乡了。影片中也回荡着这种浓烈的漂泊和厌离的情绪。
王家卫从不把文本与现实斩断得过于干净。我们会看到医院女护士暗恋黎耀辉,有点莫名其妙没头没尾的支线情节,是不肯把故事打磨成一股脑往前冲的单行道,横生枝节本是人生常态。的确,叙述必须要有暂止点,但可怜的是,逐渐地我们习惯了大团圆的喜剧和啼哭声的悲剧。人生多得是一声长长的叹息,转身离开的人永远消失遁世,没那么可以从头来过的机会。
零度里我们可以发现,春光这个故事原来有那么多种的走向,黎耀辉和何宝荣身份互换,Leslie被叫去扮女人。最终的成片只是万种可能性之一,这才是世界的原貌。
这种表现手法是王家卫杜可风张叔平三人交手的结果。王家卫倚重空间,所以他必须去到阿根廷,去阿根廷街道上看看人们都在做什么,他才知道故事要怎么写,在此之前他的故事里只有两个男人和他们居住的地方。所以废镜那么多,他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具体是什么,才会最大程度的去调动演员的情绪点。依仗着他身后的团队,这支从他第一部作品就御用的班底。
这一点和徐克有很大的不同。徐老怪的分镜画出职业漫画家的水准,甚至试图操控美术布景。没有孰优孰劣的比较,只是他们心中都有自己要描画的世界。徐老怪的奇思妙想都在他脑海里蓄势待发,随时都要喷涌而出。墨镜王要搭的积木他不能清楚言说,他要走着走着才能摸着一个型儿。
也像他说的,“总好像永远在最后一分钟才想到解决的办法,或许那也不是解决方法,谁知道?到最后总有一线生机。”何宝荣离开,黎耀辉的生命之火被掐灭,也许自杀了也许没有,总之他会迎来生机。在这里有个虚晃一枪的生机,酷似何宝荣的张震。但最后他重新来过了,和自己。以为站在这里的会是两个人,但其实一个人也能来到这里,听震耳欲聋的瀑布声。
至十五岁那年看春光乍泄已经过去七年,那时候总想故作深沉去跟别人聊黑白到暖调到蓝调的渲染手法,故意去避开感情。天真地认为感情不值一提,爱很容易被表现出来,仰天低头随处都是爱。现在才懂,大部分痛哭流涕的宣泄会让观众如坐针毡般的尴尬,恰到好处地融情太难。观者不知何时泪湿衣襟,是对电影人物散发出的共同情感的认可和回应。
傲慢的电影是最糟糕的,总是去强调自己要传达的东西,而不去诱发观众的共鸣。电影发明之后,人的生命被延长了三倍。因为人可以在电影的观看体验中做梦了。琐碎的生活细节像毛刺一样,让人烦躁,但我们必须知道这是意义本身。而这种知道,我们要感谢电影感谢艺术,把情绪推向极致,让感官无限膨胀,我们才可以在大开大合中摇摆此生。
“...in a land of zero degree, with neither east nor west, has neither day nor night, which is neither cold nor warm, I learned the feeling of exile.”
Wong Kar-Wai本来要拍的《春光乍泄》其实是另外一副样子,有女人、有自刎、还有另一个结局,只不过都被删了,这部纪录片收录了这些遗珠,算是春光粉最大的欣慰。影片剪辑和摄影所构成的蒙太奇意乱情迷,纪录片所鲜有情欲充斥着全片,看完这部片你才算完整地看过《春光乍泄》。
一个飞天了,一个娶妻了,后来你们消失了,后来你们不哭了,后来我们都回不去了。
《春光乍泄》的创作灵感来自阿根廷作家曼努埃尔·普伊格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事件/The Buenos Aires Affair》,还受另一位阿根廷作家胡里奥·科塔萨尔的《跳房子》的影响。纪录片中包含的废弃胶片和创作思路,至少还可以剪出另外两部完整的故事片。1)互换姓名身份的主题:梁朝伟为办父亲丧事来到阿根廷,发现父亲的情人竟是男人,通过与之交往体会父亲的感受。二人发生矛盾,梁自杀被送往医院,与一位中年护士产生情感,张国荣和护士之间互相嫉妒。梁的角色叫何宝荣,而张国荣才是黎耀辉,梁自杀后把护照还给张,从此张变成何宝荣。之后张爱上一个面容和自己相像的女人。2)以声音为主题:从中央餐馆开篇,张震先后分别结识梁和关淑怡。通过录音机和闪回,逐渐揭示出梁和关的恋情。最后,梁生死不明,女主在瀑布工作,偶尔看一眼瀑布,想象梁是否会出
还有哪个地方能令我如此颠沛流离神魂颠倒。
原来王家卫拍一部片子的Footage足够再做几部电影了。。
布宜诺斯艾利斯,你这悒丽拗折音韵铿锵的名字
布景板上写的名字是B.A.Affair 初期版本包括call me by your name(也是不是很懂这种情侣操作)/黎耀辉自杀/黎在瀑布边生死不明/黎寻父/何宝荣女装/关淑怡在瀑布等待黎耀辉/张执着想录关的声音/张宛学拳击/张关夹娃娃等等。自此加入咬牙切齿求春光菲林大军
一个女人的退出成全了两个男人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由王家卫删掉的春光乍泄片段和重回拍摄现场纪录片穿插而成。让观众看到电影的另一面。王家卫拍片真是既纠结又狠心。他曾尝试让梁朝伟自杀,让张国荣扮女人,并最终剪掉了关淑怡整条线的所有戏份以及张震的大部分戏。这些片段无疑是珍贵的。而王家卫还有多少这样的胶片只有天知道
我一如当初般对你萌生爱慕,看你黯然只能自顾伤神。
竟然比正片更打动我😅,一群人回忆拍摄经历,仿佛在看一群有战争后遗症的退伍老兵怀念沙场…痛但上瘾。但确实太强了,这种片场的混乱味道…感觉把这帮艺术家随便扔去某个远离香港工业环境(艺人于是成为了艺术家)的地方憋半年他们都能给你搞出惊人的东西来…杜可风引用某摄影大师的话说“如果你走完一条街都想不出三个新的东西/玩法来你就不配叫艺术家”这真的就是🙃(那为什么还拍那么慢?因为一条街就能想出三招来所以标准才会那么高啊)
曲终人散的落寞味道更让人难于割舍~我们喜欢偶尔回到那个曾经受过伤害的地方,平静的面对那些早已逝去的往日波澜
97年像香港人的末日狂欢 所以一切都很完美
原来是有拍过那么多种可能性,最终选择了这个版本,有的人物最后甚至全部舍弃了。“为什么我一定要做不开心那个,你要做走那个。其实我也可以,不过我不舍得罢了,让我们互换一次,我走先。”
生命味的光线飘散于BA无处藏匿 所有的情绪无解无界就是你说的那句分不清楚疑似放逐
王家卫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犯罪现场
也許王家衛很不負責任,但他的不負責任造就這部片,造就很多的故事人物的秘密、一間飯店、一部電影如何影響當地的華人社會、如何影響到與他拍電影的人。春光乍洩是華人社會目前最佳的同志電影,沒有其一。很喜歡關淑怡,她是痴情的。在這部片裡被還完可謂增添了曖昧的色彩。
他是任性的孩子,他是不渝的爱人,他们的绝望如整个乌云翻滚潮气湿重的南美大陆一样荒凉破败,于是必须要有一个眉目清朗的张震跑到世界尽头拓展空间、延展叙事,要有一个缠绵悱恻的关淑怡,但故事仍是他们的,只叹斯人已逝恍若隔世,对片中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分水岭。于我亦然。
泡在羊水里的的那个粘稠,黯哑的《春光乍泄》。感叹一下张叔平的美术,无论是病态或者健康。都能让你触觉到生命的厚重感给你的那种无处喘息。没有了张国荣的梁朝伟,再也不是黎耀辉。曾经多么美丽的过往,多么绚烂的一切。消散,仍有余香,用随往后的日子,曲终人散去,意犹未尽......
王家卫的无穷魅力来源自他电影的无限可能性,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段故事,我们会和有着同样故事的人错过,也会和一点也不了解的人们相遇。这多可惜啊,就连在电影里我们都不能知道每个人物的故事,但这缺憾亦是美丽。关淑怡真是太美了。